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正义》(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是什么)关于《泰誓》篇真伪的讨论,其用的是什么辩伪方法

《太誓》又名“泰誓”,是《尚书》中的三章据称周武王消灭商朝建国后,次年观兵于盟津(今河南孟县西南孟津),作《太誓》,谴责纣的罪恶

尚书注疏. 二十卷. 汉. 孔安国传. 唐. 孔穎达疏是什么. 陆德明. 释文. 南宋建安巾箱八行本

《尚书》(书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记言体史书是关于上古时代的政事史料汇编。此《尚書注疏》由唐代孔颖达等疏陆德明释文。全书共二十卷按朝代分为:虞书五篇、夏书四篇、商书十七篇、周书三十二篇,经文下附:釋义、疏、重言、重意、互注等此本大致为南宋末期建安(巾箱)本。

此版本形态非常少见其内容整合了《尚书注疏》、《重言重意互注尚书》多种内容于一书。加之是巾箱本应是方便科举考试时挟带。因未见相关研究文章如有大家对此书版本形式有所了解,还请補充

《尚书》是儒家经书之一,是一部先秦文献汇编内容以上古及夏、商、西周君臣讲话记录为主。从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开始其經书地位从未动摇。《尚书》的成书、整理、流传过程极为复杂历史上出现过多个书写字体、篇卷构成、具体内容不同的版本;部分曾經由帝王朝廷组织学者整理、校勘,颁布 “定本”随着儒家之学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定于一尊,历代学者纷纷为诸经作注解其中,汉朝忣稍后的学者们做了大量的注释工作人们称之为注或笺。 唐宋时期由于时间久远,人们对汉代的注释也难于理解了于是一些学者不僅注解经传的正文,而且对前人的旧注也进行解释和阐发习惯上就称之疏或正义。

经文下多附《重言》、《重意》、《互注》等「重訁」者,本经相同之句;「重意」者句似而意同之文;「互注」者,他经所引之语

卷四:大禹谟第三、皋陶谟第四

卷七:甘誓第二、伍子之歌第三、胤征第四

卷八:汤誓第一、仲虺之诰第二、汤诰第三、伊训第四、太甲上第五、太甲中第六、太甲下第七、咸有一德第八
卷九:盘庚上第九、盘庚中第十、盘庚下第十一
卷十:说命上第十二、说命中第十三、说命下第十四、高宗肜日第十五、西伯戡黎第十六、微子第十七

卷十一:泰誓上第一、泰誓中第二、泰誓下第三、牧誓第四、武成第五
卷十三:旅獒第七、金縢第八、大诰第九、微子之命苐十
卷十四:康诰第十一、酒诰第十二、梓材第十三
卷十五:召诰第十四、洛诰第十五
卷十六:多士第十六、无逸第十七、君奭第十八
卷┿七:蔡仲之命第十九、多方第二十、立政第二十一
卷十八:周官第二十二、君陈第二十三、顾命第二十四
卷十九:康王之诰第二十五、畢命第二十六、君牙第二十七、冏命第二十八、吕刑第二十九
卷二十:文侯之命第三十、费誓第三十一、秦誓第三十二

卷首题:國子祭酒 孔穎達 等奉敕撰,唐國子博士 陸德明 釋文附

孔安国字子国,西汉鲁国曲阜人习通经学与董仲舒齐名。学识渊博《史记》作者司马迁研究《尧典》、《禹贡》等篇时也曾请教于他,后世尊其为先儒

孔颖达(574 年-648 年),字冲远(一作沖远、仲达、沖澹)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市)人。孔安之子孔子三十二代孙。唐朝经学家

陆德明,本名陆元朗字德明,因为名字犯讳后世多称为陆德明。唐代著洺经学家著有《周易注》、《周易兼义》、《易释文》等作品。两《唐书》有传

巾箱即古人放置头巾的小箱子,巾箱本指开本很小的圖书意谓可置于巾箱之中。由于这种图书体积小携带方便,可放在衣袖之中所以又称为袖珍本。

以下是隐藏的内容需要回复才可见你回复后,需要刷新网页才可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孔颖达疏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