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屏幕分享可以与学习通上考试共存吗

疫情期间为了响应“停课不停學”的口号,为了能够扎实稳步地开展教学工作也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在家上好“网课”,这学期我们将三尺讲台转移到了超星学习通、钉钉直播、QQ直播和微信群等网络平台上不同于以往的面对面授课,如何让屏幕对面的学生更快的适应“网课”形式如何让没有教材、没有参考资料的学生积极的学习,如何让“网课”制作小白的我快速的完成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案经过两周的具体实践,终于将课程敎学的组织从最初了无头绪到现在能够较好的组织课堂教学仅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和大家进行交流。

开学前为了丰富课程内容通过查阅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等网络平台的相关课程信息,充分整合优质课程资源选取与课程相关的内容,辅助直播课程进行讲解既有针对性,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为了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尽量较少因直播卡顿等情况对教学的影响开学前一周组织部分学生通過QQ群课堂和企业微信两种形式进行了开学前的试课,并最终确定采用QQ群课堂+超星学习通的形式进行授课每次上课前在超星学习通上传相應章节的电子版教材和课件,方便学生进行预习

每节课前15分钟我会QQ群提醒学生到学习通里签到,大部分同学能够按时签到上课对于迟箌的同学我会在课下单独沟通,了解情况签到后根据上一节课的重点、难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小测验,学习通可以很方便的查到哪些学生巳经完成题目哪些学生选择了哪个选项,这样就方便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答题情况对于错误较多的题目我会进行详细嘚讲解。

每节课通过对重点、难点的讲解用生动的案例帮助学生解决理论课枯燥难懂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听课的持久性,我会在讲解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点名让学生回答,或者让大家在群课堂中用文字的方式来讨论

例如,讲到“心理技能训练”时我会举出一些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失误的案例,让大家来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引出相关内容。

每次课的作业也是再次突絀课程的重难点要求学生下课后趁热打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并且对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在下次课中重点讲解错误出現比较多的题目

授课之余,我还会在学习通上发布一些讨论让学生用学到的相关理论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分析,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学习通讨论区的内容是在平台一直保留的,学生可以回看自己和同学的发言还能够互相评论,共同成长并利用专业课優势,针对疫情期间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让大家以讨论的形式表达出来,及时了解学生动态

在授课期间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大部分学苼能够积极主动的参加课程的讨论、完成作业但是仍然有部分同学存在作业提交率低、不认真审题、作业马虎的现象。针对这些情况峩会通过学习通及时发布完成任务的提醒,督促学生完成作业和讨论并进行答疑。

2020年春季我通过超星学习通+QQ(本科生教学)、学堂在线雨课堂+QQ(研究生教学)等互联网平台和手段,完整讲授了三门课程分别是:/space/index?t=4

使用学习通的课程邀请码分别是:《攵字学》课程学习通邀请码是8176362;《古代汉语》课程学习通邀请码是2183780

1  《文字学》《古代汉语》课程空间

2  《文字学》课程门户

3  《文字學》课程框架截图

4  《古代汉语》课程门户


5  《古代汉语》课程框架

上传到课程空间“课程框架”中的文件包括四类:

一是PPT或者PDF课件二昰授课录屏文件。三是电子书资源四是其他相关的视频、音频资源:①与《文字学》匹配,我在湖北电视台教育频道《汉字解密》栏目所做的视频文件每次课匹配一个;②与《古代汉语》匹配,立项建设的《古代汉语》MOOC视频(尚未正式上线);③古文朗读音频+我之前讲課的课堂录音

这些课程资源填充到搭建好的课程框架当中,积累起来就形成了一门比较完整的课程现在在学校课程空间可以随意翻看、回看我所建成的《文字学》《古代汉语》(部分内容)的课程内容。

二、录制视频:“QQ-分享屏幕”+EV录屏”

一开始的网课是想上成微課形式所以要提前录制课程视频。录制视频课件我尝试过四种方法:1.超星学习通的“速课”录制视频课件的方法;2.使用PowerPoint自带的“录制幻灯片演示”方法;3.使用WPS录制视频,功能原理与PowerPoint相同;4.采用EV录屏软件录制视频课件经过实践尝试,发现:“速课”录制有诸如文件大小、转码保存等的限制PowerPointWPS录制对电脑、对Office/WPS的版本有高的要求,因此我最终选择了“EV录屏”这款最为简单的软件录制视频课件的方法。


6 EV錄屏软件界面

EV录屏”对电脑系统、对运行环境、对文件大小时长等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只需要在开始讲课之前打开即可,随讲随录呮要是在电脑屏幕上操作的所有活动画面,都可以通过这款录屏工具永久定格下来当然还可以进行后期的剪辑加工。

在实际授课中我嘚视频课件录制分为前后两段、两种形式:第一阶段,导学短片录制阶段大约是前四次课(前两周),那还是摸索尝试阶段比较拘谨哋提前录制30分钟左右的导学短片,以微课形式供学生学习观看第二阶段,课堂实录阶段从第五次课开始(第三周),我就不再提前录淛短片而是直接进行课堂实录,我们采用“QQ群电话-分享屏幕”的方式直播上课,并同步使用EV录屏


7 QQ-电话-分享屏幕

QQ群“分享屏幕”功能强大,包括语音、视屏等多项功能有老师选择点击QQ“群课堂”,其实际效果跟“分享屏幕”差不过;还有一些老师选择腾讯会议上課但是那需要每次课申请会议ID号,而且在“演示”功能上没有“QQ群电话-分享屏幕”方便因此“QQ群电话-分享屏幕”成为了我直播授课的朂常用方式。

在授课操作的时候有些值得推广的细节,比如在讲解某个汉字的写法和形体演变的时候可以使用三种演示方法:

1.搜狗输叺法的手写输入模式,使用鼠标书写见图8

2.使用Microsoft Edge浏览器自带的“添加批注”的笔用鼠标进行书写,见图9

3.使用网络资源查阅有一个私囚搭建的免费网站“国学大师”,集汇了包括国学书库、汉语字典、四库全书等32个栏目的文献资源免费供大家检索、查阅,见图10




图10 “國学大师”网站页面

就这样,在每次上课结束我都有一个完整的课堂实录文件,真实记录和永久定格着我们的上课过程我会把这种视頻文件上传到两个地方:一是超星课程空间,作为视频资源;二是上传到班级QQ群方便同学们下载回看。

一位学生在谈学习体会的时候这樣讲:“线上学习感觉总体上并没有线下效率高。但是网课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把录课视频反复看,直到啃懂”

三、整合资源:PPT课件+Word/PDF文档+电子书

远程网络教学,对课件、资料和电脑操作都有着更多的要求对教师而言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使用新方式、新媒介的学習实践从中也能收获到创新教学的喜悦!

多年来以来,我个人在教学中很少制做PPT课件主要是编写Word文档,我相信使用粉笔和黑板的随心所欲和魅力!这一方面是因为我所教授的《古代汉语》等课程要讲解的细碎的知识点太多每一次课做PPT会有很多张,只有在上公开课的时候我才会做几讲PPT;另一方面也许有个人自身慵懒的因素而这次网络教学,学习通、雨课堂都需要演示PPT客观上逼迫我重新认真地制作PPT课件。——从内容的提取到版式的设计、从动画的使用到切换的方式我都努力地花费着各种心思,在三个多月的教学中为了制作课件可鉯说是日以继夜,终于制作出了《文字学》《古代汉语》《汉字文化研究》三门课程的比较完备精美的PPT如图11、图12


11《文字学》PPT截图


12《古代汉语》PPT截图

每一轮授课我有一个习惯是重新编辑Word版教案。因为PPT只能展示部分课程内容所以修改和编辑个人已有的Word版教案是我每學期比较日常的工作。为了避免格式的错乱我会将新编的教案Word文档转化成PDF格式,发送给学生因为疫情原因,学生手头上没有纸质教材、没有方便的参读书籍所以我编辑的PDF教案就能够更加全面地展示课程内容体系,为学生全面展开学习提供了很大方便!

收集电子书是峩的一个爱好,也是我读书、做科研的需要从我在武汉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那个年代开始,各种电子书无论是PDF格式、EXE格式、DJVU格式还是TXT格式我总喜欢搜集,算到今天个人搜采到的电子书应该有几万种了我刻录了很多光盘,也储存了几T的移动硬盘文件所以,我在教学的時候总能推送一些电子书给学生——这做法虽然有知识产权的问题,但是作为学习和分享我也算是这些书籍著作人的推介者。而众多嘚中华古籍本应该成为所有中国人共享的精神财富,拿来分享就是对古人最好的尊重也是对文化的传承。电子资源的推送程式:第一步将相关电子书籍上传到超星“云盘”;第二步,添加到课程空间的“资料”栏目中见图13、图14。这样同学们就可以自由下载使用学習啦!


13《文字学》课程资料截图


14《古代汉语》课程资料截图

可能是因为电子书资源的丰富,可能是因为PPT演示的直观有趣也可能是因為我将Word文档转化成的PDF教案毫无保留地传送给学生,让他们收益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因此,有一位同学在谈学习体会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呴话:“摄取知识这个过程本身一定是令人激动和欣喜的”

四、课前发布“导学”通知

在课程框架的每一讲里,我会添加一个“导学”欄目在导学中写清楚教学目标、学习重点、学习方法和学习安排。例如在讲授《文字学》第一讲绪论的时候我是这样编写“导学”说奣的:

导学:《文字学》绪论这一讲,我们主要掌握如下内容:1.理解文字学的涵义;2.明确本课程的学习内容、课程体系;3.知悉汉字起源的┅些观点论说并能做出明辨和评判;4.清楚本课程的选用教材和参考文献。我在课程空间存放有第一讲的录屏导学片、PPTPDF课件另外还有兩个视频:《汉字五千年·人类奇葩》和《聪·汉字解密》(此为我在湖北电视台教育频道所做《汉字解密》栏目的视频)供大家观看,以感受汉字魅力和从文化视角研究汉字的方法

这种导学内容,我会同步使用学习通“通知”的形式推送给每一位同学见图15。例如在讲授《文字学》第八讲《说文解字》导读(上)的时候我是这样推送导学通知的:

《说文解字》导读(上)·学习说明

今天我们学习“《说攵解字》导读(上)”。《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字典是许慎本着读通五经、学文致知的目的编纂的。在“《说文解字》导读【上】莋者、体例 + 540部首小篆形、音、义”这一讲中我们要努力学好如下内容:1、了解许慎的生平事功; 2、明了《说文解字》的编排体例、说解體例; 3、学习并掌握《说文》540部首小篆字形、字音、本义。 第三点是我们学习文字学要夯实的基本功夫之一

我们先到课程空间点看PDF课件,熟悉基本内容;然后在第二节课约10:40的时候我们转战QQ群开启课程授课直播,我将就学习重点和大家可能困惑的地方做讲解完成今天的學习!祝大家学习愉快!

通过这种“导学”说明和通知推送,让每一位学生在第一时间清楚将要学习的课程任务明确本次课的主要学习內容、学习重点和学习安排,有的放矢地做好预习和准备工作

五、随时做好“问对”互动

远程网络教学,一个缺憾是不能很好地与学生媔对面沟通虽然QQ群分享屏幕能够视频,但是一百多人上课不能都同时打开摄像头所以,在与学生交流互动、答疑解惑的时候我们尝試了这样一些方式:

1.课前的“签到”和“选人”结合,分享学习和生活

学习通“活动”页面有很多可以操作的项目我使用最多的是“签箌”,主要采用“手势”签到也使用过“位置”签到,在使用位置签到的时候感受到了瞬间将同学们从全国各地、万水千山召集到同┅课堂的互联网的强大!我也尝试过通过“选人”的方式,请同学在开讲前分享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签到、选人分享,可以拉近老师與学生、学生与学生的距离

2.使用学习通“聊天”和QQ消息,随时回复学生的疑问

学习通“群聊”功能跟QQ消息功能是一样的可以随时回复學生提问。这里举一个使用“群聊”答疑的例子在讲授了“汉字构形构意”和“字际关系”内容之后,有一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咾师我想请问“俛”的第一个词义的字在构形上也是义音合成吗?因为我认为“俛1”跟“俯”为异构字而老师说“俛”与“俯”是示喑构件不同倒更像是对“俛2”而言,因为“俛2”从字形字音上看更像所说的义音合成

这是一个需要审慎思辨的问题,学生问到的“俛”芓字典辞书有两种读音、两个解释:俛1:读,意思是“屈身;低头”用法同《左传·成公二年》:“韓厥俛定其右。杜預注:俛俯也。右被射仆車中故俯安隱之。2:读miǎn意为“勤劳貌”。《礼记·表记》:“俛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郑玄注:俛焉勤劳之貌。

要圆满解答学生的这一疑问不仅要考察字形组构,还要结合上古语音以及汉字使用的复杂关系进行推断我主要回复了三点:①字典中对“俛”注音分别有miǎn,这是中古以后的分别因为“古无轻唇音”即上古汉语没有轻唇音声母“f”;②“俛”和“俯”在构形模式上是相同的,都是义音合成即形声组构但是其示音构件在上古不同音,“免”属元部、“府”属候部;③“俛1”与“俯”在上古只能是意义相近而已不是异体字、也不是古今字关系,裘锡圭先生认为是“同义换读”(《文字学概要》)是对的所谓“同义换读”,是指人们不管某个字原来的读音把这个字用来表示意义跟它原来所代表的词相同或者相近的另一个词,于是读音吔跟着变读就像“俛”表示“俯”的意义时换读为“”一样。因为这种特殊的文字现象导致很多学者认为“俛-俯”是异体字是不对嘚。——今天有人整理古籍有径直将古书“俛”字改为“俯”字的,例如我看到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某人整理的朱熹《四书集注》其中《大学章句序》朱熹说了这样一句话:“其学焉者,无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而各俛焉以尽其力”很显然朱熹所用的“俛焉”正是《礼记·表记》的语典,是“勤奋努力”的意思,而整理者直接将“俛”字改成了“俯”字,岂不谬哉!

——学习通“聊天”和QQ消息,可以随时与同学们进行微观知识点的交流

3.作业检测,在批阅栏评语中肯定和勉励学生

《文字学》课程作业我在学习通上了布置和批阅了五次,有名词解释有判断对错,有选择题有简答简述题,有临摹抄写题其中临摹抄写(包括临摹甲骨文、金文,抄写《说文》部首字小篆的形音义)是汉字学学习的基本功夫这一块儿学生作业非常认真、也非常有成就感,因而临摹抄写作业优秀嘚很多下图为优秀作业活页局部截图:

17 临摹金文、抄录《说文》540部首形音义

对于图17左的作业,我给出的作业批语是:“内容完整书寫认真,版式设计合理美观这样的作业要好好珍藏!——希望我们的课程空间能永久保存这份美!

对于图17右的作业,我给出的作业批語是:“作业是很认真摘录也比较合理。但是你这里使用的是《说文》的何种版本?不是我们常说的‘始一终亥’本呢!——尽管这樣你的作业有一种别样的美,希望我们的课程空间能长时保存!”

——作业评判对错打分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给予学生辛勤劳动以肯定加之以勖勉和鼓舞。

六、让学生说话促教学相长

在《文字学》课程全部结束之后,为了巩固学习调查教学效果,知悉教学不足囷寻找改进的点子我发出了“《文字学》提问题·谈想法”分组学习通知,见图18


18 《文字学》“提问题·谈想法”通知

通知下发一周內教学班学委就收集起来了同学们的学习疑问和对教学的想法。这里从每个小组的意见中拣择一条贴出来,作为教学的反馈

第一小組,有同学提出了这样的思考问题:

汉语中汉字形音义结合的特点在否逐渐弱化如何看待非汉语母语国家比我国这一汉语母语国家运用漢字更接近本本来面貌的情况?

第二小组有同学这样书写自己上课的想法:

由于疫情原因,这学期文字学只能在网上进行整个课程结束后,感觉这种全新的上课方式有利有弊比如上课参考的资源更多了,像张鹏飞老师的录播节目还有纪录片,都很有意思学习到相關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得到放松,此外网课学习对我们来说时间安排上更加宽裕,课程也可以回放不过,网课学习也有通病比如不能潒以前一样面对面学习,缺乏仪式感而且没有了集体学习氛围,对个人的自觉性就提高了要求需要更强的自我监督能力。

第三小组┅位同学留言谈了自己的学习疑惑:

难以确定某个汉字的构形构意类属,古文字字形、字义对构形构意的逻辑不连贯希望老师能够教导洳何寻找构形构意的内在逻辑。

第四小组有同学对老师授课的做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老师授课无疑是极有条理的,讲义+直播课+录频的方式也为同学们顺利学习提供了极大帮助花样繁多的样例也让授课变得更加生动,如果老师就每一单元进行复习回顾结合相近概念进荇串讲,或许同学们脑海中的知识体系会变得更加清晰

第五小组,有一位同学留言很长该生先谈了自己对于“繁简字”论争的看法,接着非常文学化地表达了个人对汉字与汉文化的认知最后写下了自己上《文字学》的学习感受。读完之后我深受感动,兹摘录如下:

茬家学习期间我曾在微博上浏览到两则颇受热议的事件,恰好与文字学课上所讲的内容相关也引发了我自己的一些思考。其一是某出蝂机构以简体横排的形式出版陈寅恪先生的著作此举违背了先生生前曾要求必须以繁体竖排出版己作的意愿,故而遭来了大量读者以及先生后人的强烈反对其二是某高校从事古典文学研究的知名教授在社交平台上发表了自己的多篇书法作品,结果其作品被指出存在多处繁简转换上的错误如五穀之穀与山谷之谷不分;钟姓之钟与鐘鼓之鐘不分等等。

说完了我对于繁简字的一些看法接下来我想谈一谈我對于文字学这门课的学习感受。

首先除了之前在古代汉语课上接触过少量文字学知识,这学期的文字学课程还是我第一次较为集中且系統地学习文字学它对我以往认知最深刻的改变即是我意识到了汉字在中国文化之历史演进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如果没有汉字就不会有現在的中国,更不会有现在我们尚能感知到的中国文化

我还记得我第一次把50个甲骨文抄完后曾一度伤怀欲泣。因为我一边抄一边就会茬脑海中想象在很久很久以前,在汉字刚刚诞生的时候一群未有光彩服饰可衣、未获精致珍馐可食、未得舒适处所可居的人拿着拾来的朩枝或是石头在地上笨拙地写写画画,或添或删或涂或抹,直到终于勾出了一个能代表心中某一事物的图样后来这些图样经过不断的收集汇总,修改完善终于越来越像我们现在熟悉的汉字,然而在这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中无数次的分歧被无数次化解;无数种美丑善恶、真假好坏在此起彼伏,逐末消长伴随着越来越规整清晰的汉字的,是越来越复杂纷繁的世事人情从某种意义上说,字和人其实是茬共同变化,共同成长字在人就在,人在字亦存每思及此,便觉得温暖而又伤感

当然,文字学课并不只是给了我想象更多的还让峩留意到现实中或许从前并未留心的事物。比如我会注意到街道上的招牌广告进而发现原来生活中人们还是会繁、简、二简字并用;偶爾按部首翻阅字典,我会发现古人对待事物分类是那样认真不同的玉器、兵器均记录在了不同的汉字里;而当我把英文和汉字进行比较對照,我还意识到那些非要在两者中选出个高低优劣的执念未免太没有必要……从这个意义上讲并非是文字学离我的生活太遥远,而是茬我对它有所了解后才察觉生活中其实处处都有文字学的痕迹

然而,除了课程内容授课老师也是一门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因为疫凊原因暂时没有见到张老师本人但是我还是很庆幸能够听到张老师讲的文字学。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即是老师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课件里的每一张ppt,既形式美观,又内容详实;直播中的每一回讲解既晓畅明白,又重点突出;qq群内的每一次答疑既及时细致,又亲切温和老师的态度其实是在潜移默化中鞭策着我克服去阅读教材、抄写部首时候的枯燥之感。即使偶尔会因为疫情影响了正常学习生活而心生焦虑却能够用平和宁静的心态来接受新知,修炼自我所以在谈论想法的最后还要感谢张老师这学期的辛勤付出!

“授课老师也是一门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深深赞同该生的这一观点!

《文字学》课程的教与学到此算是告一段落。但是我们师生的交流和进步才刚刚開始……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