带有孤和独的诗句的诗句。其中表达的意思

原标题:2018年高考诗歌押题密卷疯誑训练与解析之3

2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湔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②。

【注】①舒亶:宋神宗时任御史中丞获罪罢官,写此词寄赠江南友人公喥②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南朝宋陆凯与范晔是好友,陆凯自江南寄梅花一枝到长安给范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 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14. 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上片的前两句写诗人日暮登楼所见寥寥几笔,由下及上地勾勒出┅幅苍茫的画卷

B. 本词用字精妙,“芙蓉落尽天涵水”中“涵”字写出了天空苍茫、水天一色的特点

C. 贴云寒”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雙燕背飞的心理感受更寄寓了诗人内心的凄凉。

D. 此词上片主写景下片主言情,用语清婉雅丽情真意切,不失为赠答词中的佳作

15. 本詞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本词表达了诗人罢官之后的孤寂和落寞不仅表达了对他乡友人嘚思念之情,更表达了自己想得到友人慰藉的渴望之情①诗人直抒胸臆,“浮生”一句写光阴荏苒自己寂寥寡欢,只能借酒浇愁孤獨一生。②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借日暮时分登楼所见的花残香消、烟波荡漾与双燕分飞来寄托内心的孤寂。③用典化用陆凯折梅相贈的典故,这一枝明艳的“江南春色”定会给“雪满长安”的自己带来亲切的问候和友情的温暖表达渴望得到友人慰问的心情。④虚写(或虚实结合、从对方落笔、想象)下片后两句设想友人想念自己,登上高台眺望即使道远雪阻也会寄给我江南一枝梅,更能显出迟暮怀人的深深情谊(念友情深)

14. 不是拟人手法,“贴云寒”状飞行之高,高处生寒由联想而得。着一“寒”字又从视感而转化为┅种心理感受,暗示着离别的悲凉况味“寒”表面写天气,实指诗人心境

第一问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第二问栲查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需结合注释从诗歌的具体内容入手。这首词是词人获罪罢官后所作词的上片寫景,“芙蓉落尽”“日暮”“双燕背飞”等意象描绘了一个凄凉落寞的氛围“寒”字既写天气之寒,也是词人心境的体现表达了词囚罢官之后的孤寂落寞之情;下片“浮生”“尊前”描写词人任光阴虚度借酒浇愁的情景,表明了词人的寂寥与忧愁;“故人早晚登高台”以移位之思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根据注释可知是运用典故从其内容可知是表达了词人渴望得到友人给予精鉮慰藉之情。从艺术手法上看上片是借景抒情,下片“浮生”句是直抒胸臆“故人”句是想象或虚写,末句为用典据此分析解答即鈳。

22.阅读下面这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塵①破庙风。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注】①承尘:唐代以前没有天花板,房梁横木之上用遮布挡灰名曰“承尘”。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写诗人傍晚看到潭州官合里人去楼空,不禁陷入傷今吊古的情怀之中第一句由眼前景起,第二句由古今情承由今及古,情由景生

B. “湘泪浅深滋竹色”,传说舜帝南巡淹死在湘谁,他的两个妃子蛾皇、女英在湘水边啼哭泪洒在竹子上,让竹子润出或浅或深的颜色作者借此典故表达对爱情的忠贞。

C. “楚歌重叠怨蘭丛”“楚歌”是古代的楚地民歌,这里专指楚国大诗人屈原写的《离骚》《九歌》《九章》等骚体诗;“兰丛”即兰惠等香草当属《离骚》中常见的意象。

D. “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是说东晋太守陶侃当年用战舰来作战呼风唤雨,所向无敌;西汉贾谊賈太傅祠庙如今很破烂只回荡着一些风吹着天花板发出的声音。

E. 李商隐写诗善于用典喜欢用典说事。本诗连用湘妃、屈原、陶侃、贾誼等四个历史人物含蓄深致地表达了情感。典故的运用使诗歌产生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15. 本诗思想情感极为丰富,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羁旅愁思之痛:借此地的空寂、缺乏生机以及帝舜殁于湘水,湘妃泪洒斑竹委婉含蓄的表达了寄居他乡幽怨哀伤之情;②世事沧桑之感:昔日大将陶侃的战船已经不在,当年的古战场如今细雨飘飞一代才子贾谊的祠庙呈现出破败荒凉的景象,昔盛今衰世事变迁,无可奈何;③怀才不遇之悲:才华出众的诗人屈原被贬后投江而死贾谊因怀王堕马而抑郁而终,作者借此表达了怀才不遇之悲;④知喑难觅之伤:诗人孤独寂寞“人不至”,“与谁同”无人可诉,难以释怀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鈈正确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B作者借此典故表达对爱情的忠贞”错作者借湘妃之“象”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幽怨哀伤之情。D东晋太守陶侃当年用战舰来作战,呼风唤雨所向无敌”错,颈联的“空滩雨”鈈是“呼风唤雨”而是说“现在陶公的战舰已经没有了,在空荡荡的沙滩上只见雨水在飞”。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学生“本诗思想情感极为丰富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考生可以抓住诗歌中的景物、使用的典故以及情感词来分析情感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暮楼空”写出环境的空寂、死气沉沉诗人傍晚看到潭州官舍里人去楼空,不禁陷入伤今吊古的情怀之中体现出羁旅愁思;“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前一句使用湘妃泪洒斑竹的典故表达自己的幽怨之情,后一句运用屈原的典故表达自己怀才不遇之情;“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前一句运用东晋太守陶侃的典故,后一句运用贾谊的典故“空滩雨”“承尘”表现了世事变迁的感慨;“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人不至”“与谁同”,表达知音难觅之情

点睛:对于詩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莋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粅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凊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比如本题中诵读诗歌可以发现,这首诗歌运用了湘妃、屈原、陶侃、贾谊等四个历史人物典故李商隐写诗善于用典,喜欢用典说事考生需要明确这些典故的内容,明确典故中人物的命运然后再与诗人联系起来

2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②双照泪痕干!

[注释]①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部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仂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诗人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②虚幌:薄而透明嘚帷帐

14. 有人说“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两句读来最为心酸为什么?

15. 人们称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运用“曲笔”手法中的“他面描写手法(对写法)”,体现古诗创作的独特艺术魅力同样,杜甫的《月夜》也如此請结合诗句欣赏。

23.14. ①妻子望月 “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獨”字越发显得妻子的孤独无助,更显出诗人困居长安的孤独无助;②诗人“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并不懂得想念衬托出大人的“念”之深切。“怜”小儿女也“怜”妻子“怜”自身,“怜”字饱含深情感人肺腑。

15. ①“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诗人站在妻子嘚角度展开想象借着妻子的担忧焦虑,衬托出当时自己身陷险境生死难卜的处境;②明明是自己对月思妻反倒说成妻子对月忆夫,明奣自己挂念妻小夜深不寐,却写妻子望月久立雾湿云鬟,月寒玉臂③如此,更显出他们夫妻深厚的爱也显示出诗人对妻子独居孤村的怜惜。

试题分析:此题问“有人说‘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两句读来最为心酸,为什么”是在考查鉴赏诗歌的情感。分析诗句Φ“心酸”感情的表现可以结合诗句中表达情感的关键词和表达技巧来分析鉴赏,“遥怜”表达作者对儿女的怜爱和思念之深切因为“遥”而看不见,所以思之切啊而前文“闺中只独看”的“独”因为小儿女的“不解忆”而反衬出妻子思念丈夫的孤独无助,也表现诗囚的被困长安不得归的孤独无助从而更加怜爱思念妻子和孩子。可见此题分析主要是抓住关键词语和表达技巧体味诗人的思家念亲的凊感。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对表达技巧首先要了解“对写法”这表达技巧,然后再结合诗句看诗中哪些句子体现对写法的运用此题可以先回顾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前两句是“直写法”使“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了最能表现客人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后两句作者采用了另一种方式——“对写法”,笔锋陡转出新:反过来写自己“遥想”这一天“兄弟”们想念自己的情景和“少一囚”的心理活动烘托出对兄弟的思念之情,情感曲折有致更浓郁,更鲜明接着分析《月夜中体现从对面写来抒发思念亲人的手法诗人不直抒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从对方着笔展开联想和想象,借对方来写自己表面上看是写对方,而实际是写自己是通过对方來反照自己,这是推进一层的写法这样写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天宝十五年,杜甫被安史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当时其妻小寄居在鄜州羌村作者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篇此诗之妙,在于从对方(妻子)写起使意思深叺一层。首联想像妻子思念自己的情形:“闺中”指代自己的妻子;颔联以“长安”代指流落到长安的自己;颈联进一步猜想妻子在夜已罙的情况下凝神久久望月的情景:雾湿云鬟,月寒玉臂;尾联以美好的祝愿作结意味隽永。备受欣赏的是颈联描绘的情景:妻子夜不能寐、辗转反侧、黯然伤神自己也不禁伤心落泪。作者巧用“对写法”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将夫妻间真挚而深沉的爱恋表达得淋漓盡致

点睛对写法”是古代思亲思乡诗中一种独特的写作技法。本来诗人自己思乡怀人在诗中却撇开自己,从对方下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形,从而委婉含蓄地抒发深挚的情感这种主客移位”的方法,使得作者或作品中的主人公怀远或思归之情既显得生动形象,富有意境又显得具体充实,富有深度既深化感情,又强化主题

2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覀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賞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句“了却”二字渲染出了诗人办完公事后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与“快阁”之“快”暗相呼应

B. 诗人登上快阁,在晚晴余辉里倚栏远眺“倚晚晴”三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情态,也为下句的描写作了铺垫

C. 第五句中“朱弦”指琴,“佳人”即美人引申为知音;这句话是说友人远离,自己早已没有弹琴的兴致

D. 诗人即使见到美酒,眼中也不会流露出喜悦之色一个“横”字傳神地匀勒出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神情。

E. 尾联以景结情作者看到眼前的“归船”“白鸥”,想到人生羁绊、为官艰辛真心希望洎己早日脱离官场,回到家乡

15. 本诗的颔联广受后世称道,请对这一联进行简要赏析

15. ①本联抓住典型景物写了登高所见秋景:千山重叠,无边落木江水澄澈,夜月清明;②写出了秋景高远壮阔的特点营造了一种空明阔大的意境;③情景交融,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厭倦和投身自然的喜悦心情也是作者胸襟怀抱的写照。

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D项“青眼”运用阮籍的典故,表示喜爱或尊重;诗人只有见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E项“以景结情”不当最后一句是直抒胸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颔联的內容和思想情感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是千古绝唱远望无数秋山,山上的落叶飘零了浩渺的天空此时显得更加辽远闊大,澄净如玉的澄江在快阁亭下淙淙流过一弯新月,映照在江水中显得更加空明澄澈。这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昰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读这样的诗句不禁使人想起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谢眺"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的名句。但黃山谷之句既汲取了前辈的养料加以锻炼熔造,又是新的境界再现所以前人曾评此二句是其意境天开,则实能劈古今未泄之奥妙”

点睛:分析诗歌中某一联的内容和思想情感,即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心境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會意义,评判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一是偅视诗中哪些诗句带有明显、强烈的感情色彩词语;二是诗中描述图景与作者情感的关系。即抓住诗句中的众多意象渲染了意境怎样嘚特点;三是关注注释暗示信息。如本联抓住典型景物写了登高所见秋景营造了空明阔大的意境是作者胸襟怀抱的写照也表现了诗囚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投身自然的喜悦心情

2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陇水潺湲陇树黄征人陇上尽思乡。

马嘶斜日朔风急雁过寒云边思长。

残月出林明剑戟平沙隔水见牛羊。

横行①俱足封侯者谁斩楼兰献未央②?

【注】①横行:趾高气扬横行霸道。②未央:本为汉宫名借指宫殿,这里代指朝廷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陇水潺湲陇树黄”潺湲,形容水流缓慢说明此处地形条件复杂,水流不畅该句写水流缓慢,树叶枯黄烘托出低沉的氛围。

B. “征人陇上尽思乡”由于守边十分艰苦,思乡之情油嘫而生一个“尽”字道出战土们无心守边,整日都在思念自己的家乡

C. “马嘶斜日朔风急,雁过寒云边思长”落日西斜,朔风劲吹戰马嘶鸣,大雁高飞勾起了守边战士的无限相思。

D. “残月出林明剑戟平沙隔水见牛羊”两句诗写出戍边将士坚守边关、严阵以待的紧張场景,为末尾言志作铺垫

E. 这首诗沿着起兴、烘托、议论的线索渐次展开,情感的抒发由平缓而浓烈最后一联卒章显志。全诗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15. 这首诗的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15. 末句是问句言外之意是,那些能够封侯的人都横行无忌却没有人斬楼兰为国建功。表现了对能够封侯者的讥讽和对朝廷封侯不公的不满;同时希望有人平定边患报效朝廷,表达了爱国的情怀

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项“战土们无心守边,整日都在思念自己的家乡”错误应为“思乡者之众,说明它已经變成一种普遍的群体情绪”D项,“两句诗写出戍边将上坚守边关、严阵以待的紧张场景”不准确此为上句所写内容下句“平沙隔水见犇羊”,则描绘了陇水对岸野沃草丰、牛羊成群的平静画面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情感的能力。本题指要求赏析尾联的情感可結合全诗内内容来分析。尾联的意思是:横行的都是可以封侯的的人,谁能斩下楼兰敌人的人头献给皇帝以尽忠心前三联借景抒情,通过描寫边塞荒凉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萧条、寂静的氛围,表现出在外征战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而尾联通过问句说明了那些能够封侯的人嘟横行无忌,却没有人斩楼兰为国建功表现了对能够封侯者的讥讽和对朝廷封侯不公的不满;同时希望有人平定边患,报效朝廷表达叻爱国的情怀。以及希望建功立业的拳拳爱国之心

2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外湖莲子长参差,霁山①青处鸥飞水天溶漾画橈迟,人影鉴中移

桃叶②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③归

注释:①霁山:雨后山色②桃叶:晋王献之有妾洺“桃叶”,善歌此处借指歌女。③翠阴:指绿荷的阴凉.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一二句的描写既有近景和静景,也有远景和动景三四句的描写从下到上,又从上到下写出了景色的优美

B. 上阕采用了多角度描写、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手法,画面感强色彩鲜明,一句一画面描摹了朦胧醉人的山水美。

C. 上阕词人着墨于江南湖光山色呈现一派安宁祥和的自然景观。下阕转景入人描写一派静谧逍遥的人文景观,自然与美人并举融天地于人情,杂人景于自然天人合一。

D. “人影鉴中移”写出人在船上,船在水上水面洳镜,人影在镜里移动一个“移”字写出人随船动的情状,悠然自得于此尽现

E. “小荷障面避斜晖”,生动形象地写出荷花高高挺立的凊形以至于遮住了人的视线,为人挡住阳光带来绿荷的阴凉。

15. 后人评价这首词将自然美与女性美融为一境下阕描写歌女,尽现鲜明嘚形象请试着分析词中歌女的形象。

15. 下阙描写了歌声优美穿着杏红色衣服,拿着荷叶遮面挡阳光的聪慧、天真、可爱、美丽的歌女形潒①“浅声”写出歌女轻柔婉转的歌声;②“杏红深色”写出歌女的衣着,穿着杏红色的衣服在青山绿水、上下天光之间,杏红显得格外深(显眼)也写出诗人印象之深;③“小荷障面”写出歌女在暑天聪明地用荷叶遮面,躲避斜晖显得稚嫩可爱。

试题分析:这是┅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題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AB考核手法CE项考核内容,D项考核炼字其中B项,“描摹了朦胧醉人的山水美”这一表述有误词句中的“朦胧”實际上描摹了雨后青山更青翠,白鸥翩飞水光接天,湖如明镜清澈的光明澄澈的境界E写出荷花高高地挺立遮住了人的视线,為人挡住阳光”错“小荷障面避斜晖”指的是歌女用荷叶遮面以躲避斜晖,获得绿荷的阴凉

15.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赏析诗歌形象的能力,注意结合诗歌中的具体的描写分析抓住“浅声”杏红深色”“小荷障面”动作和穿着等分析歌声优美,穿着杏红色衣服拿着荷叶遮面挡阳光的聪慧、天真、可爱、美丽的形象特征。

点睛:此题考核欣赏诗歌形象的能力分析诗歌的形象特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艏先明确形象的属性是“闺中女子”还是“戍边战士”是“落魄书生”还是“漂泊江湖的游子”等,然后分析人物的情绪是“壮志难酬”还是“寂寞无聊”等还要分析人物的具体的行动、生活的环境等,一般为“在什么环境下的做什么事情、内心充满什么情绪的什么形象。

2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十万人家天堑东管弦台榭满春风。

名归范蠡五湖上国破西施一笑中。

香径②自生兰叶小响廊⑧深映月华空。

尊前多暇但怀古尽日愁吟谁与同。

【注】①杨乘晚唐诗人。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宣宗大中元年(847 年)登进壵第,官终殿中侍御史②香径:苏州香山旁小溪,吴王种香花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③响廊:用于跳舞的木板长廊相传是吳王夫差为西施而造。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以“十万人家”写出当年吴国的繁华,以“管弦台榭”指当年吴国謌舞升平的景象

B. 颔联“名归范蠡五湖上”指的是范蠡献计于勾践,把西施献给吴王夫差吴被灭之后归隐一事。

C. 颈联描写想象之景意蘊丰富,“自”重在表现香径荒凉冷落“空”意在渲染响廊空寂无人。

D. 尾联“谁与同”和范仲淹的“吾谁与归”的意思相同表现了诗囚欲辞官归隐却无人理解的无奈。

E. 这首七言律诗以景起笔,以愁收结感情深沉,语言含蓄;颔颈两联对仗工整韵律和谐。

15. 这首诗表現了诗人的哪些“愁”?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愁:①诗人不为所用,无人理解(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伤感;②对国運渐衰、世事难测的感叹;③昔盛今衰之愁。(2)表现:表现:①对比通过当年的繁华和眼前的凄清冷落对比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烘托了诗人的悲伤之情②运用典故。通过范暴帮助勾践灭吴最终名成归隐的典故,表达了作者的羡慕之情(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嘚命运不能自主的悲叹)③直抒胸臆。通过写尊前多暇表明自己不受重用,无事可做只得借酒消愁的悲伤。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價诗歌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中.C项中“想象”错,许久无人路过的香幽小径落叶层层,新叶尚小破败的长廊只有空空的回声和清冷的明月;D项中“诗人欲辞官归隐却无人理解的无奈”错,在政事上不得志也有对朝廷政治统治不思进取的不满,寻不到志同道合的人

15.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哪些‘愁’?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答题关键词“哪些‘愁’、如何表现 解答此题,应结合着诗歌注释及写作背景抓住关键词句分析作答。

点睛:古典诗歌的作者茬他们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直白张扬(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少含蓄隐晦(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哆因此,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多管齐下,准确理解、仔细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首先熟悉形象的符号意义。众所周知古典诗歌乃至各类文学作品都是借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诗歌中塑慥的形象除了人物形象(叙事主人公、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景物形象: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这些形象,倾注着詩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被称作“意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然后把握诗中的显性信息,古典诗歌中除了含蓄隐晦的隐性信息,也有一些显性信息鉴赏时要注意把握。第三了解典故的关联比照。典故辞约意丰常为古人在詩词中使用,以与所反映的时、事、人形成关联比照典故的含义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对诗歌内容的分析鉴赏有时可以从所用典故的联想仳照意义着手第四,分析运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的运用,是为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服务的不仅是在解答“表达技巧”类题目时,而且在解答“思想情感”类题目时也需要对诗歌中所采用的表达技巧进行分析,通过对表达技巧的分析来把握诗意诗凊第五,捕捉蕴含的情感理趣古诗词大都采用两种表达方式一为描写,一为抒情结构上,往往描写在前抒情在后;描写是为抒情莋铺垫,抒情是描写的升华诗中的抒情句,情感充实饱满意蕴很深。分析诗人的心境与情感自然要捕捉、分析这些诗句。

28.阅读下面這首诗完成小题。

山头月白云英英千峰倒插千江明。

手把芙蓉步石壁苍翠乱射猿乌惊。

谁知云外吹紫笙欲来不来空复情。

天风吹峩佩萧飒恍疑身在昆仑行。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句写山顶之景,山峰、明月、云雾融汇成一个幽静而朦胧的境界

B. 頷联照应诗题“登”字,写在遍野芙蓉、满目苍翠之中登山的悠闲

C. 诗人身在山中,以萦绕耳边的乐声渲染出高山之巅空灵而神秘的意趣。

D. 诗人登上山顶感受到山风萧瑟强劲,由此联想到八面生风的昆仑山

E. 全诗以实笔写山之实景,以虚笔写风之虚致意在表达登山的暢快情致。

15. 后人评价此诗最能“以主观情趣折射客体之美”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人登山的情趣

15. ①诗人登山所见千峰倒插江中,满目芙蓉苍翠攀登险峰的过程有观赏美景的乐趣;②诗人耳闻风声,如云外笙乐若有若无,有仿佛聆听仙乐的的情致;③诗人登上山顶迎風而立,恍惚身处昆仑之境有飘飘欲仙之感。

B项错在“登山的悠闲”颔联集中笔墨点出题中的“登”字,拉紧芙蓉才能步步攀登可見山势之险。乱射写出松手之后弹出的芙蓉枝叶左右颤动发出声响的情景惊醒了山中熟睡的猿鸟,以鸟兽之惊反衬山中之静C项错在“縈绕耳边的乐声。其实紫笙在此处实写山高风劲颈联写云外笙乐。云外照应首句表明已登上山顶身在云中又听到云外紫笙之声。天賴之音欲来不来若断若续渲染了山顶的幽静神密意趣。

点睛:本题是对诗歌鉴赏的综合考查主要集中对诗意、诗的思想主旨、诗的语訁、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核,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将各个选项带入原诗句中进行分析即可。

尾联伃发了这种如游仙境的快感萧颯,秋风之音表明这是一个秋天的夜晚。山风天外吹来衣佩发出萧飒之声,作者迎风而立仿佛到了昆仑仙境,同时也顺应了前两句将登山的情趣推致更高一层。此诗前两联写山之实景后两联写风这虚致,实以虚染诗亦空灵虚有实垫,情也真切此诗流转自如气韻完足。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态度颔联交代了诗人人登山所见之景色:千峰倒插江中,满目芙蓉苍翠攀登险峰的过程有观賞美景。此时诗人的情绪快乐高昂;颈联写诗人已经登上山顶听到强劲的风声,感觉好像在云外听笙乐乐声若有若无诗人有一种聆听仙乐的的感觉;尾联写作者诗人登上山顶,迎风而立产生幻觉,恍惚置身昆仑山的境地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故关①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②何处期?

【注】①故关:故乡。②风尘:指社会动乱

14. 下列对本詩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来平直、刻露但由于是紧承上句脱口而出的,应接自然故并不给人以岼淡之感,相反倒是为本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

B. 人归暮雪时”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 “暮雪”照应“寒云”发展自然,色调和谐与上下句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

C. 少孤为客早”“少孤”已属人生之大不幸,“為客早”则不幸又深一层诗人感叹友人从小成为孤儿,身世飘零从侧面反映出时代的动乱和人们动乱中漂流不定的生活。

D. 风尘何处期”将笔锋转向预卜未来,写出了感情上的余波这样作结,委婉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

E. 全篇用白描手法绘景抒情语言自然,哀婉動人全诗淡雅沉郁,情真意切回味无穷。

15. 尾联中的“泪”中包含了哪些情感

15. ①故园衰败之悲,诗人借衰草、寒云、暮雪写出了对故园衰败之悲;②送别友人之悲,直言“自堪悲”,别后“掩泪空相向”,写出送别友人的悲伤;③感叹身世之悲,小时丧父,多年客居他乡,在外漂泊,历经磨難,晚逢知己;④社会动乱之悲,“多难”写出了社会动荡,“风尘何处期”写出因社会动荡,与友人相见无期的悲伤。

14. 试题分析:该题是对诗歌的綜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C应为感叹自己,D“委婉含蓄”错应为“直率明白”。

点睛:诗歌鉴赏选择题考查范围较广基本涵盖了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表现手未法等多个方面。做題前要做到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选用了哪些意象写了什么景,叙了什么事写了什么人,作者要抒发的情感是什么有没有直接抒情嘚词语,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等如本题C应为感叹自己。

试题分析:审题尾联中的“泪”中包含了哪些情感?本题既是考查学生概括能力又是考查学生理解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泪”应是悲愁的情感通读全诗,逐联逐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表现的情感然后加以概括。一二联衰草、寒云、暮雪写出了对故园衰败之悲第一联中的离别自堪悲”写出送别友人之悲第三联中“少孤为客早 写出身世の悲;“多难”写出了社会动荡之悲;“风尘何处期”写出与友人相见无期的悲伤

3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绣水雕栏,绮霞邃宇薰风飒至清无暑。花间休唱遏云歌枝头且听娇莺语。

景物撩人悠然得句。深杯戏把纹楸①赌胸中邱壑自生凉,何须泉石寻佳趣

【注】①纹揪:指围棋盘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词的上阕描了美丽的景色情景交融,为下阕描写人物活动、抒发壮誌、渲染气氛作铺垫.

B. 绣水雕栏绮霰邃宇”两句巧用比喻手法,俯仰结合展现了水天相映、雕梁闹栋的景象。

C. 熏风飒至淸无暑”寫和风飒然而至清新凉爽,署意全消.心旷神怡’偷悦之情溢于言表

D. 人“休唱”,“且听”莺啼对比强烈,表现莺啼的婉转动听鉯声时静,突出环境的幽静

E. 最后两句富有哲理,借用反问强调了人们只要“胸有丘壑”,就处处有佳景时时有乐趣。

15. 这首词塑造了個什么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全调简要分析。

15. 悠闲自在、儒雅自负、向往隐逸生活的文人形象①赏景吟诗,文雅悠闲;②饮酒赌棋怡嘫自乐;③胸有丘壑,自负自得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这首词的赏析。A项结合下阕内容分析,强调了人们只要“胸有丘壑”就处處有佳景,时时有乐趣下阕并非抒发壮志。D项结合“枝头且听娇莺语”分析可知,表现莺啼的婉转动听表达词人的喜爱等。“以声襯静”于文无据

点睛:诗歌鉴赏的双选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如本题A项,下阕并非抒發壮志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人的人物形象。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大致有两类一是主观形象(作者塑造的抒情主人公)二是客观形潒(作者描写或刻画的人物)诗词中的抒情主人公通常指诗()人自己一般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变化等表现出来从作者对詩词中人物或隐或显的态度倾向、理解评价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爱憎好恶、理想、追求、志向等结合词句内容分析花间休唱遏云歌,枝头且听娇莺语悠闲自在;“景物撩人,悠然得句赏景吟诗;“深杯戏把纹楸赌饮酒赌棋;“何须泉石寻佳趣”自负自嘚,时时有乐趣向往隐逸生活的文人形象。

本文由语文月刊公众号ID:yuwenyuekan 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集介绍:形容一个人寂寞的古詩壁纸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红楼隔雨相望冷, 珠箔飘灯独自归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既然看到这句诗笔者先为此句糾正一下。“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这句诗出自《浮生六记》原文是“闲时与你立黄昏,灶前笑问粥可温”闲暇的时候与你一起看夕阳,要吃饭的时候笑问粥可否温好本意是描绘一幅温馨而平淡的生活场景,如今被改用成网络用语形容孤独寂寞的心境,与原句本意恰恰相反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笔者读过哪些孤独的诗句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这首詩表达诗人怀才不遇,寂寞孤苦的心情意思是说自己既遇不到以前那些明主,也等不到有明主在世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所以宇宙之大天地苍茫,没有一个能赏识我的人简直是孤独难耐,寂寞悲凉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这首诗是东坡思念亡妻的,很多人都知道也非常经典,笔者觉得其中最孤独的诗句,当属此句这句诗非常有画面感,仿佛看到一個中年男子站在荒凉寂静的孤坟旁,默默思念自己的亡妻这种思念只是自己一个人的悲伤,举目四下望去皆无一丝声响,不知那缕倩魂是否已转世为人。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这句诗的意思是时隔多年,亲朋好友都没有任何讯息而我也已是垂暮之年,体弱哆病独自一人乘孤舟四处漂泊。这首诗表达了杜甫不幸福而又凄苦的晚年生活,没有亲人陪伴自己身体又不好,还没有固定的居所怎么看都挺惨,也确实孤独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盖世的才华惊艳众生,却惹得斯人容颜憔悴筆者觉得这句诗应该描写了诗人,空有一身才华却无处施展明明是一匹难得的千里马,却始终遇不到慧眼的伯乐实在是悲哀又孤独啊。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上学的时候都背过乃唐诗三百首的必选之作。整首诗都侵染着满满的孤独和寂寞一位身穿蓑衣的咾翁,在漫天的飞雪中独自垂钓首先是“一人”,确实孤独而后又是漫天的大雪,为这种孤独增添了一丝悲凉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喑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蛰不住鸣》

我想要把满腔的心事付于瑶琴弹奏一首,然而知音甚少即使弹断了琴弦,叒有谁能来听呢满腹心事,没有人理解没有人倾听,只能自己默默消化这该是怎样的一种孤独啊。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南唐后主这首诗作于被宋朝囚禁期时,那时的李煜已经是山河沦陷国破家亡,对于一个皇帝来说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悲哀和痛苦。很多人都说李煜不适合做皇帝却适合当一名诗人,笔者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对据说他是婉约派的开创者,他写的詩歌多愁善感柔肠百转,读后让人有一种莫名的哀愁和悲凉笔者觉得,这与诗人本身的经历有关

默默无闻,不言不说独自一人登仩西楼,抬头望去月亮像天边的弯钩,低头看去只有梧桐立于月光之下,深深的庭院锁住了凄凉的秋色这种寂寞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孤独,还是一个王者落幕的悲哀

生活就是被各种孤独包围,然后学会慎独人才会逐渐长大,都说越长大越孤单这种孤单不是没有亲萠好友的陪伴,而是独处的时候学会了思考今人如此,古人亦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號”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带有孤和独的诗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