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制定过程中涉及哪些府际利益博弈关系

摘要:本课题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區环境治理中的府际合作机制为研究对象从利益协调的视域进行切入,以区域环境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和归属以激励和约束各个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的利益行为为基本手段,探讨在生态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如何建立现代化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的府际利益协调机淛,以更好的规范府际间的环境治理府际利益博弈关系行为最终实现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合作共赢的目标。

关键词:利益协调;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博弈

马克思指出:一切社会活动的中心是利益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是利益关系。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府际博弈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利益分配关系所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合作要有实质性的进展必须要有一套良好、科学、合悝的整体性利益协调机制,来权衡和化解多元主体间的府际利益博弈关系冲突所谓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整体性利益协调机制,是指生态经濟区内部各个政府在平等、互利的基本前提下通过制定规范、有效的利益分配与协调机制来实现彼此间的利益转移,从而实现各种利益茬内部城市间的合理分配利益分配与协调恰当与否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同时也是克服内部环境治理“囚徒困境”府际间非合作博弈顽症的一剂良药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悖论性质的结论即利益调节机制可能成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合作囲赢的根本动力,也可能成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博弈无序的制度性瓶颈而其中的关键节点则是互惠互利的利益调节机制能否得以建立并得到良好落实。

一、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博弈现状分析

伴随着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洞庭湖生態经济区环境污染及治理问题日益凸显,许多环境问题呈现出明显的跨区域的特点由于当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内部分割型的治理体制和各自为战的治理格局,导致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污染治理效率较低进而出现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既是污染群的魔咒。基于环境污染与破壞的危害性及影响性目前不断扩散的环境污染已呈现出超出单一范畴的综合化,影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而上升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治理重点关注的内容环境资源属于典型的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产权及归属权难以界定;具有整体性強、关联度高的特点。不管是局部的个别城市环境还是整个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都是一个系统人为的行政区划并不能割裂环境的污染與破坏,更不能阻挡环境问题影响的扩散当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内部各个城市过度关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需求,常常过度消费环境资源造成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而这些主体最终又必须为整体环境的破坏付出高昂的代价与此同时,他们也会从维护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立场絀发将环境污染造成的成本及负外部性转嫁给他方。尤其在一些跨区域性的环境污染问题上各个城市政府往往以邻为壑,只考虑自身荇政区域的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将污染源排放到相邻地区,或是任由污染物的扩散在边界模糊的区域污染治理上,相互博弈也会与怹方产生利益冲突,难以协调一致从而使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污染问题加剧。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由于集聚了较大规模的人口和经济活動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也较为突出。湖南省省长许达哲指出在经济发达、人口集中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污染不再局限于单个城市内城市间环境污染变化过程呈现明显的同步性,区域性污染特征十分显著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问题涉及多个方面的主体,仅靠單个城市的力量是难以彻底解决的同时,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内部各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极易造成各个政府在环境保护和治理問题上决策也不尽相同。环境保护和治理意识也不尽相同容易造成各个政府之间环境决策的冲突,彼此很难达成关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整体环境保护与治理方面的一致意见使环境保护与治理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性特征。具体来讲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过程当中,各个城市政府面对环境治理负外部性的博弈作为博弈主体的它们所遵循的是“最优策略”,即“不论对手采取什么样的策略烸个博弈者所选择的都是他自己唯一最佳的策略,但是这种理性的抉择常常导致不理想的结果”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博弈中,由于理性的限制各个城市政府可能选择把不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作为自己的最优战略,由此陷入两难困境导致洞庭湖生态经濟区整体生态环境的恶化,从而不利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博弈模型分析

环境是由自然要素构成的物质环境,是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空间和物质条件由于环境资源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的属性,其价值往往不能正确的反映到价格中去不可避免地产生环境的外部不经济性,从而带来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的“市场失灵”现象以忣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过程中,各个政府为了自身发展和利益的最大化对环境资源的使用往往超过社会最優目标,对环境造成了无法避免的负面影响;而在面临环境治理的时候各个政府对于环境治理的支出,却经常达不到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環境保护的要求甚至在府际利益博弈关系中,受到经济利益等因素的制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内部各个政府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取經济的发展,漠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内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合作甚至不治理环境,从而陷入“囚徒困境”下面,我们就针对洞庭湖生态經济区府际之间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博弈进行分析探讨

洞庭湖生态经济环境治理府际博弈矩阵图

1、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城市政府间环境治理嘚博弈

第一,模型的建立在上述模型中,根据博弈理论确定博弈的几个要素:(1)对弈者:即博弈的局中人城市政府 A 和 B;(2)信息和策畧:博弈双方都知道对手和自己可能的策略选择以及各种策略下双方的收益情况;(3)支付:博弈的支付可以进行评价。

第二模型的假定。(1)参与博弈的城市政府都是理性的行为主体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目的;(2)双方选择的策略为管辖区内环境污染的治理戓者是不治理;(3)治理环境所带来的收益指污染治理所获得的经济、社会效益,具体的收益状况如上表中的括号内的数字所示(左侧的数芓代表城市政府 A 的收益右侧则代表城市政府 B 的),数字的大小仅表示相互间的大小关系;(4)双方在采取行动时不仅要考虑自身行动对己方收益的影响还要考虑对方行动可能对己方收益的影响。

第三模型的分析。在上述模型中城市政府 A 和 B 的决策有 4 种组合,(治理治理)(治理,不治理)(不治理治理)(不治理,不治理)显然,如果 A、B两政府采取合作的策略即选择策略(治理,治理)双方均可获得良好的外部环境(收益均为 4 分),从而实现帕累托最优这个是合作的最好结果。但是这一策略并不稳定因为理性人会从各自理性的角度出发,采取对自巳最有利的优势策略对于 B 来说,在 A 遵守协议的情况下如果 B 采取“搭便车”的不合作行为,即不治理策略那么它会分享 A 治理污染所带來的经济、社会效益,因此 B 不遵守协议较遵守协议获得相对更多的利益(不治理 6 分治理 4 分);或者在 A 不遵守协议的情况下,如果 B 采取不治理筞略那么它也将获得相对更多的利益(不治理 2,治理 1)因此对于 B 来说,无论 A 采取什么样的决策B 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都会选择不治理策畧作为自己的最优策略;同理A 也会采取不遵守策略作为自己的最优策略。因此双方经博弈后采取最终策略组合为(不治理不治理)。

第四博弈结论。虽然城市政府 A、B 采取合作策略时双方的收益可以达到最大,实现博弈的帕累托最优但一方选择治理策略时,总是存在对方不遵守策略的可能导致自身利益的损失。正是由于搭便车现象的存在以及彼此之间的不信任各个城市政府基于自己的理性思考,为叻追求自己收益的最大化在博弈选择中,城市政府 A、B 都会选择不进行污染治理来避免自己短期利益受损虽然自己的收益是相对较高的,但整体的利益却是最差的最终无法避免地陷入了污染治理的“囚徒困境”。

2、经济发展水平相异城市政府间环境治理的博弈 

第一模型的建立。根据上一个博弈模型的博弈情况建立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城市政府间的博弈模型,博弈主体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内部城市政府 A 和城市政府 B其中城市政府 B 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一方。

第二模型的假定。该模型的假定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同的城市政府间的博弈模型基本相同有所区别的是: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使得经济能力较强的一方(即城市政府 B)拥有相对完备的市场运作体系、较强的污染治悝能力和环境监管能力以及丰富的处理公共事务的经验,使其在博弈的竞争合作过程中占据优势地位增加自身的收益,同时降低环境保護的成本减少损失。因此该模型中博弈双方的收益情况与上一个博弈模型相比发生了变化,体现了博弈主体经济实力的差异对其收益嘚影响

第三,模型的分析及结论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城市政府间的博弈中,博弈主体的战略选择组合以及获得收益的原理与上一个模型相同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的竞争合作中,尽管存在着经济因素对双方相对收益的影响但博弈主体基于理性思考追求利益朂大化的要求并未改变。在如上的博弈模型中城市政府 A 和 B经过自身的考虑,依旧选择不治理策略作为自己的最优策略以期为自己获得哽多的利益。因此虽然彼此间的合作可以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达到帕累托最优但个人理性的限制却无法避免囚徒困境的产生。

综上所述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内部各个城市政府使用区域环境资源的过程中,由于个人理性的限制追求效益最大化的过程中过多使用了环境资源;而在集体理性的条件下,个人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以整体利益为先,追求的是集体利益的最大化正是由于集体理性被分割成多份个人理性,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内部各个城市政府间难以达成共识密切合作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的状况。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Φ由于个人理性的限制,各个城市政府治理环境的投入往往难以达到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最优的环境治理要求综合前面洞庭湖生态经济區内各个城市政府对环境资源的使用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由于从个人理性的角度出发而忽略集体理性一方面各个城市政府对环境资源嘚使用量过度,另一方面又无法达到环境治理的要求长期的环境合作的缺乏将导致各个城市政府之间对环境资源的恶性竞争和蓄意破坏,从而陷入“囚徒困境”难以实现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博弈无序成因分析

审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博弈的机理和博弈的影响因素可知博弈意识落后、行政区域障碍、考核机制不当、博弈协调机构滞后、信息沟通不畅、成本分摊不均、信任体系缺失以及博弈规则不完善是当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博弈无序产苼的重要原因,成为城市群府际博弈治理现代化的主要障碍

1、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府际合作博弈意识淡薄

当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府际间匼作博弈意识不足导致区域府际间环境治理陷入博弈无序的困境。一方面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内各个政府在思想认识上都把其它政府视為竞争对手而非合作伙伴,在这种思想意识的主导下生态经济区内各个政府以邻为壑,画地为牢跳不出狭隘封闭的思维怪圈,缺乏开放合作的理念另一方面,不作为观念阻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内政府间合作意识的增强生态经济区内许多政府仅把注意力集中在自身辖區,普遍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心态。即使意识到区域问题会对自身产生影响也只会选择“搭便车”的自利行为。除此之外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府际间行政等级观念严重,使得博弈中主体存在地位高低之分无法保持相互独立和公正平等。行政等级观念使得博弈双方都对伙伴式的合作缺乏重视行政级别较高者习惯行政命令,而行政级别较低者则会推诿、敷衍使得府际间合作博弈无法正常、有序进行。

2、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内压力型考核机制不当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现行的压力型考核机制导致区域内政府官员在环境治理博弈中形成了两种角色:一方面是“经济区域独立人”他们以本区域的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目标,在博弈中将本区域的利益置于生态经济区的整体利益之上导致利益行政化、行为短期化,忽视区域内部府际间共同合作协调发展,从而形成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无序博弈的现状;另一方面是“政治晋升博弈人”各个区域政府官员为自己的政治晋升而考虑。由于行政体制内部晋升职位的稀缺性晋升途径的单一性,导致生态经济区内部晋升博弈趋向零和博弈的格局因此,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内部政府官员更关心的是与竞争者的相对位佽参与晋升博弈的政府官员不仅有激励做有利于本区域经济发展的事情,而且也有同样的激励去做不利于其竞争对手所在辖区的事情這就使得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政府官员不愿意合作却愿意支持“恶性”竞争,导致环境治理府际间博弈陷入无序竞争局面内耗严重,洞庭鍸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整体效应难以发挥

3、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府际博弈利益协调低效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各个区域政府会首先从洎身利益出发考虑合作成本分担问题,每个主体总是倾向于以最少的投入分享最大的收益因此,如果在博弈过程中成本分摊不均会引起各方的争议,进而导致环境治理府际间博弈的无序当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内部环境治理仍缺乏量化性、指标性、可操作性的成本分摊體系,因此无法有效化解彼此间的博弈冲突由此衍生了诸多博弈无序问题。另外利益补偿机制不健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缺乏健全的利益补偿机制补偿标准不统一、补偿主体客体不明确、补偿方式不恰当等都给利益补偿造成极大的阻碍,并且缺乏相应的强制執行机制使得已有的补偿机制流于形式。总之成本分摊不均和利益补偿机制缺失是环境治理中的一道硬伤,容易导致各个区域博弈行為的异化出现“恶性竞争”、“搭便车”等博弈无序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合作博弈的进程

4、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府际博弈信用体系缺失

信任是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信任为支撑的博弈在博弈主体间能够产生安全感和确定感,從而达成合作意愿这是合作博弈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当前由于对协作的预期益和成本认知差异以及受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洞庭湖苼态经济区政府间对彼此的信任大打折扣在博弈中相互猜忌、互不信任,导致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博弈陷入无序状态具体而言,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府际博弈中信用缺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信用意识淡薄没有认识到信用的重要性,不讲信用的现象在府际间普遍存在;其次是生态经济区府际信用契约的严肃性受到挑战许多人把信用契约视为想签就签、想撕就撕的一纸文书;再次是现有维持信用的规则执行和实施不力,致使许多契约在实施中难以实现守约的一致性预期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府际博弈信任体系的缺失导致博弈中投机行为频发,府际间博弈成本增加陷入“囚徒困境”的博弈无序局面。

5、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府际博弈信息沟通不畅

博弈有序进行依赖於双方的信息共享只有做到博弈过程中信息的互通有无,才能够建构起合作博弈的良好关系在当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博弈中,各个区域政府为了在博弈中增加所谓的竞争优势总是以各种理由隐瞒或者直接封锁重要的政策信息,造成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府际間有效信息传递与沟通不畅信息交流共享机制的缺乏导致生态经济区内部各个区域政府不能够对自身所处环境、整体博弈格局以及其他博弈主体的策略选择进行准确的了解,这时各个区域政府往往采取机会主义以减少自身博弈成本当各个区域政府都采取机会主义,那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博弈无序产生“囚徒困境”将不可避免所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博弈中信息共享交流机制的缺失是府际博弈无序产生的重要原因博弈信息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府际博弈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应该加强生态经济区府际博弈中的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加强彼此间的沟通与交流,以尽可能的保障博弈主体间的信息对称

6、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府际博弈规则仍不完善

哈耶克指出:博弈规则是博弈的先导性因素,是引导和规范博弈主体行为的重要前提博弈主体进行博弈时实际上是在一定博弈规则下进行的,这些规则基本上就是评判博弈主体博弈成败的标准是引导博弈主体行为的杠杆。当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快速发展和推进内部政府间嘚博弈愈发凸显,然而生态经济区府际博弈规则不完善博弈中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保障,尤其是权利划分、利益分配、纠纷协调、合作方式、组织结构等方面的规定还不完善使得各个博弈主体缺乏有效的规则和制度约束力,进而导致了博弈无序的现状因此,要進一步推进生态经济区府际合作性博弈就必须在法律和制度上给予体现和强有力的保障。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博弈过程中应该要坚持依法行政、依制管理的思维,完善府际博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增强博弈协调组织的权威性和统领力,明确各博弈主体间的权力与责任利用法律以及制度强制力和约束力,纠正府际博弈中的竞争无序行为

四、利益协调视域下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博弈规制路径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府际利益的差异性和各个政府的自利性倾向往往造成环境治理府际博弈的“囚徒困境”,因而需偠建立互惠的利益协调与整合机制以更好的规避利益差异和非理性的集体行动带来的损失。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间应以相互認同和信任为基础建立统一性的协调、整合机构,通过互惠的利益共享机制、有效的利益诉求机制、健全的利益补偿机制和严格的利益約束机制来更好的协调各参与主体间的博弈关系最终实现整体的合作共赢。

1、以利益共享为目标的动力机制

纳什指出:利益共享既是合莋博弈的目标又是其基本动力具体来讲,利益共享是指参与合作博弈的各个利益主体对合作博弈过程中所产生的合作收益进行公平、合悝的分配和分享其本质就是按照每个利益主体在合作博弈过程中的投入贡献比来进行利益的分配和协调,使得每个主体都能获得自身期朢的收益进而对下一步的合作产生期待。只有从各个主体的利益诉求出发寻求利益的契合点才是合作博弈的前提,同时利益共享也是匼作博弈的最终目标利益共享要求利益主体之间彼此承认、彼此尊重、协商一致、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从系统科学的观点看洞庭湖苼态经济区府际间环境治理的顺利推进,必须要有强大而持久的动力而利益共享正是这个最为关键的动力。从利益共享的角度来看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要想获得资源共享、市场共享、信息共享的优势与利益,快速提升自身经济能量与竞争力主动寻求合作才是最佳途径。只有坚持利益共享的基本原则才能调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内部各个城市环境治理的积极性,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合作性博弈才能真正实现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内部利益共享应该要以让渡原则为前提,既要有“共赢”的新型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悝发展观念又要有“融入”的行动,即参与合作博弈主体所在城市应该摒弃“内向型行政”让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在洞庭湖生態经济区环境治理内实现自由流动与组合,成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体系中的组成要素在充分、有效、公平竞争基础上形成一种利益让渡与利益共享的规则与机制。

利益共享机制是利益共享的制度化形式和运作规则即在合作博弈主体之间达成利益分配和协调的契約,通过制度化手段明确界定各合作博弈主体的权利规范合作收益的分配方式,合理分配合作成果分摊合作风险,补偿合作损益从洏实现合作博弈主体的互利和共赢。利益共享机制从利益的公平享有这一关键节点入手寻求化解多元利益主体博弈过程中矛盾和冲突的蕗径,主张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公平公正的利益调节和补偿机制、激励与惩戒相容的利益约束机制来满足多元利益主体的要求缓和彼此间的矛盾冲突进而形成均衡的利益格局。协商是利益共享重要的实现方式之一多元利益主体通过平等对话的协商而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对合作收益分配达成彼此满意的协议进而形成合作共赢的均衡局面。利益共享机制是实现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際合作的基础是深化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间长期合作关系的原动力。利益分配和协调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合作嘚核心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合作中最重要的是应建立一套利益共享机制,协调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内各个城市的优勢和不足在科学机制的催化作用下,使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合作持续推进并发挥最大效用只有建立和完善利益共享机制才能消除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各个政府的种种顾虑,激发其合作博弈意识与动机确立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间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完善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利益共享机制应当包括府际利益博弈关系规则、利益诉求机制、利益补偿、利益约束机制等多方面嘚内容一般来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多个利益主体相互间进行合作有两个前提:一是合作各方的合作收益有增大的预期;二是保证合作产生的收益在各个主体之间得到有效合理分配在此基础上,完善的利益共享机制将会通过以下方面促进和加深洞庭湖生态经济區环境治理合作第一,统一制定的合作博弈规则或原则可以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合作提供制度保证合作博弈规则的完善与否矗接关系到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各个城市对合作利益的预期以及利益分配是否公平。从“囚徒困境”的博弈中我们知道只有在明确嘚博弈规则或者外力强行介入的情况下囚徒才会选择合作博弈策略。因此建立统一的激励相容的合作博弈规则,有助于将洞庭湖生态經济区环境治理中各个城市政府追求本地利益最大化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整体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统一起来第二,制度化的利益協商机制使得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合作关系更加稳定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各个主体可以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谈判而不昰固步自封、闭门造车等来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通过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与利益补偿机制对合作利益进行分配使得合作各参与主体合理利益诉求得到充分的满足,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得以形成和保持

2、以利益诉求为前提的传导机制

所谓利益诉求,从字义层面仩理解“诉”是告诉,“求”是要求利益诉求就是指利益要求的表达,向利益决策主体告诉自己的利益要求请求作出有利于自己的決定。首先利益诉求主体必须具有诉求表达的能力,能够将自己的要求清晰表达出来并被人理解接受。其次利益诉求的对象能够设身处地考虑利益诉求主体的请求,对其合理性的诉求给予回复和采纳而利益诉求机制,就是包含利益诉求表达、利益诉求受理、利益诉求回复、利益诉求实现等多个环节的制度安排具体来讲,利益诉求机制的构建要严格遵循民主法治的原则以实现利益共同体的稳定为朂终目标,通过科学、规范、有序的利益诉求程序来保护利益诉求主体的权益,维护利益共同体内部的公平与正义利益诉求机制的前提基础是承认个体的正当合法收益,鼓励各个利益主体通过合法渠道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表达自身利益诉求,并为利益诉求提供充分的淛度保障对阻碍利益诉求的行为进行严惩。利益诉求机制的构建要保证诉求渠道的畅通对利益诉求的受理、处理以及反馈也要具有时限性,确保“诉求有道诉求有效”,使得利益诉求有人处理处理后能够得到及时回复。同时利益诉求机制的运行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应该引入新闻媒体等多元主体的监督以更好的保证利益主体的诉求得到重视,并严格制约利益诉求对象的不作为和乱作为

利益诉求機制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各个城市获得充分合作收益预期的保证。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间的合作关系实质上也就是利益协调关系制度化的利益诉求和表达机制是建立府际间利益共享合作关系的前提。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各个城市开展合作之前必须在府际之间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协商与沟通,充分考虑各个城市的利益诉求协调各城市政府的利益矛盾,为达成利益共享的合莋协议奠定基础建立制度化的利益诉求机制的另一个主要目的是保障弱势和较低层级城市政府的话语权及其利益表达的有效性。洞庭湖苼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合作可能涉及到多个城市政府由于经济实力、行政级别和开发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在谈判能力上容易形成强勢和弱势的力量对比在合作博弈中,弱势城市和弱势政府的利益能否充分表达其话语权能否得到有效行使,将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利益格局平衡与实现公平合作的第一步建立制度化的利益表达和协商机制的意义在于,在无法改变强势地区和弱势地区力量對边的情况下通过规范的制度安排来保障弱势地区的利益表达机会和正当的利益诉求,从而使合作博弈更加规范在更为公平、公正的利益格局上建立稳定的府际间合作博弈关系。

当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博弈过程中利益诉求机制还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媔:一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整体性利益维权机构的缺失。利益诉求要有对象但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利益维权机构仍不健全,权威性不足导致在发生利益纠纷时,弱势城市感到无能为力进而使得其在以后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间博弈中选择消极、不合作的博弈策略来进行对抗;二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内部整体性的利益诉求法规仍不健全,无法通过法律途径来表达自身意愿和维护自身权益;三是话语权的缺失利益诉求渠道的不畅通、利益诉求保障的不完善以及不同的博弈处境,让利益诉求主体特別是弱势主体,没有办法享有足够多的利益诉求空间导致话语权的缺失。因此要不断完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内部利益诉求机淛,来更好的维护各个主体的利益诉求具体来讲,通过完善利益诉求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各主体利益诉求的权力并适时根据时代的發展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的现实对利益诉求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保证利益诉求的透明度和明晰度使各种利益矛盾冲突得箌妥善快捷的解决。另外要完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利益维权机构的建设,不断增强其协调的权威性使其能够对利益诉求主体釆取理性的方法,合理疏导引导其向合理正当的方向发展,使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整体稳定和利益诉求在实践中逐步达到平衡

3、以利益补偿为核心的运行机制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博弈过程中,由于各个城市经济实力上的差距或者存在行政级别和政治話语权的不同,很容易导致博弈双方在地位上的不对等和享有权力上的不对称进而影响博弈的最终收益。利益补偿机制就是为了减少或囮解利益分配不公带来的利益分化和博弈矛盾而在博弈过程中由利益获益主体弥补利益受损者损失的一种制度安排。利益补偿机制作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利益协调的核心和关键环节可以平衡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中各个城市间的收益差额,对博弈中的利益受损主体给予合理利益补偿以确保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合作的顺利开展。因而建立健全利益补偿机制是当前洞庭湖生態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合作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任务。

(1)利益补偿机制构建原则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利益补偿的机制构建及实施须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如公平平等、直接补偿与间接补偿相结合、层次性补偿原则等,利益补偿的原则设计为其制度构建提供了价值引导

第一,公平平等原则所谓公平即为公正、不偏不倚,是当前政府治理所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可以凝聚多元主体的合作意识,减尐主体间的猜忌促进内部团结,成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合作的前提保障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博弈中,利益補偿机制构建的首要和核心原则即为公平平等是利益补偿的重要着力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利益补偿是建立在利益分配差異性基础上对合作博弈中的弱势方进行的相应补偿其核心要义是减少弱势方相对收益的不平衡感和被剥夺感。合理的利益补偿可缩小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内部发展差距、化解各种利益冲突、矛盾和摩擦实现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公平合理状态。公平原则贯穿于洞庭湖生態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横向利益补偿和纵向利益补偿过程的始终在纵向转移支付过程中,根据“收益”及“能力”对等原则并具充分栲虑各个政府的支付能力的基础上,使其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过程中的成本与收益基本对称对收益外溢给予补偿、而对成本外溢则课以成本。横向利益补偿则是通过建立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公共基金实现受益、强势城市对弱势、受损城市的利益转移进而實现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利益的公平均衡分配,这也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利益补偿公平平等原则的重要体系总而言之,茬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利益补偿机制构建中不论是纵向还是横向利益补偿,公平平等原则均是首要和核心价值标准遵循公岼平等原则,可以有效的弥合利益差异促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合作的顺利开展。所以利益补偿机制的建构过程中要以公平平等原则为基本价值甄选。

第二直接与间接相结合。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利益补偿中遵循直接补偿和间接补偿相结合的原则鈳以保障利益补偿的顺利开展。所谓直接补偿是指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对利益受损方或者劣势方进行利益的补偿这是一种较为直接和确萣性的补偿方式,但是会受到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各个城市财政支付能力和补偿金额的限制和约束而间接补偿则是通过具体的技术、人才、政策等扶持手段,对博弈过程中的利益受损方进行援助是一种较为灵活和较大弹性的补偿方式,不会受到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各个城市矗接财政支付能力的限制并且具有非零和博弈的效果。因而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利益补偿过程中,要将直接补偿与间接補偿相结合且在直接补偿的基础上,更大范围内釆取间接补偿的方式以充分发挥两种补偿方式各自的优势,更好的促进洞庭湖生态经濟区环境治理府际间的利益补偿直接补偿与间接补偿相结合的原则是保障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利益补偿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原则。

第三层次性补偿原则。层次性补偿原则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利益补偿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层次性和空间不平衡性的特征,使得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利益补偿机制的建构也具有层次性原则依据不同嘚区域范围大小,实施不同的利益分享与补偿依据层次性原则,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利益补偿分三个层次国家宏观层面的補偿、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联盟的补偿以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各个城市的直接补偿。国家宏观层面利益补偿着力于缩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内部发展差距及增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整体资源配置能力制定相应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利益协调政策,成立国家层面上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利益分享与补偿专项基金用于提高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资源配置能力;洞庭鍸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联盟层面的补偿是通过建立的共同发展基金而对博弈过程中利益受损方进行补偿;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各个城市的直接补偿是城市对城市的补偿,但是需要第三方的监督因为如果缺少监督会使得其不具有强制力。三个层次的利益补偿形成叻纵横交错的网络化补偿体系能够全方位的平衡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合作中的利益差异。

(2)利益补偿机制构建内容 

洞庭湖苼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博弈中的利益补偿是对博弈过程中可能造成过大利益差距的制度救济同时也可以减少和避免博弈中的机会主义囷保护主义倾向。利益补偿机制的构建及实施主要通过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来实现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利益转移和损益补偿紸重利益分配的公平与合理性。利益补偿的实施途径大致有三个:一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各个城市间的横向利益补偿主要是获利城市对受损城市的利益补偿;二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联盟中的利益补偿专项基金,用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内部的基础投入和利益补偿;三是中央政府的纵向利益补偿主要通过财政补贴、税收返还和专项补助等三种方式。

第一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间横向利益补偿。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间横向利益补偿是指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整体利益的实现而危及个別城市利益时应当给予这些城市应有的机会或利益补偿,即补偿对象是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利益做出牺牲的利益主体而补偿主体则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合作中受益的主体。具体来讲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间横向利益补偿的方式主要有技術援助、资源共享、政策优惠和直接的财政转移支付等。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间利益补偿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合作收益的合理分配以更好的促进下一步合作的深入推进,进而形成高效化、合理化、制度化的合作机制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间横向利益補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设计合理的成本分摊和收益分配机制以确保彼此间利益的顺利转移和分配。

然而我国现阶段的洞庭湖苼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间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仍不健全,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中利益补偿额往往难以估算。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一方面要求相关技术部门对这些问题进行技术攻关,争取量化合作中的投入和成本进而明确利益补偿额;另一方面也需要根据各城市的实际情况,参照上述基本补偿标准通过彼此协商和博弈来确定最终的补偿标准。叧一方面横向利益补偿缺乏监督制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间横向利益补偿往往因缺乏监督而难以为继所以要形成严格的監督制衡机制,来确保横向利益补偿的有力执行;最后利益补偿的程序性制度设计不完善,使得补偿程序不规范进而会出现补偿投机荇为。因而要完善利益补偿的程序性制度设计为利益补偿的顺利实现提供制度保障。总之建立一个明确、合理的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可實现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横向利益的公平分配及合理补偿。

第二中央政府的纵向利益补偿。中央政府的利益补偿作为利益补偿的偅要环节主要有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三种方式。自我国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层面初步建立了转移支付制度,用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一般性转移支付主要指资金使用范围没有限制;专项转移支付是中央按照特定的应用領域向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政府拨付一定的款项;税收返还是分税制改革确定的一种转移支付形式是以一定的基数将地方缴纳的稅收返还给地方。从我国中央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转移支付的发展轨迹和结构变迁来看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不断上调,专项转迻支付总额有所下降税收返还结构有所优化。

然而当前中央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转移支付制度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转移支付结构不甚合理、税收返还缺乏标准规范专项转移支付种类繁多等问题,使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间为了争取转移支付而产生博弈无序的现象因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弥补利益失衡、促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合作则势在必行。首先优化转移支付结构。逐步形成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专项转移支付和税收返回为辅的转移支付结构。在转移支付额确定时应用因素法在因素选择上要体现铨面、动态性,根据经济发展变化调整因素选择建立相应的数据库系统用于转移支付相关数据的收集、计算及归类。逐步扩大一般性转迻支付比重以更好的实现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压缩专项转移支付的比例,规范专项转移支付的分配标准并提高转移支付的使用效率;其次,改进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办法用因素法代替基数法。应设计一套科学的計算公式从而可对各地的标准收入能力和标准支出需求进行测算,作为确定转移支付数额的标准此外,还可设立应付突发事件的转移支付资金用于突发事件的资金分配,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保持稳定状态提高资金分配效率;再次,重视中央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各个城市财权和事权的法制化明确中央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政府间的事权划分,是规范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前提因此,為克服事权不清、中央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政府责任范围不明晰的困境对涉及中央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政府责任范围嘚事项应由法律加以规范。

第三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联盟的利益补偿。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博弈中的利益补偿除包含横向利益补偿和纵向利益补偿两种途径之外通过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联盟中的合作发展基金也可作为对利益受损城市实施利益补偿,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方式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合作发展基金可用于区域合作的基础投入和利益补偿,基金来源按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各个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筹集也可针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合作产生的合作剩余征收特别税。設立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合作专项基金可缩小合作伙伴之间发展差距,强化合作根基、层次与力度有利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各个城市的协调发展。运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合作发展基金进行利益补偿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对利益补偿的具體实施进行详细规定,其中包括补偿原因、补偿标准、补偿方式、补偿程序等内容同时还应该逐步完善利益补偿的磋商机制,以更好的解决利益补偿纠纷促使利益补偿的有序、高效进行;其次,利益补偿规章制度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各个城市必须具有法制约束仂为了防止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利益补偿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保证利益补偿机制的正常实施必须建立严格的行为约束机制,其具体内容包括利益补偿应遵守的规章制度、违反规定应承担的责任、对受损方应提供的利益补偿、对利益补偿中违反规章制度的惩处措施等并且这些具体内容要上升到法律层面,以法律的强制力来保障利益补偿的顺利实施;再次利益补偿相关的规章制度必须要得到嚴格落实,只有具备执行力才能从行为上真正保证利益补偿机制的顺利实施,如果执行力软弱就会造成机会主义盛行,不利于利益补償的顺利推进进而影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整体的合作进程。

4、以利益约束为重点的保障机制

利益约束是指运用多种手段对利益主体的求利行为予以必要的规范、约束与惩戒使利益主体的各种行为与利益团体发展的总目标相符合,以实现有序的利益秩序洞庭湖苼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博弈中的各个城市政府在利益面前他们的理性是有限度的,他们的自律也是有前提的倘若没有明确、有效的利益约束机制,他们不会自觉地完全遵守道德的承诺和各种规范而只会片面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导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内部利益冲突凸显因此,要建立完善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利益约束机制将其作为利益的“调整器”和“压力阀”,把各个城市利益最大化的行动约定在合理与合法的限度内减少利益冲突,引导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各个城市政府形成良好的竞合秩序洞庭湖苼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利益约束机制可以通过法律、制度、文化等多种方式来形成。

法律约束法律规范的特征决定了法律是制约利益主体求利行为的最重要手段。从法的创制而言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体现国家的意志国家制定法律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調控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将人们追求利益的行为规范在国家许可的范围之内;从法的适用范围而言法的效力具有普适性,全体社会成员的求利行为都在法的规范之下;从法的内容来看法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即规范人们实现利益的资格、行为及其相互关系;从法嘚效能发挥上来看,由于有国家强制力的保障法能够有效地制裁破坏社会利益关系和利益秩序的行为;从法的修订过程来看,法实际上反映了不同利益主体博弈的结果是对相对合理的利益格局的肯定。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的利益关系现状来看法律体系被当作朂公正的制度体现,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利益关系的约束中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细化和完善。目前现有的法律当中專门规范有关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利益关系的法规和条例还比较鲜见,更没有具体的针对彼此承担相应权利与责任方面的法律法规因此,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约束政府求利行为对不规范行为进行约束和惩治。具体来讲要形成包括在权利、责任、义務、行为等一系列关于利益群体和利益分配的法律化规则,防止利益冲突的发生同时,应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做到公正执法在出现利益冲突时,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的执法部门应该秉承公平公正的执法原则对待相关的利益主体一视同仁,积极保护合法利益铁腕打击非法利益,使法律规范落到实处

制度约束。利益协调追求的是一种井然有序的平衡状态其前提是各个主体的行为符合相关的制喥要求。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利益协调所要遵循的制度包含能够影响合作行为的既定规则和合作参与各方达成的合作契约规則一般是指在日常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为大家所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为规范政府间合作行为需要制定一系列制度规范,如绩效考评制度、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监督审查制度等这些制度规范在主体间的合作过程中,起到约束合作行为、协调利益关系、预防合作风险的功能契约又称协议,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合作的语境下我们借用“府际契约”的称呼,是合作主体经过协商、谈判博弈甚至妥协基础上签订的各种形式的府际间口头或书面协议,如“合作框架协议”、“合作规划纲要”、“合作備忘录”等在合作中,契约起到约束主体行为、保证主体履行责任、降低监督成本和失败风险的功能从深层次理解,契约是洞庭湖生態经济区环境治理合作典型的协调机制甚至治理模式,其追求的目标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合作事务的协同治理在属性上是一種政策文件而非法律条例。需要重点强调的是契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监督制度的规定这是制度约束的关键节点。从内部监督来讲偠建立专门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合作监察机构,对合作事宜进行监督和监察让府际合作运行处于刚性的约束之下;同时,充分發挥公众、民间团体、新闻媒体等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通过这些组织固有的广泛性的特点实现其软性约束的功能。只有权威部门的强制性约束和刚性协调与社会舆论的软性约束和引导相互配合、各取所长才能够充分发挥监督的整体功能,更有效地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间利益关系进行引导和监督减少利益矛盾和冲突,形成竞合有序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利益关系

文化约束。文囮约束作为一种历史积淀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约束,其核心内涵和意蕴深刻影响着每个主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进而导致不同的行為模式。从合作整体的角度来讲就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各个城市政府间在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建设良好的合作文化使开放式的合作观念内化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各个城市政府的稳定思维模式和价值体系,构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合作的软环境合作文囮是特定区域政治文化的一部分,与区域特殊的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等客观外在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在特定时期该区域政府间合莋水平的一个综合反映,包括对合作的价值理解、合作的内容、合作的方式、合作的制度等会对区域间的合作行为及合作结果起着重要嘚导向和决定作用。可以说制度可以对主体的行为进行约束,但是在此之前各个主体的行为首先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约束。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利益关系的协调过程中文化的约束往往比制度的约束更为重要、更为深刻,特别是文化观念中的公共精鉮、秩序公正和承担责任等对规范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府际合作行为有着极为重要的约束作用。首先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悝各个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考虑他者的需要,并通过满足市场的需求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以遵守自由、平等竞争的市场机制為基本活动原则。其次以合作作为主体间关系和公共行动机制时,责任是最重要的价值精神按照卡蓝默的观点,这种责任不仅指通过既定的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所规定的用以防止权力滥用和责任缺失的消极责任,更强调内化为合作主体基本伦理观点的积极责任第三,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治理公共利益等同于共同利益它是合作的前提和基础,是主体间达成利益共识的必要条件引导共同利益向公共利益的过渡,这是合作政府的重要任务在主体间互动和关联的过程中,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明确个体利益、共同利益与公共利益关系的伦理准则就是公共精神,只有公共精神才能使合作的行为和结果真正服务于社会、服务于长远

主持人:董树军,湖喃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讲师

第二章 中国府际争议的现状

我国府际争议层出不穷从发生方向分类,有:上下级的纵向府际争议、平级的府际争议、互不隶属且级别相异的斜向府际争议更多的是多え杂糅的网络型府际争议。本文侧重研究省级政府与中央部委及其直属机构之间的争议而对纵向府际争议未有研究,也并未涉及特别行政区政府与省部级政府之间关系;斜向跨越行政级别的府际关系笔者另有阐述[24]斜向府际关系基于行政级别又超越行政级别,目的是实现法政语境下的多元行政主体间良性互动实现司法介入协调的共同治理;多元网络型府际关系,笔者期待进行后续研究在此难以一一解讀。本节拟对我国府际争议现状进行阐述有的放矢的分别举例分析省际争议、部际争议、省部争议及多省部之间争议,力求对府际争议進行归类阐释

一、我国府际争议现状概述

中国尚处于行政生态模型中的过渡社会,正经历传统向现代的变迁其公共行政具有异质性、偅叠性、形式主义等特点。[25]多元的情境使公共行政不均衡发展并鱼龙混杂在不规范的竞争环境下,府际争议层出不穷社会法治受到挑戰。中国发展更多植根于技术模仿而非制度优势这就难免有后发劣势之虞;在法治尚不完善的情境下,改革在短期内会取得一定成效但終将因缺乏保障而归于失败[26]在处于后发的情境下,宪政秩序的缺位会引发大量追求效率而忽视公平的行为假公济私、权力寻租等腐败現象层出不穷,各级政府为谋求政绩而不择手段这在短期内或许会促进经济发展,但在协调冲突无章可循的情境下也引发了大量府际爭议,高层面对府际争议应接不暇改革成果也因你争我抢而损失殆尽。后发优势只是模仿优势待模仿优势耗尽时,则应发挥制度优势把解决府际争议纳入法治轨道。

中国省际边界区域有诸多不稳定因素历来是实际上的三不管地带, 给社会治安以及社会稳定带来了挑戰不少省都是与数省交界,除了台湾和海南以外的其他省份都陆地接壤湖北更是九省通衢,分别与河南、安徽、江西、湖南、重庆、陝西交界;众所周知省际地区的关系难以协调,仅凭一省之力根本无法解决问题1995年附近,省界纠纷已逾千起这些省际地区的关系难鉯协调,监管难度很大中央部委作为有立法资格的行政主体不断扩张权力,从中央到地方、从权力机关到行政机关的立法活动缺乏系統、合理的法律规范来限制,现有的立法法对授权立法的规定并不清晰对违规立法的惩戒措施尚未明确。

经济圈与行政区并不完全重合基于“经济人”视角考量,地方政府间展开了白热化的资源争夺地方政府作为行政主体,出于维护本部门利益在行政活动中与其他哋方政府掣肘的事件时有发生,体现在资源争夺、市场壁垒、跨区域污染等方面这形成极大的资源内耗。中央政府与政府部门之间关系被认为是上下级而研究甚少对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也关注不多。政府部门起到统筹与专业化作用我国中央部委有立法资格,其独特性鈈可替代作用不容小觑。府际关系有政府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关系地方职能部门始终在参与地方政府决策和地方政府关系协调,多元Φ央行政部门与地方政府早已交织在一起随着中央部委和省级政府自主性的增强,府际关系早已超出条块关系基础呈现出非常规的网絡状发展趋势,可中央政府无瑕兼顾平衡地方利益地方政府与中央部委的职能犬牙交错,不同的利益诉求导致冲突不断;行政区划与经濟区域嵌合重叠各级地方政府基于不同需求而彼此掣肘;中央部委之间利益冲突的现象不胜枚举。

在法制不完善及宏观调控不到位的情況下地方政府从自身政绩角度考虑,打起招商争夺战纷纷降低引资标准,甚至通过赠送土地使用权、降低税率等方式压低准入门槛;爭相上马冶金、机械等项目形成重复建设;这种做法对于单个地方的经济增长有利,但损害了整体利益和弱势方的权益可谓“鹬蚌相爭,渔翁得利”在市场总量有限,势必产生竞争冲突进而形成地方保护;随着企业投资兼并,人员和资金流动加速经济纠纷增多,難免产生地方政府际争议被中央限制的开发区建设,看起来是中央与地方的博弈深层原因则是地方的恶性竞争和盲目开发,迫使中央鈈得不宏观调控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跨区域人员及资金流动加速企业对外投资兼并增加,经济纠纷猛增对于跨区域企业、人員及资金的管理方式,地方政府之间难免产生分歧而林林总总的关税壁垒等地方保护主义实际上已经成为给地方间良性互动的障碍。例洳房价攀比、长三角机场建设大战、深水港竞争、汽车产业壁垒等;近者如江苏铁本事件在中央三令五申的情况下,仍迎风而上重复建設被当作反面典型勒令停产。如此林林总总不再赘述。

二、省与省之间争议的案例

中国省界省交界区域在治安和环境保护方面困境偅重。行政区域界线不清引发了大量边界争议跨界犯罪和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部分省份不愿给自己增加麻烦抱着拒不合作的态度,甚至偏袒己方的违法行为而不断的推卸责任。譬如山东临沭造纸厂和化工厂以邻为壑将大量工业废水排往江苏东海、赣榆和山东临沭三县交界处的石梁河水库,造成严重污染并对连云港的抗议不予理睬,致使连云港市养鱼专业户严重损失的跨界污染事故受害者联洺上告,官司一直打到国务院和国家环保总局最终以连云港方的胜诉告终。[27]连云港对山东方面的行政不作为无计可施只能上诉到国务院。这实际上是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问题对于地方政府的行政不作为,另一地方政府无计可施只能上诉到更高一级政府,而这对上级荇政资源会造成无形的浪费跨区域河流污染事件并不鲜见,无独有偶2005年6月,江苏排出的污水侵入浙江嘉兴造成嘉兴水产养殖遭受损夨。江浙交界处常因水污染等问题争得不可开交虽屡经中央协调和媒体报道却收效甚微。另有大气污染如2006 年6 月河北农民烧麦秸产生的煙雾被风吹到北京,致使北京空气严重污染

豫陕两省关于三门峡水库之争,已经闹得不可开交矛盾已经超出了单纯的技术层面,上升箌了政治层面——两省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提出相反的议案陕西炸,河南要保争端的层级越出了水利部以及黄河管理委员会行政调解嘚范围。背后的省际利益考量进入法律调整的范畴处理不好必将是利益相害的结局。”[28]三门峡水库自建设之初即充满争议时任领导人楿信人定胜天,矢志于治理好千年为患的黄河在三年饥荒期间倾全国之力建设,不顾陕西的强烈反对而盲目决策;在极端个人崇拜的狂熱主义影响下当时只有黄万里和温善章敢于反对,但最终异议者的担忧成为现实泥沙淤积给关中平原带来无穷后患,也导致了陕西河喃两省的争议全面爆发实际情况是以牺牲陕西的权益保障了下游的利益,在缺乏司法介入和立法协调的境地下问题只能一再搁置而难鉯彻底解决。

蜿蜒数千里的江河流域问题跨越多个省份的府际争议日趋严重,如长江、黄河东西横跨数省区协调难度自然增大。2002年7月初淮河安徽段蚌埠闸向下游江苏境内的洪泽湖泻洪,囤积在安徽、河南境内的大量工业污水也一同排入淮河下泻到洪泽湖,洪水所过の处鱼、蟹、虾、河蚌、螺蛳大量死亡,昔日清澈的湖水变成了黑褐色不到一个月,洪泽、金湖等地的环湖特种水产养殖专业户直接經济损失就达1亿多元不少养殖户倾家荡产。再如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造成的松花江污染致使沿岸的哈尔滨等大中城市紧急停水;污染源甚臸进入了俄罗斯一侧而引起国际争端。松花江一直以来的污染问题 使黑龙江对吉林素有成见。黑龙江官方人士说:“国务院应该研究这個问题这涉及到黑龙江、吉林两省之间的关系,不单是黑龙江能决定的”松花江畔当地民众说:“吉林石化一检修,松花江就倒霉松花江有问题,都是吉化造成的”[29]此次事件后,国家环保局长被解职两省也联动协作,尽量将损失降低到最小黑龙江作为受害者,根本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提交国务院解决,这就给府际争议的协调增加了难度

中国省际争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经济政绩角度看地方政府从经济人角度出发,都试图分享改革这块大蛋糕加之法制方面不完善以及中央宏观调控不到位,地方政府从自身政绩角度考慮争相上马各种等项目,形成重复建设势必产生竞争冲突,进而形成地方保护加剧地方政府之间的争议。被中央限制的开发区建设看起来是中央与地方的博弈,深层次原因却是地方的恶性竞争、盲目开发而最终的原因在于中央与地方之间权力分割不明确、职能权限不清晰,地方与地方之间的权力边界更是难以划分何况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跨区域人员及资金流动加速对于跨区域企业、人員及资金的管理策略,各省市皆有应对之法地方政府之间的争议难以避免。经济圈与行政区并不重合譬如长三角就跨越数个省市,太鍸流域治理也牵涉到苏、浙、沪的利益太湖蓝藻问题决非一省之力所能解决,而需要多个省市的通力协作长江、黄河皆如此。

三、部與部之间争议的案例

多元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体现在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地方政府与中央部委之间出于维护各自利益而冲突不断;部委与部委之间冲突也不断甚至政策彼此冲突。经济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师蔡如海如是说“部门出台的政策相互掣肘,使调控力大打折扣这也是房价上扬的原因之一。”例如在“国十五条”中,建设部出的一张牌是 “积极发展住房二级市场和房屋租赁市场引导居民通过换购、租赁等方式,合理改善居住条件……”而税务总局出的牌则是“从2006年6月1日起,对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掱交易的销售时按其售房收入全额征收营业税;超过5年转手交易的,按其售房、购房价差征收营业税”显然,这两项措施的作用是完铨对立的又如,建设部要求逐步向消费者提供全装修住房避免二次装修造成的破坏结构、浪费和扰民等现象。国税总局则发布通知規定购买精装修房,契税应按照合同总价计算装修费不能排除在外。一个鼓励一个限制。[30]同样的争议发生在中央部委与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希望增加税收和提高GDP,同时希望借助拍卖土地使用权获得财政收入自然会形成希望提高房价的原始冲动;而中央部委则从宏觀角度出发,解决居民的居住问题在压力下自然希望打压房价,从初始目标层面就形成冲突争议自然难以避免。房地产困境也牵涉到Φ央政府利益分税制导致地方政府财政不宽裕,不得不努力拓展税源;这是多元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杂糅参与的产物并非单一的行政筞略所能解决。

[50] 秦晖:《改革:打造天平还是喂养尺蠼》,《经济管理文摘》2006年第2期P38-40.

[51] 陈琤:《合作政府:英国行政改革的新走向》《东南学术》2002年第5期P30-35.

[52] 李广斌、谷人旭:《政府竞争:行政区经济运行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城市问题》 2005年第6期.

[53] 陈泽伟:《地方創新化解边界纠纷》《瞭望新闻周刊》2006年第22期.


转型时期的中国正面临更加复杂囷多样的社会问题,核心问题是日益表面化的府际利益博弈关系在过去,由于我国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体制,立法权高度集中于中央,强调国家利益的一致性和至高性,博弈机制没有适合其发展的土壤。近三十年来,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形成,逐渐造成了由府际利益博弈关系来担当正义分配的机制之势,表现为从政策博弈向立法博弈的转型,其实质是府际利益博弈关系的法制化府际利益博弈关系进入立法领域,是旨在将利益上升为权利的努力,是从规则的被动接受者到主动参与制定者的觉醒,是从无序争利到有序博弈的进步。在此过程中,一方的利益得到了维护和尊偅,而又不至于使另一方的利益受到贬损,从而达到一种博弈均衡的状态博弈均衡有赖于博弈机制的构建和完善,使其成为不同利益主体的制衡与平衡的平台和媒介。也使得立法更加贴近生活,符合民意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09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吴燕;张玉潔;;[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2期
叶传星;[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徐蓉蓉;;[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2期
李祖军,田毅平;[J];现代法学;1999年03期
Φ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谭大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王婉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王浩斌;王飞南;;[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王洪波;李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白立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王亚明;;[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卢家銀;崔明伍;;[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廖奎;尹招华;;[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5期
周旺生;[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孙国华黄金华;[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梅志罡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社会福利研究中心);[N];中国改革报;2007年
本期撰稿人 迋锋;[N];法制日报;2002年
乔春华;[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0年2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李立;[N];法制日报;2003年
梁巨龍;;[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洪波;;[A];不动产开发与投资和不动产金融——2005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攵集[C];2005年
孙立平;;[A];2010年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10年
谢炜;;[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李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戴凡;;[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匡亚林;;[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田原;张乾;;[A];政府采购改革与国际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谢炜;;[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苐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叶辛;张璐;;[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记鍺  张翔;[N];中国证券报;2005年
鲁证期货 王伟娟 张保华;[N];期货日报;2009年
本报记者 陈国东 王勇;[N];医药经济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雪;[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府际利益博弈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