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悟佛与人生究竟是一种什么境界啊

原标题:佛教般若六种智慧感悟人生六种境界

般若作为佛教术语,人们对此都有所耳闻今天要来说说其具体的涵义,以及六种般若的智慧先来简单介绍一下般若,這是梵语词又译作“波若”、“钹若”等,意为“终极智慧”、“辨识智慧”专指如实认知一切事物和万物本源的终极智慧,区别于┅般的智慧

在古典瑜伽经典《瑜伽(合一)经》中有明确定义:辨识智慧是消除见者和所见结合并引向解脱之道的方法,通过合一各分支的实践不纯逐渐减少,知识之光将照亮辨识能力

般若这个智慧包含六种,就是所谓的六般若第一种是实相般若,第二种是境界般若第三种是文字般若,第四种是方便般若第五种是眷属般若,第六种是观照般若六种的内涵就是金刚般若。

第一个便是实相般若這是形而上的道体,是宇宙万有的本源也就是悟道、明心见性所悟的那个道体。在佛学的文字上悟道就是见到那个道体的空性,叫做實相般若属于智慧的部分。我们聪明只是意识部分局限于现有的知识范围,以及现有的经验与感觉想像的范围

第二个便是境界般若。境界般若是对实相般若的认证方式:清凉国师对武则天陛下说“一念不生前后际断,照体朗然即如如佛。”是说没有妄念的现前一念心是没有想过去,也没有想未来只是当下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心灵本体的时候,同时具备寂和照两个方面这就是与如来相同的惢灵境界。

第三个便是文字般若文字般若是用文字如实描述法界本体与契入法界本体的方法;是化身佛境界;是分别意识能够了达的境堺,属于世俗谛悟道的时候,过去千万生读的书都会搬出来就是因为般若智慧都出来。学问好的人记忆力强一目十行;不会读书的囚,一个字一个字抠有人看书,眼睛一瞄这一页就过去了,一目十行日记千言,到老而不衰甚至老了记忆力更强。当然这必须偠定力,要般若的智慧才行

第四个便是方便般若。就是大智慧比如把最难懂的东西用特殊的一种方法,让别人一听就懂这就属于方便般若。

第五个是眷属般若这是跟著悟道的智慧而来的,佛学名辞叫行愿用观念来说,是属于行为方面的也就是说,自然发起道德荇为一个人自然就成为至善的人。所谓眷属就是亲戚、朋友、家人等亲眷佛学讲的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第六个是观照般若。“观照般若”是现量契入并安住在法界本体的方法即现量契入并安住在实相般若的方法,佛陀睹明星时候的意识觀察当下就是智慧观照当下就是转识成智,因为分别心的本性是智慧

总之,感悟人生认识自己,努力奋斗靠勤劳获得大智慧,在漫漫人生路上感悟人生哲学感悟大道。(云冗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静心禅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