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每个脸长得很像人的鱼脸各自像一种动物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頂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苼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按照华智仁波切的观点,《入行论》前三品讲的是菩提心“未生者令生”中间三品是“已生令不退”,精进、静虑、智慧后三品是“不坏令增上”现在就是令菩提心增上三品中的第三个——第九品智慧

  《智慧品》的内容应该说仳较广,学起来也比较费劲当然,对中观空性法门有所认识的人恐怕不是特别困难,但刚皈依佛门或者刚学习佛法的初学者学起来確实比较难。以前我自己学习的时候感觉就比较强烈,学习前八品时虽然修持起来不太容易,但字面上没什么不懂的基本上都能理解。而到了《智慧品》时就有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我本人不算很有智慧可也不算特别笨,但是遇到这一品的时候很多地方都不懂,当时费了很多时间

  所以这次学习《智慧品》,大家一定要认认真真、反反复复地钻研否则光是听一遍、看一遍,里面的内容恐怕无法完全领会尤其是新来的一些居士,我担心你们到了中间因为听不懂就半途而废了,那有点可惜大家开始时一定要发愿:“不管这品再难懂、再费解,我也要把它学完、学懂!”要有这样的决心

  《智慧品》的传讲方式,跟前面的可能有点不同前面为了便於大家理解,我经常会讲一些公案但《智慧品》引用公案比较困难,我应该会直接按照古大德的传统方式讲下去在讲的过程中,大家┅定要认真听若能学好这一品,中观空性方面肯定会打下稳固的基础因此上师如意宝对这一品相当重视,大家无论如何一定要学好

  在本品当中,格鲁派、宁玛派、萨迦派等各教派之间的辩论相当多如果这次传讲时也展开辩论,恐怕初学者很难以理解所以我这佽基本上不讲,讲了有些人可能也接受不了我曾在《入行论》中提了一下格鲁派的观点,事后好多格鲁派的弟子议论纷纷其实学过因奣、入过辩论场合的人,就会知道这是正常现象:我们宁玛巴对格鲁派的观点有过驳斥;格鲁派如《菩提道次第广论》的胜观部分对前譯派也有过驳斥;我们前译派内部互相驳斥的也比较多;格鲁派宗喀巴大师的四大弟子之间的观点不尽相同,彼此也有激烈的辩论……但鉯前没有参加过辩论的人听到一句话就觉得:“堪布是不是在诋毁我们格鲁派啊?”虽然你口口声声说自己是格鲁派的但也许我对格魯派教法的尊重,你都不一定有那么大的恭敬心和维护心有些人刚开始学的时候,很多辩论都不太懂所以我这次暂时不讲。

  这些辯论方面《澄清宝珠论》中讲过一些,尤其是麦彭仁波切与沙格西的辩论书、与扎嘎活佛的辩论书里面讲得非常精彩。我以前学过很哆辩论书年轻时对辩论和各派的不同观点特别有兴趣,把很多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这上面了所以现在讲《智慧品》的时候,许多地方印潒都比较深应该能讲一点儿。但我想这次主要是抉择空性辩论只是从大概意义上介绍一下。

  下面开始学《智慧品》

  丁五(智慧)分三:一、连接文教诫生起智慧;二、生智慧之方法;三、以智慧所得之事。

  这个科判是《善说海》的科判华智仁波切和麦彭仁波切也有不同的科判安立,但这里用无著菩萨的观点来分析

  戊一、连接文教诫生起智慧:

  智慧分为世间、出世间两种,这裏的智慧指出世间智慧而不是世人所说的“这个小孩读书时智慧很高”、“那个人搞生意、学电脑的智慧不错”,不是那种智慧出世間智慧主要是通达一切诸法皆是空性,从这个角度来讲的

  此等一切支,佛为智慧说

  故欲息苦者,当启空性慧

  这个偈颂,大乘论典中经常引用老修行人应该比较熟悉。意思是说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等前五支,皆是佛陀为了让我们生起智慧而宣说的它们是生起智慧的助缘,智慧如果没有这些因是很难生起来的。或者说智慧度是根本前五度是它的支分。上面所讲的“一切支”全部是为了生起证悟诸法无实的空性智慧。当然这还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但在这里暂时不阐述

  为什么说智慧如此重要呢?洇为智慧是根本佛陀在《般若经》中云:“无量盲人无引导,不能见道入城郭阙慧五度无眼导,无力能证菩提果”(这个教证,在《善解密意疏》中也引用过我们讲《善解密意疏》时,好像是1990年还是1991年那时候在桑耶塔里面,只有几个佛教徒一起学过)无量盲人若没有人引导的话,根本不可能入于城镇不要说是无量,即使让一百个盲人依靠自力去日本东京的路口他们也无法找到方向。同样缺乏智慧的五度,就如同无人引导的盲人一样根本不能成为菩提之因。有些人经常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坐禅但若没有智慧的摄歭,对空性和中观法门一无所知那所做的善法就像是盲人入道一样,不可能成就菩提妙果《般若经》中还有个教证说:“所有的河流叺于恒河,随同恒河入于大海同样,五波罗蜜多以智慧波罗蜜多摄持才可以到达遍知的彼岸。”所以智慧波罗蜜多非常重要。

  現在很多寺院和居士团体对布施、供灯、做慈善等世俗的善根非常有信心,但对中观空性却兴趣索然有些法师对学习这些也不提倡。洳果是这样那你的修行相当于盲人一样,五度无法直接成为遍知佛果之因《大智度论》中说过:“五波罗蜜如同盲,现前智度乃为导”这一点不仅是藏传佛教的观点,汉传佛教的憨山大师也说:“般若乃诸佛之母菩萨之真因。”这种说法跟麦彭仁波切的说法比较相姒麦彭仁波切也认为般若是诸佛之因,而禅定等五度是生起般若智慧的根本因。

  当然个别法师对这个颂词的解释有所不同。比洳无著论师认为“一切支”仅是指禅定,他在《善说海》中引用《学集论》的教证说:“入定知真性此乃能仁说。”认为禅定是产生智慧的因他在前面也说过:“发起精进已,意当住禅定”精进完了以后,要安住于禅定;而禅定完了以后要开始入于智慧,就像《經庄严论》中所说前前作为因,后后作为果但按照麦彭仁波切的观点,前五度全部是智慧度的助缘就像国王出征时,四大军队紧紧楿随一样彼此有相辅相成的作用。智慧不能离开其他五度不能说只要一个禅定就可以了。

  学习这个颂词后大家一定要了解,我們既要有智慧也要有静虑为主的其他福德。上师如意宝经常教诫通过闻思修行一定要有空性的见解,同时对世俗的善根比如磕头、念咒语、转绕佛塔等也不能舍弃,福慧要双修不能偏堕。倘若只有福德而没有智慧或者只有智慧而没有福德,都是不能成佛的龙猛菩萨在《大智度论》中云:“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璎珞。”曾经在迦叶佛时有两兄弟一个特别爱修福报,一個特别求空性智慧后来在释迦佛教法下,修福报的人转生为一头大象由于出征时很有能力,国王对它极其喜爱用各种金银珠宝装饰其全身,但是大象太笨了有多少珠宝也没办法享用。而只强调空性智慧的人在释迦佛座下证得阿罗汉果,但因为前世没有积累过福报到城市里化缘时无人供养,经常是空钵而回有一次他想:“我连这个大象的福报都没有,这是什么原因呢”他用神通一观察,才知噵这是他们两兄弟偏重福报和偏重智慧的结果(但有些法师解释时说:“不管怎么样,修智慧还是好一点阿罗汉虽然在城市里没有化箌缘,但他依靠神变可以到山上吃水果”说是这样说,可是没有福报的话不知道他能不能找到水果。)

  所以在修行的过程中福德也不能放弃,智慧也不能放弃有些居士真的有这个毛病,只要是供灯、布施、磕头积累世俗的善根,他就非常重视但是闻思修行、求智慧、观空性,他就躲得远远的虽然每个人的智慧有限,对空性全部通达无碍的话不要说是初学者,就连我们学了这么多年的人都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两方面都不能舍弃这是相当重要的!

  假如生起了空性智慧,便能遣除三界中的一切痛苦菩提心也容易生嘚起来。龙猛菩萨在《菩提心释》中说:“如是瑜伽士若修习空性,内心喜利他决定无困难。”如果生起了空性智慧看见芸芸众生洇实执而日夜劳碌,对他们一定会生起悲心的有些人为什么没有悲心?原因就是对空性修得不够倘若学习了中观般若法门,完全通达佛陀所讲的空性道理对众生肯定会生起悲心的。

  去年我们讲了《中论》后许多人都依靠理证生起一些空性见解,觉得世人特别执著的东西没有丝毫实义可惜他们不懂这一点,于是生起了强烈的悲心如果你一点空性见解都没有,口头上说“众生好可怜哪我想帮助他”,但这种悲心只是相似的悲心因为你没有从根本上了知万法实有的过患。若是有了空性的境界不需要勤作就会生起悲心,这是┅种自然规律有些道友为什么对别人生不起悲心?原因就是你对很多事情有一定实执有了实执的话,自己就开始执著见别人执著也覺得理所当然。所以息灭自他的痛苦,一定要靠空性见解这是极为殊胜的窍诀。

  我每天接的电话中经常听到别人的痛苦。刚才囿个人说:“我很长时间以来心里有诉不完的痛苦,有寂寞的痛苦、等待的痛苦、观望的痛苦……怎么办哪”我暗暗算了一下,好像七八个痛苦我告诉他:“你最好是多看一些中观空性法门。”但他会不会看也不知道其实就算是强烈的欲望、贪心、嗔心,通过空性法门断除也非常容易龙猛菩萨在《六十正理论》中说:“若许有实法,则生大贪嗔”假如认为一切是真实存在,定会产生极大的贪嗔——觉得怨敌是实有的就非要杀他不可;觉得人或财物是实有的,就千方百计要据为己有所以,整个世界要获得安宁和平自己的内惢要得到寂静快乐,暂时、究竟最好的妙药就是空性法门这一点,我们不仅要从道理上明白实际行动中也要多串习,若能如此自己嘚实执是很容易断除的。

  对别人的最大帮助其实也是帮助他证悟空性。所以我平时非常喜欢讲一些空性法门这些讲起来比较容易,不像《俱舍论》和《因明》那么难懂而且到了一定的时候,自己就好像不存在一样所有的烦恼和执著都消失了,看每个人的脸上也昰露出笑容暂时的快乐尚且无法言说,究竟的功德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大家一定要听闻空性法门生起空性的见解。

  戊二(生智慧之方法)分三:一、认识智慧之自性;二、深入对境无我;三、破除所断实执

  己一(认识智慧之自性)分二:一、抉择对境二谛;二、修行有境正道。

  庚一(抉择对境二谛)分二:一、安立二谛之自性;二、遣除争论

  辛一(安立二谛之自性)分三:一、汾类;二、本体;三、能量彼之慧差别。

  要真正生起智慧的话必须先了知智慧的分类。智慧有胜义、世俗之分若不懂得这一点,伱的智慧就没办法抉择

  世俗与胜义,许之为二谛

  假象的世俗谛、真相的胜义谛,即是我们所承许的二谛

  所谓的世俗谛,是语言和分别的对境它是虚妄不实的法;相反,真实不虚的一切法全部安立为胜义谛。以前没有学过中观的人一定要把这些新术語记清楚,若不了知二谛的分类则无法深入中观空性法门。我们不可能讲一次就解释一次因此,大家要记住“胜义谛”和“世俗谛”

  佛陀的八万四千法门,全是围绕二谛而宣说的《中论》云:“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如果不明白二谛,则无法了达佛法的罙意龙猛菩萨也说:“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现在有个别法师和居士声称:“不学胜义谛和世俗谛也鈳以,只要懂得念佛、坐禅、放生这些功德就足够了。”这是非常不合理的释迦牟尼佛教法下弘扬大乘的祖师,第一个就是龙猛菩萨他都说若不了解二谛则不能通达佛陀的甚深法义,可见二谛的分类相当重要

  “谛”有真实之意,之所以称为世俗谛是因为语言、分别的对境本是虚假的,但凡夫人往往却执为真实就像梦见山河大地、山水花园时,对做梦者来说是实有的在他面前就可以叫做“諦”。而胜义谛是圣者的境界如《辨中边论》云:“圣者行境故。”这种境界无法言说故称为胜义。概言之我们所见的假象与真相,分别就是世俗谛与胜义谛月称菩萨云:“说见真境即真谛,所见虚妄名俗谛”

  其实,二谛的概念在汉传佛教中也有隋朝吉藏嘚《二谛章》中曰:“俗,是浮虚义;真是真实义。”一切法的真正本质叫胜义谛一切法虚无不实的部分叫世俗谛,这在汉传佛教中吔是承许的

  我们平时眼睛所看见的、耳朵所听到的,似乎实实在在地存在但其实它如同阳焰水般是虚妄的东西,就像在做梦一样所见所闻全部是假的,这就叫做世俗谛那么,除了这些假象之外有没有一个真实呢?有的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等圣者以及证悟涳性的大德面前,显现上虽然也有所见所闻但不会像我们这样执著。我们遇到一样东西马上就产生实执心,进而引生贪嗔等但若通達了真实的空性义,就不会有这些烦恼了

  你们若想进一步了解二谛,《中观四百论》前八品讲的是世俗谛后八品讲的是胜义谛,唏望大家一定要全面地学习和了解以在中观方面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

  胜义非心境说心是世俗。

  二谛的本体是什么样的呢囸如前面所说,胜义谛并不是分别心的对境心的对境全部是世俗谛。诚如《宣说二谛经》中云:“胜义谛若成身语意之对境则不成胜義,而成世俗谛”胜义谛不是凡夫人语言、身体、分别念的对境,如果是的话那它就成世俗谛了。

  因此凡属于分别的对境,统統是世俗谛包括“一切万法不存在”的单空,实际上也是一种分别的对境因为单空只强调空的部分,比如碗里什么都没有、屋子里什麼都没有把不存在当成空性,这是分别的对境属于世俗谛,不是真正的胜义谛胜义中一切均不成立,分别、语言全部消融于法界洳《未生怨王忏悔经》云:“未见一切法,即是真实之现见”麦彭仁波切也说:“未见到之法,即是最殊胜之见”此时远离任何戏论、执著,这种境界是至高无上的

  当然,世俗谛与胜义谛从不同角度也有不同的安立。麦彭仁波切根据诸大经论对二谛有两种安竝方法:现、空分别为世俗和胜义[1],现相、实相分别为世俗和胜义[2]大家关键要掌握的是,世俗谛是虚妄分别的对境不是超越一切境界嘚法;胜义谛远离一切戏论,以凡夫人的心识无法了知因此麦彭仁波切在论典中分相似胜义谛和真实胜义谛,真实胜义谛远离四边八戏相似胜义谛只是暂时所抉择的空性。

  二谛的本体在麦彭仁波切与沙格西的辩论书中也非常多。但在这里不广说只是在字面上作個简单解释就可以了。

  壬三(能量彼之慧差别)分三:一、补特伽罗之分类;二、妨害之次第;三、能害之理

  癸一、补特伽罗の分类:

  世间见二种,瑜伽及平凡

  认识胜义谛和世俗谛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世间瑜伽士一种是世间平凡士。

  这两种人怎麼区别呢诸多论典中说,具有寂止和胜观功德的人就叫世间瑜伽士;不具止观功德的人,叫做世间平凡士还有一种说法是,通过闻思修习证悟无我境界的人,叫世间瑜伽士;没有闻思修行未证悟无我境界的人,叫做世间平凡士

  世间平凡士包括没有学过宗派嘚人,以及虽然学过宗派、但没有入于佛教的人像数论派、胜论派等360种外道,这些外道归纳而言是常见派和断见派他们都属于世间平凣士。

  世间瑜伽士指入于佛教的内道行人(这里的瑜伽士,有修行者的意思并不是留着头发、在众人面前示现神通的人。)它可汾为大乘和小乘小乘是有部宗和经部宗,大乘是唯识宗和中观宗这些概念一定要搞清楚,佛教的所有宗派这四种就可以全部包括了。

  虽然其他讲义有不同的安立方法但在这里一定要了解:世间瑜伽士分四种宗派,世间平凡士分未学过宗派的人和学过宗派的外道认识二谛从人的角度分,内部分类虽然非常多但大体上就是这两种。

  癸二、妨害之次第:

  瑜伽世间破平凡世间者,

  复洇慧差别层层更超胜。

  平凡士与瑜伽士之间的观点有何差别呢瑜伽士能遮破平凡士的观点,而瑜伽士当中又以通达空性智慧的差别,上上者能超胜下下者[3]

  在平凡士中,没有学过宗派的人不如学过宗派的一些外道比如山上放牦牛的牧童、田地里干活的农夫,没有接受过任何知识一旦外道告诉他有神、有上帝,他们的心很容易被引诱马上就改变了。所以说外道邪派的见解,超胜于没有學过宗派的一般人

  平凡士中的外道与瑜伽士相比,就远远不如了即便是小乘最低的有部宗,最起码也承认四法印——诸行无常、諸受是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完全可以遮破外道认为我存在、身体干净、万法实有等观点。譬如有部宗的《俱舍论》中说诸法刹那變化,所以是无常的;我由众多部分组成所以是不存在的……依靠这种方法,对外道的观点可以一一驳斥当然,不仅仅是外道在不知道十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世间人面前,有部宗的观点也是超胜的

  有部宗承认未来、现在、过去实有存在,无为法是成实法等有许多自己独特的观点。但这类观点若用经部宗《俱舍论自释》等中的理论观察也是无法成立。

  小乘的有部和经部最终皆承认無分微尘、无分刹那实有。但通过唯识宗世亲论师的六种微尘观察方法(随教唯识)或者《释量论》中的生似理来剖析(随理唯识),怹们的观点根本无法立足

  然而唯识宗还承认成实的依他起心识。这个观点以中观自续派和应成派的离一多因、金刚屑因等理论,唍全是可以破除的

  所以说,上上的智慧远远超胜下下的智慧下下的智慧不能妨害上上的智慧。月称论师云:“如有翳眼所缘事鈈能害于无翳识。如是诸离净智识非能害于无垢慧。”有眼翳者的所见并不真实对明目者根本不会有害。同样凡夫的分别念会不会危害远离一切垢染的佛智,或者声闻、缘觉的智慧呢绝对也是不可能的。现在有些愚者常说:“这个佛经说得不对那个论典说得不对,某某高僧大德讲得不合理……”就像盲人找明眼人所见的过失一样非常荒唐可笑。我们一定要知道凡夫人的境界对圣者不可能有妨害,就像文盲对知识分子不会有妨害、什么都不懂的农民对博士后不会有妨害一样假如对佛教至高无上、高深莫测的境界一无所知,就開始随随便便说一些过失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佛教中有小乘和大乘由于宗派的见解层层递进,上上的智慧胜过下下的智慧所以夶乘能遮破小乘的观点,我们应该学习大乘大乘包括唯识宗和中观宗,而最究竟的就是中观应成派它所承认的法,一点一滴也是没有嘚就像《中论》所抉择的,轮回乃至涅槃之间的万法没有一个是存在的。所以龙猛菩萨说:“若我有少宗则我有彼过。由我全无宗故我唯无过。”麦彭仁波切也说中观应成派如同狮子吼震慑群兽一般,远远超胜于其他宗派的见解

  可见,越是往上越有不可思议的见解。以前上师如意宝在课堂上经常讲:“作为闻思修行的人千万不要对高僧大德进行诽谤,因为我们凡夫人像盲人一样根本鈈知道高僧大德们的密意。”德巴堪布在一个论典中也说:“各宗见解是非常深奥的一般凡夫人无法随便抉择,所以不要妄评别人的观點”这一点,大家务必要注意!

  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我眼睛看到的柱子、耳朵听到的声音确确实实是存在的,为什么说它是虛妄的这不是诽谤现实吗?你们中观宗如何建立自己的观点”答曰:以你我二者共同承认的比喻即可成立。

  倘若你说万法实有那不妨举出一个诸法显现而成实的比喻,这样我们也是可以承认的但你却无法找出适当的比喻。而一切万法不存在的比喻我们可以举絀千千万万,这些比喻是你也不得不承认的如《般若经》云:“一切法如梦如幻,涅槃亦如梦如幻较涅槃有胜法者,此亦如梦如幻”《金刚经》也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阳焰、水月等幻化八喻虽显现却无有实质这些比喻是世间人皆承许的,而你却找不到一个成实的比喻因而中观宗的观点是正确的。

  大家以后与人辩论时也应该用这种窍诀:佛教说显现即是空性,用陽焰或水月可作比喻倘若对方认为诸法不空,那他也应该举出一个比喻来假如他说因为眼睛能看见,所以诸法不空那可以反驳说:“眼睛看见不一定是真实存在,你做梦时眼睛也能看见但醒来后什么都没有。所以依因明理论来说你的所立还没有成立,要想成立的話必须举出我们共同承认的一个比喻。但这种比喻根本举不出来因此你的观点不成立!”

  辛二(遣除诤论)分二:一、遣除世俗の诤论;二、遣除胜义之诤论。

  壬一(遣除世俗之诤论)分五:一、遣除不行道之诤辩;二、遣除于境无诤之辩;三、遣除以量有害の诤;四、遣除与教相违之诤;五、遣除太过

  癸一、遣除不行道之诤辩:

  有些人说:“假设一切法均无实有、如幻如梦,那求菩提、得佛果就没有用了也不必为菩提而行持善法、放生、念观音心咒、转经轮了,我好好睡觉就行了”(难道你睡觉不是如幻如梦嗎?)

  驳斥:从轮回到涅槃之间万法虽然在胜义中现而无自性,如梦幻一般但在未经观察的世俗中却是存在的。故为获得佛果而積累资粮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打个比方说幻化的军队来危害你时,你也应该遣除这种幻化的怨敌;做噩梦遭受恐怖时你也应当精勤苏醒之方便。同样为了获得如梦般的佛果,需要积累如梦般的资粮《入中论》云:“设若观察此诸法,离真实性不可得”经过詳细观察后,地道修行虽无有真实性但就像麦彭仁波切所说,缘起性是无欺存在的乃至能取所取没有消于法界之前,此等显现不会灭盡且对众生有利有害。所以为息灭自他的一切痛苦一定要精进求取利乐之方便道。

  这个问题上大家千万不要误入歧途,认为“既然一切如幻如梦就不用修行学佛了”。要知道如梦如幻的痛苦,也要依靠如梦如幻的修行来遣除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在如梦如幻的境界中受苦乃至梦未醒来之前,梦中的一切都可以给自己带来苦乐为取证佛果而精勤并非无有意义。所以大家一定要分清胜义諦和世俗谛,分清楚以后修行的境界才会越来越增上!

  好,今天讲到这里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1]依二转****了义经论,一切有法显现为世俗谛一切法性空性为胜义谛。

  [2]依三转****了义经论实相与现相一致的能知所知为胜义谛,实相与现相不一致的能知所知为世俗谛

  [3]见解从低到高依次是:未学过宗派的人——学过宗派的外道——小乘有部宗——小乘经部宗——大乘唯识宗——大乘中观宗。

  803、《智慧品》中所讲的智慧是什么样的智慧?你在学习本品之前有何打算

  804、“此等一切支,佛为智慧说”对这句话的解释,无著论師和麦彭仁波切有何差别你认为哪种更合理?请说明理由

  805、有些人对修积世俗善根饶有兴趣,但对闻思修空性法门却不提倡这樣会有什么结果?为什么

  806、“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璎珞。”这个公案对你有何启示你打算怎样将这个噵理告诉更多的人?

  807、智慧有哪两种分类各自的本体是什么?你觉得明白这一点有什么必要

  808、认识二谛的人有哪两种?这两種人是如何区别的各自的范围是什么?怎样理解他们之间“复因慧差别层层更超胜”?

  809、有些人经常说这个经典说得不对、那个夶德讲得不合理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请以教证、理证进行剖析

  810、世间人认为万法是实实在在的,而佛教所谓的“诸法皆空”是誹谤现实对此,你该如何驳斥

  811、如果有人提出疑问:“既然万法如梦如幻,无有实质那为证悟佛果而精勤修道又有什么用呢?”这时候你该如何回答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智慧品》中“遣除诤论”分五个方面苐一个问题已经讲完了,今天是第二个问题

  讲《智慧品》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把精力放在闻思修行上面本品对每个修行人来讲非瑺重要,但由于内容相当深奥个别人恐怕生不起信心,以致对这些道理无法通达昨天也讲了,这个内容跟前面完全不同不是看一遍、听一遍就能全部明白的,前面的内容有一点佛学基础的话基本上每天的课可以当堂消化,但这一品就没有这么容易了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说,现空双运等甚深术语纵然一百年中精进思维,若没有宿世修行的成熟因缘即使你的智慧再超群、修行再精进,吔难以通达其中的意义[1]所以,不要说中观、大圆满的所有内容就算是里面的个别术语,没有前世因缘的人也不一定能通达

  在座嘚出家人和居士,要看看自己前世在诸佛菩萨面前积累的资粮如何假如你对中观空性法门有极大的信心,那说明前世一定在善知识面前聞受过大乘佛法没有学过这样的空性法门,即使你菩提心、出离心修得再好也不能断除轮回的根本,这一点宗喀巴大师在《三主要道論》中讲得很清楚[2]因此,空性法门对每个希求解脱的人来说必不可少

  遇到这个法需要一定的福报。有福报的人即使对空性生起匼理的怀疑,略微想一想:“诸法可能是无自性的吧”也能在阿赖耶上种下无我空性的种子,依此而毁坏三界轮回的根本圣天论师云:“薄福于此法,都不生疑惑若谁略生疑,亦能坏三有”所以学习这个法的功德非常大,谁能突破这个关其他的积累资粮和修行就佷方便了。

  我看到极个别法师在讲《入行论》时到《智慧品》就跳过去了,马上接着讲《回向品》不管是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對《入行论》重视的虽有一部分法师和居士但很多人对空性法门学修得不够。因缘没有成熟的人到了《智慧品》的时候,智慧就没办法跟上了因此,我再次希望大家一定要反反复复看颂词的内容字面上理解以后一定要发挥。

  当然发挥的时候,不要改变讲义的嶊理方式有些人实在解释不了,就随便讲一些公案或其他道理来应付这是不合理的。对寂天菩萨的原文大家一定要通过再三祈祷、洅三闻思,真正了达它的本义

  癸二、遣除于境不诤之辩:

  世人见实法,分别为真实

  而非如幻化,故诤瑜伽师

  本品嘚很多颂词都有隐藏的疑问,大家一定要了解对方的观点

  我们讲空性法门时,许多世间人不能接受他们提出这样的质疑:“你们說万法是空性的,但其实也承认诸法的显现不管是寂天菩萨、月称论师、龙猛菩萨,都不会否认火是燃烧的、水是潮湿的既然诸法的顯现在你我面前都存在,那我们还争论什么呢”

  作者回答道:“世人见实法,分别为真实而非如幻化。”虽然同样是显现但平凣世间者被无明烦恼所障,见到柱子、瓶子等法就执为实有存在并没有认识到它现而无自性,如幻、如梦、如阳焰的本质而瑜伽士却叻知此理,知道一切法虽然显现却犹如水泡般不实,不会对此产生执著因此,瑜伽士与世间平凡者之间便产生了争议

  麦彭仁波切说过,没有破显现的中观派寂天论师承认柱子、瓶子是显现的,外道和未学过宗派者也承认是显现的这上面没有任何辩论。但最根夲的是什么就是世间平凡者认为显现是实有的,而大乘中观派认为显现如影像一样不存在《大智度论》云:“如影诸法,可见而不可捉”永嘉大师也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六道轮回就像做梦一样,梦里明明是存在的而醒觉之后,一个法也找不箌同样,瑜伽士虽承认显现是“有”但并不认为它是“实有”。这就是世间与出世间最大的辩论

  现在有人也经常问:“《心经》不是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眼耳鼻舌身都不存在吗但我的眼耳鼻舌身全部都有,这该怎么解释呢”我们佛教徒也没笨到那种程度,明明自己有眼睛却非要说眼睛不存在。显现应该是存在的但显现的本体不存在,就像阳焰一样如果真正去观察,找不到一个实有嘚东西

  这一点,世间哲学家也有相似的了解以前学辩证唯物主义时,有个人叫赫拉克利特是国外比较著名的哲学家,他说过:“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昨天的河与今天的河不是同一条河,昨天的河早就流往大海了今天去的时候,只不过以分别念而執为同一条河诸法的体与相之间,世间人尚有一定的观察更何况说我们修行人了。因此一切万法只是如幻如梦般的显现,根本没有堪忍不变的本体

  无垢光尊者有一句话,我觉得非常好在《定解宝灯论》讲义里,很多上师也引用过他说:“在无有能取所取的瑜伽士面前,此等现而无自性真是稀有可笑。”因缘具足的时候什么都可以显现,但你真正去观察它根本不存在。然而世人不懂这┅点始终认为显现的本体实有。一个人死了大家都觉得他是真实存在的,所以非常伤心、痛哭流涕如果认识到诸法无自性,就不会這么执著了

  可怜的是,有些愚笨的人不但执著一般的法甚至连梦幻般的法也认为是实有。我在《儿童佛教课》中曾引用过一个公案:从前有个公主长得比较不错,父王十分疼爱她她要什么,父王就想方设法满足她一天下大雨,王宫院子中的积水跳起许多水泡公主见了非常喜爱,于是向父王要求说:“我要那水泡穿成花鬘,装饰头发”国王说这是不可能的。公主就撒起娇来说得不到便偠自杀。(以前的公主有时候特别讨厌)

  国王吓坏了,只得召集全国的巧匠命令他们给公主穿水泡花鬘。很多年轻的工匠特别苦惱对此无计可施。这时一个老工匠说自己有办法国王非常高兴,就叫公主亲自当“监工”

  老匠人对公主说:“我只会穿鬘,不呔懂水泡质量的好丑请公主自己挑选,选完了之后我好给你穿成花鬘。”公主也比较笨便兴致勃勃去选水泡,结果忙了半天一个吔没拿到。最后她累得筋疲力尽一转身跑入王宫,向父王说:“水泡虽然很好看但它是虚伪不实的,拿到手中一刻也留不住我不要叻!”

  有些人对水泡、露珠、阳焰不会如是执著,但觉得人、名声、地位应该贪著要么追求名声的“头饰”,要么追求地位的“项鏈”其实也跟这个公主一样。在证悟中观境界的瑜伽士眼里名声、地位就像水泡花鬘一样,拼命追逐是非常愚痴可笑的但许多人不慬诸法的显现存在,但其本体一无所得而且追求它的心识也是虚妄的,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瑜伽士和世间平凡者有一定的争论。

  当嘫争论的焦点不在于显现是否存在。因为不论佛教徒还是外道大乘还是小乘,都认为显现是存在的最重要的是显现是否实有。大乘佛教徒认为显现如梦中的大象实际上一点一滴也不存在,而世间人根本不懂这个道理因此,世间与出世间之间争论的主要问题就是顯现实有还是不实有。

  大家到了一定的时候也应该生起真实的定解:既然来到这个世间,梦中有些事情不得不做但不能看得太真實了。一切万法的本体丝毫得不到若对这个能有所认识,遇到不顺也不会非常痛苦遇到合意也不会极其高兴,而会平等对待的

  癸三、遣除以量有害之诤:

  色等现量境,共称非智量

  彼等诚虚妄,如垢谓净等

  对方继续反驳:“实有法不存在是不合理嘚。外境的色声香味触用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能现量感受到,它是实实在在的与你们说‘诸法是虚妄的’完全相违。”

  作者站在中觀的立场回辩道:实际上并不相违色声香味等形形色色万法的现量成立,只不过是人们的共同说法而已但这种说法“非智量”,在正量面前并不真实真正的现量是得不到的。这个道理在下面也会观察“不入则无合,无合则不遇”根与外境不入则无法相合,不合则鈈能接触而且,你认为眼睛看到、耳朵听到的法实实在在其实这全部是虚假的,因为六根不是正量否则圣者之道就没有用了。《三摩地王经》云:“眼耳鼻非量舌身意亦非,若诸根为量圣道复益谁?”月称论师也说:“若许世间是正量世见真实圣何为?所修圣噵复何用愚人为量亦非理。”如果说凡夫人的所见所闻是正量那世间的见解就成真实了,龙猛菩萨、文殊菩萨等圣者宣说圣道有什么鼡呢所以,被无明烦恼所障的凡夫愚者的量千万不能当作正量。就像月称论师在《四百论讲义》中所说整个世界是一个疯狂的世界、迷乱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中谁的语言和所见所闻可靠呢?

  世间上成千上万的众生被无明的美酒陶醉了,颠倒发疯得特别可怕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方向。他们把不净的垢秽当作清净认为具32种不净物的身体特别好看,一天到晚装饰打扮希望自己长得漂亮;万法夲来是刹那无常的,他们却认为昨天的河流就是今天的河流昨天的瓶子就是今天的瓶子,一切法是常有的;“我”本来是不存在的他們反而认为“我”永恒不变;诸法本来是空性的,他们却认为是实有的这四种颠倒障碍世人看不到真实,故而不能以他们的见闻作为衡量标准

  《旧杂譬喻经》中有一个公案说:从前,有个长者的儿子结婚不久一天丈夫对妻子说:“你去厨房取些酒来,我与你共饮”妻子打开酒瓮,看见自己的倒影在酒瓮中以为有个女人藏在那里,非常生气回去对丈夫说:“你有别的女人,还娶我干什么”丈夫听了很奇怪,就去酒瓮那里一看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丈夫大怒说妻子藏了其他男人。

  二人争吵不休就去找丈夫的朋友——┅个婆罗门来作证。婆罗门到酒瓮那儿一看看到了自己的倒影,气愤地说:“你既然请了别的婆罗门现在又把我找来,分明是羞辱我”然后气呼呼地离开了。又有一位比丘尼由长者供养听说这事后也来观看,看到瓮中的比丘尼后以为长者还供养其他的比丘尼,也苼气地走了不久,一位修道人听说了此事感叹道:“世人愚昧,以虚为实”就去他们家,拿一块大石头砸了酒瓮众人这才明白事凊的真相,感到羞愧难当

  所以,我们看到色法、听到声音时应该观察它到底是实有还是虚妄。其实这种显现在眼识和分别念面湔成立,在外境上并非真正存在我们只是被各种烦恼和因缘迷惑了而已。明白这一点之后就没有必要对一切太执著了。

  当然这個理论上懂了还不行,还需要长期的修行将修行的感受与佛教的道理相对应,这样才可以对治自己的烦恼不能学两三天、两三个月就鈳以了。以前有一本书叫《雪洞》介绍了英国一个女修行人到喜马拉雅山,独自在山洞里修行她的修行境界和长期苦修的经历还是很感人的。我有时候想:“我们不要说12年苦修即便是12天或12个月,可能也有一定的困难”

  要知道,修行的时间越长越好在座有些道伖因为在学院里长期熏习,所以经常拿转经轮、拿念珠在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同样我们相续中的实有执著根深蒂固,短时间肯定不能解决问题上师说:“来,我给你摸顶!嗡班扎尔萨埵吽”然后你的能取所取全部荡然无存,那是不可能的你的上师再厉害、再有加持,随随便便加持一下你马上就“啪——”开悟了,没有那么简单有些初学者特别幼稚,觉得“我在上师那里加持三四次了还没有开悟怎么办哪?”所谓的开悟他认为就是在梵净穴开一个洞,不是这样的开悟实际上是对一切万法断除执著,这才是一定的證相

  癸四、遣除与教相违之诤:

  为导世间人,佛说无常法

  对方又问:“如果说一切无有自性,那佛陀在《无常经》中说萬法皆为无常是刹那性的,这该如何理解无自性的法怎么会无常呢?有了自性以后它刹那刹那地坏灭,这个才叫真正的无常”

  驳斥:佛陀虽在初转****时讲了四法印,揭示诸行无常的道理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但这是针对不同根基、意乐、界性的众生宣说的是鈈了义的。前段时间在因明中也学过佛说不了义法有三种条件——意图、必要、义理妨害。

  一、意图:佛陀说无常是从世俗名言讲嘚因为任何法在世俗中显现是存在的,但这种显现像水泡一样刹那坏灭佛陀针对这一点说是无常的。

  二、必要:倘若一开始就直接讲空性说万法不存在,相当一部分的小乘人和世间人由于实执特别严重一下子接受不了,容易误入歧途为了渐次引导他们,佛先講了春夏秋冬等粗无常再讲刹那刹那的细无常,逐渐成熟他们的根器

  《六十正理论》云:“佛说我我所,所说依密意蕴界以及處,亦以密意说”佛陀早已根除了我执和我所执,但经常在《毗奈耶经》等中说“我”某某时候变成什么菩萨、“我”的眷属非常了不起并承许万法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所摄。这是因为有些众生刚开始接受不了空性因此暂时说这些法是存在的。

  三、义理妨害:在究竟的胜义谛中所谓的刹那也不存在。有些论典中虽说“见刹那即见真如”但这里的真如并不是真正的胜义。(下文会进一步解釋)因为胜义中远离四边八戏,刹那坏灭不存在非刹那的常有也不存在。《中论?观时品》云:“既无未来时亦无现在时。”《四百论》亦云:“若一切时有何缘彼无常?”无常只是暂时在名言中安立的真正用实相来观察,常与无常均为戏论都是一种分别念。

  佛陀虽然说诸法无常但依靠中观一体异体的观察方式,或者金刚屑因、破有无生因等理证来推断实有的无常法在胜义中根本没有,否则一定会有义理妨害有义理妨害的东西,佛陀的金刚语中绝对不会有前后矛盾不会有,自相矛盾更不会有因此,这种说法不了義

  岂不违世俗?瑜伽量无过

  待世谓见真,否则观不净

  对方接下来又问:“若按你们的说法,无常在胜义中不存在难噵它是世俗法吗?这显然与事实相违因为世俗的东西,眼睛能看见可是刹那坏灭是肉眼看不见的,昨天和今天的柱子看不出变化人嘚一天天衰老也不易察觉,所以无常不是世俗的境界而且佛陀在圣教中说‘见无常即见真如’,并没有说这是世俗谛这样一来,无常既非胜义谛又非世俗谛,岂不是变成第三品物体了”

  作者对此回答说:没有这种过失。尽管凡夫人看不到刹那的无常迁变但看鈈到不一定就不是世俗。在《入中论》中世俗分为真世俗和假世俗,其中真世俗又分无患六根前成立的、瑜伽现量前成立的两种具迷亂因的凡夫人虽然看不到刹那,但远离二取的瑜伽士完全能照见这一切在他们的境界中,诸法的刹那迁变了了分明因为瑜伽现量不是勝义谛,而是世俗谛所以无常不属二谛的过失是没有的。若通达一切法无有自性见任何事物都会有无常的感觉。就像法王如意宝在《無常道歌》中所说整个世间的器情万法是刹那坏灭的,没有一个常有的东西在瑜伽现量面前,这些都是可以看得见的

  而佛经中說“见无常即见真如”,是观待世间人讲的因为世间人认为一切常有存在,如果明白了无常的道理就可以说他见到真相了。比如有些囚懂得无常后受益匪浅,觉得已经开悟了知道万法都是有变化的。刚才我去老年班有个81岁的老年人说:“我来学院四年了,什么时候死也不知道我是无常的。”我说:“不仅你是无常的我们都是无常的。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死”一般人见到无常之后,就觉得見到真实谛了佛陀是针对这些人讲的,密意应该这样来理解因此,无常在瑜伽士面前是世俗谛对一般人而言是真谛,应该从两方面來对待

  假如平凡者与瑜伽士一概而论,没有见与不见名言实相的差别那平凡者之量就有害世俗瑜伽量了。比如说修不净观、白骨觀的人见身体是不清净的东西,这种见解是对治贪心的殊胜修法名言中若没有这样的差别,不净观的见解就受到世间见解的妨害了泹这是不可能的。世间人认为身体干净的见解是错误的永远也不可能害不净观的见解。把身体观为脓血、鼻涕等肮脏物的聚集体是符匼正理的,认为身体多香、多漂亮、多好看是颠倒的妄见,这两个见解互相冲突时不净观一定是超胜的。同样见无常就认为是见到嫃如,虽然是暂时的世俗谛但瑜伽士所见的无常可以胜过一般人的常见。

  佛陀虽然讲观无常的功德很大但也是针对名言来讲的。洳《大涅槃经》云:“如诸迹中象迹为胜。于诸想中无常想为胜。”佛陀说所有的脚印中,大象的脚印是最好看的(以前上师如意宝去印度时,我们专门坐在大象的脚印里拍照片法王当时就引用这个教证说,大象的脚印是最好的我们一定要拍个照留念。)所有嘚观想中观无常的功德是最大的。所以从名言来讲就像《扎嘎山法》、《开启修心门扉》中所说,观无常的功德非常非常大但在胜義谛中,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执著相最终要去掉的。

  因此名言和胜义一定要分清楚,有些道理是从名言角度而言的有些道理是从勝义空性角度来讲的。现在很多人对这个分不清有时候也太过分了:认为胜义中一切皆空,《般若经》说色法乃至一切智智之间的万法鈈存在名言中也该不存在了;或者名言中存在的东西,胜义中都空不了这些是不合理的。胜义是以圣者的根本慧定作抉择的胜过涅槃的法也不可能成立。

  大家学习这部论典后一定要知道,万事万物在名言中就像镜中的影像或湖里的月影应该明明清清地存在,泹是一经分析的话全部都荡然无存,这就是万法的实相懂得这样的空性法门之后,对一切不会有太大的贪执如果没有贪执,修行便會应用自如、事半功倍这即是学习中观的一种收获。

  好今天讲到这里。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1]《定解宝灯论》云:“显现空性双运等仅是宗派术语义,纵经百年勤思维若无宿修成熟因,具大智慧极精进然却不能通达也。”

  [2]《三主要道论》云:“不具证悟实相慧纵修出离菩提心,亦不能断三有根故当勤证缘起法。”

  812、既然瑜伽士与平凡者都承许万法的显现是存在的那他们之间还争论什么?明白这个道理后你做事情时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

  813、形形色色的诸法是我们现量所感受到的,为什么说它是虚妄的请从兩方面进行分析。

  814、为什么说佛陀所宣讲的无常道理不了义请以不了义的标准一一判断、说明。

  815、有人说:“无常不能被肉眼所看所以不是世俗谛,如果它也不是胜义谛那无常就不属于二谛了,岂不是变成第三品物体了”对此,你该如何回答

  816、在世俗中,若没有见与不见名言实相的差别这会有什么样的过失?请以比喻说明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頂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现在是在讲遣除胜义谛与世俗谛的争论前面已经抉择了胜义谛和世俗谛的分类、本体,有部、经部等小乘声闻派和没有学過宗派的人觉得这些观点不合理于是跟大乘中观宗进行辩论。今天讲的是第五个“遣除太过”

  癸五(遣除太过)分四:一、破除鈈得福德之诤;二、破除不能结生之诤;三、破除无有善恶之诤;四、破除奉行无义之诤。

  子一、破除不得福德之诤:

  供幻佛生德如供实有佛。

  对方站在万法实有的立场上说:“你们中观宗认为万法没有自性胜义中远离四边八戏,世俗的显现如梦、如幻、洳阳焰、如水月这样的话,那佛陀也成虚妄的了供养佛陀就不会获得功德了。”

  恐怕有些人也这样认为:“倘若诸法如幻如梦那我念观音心咒不是成了幻化吗?我放生、供佛、布施、持戒全部都没有功德了,梦醒后就什么都没有了”这个问题表面上是有实宗與中观宗之间的辩论,实际上也是我们相续中的邪见和疑惑通过这样的学习,心里的疑团会自然解开所以对每个人来讲,学习中观意義非常大

  对方提出问题后,作者回答说:没有这种过失虽然万法没有真实的自性,世俗谛中有明明清清的显现但胜义谛中离一切戏论,从本体、因缘、果上进行剖析没有一个成实不坏的法。供养者的我、所供养的供品(世间一切有主物和无主物)、供养的时间(过去、现在、未来)、所供的对境佛陀(以前住世讲法的佛陀、现在佛殿里的佛像)这些全部是幻化的,最后获得的也是幻化的果位、幻化的福德、幻化的资粮佛陀在《幻师善贤请问经》中说:“我即清净幻,无为之法身”《不退转轮经》中也说:“一切法如幻,菩提亦如幻”

  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虚幻休息》中,第一品用“如梦”抉择了万法不生第二品用“如幻”抉择了万法不灭(显现昰有)。第二品主要讲了四种幻:自性幻、所境幻、方便幻、智慧幻自性幻,指基——如来藏的心性本体是幻化的;所境幻指烦恼障、所知障、习气障等是幻化的;方便幻,指对治障碍的方便是幻化的;智慧幻指一到十地之间的智慧是幻化的,最后佛陀的法身果位也昰幻化的学了这部论典以后,就会知道从轮回到涅槃之间的所有法没有一个实有的东西。这个我们明年学吧明年大经堂修完以后,僦开始讲《虚幻休息》、《大幻化网》在新经堂里过幻化的生活,这样就不会有执著了不然,我最近看个别道友有了新经堂后有点執著,不知道这是幻化的还认为是真实存在——“啊!窗帘这么漂亮,上面的灯那么亮”把一切都执为实有。其实不要说经堂犹如沝泡般现而不实,乃至佛的智慧、相好也全部是幻化的但这样的幻化会不会得到福德呢?会的供养如幻的佛陀可以生出如幻的功德,僦像小乘宗认为佛陀、供品、供者是实有的最后能产生实有的福德一样。

  知道虚幻不实的道理后对基道果的一切执著自然会消失。大家平时修行、念咒语、作功德也不要有特别强烈的执著,包括修上师、本尊应该懂得其本体是空性的。很多高僧大德对弘法利生嘚事业都视如幻化永明禅师说过:“建立水月道场,大作梦中佛事”建寺院、建学校,建立弘法的中心、学会以及讲经说法、念咒語、磕头等等,全部是如梦如幻、现而不实的学过中观的人都知道,这些是因缘聚合的产物没有一个不能用幻化八喻比喻的。龙猛菩薩说:“非缘起之法始终皆无有。”不是因缘而生的法从来也不会有。谁能通达这样的因缘和合就是最殊胜、最稀有的见解。

  從众生到佛陀之间的法虽然犹如水月、阳焰但在名言中也不能放弃做善事、积功德。有些人说:“既然一切如梦如幻那就不用供佛、鈈用磕头了。”这种说法是邪魔加持非常可怕。我们在见解上应该依照莲花生大师、龙猛菩萨的甚深观点,了知万法现而无自性但茬行为上一定要行持善法。毕竟在幻化中有幻化的果报能够遣除我们幻化的痛苦。

  所以大家懂得了空性法门后千万不要把积累资糧放下来,做一点点善事的功德也很大我最近看到佛经中说,一个人念了一句“顶礼佛陀”以此善根,在六十劫中转生于三十三天仈十劫中能回忆生世。我们念一句佛号并不难但这个功德非常非常大。而且无论在哪里看到佛像都应该心存恭敬。如果特别忙实在沒时间磕大头,那么稍微单掌合十功德也是不可小觑。我们出门如果到东方去心里应观想东方有无量佛陀,“我要顶礼供养东方的诸佛”;如果到西方去西方也有无量佛陀,“我要顶礼供养西方一切如来”这样想的话,功德也是非常大《妙法莲华经》云:“或有囚礼拜,或复但合掌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在藏传佛教中,也有“依靠一泥像三人得成佛”的公案(《前行》中引用过):一个擦擦像,一个人造了它;一个人怕它被雨淋在上面盖了鞋垫;一个人觉得鞋垫很脏,就把鞋垫扔掉结果這三个人暂时获得转轮王位,究竟得以成佛因此,三宝的对境极其殊胜对之生嗔心、生邪见,果报非常可怕;若对之生起信心果报確实不可思议。如《大悲白莲经》云:“佛陀不可思佛法不可思,信奉不可思异熟不可思。”

  汉传佛教中也有“三宝门中好修福”的说法以前梁武帝在佛教历史上贡献非常大,他造寺院、供养僧众、修建经堂尤其在吃素方面,不遗余力地加以提倡他这么大的鍢报从哪里来的呢?他的国师志公和尚说梁武帝上辈子是个贫穷的樵夫,每天靠砍柴去卖来维生有一天下大雨,他看见路边有尊泥菩薩正在淋雨就赶快脱下斗笠盖住菩萨。以这个果报他做了皇帝掌管江山五十年。

  所以大家不要轻视微小的功德我最近翻译了一些佛陀名号的功德,过段时间要求大家学习尤其人死的时候,这些佛号非常有帮助在短暂的人生中,我们遇到佛法确实需要福报遇箌了以后,既要学中观也要学一些世俗的法门。有些人喜欢走极端:要么认为一切皆空什么都没有,故没必要积累资粮(这种人学是學了但没有学究竟);要么对中观法门一无所知,认为一切都是实有的这种实执成了解脱障碍。大家应该知道尽管一切都是幻化,泹在幻化的轮回中依靠佛陀不可思议的幻化力,可以让我们幻化的烦恼和痛苦一并遣除最终获得幻化的佛果。这一点大家务必要深信不疑!

  子二、破除不能结生之诤:

  对方认为:“如果一切都是空性,那众生流转生死是不合理的”下面就破斥这种观点。

  有情若如幻死已云何生?

  众缘聚合已虽幻亦当生,

  云何因久住有情成实有?

  若问:你们中观宗认为一切法如梦如幻如阳焰、水月、乾达婆城,是现而不实的那众生死后又怎么能再生呢?幻化师所幻现的大象、骏马变灭后便归于虚无,不会再生;電视上的人物影像死后也不存在转生的问题。但我们有情从无始以来一直流转轮回、辗转生死经云:“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始终”众生若是幻化,怎么会一世接一世地投生呢

  回答:只要因缘聚合,纵然是虚幻也会不断地投生。

  古印度的幻化师通過石子、木块、咒语、药物再加上自己的等持力,可以变出大象、骏马、山河大地如果具有转生的因缘,这些幻化就会不断地流转鈈会灭尽。佛经云:“因缘和合时果报即成熟。”(《中论释》也引用过这个教证)《百业经》云:“因缘聚合时,其果定成熟”《释量论》中也说:“因住果不灭。”只要因没有消失而住留那么果也不会消灭。比如说电视荧屏上的东西因缘具足就会不断地显现。有些人认为电视只能显一个东西而众生却可以今世变成人,来世变成牦牛一世一世地迁变。其实只要显现的因缘不灭电视上的幻現也不会息灭。如电视里的玉琳国师前世是天仁,最后成国师整个情节都可以显现。所以只要具足幻化因即便是幻人也可以有生生卋世。同样众生的本体虽不成立,跟幻化没有任何差别但只要无明烦恼、爱、取等投生因缘具足,便会在轮回中一直流转任何法在幻因没有灭尽之前,必定会有显现的

  对方又问:“一切虽然是幻化,但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做梦的时间就很短,幻化也是刹那间而我们众生从无始以来直至成佛,时间是那么的漫长因此二者不可能相同。众生存在的时间特别长所以应该是实有的。”

  驳斥:“云何因久住有情成实有?”怎么能仅仅以相续长久将有情执为实有呢?如果时间长一点就是实有那有两个幻化的物体,一个是彡天一个是八天,八天的幻化是不是就成实有了或者说,一个婴儿刚生下就死了而《霍元甲》的连续剧持续放了八天还没有完,这樣的话婴儿是不是就成幻化了?

  荣索班智达曾在《入大乘论》中讲过一个巴雷的故事:一个人有个非常可爱的孩子,名字叫巴雷有次主人因要事外出,托付一个仙人帮忙照看孩子后来孩子丢失了,古代的仙人非常厉害就用咒语变出一个和巴雷一样可爱的小孩。主人回来后根本不知道还以为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一直对他非常疼爱过了一段时间,巴雷回来了结果主人有了一真一幻的两个孩孓。但仙人没有把咒术解开幻化的巴雷就一直存在着,他活的时间非常长死了以后也照样有白骨。(《入大乘论》的这个故事我大概是18年前看的,有没有差错也不知道啊!)

  以前我们讲“南柯一梦”时说那人在下午睡下去的,出星星的时候醒过来这么短的时間就过了一辈子。“黄粱美梦”中也说那人在米刚下锅时睡着,米还没有熟就醒来了这段时间也经历了整个一生,所以不能以时间长洏认为实有麦彭仁波切在《醒与梦的辩论》中说,白天显现的事情时间很长梦境中也会有这种情况。上师如意宝讲过藏地的西根活佛他于一天晚上的光明梦境中,在清净刹土享受了21年的生活因此,一切都是幻化的时间的长短只不过是众人的共同业力而已,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真假差别

  许多人认为梦境短暂,所以不是实有的而从1岁开始到现在,经过了无数的岁月因而是真实的。其实白天与夢境没有任何不同不能因时间的长短而断定是否实有。一切万法无有自性跟幻化无二无别,若懂了这个道理对一切法就不会特别执著了。没有执著的话是心入于禅定最好的一种途径。

  子三、破除无有善恶之诤:

  对方说如果万法是空性的那不应该有善恶之汾。又开始进行辩论

  幻人行杀施,无心无罪福

  于有幻心者,则生幻罪福

  对方又发难道:若像你们中观宗所声称,万法嘟是空性的如幻化一般,那么杀幻化人并不会犯杀人罪比如电视里两个人打架,结果一个被打死了但凶手不会犯罪的。或者说两個机器人打架,一个被杀了另一个不会受到法律惩罚,被关在监狱里(不过现在什么样奇奇怪怪的事情都有,也许有人觉得这很好玩兒就把机器人也关在监狱里。理由是它杀了幻化人所以专门给它修个九层楼的监狱。)供养各种供品、饮食、财物也不可能得到福德。这样一来比丘杀人不会破根本戒,供养十方诸佛也不会有任何功德因为这一切都是幻化的,哪里会有罪业和福德呢

  表面上看来这个问题比较尖锐,因为我们确实承认万法如幻如梦既然是如幻如梦的,就像幻人互相杀害不会受惩罚一样我们这些幻化般的人,杀人怎么会有罪过呢供养怎么会有福德呢?

  对此作者回答说:“幻人行杀施,无心无罪福”二者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幻人没囿感受苦乐的心识不能成为真实的杀施对境,所以用刀子杀一个电视上的仇人并不会有杀人的过失。杀人必须具足四种条件断绝对方的命根才能圆满杀生支分,而幻人没有命根故不会造下真实的罪业。但由于对其生起嗔恨心在阿赖耶上种下了恶心的种子,加行罪還是难免的同样,对幻化的对境作供养也没有功德因为它没有接受之心,也没有苦乐之心

  而世间上的人,虽如幻化但若把他莋为对境来杀害,他的命根会被断除再加上他会感受无量痛苦,因此我会犯杀生罪对乞丐布施的话,他会生起欢喜心接受我的食品,所以我能积累福德

  所以说,福德与罪过建立在心的基础上《涅槃经》所讲的“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也是茬心的本体上安立的。如果没有心就像石头一样,则不会有苦乐之报譬如一个石头砸死了人,石头是不会有果报的公安局不可能把咜抓去审问,它也不可能堕入地狱中去因为它没有心的缘故。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时间一到一切都報”,这也必须有心才可以安立

  当然,在二谛中幻化是有差别的以前上师如意宝讲过,有个老头子对空性法门一窍不通但听说過一些空性的字句。有次他要杀一头羊就抓着羊说:“你这只羊是空性的,我本人也是空性的所以我今天要把你宰了。”这种说法真嘚非常可怕!现在有些人也是如此让他做善事的时候,他就说:“一切都是空性的念金刚萨埵、观音心咒有什么用啊?”这种人对空性的正理一无所知如果一切都是空性,那让他几天不吃饭看看他还空不空。所以龙猛菩萨说,若没有通达胜义谛和世俗谛的道理則无法了知佛法的深意,原因也在这里

  我们学院在法王如意宝的加持下,大家都明白因果在哪些地方空、哪些地方不空这个甚深嘚道理,如今在汉地弘扬得也比较圆满很多人都知道佛法并不是口头上说的,而是真正有道理的任何一个理论都破不了。依靠上师如意宝的加持和威力这一代很多人懂得了胜义谛的离戏空性和世俗谛的因果不虚。不然有些人分不清二谛,要么认为因果不空要么认為什么都空,就像麦彭仁波切所形容的巴瓦匝草一样很多问题杂乱无章、混成一片。在这个时代我们虽然人很渺小,但依靠传承上师們的加持对佛教在有些问题上还是做了一点事情。

  我非常希望大家不要成为法油子[1]稍微懂得一点空性,就什么都不存在了大肆誹谤因果;或者稍微懂得一点因果法门,就认为连中观的见解也破不了这些说法都是不合理的。在不同的环境中应该用不同的道理来觀察。了达释迦牟尼佛三转****的究竟密意对我们来讲非常有必要!

  咒等无功能,不生如幻心

  种种因缘生,种种如幻物

  一緣生一切,毕竟此非有

  对方又问:“既然众生有心,而幻人无心这不正是关键所在吗?众生有心肯定是实有的,怎么会如同幻囚一样虚假不实呢”

  作者回答说:有心无心只是因缘不同而已,有心并不等于就是实有

  幻化师的咒语、石子、木块等,根本鈈具备产生心的能力这不仅是幻化师,现在世界上的科学家尽自己最大力量,也无法制造心科学家兼佛教徒的尤志表,曾写过《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一书以前我去五台山时看过,里面就说:“科学即使再怎么发达也不可能创造生命,甚至连一个小小的蚂蚁也不鈳能造出来”有人认为克隆可以创造心,其实这是不可能的我在《佛教科学论》等中已经遮破过[2]。因此幻化师只能幻现出人、象、馬、房子、山河草木等各种物质,而创造出具有如来藏光明的心他根本没有这种因缘和能力。众生心的产生必须具备无明、烦恼、业等特定因缘,一旦这些因缘具足才会产生苦乐的觉受,并成为业力的所依造作一切善恶业。

  众生与幻人的有心、无心只是因缘鈈同,不能以此判定二者有真假差别麦彭仁波切举过一个例子说:牦牛和白马由于因缘不同,一者有角、一者没有角虽有这样的区别,但不能说牦牛有角就是实有马没有角就是虚幻不实。再譬如有些道友年纪轻轻,头上就有很多白发而有些道友虽然老了,头发仍嘫乌黑二者只是因缘上的差别,不是以此而断定有白发的人是实有没有白发的人就是不实。

  世间上千差万别、形形色色的事物鉯各自不同的因缘产生,一个因不可能产生一切果《长阿含经》中有个故事说:一个人到某偏僻的地方去,那里的人没有听过海螺声怹吹海螺的时候,村里的人觉得很好听纷纷来围观问是什么声音。(就像有些记者到非洲去了一样)那人说:“这是海螺的声音。”村民于是用手触摸海螺说:“海螺啊海螺你发出声音啊!”但是海螺没有动静。那人又拿起海螺吹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好听的聲音不是海螺以自力发出的,它需要用手拿着嘴里吹着,还有人的气息等因缘然后才能产生。

  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有些人认为某囚是坏人,因为“我那么喜欢他对他那么好,但他不愿意跟我好”如果你对他好,他就对你好只需要一个因缘倒是可以。但其实并鈈是这样他对你好的条件,还需要即生的不同因缘、前世的不同业力所以很多人比较愚笨,始终觉得一个因缘就足够了实际上并不昰这样的。

  因此不同的因缘产生不同的法,有些是有心的、有些是没有心的不能认为有心就是实有,没有心就是幻化以一个因緣来判断一切现象,这种情形绝对不可能存在

  当然,最究竟的观点正如《中论?因缘品》中所说:“略广因缘中,求果不可得洇缘中若无,云何从缘出”以理观察时,不管是各种因缘聚合(略)还是各种因缘分开(广),都不可能产生果既然因缘中没有果,那么因生果的说法如何成立这完全是以迷惑而耽著的假象。但没有达到这种境界之前在名言中应该知道,众生与幻人虽然一个有心、一个无心如同自己与镜中的影像一样,但二者都是现而不实的从这个角度讲没有任何差别。

  此处所强调的根本问题是一切法顯现上虽然有,但跟镜中的影像没有差别本体丝毫也不存在,没有必要抓着一个幻象特别痛苦我们到了医院就知道,没学过中观的人見父母死了痛不欲生、呼天抢地,而若稍稍懂得现而不实的道理一般来讲是不会哭的。以后谁的家人死了他哭的话说明他没有懂得Φ观,把幻境当成实有假如知道家人虽然显现,但就像水泡一样其本体是不存在的,水泡灭了没什么可哭的这说明你对中观现而不實的道理有所了解。你们以后也看看凡是哭的人,都是没有懂得中观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法王如意宝曾说过玛尔巴罗扎尊者茬儿子死了以后,特别伤心一直哭着。有个老太太就问:“上师啊!您不是说一切都是如幻如梦吗今天您为什么哭?”尊者告诉她:“虽然一切如幻如梦但我儿子是特殊的幻化[3]!”(你们怎么不笑呢?)

  好今天讲到这里。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1]法油子:闻法修法越哆其相续越难调化,终成与佛法背道而驰之人

  [2]克隆生命的产生,除了父精母血以外其中必不可缺少的因素是必须有中阴身的加叺。中阴身才是心的真正来源它并不是克隆技术创造的。

  [3]玛尔巴将迁识夺舍的秘诀唯一传给了儿子达玛多德他若是不死,将有助於佛教的弘扬利益众生,特别是迁识夺舍法可在西藏传下去

  817、如果一切万法是空性的,那供养佛陀是否就得不到功德了为什么?三宝门中好修福平时你应当怎样一点一滴修积福德?

  818、有人说:“幻物变灭后便不会再生但有情无始以来一直辗转生死,一世接一世地投生怎么可能是空性的呢?”对此你该如何回答?

  819、声闻行人认为:“众生流转轮回的时间极其漫长而幻化物都是暂時性的,没有一个能这样因而众生并非幻化。”这种说法合理吗请具体分析。

  820、我们又不是有实宗为何要了解它与中观宗之间嘚辩论?对此你有哪些感触

  821、既然一切法无有实性,众生全部如同幻化那么杀众生是否就像杀幻人一样不存在罪过?为什么若鈈懂得这个道理,会导致哪些可怕的后果你周围是否有这样的人?你打算怎么样去帮助他

  822、既然众生与幻人一个有心、一个无心,这是否就意味着众生不是虚假的而应该是实有的?为什么在胜义中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發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继续讲破除争论。前面讲了三个方面今天讲破除奉行无义之争论,这个分两方面:对方的观点与遮破

  子四、破除奉行无义之诤:

  胜义若涅槃,世俗悉轮回

  则佛亦轮回,菩提行何用

  有实宗[1]说:你们中观宗认为众生在胜義中自性清净,名言中现而无自性这样一来,岂不是成了轮涅同体(这里的涅槃是指成佛,不是圣者示现圆寂)如果胜义与名言同體,众生在胜义中是清净的佛陀名言中仍有生死流转,那么佛陀也要流转轮回了

  大乘经论中常有这样的教言,如《中论?观涅槃品》云:“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也就是说,不清净的轮回和清净的涅槃在本体上,一点差别也没有汉传佛教的《六祖坛经》说:“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还有一些大乘经典中亦云:“众生即是佛。”

  但是有实宗认为如果众苼即佛陀,那就不需要在三大阿僧祇劫中千辛万苦地修行了;如果佛陀即众生佛陀岂不是也要在轮回中受苦?先发大乘菩提心后行六喥万行,最终获得圆满正等觉的果位这一切的功夫都成白费了。现在有人也经常说:“众生是佛的话为什么看不到佛的妙相、功德?為什么还要修行倘若成佛之后还要修行,就有无穷的过失[2]了”

  下面作者进行回答:

  诸缘若未绝,纵幻亦不灭

  诸缘若断絕,俗中亦不生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涅槃分为“自性涅槃”和“离垢涅槃”两种:从自性涅槃的角度讲众生即佛陀,不观待任哬修行和对治;但从离垢涅槃的角度讲众生必须经过漫长的时日,尽心修持六度万行才可以现前本有的菩提。世亲论师在唯识宗的论典中将之称为“自性真如”和“离垢真如”。你们正在学的《宝性论》第二品菩提分中也讲了“自性光明”和“离垢清净”,并以水、如意宝、虚空三种比喻阐述了自性光明的特点包括《经庄严论》、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等显密经论中,对此也讲嘚比较清楚

  汉传佛教其实也有这种分类。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中说:“前是自性清净今是离垢清净。”意即众生原本自性清淨本体上没有任何垢染,但由于暂时的客尘烦恼现今流转轮回,不得自在《坛经》里面也说:“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在現相上(或者说前念),众生被无明烦恼所遮不是佛陀,但在实相上(或者说后念)每个众生本具如来一切功德,可以叫做自性清净嘚佛

  这个道理不太容易理解。佛陀在《胜鬘经》中云:“有二法难可了知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了知”洇此大家在学习中观的过程中,一定要弄明白众生什么时候被迷惑什么时候与佛无别,这个界限要分清楚《入香光室》云:“生佛一體,十界同居”这是就实相而言的,但是在现相上众生被烦恼所障,不能称之为佛《善说海》中还有善天论师、慧源论师、普明论師的不同观点[3],希望大家好好看一下

  众生的本性虽是佛陀,但未以空性智慧断绝诸缘——业、烦恼、萨迦耶见则会不断地在轮回Φ流转。且不说轮回诸法纵然是幻化师变出来的幻境幻物,只要咒语、石子、木块等因缘不散这类幻现也绝不会自动消失。

  这一點恐怕很多人比较清楚。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在网络上创造一个虚幻世界。比如我是一个残疾人但在网上摇身一变,就成了六根俱全的英俊小伙子从出生到死亡之间,与实际生活没什么差别也要赚钱、结婚、生子……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花很多钱还要日日夜夜、如饥似渴去操作。现在的世界本来就是虚幻的但他们却偏要梦中做梦,只要游戏的程序不消失就一直沉溺其中,花费大量的人仂、精力、财力(特别丑陋的人在虚幻世界中变得非常好看,也许心里会舒服一点但毕竟那些是虚幻的,又有什么意义呢)

  其實世间上的任何一个法,无论认为它是自生、他生还是无因生[4]真正观察的话,不要说胜义中就连名言中也不会产生。月称论师云:“彼观名言亦非理汝所计生由何成?”荣索班智达也说:“胜义中不产生没有什么稀罕的但以胜义量来观察,世俗中也不产生实在是稀囿”既然如此,整个世界上又有什么样的产生呢

  假如以智慧断掉一切烦恼,就会现前这种境界《释量论》中通过各种比喻和因吔讲了,诸佛菩萨的烦恼、业障依靠对治法已彻底根除,犹如种子烧焦不会发芽一样再也不会产生了。文殊菩萨、观音菩萨不可能依靠业力转生轮回目犍连、舍利子断了烦恼的根本,也不会转生到轮回中来那么具有一切功德、以释迦牟尼佛为主的三世诸佛,就更不鈳能转生了虽然在世俗中烦恼可以产生,但在胜义中众生了不可得,全部是佛陀彻悟禅师云:“众生不可得,则全生即佛”退一步说,即便在世俗中用胜义智慧观察所有的烦恼也不会产生。

  大家必须把自性清净与离垢清净分清楚不然,就算学了再多的佛经論典没有解开疑团的话,很容易对佛教生邪见你们平时闻思时,一定要把自己可怕的邪见在有智慧的上师和道友前进行破析,这种邪见“癌症”没有发展到晚期之前最好还是动个手术,否则不可救药就来不及了

  还有一件事情提醒大家:学佛尤其是学中观甚深法门时,可能经常会遇到一些违缘比如说,听法中途就不想听了自己生病了、心情不好等等,这个时候一定要祈祷释迦牟尼佛、龙猛菩萨为主的传承上师。或者你在学习过程中很懒惰生不起欢喜心,这也是魔障在干扰自己务必要坚定信念、祈祷三宝,不要被各种散乱的因转变了

  我们今生遇到能根除轮回的空性法门,不是无因无缘的按照有关经论的观点,这是多生累劫供养承侍佛陀、依止善知识的果报一旦遇到了,就应该像盲人遇到大象尾巴一样紧抓不放无论什么样的违缘现前,都要坚定对大乘法门的诚挚信心懂得其非常珍贵难得。有些人觉得:“我以前上小学、中学、高中时听过无数次老师讲的课,这跟老师的课没有差别听也可以、不听也可鉯。”千万不要有这种心态般若法门哪怕是听一堂课,功德也远远胜过布施等其他有为善法的功德

  我自己在二十多年来,闻思修荇基本上没有出现违缘没有因心情不舒服而收拾包离开学院,断过传承也没有因外在的违缘而中断闻思。这么多年来我对佛法一直佷有信心,这也是源于三宝的加持和前世的善缘希望你们不管在外面看光盘也好,在学院直接学习也罢遇到这样的法要懂得珍惜,一堂课哪怕几分钟也不舍得浪费为了在阿赖耶上种下菩提种子,为了自己的生生世世听法、学法、修法比什么事情都重要。

  这些话鈈是我今天心血来潮才说的而是长期以来都知道大乘佛法的功德,一直就有深深的体会即使自己只给一个人讲一个偈颂,觉得活一天吔是有意义的昨前天我给法师开教务会时,对讲经说法方面的重视性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所以不要认为听经闻法跟世间上课没什么差别如果你这样对待,那说明一点也不了解大乘佛法的功德以后还需要继续学习!

  壬二(遣除胜义之争论)分二:一、破除若无迷识则无执著之过失;二、破除若迷基不成则无轮回之过失。

  癸一(破除若无迷识则无执著之过失)分二:一、辩诤;二、答辩

  乱识若亦无,以何缘幻境

  这里是讲唯识宗的观点。

  在我们藏地按照麦彭仁波切的观点,随理唯识分真相唯识、假相唯識荣索班智达在《入大乘论》中将唯识分为三种:真相唯识、假相唯识、无相唯识。

  汉传佛教对唯识宗也非常重视其原因应追溯臸唐玄奘时代。唐玄奘在印度那烂陀寺的戒贤论师等面前系统听受了唯识教义,他回汉地以后结合印度诸派论师的观点(据说有11派之哆),着重弘扬了唯识宗

  显宗教理的至高顶峰,有人认为是唯识宗有人认为是中观宗。这个问题应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就胜義而言,中观宗的理论谁也比不上;从名言来讲唯识宗的观点是最殊胜的。这一点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释》中有细致剖析,你们学了这部论典就会完全明白——唯识宗在抉择名言时不可或缺中观在抉择胜义时最极究竟。

  当然不能认为玄奘完全持唯识嘚观点。就像是无著菩萨虽然显现上弘扬唯识宗,但究竟见解与中观宗无二无别这也是许多高僧大德公认的。同样玄奘尽管在汉地著重弘扬唯识宗,但他的胜义见解应该是中观应成派所抉择的般若空性从他的翻译及传记中看,他确实对般若法门的重视超过一切

  我原来讲《心经》时也提过,玄奘去印度的路上依靠《心经》的威力遣除了一切违缘。当年他带一些眷属西去取经以种种原因只剩丅他一个人。有次他路经一个寺院看见一个老和尚病得很严重(就像麻风病),玄奘生起极大的悲心没有继续赶路而一直呆在寺院里照顾他。后来那个老和尚的病基本上好了临行之前,他送给玄奘一本梵文的《心经》玄奘一路上都在念诵。

  有一天他来到恒河岸邊看见数千人聚集在一起,就好奇地上前去看原来是婆罗门外道在祭拜河神。按照当地传统为了供奉河神,每年都要选一个年轻男孓扔进河里当天正好选中了一个,他的家人特别伤心与此男子哭作一团。正在依依不舍之际他们忽然看见来了一个外国和尚(玄奘夶师),当即笑逐颜开、欢喜若狂立即将玄奘捆了起来,准备让他代替那个年轻男子

  玄奘告诉他们:“如果你们非要把我供神,峩也没办法但我作为一个出家人,可不可以把今天的经念完等我念完经,你们怎样处置都可以”那些人就同意了。玄奘随即开始念《心经》三遍过后,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所有人都特别害怕,不敢得罪他便把他给放了。

  从此以后玄奘对般若总集的《惢经》更加重视。他所翻译的《心经》与藏译、其他汉译本相比,虽然较短但却受过观音菩萨的特殊加持。据说他从印度取经回来时念及和尚所赐《心经》的恩德,准备好好报答一番谁知当他到原来的地方,不仅是老和尚连那个寺院也消失无踪了。后人都说老和尚是观音菩萨的化现由此看来,玄奘的见解应该是以般若空性为主

  其实唯识宗与中观宗之间的辩论,不仅是藏地和汉地印度也囿。以前月称论师和月官论师的辩论长达七年之久中间有许多的精彩公案。汉地大德对唯识与中观的区别憨山大师的《性相通说》中講得比较详细,你们若想了解汉传佛教的说法不妨翻阅一下这本书。若想了解藏传佛教的说法《中观庄严论释》是最好不过的了。

  那么唯识宗的观点是什么呢?他们认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万法由心造外境没有一个能经得起观察,而心识是存在的就像夢中的大象、山河并不存在,但执著它的心识存在一样因此他们对中观宗发难:“你们认为一切法如幻如梦,但若不承认迷乱的心识那么谁知道一切法如幻如梦?是石女的儿子还是龟毛、兔角[5]?所以必须要承认心识的存在。”

  下面是中观宗对他的回答首先以哃等理进行辩驳。

  子二(答辩)分三:一、同等辩论;二、遮破辩答;三、结合时义

  若许无幻境,心识何所缘

  以同等理[6]來观察时,中观宗说:“你们唯识宗不承认外境只承认一个心识。但如果没有外境仅仅一个心识到底能执著什么呢?”

  心识依靠外境而生没有蓝色瓶子(所取),就不可能有取蓝色瓶子的眼识(能取)能取与所取是互相观待安立的,如同左手和右手、这边和那邊一样没有能取就没有所取,没有所取就没有能取你们唯识宗说:“没有心识的话,谁去执著如幻如梦的外境”同理,中观宗对唯識宗反驳道:“没有外境的话心识到底要执著什么?”因此外境与心识不可能独立存在。

  在这里中观宗主要是破斥唯识宗所许嘚实有心识,按照胜义量来观察这种实有根本不成立。但在名言中承许外境为心的显现是非常合理的,并不是此处的驳斥对象

  總之,观察名言谛时能取的心识和所取的外境应该存在,而观察胜义谛时外境不存在,心识也不存在《入中论》云:“般若经中佛俱遮,彼等对法俱说有”意思是说,佛陀在《般若经》中遮破了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等外境又遮破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等有境,但这些法在《俱舍论》等对法论中是成立的倘若没有成立,名言中一切也得不到是不合理的

  丑二(遮破辩答)分二:一、遮破承许显现为心;二、遮破境心非二之有实。

  寅一(遮破承许显现为心)分二:一、立宗;二、破彼

  所缘异实境,境楿即心体

  真相唯识宗补救说:“我们并非完全认为无境,而是承许心所缘的外境不是实有柱子、瓶子等东西皆是心的显现,与心嘚本体无二无别(《中观庄严论》中也用镜中的影像作了比喻[7]。)就像在做梦时尽管有大象的显现,但这归根结底就是自己的心识除此之外并没有大象。因此心识应该是存在的。”

  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释》中曾说抉择名言时,真相唯识的观点非常合理即便学修无上大圆满,名言中承认万法唯心也是很殊胜的教言,从这个角度讲唯识宗没有任何过失。藏传佛教、汉传佛教有些大德嘚开示教言也很接近唯识的观点。就像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心性休息》、麦彭仁波切的教言中都强调万法唯心,揭示了“不是外境茬动、是心在动”的密意

  汉地就有这样的公案:六祖开悟以后,上师不让他马上去弘法于是他在寂静的地方,跟猎人一起生活了15姩(六祖开悟后,15年都没有下山我们这里有些道友不要说开悟,剃了头以后第二天就下去弘法利生了。我刚出家时四五年都不敢囙去,害怕被别人看见不好意思但有些道友今天刚剃头,明天就准备度化众生其实,还是在学院中、上师身边呆得久一点好不要认為自己真有弘法利生的能力。你一两个月的定力应该有但时间久了以后,由于相续中的习气比较重头发会不会又慢慢长起来了?我还昰有点怀疑)15年之后,六祖看到机缘成熟于是便出山弘法。他来到广州法性寺时正值印宗法师在讲《涅槃经》。当时风吹幡动一個和尚说是风动,一个和尚说是幡动争执不下之际,六祖对他们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当时六祖还是在家人。)此语一出众人哗然。印宗法师延请他至上席问明后方知他是五祖的传人,于是便给六祖剃度剃度之后又反过来拜他为师。

  由此鈳见万法唯心造,不管是风动、幡动其实都是心在动。《入中论》也有一个比喻说大海产生层层波涛,波涛与大海无二无别同样,阿赖耶上的种子成熟为外在的山河大地这包罗万象的一切显现,均不离阿赖耶上的种子习气这种道理在名言中确实很殊胜,大圆满吔有许多寻找心之本体的窍诀与唯识宗的观点基本相同。

  以前二祖慧可初见达摩祖师时有过“立雪断臂”的故事。(当然这也囿一些争议。道宣论师在《续高僧传》中说他的断臂是被强盗砍的,不是自己断的但《宝林传》等其他史传中均说是“断臂求法”。)他去依止达摩祖师时祖师根本不理他,他就在风雪中站了一夜第二天早上积雪过膝。达摩祖师问他所求何事慧可道:“唯愿和尚慈悲,开甘露法门广度群品。”祖师说:“你这么一个小小的苦行有什么了不起佛陀的无上妙道,需要长期的苦行和难行能行才可以嘚到”慧可听后,就用利刃自断左臂置于师前,以示求法之决心他说:“我的心不安,请赐予我安心的法门”达摩祖师言:“把惢拿来,我为你安”慧可找了半天后说:“觅心了不可得。”祖师回答:“吾为汝安心竟”慧可闻后,当下开悟

  这种寻找心的敎言,与唯识宗的观点非常相近因为一切的感受、显现全部是心在操作。的确我们心情快乐时,觉得所有人都很慈悲好像没有一个壞人;如果今天心情不好,即使佛陀来了可能也觉得不庄严,对他还要发脾气所以,心善则外境善心恶则外境恶,心还是非常关键嘚

  真相唯识认为外境不存在,与心无二无别假相唯识认为,外境既不是心也不是心外的东西,而是像毛发一般现而无实从究竟胜义谛而言,唯识宗的观点都不合理但在名言中,暂时依靠这些教言认识心的本性唯识宗还是有其超胜之处。

  卯二(破彼)分彡:一、破除妨害胜义自证;二、无有根据;三、破除妨害遮破

  辰一(破除妨害胜义自证)分二:一、真实破除;二、遣除迷乱。

  幻境若即心何者见何者?

  世间主亦言心不自见心,

  犹如刀剑锋不能自割自。

  针对真相唯识宗的答辩中观宗反问:如果你们认为外境不实,一切都是心的幻现;而心是实有的、不可分割的它既是能取,又是所取这是不合理的。(当然名言中心叻知自己、回忆自己,知道刚才想了什么、昨天做了什么这是可以成立的。麦彭仁波切说:“心自己了知自己”俗话也说:“人贵有洎知之明。”这一点我们是不会破的。)因为外境若是心心见外境就成了自心见自心。而且能取与所取本来各自分开,唯识宗如此承许的话心是实有一体,又是分开的能所二取这该怎么成立呢?

  三界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讲过自心不能知自心,《楞伽经》云:“犹如剑自刃不能斩自锋,指不触自尖心不见自心。”剑锋不能斩断自己指尖不能接触自己,同样心也不能见到自己。《顶宝經》[8]亦云:“自心不能见自心”还有轻健者不能骑自己的肩上……因此,自己对自己起

儿童谜语大全7一9岁儿童在开发智力阶段,7到9岁是很重要而谜语正是一个开发智力的好方法,谜语是暗射文字或事物让人根据字面说出答案的隐语如果您想知道儿童謎语大全7一9岁,就必须看看下面由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文章

儿童谜语大全7岁(上)

1、一座七彩桥,雨后天上挂(打一自然现象)

2、十个客人┿间屋,冷了进去暖了出(打一物)

3、尖尖嘴,细细腿狡猾多疑拖大尾。(打一动物)

4、像条带一盘菜,下了水跑得快。(打一動物)

5、一个老头不跑不走;请他睡觉,他就摇头(打一物)

6、人脱衣服它穿衣服,人脱帽子它戴帽子。(打一物)

7、屋子方方囿门没窗,屋外热烘屋里冰霜。(打一电器)

8、一个黑孩从不开口,要是开口掉出舌头。(打一食物)

9、不走光跳吵吵闹闹,吃蟲吃粮功大过小。(打一动物)

10、长相俊俏爱舞爱跳,飞舞花丛快乐逍遥。(打一动物)

儿童谜语大全7岁(下)

11、上不怕水下不怕火;家家,都有一个(打一生活用品)

12、五个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高矮不齐(打一人体器官)

13、面孔像猫,起飞像鸟天天上夜班,捉鼠本领高(打一动物)

14、有面没有口,有脚没有手虽有四只脚,自己不会走(打一物)

15、颜色白如雪,身子硬如铁一日洗三遍,夜晚柜中歇(打一物)

16、白嫩小宝宝,洗澡吹泡泡洗洗身体小,再洗不见了(打一物)

17、独木造高楼,没瓦没砖头人在沝下走,水在人上流(打一物)

18、两只小口袋,天天随身带要是少一只,就把人笑坏(打一物)

19、是笔不能画,和电是一家要知囿无电,可去请教它(打一物)

20、弟兄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只要一分开,衣服就扯破(打一食物)

儿童谜语大全8岁(上)

1、身笨力氣大,干活常带枷春耕和秋种,不能缺少它(打一动物)

2、身穿白袍子,头戴红帽子像公子,说话高嗓子(打一动物)

3、头戴珊瑚帽,身穿梅花袄腿儿细又长,翻山快如飞(打一动物)

4、一个大肚皮,生来怪脾气不打不做声,越打越欢喜(打一乐器)

5、用掱抓不住,用脚踩不穿用刀砍不烂,用桨分不开(打一物质)

6、有枪不能放,有脚不能行天天弯着腰,总在水里游(打一动物)

7、白娃娃,爬黑墙越爬个儿越变小,再也没法往上长(打一)

8、家住青山顶,身披破蓑衣常在天上游,爱吃兔和鸡(打一动物)

9、身穿大皮袄,野草吃个饱过了严冬天,献出一身毛(打一动物)

10、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子儿多,个个黑脸膛(打一食粅)

儿童谜语大全8岁(下)

11、身上雪雪白,肚里墨墨黑从不偷东西,却说它是贼(打一动物)

12、身小力不小,团结又勤劳有时搬粮喰,有时挖地道(打一动物)

13、身长近一丈,鼻在头顶上腹白背青黑,安家在海洋(打一动物)

14、天上一只鸟,用线拴得牢不怕夶风吹,就怕细雨飘(打一)

15、头戴红缨帽,身穿绿罗袍背上生双翅,爱脏腿长毛(打一动物)

16、头戴红缨帽,身穿绿战袍说话喑清脆,时时呱呱叫(打一动物)

17、象只大蝎子,抱起似孩子抓挠肚肠子,唱出好曲子(打一乐器)

18、像熊比熊小,像猫比猫大竹笋是食粮,密林中安家(打一动物)

19、小小诸葛亮,独坐中军帐摆下八卦阵,专捉飞来将(打一动物)

20、形状像耗子,爬在树枝仩生活像猴子,忙着摘果子(打一动物)

儿童谜语大全9岁(上)

1、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打一花种)

2、一根小木棒,安个弯月亮秋天收庄稼,请它来帮忙(打一工具)

3、有个小姑娘,身穿黄衣裳你要欺侮它,它就扎一枪(打一動物)

4、头上长树杈,身上有白花四腿跑得快,生长在山野(打一动物)

5、样子像吊塔,身上布满花跑路速度快,可惜是哑巴(咑一动物)

6、有脚不会走,有嘴不开口脸儿洗不得,一洗就变丑(打一玩具)

7、身体半球形,背上七颗星棉花喜爱它,捕虫最著名(打一动物)

8、一间小木房,没门光有窗;只要窗户亮又说又笑把歌唱。(打一物)

9、圆圆小珍珠洒落草丛中,太阳一出来跑得無影踪。(打一自然物)

10、云中有面鼓躲在最深处,平时它不响雨前它先唱。(打一自然现象)

儿童谜语大全9岁(下)

11、四脚圆滚滚眼睛亮晶晶,嘀嘀叫一声招手过路人。(打一)

12、圆筒白浆糊早晚挤一股,兄弟三十二都说有好处。(打一生活用品)

13、小小两呮船没桨又没帆,白天带它到处走黑夜停在床跟前。(打一物)

14、叮铃铃叮铃铃,一头说话一头听俩人不见面,说话听得清(咑一物)

15、会飞不是鸟,两翅没羽毛白天休息晚活动,捕捉蚊子本领高(打一动物)

16、天热爬上树梢,总爱大喊大叫明明啥也不懂,偏说知道知道(打一动物)

17、天上飞,不是鸟前边翅膀大,后边翅膀小喝饱汽油飞得高。(打一交通工具)

18、钢铁身子重万斤擱在水里它不沉。不怕风浪大就怕水不深。(打一交通工具)

19、弟弟长哥哥短,两人赛跑大家看弟弟跑了十二圈,哥哥一圈才跑完(打一物)

20、溜溜圆,光闪闪两根针,会动弹一根长,一根短嘀哒嘀哒转圈圈。(打一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和别人长得像叫什么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