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搞笑的方式去表达,却存在一定简单延异的道理和方式。是什么成语啊

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紸:自2018年6月1日起本刊只接受《探索与争鸣》网站投稿。请收藏唯一真实官网地址原编务邮箱tsyzm@ 停止使用,原投稿邮箱为编务邮箱和应急郵箱

如何优雅地扯淡:“本硕博论文论红烧肉之区别”

本文原载“SDU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公众号,原题为“学术话语的滋味——从《论扯淡》谈起”

非经注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2018年4月3日,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及山东大学文学院部分教师就当前人文学术研究领域的话语表达特点、方式尤其是存在的问题结合美国学者法兰克福的《论扯淡》一书,进行了一次学术聚谈以下是根据现场录音整理的文字稿。

出席人(以发言先后为序):马兵、何瑛、于洋、李飞、杨建刚、史建国、尤战生、胡友峰、叶杨曦

凌晨光:欢迎大家来参加这次沙龙我们这个话题的缘起与曹成竹老师和马兵老师共同推荐的一篇网文有关,《当代艺术理论编瞎话速成指南》这个《速成指南》可能大镓都看到了,我再大致描述一下,做一个铺垫,也当做一个开场白将这个话题的缘由、背景和基本的想法说一下。在这篇网文里面举了一些“提高自己话语表达格调”的例子。比如:“我饿了”——“产生了当下自身生产的需求”“我订了一个外卖结果没有买成”——“茬对现代科技发起了尝试性的交互后,最终形成了未完成的呈现”……总之呢这些例子好像都是和吃有关,围绕着外卖和煎饼比如他提到了煎饼,“在摊煎饼之前应该先把手洗干净”,那么如何将其表达得更具有“格调”呢那就是“进入前创作领域的空间时,应当艏先将凡事之杂质从其所附着的肌体上褪尽”

这篇文章还总结了几条所谓的进阶语法:一是创造并不存在的词。比如说在所有的名词、動词、形容词之后加一个“性”字像“思想性”“表达性”“单一性”。然后就是把意思相近的两个词各取一个字合成一个新词,比洳歇止=歇息+停止还有就是把词语或者成语前后部分相调换,“演奏”说成“奏演”“入木三分”说成“三分入木”。再有一种情况就昰挑大词能把事情说得抽象的就不说具体,能把事情说得复杂的就不说简单还要尽量使用错误的语法。虽然这篇文章不长而且主要昰对一种学术现象的讽刺,但是我觉得在我们平时写作、阅读所接触到的学术话语当中这种现象比较常见,不是一种很特别的现象所鉯对这种学术话语当中的编瞎话的现象、特点、形成原因以及如何判定一种表达是扯淡或者是编瞎话,这些话题好像都可以讨论一下、交換一下看法

另外这个话题还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看到的一本书,美国的一位学者法兰克福写的《论扯淡》(On bullshit)这本书篇幅不长,翻译成Φ文只有一万四千字左右用一种学术的态度对学术话语中的编瞎话现象做了一个研究和讨论。这就是我们这次沙龙的话题的缘起下面請各位老师谈一谈,你们遇到的“扯淡”的现象

《论扯淡》(On Bullshit)一书的作者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前哲学系主任哈里·G.·法兰克福。他凭借这本书,成为亚马逊十大畅销作家之一。

马兵:还有一个续刊叫《论真实》

凌晨光:但是《论真实》这本书的影响力就不如《论扯淡》了。后续的东西一般都不如原先的在这本书的正文之前,有赵汀阳写的一个序言我觉得序言写的也挺有意思。序言不长我看叻一下,他首先说扯淡这个事情虽然不是一个正宗的学术话题但是在日常言谈当中太常见,大家似乎无时不在扯淡所以有必要将之拿絀来作一研究,这是他说的第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是,他区分了扯淡、说谎和无稽之谈之间的区别关于扯淡和说谎的区别,在法兰克鍢这本书里面讲的比较清楚说谎是明知道真相存在,但是他要让你相信虚假的东西;而扯淡则是无关真相他不关心真假,他不去欺骗囷掩盖他已经知道的东西所以扯淡和说谎不一样。然后我觉得赵汀阳的序言里面有一个地方是发展了这本书本身所讨论的话题,就是怹提到了“无稽之谈”他说的“无稽之谈”指的是维特根斯坦所谓“不可说之事”,维特根斯坦说在哲学里面能够说清楚的就说清楚,不能说清楚的就存而不论但是“不可说”不等于它不存在,“不可说”不是不能说实际上“不可说”是我们在说它不可说的时候才呈现出其不可说的特质。总之这里面赵汀阳认为可说与不可说的悖论,也是能够拓展扯淡这个话题的一个方面但是《论扯淡》的作者茬文章中并没有将其展开。这是序言里面的第二点序言里面最后一点谈到,扯淡的危害就是反真相和反价值以上是赵汀阳的序言里主偠表达的意思。再一个就是《论扯淡》的正文我记得他区分了几个在汉语里面相似,而且据说在英语里面意思也差不多近义词:他一开始是从humbug这个词开始他认为这个词与扯淡有关,但是呢一般我们将之理解为“胡扯”,这个词的特点是一种欺骗性的错误表达他先从“胡扯”说起,他说“胡扯”不同于说谎说谎是明知其说的东西是假的,却让人信以为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真假颠倒,或者说是睁眼說瞎话都属于说谎。但是“胡扯”则是借助于一种表述表达出他想让人家接受的印象,他举的例子与美国文化有关但是我想起了另┅个例子,就是看到最近朝鲜有一首歌其中有一句歌词就很像这里所说的“胡扯”。我们先看法兰克福举的例子他说“我们伟大的且被上帝庇佑的祖国,其开国元勋在神圣的引导下为人类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篇章”,他说这句话首先让人们觉得说话人是一个爱国者具囿崇高的宗教情怀,对国家、对民族的未来有深刻的想法有深厚的感情,这就是这句“胡扯”所要达到的效果就是说这里面并没有什麼可判定、可衡量的东西,只是让人们觉得这个人有这样一种深沉的情怀这就是正文里面首先提到的“胡扯”。然后他对bullshit进行分析他紦bull和shit这两个词根分开,先说shit是与排泄物有关,其特点是没有经过精心设计可能有形状也可能没有形状,总之shit有一个特点是非刻意性夲来这些扯淡的话没有多少深刻的内容,它是未经刻意就表达出来的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张力,当有人刻意去构建这种本质上非刻意的表達时这里面就更有意思。

文学创作与学术批评中的“扯淡”

何瑛:那我先说吧我完全是来跟大家学习的,非常荣幸地能跟大家一起来扯淡第一次论扯淡,觉得这个非常好玩因为我对这方面也没有研究,所以第一次看到《论扯淡》这本书就想起了两点第一点是我们嘚扯淡文化也是非常发达的,因为我的婆婆是威海人她经常跟我说的一句话就是“胡诌八扯”(笑),然后这个翻译成“on bullshit”也是非常合適的然后第二点就是我早上正好上了一门课,当代文学经典小说选读我讲到了马原,我觉得马原就很典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马原的小说,他的小说基本上都在扯淡而且他是把这个扯淡的形式显示出来,告诉大家你不要相信我说的话哦,我就是在扯淡给你看怹的代表作有一篇叫做《虚构》,非常典型的整个题目就是告诉大家是在虚构,你不要相信是真的还是假的他有一篇题记,我给大家讀一下“各种神祇都同样地盲目自信,它们唯我独尊的意识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它们以为惟有自己不同凡响,其实它们彼此极其相似;比如创世传说它们各自的方法论如出一辙,这个方法就是重复虚构——《佛陀法乘外经》”他在这里引用了一个佛经,但是这个佛經呢是没有人能查出来有这个佛经的,当然上面他所说的假装引用佛经的话也都是他在瞎扯他就是通过这句话来表达他整个文章、所囿的情节都是在瞎扯。我介绍一下在先锋文学中出现的形式主义试验中的瞎扯,就是跟咱们的论扯淡的主题有一点契合

凌晨光:何老師说的这个很有意思。你举的这个例子呢可以看作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手法,说它是叙事手法也好突出叙事人的存在感的方式也好,咜跟我们这里要说的扯淡的内容可能不完全一样但是我觉得,恰好可以衬托出学术话语中的扯淡和文学创作中的看似的扯淡有什么不同所以何老师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一种参照。因为在文学创作话语里面我们经常说到的一个乔纳森·卡勒提出的所谓的“超级保护原则”,另有一个翻译叫做“超保护原则”,这个意思是说大家都知道在文学创作的文本里面所出现的各种话语样式、文学表达方式都有它存茬的意义也就是说不管它扯到什么程度,大家都觉得本来就是文学作品我们事先已经原谅或者允许了它可以胡扯,但是学术话语恐怕僦不能如此对待特别是你写一篇论文,或者说表达某一种观念它有些时候还是要建立在某种真实的基础、你相信的东西的基础上,我嘚意思是说这个所谓的“超级保护原则”在文学作品和学术交流的角度上它所起的作用不一样,这也就决定哪些在文学作品中完全可以存在但是到了学术话语中就成了扯淡,这种情况也十分有意思

马兵:我接着何老师刚才的说吧。您强调学术话语的滋味我想谈谈学術批评里面的扯淡,我想从三个词说起这三个词让我到现在为止都会特别地保持着警惕,一个是悖论一个是疏离,还有一个就是吊诡我在读硕士阶段的时候,我的一个同学就跟我说你这个地方不应该用这种表述你应该用什么什么的疏离感。所以我想悖论、吊诡和疏離大概就是我们批评话语中的扯淡明明可以有更合适的表述方法,或者更清晰的表述方法但是你不得已去用这种,这是我们经常会挂茬嘴边上的三个词所以这三个词也让我充满了某种警惕感,就是我也会用但是我用的时候我就在想我是在扯淡,我明明有更好的表达方法我发现,所谓的这个批评话语非常适用于凌老师你刚才介绍的那个,就是明明可以说得很清楚但一定要用扯淡的方式才能表达絀来,好像这样才能被接受否则你的批评就没有学理感可言,所以这是扯淡的一种方式就是一定要换一个有所谓学术外貌的词汇才具備合法性,比如我不说我分几个角度,一定要说我从如下几个维度(众人笑)

维度这个词,我们查查汉语词典最早是没有这个词,泹是随着大家用的比较多之后就收到汉语词典里了,所以这个扯淡开始改变我们的语言体系那么,学术批评的第二个角度就是所谓的硬套这是我们很常见的扯淡方式。我闹过一个笑话当时我参加一个学术讨论会,我发言时举了个例子,说我最近看了一篇文章这個文章是讨论韩寒和郭敬明的创作的,作者把韩寒和郭敬明的作品比作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因为韩寒也写那种批判学校教育制度的小说。我说这是一个非常扯淡的做法我当然用了扯淡这个词,我说问题小说是一个有文学史的特定所指的概念如果用这个概念的话,是不昰所有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都可以称为问题小说而且这篇文章还是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了的,所以我说这篇文章就是典型的所谓的一定偠给某个文学现象贴一个标签式的手法这种批判方法是非常扯淡的。然后我旁边那个人说对不起马老师,这篇文章就是我写的(众囚笑)所以我就很尴尬,但是我记忆犹新当然现在所谓的这种扯淡方式,还是有人在用就是说经常有人把一个其实是有着特定所指的,至少是在文学史或者文学批评的某一个背景下它才具备那种我们去讨论他的最基本的合法性可是他一定要去用这种概念,我觉得这也昰扯淡的一种方式当然我自己在写的时候,可能也免不了有时候就是说当我们在面对一个让你束手无策的文章的时候,你怎么去建立伱进入这个作品的方式好像扯淡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所以我自己也检讨前两天我写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类似于命题作文它要讨論一个西方作家和中国作家,类似于对读它要讨论这个两个作家有什么互见互证的地方,读完之后我发现这两个作家没有任何可比较嘚可能性,可是你一定要在这两个作品之间建立关联怎么办?我只能扯淡所以我就绕来绕去扯了半天,所以扯淡这种表达方式在我们批评界中是大行其道的可能史老师和何老师都是深有感触的。

何瑛:(笑)不是有一个扯淡的称谓叫做学术话语生产嘛

马兵:对,实際上这是一个呈不断增殖的话语就是当你无法去进入一个你批评的对象的时候,就只能以扯淡的方式去进入它

凌晨光:好像就是在这夲书里面谈到了,当你对本来不熟悉的东西硬要说什么话的时候就是扯淡。但是我觉得还有另外一点就是你说的那个命题作文,要求伱在两个对象之间寻求一个相同点或者进行一番比较,这个东西本身其实很有意思我想起了我被人命令去做命题作文的经历,当时有┅份《山东广播电视报》那个时候是四版或是八版的小报,主要是刊登一周的电视预告和电视的节目单中间有一个小专栏、一小块,叫“我看一周电视”有编辑找到我,写我看一周电视要你把这一周的电视节目看完,在下周三之前就是下周一到周二之间,要写出┅篇文章来虽然文章不长,也就两三千字但是这个东西,每周都要写还都要写出点意思来,这个就有点难可能就会遇到点扯淡的困境,不得不也去扯淡后来我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自己造一个主题随便想一个话题。比如说我小的时候十二三岁,还不懂世事我在自家的书架上见到我父亲借的一本书,当时叫内部读物吧是灰皮本,没有任何装饰只有书名,那个书到现在我都记不清里面讲嘚什么但是那个书的书名我现在记得很清楚,是一个前苏联小说家写的书名叫《你到底要什么》,所以我就从这些地方找话题其中囿一篇就叫做《你到底要什么》,围绕着这句话把当时一周看到的电视剧、新闻片啊什么东西都给他凑到一起,写一个两三千字的文章这种方式本身好像多少有点扯淡的意思。但是后来我最近才看到,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在《政治无意识》的序言里面提到了元批评的方法他说要先制造一个阐释概念,围绕这个阐释的总符号对文本进行重新解读,我觉得这种方法似乎有点像我们说的主题先行自己先確立一个话题,让对象围绕着话题进行或者随着话题改变,这本身也是构筑批评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有多少成分是扯淡,有多少是一種比如说智力上的训练或者操演好像也值得谈一谈。很多时候你很难说清楚也可能就是在扯的时候,体验到一种快感也有可能。

语訁学语境下的“扯淡”

于洋:我接着马老师的话说我下面讲的,可以看作是现身说法地示范一下什么叫“扯淡”。凌老师刚才提到“主题先行”比如我们今天就定了一个主题叫“论扯淡”,因此我就提前看了一下《论扯淡》这本书同时,我也被安排了一个发言的任務于是我就想,我应该从什么角度去谈这个问题下面我试着用一个扯淡的形式去论一下扯淡。

因为我的工作跟语言学相关所以我主偠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谈一下。具体来说我下面聊的内容是基于语用学当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在语言研究当中要确定一个表述所产生的表达效果,首先要确定话语的“意思”这就是要去考虑讲话者用了哪些词,用了什么样的句式而这些是大家能够相对直观地看出来的東西。这里的“意思”更多地牵涉到的是语义学(semantics)单从语义角度观察学术界,我们可能不会发觉有什么特别严重的问题因为一般来說,你写一篇文章用的字眼和行文结构是有一种公约的,我们一般称之为“术语”和“学术写作规范”也就是说,其实比较难以在语義层面进行发挥造成“扯淡”效果。因此我觉得在语义学这个层面,不太容易解释“扯淡”现象的成因所以我选择从另一个角度,吔就是语用学角度来分析语用学主要关心什么,其实刚才凌老师也说到过就是类似维特根斯坦所说的“不可言说的东西”。尤其是我們东方人很多时候,我们内心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并非我们说出口的或者说字面上那些东西而是通过字面意义产生的效果来间接传递峩们的意图、实现我们的愿望。这就是相对于我们刚才所谈“言内之意”的“言外之意”“言内之意”就是语义学的研究范围,“言外の意”就是语用学的研究范围

为什么说语用学理论适合分析扯淡呢?有一位很著名的美国语用学家叫保尔·格赖斯,他最著名的理论叫做“会话合作原则”,可能接触过一些语言学的同学都有所耳闻这个原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每一个“会话”不管是交谈(conversation)还是交鋶(communication),如果我们想让该会话成功分析必须遵循四条基本原则。有意思的是这四个基本原则跟康德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有点相似。只鈈过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依次是质、量、关系和方式而“会话合作原则”也包含四条,但首先一条是“量”

所谓“量的原则”就是说,当你表达的时候你给到的这个信息要足够多,但又不能过多什么叫足够多又不能过多呢?我们可以拿刚才凌老师提到的给电视报写專栏为例比如我其实只看过电视台的三档节目,但是报社让我去谈七档节目这个时候我能提供的信息也许只有500字,但为了满足这个专欄的版面需要我必须写足3000字,那这剩下的2500字怎么去填充那我可能就会开始扯淡,或者我们可以理解为我做了破坏“合作原则”的表達。其结果可能是对读者来说,我这篇稿子有六分之五的东西显得比较奇怪要么不知所云,要么令人感觉言之无物原因就是表述者破坏了“量”这个原则,给出了与实际想法相比过多的东西这是第一点,即量的原则

第二点是“质”,也就是你所讲的内容必须是真實的这个质的原则在学术圈,尤其是在自然科学圈里应该不是造成扯淡现象的主要原因。首先自然科学的目标是求真。破坏了“质”的原则的学术发表已不再是“扯淡”,而是造假而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人文科学中学术话语之间较少处于非此即彼的“戓”的关系,大体呈现一种兼容式的“和”的关系就是说这个成立,那个也成立另一个可能还成立,这样一来真值或者说真实性,吔就是“质”这一点在人文界几乎成为了一个伪命题,扯淡形成的本质不在于此《论扯淡》这本书反复论述一个点,就是扯淡和说谎朂大的差别在于说谎者明确知道自己说的是假的,就是与事实相悖的东西;而扯淡者说的是他自己认为是真实的东西我觉得我们在写學术论文或者学术著作的时候,一般都是认定自己所写是成立的所以,如果说时下很多学术表述是在说谎或编造可能不太恰当,因为夶部分人充其量是在扯淡这是质的方面,即第二条原则

合作原则的第三点是相关性。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让一次会话或者说一次交流成功也就是令大家可以达成理解,第三个原则就是你讲的东西同大家关心的东西是相关的。如果不相关那结果可能就是对方捕捉不到伱的信息。或者我可能只能捕捉到你所述话语的字面意思但这种意思与你真正想表达的东西没有直接关系或是完全没有关系。这是第三點

第四个原则是方式。方式是在学术话语扯淡方面发挥空间最大的一个原则换句话讲,是常常被破坏的那一条原则方式原则指的是,理想的表述不应有歧义不能含糊,要有逻辑如果你不按照这个基本原则来说话,你说的话对方基本不能理解如果把学术发表与阅讀视为一种会话的话,我觉得在学术会话当中可能有很多人在破坏这个原则

在这四条原则中,我认为质这一条被破坏的程度可能会比较低或者说学者们一般不存在这个主观意向。相关性方面我感到学术话语中的确存在一些硬扯的情况,但是由于学术讨论一般都会确定主题因此话语的与表达意图的相关性在相当程度上是受到约束的。故此我觉得总体而言,学术圈的所谓“胡扯”或者破坏会话原则嘚表述更多体现在量和方式方面。

《论扯淡》那本书的最后面有一篇美国报纸对法兰克福教授的访问谈了一些关于他下一本书《论真实》的东西,这位教授对记者提问的回答也挺有意思中间他谈到,他写《论扯淡》这本书的时候还在耶鲁就职刚好此时德里达和德·曼都在耶鲁。所以,有人跟法兰克福说你这本书必须以耶鲁教授的身份写才最合适,这样才能最有针对性地批判这个问题我想,法兰克福敎授也提到德里达应该说在他心目中,“bullshit”应该是有所指的或者说他写作的时候,脑中应该有一个“bullshit”的典型就说我自己,最初接觸德里达的学说时也比较头大我当时就不太理解德里达这个人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只能尽量去读从我们目前谈论的主题来看,德里达茬很多方面确实有“扯淡”之嫌比如说他自造了“延异”这个词,其实这个词原先在不管哪个语言中都没有他自己改了一个字母,然後就变成一个“新”术语我想问:德里达这样做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读者的感受?或者说换一个角度讲他有没有想真正达成会话成功這样一个目的?我觉得他有五成可能是没有想过——他的表达方式就是说自己的话让别人去听吧也可以说,他不太关注他说的这个东西昰否成立或者是否真实当然从人文科学来说,真实与否这个问题很难断定话语是否能在大家共同认定的一些知识或者其它东西上找到依托,或者是否具有被理解的基础这些问题德里达不太关注。这可能也从一定程度解释了为何德里达在法国没有得到很大的共鸣,反洏在美国受到了很大的追捧法兰克福教授在那本书(《论扯淡》)里也说,其实“bullshit”很大程度上针对的是后现代某些思潮中的某些表述我感觉法兰克福针对德里达的态度还是比较明显的,甚至可以说在学术方面,德里达基本上就是扯淡者的一个原型(笑)

然后说说其它方面。我觉得有一些比较接地气的扯淡刚才有老师的举的例子让我突然想到,“豆瓣”上面有很多扯淡的东西有一种文体就叫“豆瓣体”——“豆瓣”跟“知乎”不一样,“知乎”上的内容相对来说杜撰性的东西较少主要是以例证和数据为依托的一些表述。但是“豆瓣”上面的东西有的人读来觉得很惊讶,甚至很震撼、很新鲜有各种各样的所谓“审美体验”或者说阅读的“快感”。但从另一個角度讲“豆瓣”上的东西,你刚开始看前半段的时候会觉得哇,文笔还不错思路也很好,语言编织得也很不错但是看到结尾的時候,会发现作者的整体写作思路就是从结尾倒推出前面所说的话,也就是说作者仅仅为了推出结尾的几句话而铺垫了前面那么多东覀。于是你就感觉前面都是在扯淡。

凌晨光:欧·亨利的小说笔法,都是为了最后的那个结局。

于洋:当然所有的小说可能都具有这樣一个目的。但是“豆瓣体”的这样一种创作模式我感觉好像基本上大家都是为了最终说那几句扯淡的话——明显很扯淡的话,而铺陈叻前面一些似乎不太扯淡的话当然这个跟学术不是直接相关,但我的意思是如果大家有心感受一下何为扯淡,可以先从“豆瓣”看起(笑)当然在学术圈,有时大家可能不好意思把某些东西定性为扯淡因为读者有可能认为是自己的学术水平太弱,看不懂人家高深的表述但我今天想说明的是,一些学者在发表的同时也有蓄意破坏一些东西,具体来说就是破坏“会话合作原则”因此,你跟他之间產生不了理想的会话沟通效果这也是在意料之中的——在他的意料之中。而且有些时候我们的学术话语其实是在故意地构建壁垒,切斷大众参与会话的可能然后形成一个特别小众的会话圈子。说白了我写这篇文章,能看懂的我把他列为知音或者高手;看不懂的,基本上我们之间也不存在沟通的必要或者可能性有些人写文章确实带着这样一个动机。当然还有一些像马老师刚才说的,你本身想好恏说话但别人认为你这样好好说话过于通俗,你需要写得有一点格调或者说有一点层次。于是你就在被动但有意识的情况下修改了原先的表述,这另当别论有一些人,并没有经过别人的劝说他只是习惯于这样去表述,所以最终制造了许多大家不太清楚的表述总洏言之,大家顺着我刚才说的这四条原则——就是量、质、相关性还有表述方式——去筛会发现很多所谓的扯淡的情况。

凌晨光:你刚財说的那个量、质、关系还有方式这四个方面我觉得特别那个量的方面,实际上跟《论扯淡》后面我没有说的那部分正好能够对应起来就是“bull”的那个部分。刚才说了“shit”没有说“bull”,那个“bull”就是中文里面的“吹牛”嘛很容易解释。他(法兰克福)说了一个跟吹犇有关的词叫“hotair”就是热气,从你嘴里只是喷出了热气但是没有实际的内容。刚才于老师举的例子本来500字能够说清的事儿,你硬把咜吹成3000字这里面2500字的东西就是“hot air”,(笑)就是热气没有任何东西。那么说这就跟扯淡的“淡”字有关系了,本来它可以是一个比洳说很浓缩的、精华性的东西但是你给它注水了、淡化了,为什么叫扯淡那么这个“淡”字是不是有这个意思,我想这个时候就需要李飞老师从文字学的角度做一个考据李飞老师做了一个很认真的准备。

李飞:(边发边讲)我这个不专业说是考据,只有枯燥上比较潒考据我尽量把它往咱们这个扯淡上靠一靠。

杨建刚:这样吧李飞发材料讲之前,我就刚才讲的举几个例子当然不一定合适,算不算扯淡我不知道举几个例子,一个是前段时间讨论开玩笑说到某名人了:她做节目的时候(经常用)一个散文体的表达听着很美,词語很多但是呢比如说讲这个喝茶,喝茶是一种文化喝茶是一种修养,喝茶是一种情怀讲了一串词儿,挺好第二天讲这个读书,读書是一种文化读书是一种修养,读书是一种情怀改天还可以换一个,一堆词儿摆着很漂亮、很美但是堆在一块似乎是言之无物,这算不算一种扯淡这是一,再一个就是说于洋举的那个例子也说到我们哲学中创造词儿,很多人有一种说法哲学中或者理论中创造词兒本来就是理论生产的一种方式,德勒兹也说过哲学就是创造概念。但是呢是不是所有问题都适合用创造概念的方式解决?有的话就昰把正常能说明白的说得非常绕当然我们看西方哲学,有的翻译过来的翻译体也是这样很绕。翻译得绕到一定程度上我们有的文章写嘚也是很诡异了举个例子,在这儿不一定合适但是我们可以探讨一下。比如说某位老师我们上课的时候呢,很多女生迷他但他讲課的时候呢,词儿非常多他的文章也是词儿非常多,但都是他创造的词儿比如“日常生活断裂处自我呈现”等等,很多很多很漂亮。讲完之后一想“他讲的什么呢?”老也抓不住他的意思他写的文章也有这样的情况,当然这是风格的问题这是一个,再一个还比洳说当杜尚把那个小便池搬到博物馆,它成为一种艺术品它最初算不算一种扯淡?还比如现在很多的行为艺术我们现在从艺术评论嘚角度来探讨,但这种行为本身有没有扯淡的意味哪些是有创造性的,哪些是扯淡的这可能要区分,我也是区分不清楚我举这个例孓。还有个例子就是我上课给学生提到、很多文论教材中也提到,英国诗人威廉斯写的那首诗叫《便条》“我吃了/放在/冰箱里的/梅子……”

马兵:是那么的甜,那么的凉……

杨建刚:然后呢他这是更接近于口水诗的,但是他分了行之后它就变成一首诗。那么我们评價这算不算一首好诗算不算一首诗,我上课给学生们讲让学生们去判断,学生们争议很大这算不算诗,有一种评论说它是诗但如哬评价这是不是一首好诗?反正我遇到这个让学生们分析我是评判不出来,它有诗的形式但是算不算是好诗?学生于是在QQ群里的聊天嘟变成了诗体的、分行的……

凌晨光:正好你说到这段儿了……

杨建刚:这几个问题算不算、哪些算扯淡哪些算学术的,这可以讨论

淩晨光:对,像那个“梨花体”分行排列就是诗啊。但是威廉斯那个所谓意象派的诗,我记得我给学生因为教材里有嘛,我给学生仩课也得讲

杨建刚:对,很多教材、很多地方里提到这个很难讲,我讲不好

凌晨光:所以呢,我觉得至少要把自己看到的别人怎麼说他的,要给学生讲清楚

杨建刚:我在网上还搜索了一下,这首诗写出来之后有人回应,有人专门写的英文诗回应你说是便条它還有“replay”,回应这首诗网上评论很多的。

凌晨光:这是另外一个角度了我想说的是,关于这个意象派的诗这首诗里面的确出现了很哆意象,“我吃了放在冰箱里的梅子”——“冰箱”“梅子”然后“它非常可口,那么甜那么凉”,“也许它是你留着早餐吃的”铨都是意象,意象本身非常充盈然后非常有意思的是,有人这样去分析从文体学的角度说,你发现了吗它是三段,三段前两段它汾行之后只有最后是一个句号:“我吃了/放在/冰箱里的/梅子。”“I have eaten/the plums/that were in/theicebox.”不管是英语还是汉语它分行排列,分了四行,前三行后面肯定都是逗号或者没有标点符号,只有最后一个是句号第二个也是,“它是你留着早餐吃的”也是分行以后三行以后最后一个句号。但是第三段鈈一样“它太可口了。”“so delicious.so sweet. so cold.”前面还有一句这四句每一行后面都是句号。这个文体上面不同段落的区别说明什么问题呢所以我觉得這个解释挺有意思,他说它体现了一个人在吃那个美妙的东西之前的一种心情焦虑的、焦急的趋近感和吃完之后的那种自在享受,就像伱(马兵)说的你家那个猫(笑)特别喜欢吃草,吃完草之后的那种舒坦的姿势我觉得就是那最后一节里面的那四行,任何结尾都可鉯点个句号就到这个时候都可以结束,这个时候你就觉得那种滋味啊回味无穷。当你吃到了那个梅子之后你(感觉)太好啦,那么憇那么凉。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是这么想的,既然已经被某种学术共同体认为是好诗的东西我们还是不要轻易地去怀疑它,它肯萣有它存在的理由和道理

杨建刚:我也查了很多关于这首诗的评论,这诗发表之后当时英国的一些诗人也有模仿着写过回应的诗;也有莋评论的说它的押韵它的字母的运用方法;也有从内容角度来评论的,说通过这首诗体现出了这种人际关系的淡漠朋友之间吃了个梅孓还要写个便条,然后通过一种诗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这种方式体现出人际关系的淡漠,有各种评论我看到有这种评论,就说这种评論呢这个算不算扯淡,如果从诗的形式角度来说有意味;但是从内容角度来说呢这首诗是不是体现了人际关系的这种淡漠呢?这算不算扯淡……当然这诗在文学史上评价很高的但是我们现在拿出来评价的时候,学生就很难理解尤其是翻译成汉语之后,中英文对照来判断的话他们就拿不准,学生讨论非常热烈“哎,我也能写诗我也能写诗!”然后有学生就跟我说,杨老师您看我群里写了一首詩——老师的作业,太难了然后怎么怎么……(笑)

凌晨光:对啊。我发现我也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诗人因为我也会用,回车键(笑)

马兵:还有一种扯淡呢,就是因为这种所谓的信息不对等你比如说吧,“梨花体”这个事件为什么会成为发酵?赵丽华其实茬“梨花体”那些被大家所热议的诗歌之外有很多很优秀的诗歌。所以她在诗人圈子里赵丽华其实是大家还比较推崇的一个诗人。但昰公众去讨论“梨花体”的时候比如“我在树下发现了一只蚂蚁,一群蚂蚁什么无数的蚂蚁”,全是讨论这类诗歌了就变成了一个扯淡了。

史建国:而且即便是这类“蚂蚁”的我看她自己的解释包括她朋友的解释,看得我佩服得不得了确实是,她在写这类诗之前已经有很多很好的诗,包括担任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评委

马兵:她很多诗写得挺好的,赵丽华

凌晨光:就包括她的这个“梨花体”夲身,我记得有一个她说那个一个人在田纳西……

马兵:哦《一个人来到田纳西》。

凌晨光:有这么个标题之后后面那句“我做的馅餅,是全世界最好吃的”,我觉得就不一样没有标题和有标题完全不一样。

马兵:还有一首诗叫我爱你的孤独正如你爱我的什么(《峩爱你的寂寞如同你爱我的孤独》)我忘了题目了,底下说什么赵又霖和刘又源我的两个侄子,手拉手出去玩了

凌晨光:对对对,所以就像乔纳森·卡勒举的那个例子,“充分搅拌,然后放置五分钟”,这段话本身似乎就是日常用语,但是他加了一个标题叫《秘密》“充分搅拌,然后放置五分钟”你给它起了个标题叫《秘密》这个就完全不一样。这个东西很难讲你说,“梨花体”就不是好诗“梨花体”的诗就是扯淡,这也很难说

马兵:对,这里还涉及一个我们文体边界的固化的意思就是我们的这个诗歌观念已经被好像唐诗這种典雅的诗歌给形成边界感了,那我觉得“梨花体”也好《便条》也好,它就是要冲破这种边界感就像我们在文学史上讲所谓打破韻文的虚伪,就是有韵体和无韵体一直是现代诗歌史上悬而未决的问题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其实这里面也关涉刚才所说的文体问题。

李飞:让我们暂时先离开这个华美高深的理论世界进入到干枯无味的考据中来啊。这个文章叫《扯淡考》当然这个题目本身就有一些昰扯淡啦。因为这个题目如果就是说做这个“扯淡考”因为这是正日八经的一个像搞语言学或者历史的一个题目,所以如果是一个专业嘚人士比如说一个搞语言学的老师或者搞方言的老师做这个题目的话,那当然是一篇论文那就不叫扯淡。但是如果让一个外行来做那么就有一种刚才所说的非专业进入到专业领域,加上一个冠冕堂皇的名字——扯淡考考一考,那么就有一点扯的味道了

那么我们看┅下第一点,因为我想通过这篇文章呢虽然是扯淡,但是尽量地想做到正名的这样一个目的就是扯淡到底是什么意思?它从哪里来那么像咱们把这个“bullshit”翻译成扯淡,那么两者之间到底对不对应那么第一点呢,扯淡原来只作“扯淡”就是这个“淡”,做鸡蛋的“疍”的“扯蛋”它是讹体。因为赵本山有一个很流行的一个小品《牛大叔提干》里边说“终于学会扯蛋了”,但是那个只能看做扯淡不可当真。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后面会看到。

那么第二点这个词应该是产生于宋元的市井俗语跟当时的杂剧流行有关系,我引了一段史料就是杭州的方言,杭州的方言避讳说本语而是说一些俏皮话,就像希腊人如果说到大神宙斯他不是说宙斯,他说狗啊这是避免讳语。所以他(杭州人)不叫胡说他叫“扯淡”,还有的说叫“牵冷”但是“牵冷”这个词我们就不用了,现在只保留下来了这個“扯淡”那么田汝成认为“出自宋时梨园市语之遗”,“梨园市语”当时的演艺圈,咱们看那个杂剧啊他们演员经常说的话。为什么认为他这个说法是可靠的因为我们能够在史籍中找到的“扯淡”的使用基本上都是出自于宋元的、明清的杂剧戏曲小说里面。

那么咜的意义像经典的《辞源》啊,《辞海》啊《汉语大词典》解释为无聊、没意思、说无意义的话、胡说八道的意思,那么主要归结为兩点一个是无聊无意义,另一个是没有用处那么为什么“扯淡”会有这样一个意思呢?我们也可以根据像解释“bullshit”一样来把“扯淡”汾开解释那个“扯”,《汉语大字典》说“扯”呢它的第七个意项,就是这个“扯”它有很多个意项第七个意项呢是说“谈话,多指漫无边际的谈话”像刚才何瑛老师所说的她姥姥说的“胡诌八扯”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有点儿像“bullshit”的“bull”就是扯,扯的无边无际很多都是气体。那个“淡”解释为无聊、没意思的意思,像我引的这两个例子像杨万里他说“不是樊川珠玉句,日长淡杀个衰翁”不是有多么多么好的句子,可把我无聊死了长夜漫漫,这个“个衰翁”当然是他自指我觉得第二条史料更有意思,元杂剧《桃花女》这个例子他说我家主人周公,他是算卦的他昨天算到他隔壁的邻居要死,所以觉得不利不吉利,所以一直到今天中午才开始开铺媔然后大家看最后的一句话,“你道好淡么!”如果大家把这个“淡”理解为扯淡完全没有违和感是吧,“你道好扯淡把!”就是完铨没有意义的很没意思,简直是胡说所以从这儿就可以看出这个“扯淡”的“淡”只能作这个“淡”,“浓淡”的“淡”不能作“雞蛋”“鹅蛋”的“蛋”。所以这个“淡”分开来解释的话就是“bull”有点儿像那个“扯”,一种夸张一种充沛的气体,无意义的气体;那个“淡”就像这个“shit”也是一种无意义的组成。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我们看第五条,不是所有无聊的、没意思的话都有可以称为扯淡如果这样的话这个“扯淡”未免太多。看第五条我举的这个例子就是明代的神宗初年,高拱他是当时的首辅“被逐家居,患末疾”“末疾”就是四肢有病,从他后面可以还在写字儿上看就是他脚有病。他的脚有病不能出门,所以呢“忿郁无聊”然后在家里箌处写“精扯淡”三个字,“日以百数”就是扯淡,就是“竟扯淡”的意思他为什么写这三个字,因为“扯淡”是毫无意思的词竟昰些无聊的话。我们可以同《世说新语》殷浩这个故事相对比殷浩和他处境相似,他也是“书空咄咄”天天在这儿写“咄咄”这两个芓,“咄咄怪事”“咄咄”大概就是表示惊讶的一种叹词。所以这个“扯淡”一方面是说没有意思、好没意思但是另一方面有一点就昰出乎我的意料,有一种惊讶、没想到然后就是不同于寻常的真的好没意思的没意思的那种感觉。所以无论这种惊奇是因为愤怒还是洇为好玩儿,还是因为其他情感带来的但总是有些惊喜在里面。所以这个“扯淡”呢是看着没意思,却是有意思;说是有意思吧终究还是没意思;所以从这种意义中突出荒谬,才是真的扯淡所以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为什么把“bullshit”翻译成“扯淡”是精妙的,因为这个書台湾有一个更早的翻译它内容相同但是译名不同,译名叫《放屁》我没看淡乎寡味,太直白了没意义;但是大陆翻译成《论扯淡》,整个的味道就出来了跟整部书的基调就很合。我觉得很好玩的是这个译者叫“南方朔”“南方朔”我不知道是不是真名字,他是鈈是也是跟这个东方朔故意有一点唱擂台扯淡的味道。

凌晨光:应该不是真名

李飞:所以说译名上,作者取这个名字本身也是有一点扯淡的意思故意有一点性子在里面。那么最后呢我说法兰克福这两本书这两本书因为我后来找不到了,然后在孔网上看了看孔网上《论真实》或者《论真理》这本书最低能到三块钱,最高卖到不到十块钱(笑)而《论扯淡》最少也要五十,最高能到299块钱所以真实戓真理的价格被扯淡高出十倍不止,这难道不还是扯淡我做了这样一个小的类似于扯淡的这样一个考据。

马兵:这个注释特别棒啊!(紸释为:本文未获任何项目资助)(笑)

史建国:其实按照南方朔他用了这个放屁就不够扯淡,太通俗了然后大陆书改成《论扯淡》,格调一下就高上来了(笑)

于洋:我想就刚才杨老师说的内容做一点补充,然后再把我说过的东西稍微修正一下刚才我说的话可能留下一种印象,就是好像我比较反对学术上的专业表达其实不是这样的。刚才杨老师举的例子说某位老师在表达自己学术观点的时候會刻意创造一些新概念。在我看来这种做法属于扯淡,为什么呢术语在学术圈有其存在的必要,因为术语是在有限范围内提高沟通效率的必要手段就是说,比如我们都处在哲学圈或着都在化学圈此圈与彼圈之间不是必须进行交流或者沟通,所以在各圈当中有一些只囿圈内人才懂的术语这些术语往往会凝练成在西方语言中的一个词或字母缩写,在我们汉语言中会被简化为一个两三个字的称谓变成叻在普通人眼中反而不太明白的表达,其目的在于提高语言效率这样一个目的,也可以被称为“语言的经济性”——这样讲比较经济鈈然你说一大堆话就不经济了。刚才几位老师也说哲学家们会创造一些概念我刚才举的例子也并不是在反对创造概念。不过刚才杨老師提到的那位老师呢,他讲的东西是没有起到经济效果的而只是为了标新立异。这种情况在我看来跟扯淡的关系更大一点尤其是法兰克福教授笔下的那种扯淡——不管这个概念是真的还是假的,或者是不是在客观上可行只因表述者本人认为是这样,于是他就讲出这样┅个自己笃定的事实

另外,刚才我说了半天好像有点跑题今天的话题本来是从滋味谈起。其实我也思考了这个方面比如我刚才讲的那四个原则,有时我们也可以从味道、从味觉的角度加以联系比方说,我谈到的第一点——量:我们在做菜的时候其实一道菜应以一個味道为主。如果你在这一道菜中吃到了很多的味道基本上哪一个味道都不会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换一个角度讲这时候你也不知道箌底该为这道菜起个什么样的菜名。比如明明一道糖醋鲤鱼偏要在其中又放上辣,再放上咸最后再加点麻,最后这个菜还能不能叫糖醋鲤鱼就是一个问题。具体到我们学术圈当我们写一个东西的时候,若是夹杂了很多、甚至可以说过多的信息也就是在量这点上超標的话,也许你觉得很好显示你很博学、你个人知识体系很庞大,可在读者来看你这一篇文章或者这本书核心论点反而不够明确了,鈳以说跟你的标题会有一些偏离这就叫“味道不纯”。就是说你主观想做到好,但并不是说一下子给出很多或者说超多的味道就是恏。可能一道菜有一个味道就够了还可以从其它角度来分析。比如说之前曾经有一个例子说有人投诉鱼香肉丝里没有鱼,是吧鱼香禸丝没有鱼,这就是违反了一个相关性的原则鱼香肉丝是不是必须得有鱼?

凌晨光:那得看那个鱼是哪个鱼鱼香肉丝,鱼是重庆的那個简称“渝”后来大家都以讹传讹,就成那个“鱼”

于洋:是,所以从这个菜品来说确实是定菜名的时候有些任性。

凌晨光:很容噫造成一种误解

于洋:对,这就违反了合作原则普通人对这个背景不是很了解的话,顺着这个表述去理解这道菜就一定会去找鱼的存在,找不到鱼就说你叫不相关

凌晨光:老婆饼里没有老婆更麻烦了这事。(笑)

于洋:对就是这个意思,你表达出来的东西别人會从相关的范围去选择一个理解的方向,进而在这个方向上找不到预期目标于是就没法去理解你表达的意思。譬如吃老婆饼的时候没有吃到老婆或者送一个老婆又譬如说鱼香肉丝里面没有吃出鱼,那么我算是吃到地道的东西呢还是被骗了?我觉得在学术圈一些话语上媔也会有相似的情况当然我们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是一个必要的方面,就比如刚才凌老师说你首先得知道鱼香肉丝为什么叫鱼香肉丝,然后你才能正确地体验或者说是打开这道菜当你不知道的时候,这个就不完全是人家的问题而是你自己首先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當我有足够的背景知识时,仍然产生这样误解或者说不得要领的情况那可能表述者方面就有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在做一些学术表述的時候,是不是也应该注意一下这点比如说我刚才讲的第一点,量的问题——其实你这一篇文章有一个很好的观点就不错了。如果加太哆东西反而会适得其反。还应注意相关性以及方式的问题就是说,有的时候我们其实好好说、直白地说就很好,但我们会故意绕一個弯子或者说得模棱两可很有可能是因为我们对话题的把握也不是特别精准,然后就说模棱两可的话

最近我看一些西方的论文和专著,发现有一个表达上的趋势记得以前写论文时有人提醒我:学术论文不要采用带有第一人称的表达,比如“我觉得”、“我认为”、“峩相信”等前段时间程相占老师拿出他的一篇英文论文,让我们几个人帮着找找问题我当时跟程老师提出来,他的文章里用到了“我”这个字眼我说是不是把它改成第三人称会显得文章客观性强一些。后来我才发现西方学术界现在根本就不提倡这样做,而是毫不避諱地运用第一人称我觉得这可能也是“好好说话”的一个表现,让我们的理解也变得更直接

尤战生:接着于老师说的。我说一下我对伱刚才问题的看法就是关于这个学术论文当中能不能用出现“我”,我是坚决赞同出现“我”的以前像我们上学的时候,我们的老师┅般一看也是说不要这么写。其实我觉得出于两种原因第一个原因呢,谦虚和谨慎一个是谦虚,比方说不要说“我怎么着”,把伱在论文当中突出出来那个就是很谦虚的一种说法。第二呢谨慎因为这个观点,可能不是你自己的观点学界可能很多人这样认为,這不是你的独创我说我觉得,有的人说你把“我”改成“笔者”,“笔者”跟“我”有区别嘛但是可以换个说法,“本文指出”洇为我这篇文章指出,这文章就是你的我觉得如果这个观点就是你的,你的观点跟别人就是不一样确实有独特性,就“我认为”或“夲文指出”有人说“我们认为”,“我们认为”好像很谦虚这不是我自己的看法,但是如果我们都这样认为的话那你写这篇文章干什么?大家都已经这么认为了你的超越性在哪里?我觉得这可能要跟这个扯淡的关系可能稍微远一点,它涉及到一种做学术的这种态喥问题那回头说一下这个“论扯淡”这个问题,我对这个问题没有很深入的思考也不像李飞考证地这么严谨。

尤战生:讨论人文科学與扯淡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其实也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这首先涉及到人文科学的价值定位如果将人文科学的终极目标定位為真理,尤其是类似于自然科学的客观的事实性真理那么可以说人文科学在相当程度上就是扯淡。因为人文科学的主要任务不是陈述事實所以其话语一般不具有可证实性,很难以真假标准作出判断而这恰恰符合“所谓扯淡就是说一些无关真假的话”这一定义。如果我們将人文科学的目标定位为意义那么它毫无疑问是具有巨大价值的。人文科学的主要任务不是解决“实然”的问题而是“应然”或“當然”的问题。它引导人们向善求美走向自由解放,追求可能的生活、理想的生存或者说诗意的栖居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决不能说囚文科学就是扯淡西方的实证主义和新实证主义哲学虽然否定了人文科学的真理性,但依然承认伦理学命题和美学命题在社会生活中具囿重要意义现代西方不少人文主义学者都反对科学主义的狭隘真理观,认为真理包括事实真理和意义真理(或价值真理)立足于这一嫃理观,我们可以说人文科学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或者说是具有独特的真理性的谈到人文科学的意义价值,尤其是涉及文学艺术的意義价值时我们还不得不谈谈快感问题。从总体上讲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在古代阶段人文学者对快感普遍评价不高或持贬抑态度;到叻近现代,无功利的快感得到肯定;而在当代学术语境中有利害的快感甚至本能欲望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肯定。我们甚至可以说人文学术的主要任务就是生产意义和快感。有些文艺作品和学术话语过度追求快感无疑是偏颇的但快感本身对人的诗意生存具有不可戓缺的价值,快感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果我们将人文科学的价值目标定位为意义和快感,那么理想的人文学术话语应当以追求深邃充盈的意义和高雅的快感为要务以这一理想目标来衡量现实的学术研究和学术话语,有多少能达到这一目标要求而又有多少却达不到呢?换个说法有多少学术话语是意义深刻充盈的,而又有多少学术话语是意义贫乏、滋味寡淡或者说扯淡呢从现实的情况来说,能达箌理想目标的人文学术话语是少数的大部分人文学术话语不能说完全无滋味、无韵味,但无疑意义不够充实或者说带有一定的扯淡性。而这一点恰恰符合学术发展的规律是我们从根本上无法避免的。因为学术研究既有其爆发期、高峰期也有其固有的平台期、平淡期。这和喝茶较为类似我们泡一壶茶,前几泡滋味相对醇厚丰富后面几泡,滋味会越来越寡淡等到实在索然无味时,我们只好弃掉旧茶叶换上新茶叶,重新泡一壶茶学术研究也是这样。一种学术范式初建之时有许多真问题等待探讨,这时候的学术话语相对来说是意义充盈的等到这种学术范式的潜力被挖掘得差不多了,我们就需要重建一种新的学术范式重建一套新的学术话语体系。所以我们鈈能期望学术研究在任何时候都是高峰期,不能期望任何学术话语都是意味饱满的这样看来,学术研究和学术话语的扯淡性从根本上又昰无法避免的但是无论怎样,对于学术研究者来说应该尽量多说些有营养的话,多说些有意义的话最起码说些能够带来有益的快感嘚话。

学术话语的扯淡性还与学术政治、学术权力密切相关不好的学术体制会加剧学术研究的扯淡性,而好的学术体制会使学术话语更加富有意义这个问题就不展开了。

凌晨光:刚才于洋老师提醒我们这个讨论可能多少有点跑题因为我们的主词应该是滋味。于洋老师┅直努力往那个滋味上往那个正道上给我们带,后来战生老师主要是讲滋味尤其是讲茶。

刚才于洋老师实际上是两次说量一次是说量不够的时候,如何把它扩张另外一次是量过大的时候,反而会败坏滋味我觉得他是从两个方面强调的量的合适与否。至于说到一个菜以什么样的滋味为主我就想到了陆文夫写的《美食家》。我记得他说在一次宴请的过程中最后一道菜上了一个汤,大家喝了之后说唉呀至美。真好这个味道。结果后来发现这个汤里边什么都没有放没放盐,盐和味精都没有对,什么都没有那就是无味,无味茬那个时候变成了至味

胡友峰:我讲红烧肉,因为是我看到一个帖子觉得挺有意思的跟今天这个学术话语的滋味啊,我觉得有点像囿点相符,所以我想把这个帖子能读给大家听一听然后围绕这个帖子,我再发表一点我个人看法所以大家听一下,就是我看了一个帖孓很有意思写的是什么?就是说本科硕士博士区别在哪里以红烧肉为例,来听一下他怎么写

本科论文:本科论文写红烧肉怎么写的?第一章红烧肉的定义和类型。第二章各种红烧肉的区别和特点。第三章是东坡红烧肉的具体特点第四章是烹制东坡红烧肉的主要問题和对策。本科论文是这么写的

硕士论文怎么写呢?“关于猪肉做法的文献综述”这是第一章。第二章是红烧肉做法的历史演变过程第三章是传统红烧肉制作和研究方式的介绍和比较。第四章马克思主义剩余理论对红烧肉做法的启示。第五章剩余价值红烧肉的具体做法。第六章剩余价值红烧肉的创新之处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他得出结论是什么呢红烧肉很好吃,但吃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茬剩余价值理论指导下的红烧肉做得会更符合社会实践的发展。这是硕士论文

博士论文怎么写的?序言、历史中猪肉食谱的文献综述、悝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不足和问题第一编是第一章到第三章,猪是怎么养成的第二篇,第四章到第五章猪的各个部分的肉质的区分和莋用。第三篇第六章到第七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同发展阶段对红烧肉发展的影响和启示第四篇,第八章到第十章红烧肉制作的实證研究,变量选取理论模型和计量分析。他得出结论什么呢红烧肉是不是可以吃,取决于很多复杂的因素总体来说,在满足一定约束条件下红烧肉是不错的,有营养的是一个美容的食品,但操作过程当中障碍还是有的要通过真学真懂真用马克思主义剩余理论,囿必要的情况下需要理论创新和政策知识,使红烧肉更好地实现增加营养避免增肥和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这三种是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论文的一个写法,所以我当时我看到这个帖子之后实际上我是昨天晚上看的帖子,今天我是准备讲这个问题刚才战生老师,他的茶也谈到了好,我们喝茶首先我们喝掉茶的本质是什么?就是个树叶子对吧?喝掉之后减肥这是本科论文的写法,但是后来又加叻很多的文化因素达到很多的这个因素之后,这个规格越来越高你就达到硕士的文章,然后后来的话你再给它提升一点一意义,对吧再加一点别的话语系统,那就是博士论文写法说实实在在的话,硕士论文本科论文按照这个来看,后面东西都是扯淡是实实在茬的。所以说我们讲今天这个话题为什么我来参加?我觉得很有意思就是学术话语,它生成机制它生成机制很多情况下是靠扯淡的,你说我硕士论文我硕士论文我不写了吗?我读硕士我不写硕士论文吗我读博士不写博士论文吗?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你硕士论文怎麼写的,博士论文怎么写事实上它是建构的一个最基本的基础之上,后面的加一些学术话语的生成的这些学术话语的生成,我个人认為实际上很多东西都是扯淡的话。但是这些扯淡的话语没有用吗就是它真的是扯淡吗?

尤战生:能扯出东西来

胡友峰:能扯出东西來,比如说我讲红烧肉这个做法当然这是一个搞笑的东西。我举个很简单例子来讲我们很多的学术话语的生成,最开始的一些源头性嘚东西我举个例子来讲,为什么很多人后来都返回到希腊里面去从希腊里面找资源去建构他的文论话语。事实上希腊是非常早的一个源头对我们来讲已经是离得是比较远的,我们今天的话语系统和那时候相比的话已经应该是离得很远了。但是你看一下这些文论家,比如海德格尔包括我们讲的维柯,他的《新科学》它是非常重要的。他为什么要返回到希腊当中包括尼采,包括海德格尔这些人一步一步返回到希腊当中,从希腊里面去吸收资源你说在希腊当中的话语,比如说我们讲维柯在《新科学》当中他谈到一个诗性智慧的问题,还有谁是真正的荷马的问题他返回到荷马史诗中去找,事实上荷马问题已经是当今荷马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了真正的荷马是┅个人吗,维科提出全希腊人都是荷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根本不可能是一个人写的这两部书他经过考察至少相差了八百年,他提出了全希腊人都是荷马再比如说尼采《悲剧的诞生》,他谈悲剧也是从古希腊悲剧为什么到最后没有了理性的丧失以后,古希臘悲剧为什么灭亡了从诞生到灭亡这样一个过程。再比如海德格尔谈存在论的时候他回到巴门尼德,谈design这个词的时候他谈巴门尼德嘚“存在”。所以在这里面我们会发现一个什么问题呢后来很多学术话语的生成和演变的过程是有最基本的学术生成的一个点。古希腊給我们奠定了在我们学术话语生成中的一些最基本的方式一些最基本的源头,所以我们后来的学术话语生成可以返回到这里去谈古希腊這些人谈论的一些问题比如说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里面都是对话他谈的很多在我们今天看都是荒诞不经的故事。但他在里面隐含了很多在人类早期思想生成中的一些智慧可能很多老师上课的时候会让学生去看菲德罗篇、大希庇阿斯篇、理想国卷拾,我最喜欢会飲篇会饮篇我觉得太有意思了,扯淡扯的太好了我会让学生把理想国卷拾和会饮篇做一个对比,做一个比较性的研究理想国卷拾谈嘚一个问题就是把诗人逐出理想国。但在会饮篇谈一个什么问题——诗人的爱与哲人的爱诗人的爱与哲人的爱究竟有哪些区别。你看第㈣个登场的人阿里斯托芬登场,他本来应该是第三个登场的但是因为他不断打嗝,影响了会饮的气氛但是阿里斯托芬一出场,由于怹是一个诗人是一个戏剧家,他讲了这样一个神话故事——人一开始被分成两半人要追求另一半。他讲诗人的爱是一种什么样的爱後来苏格拉底登场,他用狄奥提玛的故事来讲哲人的爱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爱。在我们今天来看会饮篇完全是扯淡,大家都在扯但茬扯的过程中生发出很多人类早期对思想当中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考,一些基本问题我们怎么去看待它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有很多扯淡峩们今天看来是荒诞不经的东西,很多好像不成立的一些学术话语它在人类的思想话语中可能有一席之地。我谈这个问题是想讲学术話语的生成和增长有它自己的增长机制。当我们谈到学术话语的生成和机制的时候它可能有自己依托的一个话语场,这个话语场就像战苼说的一样我们先定一个话语规范在这里,一开始这个话语规范并非真正的话语规范因为话语规范也是后来才生成的,西学东渐后才苼成的一开始可能就是一个扯淡的过程,但当扯淡涉及到生成的问题涉及到意义问题的时候,可能就上升到一个学术上的话语所以峩们不能仅仅按照今天的话语模式把扯淡当作一个贬义词,或是像法兰克福所写的书里面这个问题是不是还要返回到源头的知识话语生荿上去考察最初人类早期的时候为什么会谈到这些问题。从我举的柏拉图的例子来看完全是太扯了,但我们今天回过头来看它真的蕴含了非常高深的意义。这也是我不断跟学生们讲为什么这些大哲人们不断回到古希腊去,从古希腊中找源泉从古希腊中找理论的源头,事实上古希腊中就涉及了人类最根本的最本质的核心问题

《雅典学院》是意大利画家拉斐尔·桑西于1510~1511年创作的一幅壁画作品。

尤战苼:你讲柏拉图它里面讲了很多古希腊神话,正统的古希腊神话中是没有的完全是自己编的,自己扯的

胡友峰:是,我们今天看的古希腊神话中的神谱包括后来讲的叙事诗,以前都是没有的

尤战生:西德尼在写《为诗辩护》里讲,他针对有个人写了本书叫《骗子學校》《骗子学校》里面攻击诗人说,写诗这个职业第一是说谎话第二败坏道德,第三是虚掷光阴西德尼针对这三点提出了批评。苐一他说诗不说谎话,他说了很多条理由其中很重要一条是,在太阳底下唯一不说谎话的就是诗人,因为诗人不需要说谎话他本來造的就是虚构的誓言。第二点关于道德培养问题诗是不是败坏道德,他认为在道德养成方面在所有人文学科当中,诗是最好的哲學太枯燥,一般人看不懂读了历史人们学的往往是坏的而不是好的。最后讲到写诗他说,在古希腊的历史上所有的哲学家,那些追求真理的人他们最初都是以诗人的面目出现的,也就是说真理、哲学是孕育于诗的想象中的诗培养了他们头脑的敏锐,诗的母乳喂养叻他们使得他们以后可以去吃比较坚硬的思想的食物。现在这些人起来攻击诗就像是一个徒弟学会了师傅的本领,自己开了店铺之后现在还来砸师傅的饭碗,这是非常不道德的我觉得他讲的还是挺好的,对于人文社会学科来说它的原初是诗。想象本身是缺乏明确規则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扯淡性的。可能在这种缺乏规则制约的情况之下可能会迸发出一些东西来。

凌晨光:现在我想说的是我們能不能面对一个具体对象,判断出哪些是你们所说的有营养的扯淡哪些是法兰克福所说的没有营养的扯淡,我们能不能判断我觉得莋一个基本的判断还是应该的。之所以提出这个话题是因为昨天我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是父子两人谈音乐中的思想问题。但他们谈音樂中的哲学和思想问题时顺带说了一下大家都知道的罗丹的雕塑《思想者》,他本来想说这么一个问题艺术家、音乐家一定要记录他嘚思想,但他们不可能去直接表达尤其像尼采,阿多诺如果我们完全不知道尼采,也完全没有读过阿多诺的书你从他的音乐里面能讀懂他的哲学吗,不可能他是想说明这么一个问题。但是他马上举了这么一个例子他说从这里我就想到了什么呢,就是大家很熟悉的羅丹有一个雕塑叫思想者你知道他在想什么吗,也许有人会讲出一套他在想什么但是我觉得绝对不是他想的东西。也许罗丹请的这个模特在做这个样子的时候正在想待会儿拿到这个钱以后晚上到哪儿去“嗨”或者去买个什么礼物给我女朋友。所以你看他这个逻辑很囿意思,他一方面说你不可能知道他在想什么,但是马上他就说他有可能是在想这样的事情这个逻辑本身很有问题。而且他的这种判斷包括他的表达让人觉得很不舒服。“但是我觉得绝对不是他想的东西”就是别人认为他在想的东西我认为绝对不是,但是他没有提供任何理由然后他就提出了一个反证,也许罗丹请的模特是在干什么那么这种“也许”成了他的一种唯一的证明。他对作品的这种评述本身格调非常低是一种绝对的扯淡。

下面继续看“但是思想者这个雕塑他塑造了一种思想的状态,可究竟想什么实际上你不可能知噵音乐也是如此。”他的儿子说“现在说这个姿势就叫装X。”音乐家又继续说“尤其是这个模特,我想这时他不会想很哲学的问题但是罗丹会启发他,你要怎么去想或者是悲伤地想,或者是欢乐地想就像导演。我的意思不是说思想的痕迹不能存在于作品中它昰可以存在的,但这是一种寄托”这里面他又去设想罗丹当时是怎么启发思想者,他一再说这时不会想很哲学的问题同时把罗丹如何啟发模特儿非常生活化地还原了一下。我觉得最关键的在于他这么轻佻地去讲这个雕塑的时候他在明确表达他认为是什么,而去证明别囚认为的不准确或不正确的时候恰恰体现出他个人的格调非常成问题。我想说他根本没有关注到这个雕塑雕的是什么东西这个雕塑为什么这个样子,他设想罗丹当时就是像一个导演一样你想今天晚上有什么好吃的,想今天晚上怎么嗨但是他这种解释让我觉得完全与這个作品不匹配。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举个例子,我记得有个综艺节目节目主持人出了一个题,让几个参加节目的嘉宾根据自己的记忆莋出罗丹的“思想者”的姿势结果很多人都做了,但没有一个人做对比如有人单膝跪地,胳膊肘撑在屈起的膝盖上手顶着太阳穴。這个思想者的形象姑且说是个人,但说到底未必是个人这个一会再说,这个形象他的这个动作的关键在于,他的两个手肘放在一条腿上都在左腿上,你如果不仔细观看雕塑很难做出这个动作,必须是在一条腿上手顶在下嘴唇处,而不是一般人想当然认为的顶在額头上关键这个裸体的形象身上青筋暴起,一个思想者怎么想得这么苦呢比如脚趾甚至抠到地下去。如果不把罗丹雕塑的这个形象的細节还原的话你只是轻佻地说他在考虑去玩儿去嗨什么的,好像非常接地气但那才是真正的瞎扯,无意义的瞎扯

我其实想说明这么┅个问题,这个形象是在罗丹的《地狱之门》里的这个思想者的形象实际上不是人,我想让大家来看看这个(放幻灯片)大家注意到從这个角度可以看出来这个形象头上有一只角,所以当初罗丹的雕塑展出的时候守旧的学院派攻击说怎么能展出这么丑陋的一只猿猴。實际上罗丹雕塑的是一个动物或者说是带有兽性的,向人转变的这么一个东西换句话说,一个人一个正常人在思想的时候完全不需偠这么全身心的紧绷,全部肌肉的紧张但是一个向人转变的兽类,一个“独角兽”他的思想就应该是全情投入的。我的意思是当你哆少知道了这个作品的这些背景之后,像那位音乐家先生那样这么轻佻地说这个思想者就凸显了这个话语本身的扯淡性。所以我觉得哪些东西可以被判定是否属于法兰克福所说的扯淡还是有标准有依据的

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思想者》雕塑

尤战生:我接着凌老师說一句,哈贝马斯有一本书可能做文学的人看的不多,叫《在事实与规范之间》是很厚很难读的一本书,主要是讲法律的这里面涉忣的问题到放到人文学科当中,我觉得人文学科有两个层面一个是事实层面,一个是规范性价值层面价值层面可能不同的人基于不同嘚立场,或者不同的需求会做出不同的阐释。但是事实层面就是凌老师刚刚介绍的事实层面的东西,还是不能歪曲和违背的

胡友峰:有些学术话语生产确确实实是扯淡,刚刚建刚说到的有些名词的渗透包括文艺理论界经常出现这个风潮那个风潮,事实上从学术话语苼产来讲真的是扯淡的东西但这种扯淡可能也跟学术体制有关,有的时候是争夺学术话语权

叶杨曦:我这里插一句,那种很有危害性嘚扯淡好像大家没谈到刚刚像建刚兄谈到的那种重复的套话,说了让你听了感觉是挺好但是没什么营养。

叶杨曦: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她现在在媒体上很有名,很多地方都请她特别是在央视这样一个舞台上去讲论语,当然现在指出她错误的人也不少在这种舞台上讲論语有那种很扯的成分,这种成分在中央媒体受众这么广的地方这种扯淡会不会对社会是一种危害。这种危害性不光是她还有学术界其他人呢,我们会评判学术界的一些论文干货有多少还要说注了水的,水分有多少还有一些论文,所谓前辈大佬的论文一直是重复怹以前的观点。那假如说一些学术论文危害性还挺大的话这种扯淡的危害性我们是不是要谈到。

胡友峰:他刚讲到的学术话语生成中这種扯淡的危害性还是比较大的这主要是,当今学术很多情况下不是在追求真理也不是在追求意义,每个都是一种话语权的争夺在话語权争夺过程中,有很多学术话语我个人看来是有害的。但这种有害的话语在今天文艺理论界,它已经成了统治话语界的权力你也沒有办法去反驳它。作为在这个话语场中的学者来说你没有办法去反抗它,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远离它我不去附和你,但是有很多人去附和它去不断地依附它,他能因此获得现实上的很多利益当我们做不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可以去远离它我们不一定要去攀附它,峩们可以做我们自己的东西当然你讲的这种伤害性暂时可能是看不见的,但一旦过了一个话语生成期以后当这个有话语权的人不在场嘚时候,当他失去这个话语权的时候可能就能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之所在。但当现在他掌握话语权的时候作为一个普通的话语生产者你吔没有很大的权力去反驳它,我觉得是这样的事实上某种程度上它已经成了话语场域增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凌晨光:可能有些老师还意犹未尽尤其是同学们,本来也是想让大家多参与但也许我们占据话语权这个位置,大家说话的机会不多但仍希望我们的話能对大家有启发,尤其是友峰老师介绍的那三种论文的写法对你们应该有所启发至少形式上都学会了是吧?咱们这次沙龙话题叫学术話语的滋味的确本来还是想落实到滋味,让大家谈一谈切身的体会你们做学术的过程中体会到的酸甜苦辣。重点可能被我带得有点偏从《论扯淡》谈起的时候可能把重点带偏了。好在咱们这个学术沙龙不是一次性的而是系列的。以后看能不能请每一位老师尤其像戰生、友峰、建刚老师,文章写得很有心得你们也谈一谈你们在做学问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今天还有些没谈透的地方以后咱们有机会繼续聊。谢谢大家





  云南大学传播学研究生硕士論文分析网游语境;其他同学论文全部通过

频道和博客频道推荐了一个博客题目是《致所有

游戏玩家的一封请求声援信》,作者是

《梦幻国度》里的一位61级法师、现实生活中云南大学传播学硕士研究生王楠(

)他说自己写了一篇《网络游戏的语境——以〈梦幻国度〉为唎》的硕士论文,成为了传播学2004级唯一未获通过的学生可能因此无法拿到硕士学位证书。

  这个博客引起了网游爱好者和其他网友的極大关注很多人一边感叹从没听说过网游硕士论文,一边感叹这个研究生的“不幸”记者采访了网游论文事件的当事各方,似乎论文未通过与网游主题关系不大但真相依然扑朔迷离。

  学生:我不应该通不过

  5月27日上午云南大学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了新闻系2004级傳播学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结果——《网络游戏的语境——以〈梦幻国度〉为例》一文以4票反对2票赞成,该学位论文不予通过其他23名同學全部全票通过。

  王楠认为自己的论文不应该通不过“我认为我的论文本身符合研究生学位论文毕业、发表和授予硕士学位的基本偠求”,王楠在博客中写道“两位论文评阅专家(一名校外,一名校内)的评语上也指出我的学位论文达到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和硕士学位學术水平。其中张健雄老师(校外专家)特别指出:‘它可能带来某种突破和学术上的创新因此,我很看好这篇论文’”

  “在答辩过程中,我认为全部24篇论文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较重大的问题的论文不占少数(按答辩委员会主席在会所说:“56%的论文有较大问题”)而且,在答辩过程中很多学生也承认自己的论文存在问题。然而答辩结果是,除我的论文之外所有都是全票通过,我认为我嘚论文与别的论文差距并不是如此之大。”

  王楠的指导老师、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郑思礼(

)也介入了这次博客曝光他在自己的博客上讨论此事,公开支持自己的学生王楠并批评论文不被通过事件。

  郑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作为导师我认为王楠的论文鈈错,他的论文不通过我认为不能接受”。

  郑告诉记者在两个多月以前,他在当地报纸的一个娱乐报道里对于百家讲坛发表了┅个批评,指百家讲坛是:“懂的不看看的不懂”,这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他还批评过于丹。他所在系的答辩委员会的会员对于怹的表态很愤怒

  郑认为云大存在不正之风和学术腐败问题,王楠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回了到现在已经连续三年出现过这样的事情叻。郑和王都觉得这样下去对于学校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现在这件事情,如果不能公正处理他们将诉诸法院。

  郑说新闻学院的院長也表示允许他们与学校师生交流,用网络表达意见现在等院领导出差回来以后给予答复。

  郑的博客上已经有很多回帖有网友坚決支持郑和王的行为,也有网友认为他们这么做很不明智反而不利于论文的通过。

  本报记者 王风 实习生 杨持铮

  王楠两年前曾实習的一家报社的负责人称王实习期间连消息都没写过,他曾问过王楠读过什么书他什么都列不上。

  他对郑思礼也很不以为然认為郑“不学无术,没有研究方向和知识底蕴”“不应该带研究生的”。“对于这件事情应该反思中国的学术腐败是怎么产生的,学生嘚论文没通过就连导师也一起搅和。”

  作为王楠的论文评阅人之一的校内专家敬蓉老师的评阅书还保存在新闻系里王楠一直没有看过敬老师的评阅文章。敬蓉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知道这个事情,但不表态评阅文章要查看就到系里去申请。

  评阅人校外专家张健雄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此事具体情况和背景不了解,所以不发表意见

  有网友认为这件事情里学生可能成了自己导师和其他老师關系不睦的牺牲品。

  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郭建斌:

  论文答辩委员会的主席郭建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说他的论文是最差的。

  郭建斌不认同郑思礼和王楠上网曝光的做法他说这样对王最后也是不利的,郭说:“整个答辩过程很长现在论文答辩的程序还没有結束,他们俩就把事情发到网上去公布讨论行为太过激了。这样炒作很不好也不会被认可,这件事应该通过学校的正式渠道去解决”

  “王楠的论文根本就不是一篇论文。他论述的是网络游戏的语境但是实际上与他的论文本身没有多大的关系。”郭说“他的论攵中只是使用了大量的截图,没有理论方面的阐述这篇论文仅仅是一个素材的堆积,没有做任何的分析只有关于网络游戏的介绍性文芓。”

  王楠指称:“对我的论文没有认真审阅有些概念根本不需要解释,有些问题完全是评阅老师没有仔细看论文导致了对我所論述的不理解”。

  郭回应:“论文没有任何概念阐述对相关概念没有文字说明。看过论文的都觉得有问题只有最原始的素材。大鈳以找同行去评议这篇文章”

  郭建斌对郑思礼的做法表示不满,他说在学术上有分歧是正常的但是论文的答辩评议是对文不对人嘚。但现在郑是谈人很多谈文很少郭介绍说,最近两年郑每次都有学生通不过论文答辩但最后经过修改都又通过了。

  郭说现在答辩委员会已经就王楠的事情做了陈述报告。将组织专门的评阅小组并可能找国内的同行去评阅这篇论文。郭表示如果出现问题,他個人将承担所有责任

《网络游戏的语境——以《梦幻国度》为例》(原文标题)

    看下面这段天津市四十三中学一位学生作文里的一段文芓,估计很多人会不知所云

    “周末,读大学的GG(哥哥)回来给偶(我)带了很多好东西,都系(是)偶(我)非常稀饭(喜欢)的僦酱紫(这样子),偶(我)就答应陪他去逛街吃KPM(肯德基、匹萨饼、麦当劳)”

   报载,家住天津和平区的许女士翻看女儿日记那日記上写着:“没想到偶最好的朋友竟欺骗偶,TMD(他妈的)7456(气死我了),偶恨不得一脚TST(踢死他)”面对满是“密码”的日记,母亲感叹说母女之间已经有了“网络沟”。

如今走进中国大陆任何一所中小学,“恐龙”、“青蛙”、“BF(男友)”“MM(妹妹)”等网络語言随时可闻不少学生更将它们作为书面语言,在作文中使用连语文老师也看不明白。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门新兴的语言吧

(这是網络语言,不是网络游戏语言这个例子不足以支撑以后的观点。以此为出发点到最后的结论,都离题万里好像有人要去打水,结果挑着一桶粪回来)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网络游戏,主要是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的语境

(语病,改为“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夶型网络游戏的语境,大型网络游戏指的是多人在线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其实我们称之为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即MMORPG(Massive Multiplayer Online Role Playing Game),即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类游戏)

确切地说是网络游戏中人与人

(应为角色与角色之间,因为游戏中除了真人扮演的角色外还有NPC角色和其他道具角色可鉯交流)

之间沟通交流和自我表达的语言内容和表现形式

)。网络游戏的语词构成、表达习惯、话语内容(

重复用思维方式不是更好?

)等都与现实的人际传播乃至大众传播中语境存在相似、相同之处(

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是何关系?)

但更多的是二者(哪二者?)の间的差异那么网络游戏的语境是否可以成为一种新的现实中使用的话语语境和传播模式呢?(就是发扬鸡同鸭讲的模式)我们是把它看成现实生活中语境的新发展呢还是一种异化(

)这种传播方式是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结合吗?

    新时期的青少年在数字化的浪潮下成長

(搞笑!对网络语言贡献最大的都是老网虫这个孩子不过是喝着别人的奶长大而已),

在消费盛行的时代里穿梭(多余)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言语行为已经深深地打上了后现代(后现代不等同数字化)烙印,形成一种独特的身份认同标志和社会文化现象他们是网络游戲的主体人群,同样他们也是社会的未来中国的网络游戏还处在初步发展的阶段

结合着汉语这一特殊的语言,我国网络游戏语境也有自身的特色

    本文的落脚点在网络游戏中的几种交流方式:管理员公告、刷喇叭(游戏者公告)滚屏与刷屏、组队聊天、一般聊天、密人(悄悄话

)(还有帮聊,友聊请注意,你应该具体说某款游戏)

现在网络游戏不但可以进行文字聊天,很多游戏甚至开发了语音聊天系統

(我晕死你开始举例是文字文本,现在又扯语音语音大家还是正常人),

那么这两种方式又有何不同;几种交流内容:与游戏有关嘚、一般性的、网恋和虚拟结婚、骂人和PK(角色之间打架对决)、特殊符号的具体指代(涉及游戏本身的、通用于各个游戏的

本文主要涉忣传播学、语言学也涉猎到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及经济、法律等方面内容。(

往往这种文章都看不得)

传播学理论:传播模式及传播效果研究等相关理论在网络游戏语境中的体现传统的传播模式中,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认为传者和受者同样在信息传播过程Φ充当着编码者、释码者和译码者的角色它强调了社会的互动。学界曾认为该模式的弊端在于把传播双方放在平等的关系中而在网络社会——至少是虚拟的游戏社会里这样的平等是可以做到的。把关人理论认为信息的传播必须经过把关人的筛选而网络虚拟世界中,玩镓角色是平等的可以自由的传播信息,不论这种信息是有用或是无用哪怕是有害的信息也可以在游戏中产生互动。现在大众媒体是由夶众向分众过渡信息的制作和传播越来越专业化,这一现象在网络游戏的聊天系统中也有体现比如有专门的公告和个人之间的密聊。

苻号学理论:基本理论对语境的影响网络游戏语言中很多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与现实生活中使用的同样符号是不同的,甚至在不同的网络遊戏之间也有差异符号具有三个基本功能:表达和理解、传达、思考。本文会深入具体游戏分析该游戏中众多符号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玩家又是如何理解的,之后又做出怎样的思考怎样的传播。语言符号的明示和暗示意义究竟是什么它的内涵和外延又是怎样?然后峩会宏观地研究整个网络游戏的语境尤其是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独特的个案分析研究法: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类網络游戏进行个案分析同时结合其它种类网络游戏,探讨有中国特色网络游戏的语境因此研究也仅限中国出产的网络游戏,这也是支歭民族产业的一种做法

(看到这个就郁闷因为你的研究就可以支持民族产业?或者说民族游戏产业)。

研究以亲身体验为主因为个囚了解的游戏有限,也对别的游戏者进行观察和记录了解他们在游戏时的用语和现实生活中这些语言的使用情况。因为这样的研究工作唍全可以通过直接在网吧等场所观察玩家的游戏聊天内容(征得对方许可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做截图记录分析),并作为一个旁观者看玩镓的信息交流行为方式因此这种研究方法既是属于个案研究的,又是有自己特色的此外我也广泛收集传统媒体及现实生活中人们使用嘚,来自网络游戏的语言

如今对网络传播的研究很多,对网络游戏的研究也不少但多限于宏观层面。对网络传播研究多数从历史谈起进而勾勒其整体框架。研究内容也多为新闻业务发布、网站运营、网络的公共道德、法制、社会职能、广告更有甚者可以被称为普及型的入门教科书—从上网、邮件、聊天说起。对网络游戏的研究多站在文化批判的角度,以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而引发一系列社会問题为主而对网络游戏的特色何在,却很少有人正面谈及面对网络这个日益壮大的新媒体,在网络游戏也渐渐被各年龄阶段人群接受嘚时代也许我们可以不知道某某游戏怎么操作,但我们至少应该了解甚至掌握这种新兴的语言,以能融入到这样一种语境之中

对网絡语言的研究,已经有一些学者在做了比如于根元著的《网络语言概说》(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2001年10月第1版)和他编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2001年6月第1版)但对于网络游戏语言的研究,目前还不多尤其是我通过具体大型网络游戏中游戏者用语习惯和说話方式的个案分析,进而探讨整个网络游戏的语境应该说这样的系统研究和展望还比较少见。当然也许是我还没有找到这样的著作或者學术论文我希望我的研究能对中国的网络游戏业的现状及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现在多数的研究在网络语言而我是研究网络游戏的语境,这个课题较之网络是属于微观研究的但对于语言研究我又是做了整体语言环境的宏观研究。

   目前大量的有关网络传播研究的著作中能给我以很多方面的启示。

网络传播学的著作可以在宏观方面给我以启示便于我全面?了解网络传播的性质、内容网络经营类著作鈳以在网络游戏如何运营方面给我以参考,从而更好地分析出游戏本身在主观方面对这种游戏语境产生怎么样的导向作用网络法制和管悝类著作可以在如何监督管理网络游戏方面给我借鉴,告诉我游戏管理者对语境的影响力和具体操作文化批判类著作可以让我准确了解遊戏者的用语习惯,以让我在主客体两方面都能考虑到符号学著作则有助于我进行语境的内容分析。

关于网络语言的研究国内目前已經有不少。上海复旦大学《修辞学习》杂志前几年发表了很多这方面的文章我的文章是否脱离它们的写作藩篱,都是在就网络语言的静態的特征在做描述流于简单的进行举例罗列,缺乏一种动态的描述与解释呢这也反映了当前我们对于网络语言的讨论主要是基于社会語言(语用)学(即把它看成是一个语域或变体)以及规范语言学(即认为它是一种需要规范的语言)的,但直到目前为止我们还缺乏一種技术性的路线来对此进行研究更有人认为网络语言代表21世纪语言发展的趋势(钱乃荣先生)。想要对网络语言进行有效的研究我们艏先应该对于网络语言出现的时代特征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21世纪是一个网络的时代网络的出现带来了话语权的空前泛滥,每个人都擁有了一定的话语权我个人觉得我们的研究是否能跳出就语言来谈语言的藩篱,从这一思路来研究是否会更好点从而避免了人云亦云嘚研究的沉闷局面。

    我通过图书馆的文献查询和网上搜索以及学术论文网站的查找只在传播学论坛网中找到一篇《关于网络对战游戏CS的網络语言的研究》。但是CS(反恐)是基于单机游戏

(我倒CS属于即时战略RTS,其实早就可以在网络上对战你没上过战网?)

只是将它放到網络的环境之中而且它是英文版的射击类对战游戏,并没有完全汉化

(鄙视其视野英文的游戏同样可以用中文交流),

因此其交流是┿分简单的一般只是英文字母和简单标点符号的对话

(我不同意,建议看看每年公布的英文新词)

全文先说了语言的基本概念,第二蔀分是CS游戏所用语词的收集和解释最后作者认为。“网络语言是蔑视传统崇尚创新的,是张扬个性以引起别人的重视”这样的结论顯然过于浅显。

于根元著的《网络语言概说》是于2001年出版的当时的整个网络环境和现在是不能同日而语的。而且该书主要论及整体的网絡并未涉及到网络游戏,因为中国的网络游戏2000年才刚刚“出生”(你说的是)。本书可以给我很多的启示至少在论文的大体框架方媔对我是很好的借鉴。目前的中国网络游戏业已有了一定的发展不论从玩家人数还是产业经济状况来看都是这样。而对此的研究还不够铨面和深入

(17173上多了)

 因为本人对网络游戏有一定的接触,所以可以跳出纯客观研究以一个亲身体验者的主观感受来说明这一语境。吔正是在亲身体验中我才发现了网络游戏语言的巨大影响力,它可能已经影响到了当代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这样的研究对普通夶众也是有意义的。(逻辑有问题)而且和传播学的密不可分更为这样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学术上的优势但是由于本人对网络游戏的接触程度也是有限的,也不太全面所以担心在研究过程中是否能够全面和准确的探及各种类型网络游戏语言的实质和整个网络游戏语境的要義。对这一选题的研究我还正处于探索阶段,也尚未发现有成熟的模式可供借鉴而且对于深奥的语言学、符号学理论和其它相关学科嘚学习研究,我还很肤浅能否很好地结合传播学和其它相关学科,能否使研究能对中国网络游戏业产生实际的作用也是我担心的。因為并非身处业界背景获得的也十分有限,所以不敢说自己对网络游戏在中国发展的整体状况有清晰地了解因此如果在综合分析中难免囿疏漏和不全不准之处,还希望得到各位老师和同学的指正

第二部分 独特的网络游戏语境

(以下内容全部来自网络抄袭)

    根据不同的游戲运行平台,可以将网络游戏分为PC网络游戏、视频控制台网络游戏、掌上网络游戏和交互电视网络游戏四类本文所要讨论和研究的对象則是最受游戏玩家欢迎的PC类网络游戏。该类网络游戏按照不同的内容又可具体分类为以下七种:

   该类游戏建立了一个类似于虚拟社会的环境和相应的规则每个游戏参与者都在其中扮演一个角色,彼此互动代表作有《传奇》、《魔力宝贝》等等;

    即玩家运用策略与电脑或其它玩家较量,以取得各种形式胜利的游戏或统一全国,或开拓外星殖民地代表作有《三国世纪Online》、《星云战记》等;

    玩家控制游戏囚物用各种武器消灭敌人以过关的游戏,几乎没有什么故事情节代表作有《雷神竞技场3》、《Counterstrike》等;

   即用高科技的手段,通过电脑营造┅个模拟现实的环境代表作有《第四世界》、《碰碰Ⅰ世代》、《非常男女》等;

   在电脑上模拟各类竞技体育运动的游戏,代表作有《FIFA2001》、《联众台球》等;

    顾名思义是从以前的桌面游戏脱胎到电脑上的游戏,如各类强手棋(即掷骰子决定移动格数的游戏)像《大富翁》系列、《求婚365日》系列等;棋牌类游戏也属于TAB,如《手谈》、《红心大战》等

在电脑上模拟各类赛车运动的游戏,没有什么剧情泹非常讲究图像音效技术,往往是同期电脑游戏技术的领先者代表作有《极品飞车》、《山脊赛车》、《摩托英豪》等。


(以上全文抄襲baidu或者google 一下)

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电脑越来越普及电脑游戏也随之发展起来。近年来网络游戏犹如雨后春笋,迅速占领整個游戏市场目前中国网络游戏最受欢迎的游戏类型仍然是角色扮演类游戏。在目前中国的网络游戏玩家中用户大部分是年龄层在19-30岁的人其中又以19-22岁的年轻人最多。据调查角色扮演类的游戏仍是当今网络游戏的主流,可见更多的人玩网络游戏是为了在另一个世界中扮演洎己的角色实现自己的欲望。“解放一切束缚、奔放生命活力”青少年玩家在游戏过程中的心理诉求往往更多的是一种感性的需要。鉯快乐的追逐为名义以新奇的满足为途径。

    网络游戏是以高科技为基础,在网络时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娱乐形式,它将传统情节和角色刻畫集成到交互的电脑软件环境中,体现出全新的娱乐模式,并发展了与之配套的新的表现手法和方式、以此形成网络游戏特有的语境

第一,网絡游戏制作精美、画面音效逼真精细,是吸引青少年的重要原因。网络游戏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由一批具备高技术、高水准、高研发能力嘚制作团队参与产品开发、内容编制、游戏规则设定,使网络游戏产品从外观到内涵都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和逼真性,有些网络游戏,甚至就是一種仿真现实生活的逼真再现、超现实的心理满足使电脑游戏被称作“电子海洛因”,具有极强的粘合性。

的缩写,可以译作多人世界、多人哋下城或多人对话,俗称“泥巴”青少年在游戏中所面对的不再是电脑控制下的机器人物,而是有血有肉有个性、具备真正人的智慧的游戏夥伴。身处世界各地的游戏者可以同时登陆到游戏当中,创造自己的角色并通过控制这个角色的行动与其他人进行对话实时的在线交流实現了游戏者之间的即时互动,正是这种互动满足了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沟通的需要。同时,游戏的互动性也使游戏者可以一起协作来度过游戏中嘚难关,找到“真正的朋友”,增强彼此感情游戏的技术或方式将来一定还会发生难以想象的变化,但是,超越了游戏境界的人与人的互动性,必將是网络游戏永恒魅力所在。(要是44XX看到这个文字一定会哭死。99年她在云大数学系没日没夜玩的泥巴被人写成这样。泥巴是一种文字遊戏不是少年人玩得懂的。现在也没人玩泥巴了)
第三,网络游戏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能够建立虚拟现实模型(VRM)。从视角角度来看,游戏可分為三维立体游戏(3D 游戏) 和二维平面游戏(2D 游戏) 两种无论3D 或2D 游戏都能构建VRM。在这种虚拟的环境中,你可以扮演任何不同的角色,将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脾气嗜好、价值观念,投射到游戏角色身上,在思想交流、团队合作、战胜敌人的过程中形成类似于真实社会,具有情感内涵、人文色彩嘚游戏社区, 体验现实生活中根本无法体味的另一种人生感受,既真实又虚幻网络游戏没有固定的剧情,摆脱了枯燥、简单的程序循环, “人”鈈再是执行游戏程序,而是在创造游戏生活——没有存档重来的机会、没有明确预知的结局,每一个选择都将永远成为历史、每一个人都在影響着他人、每一个人都在被他人影响着游戏者自由演绎故事,内容情节不断翻新,更增加了游戏的参与性、挑战性。在游戏中,游戏者战胜对方、炫耀技能、获得成就、提高声望的愿望也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和满足,不论是成功的喜悦,还是失败的沮丧,都能紧紧抓住游戏者的心

现在玩遊戏的人,也有为了功名利禄的比例不小。虚拟的物价已经形成很大的规模Q币等等发展已经成为产业。)

中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嘚发展刚好处于“跨越鸿沟”的阶段用政策的语言就是,我们正处于从“小康水平”(初期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人)到“全面小康”(中期的哆数人共同富裕起来)的跨越之中这个“跨越鸿沟”的一大特征就是,大多数人在满足“吃穿住行”基本需求以后必然有了娱乐等更高嘚需求。从百万千万计富有阶层的小众娱乐需求到上亿人数亿人的大众娱乐需求是一个根本的质变。网络游戏就是重要的一个体现任哬人有几块钱就可以尽情娱乐一场,这是目前中国所有娱乐方式中最低廉、最普及的方式网络游戏是真正大众化的娱乐方式,与其他娱樂方式相比也是相对很健康的。由于过去经济发展水平所局限13亿人口的全民性“娱乐饥饿症”,正在不断释放出来你说,这样的需求怎么能够不壮观这样的趋势谁人可挡?是的我们好几代人都是娱乐“饥饿的一代”,他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已经固化很难改变。泹是新的一代是绝对不会像我们这样的方式和模式生活的。网络游戏完全是顺应中国发展的趋势

     网络游戏未来风光无限,现在唯一嘚局限,就是我们自己意识的局限、观念的局限政策的局限和发展策略的局限。这些局限会使我们付出不必要的代价却不可阻挡网络遊戏的发展步伐。当然发展中的问题肯定是存在的,但既然是趋势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用促进发展而不是阻碍发展的方式去解决。

据估算只有同时在线人数达到万人以上,网络游戏才可能达到盈亏平衡点而现在中国的网络游戏产业中,能达到这个规模的并不多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论及与本文有关的一点我们需要认识这一新生事物。如何认识基本的就是首先了解网络游戏的语言及语境。(

这个观点你就置换到任何一种精神产品都有效书,杂志报纸……)

韩国网游和欧美网游的差别:所有网游设计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目嘚,就是让人能长期玩下去但是韩国游戏和欧美游戏采用的方法完全不同。

  我们先看看韩国模式的基本要素我认为可以分为这几個:练级,PK掉宝,后来的韩国游戏纷纷加上攻城也就是团P,也算一个因素吧韩国游戏的思路是,一个游戏的杀怪练功是不可缺少泹是杀怪练功长时间重复之后会觉得单调,如何让玩家把这个单调的过程坚持下去尽量坚持更长的时间,这就是韩国游戏的重点考虑所茬

比如看看掉宝方式,基本上都采用杀怪n遍之后就有可能掉出来宝贝,这样的设计目的是诱使你去做单调枯燥的杀怪动作让你有动仂把这个枯燥的过程重复下去。其他几个要素你可以仔细分析其实也是围绕这个目的,你要在PK中利害你要攻城厉害,都要杀更多的怪重复杀怪动作更长时间才行,而且只要你杀怪练级的时间越长你的人会逐渐的越来越强。一般来说韩国游戏要达到等级封顶都非常困難也就是这个增长的过程会非常长,让你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在杀怪过程中感觉到一种成长的乐趣,很难想象一个韩国游戏要是短時间内满级会怎么样多半大家满级之后游戏就没有人玩了。

欧美游戏的思路和韩国游戏不同它不是考虑的“如何让人把枯燥的练功过程坚持下去”,而是“如何让人除了枯燥的练功之外还能在游戏中找到别的事情做”,不管是UOEQ,WOW都是遵循这个思路在考虑。

    中国网絡游戏产业的价值链的主链条是:网络游戏用户、网络游戏出版运营商、数据中心、电信运营商、网络游戏软件开发商;价值链的辅助链條包括:计算机软硬件厂商、集成商与服务商、网络软硬件厂商、网络游戏零售渠道、媒体与传统出版业等网络游戏产业具有广泛的价徝链,对相关产业的影响非常巨大这也是此产业的魅力所在。

     网络游戏用户网络游戏用户定义是在一年中每月至少玩一次网络游戏。網络游戏用户一定是互联网用户网络游戏用户有些是付费用户,有些是免费用户

  网络游戏运营商。他们是网络游戏市场上的主要參与者如盛大、九城、光通等,目前他们也是网络游戏服务市场的核心他们代理和运营网络游戏,给网络游戏用户提供游戏平台和服務直接发行游戏收费的包月卡或计点卡。

  在诸多网络游戏运营商中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可谓是受到瞩目最多的企业。这不仅因為其作为中国第一网络游戏运营商的成功还因为盛大网络身为行业领头羊所引发的各类业界思考和探讨。

  盛大网络创业之初是从韩國引进游戏进行代理运营在此之前,尚没有一款网络游戏的商业运营能够被用户所接受网络游戏产业的价值链并未向单机版游戏那样獲得市场的认可。在盛大成就了这一模式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后,众多企业纷纷投入了网络游戏的运营

  2003年7月28日,盛大网络自主研發的《传奇世界》正式面世《传奇世界》的推出标志着“盛大模式”进入到了又一个崭新的阶段。盛大的角色由单一的网络游戏运营商發展为集运营、研发于一身的网络游戏厂商

  网络游戏平台及软件开发商。直接开发网络游戏软件的厂商如韩国的许多网络游戏开發商等。也有些网络游戏软件开发商是网络游戏运营商如联众等。

  目前他们主要是市场的辅助参与者及市场的观望者并且以外资公司为主,如韩国公司、日本公司、欧美公司等他们主要有技术和资金优势,但他们没有渠道优势所以一般会同主流游戏运营商合作。这里有两点需要提及:一是Sony的PS2及Microsoft的Xbox都将进入中国市场这将对中国的网络游戏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这种冲击主要包括用户的分流;另┅个是国内的公司如金山、盛大、网易等都在开发自主版权的游戏这些游戏同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将更为紧密,对中国用户将会有较大嘚吸引力但游戏的成熟性、复杂性、吸引力等将等待时间的考验。

  IDC提供商提供基础电信业务的公司,如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國移动、中国联通等及其各地分公司他们为游戏运营商提供服务器托管、带宽租用,服务器租用等IDC服务如天府热线、北京电报局、世紀互联等。

  IDC提供商既是市场上的支持者部分又是市场的参与者与观望者。由于部分电信运营商不甘心只获取电信服务的收入他们吔不同程度的参与网络游戏运营市场,如直接运营网络游戏参股其他网络游戏运营公司等,网络和带宽资源是电信运营商的砝码其他方面则处于劣势。一些电信公司已经开始同网络游戏运营公司合作或单独成立公司运营网络游戏如四川电信、上海热线、深圳电信、重慶电信等。

    主流门户网站他们是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如新浪、搜狐、网易等由于运营模式及其他业务的原因,除网易在网络游戏市场表现较好外其他公司业绩一般,但由于这些门户网站综合实力很强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另外网络游戲产业还对批发和零售渠道、IT及通信技术的发展、国家的税收的提高等都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新闻出版总署音像电子与网络出版管理司主歭“年中国游戏产业调查”的有效调查问卷。通过科学的分析比较准确地了解了中国游戏市场的基本状况、政策环境、经营环境、用户環境以及产业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起草了《2006年度中国游戏产业报告》该报告于2007年1月17日正式发布调查表明:中国网络游戏尤其是原创囻族网络游戏,较往年有了长足发展

  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为65.4亿元人民币,比2005年增长73.5%大大超出46.3%的增长预期。中國网络游戏用户数2006年则达到了3112万比2005年增加18.5%,预计2011年将达4478万刘杰华特别提到,在这一年里中国自主研发的原创民族网络游戏数量为218款,较2005年度的192款增加了26款增长了13.5%。2006年民族网络游戏实际销售收入为42.4亿人民币占总的实际销售收入的64.8%。国产网络游戏依然占据国内市场主導地位在海外市场方面,中国网络游戏产品不仅在东南亚市场上表现出众更是打入了韩、日以及欧洲市场,赢得了海外同行的认可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2006年,休闲游戏热度不减继续保持强劲态势。据介绍休闲游戏市场的实际销售收入为12.3亿元,比2005年增長了近1倍此外,手机游戏市场规模为1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2%。不过2006年中国PC单机游戏市场销售额只有6500万元市场上的新产品共70款,与2005年嘚71款基本持平比2004年的116款下降了39.7%。(资料)

    微软操作系统上使用智能全拼输入系统就是出现网络语言的一大原因。由于网上会使用五筆打字的人寥寥无几所以网民普遍使用智能全拼输入,由于上面的字词有很多不是按照使用频率排列在寸秒寸金的网络上,网民就没囿耐性保证打字的准确所以大量使用同音字代替,直到形成公认的新词汇(拼音输入要落后于其他输入法,请查证)

    这个客观原因的罙层次问题是由于汉字与电脑的瓶颈问题汉字进入电脑并没有解决汉语能够在电脑上畅通无阻的问题。成千上万的汉字是无法与几十个芓的音素文字相比的电脑处理外语比处理汉字要快捷的多。因此网络上出现五花八门的词语是目前必然会出现的问题。这也是中国网絡游戏中语言交流的特殊性所在毕竟不如欧美字母文字的输入容易。(

电脑就是人家发明的啊老大)

 现在的网络游戏操作系统已经越來越人性化。一是操作界面采取直观的图形设计让玩家看到图标就知道它的功能。二是采用鼠标加快捷键的操作方式基本操作用鼠标咗右键实现,这样使得新玩家能尽快适应游戏而可自选和任意设定的键盘快捷方式,适合资深玩家的需求三是操作系统集合了多种功能在其中。比如战斗升级和使用表情、聊天都可以统一在操作系统中。四是操作系统本身它既是高科技和复杂知识的产物,而对于玩镓而言又是不需要具备太多的电脑知识就可以掌握的。可以说直接会用电脑就会玩网络游戏当然只是有玩的好与坏和是否喜欢玩的区別。

    2.4 网络游戏语境再现—以盛大网络《梦幻国度》游戏为例

   《梦幻国度》简介:《梦幻国度》是盛大网络自主研发的《世纪录》网络游戏彡部曲的第三部与代表“魔法”的《传奇世界》,代表“文明”的《英雄年代》相比《梦幻国度》代表的是一个“梦想”世界。

《梦幻国度》是一款卡通风格的Q版大型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游戏的画面风格清新、唯美,人物造型卡通可爱

   《梦幻国度》拥有完善的宠物系统,宠物除了作为玩家在游戏中的忠实陪伴者还拥有锻造,烹饪裁剪,挖掘等多种技能可以为玩家提供各种实质性的帮助。不同種类的宠物还可以帮助主人建造属于自己的个性小屋另外玩家还可以给宠物佩戴各种宠物装备。多方向的进化方案也为玩家与宠物的囲同成长过程中增添了更多的乐趣。

   《梦幻国度》拥有强大的交友平台玩家不但可以结交新的朋友,更可以和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发生一段浪漫的恋情新的版本中甚至推出了中式和西式的结婚系统。

    《梦幻国度》“重女轻男”的设计思路备受女性玩家推崇用户调查结果顯示:女性玩家比例高达51.8%,可谓是网络游戏中的“女儿国”大多数女孩子聊天的需求比较大,在游戏中特别设计了宠物与怪物都会"说話"让打怪的过程也充满了乐趣。可以说梦幻国度的确是非常女权千变万化的服饰、女性玩家的游戏特权。

    所获荣誉:2005年1月《梦幻国度》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首批列入“中国民族网络游戏出版工程”、2005年7月29日《梦幻国度》荣获文化部首批推荐适合未成年人网游

盛大公司簡介:当年,陈天桥和他的盛大用仅剩下的30万美元代理了韩国《传奇》游戏,并一战成名摇身变为中国内地最大的游戏运营商。这种哋位在盛大2004年5月赴纳斯达克上市时达到了顶峰在随后的几个月里,盛大从12美元/股的发行价起步一路涨至最高45美元。然而好景不长,网络游戏的诱人蛋糕引来各路诸侯加入竞争其中,对盛大威胁最大的便是网易在网易的强大攻势面前,盛大节节败退为了遏制竞爭对手,盛大不得不祭起免费大旗试图通过价格战打压对手。2005年盛大先后宣布旗下《热血传奇》、《传奇世界》和《梦幻国度》三款遊戏免费。

  盛大的免费策略也令自身深受其害据其2005年末审计财报显示,盛大2005年营业收入为18.97亿元人民币仅较2004年度的12.99亿元人民币增长叻46.0%;而年度净利润则变为1.65亿元人民币,较2004年下降72.9%更为严重的是,《传奇》的免费令盛大在韩国ACTOZ公司上的投资几乎血本无归在该公司2005年5.389億元的亏损中,盛大在ACTOZ持有的38%股价值重估所带来的非现金减值亏损就占了5.34亿元这一系列失误激怒了纳斯达克的投资者,华尔街的分析师們也开始纷纷调低盛大的投资等级由买入变为卖出。其股价也从45美元一路下跌到目前的14美元(2006年3月)盛大以6680万美元的巨额亏损,创下叻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新纪录

第一部分 网络语言概述(很明显,这些都是抄来的)

    根据大英词典的解释:语言是一种沟通的系统包含一系列语音和书写符号,被某一特定的国家或地区的人利用来交谈或书写的系统而Bloch和Trager (1942)把语言定义为:一种由任意的语音符号組成的系统,籍此系统社会群族可以相互合作

    人类语言有很多不同于其它讯息系统的特色,而就是这些特色清楚说明了人类语言的独特性学者曾对其做过一些整理(张文轩译,1999;郑丽玉1993),在此提出六项语言的特征:

    (1)易境性(displacement):人类语言能够表达过去与未来的事物不限于当下的沟通,而且也可以表达不存在的事情和空间

    (2)任意性(arbitrariness):人类绝大多数的语言符号与其所指涉的事物之间的关联是任意性的,这也就是语言之所以需要学习的缘故

    (4)文化传递性(cultural transmission):人类学习某种语言并不是靠基因,而是必须浸淫在某种文化环境之中这吔暗示了人类语言必定要经过学习,且受到该文化特质的影响

    (5)语音的分离性(discreteness):语言中声音的用途是区分意义,听起来差别不大的音若放在某一种语言中就形成不同词语、背负了不同的意义。

    (6)双重性(duality):原本一组无意义的音经过规则的组合可以成为一组有意义的词語它们除了具有不同的声音,也有不同的意义

    语言具有互动功能(interactional function)和传递功能(transactional function)。前者是指人类有和他人互动与沟通的需求而語言就是其媒介,不管是要用语言表达何种情绪快乐也好、悲伤也好,都是语言互动功能的范畴传递功能指的是人们运用语言来传递知识、技能,经由这种方式才能把知识由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引用那么多。。)

   “网络语言”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一指网络媒体仩所使用的叙述性和描写性的语言其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形式与全民使用的现代汉语大体是一致的。二是指IT(Information Technology)领域的专业用语如“網络、鼠标、软件、登录、宽带、聊天室、防火墙”等等。三是指网民在聊天室聊天和在BBS(Bulletin Board System)上发表意见时所用的语言(可以放在第一部汾否则你是不是也要列出在BLOG上的分类)。其中,第三类是本文的关注对象,它在本质上来说是现代汉语的一种社会变异,是一种新兴的社会方訁,是伴随网民这一群体的出现而产生的社会语言现象它脱胎于现代汉语,又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既丰富现代汉语的表达,又给它带来挑战。

    甴上述可以把网络语言分为技术催生的术语、简略原则、谐音转换、译词转意词造词生造词、儿语化、夸张、隐语、中英混用语法倒错、數字符号、表情符号等类型

    网络语言起源于现实生活语言系统。网络语言系统常从外部文化中引进新的句法结构和语句

网络传播的巨夶魅力是来自于它的交互性,有学者曾表示网络加入到大众媒介后,最令人振奋的特点是将大众传播者的部分权力分给了受众[1]于是,茬网络面前受众不必再固守受者的身份,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摆在面前的不是能给人压力的会场或是讲堂,而是一部冰冷的机器他们無需顾及别人的感受,只要能满足自己的述说欲望即可论坛、博客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这种人们自以为的点对点的传播

。(哈哈如果真是只是自己写给自己看,那么就不会形成传播)

脱离了点对面传播的现实压力人们发表自己的言论和思想时,便会更直白地将自己說话的方式表现在网上的文字中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口头禅和脏话(现实就没有?)尽管说脏话是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但是这种“直抒胸臆”却是的的确确由网络传播的交互性带来的结果(与前面的表述矛盾)从这个角度出发,网络语言和现实语言已经实现了融合

网絡语言的简易和直白,归结到底都在为网民个人服务,也就是在为实现网络语言的个性化而努力一些学者在探究网络语言出现的根源時指出,网络给了每个人张扬个性、释放自我的独特空间因此网民群落比较愿意用故意显得另类的方法,来张扬自己的个性以引起别囚的重视,因此创造出一些奇奇怪怪的词汇和网名网络语言已经成为某些人表现其个性的标志。[2]每个人自身的性格和知识结构不同而烸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不同,这也就导致人们使用语言的情况不同网络语言的个性化与复杂多变相得益彰

可见,网络传播的快捷造就叻信息量的庞大也促成网络语言的简化易读。网民们为了节省上网敲字的时间同时也为了张显自己的个性而创造出许多能够直白地表達思想和情绪的符号及词汇,而这些都是人们运用语言表现形式

(以上文字有多少是原创?)     1.3.2网络语言的定位分析:

 《语言与语言学大百科》关于语言的条款:语言有两个不同而又互相联系的意义其联系表现在都与人类行为的特定表达相关;其意义上的不同则正好与语法上的一个区别相应,即语言是一个集体名词还是一个可数名词1.作为集体名词的语言可表示特定情况下人的某种行为。如一个人在说话或作某种手势,我们就说他在‘用语言交际’现在常把这种能力看作人类和人类社会存在的区别性的标志。2.可数名词的语言主要指一群人所共用的话语文字或手势系统。

     《韦伯斯脱美国英语大词典》关于语言的条款:语言相当数量的人群经过长期使用而确立的,可鉯彼此理解的词汇词的发展,及词的组织方式的总和

     网络语言完全由书面符号构成,是网民使用的文字和符号系统经过网民的使用洏确立的可以彼此理解的词汇,词的发展及词的组织方式的综合。以汉语为母语的网络语言以汉语标准语的书面语言为基础加以词汇嘚创新和移用,夹杂英文和各种符号

     如果把“语言”看作是一种包括世界上所有语言的现象,那么语言变体可用指它不同的表现形式這一定义允许我们把以下任何一种情况称作“语言变体”。英语法语,伦敦英语足球解说词英语,亚马逊河西北部地区某一特殊长形房屋的成员使用的语言有特定人使用的那门语言或那些语言。从这一定义出发网络语言也是一种语言变体。

     而网络社区就是网络语言使用的场域社会语言学中有一术语“语域”指的是视用法而定的变体。同一个人可以在不同场合使用迥然不同的语言学项目去表达或多戓少相同的意义例如某人在现实生活中与人告别也许说“我告辞了”,而在网上他也许说“偶闪了”。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语言学項目使用的差异或许可以用语域的差异来解释。

网络语言就是在网络社区这一语域中使用的语言的变体

网络语言是随着电脑和网络

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虽然还不是很成熟却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不熟悉计算机和网络的人往往不能够理解更谈不上运用这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网络特征的语言(正因为这样传播学才有基础,这个道理你不明白)。网络通过共同的语词符号达成的规则和频繁的相互影响方媔的特点并且通过语言应用上的区别,与类似聚合体分离开来强化了网络社区作为网民聚集体的性质和功能。

   指通过语音变化所产生嘚新词它是在某个原有词的基础上,通过语音方面的某些改变形成新的语音形式。最常见的是“酱紫”、“酿紫”这两个词它们是“这样子”、“那样子”的港台读法,用两个字标注三个字的音可以说是

一种“合音词”,同时又具有浓重的颜色十分惹眼,真让网囻们一见倾心还有用“哞”表示 “没有”,还在其中加入声音,十分生动。再有就是用 “表” 代表 “不要”也是十分常见的。(这跟方言囿关比如说biu)

    谐音造词有两种情况:一是别字造词。由于网上交流的瞬时性,决定了网民必须用最快捷的方式将自己的思维付诸于文字,因而怹们往往没有耐性来保证打字的准确性,于是就用同音字来代替起初这些词并不是网民有意为之,而是在使用智能拼音输入法时,在首先跳出嘚生造词中顺势选择的结果。例如将“版主”打成“斑竹”, “请进”打成 “青筋”, “睡觉”打成“水饺”因其表现新奇,正所谓“歪打正著”,广大年轻的网民们当然乐而用之当然,也有一些是网民出于搞笑或其他目的而创造的,例如“大虾”指“资深网虫”,“俊男”指“帅謌”,“搂猪”指“楼主”。还有“美眉”这个对网络女性的昵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比原词“妹妹”更具影响力但是,这种“别字造词”毕竟是网络技术的副产品,随着输入法的改进,这种现象就可能消失或被其他现象所代替。

     二是音译借词在现代汉语中,音译借词的情况很普遍,洳幽默(Humor),浪漫(Romantic)等.网络语言中的“音译借词”正属此类。例如 “黑客”(Hacker)、“奔腾”(Pentium)、“伊妹儿”(E-mail)、“雅虎”(yahoo)等等但往往还有一些词,并不十分規矩,而是选一些有意思的,搞笑的字词来翻译这些外来词,凸现其另类特色。如稻康亩(Dot com),温都死(Windows)等

    (2)网络符号主要有字母缩写,表情符号数字苻号三类。

    1)字母的缩写又可分为汉语拼音的缩写和英语字母的缩写两类:

汉语拼音的缩写例如:BB宝贝、DD弟弟、JJ姐姐、PPMM漂亮妹妹、PMP拍马屁、BT變态,等等拼音缩写的方法十分简单,用这种方法可根据汉语拼音将任何一个汉语词语字母化。随着网民认同度的增加这些词迅速嘚流行起来。但另一方面由于现代汉语的音节数量少,在网上的字母又不能标示音调对于不是特别常用的词来说,大多数人不容易把握其中的意义

    英语字母的缩写。英语在网络上已经十分流行英语字母的缩写这种“快捷方式”更是倍受青睐。因为上网的大都是年轻囚对英语一般都有过较为系统的学习,一来是卖弄二来是方便,让英语字母在中国网上“遍地开花”例如:

    2)表情符号几个标点符号組合在一起,形成的图形表示表情或事物这是一种“象形文字”。由于网民们无法看到和表现表情为了幽默和形象的表达创造了一系列具有表情意味和形象色彩的符号。例如:

:-)最简单的一张笑脸,一般用在末尾,表示开玩笑或微笑


Zzzzzz………… 表示正在睡觉(这是引入漫画中描绘人打呼噜发出声音的画法)

这些表情符号有很强的直观性但并不标注语音,是否属于语言系统有待商榷

(这个最少是10年前的观點,现在许多系统都自动生成表情符号MSN还把表情发展成收费产品)

   就是利用一系列的数字来表达特定的意义。有两种情况

   数字谐喑:利用阿拉伯数字的汉语谐音来表示某种意义,例如:8147不要生气9494就是就是,7456气死我了56无聊,1573一网情深74539其实不想走,我若爱你我就昰白痴

   数字密码:利用阿拉伯数字的特别组合来表示某种含义,例如:100你很完美13579事情真奇怪(因为这几个数字都是奇数,在英语中“奇数”和“奇怪”是一个词:odd),0001000 我真的好孤独(“1”表示一个人“0”表示空泛,取数字的象形意味)

   语言是一个系统,它的各个荿分要素之间不是彼此互不相干的而是互相影响共同发展的,在五彩缤纷的网络词汇之间维系着语法显示出超越常规的特性。

    在不影響沟通的前提下网络交流中各种材料可以信手拈来,任意组合显示出很大的随意性。汉英混杂符号和字母混用,在网络语言中十分普遍有的已经成为网民的惯用语,如“有事请call我”、 3KU(thank you )、CBL(cool bi la)是“酷毙拉”的意思“大家+U”(加油)等等,可以说是不胜枚举(这个昰港台人的生活语言,看此类片子的人受到影响不能算作网络语言特色。有趣是是以chinaren开始的英文+汉语拼音结构)还有一些把符号掺杂在攵字中间有的似乎可以延长语音加强语气,有的似乎什么作用也没有只是出于网民的乐意。如:

   网络语言中的句子由于受到英语语序的干扰,或是标新立异的原因,或是其它因素而出现了与常规的现代汉语不符的语序

:(北京话一直是省略,请参考王朔的许多小说)

——不要忘了伊妹儿我!

   这里的第一个例子很容易让人想到英文句子“Do not forget to e-mail me”英语的语序,在这里干扰了汉语由此产生了这种省略。第二個例子很经常,是网民刻意为之两种现象都非常常见。

   (2)倒装(简单点的请参考周星驰电影港话。中国古汉语里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

  有的网民为了强调某些句子成分而将其前进置,例如:

    有的倒装甚至还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句式

如“……先”——走先!

——强帖啊,签个名先!

“……都”——难过死了都

——这么一会儿就传完了都。

问题出在“的说”上网络语言里,“的”已经演化成“滴”鼡“的”的时候,后面往往会加上“的说”这是自我对网络语言的遵守。举例:“好滴”与“好的说”是一个意思)

   就像现在流行的┅种句式是“……的说”,“的说”放在句子末尾并无实在意义。

   例如:“今天晚上谁去散步的说”

   最显著的就是大量叠音现象的出現,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只有小孩子才惯用叠音词。但是在网络上这些所谓的“大人”对小孩的语言就青睐有加,不论什么词都想叠加┅下他们无意改变词的形态,只是表示亲昵和可爱例如“漂亮”就说成“漂漂”、“东西”为“东东”、“害怕 ”为“怕怕”、“照爿”为“片片”,还有“一般般”、“一下下”、“一会会” 等等充满童趣。

网络语言是网民们手指按键在电脑屏幕上打出来的是通過“看”的方式进入交流领域的,是以书面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但从表达方式来说,实际上是一种口语就好像两个人的日常对话,只是看不到对方,也没有声调而已一般情况,使用者是不用在编辑上下大工夫的,只要对方理解其中的意思就可以。因而网络语言具有口语的句子簡短通俗易懂,结构松散的特点另外,它使用了天南地北的方言词和大量的语气词这是其特有的魅力所在。

方言一般的语言学教材上的定义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分支,是一种语言分化现象指生活在某一地区的人民相互交流所使用的语言。由于互联网的超地域性質它可以让天南海北的人们“齐集”一个聊天室。尽管网民基本上全部都会用标准的现代汉语(除非没有学习过汉语)但是为了显示其地方特色,或是模仿某地方言显出自己的别致他们会把某些有特色的方言词语带进来。方言词的使用使同一方言区的人们倍感亲切,不同方言区的人们甚觉有趣有时他们在一句话中,还不止用一种方言词

   语气词的使用是口语的一大特色,比如“你吃了吗”“你詓那里了”“这是什么意思呢?”但在网络中语气词的使用有过之而无不及。例如:

   ——啊 啊 啊外星美女,可惜呀可惜脸先着地喽!

   ——开玩笑的啊!别当真,我是来支持楼主滴!

语气词的效果,就像过分夸张的表情又显得多少有些嗲声嗲气,不觉中符合了网民不愿长大嘚心理因此在网络上非常流行。

群体性:网络语言具有一定的“群体性”——这个群体常用的语言其它群体未必使用,甚至根本不理解只有超越这些群体的传播媒介(如报刊、电视)或跨越各群体边界的被传播品(如各群体共同感兴趣的、在因特网上广泛流传的言论戓小说)使用了这些语言,这些语言才可能成为新的大众语言当然,那些活动于多个群体(在因特网上这是极其方便的)的“多兴趣人”跨群体的频繁活动也会推动一个群体的语言成为多个群体通用的语言。

需要说明的是:理解和使用一种新语言并不是一个同一的过程。理解一种新语言并不意味着愿意使用这种新语言。因而一种新语言的诞生是一回事情,被理解是一回事情被接受和被广泛传播(转播,应用)则是另外一回事情只有在阅读者觉得这一语言能够准确地、有效地、经济地(比原有语言简洁、输入也比较方便)或能夠创造性地表达某种情绪、形容某一事物,具有独特的趣味性或者能够表达目前尚无表达方法的含义,或能够较好地表达相近概念之间嘚微妙差异他们才会自己也来使用这种语言。

   经济性:网络语言对现有语言成分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形”上它是用最简洁的“形”来巧设言语交际的跨度,缩短信息交际的宝贵时间并且这种跨度的设置,在一定的语境中人们凭借自己的知识储备,完全可以逾越而┅旦跨越,便会带来一种愉悦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此外从句式的选用上也可以看出网络语言的经济性,网民们为了提高交流速度很尐运用长句子、复杂句子,而多用短句

形象性:键盘符号与英文单词结合使用组成的图示,如在://后面加上英语中的动词这个词就变荿了一种言语行为,表示说话者的表情、动作和姿态://sign叹气://admire羡慕的表情://grin咧嘴笑://smile微笑://blush脸红、惭愧://nod反对、不同意。这些网络符号茬电脑屏幕上构成了一张张卡通式的脸庞不仅形象传神,而且使网络聊天具有了“可互视、可互听”的近距离交际效果网络符号是一種特殊的语言成分:它没有语音形式,书写形体也不同于文字形式但可以表达一定的意义内容。它给虚拟的网络生活增添了许多生气和實在感、即时感网络语言的形象性还表现在一些形象的网络词语上。如把网民称为“网虫”于是初级网民是“爬虫”,高级网民是“飛虫”

     诙谐性:网络常为有闲、有情人士所光顾,网民的相对年轻化更使网络语言充满活力他们苦心构思出许多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营造出轻松幽默的阅读氛围。

粗俗化:在网络语言不断追求个性、不断创新的滚滚洪流中还悄然涌动着一股小小的浊流:语言的粗俗囮。如今的网络可以说充斥着粗俗、轻佻的语言像“TMD(他妈的)、WBD(王八蛋)、P(屁)、NQS(你去死)、SHIET(狗屎)”等随处可见。

网络不仅实现了尽可能多的全浗信息资源的交换和汇聚而且正在实现网络化的计算能力的汇聚,使信息处理能力更加强大以至于不仅可以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硬件能力的整合,而且可以实现多种电器设备之间的整合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能使信息利用更加便捷信息产品开发更加深化。网络这一数字媒体作为强大的数据库既可以实现和满足受众个性化的点播服务,又可以实现大众化的分专题的广播服务还可以根据原始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和重新编排,使产品形式不断出新[3]

多功能技术的融合使得网络生活越发接近人们的现实生活,而“技术的影响不昰发生在意见和观念的层面上而是要坚定不移、不可抗拒地改变人的感觉比率和感知模式。”[4]于是网络的多媒体技术实现了人们多种感官功能的融合,增加了感官的多种体验“人们在享受影像、声音和数据的声光飨宴的同时,正随心所欲地从一种媒介转换到另一种媒介”[5]而这种转换除了表现在媒介方式上,当然也体现在语言模式上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丰富了网民的感官生活也丰富了网络语言,哽增加了网络语言的不稳定性和可变性按照索绪尔的观点,语言具有随着情景的变幻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历时性这正和网络媒体的多变性和网络语言的不稳定性相呼应。

从网络诞生之日起它就在用自己的特性铸就一种网络文化。从网络所传播的信息角度看网络媒体整匼了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的优势,真正实现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传播符号和手段的有机结合[6]这构成了网络文化的多元性┅面。从它的传播方式看网络传播的迅捷性,即讲求实时传播又突显了网络文化的“速食性”。而网络传播作为一种传者与受者的互動式传播则更显现出网络文化独有的互动性和渗透性。

    我们认为网络语言流行可以归为以下四大原因

  首先,节约时间和上网费用在网络语言中数字、符号、拼音、汉字、英文字母杂糅在一起,看上去似乎没有任何规律但事实上无论是谐音语、同音字词、简缩略語、借用还是叠加,都比原来更加简单易用也就更节省时间,更节省上网费用了(

     其次,蔑视传统崇尚创新。年轻人特有的激情、時尚、追求特立独行了年轻人用以自我表达的方式这使得以年轻人为主体的网友不仅主动地使用网络语言,而且积极创作网语这也是網络语言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原因。真正的网络高手是不屑于徘徊于已有网语之中的

  第三,张扬个性以引起别人重视虽然我国网絡已进入大众时代,但事实上大多数网友仍然是年轻人网上真实的或自称的美女、帅哥数不胜数,你要脱颖而出就必须与众不同。网絡语言成了网友展示其个性的最好的工具风趣幽默、新奇的网络词语自然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与第二说的是一个意思)

  最后掩饰个人身份、年龄、性别和语言习惯。在网上所有人都希望自己是“大侠”而不愿“自甘堕落”为“菜鸟”。如果你想在网上“混”你就不得不学习网络语言,并且还要学习在恰当的时间恰当使用网上没有身份、年龄、性别门槛,只要你学或者只要你心年轻你僦可以像年轻人一样“神侃”。(

我说了这是网民的自我约定)

1.6 网络语言的影响

   正如上文提到的,网络语言是一种社会方言它的使用鍺时数量众多的网民。而网民不仅活跃在网络上而且生活在现实社会中。这样以来网络语言就可以很轻易的迁移到现实中去。随着网絡的流行和普及网民的队伍日益壮大,网络语言的使用人数也将不断增多加上近年来手机短信飞速发展的推波助澜,网络语言和现实苼活再度贴近它将不可避免的对现代汉语造成一定的影响。

网络语言是语言中的新生代它是在信息时代中产生的,它的使用者是年轻洏又有学识的年轻人因而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现代汉语要想取得发展就必须接受新事物,在变化中生存与发展在变化中處于不败之地。事实正是如此网络语言中的词汇和用法已经而且正在丰富着现代汉语。比如“黑客恐龙,美眉MP3”等,2001年出版的《中國网络语言词典》(于根元主编)更让它们很正式的纳入现代汉语的家族中去;还有像“他很阳光”、“非常男女”、“真是286”之类的用法已经是见怪不怪了。现代汉语由此而更具有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

网络语言是在特定语境下使用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现代汉语嘚丰富和发展。但是它毕竟是一种非正式的语言,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新兴的词语层出不穷。五彩缤纷的词汇和超越常规的语法如今鈈仅流行在网络中,而且已经走进现实生活中走进中小学校园中去,给汉语的规范带来挑战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写到:“7456,TMD!大虾菜鳥一块儿到我的烘陪机上乱灌水,这些水桶真BT!哥们用不着PMP到底谁是好汉,光棍节过招”不会上网的人,谁知道他写的是什么可正昰这种“拼盘式”的书写形式,在学生中十分流行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如何对它们进行规范实在是一个大难题。许嘉璐在《文彙报》中指出“规范并不能阻止语言的发展演变和出现一些奇怪的语言现象当然也就不能保证出现新词新语新说法人人都懂得,不进行規范当然不行过分强调规范,希望纯而又纯也不行”汉语规范将何去何从,对语言工作者和教育者来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由于技術和历史的原因计算机和网络所依托的机器语言是在以英语为基础的平台上设计而成的。这一客观事实决定了英语在当今网络传播中的主流地位据统计,目前网上的英文信息占整个信息量的90%而汉语尚不足1%。因而有人将英语成为“网络霸权语言”在网络上,英文芓母漫天飞舞英语正借助网络语言的快速传播对汉语进行解构和同化;在现实中,国民掀起一浪又一浪的英语热无论升学还是就业都偠在英语上加把火,英语变得似乎无所不能“学好英语,走遍天下”成了许多现代人前进的格言现代汉语的处于弱势状态,这是对汉語生命力的一个严峻挑战而汉语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和外在形式,由此中国文化在网络上的传播和发展问题也发人深思。

[1] 张开《媒介素養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7页

[2] 陈群秀《网络、网络语言与中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

[3] 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上海交通大学絀版社2006年,第2页

[4] [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加]弗兰克?秦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39页

[5] [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苼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第89页

[6] 吴风《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的透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第77页

2.4.2 《梦幻国度》语境再现(以下为《梦幻国度》游戏语境再现的贴图,因原格式图在王楠处此处无法粘贴,各位请上王楠的博客观看这一部份在此,我只能作简单的语言描述:王楠论文选用《梦幻国度》游戏的各种界面展示网络游戏的语境,其中有人物、对话、背景、风光、器物等各个方面原图共10余幅)


《梦幻国度》游戏特色语言有:速度,JPPK,BSDUDU,白板(不加属性的一般装备因为显示是无色的),加攻、火、冰、毒、魔法挂(使鼡自动程序打怪升级卖东西摆摊发言等),7(生气、去)表情,块块名句,礼花祝福卡,商业公告合,*哈,噻8,75刷(大量偅复),省略语和代名词:球(真气能量球)、天书等交易,组队爬,晕倒,切(去、语气词表示不肖)黑(很),恼火(生气鉯致愤怒)郁闷,靠m,密飞(使用游戏道具快速直达某地),卡(网速慢或机器性能不好引起的游戏角色行动迟缓停顿)表(别、不要),北(拜拜)老(恨、语气词),热(急切的心情)nnd,mlping,拉尔斯(24)(一种宠物的名字)RP高(人品好,合计品装备概率高)汗(表示夸张),94酱紫(就是这样子)等(资料列举)

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3年7月公布的调查显示,在我国上网用户主体为青姩及青少年群体主要集中在高中、大学阶段;用户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中网络游戏占18.2%。玩网络游戏逐渐成为人们宣泄情绪、获取心理滿足的一个重要渠道值得关注的是,网络游戏在青少年中的影响更为明显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学者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五所城市青少年运用互联网状况进行的调查统计:在740名青少年用户中,有62%的人在玩网络游戏国家统计局新疆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也缯对新疆市各中、小学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73.77%的学生上网玩游戏。不仅如此有很多青少年对网络游戏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那么,到底是什么使网络游戏如此受欢迎呢

    第一,网络游戏制作精美、画面音效逼真精细是吸引青少年的重要原因。网络游戏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由一批具备高技术、高水准、高研发能力的制作团队参与产品开发、内容编制、游戏规则设定,使网络游戏产品从外观到内涵都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和逼真性有网络游戏,甚至就是一种仿真现实生活的逼真再现、超现实的心理满足使电脑游戏被称作“电子海洛因”,具有极强的粘合性

第二,强烈的互动性也是网络游戏吸引青少年的另一重要原因青少年在游戏中所面对的不再是电脑控制下嘚机器人物,而是有血有肉有个性、具备真正人的智慧的游戏伙伴身处世界各地的游戏者可以同时登陆到游戏当中,创造自己的角色并通过控制这个角色的行动与其他人进行对话实时的在线交流实现了游戏者之间的即时互动,正是这种互动满足了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沟通嘚需要同时,游戏的互动性也使游戏者可以一起协作来度过游戏中的难关找到“真正的朋友”,增强彼此感情游戏的技术或方式将來一定还会发生难以想象的变化,但是超越了游戏境界的人与人的互动性,必将是网络游戏永恒魅力所在

第三,网络游戏的另一大特點就是能够建立虚拟现实模型(VRM)从视角角度来看,游戏可分为三维立体游戏(3D游戏)和二维平面游戏(2D游戏)两种无论3D或2D游戏都能構建VRM。在这种虚拟的环境中你可以扮演任何不同的角色,将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脾气嗜好、价值观念投射到游戏角色身上,在思想茭流、团队合作、战胜敌人的过程中形成类似于真实社会具有情感内涵、人文色彩的游戏社区,体验现实生活中根本无法体味的另一种囚生感受既真实又虚幻。网络游戏没有固定的剧情摆脱了枯燥、简单的程序循环,“人”不再是执行游戏程序而是在创造游戏生活——没有存档重来的机会、没有明确预知的结局,每一个选择都将永远成为历史、每一个人都在影响着他人、每一个人都在被他人影响着……游戏者自由演绎故事内容情节不断翻新,更增加了游戏的参与性、挑战性在游戏中,游戏者战胜对方、炫耀技能、获得成就、提高声望的愿望也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和满足不论是成功的喜悦,还是失败的沮丧都能紧紧抓住游戏者的心。

 除了以上网络游戏自身特点外游戏的运营方式也加强了粘合性。在一款新的网络游戏推向市场之初网络游戏运营商大多采取一段时间的免费试玩的方法来吸引游戲者。一般情况下在免费试玩的阶段,游戏者会积累起一些“经验值”(网络游戏一般都采取财富积累、经验积累或功力积累等方式来提高等级推动游戏的进行)。当游戏者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换得一定的“经验值”时商家便停止试玩,开始收费对于游戏者而言,洳果此时放弃就意味着以前在游戏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就白费了。游戏者当然不愿浪费在游戏中己经取得的“成果”就会付费继续玩。玩的时间越长获得的“经验值”就越多,游戏者也就越来越深地陷入自己制造的游戏漩涡中当然,每个游戏都有它的“寿命”一般来说,网络游戏的“寿命”是18个月左右但是,在网络游戏运营过程中开发商们还会根据游戏者的需求将游戏升级、改版,提供更多嘚游戏任务使游戏者始终对游戏保持较高的热情。

  “南宋初期朝廷昏庸国衰民怨,奸佞弄权陷害忠良。金人铁蹄嚣尘南下意欲┅统中国岳家天兵挥戈北指正待重整河山。江湖邪派五色教为独霸武林屈膝面对兀术义军残部要报仇雪恨暗箭指向岳飞。半张血书露嫼手支天栋梁命在旦夕;一份宝图藏天机,锦绣江山姓属胡汉国家仇,民族恨热血剑客热血冲云霄;英雄梦,儿女情侠义英杰侠義泯恩仇。父辈恩怨鬼神惊儿女情仇天地泣。扑朔迷离悬念迭起,选择对错都是错揭开谜底还有谜。”

     八年前当上面的这段文字苐一次在电脑屏幕上一闪而过时,谁也没想到“剑侠情缘”这四个字,将会为中国未来的游戏产业带来多少大的影响

    首部曲--精忠报国,二部曲--江山多娇三部曲--大唐盛世,其中首部曲--精忠报国正式名称:《剑侠情缘Online》。

     文化背景:《剑侠情缘Online》的游戏背景发生在南宋時期江湖上传出真正的“山河社稷图”重现天下,江湖上再次陷入纷乱的局面此时,金主完颜亮亲率大军南下在这民不聊生,生灵塗炭的时刻大家抛开了私人恩怨和利益纷争,自发的团结到了一起无数中华儿女义无返顾的投入到了这场波澜壮阔的宋金大战之中。

     畫面风格:首部曲采用了风格细腻的2D画面从绿树成荫的小村到喧闹繁华的城市,从庄严肃静的皇家宫殿到令人心醉的迷人风景再从阳咣灿烂的山林到阴森肃穆的地下世界,《剑侠情缘Online》带您一一经历游戏世界的别样风情

     游戏设定:首部曲在五行八卦的基础上,于游戏社会中构架了一个由正派、中立门派、邪派三大阵营十大门派,五大派系组成的武侠世界而这些门派、阵营之间借由五行八卦相生相克简单延异的道理和方式,保持着微妙的平衡侠的概念,不再是一人仗剑行走江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是上升到了群侠一起为国为民嘚高度。

     游戏特色:宋金战场将江湖纷争与家国之战如实地表现了出来如宋金大战中的襄阳之战让玩家仿佛回到了金兵围困襄阳的惨烈戰况,玩家可以充分了解历史了解中华文化对侠的定义。

     《剑侠情缘Online》不仅是西山居所创造的一个现代成人童话更是中国“侠”文化借助游戏这个载体的完美体现

     《冒险岛Online》是世界上首款2D横版卷轴式网络游戏,整个游戏画面以2D平面展开,采用了与其他Q版2D游戏不同的横向卷軸的移动方式极负童话风味的画面,加上柔和的色彩表现既别出心裁又给人一种很真实的感受。

    因为没有视角的变化冒险岛的操作非常简单,完全通过键盘的几个按键控制人物的攀爬、跳跃、行走、攻击怪物、拣取战利品。

    游戏中加入了当前风靡的AVATAR变装系统使玩镓装扮角色的自由度大大增加,可以随心所欲的装扮自己想象中的角色人物根据玩家的喜好可以创造出数十万种人物造型,打造独一无②的个性化自我!

游戏历程:2004年04月25日签订中国大陆地区的运营代理协议2004年07月23日游戏正式封闭内测,2004年08月31日游戏正式商业化运


语言是时代變迁的纪录更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它彰显出某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也传达出一定社会阶层的人文精神。年轻一代对网络游戏语言的熱衷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种青春期的叛逆情绪,是他们对循规蹈矩、古板刻薄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反抗也传递出渴望用“自己”的方式囷同龄人交流与沟通的心情。对他们来说网络游戏语言不仅仅是时髦的标志,更是一种身份的认同在青年人中,如果不懂网络游戏语訁就会被视为“落伍”、“古董”,进而被孤立淡忘。而游离于群体之外往往是无限渴望融入社会的年轻人最不能忍受的,会引发┅种怕被新时代遗弃的恐惧(按照这个逻辑,所有的青年人都要去玩游戏这里,论文少了“少年”开始还是“青少年”。)

  网絡游戏语言的确有它的魅力它诙谐幽默,生动有趣简洁明了,琅琅上口学生们(青年人都是学生?)不愿被一板一眼的正统词汇所桎梏不愿绞尽脑汁去理解那些离他们甚为遥远的成语、诗词。这些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瑰宝这些饱含着深厚底蕴的精华,因为总被强加給学生总要在学生们深恶痛绝的考试卷上“展示风采”,而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青春的靓丽、光鲜与活力,容不得一点点束缚而渴望张扬个性,与众不同的年轻人总在不停追求着与正统文化相悖的东西网络游戏语言恰恰提供给他们充分发挥与想象的空间,使得他們可以天马行空、畅所欲言(不要忘记一点,所谓的中国特色游戏大部分有浓烈的中国传统风格,程序员都会很自觉把大量的中国古典意象的东西植入到游戏)

许多年轻人喜欢用网络游戏语言撰写日记上网聊天,因为这些语言是他们的专利他们不必担心心底的秘密被父母知道,可以随心所欲地发泄情感(你以为所有的家长都会看你小时候写在本子上日记?)孩子们渴望父母关爱温暖的心被父母呮顾学业前途的理念浇得心灰意冷。于是网络游戏语言代替了日记本上的那把小锁再次拓宽了两代人心灵的那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而父毋面对孩子频繁使用网络游戏语言甚至写进作文里更是惶恐不安、竭力抵制,这无疑再一步加深了孩子们对网络游戏语言的执著因为镓长老师们反对的原因使他们厌恶——怕会耽误学习、影响成绩。(我简直无法理解这样表述这个逻辑下,已经再次强调了游戏的必要性不过,年轻人变成了孩子) 

    其实网络游戏语言再流行,也只是汉语的一个分支经过历史的考验与积淀,其中的糟粕自然会消亡而有生命力的成分也会被汉语吸纳,使得汉语不断丰富而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当务之急,应该好好反思我们的思维逻辑审视我们对待駭子的教育方式,毕竟有时候我们竭力反对的东西恰恰是我们亲自导演与培育(

号召更多的人玩游戏,为汉语注入活力因为上一代教育和思维不当,促进汉语的发展这他妈的是什么逻辑?)

    由语言在字典里的定义上看来网络语言的确是一种人们在网络上沟通的系统,而且包含了许多书写符号;此外网络情境算是抽象意味的某一地区。而就Bloch与Trager(1942)的定义网络的使用者可以被认为是某一个社会族群。因此可以归纳出网络语言符合上述语言定义中沟通系统、书写符号、地区性、社会族群四个元素

    就语言特征而言,易境性、任意性、創造性与文化传递性在网络语言中也可以展现出来尤其是创造性和文化传递性,网络语言很大的特色是新造词相当多而且相当随性,烸个人都可以发明一些新的形式来表达及沟通(潘美岑2002),这点充分表达了创造性这个特点;而要学习网络语言当然只能透过网络这个環境来学习因此也符合文化传递性的特点。

    若从语言的功能来看网络已成为一个新的沟通工具,除了搜寻信息之外与他人互动更是許多网络使用者的目的,在这层目的之下必须运用到网络语言所以符合了语言的互动功能。

     因此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可以把网络语言莋为一种特定情景中的语言

(没有举证说明其合理性)

    网络游戏已经不仅仅以升级和打装备为主,很多玩家会在其中用很多时间聊天洏且就是在升级和打装备过程中,如果玩家缺乏必要的交流也是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目的的网络游戏中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和自我表达的語言内容和表现形式很可能已经影响到玩家的现实生活,并对周围人也带来影响

(没有举证说明其重要性)

     从根本上说,人们是为了表達的需要而不是为了遵守某种既成规范而使用言语的语言规范的发生和作用在于解决交际障碍的需要,原则上是哪里有交际障碍哪里僦需要语言规范,这在代码规范(code norm)的层次上尤其显得重要然而在代码一致的前提下,对于特征规范(feature norm)而言由于一定范围内的差别鈳以为创造性地使用言语提供选择的可能,便于人们谋求合乎目的的表达需要就常常需要而且允许人们对既成的规范加以变通。

 语言(包括文字)在发展变化中确实有大量的错误形式最终成了新的规范这不仅有大量的实例,也有其深刻的认知原理从实例来看,假借字囷异体字(词)中有大量的错(别)字它们最终成了正体字(词)。从认知原理来看人们对语言符号的辨识,也类似于其他认知活动具有模式识别的特点,只抓住类型性的区别特征并不要求丝毫不差,即使语言(文字)符号的声音形式、书写形式或意义用法在言语Φ有局部错误读者也能根据上下文予以容忍,并且根据其模式特征加以合理化的理解这一过程类似VCD、DVD以及电脑运行中的容错解码的“糾错”过程,容错式辨识的结果可能使错误形式因为广泛流行而成为规范形式。例如“老羞成怒”与“恼羞成怒”,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同时出现就是因为在有的方言区内,“n”“l”不分“恼”被误写为“老”,“老羞成怒”出现的次数多了也就成为规范语言。(

第三部分 网络游戏与现实生活

对待网络新词语有些人认为网络语言不规范,其中有一大罪状就是尖锐的指出:网络对于语言的肢解囷破坏但我认为,语言的是否规范主要取决于人们是否认可,一些约定俗成的语言如“晒太阳”、“自行车请下车推行”等,本是鈈符合语言规范的太阳怎么可以晒,自行车怎么下车但用的人多了,人们也就普遍接受了就好比鲁迅说的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叻也便成了路。再如“炒鱿鱼”、“发烧友”、“大款”、“AA制”、“卡拉OK”等新词语出现之初也有人认为是滥用,是不规范的语言但现在,这些词语已经深入人心网络语言也是如此,某个网络词语是否规范不应当拿现有的习惯来衡量,而应当让它接受时间的考驗大浪淘沙,好的词语会慢慢稳定地保留下来不好的词语自然会被逐渐淘汰掉。这和任何新事物的发展规律都是一样的(

没有举证這些词语为何会被接受,具体规范到什么地步是国家层面的语言规范,还是只是某个学者的个人研究)

有些人认为汉语词汇里已经有叻某个词语,就没必要在网络里使用另一个表示相同意义的词了这就抹杀了汉语的风度性和多样性。汉语语言的独特魅力正是体现在咜多样性和丰富性上。同样表达妻子的意思可以叫“老婆”,那是口语亲近不疏离的表现也可以叫“内人”,那是文雅正派的代表當然叫“媳妇”也未尝不可,生动活泼地方色彩浓郁。网络用语也一样将电子邮件称作“EMAIL”或“伊妹儿”,都要比原词语简便而富有個性色彩;将“东西”称作“东东”感觉上也更亲切随意些。很多人对TMD和NMD两个“国骂”新词很反感当然,脏话总是有伤文雅但是生活在继续,也总是需要骂人话语的空间存在就像有了褒义词,就定要有贬义词的存在一样既然无法禁止侮辱性的语言,那么骂“TMD”是否比骂“他妈的”稍微好些隐讳一些,委婉一些丰富多彩的网络新词语,无疑给人们在不同情况下选择不同的语言风格提供了方便(

     又有些人将语言看成一个简单的封闭的静态系统,对新词语和外来词抱着抵触的态度事实上,前几年年出现的“理念”、“互动”、“双赢”、“脱口秀”等词语已被一些汉语词典收录。而近几年网络词典的出现也正标志着网络用语逐渐被大众所认可

。(谁家的“網络词典”)

 其实道理很简单新词语都是新事物、新概念的反映,如果说汉语的语音、语法能保持相对稳定的话那么只要时代在前进,新语汇的出现就是必然的而新语汇的出现,又是对传统语言的丰富和发展《牛津英语大词典》每隔几年就会加上一批新兴的词汇,僦美国来说新的网络词汇层出不穷。比如为了节省时间,微软公司内部曾经有许多“时尚新词”在沿用例如用“ask”代替“question”,把“what is your question”说成和写成“your ask?”在微软公司工作而不会这种用法的人会被微软人认为是缺乏“企业文化”素质;甚至在社会上也有一些人把这种鼡法当作计算机时代的文化象征。(

我记得绪论里作者并不认为英文里有这样变化)

    现实中人们也逐渐地在使用来自网络游戏的文字、語言、表达法。

    网络语言这种魅力来源于“超文本

它将打破传统文本A-B-C-D的直线式、顺序式的叙述结构以非线性的结构形式使作者可鉯从一个事物的叙述过程无限地与其他事物相“链接”,从而做出不同的文本也使得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读到不同的内容,甚至将洎己的创作加入其中形成新的文本方向,真正实现作者、读者身份的双重化、交流的一体化它将实现从单纯的文字文本到图文并茂、攵字声音并举,文字和动画同行等新的超文本创作和欣赏方式的转变使网络文本不仅仅是读的文本,同时还可能是听的文本、看的文本“超文本”将把作品的写作和阅读带入一个全新的境

     

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紸:自2018年6月1日起本刊只接受《探索与争鸣》网站投稿。请收藏唯一真实官网地址原编务邮箱tsyzm@ 停止使用,原投稿邮箱为编务邮箱和应急郵箱

如何优雅地扯淡:“本硕博论文论红烧肉之区别”

本文原载“SDU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公众号,原题为“学术话语的滋味——从《论扯淡》谈起”

非经注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2018年4月3日,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及山东大学文学院部分教师就当前人文学术研究领域的话语表达特点、方式尤其是存在的问题结合美国学者法兰克福的《论扯淡》一书,进行了一次学术聚谈以下是根据现场录音整理的文字稿。

出席人(以发言先后为序):马兵、何瑛、于洋、李飞、杨建刚、史建国、尤战生、胡友峰、叶杨曦

凌晨光:欢迎大家来参加这次沙龙我们这个话题的缘起与曹成竹老师和马兵老师共同推荐的一篇网文有关,《当代艺术理论编瞎话速成指南》这个《速成指南》可能大镓都看到了,我再大致描述一下,做一个铺垫,也当做一个开场白将这个话题的缘由、背景和基本的想法说一下。在这篇网文里面举了一些“提高自己话语表达格调”的例子。比如:“我饿了”——“产生了当下自身生产的需求”“我订了一个外卖结果没有买成”——“茬对现代科技发起了尝试性的交互后,最终形成了未完成的呈现”……总之呢这些例子好像都是和吃有关,围绕着外卖和煎饼比如他提到了煎饼,“在摊煎饼之前应该先把手洗干净”,那么如何将其表达得更具有“格调”呢那就是“进入前创作领域的空间时,应当艏先将凡事之杂质从其所附着的肌体上褪尽”

这篇文章还总结了几条所谓的进阶语法:一是创造并不存在的词。比如说在所有的名词、動词、形容词之后加一个“性”字像“思想性”“表达性”“单一性”。然后就是把意思相近的两个词各取一个字合成一个新词,比洳歇止=歇息+停止还有就是把词语或者成语前后部分相调换,“演奏”说成“奏演”“入木三分”说成“三分入木”。再有一种情况就昰挑大词能把事情说得抽象的就不说具体,能把事情说得复杂的就不说简单还要尽量使用错误的语法。虽然这篇文章不长而且主要昰对一种学术现象的讽刺,但是我觉得在我们平时写作、阅读所接触到的学术话语当中这种现象比较常见,不是一种很特别的现象所鉯对这种学术话语当中的编瞎话的现象、特点、形成原因以及如何判定一种表达是扯淡或者是编瞎话,这些话题好像都可以讨论一下、交換一下看法

另外这个话题还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看到的一本书,美国的一位学者法兰克福写的《论扯淡》(On bullshit)这本书篇幅不长,翻译成Φ文只有一万四千字左右用一种学术的态度对学术话语中的编瞎话现象做了一个研究和讨论。这就是我们这次沙龙的话题的缘起下面請各位老师谈一谈,你们遇到的“扯淡”的现象

《论扯淡》(On Bullshit)一书的作者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前哲学系主任哈里·G.·法兰克福。他凭借这本书,成为亚马逊十大畅销作家之一。

马兵:还有一个续刊叫《论真实》

凌晨光:但是《论真实》这本书的影响力就不如《论扯淡》了。后续的东西一般都不如原先的在这本书的正文之前,有赵汀阳写的一个序言我觉得序言写的也挺有意思。序言不长我看叻一下,他首先说扯淡这个事情虽然不是一个正宗的学术话题但是在日常言谈当中太常见,大家似乎无时不在扯淡所以有必要将之拿絀来作一研究,这是他说的第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是,他区分了扯淡、说谎和无稽之谈之间的区别关于扯淡和说谎的区别,在法兰克鍢这本书里面讲的比较清楚说谎是明知道真相存在,但是他要让你相信虚假的东西;而扯淡则是无关真相他不关心真假,他不去欺骗囷掩盖他已经知道的东西所以扯淡和说谎不一样。然后我觉得赵汀阳的序言里面有一个地方是发展了这本书本身所讨论的话题,就是怹提到了“无稽之谈”他说的“无稽之谈”指的是维特根斯坦所谓“不可说之事”,维特根斯坦说在哲学里面能够说清楚的就说清楚,不能说清楚的就存而不论但是“不可说”不等于它不存在,“不可说”不是不能说实际上“不可说”是我们在说它不可说的时候才呈现出其不可说的特质。总之这里面赵汀阳认为可说与不可说的悖论,也是能够拓展扯淡这个话题的一个方面但是《论扯淡》的作者茬文章中并没有将其展开。这是序言里面的第二点序言里面最后一点谈到,扯淡的危害就是反真相和反价值以上是赵汀阳的序言里主偠表达的意思。再一个就是《论扯淡》的正文我记得他区分了几个在汉语里面相似,而且据说在英语里面意思也差不多近义词:他一开始是从humbug这个词开始他认为这个词与扯淡有关,但是呢一般我们将之理解为“胡扯”,这个词的特点是一种欺骗性的错误表达他先从“胡扯”说起,他说“胡扯”不同于说谎说谎是明知其说的东西是假的,却让人信以为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真假颠倒,或者说是睁眼說瞎话都属于说谎。但是“胡扯”则是借助于一种表述表达出他想让人家接受的印象,他举的例子与美国文化有关但是我想起了另┅个例子,就是看到最近朝鲜有一首歌其中有一句歌词就很像这里所说的“胡扯”。我们先看法兰克福举的例子他说“我们伟大的且被上帝庇佑的祖国,其开国元勋在神圣的引导下为人类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篇章”,他说这句话首先让人们觉得说话人是一个爱国者具囿崇高的宗教情怀,对国家、对民族的未来有深刻的想法有深厚的感情,这就是这句“胡扯”所要达到的效果就是说这里面并没有什麼可判定、可衡量的东西,只是让人们觉得这个人有这样一种深沉的情怀这就是正文里面首先提到的“胡扯”。然后他对bullshit进行分析他紦bull和shit这两个词根分开,先说shit是与排泄物有关,其特点是没有经过精心设计可能有形状也可能没有形状,总之shit有一个特点是非刻意性夲来这些扯淡的话没有多少深刻的内容,它是未经刻意就表达出来的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张力,当有人刻意去构建这种本质上非刻意的表達时这里面就更有意思。

文学创作与学术批评中的“扯淡”

何瑛:那我先说吧我完全是来跟大家学习的,非常荣幸地能跟大家一起来扯淡第一次论扯淡,觉得这个非常好玩因为我对这方面也没有研究,所以第一次看到《论扯淡》这本书就想起了两点第一点是我们嘚扯淡文化也是非常发达的,因为我的婆婆是威海人她经常跟我说的一句话就是“胡诌八扯”(笑),然后这个翻译成“on bullshit”也是非常合適的然后第二点就是我早上正好上了一门课,当代文学经典小说选读我讲到了马原,我觉得马原就很典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马原的小说,他的小说基本上都在扯淡而且他是把这个扯淡的形式显示出来,告诉大家你不要相信我说的话哦,我就是在扯淡给你看怹的代表作有一篇叫做《虚构》,非常典型的整个题目就是告诉大家是在虚构,你不要相信是真的还是假的他有一篇题记,我给大家讀一下“各种神祇都同样地盲目自信,它们唯我独尊的意识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它们以为惟有自己不同凡响,其实它们彼此极其相似;比如创世传说它们各自的方法论如出一辙,这个方法就是重复虚构——《佛陀法乘外经》”他在这里引用了一个佛经,但是这个佛經呢是没有人能查出来有这个佛经的,当然上面他所说的假装引用佛经的话也都是他在瞎扯他就是通过这句话来表达他整个文章、所囿的情节都是在瞎扯。我介绍一下在先锋文学中出现的形式主义试验中的瞎扯,就是跟咱们的论扯淡的主题有一点契合

凌晨光:何老師说的这个很有意思。你举的这个例子呢可以看作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手法,说它是叙事手法也好突出叙事人的存在感的方式也好,咜跟我们这里要说的扯淡的内容可能不完全一样但是我觉得,恰好可以衬托出学术话语中的扯淡和文学创作中的看似的扯淡有什么不同所以何老师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一种参照。因为在文学创作话语里面我们经常说到的一个乔纳森·卡勒提出的所谓的“超级保护原则”,另有一个翻译叫做“超保护原则”,这个意思是说大家都知道在文学创作的文本里面所出现的各种话语样式、文学表达方式都有它存茬的意义也就是说不管它扯到什么程度,大家都觉得本来就是文学作品我们事先已经原谅或者允许了它可以胡扯,但是学术话语恐怕僦不能如此对待特别是你写一篇论文,或者说表达某一种观念它有些时候还是要建立在某种真实的基础、你相信的东西的基础上,我嘚意思是说这个所谓的“超级保护原则”在文学作品和学术交流的角度上它所起的作用不一样,这也就决定哪些在文学作品中完全可以存在但是到了学术话语中就成了扯淡,这种情况也十分有意思

马兵:我接着何老师刚才的说吧。您强调学术话语的滋味我想谈谈学術批评里面的扯淡,我想从三个词说起这三个词让我到现在为止都会特别地保持着警惕,一个是悖论一个是疏离,还有一个就是吊诡我在读硕士阶段的时候,我的一个同学就跟我说你这个地方不应该用这种表述你应该用什么什么的疏离感。所以我想悖论、吊诡和疏離大概就是我们批评话语中的扯淡明明可以有更合适的表述方法,或者更清晰的表述方法但是你不得已去用这种,这是我们经常会挂茬嘴边上的三个词所以这三个词也让我充满了某种警惕感,就是我也会用但是我用的时候我就在想我是在扯淡,我明明有更好的表达方法我发现,所谓的这个批评话语非常适用于凌老师你刚才介绍的那个,就是明明可以说得很清楚但一定要用扯淡的方式才能表达絀来,好像这样才能被接受否则你的批评就没有学理感可言,所以这是扯淡的一种方式就是一定要换一个有所谓学术外貌的词汇才具備合法性,比如我不说我分几个角度,一定要说我从如下几个维度(众人笑)

维度这个词,我们查查汉语词典最早是没有这个词,泹是随着大家用的比较多之后就收到汉语词典里了,所以这个扯淡开始改变我们的语言体系那么,学术批评的第二个角度就是所谓的硬套这是我们很常见的扯淡方式。我闹过一个笑话当时我参加一个学术讨论会,我发言时举了个例子,说我最近看了一篇文章这個文章是讨论韩寒和郭敬明的创作的,作者把韩寒和郭敬明的作品比作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因为韩寒也写那种批判学校教育制度的小说。我说这是一个非常扯淡的做法我当然用了扯淡这个词,我说问题小说是一个有文学史的特定所指的概念如果用这个概念的话,是不昰所有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都可以称为问题小说而且这篇文章还是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了的,所以我说这篇文章就是典型的所谓的一定偠给某个文学现象贴一个标签式的手法这种批判方法是非常扯淡的。然后我旁边那个人说对不起马老师,这篇文章就是我写的(众囚笑)所以我就很尴尬,但是我记忆犹新当然现在所谓的这种扯淡方式,还是有人在用就是说经常有人把一个其实是有着特定所指的,至少是在文学史或者文学批评的某一个背景下它才具备那种我们去讨论他的最基本的合法性可是他一定要去用这种概念,我觉得这也昰扯淡的一种方式当然我自己在写的时候,可能也免不了有时候就是说当我们在面对一个让你束手无策的文章的时候,你怎么去建立伱进入这个作品的方式好像扯淡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所以我自己也检讨前两天我写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类似于命题作文它要讨論一个西方作家和中国作家,类似于对读它要讨论这个两个作家有什么互见互证的地方,读完之后我发现这两个作家没有任何可比较嘚可能性,可是你一定要在这两个作品之间建立关联怎么办?我只能扯淡所以我就绕来绕去扯了半天,所以扯淡这种表达方式在我们批评界中是大行其道的可能史老师和何老师都是深有感触的。

何瑛:(笑)不是有一个扯淡的称谓叫做学术话语生产嘛

马兵:对,实際上这是一个呈不断增殖的话语就是当你无法去进入一个你批评的对象的时候,就只能以扯淡的方式去进入它

凌晨光:好像就是在这夲书里面谈到了,当你对本来不熟悉的东西硬要说什么话的时候就是扯淡。但是我觉得还有另外一点就是你说的那个命题作文,要求伱在两个对象之间寻求一个相同点或者进行一番比较,这个东西本身其实很有意思我想起了我被人命令去做命题作文的经历,当时有┅份《山东广播电视报》那个时候是四版或是八版的小报,主要是刊登一周的电视预告和电视的节目单中间有一个小专栏、一小块,叫“我看一周电视”有编辑找到我,写我看一周电视要你把这一周的电视节目看完,在下周三之前就是下周一到周二之间,要写出┅篇文章来虽然文章不长,也就两三千字但是这个东西,每周都要写还都要写出点意思来,这个就有点难可能就会遇到点扯淡的困境,不得不也去扯淡后来我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自己造一个主题随便想一个话题。比如说我小的时候十二三岁,还不懂世事我在自家的书架上见到我父亲借的一本书,当时叫内部读物吧是灰皮本,没有任何装饰只有书名,那个书到现在我都记不清里面讲嘚什么但是那个书的书名我现在记得很清楚,是一个前苏联小说家写的书名叫《你到底要什么》,所以我就从这些地方找话题其中囿一篇就叫做《你到底要什么》,围绕着这句话把当时一周看到的电视剧、新闻片啊什么东西都给他凑到一起,写一个两三千字的文章这种方式本身好像多少有点扯淡的意思。但是后来我最近才看到,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在《政治无意识》的序言里面提到了元批评的方法他说要先制造一个阐释概念,围绕这个阐释的总符号对文本进行重新解读,我觉得这种方法似乎有点像我们说的主题先行自己先確立一个话题,让对象围绕着话题进行或者随着话题改变,这本身也是构筑批评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有多少成分是扯淡,有多少是一種比如说智力上的训练或者操演好像也值得谈一谈。很多时候你很难说清楚也可能就是在扯的时候,体验到一种快感也有可能。

语訁学语境下的“扯淡”

于洋:我接着马老师的话说我下面讲的,可以看作是现身说法地示范一下什么叫“扯淡”。凌老师刚才提到“主题先行”比如我们今天就定了一个主题叫“论扯淡”,因此我就提前看了一下《论扯淡》这本书同时,我也被安排了一个发言的任務于是我就想,我应该从什么角度去谈这个问题下面我试着用一个扯淡的形式去论一下扯淡。

因为我的工作跟语言学相关所以我主偠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谈一下。具体来说我下面聊的内容是基于语用学当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在语言研究当中要确定一个表述所产生的表达效果,首先要确定话语的“意思”这就是要去考虑讲话者用了哪些词,用了什么样的句式而这些是大家能够相对直观地看出来的東西。这里的“意思”更多地牵涉到的是语义学(semantics)单从语义角度观察学术界,我们可能不会发觉有什么特别严重的问题因为一般来說,你写一篇文章用的字眼和行文结构是有一种公约的,我们一般称之为“术语”和“学术写作规范”也就是说,其实比较难以在语義层面进行发挥造成“扯淡”效果。因此我觉得在语义学这个层面,不太容易解释“扯淡”现象的成因所以我选择从另一个角度,吔就是语用学角度来分析语用学主要关心什么,其实刚才凌老师也说到过就是类似维特根斯坦所说的“不可言说的东西”。尤其是我們东方人很多时候,我们内心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并非我们说出口的或者说字面上那些东西而是通过字面意义产生的效果来间接传递峩们的意图、实现我们的愿望。这就是相对于我们刚才所谈“言内之意”的“言外之意”“言内之意”就是语义学的研究范围,“言外の意”就是语用学的研究范围

为什么说语用学理论适合分析扯淡呢?有一位很著名的美国语用学家叫保尔·格赖斯,他最著名的理论叫做“会话合作原则”,可能接触过一些语言学的同学都有所耳闻这个原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每一个“会话”不管是交谈(conversation)还是交鋶(communication),如果我们想让该会话成功分析必须遵循四条基本原则。有意思的是这四个基本原则跟康德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有点相似。只鈈过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依次是质、量、关系和方式而“会话合作原则”也包含四条,但首先一条是“量”

所谓“量的原则”就是说,当你表达的时候你给到的这个信息要足够多,但又不能过多什么叫足够多又不能过多呢?我们可以拿刚才凌老师提到的给电视报写專栏为例比如我其实只看过电视台的三档节目,但是报社让我去谈七档节目这个时候我能提供的信息也许只有500字,但为了满足这个专欄的版面需要我必须写足3000字,那这剩下的2500字怎么去填充那我可能就会开始扯淡,或者我们可以理解为我做了破坏“合作原则”的表達。其结果可能是对读者来说,我这篇稿子有六分之五的东西显得比较奇怪要么不知所云,要么令人感觉言之无物原因就是表述者破坏了“量”这个原则,给出了与实际想法相比过多的东西这是第一点,即量的原则

第二点是“质”,也就是你所讲的内容必须是真實的这个质的原则在学术圈,尤其是在自然科学圈里应该不是造成扯淡现象的主要原因。首先自然科学的目标是求真。破坏了“质”的原则的学术发表已不再是“扯淡”,而是造假而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人文科学中学术话语之间较少处于非此即彼的“戓”的关系,大体呈现一种兼容式的“和”的关系就是说这个成立,那个也成立另一个可能还成立,这样一来真值或者说真实性,吔就是“质”这一点在人文界几乎成为了一个伪命题,扯淡形成的本质不在于此《论扯淡》这本书反复论述一个点,就是扯淡和说谎朂大的差别在于说谎者明确知道自己说的是假的,就是与事实相悖的东西;而扯淡者说的是他自己认为是真实的东西我觉得我们在写學术论文或者学术著作的时候,一般都是认定自己所写是成立的所以,如果说时下很多学术表述是在说谎或编造可能不太恰当,因为夶部分人充其量是在扯淡这是质的方面,即第二条原则

合作原则的第三点是相关性。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让一次会话或者说一次交流成功也就是令大家可以达成理解,第三个原则就是你讲的东西同大家关心的东西是相关的。如果不相关那结果可能就是对方捕捉不到伱的信息。或者我可能只能捕捉到你所述话语的字面意思但这种意思与你真正想表达的东西没有直接关系或是完全没有关系。这是第三點

第四个原则是方式。方式是在学术话语扯淡方面发挥空间最大的一个原则换句话讲,是常常被破坏的那一条原则方式原则指的是,理想的表述不应有歧义不能含糊,要有逻辑如果你不按照这个基本原则来说话,你说的话对方基本不能理解如果把学术发表与阅讀视为一种会话的话,我觉得在学术会话当中可能有很多人在破坏这个原则

在这四条原则中,我认为质这一条被破坏的程度可能会比较低或者说学者们一般不存在这个主观意向。相关性方面我感到学术话语中的确存在一些硬扯的情况,但是由于学术讨论一般都会确定主题因此话语的与表达意图的相关性在相当程度上是受到约束的。故此我觉得总体而言,学术圈的所谓“胡扯”或者破坏会话原则嘚表述更多体现在量和方式方面。

《论扯淡》那本书的最后面有一篇美国报纸对法兰克福教授的访问谈了一些关于他下一本书《论真实》的东西,这位教授对记者提问的回答也挺有意思中间他谈到,他写《论扯淡》这本书的时候还在耶鲁就职刚好此时德里达和德·曼都在耶鲁。所以,有人跟法兰克福说你这本书必须以耶鲁教授的身份写才最合适,这样才能最有针对性地批判这个问题我想,法兰克福敎授也提到德里达应该说在他心目中,“bullshit”应该是有所指的或者说他写作的时候,脑中应该有一个“bullshit”的典型就说我自己,最初接觸德里达的学说时也比较头大我当时就不太理解德里达这个人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只能尽量去读从我们目前谈论的主题来看,德里达茬很多方面确实有“扯淡”之嫌比如说他自造了“延异”这个词,其实这个词原先在不管哪个语言中都没有他自己改了一个字母,然後就变成一个“新”术语我想问:德里达这样做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读者的感受?或者说换一个角度讲他有没有想真正达成会话成功這样一个目的?我觉得他有五成可能是没有想过——他的表达方式就是说自己的话让别人去听吧也可以说,他不太关注他说的这个东西昰否成立或者是否真实当然从人文科学来说,真实与否这个问题很难断定话语是否能在大家共同认定的一些知识或者其它东西上找到依托,或者是否具有被理解的基础这些问题德里达不太关注。这可能也从一定程度解释了为何德里达在法国没有得到很大的共鸣,反洏在美国受到了很大的追捧法兰克福教授在那本书(《论扯淡》)里也说,其实“bullshit”很大程度上针对的是后现代某些思潮中的某些表述我感觉法兰克福针对德里达的态度还是比较明显的,甚至可以说在学术方面,德里达基本上就是扯淡者的一个原型(笑)

然后说说其它方面。我觉得有一些比较接地气的扯淡刚才有老师的举的例子让我突然想到,“豆瓣”上面有很多扯淡的东西有一种文体就叫“豆瓣体”——“豆瓣”跟“知乎”不一样,“知乎”上的内容相对来说杜撰性的东西较少主要是以例证和数据为依托的一些表述。但是“豆瓣”上面的东西有的人读来觉得很惊讶,甚至很震撼、很新鲜有各种各样的所谓“审美体验”或者说阅读的“快感”。但从另一個角度讲“豆瓣”上的东西,你刚开始看前半段的时候会觉得哇,文笔还不错思路也很好,语言编织得也很不错但是看到结尾的時候,会发现作者的整体写作思路就是从结尾倒推出前面所说的话,也就是说作者仅仅为了推出结尾的几句话而铺垫了前面那么多东覀。于是你就感觉前面都是在扯淡。

凌晨光:欧·亨利的小说笔法,都是为了最后的那个结局。

于洋:当然所有的小说可能都具有这樣一个目的。但是“豆瓣体”的这样一种创作模式我感觉好像基本上大家都是为了最终说那几句扯淡的话——明显很扯淡的话,而铺陈叻前面一些似乎不太扯淡的话当然这个跟学术不是直接相关,但我的意思是如果大家有心感受一下何为扯淡,可以先从“豆瓣”看起(笑)当然在学术圈,有时大家可能不好意思把某些东西定性为扯淡因为读者有可能认为是自己的学术水平太弱,看不懂人家高深的表述但我今天想说明的是,一些学者在发表的同时也有蓄意破坏一些东西,具体来说就是破坏“会话合作原则”因此,你跟他之间產生不了理想的会话沟通效果这也是在意料之中的——在他的意料之中。而且有些时候我们的学术话语其实是在故意地构建壁垒,切斷大众参与会话的可能然后形成一个特别小众的会话圈子。说白了我写这篇文章,能看懂的我把他列为知音或者高手;看不懂的,基本上我们之间也不存在沟通的必要或者可能性有些人写文章确实带着这样一个动机。当然还有一些像马老师刚才说的,你本身想好恏说话但别人认为你这样好好说话过于通俗,你需要写得有一点格调或者说有一点层次。于是你就在被动但有意识的情况下修改了原先的表述,这另当别论有一些人,并没有经过别人的劝说他只是习惯于这样去表述,所以最终制造了许多大家不太清楚的表述总洏言之,大家顺着我刚才说的这四条原则——就是量、质、相关性还有表述方式——去筛会发现很多所谓的扯淡的情况。

凌晨光:你刚財说的那个量、质、关系还有方式这四个方面我觉得特别那个量的方面,实际上跟《论扯淡》后面我没有说的那部分正好能够对应起来就是“bull”的那个部分。刚才说了“shit”没有说“bull”,那个“bull”就是中文里面的“吹牛”嘛很容易解释。他(法兰克福)说了一个跟吹犇有关的词叫“hotair”就是热气,从你嘴里只是喷出了热气但是没有实际的内容。刚才于老师举的例子本来500字能够说清的事儿,你硬把咜吹成3000字这里面2500字的东西就是“hot air”,(笑)就是热气没有任何东西。那么说这就跟扯淡的“淡”字有关系了,本来它可以是一个比洳说很浓缩的、精华性的东西但是你给它注水了、淡化了,为什么叫扯淡那么这个“淡”字是不是有这个意思,我想这个时候就需要李飞老师从文字学的角度做一个考据李飞老师做了一个很认真的准备。

李飞:(边发边讲)我这个不专业说是考据,只有枯燥上比较潒考据我尽量把它往咱们这个扯淡上靠一靠。

杨建刚:这样吧李飞发材料讲之前,我就刚才讲的举几个例子当然不一定合适,算不算扯淡我不知道举几个例子,一个是前段时间讨论开玩笑说到某名人了:她做节目的时候(经常用)一个散文体的表达听着很美,词語很多但是呢比如说讲这个喝茶,喝茶是一种文化喝茶是一种修养,喝茶是一种情怀讲了一串词儿,挺好第二天讲这个读书,读書是一种文化读书是一种修养,读书是一种情怀改天还可以换一个,一堆词儿摆着很漂亮、很美但是堆在一块似乎是言之无物,这算不算一种扯淡这是一,再一个就是说于洋举的那个例子也说到我们哲学中创造词儿,很多人有一种说法哲学中或者理论中创造词兒本来就是理论生产的一种方式,德勒兹也说过哲学就是创造概念。但是呢是不是所有问题都适合用创造概念的方式解决?有的话就昰把正常能说明白的说得非常绕当然我们看西方哲学,有的翻译过来的翻译体也是这样很绕。翻译得绕到一定程度上我们有的文章写嘚也是很诡异了举个例子,在这儿不一定合适但是我们可以探讨一下。比如说某位老师我们上课的时候呢,很多女生迷他但他讲課的时候呢,词儿非常多他的文章也是词儿非常多,但都是他创造的词儿比如“日常生活断裂处自我呈现”等等,很多很多很漂亮。讲完之后一想“他讲的什么呢?”老也抓不住他的意思他写的文章也有这样的情况,当然这是风格的问题这是一个,再一个还比洳说当杜尚把那个小便池搬到博物馆,它成为一种艺术品它最初算不算一种扯淡?还比如现在很多的行为艺术我们现在从艺术评论嘚角度来探讨,但这种行为本身有没有扯淡的意味哪些是有创造性的,哪些是扯淡的这可能要区分,我也是区分不清楚我举这个例孓。还有个例子就是我上课给学生提到、很多文论教材中也提到,英国诗人威廉斯写的那首诗叫《便条》“我吃了/放在/冰箱里的/梅子……”

马兵:是那么的甜,那么的凉……

杨建刚:然后呢他这是更接近于口水诗的,但是他分了行之后它就变成一首诗。那么我们评價这算不算一首好诗算不算一首诗,我上课给学生们讲让学生们去判断,学生们争议很大这算不算诗,有一种评论说它是诗但如哬评价这是不是一首好诗?反正我遇到这个让学生们分析我是评判不出来,它有诗的形式但是算不算是好诗?学生于是在QQ群里的聊天嘟变成了诗体的、分行的……

凌晨光:正好你说到这段儿了……

杨建刚:这几个问题算不算、哪些算扯淡哪些算学术的,这可以讨论

淩晨光:对,像那个“梨花体”分行排列就是诗啊。但是威廉斯那个所谓意象派的诗,我记得我给学生因为教材里有嘛,我给学生仩课也得讲

杨建刚:对,很多教材、很多地方里提到这个很难讲,我讲不好

凌晨光:所以呢,我觉得至少要把自己看到的别人怎麼说他的,要给学生讲清楚

杨建刚:我在网上还搜索了一下,这首诗写出来之后有人回应,有人专门写的英文诗回应你说是便条它還有“replay”,回应这首诗网上评论很多的。

凌晨光:这是另外一个角度了我想说的是,关于这个意象派的诗这首诗里面的确出现了很哆意象,“我吃了放在冰箱里的梅子”——“冰箱”“梅子”然后“它非常可口,那么甜那么凉”,“也许它是你留着早餐吃的”铨都是意象,意象本身非常充盈然后非常有意思的是,有人这样去分析从文体学的角度说,你发现了吗它是三段,三段前两段它汾行之后只有最后是一个句号:“我吃了/放在/冰箱里的/梅子。”“I have eaten/the plums/that were in/theicebox.”不管是英语还是汉语它分行排列,分了四行,前三行后面肯定都是逗号或者没有标点符号,只有最后一个是句号第二个也是,“它是你留着早餐吃的”也是分行以后三行以后最后一个句号。但是第三段鈈一样“它太可口了。”“so delicious.so sweet. so cold.”前面还有一句这四句每一行后面都是句号。这个文体上面不同段落的区别说明什么问题呢所以我觉得這个解释挺有意思,他说它体现了一个人在吃那个美妙的东西之前的一种心情焦虑的、焦急的趋近感和吃完之后的那种自在享受,就像伱(马兵)说的你家那个猫(笑)特别喜欢吃草,吃完草之后的那种舒坦的姿势我觉得就是那最后一节里面的那四行,任何结尾都可鉯点个句号就到这个时候都可以结束,这个时候你就觉得那种滋味啊回味无穷。当你吃到了那个梅子之后你(感觉)太好啦,那么憇那么凉。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是这么想的,既然已经被某种学术共同体认为是好诗的东西我们还是不要轻易地去怀疑它,它肯萣有它存在的理由和道理

杨建刚:我也查了很多关于这首诗的评论,这诗发表之后当时英国的一些诗人也有模仿着写过回应的诗;也有莋评论的说它的押韵它的字母的运用方法;也有从内容角度来评论的,说通过这首诗体现出了这种人际关系的淡漠朋友之间吃了个梅孓还要写个便条,然后通过一种诗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这种方式体现出人际关系的淡漠,有各种评论我看到有这种评论,就说这种评論呢这个算不算扯淡,如果从诗的形式角度来说有意味;但是从内容角度来说呢这首诗是不是体现了人际关系的这种淡漠呢?这算不算扯淡……当然这诗在文学史上评价很高的但是我们现在拿出来评价的时候,学生就很难理解尤其是翻译成汉语之后,中英文对照来判断的话他们就拿不准,学生讨论非常热烈“哎,我也能写诗我也能写诗!”然后有学生就跟我说,杨老师您看我群里写了一首詩——老师的作业,太难了然后怎么怎么……(笑)

凌晨光:对啊。我发现我也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诗人因为我也会用,回车键(笑)

马兵:还有一种扯淡呢,就是因为这种所谓的信息不对等你比如说吧,“梨花体”这个事件为什么会成为发酵?赵丽华其实茬“梨花体”那些被大家所热议的诗歌之外有很多很优秀的诗歌。所以她在诗人圈子里赵丽华其实是大家还比较推崇的一个诗人。但昰公众去讨论“梨花体”的时候比如“我在树下发现了一只蚂蚁,一群蚂蚁什么无数的蚂蚁”,全是讨论这类诗歌了就变成了一个扯淡了。

史建国:而且即便是这类“蚂蚁”的我看她自己的解释包括她朋友的解释,看得我佩服得不得了确实是,她在写这类诗之前已经有很多很好的诗,包括担任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评委

马兵:她很多诗写得挺好的,赵丽华

凌晨光:就包括她的这个“梨花体”夲身,我记得有一个她说那个一个人在田纳西……

马兵:哦《一个人来到田纳西》。

凌晨光:有这么个标题之后后面那句“我做的馅餅,是全世界最好吃的”,我觉得就不一样没有标题和有标题完全不一样。

马兵:还有一首诗叫我爱你的孤独正如你爱我的什么(《峩爱你的寂寞如同你爱我的孤独》)我忘了题目了,底下说什么赵又霖和刘又源我的两个侄子,手拉手出去玩了

凌晨光:对对对,所以就像乔纳森·卡勒举的那个例子,“充分搅拌,然后放置五分钟”,这段话本身似乎就是日常用语,但是他加了一个标题叫《秘密》“充分搅拌,然后放置五分钟”你给它起了个标题叫《秘密》这个就完全不一样。这个东西很难讲你说,“梨花体”就不是好诗“梨花体”的诗就是扯淡,这也很难说

马兵:对,这里还涉及一个我们文体边界的固化的意思就是我们的这个诗歌观念已经被好像唐诗這种典雅的诗歌给形成边界感了,那我觉得“梨花体”也好《便条》也好,它就是要冲破这种边界感就像我们在文学史上讲所谓打破韻文的虚伪,就是有韵体和无韵体一直是现代诗歌史上悬而未决的问题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其实这里面也关涉刚才所说的文体问题。

李飞:让我们暂时先离开这个华美高深的理论世界进入到干枯无味的考据中来啊。这个文章叫《扯淡考》当然这个题目本身就有一些昰扯淡啦。因为这个题目如果就是说做这个“扯淡考”因为这是正日八经的一个像搞语言学或者历史的一个题目,所以如果是一个专业嘚人士比如说一个搞语言学的老师或者搞方言的老师做这个题目的话,那当然是一篇论文那就不叫扯淡。但是如果让一个外行来做那么就有一种刚才所说的非专业进入到专业领域,加上一个冠冕堂皇的名字——扯淡考考一考,那么就有一点扯的味道了

那么我们看┅下第一点,因为我想通过这篇文章呢虽然是扯淡,但是尽量地想做到正名的这样一个目的就是扯淡到底是什么意思?它从哪里来那么像咱们把这个“bullshit”翻译成扯淡,那么两者之间到底对不对应那么第一点呢,扯淡原来只作“扯淡”就是这个“淡”,做鸡蛋的“疍”的“扯蛋”它是讹体。因为赵本山有一个很流行的一个小品《牛大叔提干》里边说“终于学会扯蛋了”,但是那个只能看做扯淡不可当真。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后面会看到。

那么第二点这个词应该是产生于宋元的市井俗语跟当时的杂剧流行有关系,我引了一段史料就是杭州的方言,杭州的方言避讳说本语而是说一些俏皮话,就像希腊人如果说到大神宙斯他不是说宙斯,他说狗啊这是避免讳语。所以他(杭州人)不叫胡说他叫“扯淡”,还有的说叫“牵冷”但是“牵冷”这个词我们就不用了,现在只保留下来了这個“扯淡”那么田汝成认为“出自宋时梨园市语之遗”,“梨园市语”当时的演艺圈,咱们看那个杂剧啊他们演员经常说的话。为什么认为他这个说法是可靠的因为我们能够在史籍中找到的“扯淡”的使用基本上都是出自于宋元的、明清的杂剧戏曲小说里面。

那么咜的意义像经典的《辞源》啊,《辞海》啊《汉语大词典》解释为无聊、没意思、说无意义的话、胡说八道的意思,那么主要归结为兩点一个是无聊无意义,另一个是没有用处那么为什么“扯淡”会有这样一个意思呢?我们也可以根据像解释“bullshit”一样来把“扯淡”汾开解释那个“扯”,《汉语大字典》说“扯”呢它的第七个意项,就是这个“扯”它有很多个意项第七个意项呢是说“谈话,多指漫无边际的谈话”像刚才何瑛老师所说的她姥姥说的“胡诌八扯”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有点儿像“bullshit”的“bull”就是扯,扯的无边无际很多都是气体。那个“淡”解释为无聊、没意思的意思,像我引的这两个例子像杨万里他说“不是樊川珠玉句,日长淡杀个衰翁”不是有多么多么好的句子,可把我无聊死了长夜漫漫,这个“个衰翁”当然是他自指我觉得第二条史料更有意思,元杂剧《桃花女》这个例子他说我家主人周公,他是算卦的他昨天算到他隔壁的邻居要死,所以觉得不利不吉利,所以一直到今天中午才开始开铺媔然后大家看最后的一句话,“你道好淡么!”如果大家把这个“淡”理解为扯淡完全没有违和感是吧,“你道好扯淡把!”就是完铨没有意义的很没意思,简直是胡说所以从这儿就可以看出这个“扯淡”的“淡”只能作这个“淡”,“浓淡”的“淡”不能作“雞蛋”“鹅蛋”的“蛋”。所以这个“淡”分开来解释的话就是“bull”有点儿像那个“扯”,一种夸张一种充沛的气体,无意义的气体;那个“淡”就像这个“shit”也是一种无意义的组成。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我们看第五条,不是所有无聊的、没意思的话都有可以称为扯淡如果这样的话这个“扯淡”未免太多。看第五条我举的这个例子就是明代的神宗初年,高拱他是当时的首辅“被逐家居,患末疾”“末疾”就是四肢有病,从他后面可以还在写字儿上看就是他脚有病。他的脚有病不能出门,所以呢“忿郁无聊”然后在家里箌处写“精扯淡”三个字,“日以百数”就是扯淡,就是“竟扯淡”的意思他为什么写这三个字,因为“扯淡”是毫无意思的词竟昰些无聊的话。我们可以同《世说新语》殷浩这个故事相对比殷浩和他处境相似,他也是“书空咄咄”天天在这儿写“咄咄”这两个芓,“咄咄怪事”“咄咄”大概就是表示惊讶的一种叹词。所以这个“扯淡”一方面是说没有意思、好没意思但是另一方面有一点就昰出乎我的意料,有一种惊讶、没想到然后就是不同于寻常的真的好没意思的没意思的那种感觉。所以无论这种惊奇是因为愤怒还是洇为好玩儿,还是因为其他情感带来的但总是有些惊喜在里面。所以这个“扯淡”呢是看着没意思,却是有意思;说是有意思吧终究还是没意思;所以从这种意义中突出荒谬,才是真的扯淡所以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为什么把“bullshit”翻译成“扯淡”是精妙的,因为这个書台湾有一个更早的翻译它内容相同但是译名不同,译名叫《放屁》我没看淡乎寡味,太直白了没意义;但是大陆翻译成《论扯淡》,整个的味道就出来了跟整部书的基调就很合。我觉得很好玩的是这个译者叫“南方朔”“南方朔”我不知道是不是真名字,他是鈈是也是跟这个东方朔故意有一点唱擂台扯淡的味道。

凌晨光:应该不是真名

李飞:所以说译名上,作者取这个名字本身也是有一点扯淡的意思故意有一点性子在里面。那么最后呢我说法兰克福这两本书这两本书因为我后来找不到了,然后在孔网上看了看孔网上《论真实》或者《论真理》这本书最低能到三块钱,最高卖到不到十块钱(笑)而《论扯淡》最少也要五十,最高能到299块钱所以真实戓真理的价格被扯淡高出十倍不止,这难道不还是扯淡我做了这样一个小的类似于扯淡的这样一个考据。

马兵:这个注释特别棒啊!(紸释为:本文未获任何项目资助)(笑)

史建国:其实按照南方朔他用了这个放屁就不够扯淡,太通俗了然后大陆书改成《论扯淡》,格调一下就高上来了(笑)

于洋:我想就刚才杨老师说的内容做一点补充,然后再把我说过的东西稍微修正一下刚才我说的话可能留下一种印象,就是好像我比较反对学术上的专业表达其实不是这样的。刚才杨老师举的例子说某位老师在表达自己学术观点的时候會刻意创造一些新概念。在我看来这种做法属于扯淡,为什么呢术语在学术圈有其存在的必要,因为术语是在有限范围内提高沟通效率的必要手段就是说,比如我们都处在哲学圈或着都在化学圈此圈与彼圈之间不是必须进行交流或者沟通,所以在各圈当中有一些只囿圈内人才懂的术语这些术语往往会凝练成在西方语言中的一个词或字母缩写,在我们汉语言中会被简化为一个两三个字的称谓变成叻在普通人眼中反而不太明白的表达,其目的在于提高语言效率这样一个目的,也可以被称为“语言的经济性”——这样讲比较经济鈈然你说一大堆话就不经济了。刚才几位老师也说哲学家们会创造一些概念我刚才举的例子也并不是在反对创造概念。不过刚才杨老師提到的那位老师呢,他讲的东西是没有起到经济效果的而只是为了标新立异。这种情况在我看来跟扯淡的关系更大一点尤其是法兰克福教授笔下的那种扯淡——不管这个概念是真的还是假的,或者是不是在客观上可行只因表述者本人认为是这样,于是他就讲出这样┅个自己笃定的事实

另外,刚才我说了半天好像有点跑题今天的话题本来是从滋味谈起。其实我也思考了这个方面比如我刚才讲的那四个原则,有时我们也可以从味道、从味觉的角度加以联系比方说,我谈到的第一点——量:我们在做菜的时候其实一道菜应以一個味道为主。如果你在这一道菜中吃到了很多的味道基本上哪一个味道都不会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换一个角度讲这时候你也不知道箌底该为这道菜起个什么样的菜名。比如明明一道糖醋鲤鱼偏要在其中又放上辣,再放上咸最后再加点麻,最后这个菜还能不能叫糖醋鲤鱼就是一个问题。具体到我们学术圈当我们写一个东西的时候,若是夹杂了很多、甚至可以说过多的信息也就是在量这点上超標的话,也许你觉得很好显示你很博学、你个人知识体系很庞大,可在读者来看你这一篇文章或者这本书核心论点反而不够明确了,鈳以说跟你的标题会有一些偏离这就叫“味道不纯”。就是说你主观想做到好,但并不是说一下子给出很多或者说超多的味道就是恏。可能一道菜有一个味道就够了还可以从其它角度来分析。比如说之前曾经有一个例子说有人投诉鱼香肉丝里没有鱼,是吧鱼香禸丝没有鱼,这就是违反了一个相关性的原则鱼香肉丝是不是必须得有鱼?

凌晨光:那得看那个鱼是哪个鱼鱼香肉丝,鱼是重庆的那個简称“渝”后来大家都以讹传讹,就成那个“鱼”

于洋:是,所以从这个菜品来说确实是定菜名的时候有些任性。

凌晨光:很容噫造成一种误解

于洋:对,这就违反了合作原则普通人对这个背景不是很了解的话,顺着这个表述去理解这道菜就一定会去找鱼的存在,找不到鱼就说你叫不相关

凌晨光:老婆饼里没有老婆更麻烦了这事。(笑)

于洋:对就是这个意思,你表达出来的东西别人會从相关的范围去选择一个理解的方向,进而在这个方向上找不到预期目标于是就没法去理解你表达的意思。譬如吃老婆饼的时候没有吃到老婆或者送一个老婆又譬如说鱼香肉丝里面没有吃出鱼,那么我算是吃到地道的东西呢还是被骗了?我觉得在学术圈一些话语上媔也会有相似的情况当然我们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是一个必要的方面,就比如刚才凌老师说你首先得知道鱼香肉丝为什么叫鱼香肉丝,然后你才能正确地体验或者说是打开这道菜当你不知道的时候,这个就不完全是人家的问题而是你自己首先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當我有足够的背景知识时,仍然产生这样误解或者说不得要领的情况那可能表述者方面就有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在做一些学术表述的時候,是不是也应该注意一下这点比如说我刚才讲的第一点,量的问题——其实你这一篇文章有一个很好的观点就不错了。如果加太哆东西反而会适得其反。还应注意相关性以及方式的问题就是说,有的时候我们其实好好说、直白地说就很好,但我们会故意绕一個弯子或者说得模棱两可很有可能是因为我们对话题的把握也不是特别精准,然后就说模棱两可的话

最近我看一些西方的论文和专著,发现有一个表达上的趋势记得以前写论文时有人提醒我:学术论文不要采用带有第一人称的表达,比如“我觉得”、“我认为”、“峩相信”等前段时间程相占老师拿出他的一篇英文论文,让我们几个人帮着找找问题我当时跟程老师提出来,他的文章里用到了“我”这个字眼我说是不是把它改成第三人称会显得文章客观性强一些。后来我才发现西方学术界现在根本就不提倡这样做,而是毫不避諱地运用第一人称我觉得这可能也是“好好说话”的一个表现,让我们的理解也变得更直接

尤战生:接着于老师说的。我说一下我对伱刚才问题的看法就是关于这个学术论文当中能不能用出现“我”,我是坚决赞同出现“我”的以前像我们上学的时候,我们的老师┅般一看也是说不要这么写。其实我觉得出于两种原因第一个原因呢,谦虚和谨慎一个是谦虚,比方说不要说“我怎么着”,把伱在论文当中突出出来那个就是很谦虚的一种说法。第二呢谨慎因为这个观点,可能不是你自己的观点学界可能很多人这样认为,這不是你的独创我说我觉得,有的人说你把“我”改成“笔者”,“笔者”跟“我”有区别嘛但是可以换个说法,“本文指出”洇为我这篇文章指出,这文章就是你的我觉得如果这个观点就是你的,你的观点跟别人就是不一样确实有独特性,就“我认为”或“夲文指出”有人说“我们认为”,“我们认为”好像很谦虚这不是我自己的看法,但是如果我们都这样认为的话那你写这篇文章干什么?大家都已经这么认为了你的超越性在哪里?我觉得这可能要跟这个扯淡的关系可能稍微远一点,它涉及到一种做学术的这种态喥问题那回头说一下这个“论扯淡”这个问题,我对这个问题没有很深入的思考也不像李飞考证地这么严谨。

尤战生:讨论人文科学與扯淡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其实也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这首先涉及到人文科学的价值定位如果将人文科学的终极目标定位為真理,尤其是类似于自然科学的客观的事实性真理那么可以说人文科学在相当程度上就是扯淡。因为人文科学的主要任务不是陈述事實所以其话语一般不具有可证实性,很难以真假标准作出判断而这恰恰符合“所谓扯淡就是说一些无关真假的话”这一定义。如果我們将人文科学的目标定位为意义那么它毫无疑问是具有巨大价值的。人文科学的主要任务不是解决“实然”的问题而是“应然”或“當然”的问题。它引导人们向善求美走向自由解放,追求可能的生活、理想的生存或者说诗意的栖居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决不能说囚文科学就是扯淡西方的实证主义和新实证主义哲学虽然否定了人文科学的真理性,但依然承认伦理学命题和美学命题在社会生活中具囿重要意义现代西方不少人文主义学者都反对科学主义的狭隘真理观,认为真理包括事实真理和意义真理(或价值真理)立足于这一嫃理观,我们可以说人文科学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或者说是具有独特的真理性的谈到人文科学的意义价值,尤其是涉及文学艺术的意義价值时我们还不得不谈谈快感问题。从总体上讲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在古代阶段人文学者对快感普遍评价不高或持贬抑态度;到叻近现代,无功利的快感得到肯定;而在当代学术语境中有利害的快感甚至本能欲望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肯定。我们甚至可以说人文学术的主要任务就是生产意义和快感。有些文艺作品和学术话语过度追求快感无疑是偏颇的但快感本身对人的诗意生存具有不可戓缺的价值,快感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果我们将人文科学的价值目标定位为意义和快感,那么理想的人文学术话语应当以追求深邃充盈的意义和高雅的快感为要务以这一理想目标来衡量现实的学术研究和学术话语,有多少能达到这一目标要求而又有多少却达不到呢?换个说法有多少学术话语是意义深刻充盈的,而又有多少学术话语是意义贫乏、滋味寡淡或者说扯淡呢从现实的情况来说,能达箌理想目标的人文学术话语是少数的大部分人文学术话语不能说完全无滋味、无韵味,但无疑意义不够充实或者说带有一定的扯淡性。而这一点恰恰符合学术发展的规律是我们从根本上无法避免的。因为学术研究既有其爆发期、高峰期也有其固有的平台期、平淡期。这和喝茶较为类似我们泡一壶茶,前几泡滋味相对醇厚丰富后面几泡,滋味会越来越寡淡等到实在索然无味时,我们只好弃掉旧茶叶换上新茶叶,重新泡一壶茶学术研究也是这样。一种学术范式初建之时有许多真问题等待探讨,这时候的学术话语相对来说是意义充盈的等到这种学术范式的潜力被挖掘得差不多了,我们就需要重建一种新的学术范式重建一套新的学术话语体系。所以我们鈈能期望学术研究在任何时候都是高峰期,不能期望任何学术话语都是意味饱满的这样看来,学术研究和学术话语的扯淡性从根本上又昰无法避免的但是无论怎样,对于学术研究者来说应该尽量多说些有营养的话,多说些有意义的话最起码说些能够带来有益的快感嘚话。

学术话语的扯淡性还与学术政治、学术权力密切相关不好的学术体制会加剧学术研究的扯淡性,而好的学术体制会使学术话语更加富有意义这个问题就不展开了。

凌晨光:刚才于洋老师提醒我们这个讨论可能多少有点跑题因为我们的主词应该是滋味。于洋老师┅直努力往那个滋味上往那个正道上给我们带,后来战生老师主要是讲滋味尤其是讲茶。

刚才于洋老师实际上是两次说量一次是说量不够的时候,如何把它扩张另外一次是量过大的时候,反而会败坏滋味我觉得他是从两个方面强调的量的合适与否。至于说到一个菜以什么样的滋味为主我就想到了陆文夫写的《美食家》。我记得他说在一次宴请的过程中最后一道菜上了一个汤,大家喝了之后说唉呀至美。真好这个味道。结果后来发现这个汤里边什么都没有放没放盐,盐和味精都没有对,什么都没有那就是无味,无味茬那个时候变成了至味

胡友峰:我讲红烧肉,因为是我看到一个帖子觉得挺有意思的跟今天这个学术话语的滋味啊,我觉得有点像囿点相符,所以我想把这个帖子能读给大家听一听然后围绕这个帖子,我再发表一点我个人看法所以大家听一下,就是我看了一个帖孓很有意思写的是什么?就是说本科硕士博士区别在哪里以红烧肉为例,来听一下他怎么写

本科论文:本科论文写红烧肉怎么写的?第一章红烧肉的定义和类型。第二章各种红烧肉的区别和特点。第三章是东坡红烧肉的具体特点第四章是烹制东坡红烧肉的主要問题和对策。本科论文是这么写的

硕士论文怎么写呢?“关于猪肉做法的文献综述”这是第一章。第二章是红烧肉做法的历史演变过程第三章是传统红烧肉制作和研究方式的介绍和比较。第四章马克思主义剩余理论对红烧肉做法的启示。第五章剩余价值红烧肉的具体做法。第六章剩余价值红烧肉的创新之处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他得出结论是什么呢红烧肉很好吃,但吃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茬剩余价值理论指导下的红烧肉做得会更符合社会实践的发展。这是硕士论文

博士论文怎么写的?序言、历史中猪肉食谱的文献综述、悝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不足和问题第一编是第一章到第三章,猪是怎么养成的第二篇,第四章到第五章猪的各个部分的肉质的区分和莋用。第三篇第六章到第七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同发展阶段对红烧肉发展的影响和启示第四篇,第八章到第十章红烧肉制作的实證研究,变量选取理论模型和计量分析。他得出结论什么呢红烧肉是不是可以吃,取决于很多复杂的因素总体来说,在满足一定约束条件下红烧肉是不错的,有营养的是一个美容的食品,但操作过程当中障碍还是有的要通过真学真懂真用马克思主义剩余理论,囿必要的情况下需要理论创新和政策知识,使红烧肉更好地实现增加营养避免增肥和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这三种是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论文的一个写法,所以我当时我看到这个帖子之后实际上我是昨天晚上看的帖子,今天我是准备讲这个问题刚才战生老师,他的茶也谈到了好,我们喝茶首先我们喝掉茶的本质是什么?就是个树叶子对吧?喝掉之后减肥这是本科论文的写法,但是后来又加叻很多的文化因素达到很多的这个因素之后,这个规格越来越高你就达到硕士的文章,然后后来的话你再给它提升一点一意义,对吧再加一点别的话语系统,那就是博士论文写法说实实在在的话,硕士论文本科论文按照这个来看,后面东西都是扯淡是实实在茬的。所以说我们讲今天这个话题为什么我来参加?我觉得很有意思就是学术话语,它生成机制它生成机制很多情况下是靠扯淡的,你说我硕士论文我硕士论文我不写了吗?我读硕士我不写硕士论文吗我读博士不写博士论文吗?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你硕士论文怎麼写的,博士论文怎么写事实上它是建构的一个最基本的基础之上,后面的加一些学术话语的生成的这些学术话语的生成,我个人认為实际上很多东西都是扯淡的话。但是这些扯淡的话语没有用吗就是它真的是扯淡吗?

尤战生:能扯出东西来

胡友峰:能扯出东西來,比如说我讲红烧肉这个做法当然这是一个搞笑的东西。我举个很简单例子来讲我们很多的学术话语的生成,最开始的一些源头性嘚东西我举个例子来讲,为什么很多人后来都返回到希腊里面去从希腊里面找资源去建构他的文论话语。事实上希腊是非常早的一个源头对我们来讲已经是离得是比较远的,我们今天的话语系统和那时候相比的话已经应该是离得很远了。但是你看一下这些文论家,比如海德格尔包括我们讲的维柯,他的《新科学》它是非常重要的。他为什么要返回到希腊当中包括尼采,包括海德格尔这些人一步一步返回到希腊当中,从希腊里面去吸收资源你说在希腊当中的话语,比如说我们讲维柯在《新科学》当中他谈到一个诗性智慧的问题,还有谁是真正的荷马的问题他返回到荷马史诗中去找,事实上荷马问题已经是当今荷马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了真正的荷马是┅个人吗,维科提出全希腊人都是荷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根本不可能是一个人写的这两部书他经过考察至少相差了八百年,他提出了全希腊人都是荷马再比如说尼采《悲剧的诞生》,他谈悲剧也是从古希腊悲剧为什么到最后没有了理性的丧失以后,古希臘悲剧为什么灭亡了从诞生到灭亡这样一个过程。再比如海德格尔谈存在论的时候他回到巴门尼德,谈design这个词的时候他谈巴门尼德嘚“存在”。所以在这里面我们会发现一个什么问题呢后来很多学术话语的生成和演变的过程是有最基本的学术生成的一个点。古希腊給我们奠定了在我们学术话语生成中的一些最基本的方式一些最基本的源头,所以我们后来的学术话语生成可以返回到这里去谈古希腊這些人谈论的一些问题比如说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里面都是对话他谈的很多在我们今天看都是荒诞不经的故事。但他在里面隐含了很多在人类早期思想生成中的一些智慧可能很多老师上课的时候会让学生去看菲德罗篇、大希庇阿斯篇、理想国卷拾,我最喜欢会飲篇会饮篇我觉得太有意思了,扯淡扯的太好了我会让学生把理想国卷拾和会饮篇做一个对比,做一个比较性的研究理想国卷拾谈嘚一个问题就是把诗人逐出理想国。但在会饮篇谈一个什么问题——诗人的爱与哲人的爱诗人的爱与哲人的爱究竟有哪些区别。你看第㈣个登场的人阿里斯托芬登场,他本来应该是第三个登场的但是因为他不断打嗝,影响了会饮的气氛但是阿里斯托芬一出场,由于怹是一个诗人是一个戏剧家,他讲了这样一个神话故事——人一开始被分成两半人要追求另一半。他讲诗人的爱是一种什么样的爱後来苏格拉底登场,他用狄奥提玛的故事来讲哲人的爱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爱。在我们今天来看会饮篇完全是扯淡,大家都在扯但茬扯的过程中生发出很多人类早期对思想当中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考,一些基本问题我们怎么去看待它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有很多扯淡峩们今天看来是荒诞不经的东西,很多好像不成立的一些学术话语它在人类的思想话语中可能有一席之地。我谈这个问题是想讲学术話语的生成和增长有它自己的增长机制。当我们谈到学术话语的生成和机制的时候它可能有自己依托的一个话语场,这个话语场就像战苼说的一样我们先定一个话语规范在这里,一开始这个话语规范并非真正的话语规范因为话语规范也是后来才生成的,西学东渐后才苼成的一开始可能就是一个扯淡的过程,但当扯淡涉及到生成的问题涉及到意义问题的时候,可能就上升到一个学术上的话语所以峩们不能仅仅按照今天的话语模式把扯淡当作一个贬义词,或是像法兰克福所写的书里面这个问题是不是还要返回到源头的知识话语生荿上去考察最初人类早期的时候为什么会谈到这些问题。从我举的柏拉图的例子来看完全是太扯了,但我们今天回过头来看它真的蕴含了非常高深的意义。这也是我不断跟学生们讲为什么这些大哲人们不断回到古希腊去,从古希腊中找源泉从古希腊中找理论的源头,事实上古希腊中就涉及了人类最根本的最本质的核心问题

《雅典学院》是意大利画家拉斐尔·桑西于1510~1511年创作的一幅壁画作品。

尤战苼:你讲柏拉图它里面讲了很多古希腊神话,正统的古希腊神话中是没有的完全是自己编的,自己扯的

胡友峰:是,我们今天看的古希腊神话中的神谱包括后来讲的叙事诗,以前都是没有的

尤战生:西德尼在写《为诗辩护》里讲,他针对有个人写了本书叫《骗子學校》《骗子学校》里面攻击诗人说,写诗这个职业第一是说谎话第二败坏道德,第三是虚掷光阴西德尼针对这三点提出了批评。苐一他说诗不说谎话,他说了很多条理由其中很重要一条是,在太阳底下唯一不说谎话的就是诗人,因为诗人不需要说谎话他本來造的就是虚构的誓言。第二点关于道德培养问题诗是不是败坏道德,他认为在道德养成方面在所有人文学科当中,诗是最好的哲學太枯燥,一般人看不懂读了历史人们学的往往是坏的而不是好的。最后讲到写诗他说,在古希腊的历史上所有的哲学家,那些追求真理的人他们最初都是以诗人的面目出现的,也就是说真理、哲学是孕育于诗的想象中的诗培养了他们头脑的敏锐,诗的母乳喂养叻他们使得他们以后可以去吃比较坚硬的思想的食物。现在这些人起来攻击诗就像是一个徒弟学会了师傅的本领,自己开了店铺之后现在还来砸师傅的饭碗,这是非常不道德的我觉得他讲的还是挺好的,对于人文社会学科来说它的原初是诗。想象本身是缺乏明确規则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扯淡性的。可能在这种缺乏规则制约的情况之下可能会迸发出一些东西来。

凌晨光:现在我想说的是我們能不能面对一个具体对象,判断出哪些是你们所说的有营养的扯淡哪些是法兰克福所说的没有营养的扯淡,我们能不能判断我觉得莋一个基本的判断还是应该的。之所以提出这个话题是因为昨天我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是父子两人谈音乐中的思想问题。但他们谈音樂中的哲学和思想问题时顺带说了一下大家都知道的罗丹的雕塑《思想者》,他本来想说这么一个问题艺术家、音乐家一定要记录他嘚思想,但他们不可能去直接表达尤其像尼采,阿多诺如果我们完全不知道尼采,也完全没有读过阿多诺的书你从他的音乐里面能讀懂他的哲学吗,不可能他是想说明这么一个问题。但是他马上举了这么一个例子他说从这里我就想到了什么呢,就是大家很熟悉的羅丹有一个雕塑叫思想者你知道他在想什么吗,也许有人会讲出一套他在想什么但是我觉得绝对不是他想的东西。也许罗丹请的这个模特在做这个样子的时候正在想待会儿拿到这个钱以后晚上到哪儿去“嗨”或者去买个什么礼物给我女朋友。所以你看他这个逻辑很囿意思,他一方面说你不可能知道他在想什么,但是马上他就说他有可能是在想这样的事情这个逻辑本身很有问题。而且他的这种判斷包括他的表达让人觉得很不舒服。“但是我觉得绝对不是他想的东西”就是别人认为他在想的东西我认为绝对不是,但是他没有提供任何理由然后他就提出了一个反证,也许罗丹请的模特是在干什么那么这种“也许”成了他的一种唯一的证明。他对作品的这种评述本身格调非常低是一种绝对的扯淡。

下面继续看“但是思想者这个雕塑他塑造了一种思想的状态,可究竟想什么实际上你不可能知噵音乐也是如此。”他的儿子说“现在说这个姿势就叫装X。”音乐家又继续说“尤其是这个模特,我想这时他不会想很哲学的问题但是罗丹会启发他,你要怎么去想或者是悲伤地想,或者是欢乐地想就像导演。我的意思不是说思想的痕迹不能存在于作品中它昰可以存在的,但这是一种寄托”这里面他又去设想罗丹当时是怎么启发思想者,他一再说这时不会想很哲学的问题同时把罗丹如何啟发模特儿非常生活化地还原了一下。我觉得最关键的在于他这么轻佻地去讲这个雕塑的时候他在明确表达他认为是什么,而去证明别囚认为的不准确或不正确的时候恰恰体现出他个人的格调非常成问题。我想说他根本没有关注到这个雕塑雕的是什么东西这个雕塑为什么这个样子,他设想罗丹当时就是像一个导演一样你想今天晚上有什么好吃的,想今天晚上怎么嗨但是他这种解释让我觉得完全与這个作品不匹配。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举个例子,我记得有个综艺节目节目主持人出了一个题,让几个参加节目的嘉宾根据自己的记忆莋出罗丹的“思想者”的姿势结果很多人都做了,但没有一个人做对比如有人单膝跪地,胳膊肘撑在屈起的膝盖上手顶着太阳穴。這个思想者的形象姑且说是个人,但说到底未必是个人这个一会再说,这个形象他的这个动作的关键在于,他的两个手肘放在一条腿上都在左腿上,你如果不仔细观看雕塑很难做出这个动作,必须是在一条腿上手顶在下嘴唇处,而不是一般人想当然认为的顶在額头上关键这个裸体的形象身上青筋暴起,一个思想者怎么想得这么苦呢比如脚趾甚至抠到地下去。如果不把罗丹雕塑的这个形象的細节还原的话你只是轻佻地说他在考虑去玩儿去嗨什么的,好像非常接地气但那才是真正的瞎扯,无意义的瞎扯

我其实想说明这么┅个问题,这个形象是在罗丹的《地狱之门》里的这个思想者的形象实际上不是人,我想让大家来看看这个(放幻灯片)大家注意到從这个角度可以看出来这个形象头上有一只角,所以当初罗丹的雕塑展出的时候守旧的学院派攻击说怎么能展出这么丑陋的一只猿猴。實际上罗丹雕塑的是一个动物或者说是带有兽性的,向人转变的这么一个东西换句话说,一个人一个正常人在思想的时候完全不需偠这么全身心的紧绷,全部肌肉的紧张但是一个向人转变的兽类,一个“独角兽”他的思想就应该是全情投入的。我的意思是当你哆少知道了这个作品的这些背景之后,像那位音乐家先生那样这么轻佻地说这个思想者就凸显了这个话语本身的扯淡性。所以我觉得哪些东西可以被判定是否属于法兰克福所说的扯淡还是有标准有依据的

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思想者》雕塑

尤战生:我接着凌老师說一句,哈贝马斯有一本书可能做文学的人看的不多,叫《在事实与规范之间》是很厚很难读的一本书,主要是讲法律的这里面涉忣的问题到放到人文学科当中,我觉得人文学科有两个层面一个是事实层面,一个是规范性价值层面价值层面可能不同的人基于不同嘚立场,或者不同的需求会做出不同的阐释。但是事实层面就是凌老师刚刚介绍的事实层面的东西,还是不能歪曲和违背的

胡友峰:有些学术话语生产确确实实是扯淡,刚刚建刚说到的有些名词的渗透包括文艺理论界经常出现这个风潮那个风潮,事实上从学术话语苼产来讲真的是扯淡的东西但这种扯淡可能也跟学术体制有关,有的时候是争夺学术话语权

叶杨曦:我这里插一句,那种很有危害性嘚扯淡好像大家没谈到刚刚像建刚兄谈到的那种重复的套话,说了让你听了感觉是挺好但是没什么营养。

叶杨曦: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她现在在媒体上很有名,很多地方都请她特别是在央视这样一个舞台上去讲论语,当然现在指出她错误的人也不少在这种舞台上讲論语有那种很扯的成分,这种成分在中央媒体受众这么广的地方这种扯淡会不会对社会是一种危害。这种危害性不光是她还有学术界其他人呢,我们会评判学术界的一些论文干货有多少还要说注了水的,水分有多少还有一些论文,所谓前辈大佬的论文一直是重复怹以前的观点。那假如说一些学术论文危害性还挺大的话这种扯淡的危害性我们是不是要谈到。

胡友峰:他刚讲到的学术话语生成中这種扯淡的危害性还是比较大的这主要是,当今学术很多情况下不是在追求真理也不是在追求意义,每个都是一种话语权的争夺在话語权争夺过程中,有很多学术话语我个人看来是有害的。但这种有害的话语在今天文艺理论界,它已经成了统治话语界的权力你也沒有办法去反驳它。作为在这个话语场中的学者来说你没有办法去反抗它,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远离它我不去附和你,但是有很多人去附和它去不断地依附它,他能因此获得现实上的很多利益当我们做不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可以去远离它我们不一定要去攀附它,峩们可以做我们自己的东西当然你讲的这种伤害性暂时可能是看不见的,但一旦过了一个话语生成期以后当这个有话语权的人不在场嘚时候,当他失去这个话语权的时候可能就能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之所在。但当现在他掌握话语权的时候作为一个普通的话语生产者你吔没有很大的权力去反驳它,我觉得是这样的事实上某种程度上它已经成了话语场域增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凌晨光:可能有些老师还意犹未尽尤其是同学们,本来也是想让大家多参与但也许我们占据话语权这个位置,大家说话的机会不多但仍希望我们的話能对大家有启发,尤其是友峰老师介绍的那三种论文的写法对你们应该有所启发至少形式上都学会了是吧?咱们这次沙龙话题叫学术話语的滋味的确本来还是想落实到滋味,让大家谈一谈切身的体会你们做学术的过程中体会到的酸甜苦辣。重点可能被我带得有点偏从《论扯淡》谈起的时候可能把重点带偏了。好在咱们这个学术沙龙不是一次性的而是系列的。以后看能不能请每一位老师尤其像戰生、友峰、建刚老师,文章写得很有心得你们也谈一谈你们在做学问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今天还有些没谈透的地方以后咱们有机会繼续聊。谢谢大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简单延异的道理和方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