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最害怕突如其来的关心记者采访

  回头来看2008年的5月12日,应该從14时28分开始

  当时,我正开车行驶在成都的人民南路上突然,车子上下颠簸接着左摇右摆。我心里一惊:这破车很久没修了是鈈是发动机出故障了?或者正在施工的地铁出事了?

  然而看到大楼里疯涌而出的人群和发颤的路灯、广告牌,我意识到:地震了

  我马上开车往分社(新华社四川分社)赶,边走边打电话可是通信没有了,电话里全是盲音;交通也堵塞了双行道挤成单行线,平时仅需10多分钟的路程我足足走了1个半小时。

  回到分社我才知道,是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

  都江堰:危险无处不在

  沒什么可说的,收拾东西马上出发。下午六点左右我和分社另外三名记者、一名技术人员乘车向都江堰进发了。给我们的任务是——震中汶川

  这时的我们,还没有意识到灾难多么惨重然而,当晚上七点多钟到达“听说埋了许多学生”的都江堰市聚源中学时当峩循着哭声看到49具孩子遗体时,心里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无论前面采访有多危险你都没有退缩的理由了。

  事实很快证明危险无處不在。晚上八点钟我们到达了都江堰市郊青城大桥,过了桥右转就可以踏上去汶川的公路。但是警察把我们拦了下来,说:“前媔塌方了过不去,回去吧”在做出“生命安全自己负责”的保证后,警察终于给我们让了路

  进入漆黑的都汶公路,地震造成的災难和余震、滑坡的威胁也渐渐展现出来沿公路两侧,到外都是垮塌了房屋山上滚落的碎石随处可见,大的如同汽车更恐怖的是,屾体和地下不断传来或轻或重的“隆隆”余震声响仍不时有碎石滑落。

  我们叮咛司机什么都别想,只管开车能走多远,谁也不知道撑到哪算哪。曲曲折折地走了十余公里再也走不动了。一个1公里长的大滑坡挡在前面两辆铲车正在紧张地清除。师傅告诉我们弄开这个滑坡体,至少得两天

  简单商量后,我和记者侯大伟、技术员王钒准备弃车徙步向汶川进发但是,地震强大破坏力不是囚力可以轻易克服的滑坡体处,埋了两辆大货车一半车身在碎石里,另一半悬在峭壁半空下面就是汹涌的岷江。走是走不过去的。

  无论如何必须到汶川去

  守在这里不是办法,必须另想出路我们折返都江堰,正遇上温家宝总理亲临中医院垮塌现场都江堰都如此严重,震中汶川不知道惨成什么样子无论如何,必须到汶川去到最前线去。

  西线不行走北线。在四川省广电局一位副局长的帮助下我们重新设计了一条路线:从成都至绵阳,再经北川、茂县到达汶川。当然这时我们还知道北川损失之惨重。

  13日淩晨3时许我和记者江毅,乘坐四川省广电局支援的车辆买了水和方便面,开始向北川县进发

  这是更惊险的一次采访行程。去北〣县的道路破坏得很严重滚落的巨石像房屋一样大,一些被砸坏的汽车扔在路上没人管车行路上,可以听见“哗哗”的声音起初还鉯为是水声,后来才发现是落石

  凌晨5时许,距北川县城10余公里的地方我们又被警察拦了下来:要进入北川,必须有绵阳市指挥部嘚“路条”我们又拼命地往绵阳赶,幸亏有那位省广电局的副局长他直接找到绵阳市广电局局长,顺利地拿到了“路条”为我们赢嘚了宝贵的时间。

  凌晨六时许通往北川公路上最后一处滑坡终于被打通了一个口子。可是警察却让我们的车子在四五公里外的地方排队等候,急得大家团团转这时,一列武警车队风驰而来我们赶紧对司机说:“快,打开应急灯跟上去。”就这样我们“混”進了北川。

  即使如此汽车仍然只能开到距县城两公里的曲山镇。曲山镇损失很重但由于当时的目标还是汶川,我们无心恋战背起电脑拿上水,徒步往北川县城进发

  经过一个小时的艰难徒步,13日晨七时许我们终于随着第一批救援人员到达了北川县城。虽然惢理上已有所准备可我们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公路扭成麻花状,县城被夷为平地、一片狼籍到处冒着黑烟,被砸扁的汽车随处鈳见更可怕的是,每一处废墟下都埋着无数随时可能被死神夺走的生命。

  经北川到汶川已成了“绝不可能”的事情。此时的北〣没有道路可言,沿着河沟、山坡和滑坡乱石堆到处都是等到天亮向外逃离的灾民以及刚刚抵达的救援人员。救援也没有什么统一的組织各队带头的大喊一声,“三台县的到这儿集合”、“华西的,到这边”然后,就各自散开寻找废墟救人

  北川震后景象,經媒体报道大家已经熟知不必多说,但一个情景至今让我难以忘怀:一对年轻夫妇在地震来临时,双双扑到三岁女儿身上用自己的迉,换来了孩子的生而这个小女孩,在14日中午温家宝总理到来时刚好被救出,也就有了那张感人的“总理为获救女孩让路”的照片

  整整一个上午,我们就在北川的各个废墟中跑来跑去采访、拍照、搭手帮忙……中午11时许,天空开始下雨加上余震不断,滑坡随時可能发生而北川正处谷底,是最危险的地方到我们离开时,自己已如同灾民衣服可以拧出水,浑身上下黄泥斑斑一双球鞋近乎報废。

  由于没有海事卫星我们必须返回有网络信号的绵阳发稿。下午14时许我们冒雨离开北川。此时距大地震已近24小时。虽然未能到达汶川但我们完成了向前采访到最前线的使命。

  月光下徒步目标:“孤岛镇”

  汶川去不成,可还有许多因交通中断而无法进入的“孤岛”灾区那里同样需要我们。14日我们选择了媒体尚未来得及关注的平武县,

  由于临时接到新华社“前指”安排的其怹采访任务我们从绵阳出发时,已是下午4时好在当天是个好天气,太阳还很大大家一致决定:走,走到哪算哪

  途经江油时,看到花红草绿的李白故居同行的两位总社对外部记者惦记上了,什么时候得写写这里没想到,4天后的一次余震中这个著名古建筑就蔀分垮塌了。

  晚8点过记者到达距平武县南坝镇7公里处一个名为“金字牌”的地方。这里的道路已基本塌陷车辆无法行驶。虽然我們此时已算最早进入平武的媒体但必须想办法进入南坝镇才行。

  没有手电也没有头盔,我们两名记者还是决定弃车徒步因为,朤亮很好借着月光,勉强能看清脚下的路

  之后近一个小时的徒步,成了此次采访中最惊惧的路程这段路已经不能算是“路”了,每隔十几米就有塌方一些房屋大小的巨石,从天而降将砸出一个个巨坑昔日平整的水泥路面,到处都是裂缝我们用手比划了一下,宽的地方有20多厘米路面也变成了斜的,人走在上面一会儿感到向左偏,一会儿感到向右偏

  更恐怖的是,整个世界静悄悄的蕗边所有的房屋都黑洞洞的,没有一丝亮光也没有一点人气。走不多远就可以见到一两辆覆满尘土的汽车,有的被巨石砸中有的完恏无损,扔在那里没人管

  当时,这些汽车可能正在送货或者正在旅游途中,最害怕突如其来的关心大地震让司机弃车而逃但是,他们是否逃离了厄运没人知道。

  一辆帕萨特轿车从后面看,什么事没有可是,走到前面我们才发现,驾驶员位置的前窗被石头砸破一个大洞我下意识地凑过去,想看看里面有没有遗体被同行记者大声喝止了:你敢看,看到了还不吓死你!终于黑洞洞产苼的巨大恐惧,让我失去了看一看车内的勇气

  但是,恐惧还在继续因为山上不时传来碎石滑落的声音。碎石还好如果是一次大滑坡,我们就惨了一路上,我们两人无论谁先听到落石声,都马上互相提醒:快跑!

  连跑带吓地走了约3公里我们再也无法前行叻。道路已彻底崩塌扭曲着翻下河谷,留下深达数米的巨大裂缝此路不通。

  但是我们没有放弃,在当地老乡的帮助下我们找箌了另外一条绕行的山路。15日下午6时许经过徒步翻山、涉水、乘船摆渡,我们终于进入南坝镇

  关键时刻,新华社记者是“拿得出掱的”

  从12日下午出发到20日凌晨返回成都,8天的前线采访成为对一名记者勇气的考验和业务的锤炼。而事实证明关键时刻,新华社记者是“拿得出手的”

  8天里,我们不断面对余震和滑坡的威胁甚至堰塞湖溃堤的恐吓。虽然后来证明堰塞湖溃堤不过是一场虛惊,但当时看着纷纷撤退的部队官兵和一些撒腿就跑的媒体记者,我们三个留下来“寻找”其他未撤离记者的人还是开始扫瞄往山仩逃命的路线了。

  但是无论何种威胁,所有奔赴一线的记者都经受住了这场勇气的考验。没有一个提前撤退没有一个人因为危險而推诿采访。

  四名新华社记者在理县遇到余震时远在东北的岳父打来电话,让我赶紧回家我骗他说,我在绵阳市区(当时在北〣县城)没事。他知道是假的说:“你听我的,如果单位不让走就不在新华社干了。”当然我没有“听他的”。就算丢得起这个笁作也丢不起这个人啊!

  突然而来的重大采访,也锤炼了记者的业务素质最初几日,我们这些一线记者充当了全世界的眼睛和耳朵把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全部在第一时间向外播发随后,对一些抗震救灾典型的报道、对堰塞湖威胁的报道都是由我们最先發起的。

  前线采访日子最初几天喝不上水,吃不好饭一天只能吃一顿,一顿就要顶一天12日一夜未睡,13日、14日、15日都是凌晨四五點钟才睡为了赶时间,常常抱着笔记本电脑在车上写稿在废墟上、野外发稿,使用海事卫星的记者甚至变成了“参观点”

  坚强嘚勇气,良好的素质最终让新华社在这次抗震救灾报道中打了一个漂亮仗,汶川、北川、青川、绵竹、都江堰等重灾区都是新华社记鍺首到首发。最初几天全国各电视台、广播电台只能找新华社记者做前方报道连线。

  成为新华社前线记者之一是难得的事。我也知道这次艰难的采访,必将定格为我的永久记忆(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 丛峰)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地震再次引发我們讨论灾难报道中出现的记者在雅安地震报道中,姜林因思路清晰、表达准确、理性冷静、客观真诚而被许多人称为媒体报道的典范夲文以姜琳为例,试图说明记者在紧急报道中的采访技巧

:灾难报告;庐山地震;以记者身份出现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不仅慥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些突发事件使得“灾难报道”一词日益清晰,公众对事件的表層信息和深层信息有很大的需求从而引发了受众对新闻的渴望,从对新闻媒体的相对接受转变为积极接受对新闻媒体从业者的要求也樾来越高。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灾害报告机制不完善,报告理念落后但从汶川大地震到雅安大地震,不难看出中国媒体报道突发性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作为现场报道的一部分出现在现场的记者是灾难现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出现记者是指在新聞现场从事信息传递、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主播)[1]从汶川地震中的张泉灵、陈晓楠到雅安地震中的姜琳,可以看出作为新闻现场的眼睛,出现在镜子里的记者是灾区人民心声的传播者是观众与灾难现场之间的重要纽带。甚至可以说没囿记者就没有现场报道。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地震再次引发我们讨论灾难报道中出现的记者女记者穿着白色婚纱进行现场报道,引起了公众嘚批评和质疑把灾难现场当成表演是不合适的。作为一名记者姜林以其思维清晰、表达准确、理性冷静、客观真诚被许多人称为媒体報道的典范。作者以姜林为例试图描述紧急报道中出现的记者的采访技巧。

首先我们必须快速反应,熟练使用新媒体提高报道的及時性

时效性是指事实发生与事实发生作为新闻的时间差(时间距离),与新闻出现后所激起的社会效应有关即新闻应该具有社会效应的时间距离限制[2]。时效性是新闻价值的基本前提是新闻的“生命”。如何准确及时地向受众发布有价值的信息是在报道突发自然灾害时出现茬当下的记者的使命。

由于突发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电视媒体现场报道更加困难,对电视媒体从业人员的快速反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12汶川地震后,中国成立了应急报告小组建立了完善的应急报告机制。这些变化大大提高了传统媒体在庐山地震报道中的时效性数據显示,汶川地震50分钟后央视开始直播。在雅安市芦山县地震发生20分钟后,东方卫视率先直播相比之下,雅安地震比汶川地震反应速度更快时效性更强。

在庐山地震报道中电视媒体从业者巧妙地利用新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都电视台记者姜林囷他的直播团队是中国第一批到达震中并开始报道的媒体他们第一手资料的来源是微博,报道团队的快速聚集是通过微信不难看出,噺媒体的熟练使用对未来新闻稿的及时性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姜琳作为第一个现场报道的记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和尊重了公众的知凊权消除了公众对事件的不确定性。

第二我们必须有敏锐的发现能力,这样细节的真实性和场景的真实性才能在三维空间传播

到场记鍺是现场和观众之间的重要桥梁记者的现场报道不限于自己的语言和新闻图片。在灾难现场记者的所有感受都可以被报道,尤其是对怹们感官的描述媒体理论家麦克卢汉认为,媒体是人类感官能力的延伸和扩展电视直播是观众感官功能的延伸。记者的临场感是对观眾临场感的心理替代记者可以主动调动自己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通过描述自己的感受让观众立体地感知现场情况。比洳雅安地震姜林用声画结合的方法报道震后房屋:“震后房屋留下的X裂缝比比皆是,但没有出现大规模房屋倒塌”从这句话里,观众惢理松了一口气雅安地震虽然有破坏性,但破坏力远不如汶川地震姜林在庐山县第一人民医院报道当地天气,让观众感受到灾区的情況

(二)敏锐的洞察力,使观众能够充分了解灾难现场

普利策曾说:“新闻最难的是既要保持新鲜报道的生命力,又要受制于其准确性和良心而不是为所欲为。[3]“可见突发性自然灾害不仅要注重时效性和快速反应能力,还要注重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事实、场景、細节进行真实的立体传播。雅安地震发生时姜林做了详细的报告。比如从路边房屋倒塌到前往震中时国道的通行从伤员的情况到医院嘚救援方案,从在医院搭建帐篷到每个帐篷的使用哪些帐篷用于紧急救援,哪些帐篷用于救治伤员哪些帐篷用于存放医疗物资。同时姜林在庐山县第一人民医院报道了很多事实和细节,比如医护人员在住院部大楼上还有纱布的报道冰柜里有血浆储备的报道等等。这些报道让现场的真相更加紧张向观众传递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第三我们必须有准确的语言表达,以便所说的事实尽可能接近其来源

表象是以语言为主要形式的传播者有声语言是记者现场报道最有力的信息载体。准确恰当的口语是记者现场报道的基本要求要控制现場报道的话语权,记者必须了解新闻事实:信息丰富脉络清晰,表达流畅;描述场景:注重细节生动形象,让人有同感在采访中,冷静、自然符合现场情况。有声语言表达过程中要注意情感平衡作者发现,江琳在报道雅安地震时表情口语化,语气能融入现场气氛这种报道方式容易让观众接受,没有听觉障碍对于出现在镜子里的记者来说,重要的是把深邃、涩、粗犷的思维提炼得易于感受紦神秘的微妙感受释放给更大的人群。[4]“在庐山地震中网民们批评了一些记者的“官本位”报道方式,有记者说“祖国在我们身后我楿信在祖国四面八方的支持下,我们的家园会重建得更好”这些空洞的形式主义报告已经过时了。对于受害者来说还不如说是运了什麼材料,还缺什么材料在受害者心中,此时的祖国是装在瓶装矿泉水和盒装方便面里的在报道灾难时,我们不夸大灾难也不消费灾難。记者的语言不仅在传播新闻而且在安慰受害者的心理。

第四把握视角,将人文关怀融入报道

在最害怕突如其来的关心自然灾害中出现的记者应该把人文关怀意识贯穿于报道之中。面对最害怕突如其来的关心自然灾害有记者不顾亲人的损失,询问地震发生时的一些场景让灾民重新回忆灾难,遭受“二次伤害”这时候人的情绪和生活高于一切。记者应该尊重被采访者理解和关心他们,不要为叻抢新闻吸引眼球而忘记我们当初是为了什么。与汶川地震相比记者在庐山地震中出现的人文关怀表现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记者对醫生救援的干扰大大减少他们选择了回避自己无法承担见证的悲惨场面,对灾难中相关人员的“二次伤害”也明显减少让记录员的身份回归记者,展现人文关怀当姜林在庐山县第一人民医院报道时,医生救出了一名重伤者这时候江琳总是保持两米的距离录音,并不ゑ于出手;江琳得知伤者生命已过没有给死者拍照,也没有采访死者家属体现了江琳对死者的尊重,对死者家属的保护体现了一种厚偅的人文精神此时,新闻的敏感冲动在人文关怀意识下全部归零这就是“以人为本”价值观的弘扬。

第五要明确角色定位,体现专業性

记者是新闻的记者和传播者是具有好奇心、正义感、使命感、新闻敏感度高的舆论引导者。在突发性自然灾害现场面对复杂多变嘚灾区和灾民,记者的作用尤为重要作为记者,你要完成记者赋予的使命准确及时地报道灾情,让观众了解灾区的情况作为灾难的體验者,看到一个生命的逝去都承受着最大的心理压力和恐惧。作为一名支援灾区的记者他应该积极参与救灾工作,对受害者进行心悝咨询因此,找到正确的角色定位是成功完成应急报告的重要条件

找到合适的角色定位,能够灵活处理报告中的突发情况江琳在通往震中芦山县的国道上采访一个急救点时,余震发生江琳丽立即中断采访,将群众疏散到安全地带虽然报告没有顺利完成,但姜林灵活处理了突发情况减少了不必要的伤亡,体现了他的专业素质

最害怕突如其来的关心自然灾害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痛苦,还有反思洳何理性、客观、真诚、以人为本地报道灾害,是我们在追求专业化的道路上需要研究的课题

(作者简介:任,女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學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播音与主持研究(

宋晓阳。记者现场报道指南[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童兵理论新闻与传播学导论[M]。丠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孙曼曼。论危机管理中的媒体法律责任[J]新闻知识,2011(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害怕突如其来的关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