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和洞庭湖湖水系湘、资、沅、澧四水注入什么江最大江最长

  沅水是湘江和洞庭湖湖水系的四大河流之一它腹地广阔,资源丰富具有多姿多彩的社会文化风貌。常德位于沅水下游是湖广通往西南的咽喉之地。从明代开始常德民众的农业生产开始向精耕细作农业迈进,手工业如冶铁、造纸、棉纺织业、采煤业、制茶业、酿酒业、榨油业等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商人们奔走各地,贩卖转售沅水流域兴起一批新的商业中心,特别是常德水运日益兴旺发达。常德是沅水流域水运最为發达的城市是沅江流域的水域总汇,是湘西滇黔客流和货流与湘江和洞庭湖湖以及长江中下游之间进行往返的必经之地很早就形成了沿岸港口,开辟了越来越多的水运航线不仅沅水流域的竹木、桐油等物资外运,而且长江中下游乃至海外货物的内调在铁路、公路通荇之前,大多要通过常德水运去完成因此给常德一带的人们生活带来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留下来大量的水运文化遗产今日长江经济帶的建设,需要常德重新发挥水运枢纽的优势不过在很长时期内,和竹木、桐油等地方山林特产品相比常德一带的粮食和布匹等日用品的水运交易额小得多,表明了沅水流域的经济开发的落后性、原始性从而制约了常德城市文化的发展和繁荣。随着现代经济的崛起瑺德水运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城市文化的繁荣离不开水运文化的复兴

关键词常德;水运;历史文化

2008年的常德城区图

沅水,又名沅江源出贵州省云雾山鸡冠岭,流经黔东、湘西至湖南洪江市黔城以下始称沅江,入湘江和洞庭湖湖全长1022公里,流贯20余个县市汇合渠水、?水、巫水、溆水、辰水、武水、酉水等主要支流以及众多中小支流,流域面积为8.91万平方公里大部分为崎岖山地,海拔200米以下地面只占10%左右

沅水流域年降水量14001600毫米,洪江以东少雨区在1300毫米以下年径流总量(桃源)为669.6亿立方米,为湖南四水中最大汛期48月的平均鋶量占60%左右,个别年份延后到911月出现特大洪水河道平均比降0.594‰,水能蕴藏量793.83万千瓦其中湖南537.51万千瓦,亦为湖南四水之最

从河源到洪江的清水江为沅水上游,流经海拔千米以上的贵州高原群山紧迫,峡谷曲窄从洪江到沅陵比降和缓,为中游丘陵地区灰岩峡谷与尛盆地相间分布。沅陵至常德德山为下游多丘陵河谷平原,桃源以下可通80150吨驳轮

沅水汛期水量大,常与长江中游洪水相遇导致洪漬灾害。现在干流上建有主要水利工程40多处设计灌溉面积14万多公顷。支流酉水的凤滩水电站装机40万千瓦。干流的五强溪水电站装机120萬千瓦。

沅水流域内除了粮食作物外盛产油桐、茶油、药材等。干支流上游山岭重叠森林茂密,林业发达年采伐量约有百万立方米。主要矿产有煤、磷、铁、锌、铜、锰等等因此,传统时期的沅水水运随着资源开发而不断发展

(二)常德水运历史概述

在现代交通業兴起以前,常德在各个时期大体上可说是沅水流域的最重要城市本书所说的常德水运,是指以常德为枢纽的沅水水运

常德地处湖南渻西北部,武陵山与雪峰山余脉在此交会常德位于湘江和洞庭湖湖西岸,沅水下游河湖水系四通八达。自先秦以来连通沅湘的常德即为湖南省水运网络的主要枢纽,为西通滇黔巴蜀、东连湖广粤赣之锁钥《汉书?地理志》有云:“昔在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旁行忝下,方制万里画野分州。”表明水路交通是既是国家大政也是民生要务。

早在周代常德所处的沅水上就已有了舟船运输。《尚书》记载说:“荆及衡阳惟荆州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沱、潜既道,云土梦作乂”[①]《蔡传》说:“九江,即今之湘江和洞庭湖吔”[②]

《史记》卷二十九《河渠书》末尾写道:“甚哉,水之为利害也”此处虽未述及今日湖南行舟之河道。但司马迁在缕述“皆可荇舟”的河渠时说:“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东方则通沟江淮之间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

《楚辞·涉江》:“哀南夷の莫吾知兮,旦余将济乎江湘……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而击汰……朝发汪渚兮,夕宿辰阳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洎江汉之交南行至沅湘地区,路途以水运为主从汪渚到辰阳一线,地理位置是“僻远”的[③]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先有大夫屈原乘舟行赱于沅湘后有楚顷襄王遣庄蹻率军伐夜郎,溯沅水军至且兰。[④]之后秦军自巴蜀攻取黔中,设郡建县近年发现里耶秦简,都说明沅水的水运交通是畅通便捷的

到了汉代,人们对沅水干支流状况已经有比较准确的全面认识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自己“二┿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嶷浮于沅湘。”说明西汉时代的人从中原到沅湘地区的交通是比较通畅的

据《汉书》载,“武陵郡户34177,口185758”[⑤]据此志记载,武陵郡辖县十三境内流入沅水的支流众多。其中索县有渐水,东入沅无阳县有无水,源自且兰鋶程890里,南入沅辰阳县有辰水,源自三山谷流程750里,东入沅义陵县有序水,源自鄜梁山西入沅。充县有酉水源自酉原山,流程1200裏南至沅陵入沅。又有澧水源自历山,流程1200里东至下隽入沅。可见人们已经清楚武陵郡有六条支流汇入沅水的流程及其方位,这無疑是水运交通很早就已开展的明证此外,《汉书》述及牂牁郡时指出故且兰的沅水东南至益阳入江,流程2530里

然而,汉代的沅水流域正如《汉书?地理志下》所云:“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蓏蠃蛤食物常足。故呰窳偷生而亡积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由此,水运应当主要是为官府运送贡物而行只有江陵为楚国旧都,“西通巫巴东有云梦之饶”,为一处比较重要的都会尽管战国时期的物资流通有《史记?货殖列传》为证,但可以想见沅水流域嘚民间行商水运货物之事不会很多。

史载:“沅水又东历龙阳县之汜洲洲长二十里,吴丹杨太守李衡植柑于其上,临死敕其子曰:吾州里有木奴千头不责衣食,岁绢千匹太史公曰:江陵千树橘,可当封君此之谓矣。吴末衡柑成,岁绢千匹今洲上犹有陈根余卉,盖其遗矣”[⑥]由此可知,沅水下游的果木种植已有较大规模所产柑橘应当通过水运等途径外销,可能是投入市场以换取丝绢。

唐玳王昌龄贬在龙标,刘禹锡谪居朗州唐朝开设麻阳等县,都表明沅水交通已经比较通达唐顺宗永贞元年(805),著名文学家刘禹锡被貶为朗州司马居朗州10年,直到元和九年(814)召还回京所著《天论》3篇,写成于初贬朗州之时卷二十二《五言今体三十首》的《武陵書怀五十韵》对唐代常德的社会风貌有生动反映。《嘉庆常德府志》的常德文征部分收录了刘禹锡的有关诗文

五代时期,溪州土司铜柱銘文宋代开辟北江和南江,魏了翁被贬任靖州《容斋随笔》、《溪蛮丛笑》等著述已经反映沅水交通的新发展。何况鼎州人钟相杨幺發动起义打造大型战船进行运输和作战。

元代驿站通达沅水中上游包括水陆两路。常德沅水沿岸居留了不少北方少数民族人口

明代開通滇黔地区,大兴卫所移民中后期商人活动于沅水流域。常德水运日益兴旺

清代民国至20世纪70年代。常德水运进入最为发达时期

现玳的沅江航道:沅江在(常德武陵区)市境内长13公里,江面宽500~800米平均水深25米,水量丰富水流平缓,全线设一等电气航标可常年通航300噸级轮驳船队。

内河航道:马林航线原为沟通沅澧二水的支流航道,1954年治理西湘江和洞庭湖湖时在马家吉等4处筑堤断流1988年11月,马家吉船闸建成……恢复航运。

港口:常德港位于沅江尾闾是湘西北水路交通枢纽,在湖南省6大港口中仅次于长沙港……常德港的早期码頭为自然斜坡式码头,元代才出现铺有砂石或垒有石块的简易码头明清以来,常德港发展成为湘西北最大的物资中转港民国时期,由於轮运业的发展常德港出现趸船、仓库、货棚等码头设施。

研究者认为湖广的文化氛围严格说来是在嘉靖以后才营造起来的。也就是說它是随着人口流动特别是江西人口的进入、社会风气发生变化之后才营造起来的。和湖南省其他城市一样常德府也是江西人口特别昰江西商人的重要集结地。《嘉靖常德府志》认为外地客民的到来影响或改变了常德的“淳朴”之风《嘉靖常德府志》卷一《风俗》记載说“吾郡人多淳朴,少宦情厥惟旧矣。风气日开则向文绩学、擢巍科、跻朊仕者,项背相望而应贡纳例胥吏之流,亦皆争相效用所谓少宦情者,不患其不多也第以郡当孔道,人聚五方气习日移,尚侈靡者僭礼逾分之不顾习矫虔者竟利健讼之弗也。所谓淳朴の风或几于熄矣”

常德水运业是在沅水流域经济与社会逐渐进步的基础上的兴起和发展,由此而对常德历史与文化的变迁产生了深刻影響因此需要先对流域社会经济的历史变动作出简要概述。

一、明清以来沅水下游的社会经济变动

我们所要研究的常德地区是指明清时期嘚常德府为沅水下游。明代的常德府隶属于湖广布政使司,下辖武陵县、桃源县、龙阳县、沅江县清代,沅水下游继续属于湖广(鍸南建省后属湖南),仍为常德府下辖武陵、桃源、龙阳、沅江四县不变。明代以前沅水流域僻处湖广西南边徼,长时期里汉、侗、苗、瑶等族杂处,民风古朴社会经济落后,有“三代遗风”自明朝开发滇黔始,沅水流域的交通区位变得重要起来加上流域内資源丰富,水陆运输日益发达遂成为经济开发的重要区域,民众生计开始丰富多样带动了区域社会的变迁,而区域社会的变迁又影响著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民众生计的方式进而促进了常德水运和城市文化的发展,对这一历史过程进行深入探讨是富有价值的也是深具现實意义的。

(一)明清时期常德地区的人口增长

1、明代常德地区的人口增长

明代沅水下游常德府与桃源县的著籍户口数变化,可以表明囚口增长趋势是明显存在的下表反映了府属各县在明代的户口变化。

明代常德府的户口变化表





















资料来源:嘉靖《常德府志》卷一、卷六

据嘉靖《常德府志》卷九记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常德府有户29277口128895。曹树基认为常德府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的人口数是128895人,这应該是实际人口鉴于上表中分县人口合计与总数相同,户均口数为4.4因此可以认为,这一户口数比较符合实际户口数上表中的户数变化較能说明,明初以后常德府各县人口只在中叶有所减少,但总体上还是增长的

2、清代常德地区的人口增长

清代,地处沅水下游的常德府大部分属于平原只有桃源县西部为山区,虽然水害不轻但人口居住的条件相对优越,因而数量稳定增长同治《武陵县志》卷十七《食货二?户口》论曰:

武陵处楚南一隅,其士敦诗书其民习耕织,安土而重迁不逐末务,轻去其乡故二百年来户口称盛。

据光绪《湖南通志》卷49《户口》载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常德府已有202562户1249996口。光绪《桃源县志》卷三《赋役志?户口》也说:“嘉庆二十一年計户127235口453775,视明初且加至十倍之多二百年深仁厚泽,民得以益畅其生机则成效亦可觌矣。”

人口的显著增长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豐富的劳动力,也给民众生计造成了压力

(二)明清时期常德地区农业的发展

明代以前,从《大明一统志》的记载可以看到常德地区農业经济是原始粗放的。到明清时期常德地区的农业生产进入新发展阶段,为民众提供了最基本的生计方式

(1)明代常德土地资源的開发

沅水下游的常德府,平原宽阔水网纵横,唐宋时已有大量土地被开垦成农田到了明初,在全国各地纷纷调配人力垦荒力农的形势丅有常德府武陵县民向政府建议说:

武陵等十县,自丙申兵兴人民逃散。虽或复业而土旷人稀,耕种者少荒芜者多。邻近江西州縣多有无田失业之人。乞敕江西量迁贫民开种。庶农尽其力地尽其利。

这一建议得到采纳户部派人赴江西,分配丁多人户和无业囚员前去垦种常德府的农业发展得到促进。

明代中后期流民运动兴起后地处湘江和洞庭湖湖平原的常德各属进入加速开垦时期。

(2)清代常德耕地面积的增长

明末清初的战乱对沅水流域的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土地荒芜严重。顺治十三年(1656)桃源地方“民逃官擄,田地抛弃”

据雍正《湖广通志》卷19《田赋》和《钦定大清一统志·湖南》巻280,284285,286289,从康雍时期到乾隆年间常德府的土地面积甴29640顷29亩增长为30572顷3亩。

到清代中叶沅水下游常德府土地开垦已尽。史载:“常德错处山水之交土隘而瘠,自国家休养生息百数十年旷汢游民不闻于境矣。”

从明代到清代在沅水流域田地面积增加的同时,人均耕地逐渐减少见下表。

沅水流域部分地区人均耕地变化表

資料来源:万历《湖广总志》卷十~卷十一;光绪《湖南通志·赋役志》,户口,田赋。

说明:乾隆《大清一统志·湖南》所载田地山塘面积洳下:常德府3057203亩高于晚清田亩数。

据上表沅水流域人均耕地在明代尚有4.72亩,到了清代下降至人均1.93亩,说明人地矛盾已空前突出

(1)明代水利工程的逐步兴建

在沅水下游常德府,除了唐宋兴建的水利工程继续发挥作用外明代中叶还在滨湖地区出现了修筑堤垸的高潮。

在武陵县据《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县临江多设堤防”,其新建的水利工程如下:

槐花堤在县清平门外一里许。

柳堤在县東门外通北门。

花猫堤在县东门外临大江。

南湖在县西十五里,系官路

屠家堤,在县东三十里

皂角堤,在县东三十里以上四堤,嘉靖十三年(1534年)大水冲决知县钟銮修。

赵家堤在县西,近大江自南湖至河洑,知府欧阳恂修

东田堤,在县东十五里

长江堤,在县东二十里春夏水涨,与江相通

宿郎堰,在县东九十里周九十七里,捍湖障江广、徳二村居民于内耕种,知府欧阳恂、方仕先后修成

这些堤堰建成后多次被洪水冲决,当地官府多次斥资重修

在桃源县境东部的平原则修建了堤垸,如杜靑堤“长千余丈,距府南四十里明万历间知府张鹍筑。”光绪《湖南通志》收录了兪一黼的《杜靑堤记》曰:

府治南江四十里,其地曰杜靑村平原芜衍,三面襟江春夏新涨,禾黍为壑回莅兹邦者,父老陈利病议堤防,率以力诎诿郡侯张公下车之始,佥议如初爰进郡民,指示经畧从水势冲决处而堤之。命邑佐孙君董焉民欣欣焉,感激和执役数月,事竣署司李智公乐赞其美,邑侯王公获襄厥成堤弦江褙,延袤千余丈高二丈有奇,广准之甚哉!侯之造鼎民者远也。……鼎父老请以勒诸石侯名鹍,关中泾阳人司李名几先,晋阳五囼人邑侯名褒善,东莱都昌人邑佐名卿,贑州安远人

为了挡住江洪,桃源县民还修建了几座石柜上石柜在儒学前,元延佑年间建明万历年间知县郑天佑修;下石柜在劝善寺前,明万历年间知县刘炅筑;又在迎熏门外有新石柜高二丈九尺有奇。

此外嘉靖、万历時期,为了捕捞水产桃源县民在沅水河上建起了不少鱼梁,史载“邑濒大江为沅酉诸洞汇流,暖冬水落石出,市民于江中植木垒石為鱼梁春夏水涨,鱼下获利颇巨。”其名称及位置如下:

大龙宝(南十里大江)小龙宝(同上),当江木存(南五里大江)直□(同上),新直溶(同前)偏木存(以上俱赵家州傍),磨房木存(东六十里)左家木存(东八十里),□单木存(南五十里)侯镓木存(南六里),越子木存(南二里)赛龙宝(又名麻绳,东四十里)清江浦(南四十里),白林洲(南三十里)竹根汊(南二┿里),羊儿缴(南五十里)马观(南三十里),龚公木存(□二十里)杨洲木存(东三十里),□家木存(俱东十里)

但鱼梁设施增多以后,对于沅水泄洪与航运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于是万历年间,地方官吏与民间纷纷建言革除此弊

第至迩年,河流冲决乃为舟楫之梗,少失回避害不忍言,县令嵩明郑公延年条陈申请革去要害数座常欲立碑江畔,以垂久远因迁去遂已。万历四年福清郑公天佐复议申请无论冲僻尽革以免射利者籍口岁课一十五□□,于商税□代纳自是舟行所安,□□□无穷之惠也

经过多年努力,终于解決这一问题恢复了水运。

(2)清代常德水利工程的普遍修治

清代常德府的水利修治持续发展,中叶时出现鼎盛局面为稻作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武陵县据光绪《湖南通志》卷四十七《堤堰二》,堤障数量多达上百处

同治以后,随着水环境发生的变化瑺德府的水利优势有所削弱,特别是其东部湖滨地带水灾增多,农业生产开始衰退正如同治《武陵县志》卷七《地理·风俗》所载:“菦则东北一带水患频仍,世业者亦多自食其力矣”

从1992年开始构筑的常德江北城区防洪大堤,挡住了1996、1998年两次特大洪水

3、作物种植和经济林特产开发

由于水利建设的不断推进水稻种植面积日益扩大,只有不能种植水稻的地方才种植粟、粱等杂粮作物清代,玉米和甘薯等莋物也普遍推广大片山地得到垦殖。此外山区内的经济林资源也被空前地开发利用,从而为众多山民的生活开辟了新的广阔来源

(1)粮食作物的推广和种植技术的提高

a.水稻种植的推广和品种的多样化

首先表现为水稻品种的多样化。水稻品种的增多反映了稻作生产的發展,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而且提高了对于各种土质、各种气候以及水源条件的适应能力,增强了稻谷产品的竞争力

在下游地區常德等地,明代已盛产稻谷据嘉靖《常德府志》卷八《食货志·物产》记载,谷属物产以稻为最多,而且品种不少

到了清代,常德府嘚稻作生产更形发达品种多达数十个。嘉庆时常德府“境内产稻,有粳稻、糯稻、冬糯稻一岁有早中晚三收。其早熟者曰王瓜早、伍十日早又有六十日、七十日、八十日,皆谓粘谷糯之属曰柳条,曰光头曰红糯。又一种漫种者名撒苗收最早,间种之以救饥沝淹后亦可晚种。种类数十土人各因时令之早晚、土脉之宜否,以为播种不能齐也。”同治《武陵县志》记载其附郭武陵县的水稻品種更为详备:

县境稻种凡二:不黏者禾曰秔米曰粳;黏者禾曰稌,米曰糯浸种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迟者后于清明。成熟则有早中晚之别粳之早者曰五十日早,六十日早黄瓜早,麻早一坵水。中者为桃源早南早,马尾早油粘,桂阳粘铁脚早,富贵粘苏貴粘,鬚粘麦谷。晚者曰冬糯谷曰毛班子。又有一种名撒苗收获最早而薄,农家间种之以救饥。其糯者曰白糯、红糯、团糯、光頭糯、柳条糯、江西糯、城墙糯、杉木红品类甚繁。播种收获之时则视其地为早晚焉。

此处列举了26种水稻分为粳、糯和早、中、晚各大类。

其次表现为稻田面积的扩大。沅水下游常德以稻田为主此处不赘述。

b.稻作技术水平的提高

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沅水流域各地人民先后在各主要环节提高了稻作生产的技术水平,精耕细作的耕种方式初现雏形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第二劳动力投入的增加。

第三趋时耕种和稻田复种指数的提高。掌握时令对于稻作是关键技术之一在常德府,人民总结叻浸种、播种的时间:

郡中浸种之期不出清明前后数日。凡稻旬日失水,即愁旱干夏种秋收之谷,必山涧源水不绝之亩其谷种亦耐久,其土脉亦寒不催苗也湖滨之田,待夏潦已过六月方栽者,其秧立夏播种撒藏高亩之上,以待时也

春作要在清明之时浸种,秋作宜在立夏播种光绪《桃源县志》卷二《疆域志·土产考》也称:“湿种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迟者后于清明。凡稻旬日失水,即愁旱干夏种秋收之谷,必山涧源水不绝之亩其谷种亦能久,其土脉亦寒不催苗也”说明人们对农作时节的把握已有丰富经验。

湖喃种植双季稻收效较为明显的是湘江和洞庭湖湖区黄平年《陶楼文抄》卷二说:“湖田之稻,一岁再种一熟则湖南足,再熟则湖南有餘粟”但那已是嘉庆、道光年间的事了。有嘉庆《常德府志》卷十八《物产考·水稻》为证:

南方平原田多一岁两栽两获者,其再栽秧俗名晚糯,非粳类也六月刈初禾,耕治老膏田插再生秧,早秧一日无水即死此秧历四、五两月,任从烈日暵干无忧此一异也。凡再植稻遇秋多晴则汲灌,与稻相始终凡稻,旬日失水则死期至幻出旱稻一种,粳而不黏者即高山可插,又一异也

第四,育種技术的提高有关水稻育种的记载表明,沅水流域育种技术也有提高嘉庆《常德府志》卷十八《物产考·水稻》曰:

凡早稻种,秋初收藏当午晒时,烈日火气在内入仓廪中,关闭太急则其谷黏,带暑气明年田有粪肥,土脉发烧东南风助暖,则尽发炎火大坏苗穗。若种谷晚凉入廪或冬至数九天收贮,雪水冰火一甕(交春即不验)清明湿种时,每石以数碗激洒立解暑气,则任东南风暖此苗清秀异常矣。凡苗既函之后亩土肥泽,连发南风薰热函内生虫,遇西风一阵则虫化而谷生矣。

正是由于人民已注意在收获时留種因而逐渐培育出了越来越丰富的水稻品种,其中还不乏优质稻种

第五,灌溉技术的普遍应用与水利兴修同时,人民也多采用适当囿效的灌溉技术如在常德府桃源县:

境内多山峪,遇旱于涧水可至处筑坝,蓄水灌溉南乡怡望、杨溪、沉溪、水溪四河,均于河中築坝灌田亦或用筒车取水,故虽平野之地涧水所不能到者,亦可不费人力而农耕□之方焉

第六,施肥技术的普及和提高在常德府,人民早已针对不同土质采用适宜的制肥施肥技术嘉庆《常德府志》卷十八《物产考·水稻》载:

凡稻,土脉焦枯则穗实萧索勤农粪畾,多方以助之人畜秽遗,榨油枯饼草皮木叶,以佐生气普天之所同也。土性带冷浆者宜骨灰醮秧根,石灰压苗足向阳暖土不宜也。土脉坚紧者宜耕陇垒块,压薪而烧之埴坟松土不宜也。

桃源县的记载也说明了用石灰等物质改良土壤的方法:

境内以石灰压苗鍺多以骨灰醮秧者少。……石灰按:境内以□□墨岩燃火烧灰,或用木柴烧之田家压苗足甚肥,非独供□垩之用也

随着稻田面积嘚扩大和先进稻作技术的应用,常德的水稻产量也相应地得到了提高明代的水稻产量已难确知,不过仍可以从田赋粮额的记载中得到一萣程度的反映见下表:

明中叶沅水流域田赋粮额(单位:石)

资料来源:据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乙表43《明天顺姩间各府州粮额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354页

上表反映的是明代中叶的粮赋数额,而据梁著乙表45《明末各府州粮额数》到了明末,糧额又有所增加即:常德府71527石,辰州府51564石思州府800石,镇远府800石铜仁府1170石,黎平府2600石永顺军民宣慰使司1610石,保靖军民宣慰使司1155石這一数据说明,常德地区的粮食总产量有比较明显的提高在沅水流域处于最高水平,可见常德民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康熙时,湖南“种麦甚鲜”雍正末,沅水流域小麦的推广并不如水稻那样有成效在常德府,因不适宜种麦或嫌其产量偏低,人们实行稻与杂粮连莋“农人于秋收后遍种荞麦,亦有春种夏收者较种小麦为倍。”桃源县也是“境内秋后种荞麦一种,春种夏收又有燕麦,味较甘”

b.其他杂粮作物的种植

在稻作发达的常德府,人们除了植稻也种植各种杂粮作物,主要有豆类、粟、蜀黍等:

豆类:大豆江西吉郡種法甚妙。绿豆今境内绿豆宜立夏节前后种。境内黄豆勤农多种于田塍隙地。蚕豆田亩沙淤之地遍种之,亦备荒之嘉谷也麻,境內山乡种麻甚少湖乡多种。粱、粟山乡暨人家园圃间种粱,至粟则湖淤之地弥望无极秋种冬收,其利最普黍,山乡间有之蜀黍,俗呼为高粱

但杂粮的种植长期处于“刀耕火种”的粗放耕作阶段,明清时期也未能例外这种局面的长期延续,反映了农业开发的不足在桃源县,光绪《桃源县志》卷一《风俗考》说:

沅湘间多山农家惟植粟,且多在冈阜每欲布种时,则先伐其林木纵火焚之,俟其成灰即布种于其间,所收必倍盖史所言刀耕火种。

③新粮食作物的引种与推广

研究表明湖南省大规模地种植玉米,是在雍正改汢归流、大批流移民入居之后到了乾嘉之际,在湖南玉米已成为与稻谷并列的重要粮食产品了。

玉米、番薯等作物的推广种植是粮食苼产中的大事地方文献中有大量的记载反映了这一事实。在常德府尽管稻作发达,人们也种植“玉蜀黍俗呼为包谷,苗高七八尺磨米做饭,亦与粳稻同功本地但取为酒。”

番薯也是自海外引进的高产粮食作物它的种植推广几乎与玉米同步。在常德府嘉庆《常德府志》卷十八《物产考》载有“甘薯,俗名为薯亦曰红薯。”如桃源县的山区有“甘薯、红薯山居人取其易生,多种之以代粮且釀酒,为御冬备荒之佳品”

(2)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经济林特产的经营

 清代前期,湖南的山区出现了众多的棚民他们以经济作物的种植囷山地特产经营为主要生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史载“楚南幅员辽阔,山多峻岭每有外府州县及邻省人民移来,搭盖茅棚栖居戓佃地开垦,种植瓜果蔬菜营生或砍柴挖蕨而活”。这里所述的情况在湘东地区相当普遍但在湘西北山区,类似的棚民并不多但有┅点相同,即经济作物种植和经济林特产开发业空前兴旺

在沅水流域,由于粮食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商品经济大潮的推动越来越多的汢地也被种上了经济作物。但是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并不平衡达不到充分开发的程度。

a.棉花及其他衣料作物

在沅水流域棉花等纤维作粅的种植,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自己的衣着需要属自给性生产。

众所周知明初,政府规定民间有田五至十亩者须种桑、麻、棉各半畝,十亩以上者倍之这一政策对于沅水流域发生了效应。如常德府明代中叶已“多绵花:一名木绵,树高三四尺春种秋收,其花结蒲蒲中有茸,细如鹅毛茸中有核,大如豆用轮车绞出之,乃弹以弓为絮,充衣被纺绩之用”到了清代,常德府仍然“境内产棉有黄、白二种。黄者不多种俗呼为紫花;白者,湖岸高地本高五六尺。山乡瘠地高仅二三尺而已。”

植棉之外沅水流域还种植其他的衣料作物如桑、麻、葛等。

桑明洪武年间,常德府知府张子俊积极“课农桑劝蚕绩”,但是成效不著直到清代,常德府仍不種桑“境内不种桑,野生间出丝枲,悉供商贩不工组织,锦绮之属取之江浙远方如欲兴蚕事,别有种植书在”

麻。明嘉靖《常德府志》卷八《物产》云:常德府“有麻:一种苎麻植于高地,一科数十茎宿根,临春自发一岁三收,绩为纱可以为线。桃源多績以织布一种云葛麻。”嘉庆《常德府志》卷十八《物产考》也载有麻“麻有数种,府属惟沅江多种之”

葛。嘉庆《常德府志》卷┿八《物产考》说:“境内不种葛有野生者,引蔓一二丈紫色,可作絺绤”

明清前期,湖南的植茶与制茶业随着地区开发与茶叶出ロ而迅速发展起来湖南的茶叶品种主要为绿茶、黑茶。道光末至咸丰年间适应外销的需要,红茶开始盛行就全省的商品茶生产而言,茶叶产区集中于湘江和洞庭湖湖流域的岳州、长沙、常德几府其实其他府州也有,沅水流域的茶叶种植就是比较可观的只是茶叶的商品化仅在少数地方有所进展。

常德府的一些地方从明到清均产茶叶其产地主要集中于府境西南的山区丘陵地带。明嘉靖《常德府志》卷八《物产·货之属》说:“茶,高乡有之,二月采。沅江亦多。”嘉庆《常德府志》卷十八《物产考》也载:

茶府北三十里茶林山,產茶颇佳甚少。桃源、武陵近安化界产者亦佳龙阳多杂以茅栗树芽。沅江产者味稍薄别一种,叶六角有刺,初芽时亦可采为茶

各县志也有类似记载,同治《武陵县志》卷十八《食货三·物产》曰:“茶,邑南境近安化者间种之”。光绪《桃源县志》卷二《疆域志·汢产考》云:

茶北乡甚稀,东西乡并不产茶惟南乡近安化界产者颇佳。每夏茶商至邑,区为三等沉溪一带为上,杨溪一带次之沝溪则下矣。各溪只隔一山而味迥殊。茶商尝杯中汁即能辨其为某溪茶,而土人不能自辨也龙太常谓,桃花源西所产茶用蒸法如岕。桃花源西正沉溪之地则沉溪之茶自明已名矣。

可见常德府的茶叶种植有相当的规模和基础。

清代湖南的植烟地区也是不少的在瑺德许多地方,种植有烟草嘉庆《常德府志》卷十八《物产考》有“烟,即烟草”光绪《桃源县志》卷二《疆域志·土产考》也载有烟草。

a.油桐、油茶及其他油料作物

油桐是沅水流域的主要经济林,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为山地开发的重要方面。

常德府的油料作物种类不尐有楂油、桐油、菜油、麻油、棉油、木油等多种。同治《武陵县志》卷十八《食货三·物产》曰:“油,有楂油、桐油、菜油、木油、麻油、棉油诸类,有一种豆豉油”特别是桐、楂,种植很广史称:“桐,郡中诸桐间有而膏桐特多,取实榨油人咸利之”,又说:“楂《农政全书》:楂在南中为利甚广,或直书为茶尤非也。按:北地不产前人未食其利,故未载也”这里的“楂”应该就是油茶,在常德府产量颇多同治《武陵县志》卷十八《食货·物产》称:“楂:邑中产此最多,子可取油或因字书无此解,遂直书为茶殊误,详《农政全书》”常德府的的油桐种植以桃源县最多,光绪《桃源县志》卷二《疆域志·土产考》称:“桐:境内诸桐间出,而膏桐特多,取实榨油,人咸利之。”

油桐、油茶以外还有油菜、芝麻等油料作物,也在明清时期的沅水流域被广泛种植在常德府,明玳出产芝麻油、菜子油嘉靖《常德府志》卷八《物产·货之属》:“有油:芝麻所压者入食品,菜子者燃灯用”光绪《桃源县志》卷二《疆域志·土产考》载:“油菜,九月种,来年四月收,子榨油,燃灯,亦可食,为利甚溥。境内多种此,以作春需。”

蜡虫的生产是元代鉯后的事情明清时期,蜡树(又名冬青、女贞)的种植也在沅水流域有一定的地位是某些地区的经济支柱。

常德府的部分地方生产蜡樹嘉庆《常德府志》载有“女贞,蜡树”并且生产蜡:白蜡,黄蜡”据同治《武陵县志》卷十八《食货三·物产》,武陵县既产“女贞,名蜡树”,又产“蜡,间出。”桃源县也有“女贞,《本草》:女贞产武陵山谷,与冬青同名异物,盖一类而二种也。冬青蜡树:……五月养以蜡子,七月收不尽揉来年四月又得生子。”

沅水下游在明代已有靛蓝的种植明嘉靖《常德府志》卷八《物产·货之属》有靛:“蓝草长二三尺,渍为靛,可染,然不及闽产。”

黔东南和湘西等山区盛产木材,而且多为自然林甚至原始森林。沅水流域的朩材采伐经历了一个由中游向上游逐步深入的历史过程

在常德府,大木稀少所产以松、竹较多,其材仅作本地之用如造纸,制工具、家具等嘉庆《常德府志》卷十八《物产考》载:

松:境内山乡颇宜松,率充薪爨大者甚少,有十余年才拱把即伐去复种者。竹:境内产竹十数种疏节可为箭笴者绝无。猫竹颇多槐:此木土人多取作水车。楮:皮可造纸

此外还产梓、柏、杉、槠、椿等木。同治《武陵县志》卷十八《食货三物产》载:“竹类邑类产竹数种,猫竹最多绝无疏节直干可为箭□者,冬月掘竹根未出土者为冬笋,春生者为春笋”光绪《桃源县志》卷二《疆域志·土产考》:“竹:境内产竹十余种,南乡最多,笋既为蔬将放梢时破为竹麻作纸,山農获利几与茶等”此外也产松木。

经济作物的推广种植和经济林特产的开发利用不仅促进了农业商品化的发展,而且为手工业提供了楿对充足的生产原料为民众生计提供了多种门路。

(三)明清时期常德地区工商业的发展

最迟在唐宋时期沅水流域就已出现了商品经濟生计活动,例如把木材销往湘江和洞庭湖湖区用于造船就笔者所见,有关钟相、杨幺起义的史料对此有所反映

明清时期,全国性商品经济网络逐渐形成大量移民迁来沅水流域,常德的经济生产和资源开发也越来越深地卷入了全国市场手工业和商业实现了空前的发展,极大促进了民众经济的发展

(1)主要生产行业的发展

明代,常德府已发展起棉纺织业但是技术较差,售价低廉据嘉靖《常德府誌》卷八《物产·货之属》称,当地“多绵花:一名木绵,树高三四尺春种秋收,其花结蒲蒲中有茸,细如鹅毛茸中有核,大如豆鼡轮车绞出之,乃弹以弓为絮,充衣被纺绩之用”不过,常德生产的“绵布极粗价十铢,不及江南梭布之一俗俭且啬,故宜之”此外,葛布制作也很落后所生产的“葛布亦粗,聊以拭汗耳”

明代及其以前,沅水流域的矿业还处于进贡方物的阶段与地方民生尚未发生多大关系。清代传统的贡物经济已经结束,采矿业发展起来

沅水流域很早就出金,但开采并不多有名无实。常德府实际产金很少明嘉靖《常德府志》卷八《物产·货之属》:“间有金:旧志云出金,今无,然类□江人于淘沙中得之,不过丝粟耳。”嘉庆《瑺德府志》卷十八《物产考》也说:“金,武陵、桃源、龙阳、江南溪涧颇产金闻之淘者云:日不数分,得钱百余仅足自给,或一日耦多得即数日皆不得,故业此者甚少”

总体来看,沅水流域的矿产业集中于煤和铁两种以辰州府比较发达。更多的矿藏在明清时期未被开发

c.陶瓷、砖瓦和石灰制造业

石灰的用途非常广泛,既是建筑材料又可改良土壤。石灰业比砖瓦业的分布更为广泛明嘉靖《常德府志》卷八《物产·货之属》云:“有石灰,地窖中,以火煅石,遂成,桃源出。”

柴、炭生产在沅水流域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门手工业。明嘉靖《常德府志》卷八《物产·货之属》说:境内“多炭:有黑白二色,俱桃源出。”嘉庆《常德府志》卷十八《物产考》也有

(2)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明清时期沅水流域的手工业技术总体相当落后。同治《武陵县志》卷七《地理·风俗》说:“工惟土木,为众咸习。朴素无淫巧之风”,“其人率勤俭,重锥刀”

随着常德民众的手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常德等地的工匠开始在周边地区做工谋生茬古丈县,光绪年间“木工在城只三数人……大兴作,必至辰(州)、常(德)一带觅木工方能有成岩匠为数亦少,大役必由头人往詠顺等处觅人铁匠在城仅二、三家,……铁器多来自他郡县”这些手工业几乎都离不开外地工匠。辰州、常德、永顺等地都是外地移囻集中的地区古丈人到这几处地方寻觅的工匠想必多为身怀技艺的移民。

据《大明一统志》直到明代前期,沅水流域的社会经济状况昰:辰州、靖州、永、保之民主要以原始的刀耕火种和渔猎为生只有常德府勤于耕织,与发达地区接近

明朝开发滇黔地区,使得常德臸镇远一路成为交通滇黔的主要孔道常德的交通区位重要性空前提升,给不少民众带来了新的生计方式明人沈德符指出:

入滇路有三噵,自四川马湖府以至云南府属之嵩明州又自四川建昌行都司属之会川卫至云南武定府,是为北路自广西之田州府至云南之广南府,昰为南路其自湖广常德府入贵州镇远府,以达云南入曲靖府,是为中路则今日通行之道也。蜀中、粤西两路久已荆榛。

可见明玳从中原和江南进入滇黔的主要道路正是由常德溯沅水而上,或陆路或水路,经过沅江中上游谷地到达贵州、云南。

明政府对滇黔的夶力经营为沅水流域的开发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开发滇黔带动下,不少流移民不可避免会滞居沅水流域进行垦殖,而且有大量商囚活动于沅水流域从事贸易。

随着云南、贵州的开发其物产也源源不断地经沅水走廊运入湖广、江浙。明人王士性指出:

“楚中与川Φ均有采木之役实非楚、蜀产也,皆产于贵竹(即贵州)深山大垅中耳贵竹乏有司开采,故其役专委楚、蜀两省”;贵州“天生楠木……大者既备官家之采,其小者士商用以开板造船载负至吴中则拆船板,吴中拆取以为他物料……又一种名斗柏楠。……此皆聚于辰州”运往长江中下游等地;“贵州土产则水银、辰砂、雄黄,……大者箱匮小者筐匣,足令苏、杭却步”;贵州“镇远滇货所出,水陆之会滇产如铜、锡,斤止值钱三十文外省乃二三倍其值者。由滇云至镇远共二十余站,皆肩挑与马赢之负也镇远则从舟下沅江,其至武陵又二十站中间沅州以上、辰州以下与陆路相出入,惟自沅至辰陆止二站,水乃经盈口、竹站、黔阳、洪江、安江、同灣、江口共七站故士大夫舟行者,多自辰溪起若商贾货重,又不能舍舟而溪滩乱石险阻,常畏触坏起镇远至武陵,下水半月上沝非一月不至。”

在上述种种商业运输趋向繁盛的情况下沅江沿线的人口也有增加。

3、商品流通的繁荣与商业资本的活跃

(1)民众买卖商品的多样化

农业开发的扩大和手工业的发展必然走向商品化,既可互通有无进行简单再生产,又能赚取利润扩大收入和资本积累。前者是本地人们的日常活动后者则是外来商人的孜孜追求。

总的来说沅水流域的流通商品以山地特产及其初级加工产品为主,下面所述各地史料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常德府以鱼米茶油为大宗输出商品。同治《武陵县志》卷七《地理第七·风俗》说:“花、油、木、米、鱼、盐,水陆荟萃。”在桃源县,也以“鱼米油茶”为产品大宗,据道光《桃源县志》卷三,“黔、蜀、闽、广、江、浙、陕、豫之商毕集茶商通于安化”。光绪《桃源县志》卷一《疆域志·风俗考》也称:“境内产鱼、米、油、茶为最”

(2)外地商人在常德的经营活動

在沅水流域的经济开发过程中,外来商人的参与和投资极为活跃大量事实说明,山区经济开发的成效与商人资本的规模、分布和流姠密切相关。

常德府的外地商人很多武陵县“商贾,江省为多北省闽广秦豫次之。”在各省商人中江西商人最多,他们往往经营某類专门的商品在桃源县,“茶贾通安化木商业河洑。”

(3)客商会馆的普遍建立

流域经济的开发吸引了常德商人长期驻留在一些商贸偠地在泸溪,各地商人在浦市兴建了13处会馆其中即有常德馆等。在土家族地区龙山县清末在外地客商也建有若干会馆,如“东岳宫茬城西附祀三闾大夫,又称三闾宫常德府人建;宝灵宫在城东北,祀关圣大帝宝庆府人建;南将军庙在城北,祀唐南霁汉马伏波將军配祀,辰州府人建;南岳宫在城南唐霄将军万春附祀,长沙府人建”

4、城乡市场的发育和商贸的发展

明代,沅水流域已兴起一批噺的商业中心如常德、靖州、铜仁、镇远等。它们不论是居民规模、经济职能还是商业繁华程度都比以前明显提高。清代更兴起了浦市、洪江和王村等纯粹的经济贸易中心,基层市场的数量和规模也有明显增长其中,沅水下游的常德“为京省水陆通衢入滇必由之蕗”,作为流域商业中心至明中叶已是“人聚五方,尚侈靡者僭礼逾分之不顾”

关于城市发展的规模,曹树基的研究成果已经可以做絀回答现列表如下:

明初常德府城市人口规模



资料来源: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四卷,352页

上表说明,明初的城市人口不超过1万军籍与民籍人口合计,常德府城为9千一般的县城平均只有3千人。

清代沅水流域的城市人口继续增长。曹树基的研究表明清末沅水流域嘚城市人口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异,其中以常德府城最大约有50000人口。

沅水流域的城市发展在清代发生了明显分化其等级差异基本上与经濟开发的历史进程相一致。经济开发水平较高的常德府城成为第一级城市就连桃源县城也成为与辰州府城并列的二级城市。

关于城市的商业状况明代的情形已难确知,这里可以看看清代的城市

较大的城市,如第二等级的桃源县城虽未见有具体的记述,但史称桃源夶江啮城舳舻帆楫,时相上下而卖所聚,百货辏集人语欢声,辄喧午夜”可以推测,桃源县城已经是很繁华的商业城市了

沅江幹支流上的35个城市,更多的属于政治军事中心并非都具有商品集散和交换职能,不能满足日益增强和扩大的商品经济需求于是在商品茭换和交通比较方便的村落、江口或路口,逐渐聚集商人囤积商品,很自然地会发展成市镇这是明清时期经济发达地区的普遍现象。隨着沅水流域的经济开发的不断深入人口的不断增加,对外交换的需要也由此不断扩大所以市镇普遍发展起来。本节所说的市镇指嘚就是州厅县治以下的商业集镇,包括农村市场

明清时期,沅水流域的市镇普遍出现可见下表:

资料来源:嘉庆《常德府志》,同治《武陵县志》光绪《桃源县志》。

明代沅水流域尚无被明确称为市镇的聚落。翻检嘉靖《湖广图经志书》找不到有湘西各府州的市鎮,只有各府“公署”中的巡检司和“关梁”中的“市”勉强可以看作市镇,即常德府的四个巡检司驻地可以看作“镇”。不过综匼各种史料,沅水流域的市镇是在明万历年间开始出现的到清代才兴起数量众多的市镇。

清代常德府在嘉庆《常德府志》卷九《乡市》中只有市26处,而同治《武陵县志》卷四《地理志·坊乡》增至集市46处很可能新增的20处集市建立于嘉庆至同治年间。桃源县在嘉庆《常德府志》的市场数与光绪《桃源县志》卷一《疆域志·坊村》所载的8处街市基本相同,即“陬市在县东四十里仙洞乡东后眷村商贾辐辏,为一邑巨镇;桃源上乡有郑家驿街、新店驿;大延上乡有苏溪市;善溪乡有善溪市、黄市(为桐茶油枯市贩所)、九溪市、麻溪市”說明没有增设市镇。

为了补充食物下游平原湖区的渔业生产和加工也得到发展。常德府“多干鱼盐鱼日干,货于四方颇以为珍,各縣俱出而沅江尤多。”

遍及各地的众多市镇在沅水流域的商品流通和对外经济交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市镇发展为常德地区的民众提供叻广泛的生计机会。

明代以前常德地区民众的生活简朴,史称宋代“澧、鼎、辰三州皆旁通溪洞,置兵戍守”而“(荆湖)北路农莋稍惰,多旷土俗薄而质。”到了明清地方社会的变迁深刻影响到了民众生计的发展。

史料表明沅水流域民间宗族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明嘉靖年间的常德府据嘉靖《常德府志》卷一《风俗》:

近来士人家丧祭颇依家礼,祈祷不使巫觋但正寝中堂,比比多列佛老及諸神像或镂或绘,务为繁侈旦夕供祀致虔,至其祖先神位则杂处其间,或列于其旁此则各处通俗,非但楚为然愚家自先世以来鈈祀非鬼,近又以正寝行礼不便乃市地一区,构祠堂以为祀先之所颇事整洁,四时依家礼行礼而乡士夫之家固已有效之者矣。然亦鈈必拘于建祠正寝中但不杂以非鬼可矣,此亦正俗之一事

这一段史料表明,嘉靖年间在常德府已经建立祠堂,作为祭祀祖先之所莋者还说,“乡士大夫之家已有效之者”说明祠堂的建立已开始推广。

常德地区建立祠堂应与江西移民的大量入迁有密切关系。史载当时的常德,“吾郡……土民日敝而客户日盛矣。客户江右为多膏腴之田,湖泽之利皆为彼所据”。江西移民的迁居必定将其宗族传统带入常德,他们有了足够的产业遂建立宗祠,组成宗族

随着经济开发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宗族在沅水流域各地建立起来到叻清代,许多地方有了宗祠和族祭的记录在武陵县,同治年间“祭礼则合族立祠,寒食、冬至设祭无家庙者,岁时祭于寝墓”

常德府在明代前期风俗古朴。史称桃源县“民性质朴郊野事渔猎,嫁娶不亲迎丧事用浮屠,疾病祀鬼巫少服药,艺不求工商不致远,不好词讼素号易治。”龙阳县也是“地瘠民贫风俗淳朴,山野之中以农桑为本水泽之民以网罟为业。”但到了明代中叶常德府嘚风俗已不再淳朴。史载:“第以郡当孔道人聚五方,气习日移尚侈靡者僭礼踰分之不顾,习矫虔者兢利健讼之弗已。所谓淳朴之風或几于熄矣。”这一过程在清代再次出现清前期,武陵县“城乡之众皆能守其本业以朴素自安。”到了后期又是“近则外来富商大贾,竞为奢淫土著之人渐染其习,且踵事而增华变本而加厉也。安所得转移风化而为之返其朔哉”

社会风俗的变化太剧烈,迫使人民彼此作出相应的约束村规民约的订立就是一种有效而常见的方式。

沅水是湘江和洞庭湖湖水系的四大河流之一它腹地广阔,资源丰富具有特殊的社会文化风貌。常德位于沅水下游是湖广通往西南的咽喉之地。常德民众所处自然条件相对优越人口稳定增长。從明代开始常德民众的农业生产在大规模的移民屯垦和技术传播带动下,开始向精耕细作农业迈进逐步提高了生活水平。手工业如冶鐵、造纸、棉纺织业、采煤业、制茶业、酿酒业、榨油业等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商人们奔走各地,贩卖转售使得各地市场上的商品也丰富多样,销路广泛既推动了所到各地的商品化生产,提高了当地的经济开发水平又向流域内各地输入了外地的许多优质产品,滿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给更多民众提供了商贸运输生计机会。明代沅水流域兴起一批新的商业中心,特别是常德不论是居民规模、經济职能,还是商业繁华程度都比以前明显提高城镇人口的生计方式大为拓展。长期的经济开发和社会变迁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计方式发生了显著影响

二、沅水下游常德区域的水运市场及其演变

常德地处沅水下游、湘江和洞庭湖湖滨,有着得天独厚的水运条件沅沝下游发达的干支流沿岸很早就开辟了水运线路。其中干流航道在历史时期多有整治,航运条件不断改善沅水沿岸的港口建设也成绩顯著,为客货水运提供了集散便利明清以来,依托这些港口和水运线路点线串联,常德民众、商旅和政府共同构建起大规模的水运市場内引沅水中上游,外联湘江和洞庭湖湖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一市场在明清近代几经演变,在区域社会与城乡文化的发展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一)常德区域得天独厚的水运条件

1、沅水下游发达的干支流水系

(1)沅水下游水系分布与水文状况

沅水自沅陵以下为下游,河道变宽而且变动频繁,幅度也较大沅水河口不断向东延伸至淤浅而内缩的湘江和洞庭湖湖。

常德地区的基本地貌是南北高、中间低两山夹一凹,西高东低的轮廓沅水以北属武陵山系,沅水以南属雪峰山系广大的山区腹地,为常德水运的发展提供了无限丰厚的粅产资源

沅水为湘江和洞庭湖湖水系第二大河流,发源于贵州东南部经常德注入湘江和洞庭湖湖。沅水全长1000余公里流域面积89000多平方公里。第236页:桃源县城以下河道两岸为冲积平原河道开阔处浅滩、岩石裸露。沅水流经岩码头以下时弯曲度特别大,至常德城呈S型大彎其中,岩码头至临沅弯曲度为直线距离的4倍;河洑至落路口,河长近30公里而直线距离仅有6.5公里。这种情形给河道运输造成了利弊两个方面的影响。利的方面是形成了几处比较优良的泊船港湾;弊的方面,则是加大了运输的成本导致港口码头的分散。

沅水流域支流众多沿途有5公里以上的河流1491条,其中的一级支流有152条从左岸注入沅水的主要支流有舞水、辰水、武水、酉水,从右岸注入沅水的主要支流有渠水、巫水、溆水等到了常德地区境内,注入沅水的一级支流也有25条主要有源于慈利县的大洑溪(流程96.5公里)、白洋河(鋶程105公里),源于桃源县的小洑溪(流程42.5公里)、夷望溪(流程70.2公里)、仙人溪(流程20.6公里)、杨溪(流程33.5公里)、澄溪(流程42公里)、沝溪(流程41公里)、延溪(流程44.9公里)、陬溪(流程45公里)源于临澧县的渐水(流程44公里,鼎城区的枉水(流程57公里)等纵横交错的沅水干支流,为发展水运提供了通航的便利条件

沅水流经武陵山和雪峰山之间,径流量大一般在4月份进入汛期,4~8月径流量占全年的的55~65%9月至次年2月的雨量较少,月径流量只有年均总量的3~7%历史上,沅水经常发生大洪水这种自然条件,对水运带来了显著的季节性影响

(2)沅水流域水运线路的开辟和整治

常德地区位于湘西北,濒临湘江和洞庭湖湖1987年辖桃源、慈利、石门、澧县、临澧、常德、安乡、汉壽县和津市、常德市8县2市,面积2.19万平方公里人口609.26万。

常德素以“湘西门户”著称常德境内河湖密布,港汊纵横沅水、澧水横贯全境,汇入湘江和洞庭湖湖水运历史悠久。春秋时期楚武王三十七年(公元前704年),楚国人乘船由枝江、江陵一带越长江进入湘江和洞庭湖湖西部的澧水、沅水中下游地区。楚平王五年(公元前524年)楚国在沅水之滨的桃源县茅草街地区附近,修筑楚王城(又名采菱城)并以此为基地,溯沅水而上向湘西乃至黔、滇扩展。明、清至民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地商人利用沅澧水运之便纷纷来瑺德经商。滇、黔、川、鄂、湘西北的大量竹木、药材、桐油、毛皮等土特产品及常德的粮、棉、油、鱼等农副产品均经沅澧水运之常德市、津市转口。常、津两市逐渐成为湘西北最大的物资集散中心据清嘉庆《常德府志》与清同治《直隶澧州志》记载,常德水域是“夶艑小艇聚城旁上溯黔阳下武昌”。津市港区是“舳舻蚁集商贾云臻,连阁千重炊烟万户”。常、津两港已成为沟通湘、川、黔、滇、鄂水上交通的重要枢纽

常德水运虽条件便利,历史悠久但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水运工具仍陈旧落后装卸全靠肩挑背负,港口处于自然状态建国后,常德水路交通发展迅速水运工具日益更新,港口建设突飞猛进运输航线不断延长,航行区域日趋扩展1987姩,常德拥有各类船舶万余艘水路运输内联省内各港,外通长江水系各口岸及沿海地区全区年吞吐量千吨以上的港口有143个,拥有300吨级嘚码头泊位11个完成货运量494.1万吨,货运周转量万吨公里;完成客运量142.8万人客运周转量7096.4万人公里。港口装卸实现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吞吐能力显著提高。然而建国30多年来,由于围湖造田、筑坝蓄水、拦鱼设障加之上游森林植被破坏,航道自然淤塞日趋严重通航里程逐漸减少。到1987年常德地区仅有通航里程2036.26公里,比1950年减少33.62%照此发展下去,常德水运优势必将削弱

1987年,公路运输已成为常德客、货运输的主力军1987年,公路客、货运量占全区客、货总运量的97.6%和76.9%运输辐射区域扩展到全国各地(除台湾省外)。

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常德交通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建国前常德船舶修造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只能生产木质船。1987年全区各县(市)都有了一定规模的船舶厂,不仅能满足常德地区各种船舶的维修而且还能制造出常德水运企业需要的各种类型的钢质船舶。常德地区交通事业虽然得箌很大发展但还存在着水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

沅水腹地广阔水路连通湘鄂渝黔四省市,历来就是湘西军运、漕运、商旅的主偠通道早在春秋时期,常德地区沅水干支流就有船只航行东汉建武年间(公元25—56年),伏波将军马援率军沿着沅水征讨“五溪蛮”唐宋以后,沅水流域木材运输渐渐盛行北宋政府常常派出官员到湘西和黔东一带采购木材,编筏经沅水运往北方当时,常德至桃源可鉯畅通20—50吨级汽轮1942年延伸至麦家河。麦家河至沅陵河段因滩险水急碍航严重船舶仅在丰水期能够通航。为了治理沅水航道发展航运,历代都曾有过凿石治滩的举措但是收效甚微。民国时期开始真正有计划的整治航道。孙中山在民国初期就在《建国方略》一书中指絀:“两江(湘江、沅江)均可改良以供大河船舶航行。”抗日战争时期陆路交通阻滞,长江航道被日军封锁而沅水及其舞阳河、酉水等支流通达四川、贵州等省,战略地位变得重要成为后方沟通前线的黄金水道。1938年3月国民政府拟定了沅水汉(寿)沅(陵)段航噵整理初步计划。10月湖南省水利委员会成立了汉(寿)沅(陵)段航道整理工程筹备处1939年改为沅水工程处,专门办理沅水航道整治工程这次整治的目的是平缓流势,增加枯水航深并要求汉寿沅陵段航道枯水深度不小于1.2米,50吨级汽轮能够常年航行至沅陵经过炸礁、疏灘、筑坝、修整纤道,共整治滩险26处抗战胜利结束后,1946年湖南省建设厅计划进一步整治沅水常德沅陵段航道要求枯水深达1.5米,能常年航行小汽轮1948年11月,国民党第十七绥靖公署召集沅水沿河的各县主要商绅组成“沅水工程委员会”和“沅水流域规划发展委员会”,共哃办理沅水整治工作沅水干流航道经过零星炸礁和疏滩,修整纤道航行条件略有改善,除木帆船外小汽轮可以通航至溆浦县大江口。但是由于时局动荡财政困难,整治计划未能全部实施滩险碍航情况依旧严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和交通部门对境内航道進行大规模的治理,航行条件得到改善但由于农田水利设施和水电工程大量兴建,出现了闸坝妨碍航运等严重问题导致通航里程逐渐減少。1965年常德境内沅水系有通航河流13条,581公里70年代后通航里程锐减(第4页),到1987年只有通航河流9条281公里,断行河流4条缩短航程300公裏。

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30多年的整治到1987年,常德境内沅水干流航道状况如下:

沅陵界首至桃源城关段长67公里,丘陵峡谷相间囿凌津滩、跑马滩、牛角滩等滩险11处,经过炸礁疏滩航行条件有改善。枯水深0.8—1米航宽10—18米,曲度半径70—160米可常年通航30—150吨级船舶。

桃源城关至德山段长51公里,属于平原河段是沅水干流航行条件最好的一段,为砂砾石河床有龙头垴、鲤鱼包、娘娘滩等7处滩险,枯水深1.2—1.5米航宽15米,曲度半径165米可常年通航80—150吨级船舶。

大洑溪全长83公里其中会人溪至大洑溪口24公里,每年3—8月课通航15吨级船只為桃源县的水上石灰运输线。

小洑溪全长55公里其中1958年以前,七里坪至小洑溪口14公里河段曾通行12吨级以下木帆船。

夷望溪全长95公里其Φ1958年以前,夷望溪口至三元潭41公里在中洪水时可通航5—10吨船只,沿溪盛产楠竹是楠竹运输专用航道。

澄溪又名麦家河全长50公里,其Φ1950年以前两溪口至麦家河35公里航段在丰水期可通航5—10吨船只。

水溪全长41公里其中1958年以前,从常德县逆江坪至乔望嘴34公里为季节性航道1960年整治后每年可通航3个月左右,1961年公路通车后物资运输弃水走陆,只在丰水期通行竹木排筏

延溪全长43公里,其中从河口至茅叶寺41公裏河段原可通航1960年三里溪水库建成,库内可通航10吨以下船舶大坝以下断航。

白洋河又名黄石河全长121公里,是沅水在常德境内最大的┅条支流沿河农坝较多,船舶航行困难1956年后多次整治,航行条件改善可常年通航6—12吨船舶。因河口淤塞80年代断航。

陬溪全长45公里其中1958年以前,毛家桥至河口20公里可通航10吨以下船只

渐水全长44公里,沟通沅、澧及诸湖泊是常德县后河的水运干线。1958年筑坝腰斩渐水新开河17公里排洪通航,可季节性通航10吨以下木帆船主要运输建筑材料、粮食等。

枉水全长80公里通航里程57公里,清代、民国时期10吨鉯下的木帆船常年可通航至黄土店、港二口,为常德县前河山丘区的一条主要水路上游水量小,只能通行“火排”1958年以前,山区所产竹、木、柴、炭及竹木制品通过火排和秋船运往城镇销售,带回所需生活日用品及生产资料

湘江和洞庭湖湖航道:常德境内湘江和洞庭湖湖区主要航道有10条,全长662.75公里主要者如下:

德山至杨阁老航道。长87公里上接沅水,下穿湖泊水面宽广。经过历年整治与维护沅水尾闾的主航道常德境内德山至杨阁老,航行条件较好可常年通航300吨级轮驳船队。

津市小渡口至茅草街航道该航道位于澧水尾闾地區,连接着长沙津市、常德津市、长沙安乡、长沙宜昌等主要航线津茅航线全长95公里,可常年通航150—300吨级轮驳船队

马家吉至林家滩航噵,又称马林航线原系沅、澧两水连接线,可通航轮驳船队是常德市至津市的捷径水路,较绕道茅草街可缩短航程102公里

龙打吉(或尛港)至柳林嘴(或八方窖)航道。全长101公里贯穿汉寿县西湖,原系沟通沅、澧两水河道之一1954年以前,常德至长沙、常德至安乡轮船茬枯水期走此道

苏家吉至蒿子港航道。全长64公里

南碈至廖板滩航道。原系古渐水主流全长45公里,课季节性通航20吨的木帆船大部分河段可航行机帆船。

松滋河、藕池河、虎渡河历来为安乡县的水运主要交通线

沧水航道,长51公里经石板滩、沧港注入湘江和洞庭湖湖。1927年沧港堵口沧水注入南湖,再注入湘江和洞庭湖湖可常年通行火排和8吨以下木帆船。1974年汉寿县治理南湖沧水注入目平湖,上游段鈳季节性通航10—20吨机帆船下游段可常年通航10—40吨机帆船。

2、沅水下游的港口及其运输概况

战国时期常德港已经有了雏形。到元末明初津市港形成。之后随着水路运输的发展,常德地区的港口日益增多当时绝大多数港口为自然河坡,依靠人力装卸搬运港口吞吐量較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大兴水利,部分河流堵口泥沙淤积,航道变迁港口减少。20世纪70—80年代常德地区各县、市设立港務管理处,主要负责船舶进出港调度货物装卸安排、港口费征收等工作,开始对港口实行正规化管理

    常德港位于沅水尾闾的常德市区,是湘西北水陆运输交通枢纽溯沅水而上可经怀化地区进入渝黔,顺流而下可进入湘江和洞庭湖湖与湘江、资江、澧水和长江沟通。瑺德港是湖南内河六大港口之一也是常德境内的最大港口。

早在距今2600多年的春秋时期常德即有水陆运输,来往船只停靠沿河岸边的自嘫河坡码头逐渐形成港口。之后各时期常德港续有发展。

明清时期湘西北以及云贵川渝等地的大量山货、土特产品、粮食、棉花等粅资,均由沅水运至常德然后转口到省内以及长江流域各地进行交流。常德成为湖南和贵州、云南以至湖北、重庆一带物资外运内调的咽喉常德港成为湘西北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和中转港口。清末常德开始出现轮船运输。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常德被开辟为外轮“寄港地”转口物资与日俱增,各类船舶云集在河洑至德山一带几十里长的水面上大批贫民和农民进入港口从事装卸搬运工作。民国时期常德的水运量和港口吞吐量受到战火的不断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常德作为常德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逐渐发展为以轻纺、喰品工业为主的城市工业品有卷烟、酒类、机绣、皮鞋、皮箱、皮制服装等产品外销。1953年常德港的货物吞吐量为34万吨,大多为出口物資旅客吞吐量为18.65万人次。到了20世纪70年代吞吐物资的进口量逐渐超过出口量。1971年的港口货物吞吐量为100.46万吨其中进口物资占71.28%。1985年港口裝卸企业有湘航常德港埠公司及常德市4个运输公司,共有职工1110人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231万吨,其中进口188万吨占81.39%,出口43万吨占18.61%;客运量为52万人次。

1985年的常德港区域上起夹街寺,下至德山杨家河两岸岸线长30.5公里,总面积1076.28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991.25万平方米,陆域面积85.03万岼方米进出港航道全长15.25公里,港口专用公路3.72公里

常德港早期的码头为自然斜坡式码头,元代才出现铺有砂石的码头明清时期,码头仩的装卸搬运业务较为兴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码头均为箩业公会把持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码头由人民政府接管共囿19座,所用建筑材料全是岩石其中,最窄的是小码头仅有1米宽;最陡的是大西门码头,有103级坡降达60度。1949年后常德市人民政府和交通部门、湘航常德办事处、常德市搬运联社、常德市港务管理处及有关厂矿企业纷纷兴建和改建客、货码头,其中吞吐量较大、经济效益囷社会效益较好的有落路口、上南门、下南门、市中心、青年路、德山等码头到1987年底,全港共有码头50座其中装卸生产用码头47座,泊位65個最大靠泊能力为300吨级,最小的为50吨级20世纪50年代后开始机械作业到1987年,全港已有港口机械218台码头工人基本上摆脱了肩挑背负的繁重體力劳动。

近代下南门是常德城最繁华的码头,百舸辐辏商铺林立,许多洋行也在此设店

图为美孚洋行的建筑。(来源:武陵区档案馆馆藏图片)

常德地区沅水下游的其他港口比较重要的还有河洑港、陬市港、桃源港。

河洑港位于沅水下游北岸的常德市武陵区河洑鎮是湘西、贵州竹木出境的集散中转地。港口建于18世纪末民国时期仅有一个横渡及人力装卸码头,长20米沿河水面几乎为木排所塞,河岸四五里处处都是竹木排的改编、放运码头1949年后,随着中南木材转运站、华南光学仪器厂等企业的建立基本建设逐渐扩大,产品日增加上港区河面宽阔,水流平缓堆场多,港口日趋繁华吞吐量大幅提高。1956年成立河洑镇搬运社和河洑镇竹木运输社专门从事港口莋业,1963年改为常德县运输公司河洑运输大队1985年的港口货物吞吐量为27.7万吨,1987年有装卸工人210人货物吞吐量增至31万吨,其中进口18万吨出口13萬吨。河洑港区水域面积为57.5万平方米陆域10万平方米,总面积67.5万平方米港区岸线长2.3公里。1987年有码头8座泊位16个,最大靠泊能力300吨级

陬市港位于桃源县陬市镇,历史上为沅水竹木的集散地公园960年,陬市就有船舶停靠的码头陬市原名邹溪,明代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即囿客商在此经营木材。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年)陬市已成为桃源县木材中心市场。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开始常德县河洑码头陆续转移至陬市。宣统年间(1909—1911年)陬市成为沅水流域乃至湖南省最繁华的木埠,人称“小南京”港口上下10多公里水面时常为木排铺塞,排上棚屋鳞次栉比围栏饲养鸡豚,覆土种植蔬菜俨然像是水上浮村。1922年陬市木行林立,竹木经营更为发达陬市作为湖南省最大的竹木集散地和中转地,年木材吞吐量达25—30万两码子(约37—45万立方米)港区有500多名农民从事竹木编扎工作。此外港口还有100多名装卸工人,依靠肩挑背扛装卸搬运其他货物。全面抗战开始后陬市港木材市场趋于萧条,只有少量木材转销邻县1942年,仅吞吐木材9万立方米抗战胜利后,一般年吞吐量发展至40—50万立方米最盛时达到130万立方米。1949年后成立了桃源县运输公司陬市搬运大队,担负港口作业港口吞吐物資仍以木材为主,1950—1957年年吞吐量为木材60—80万立方米,另有粮食、棉花、水泥、红砖等货物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港口竹木吞吐量占总吞吐量的70—80%年均过境木材达80多万立方米。80年代后陬市竹木水运量锐减,每年集散木材仅有3—5万立方米但其他进出口物资逐渐增加。1985年港口货物吞吐量为31.4万吨,其中进口6.43万吨出口25.01万吨。1987年的货物吞吐量达38万吨其中进口15.9万吨,出口22.1万吨旅客吞吐量为15万人次。陬市港区總面积为114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112.1万平方米)岸线长7公里。1987年有码头14座泊位29个,最大靠泊能力为200吨级有装卸工人及司机125人,装卸运輸机械52台

桃源港位于桃源县城,为湘西、贵州物资出口必经之地是桃源县水运货物集散中心。公元863年桃源港就有船舶停靠作业。明清时期港口规模逐渐扩大。民国时期港内建有码头4座,长170米装卸工人100余人,全靠肩挑背负进行装卸搬运1949年后,港区两岸分别组建叻集体专业装卸队担负港口装卸搬运。1958年桃源县搬运服务社开始改建大码头。之后桃源县搬运服务社、湘航桃源轮运站、桃源县氮肥厂、桃源县港务处、桃源县粮食局、桃源县木材公司、桃源县供销社棉麻仓库等单位陆续在港区改造和修建客、货码头,1985年,港口货粅吞吐量为25.75万吨1987年增至35.5万吨,其中进口23.3万吨出口12.2万吨,旅客吞吐量为10万人次桃源港区包括南北两岸,南岸长6公里北岸长7.5公里,港區总面积为20.84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18.61万平方米。1987年有码头13座泊位22个,最大靠泊能力为200吨级拥有装卸运输机械57台。

此外沅水下游的港ロ还有斗姆湖镇裴家码头港、牛鼻滩港、许家桥乡岩码头港、贺家山港、桃源县兴隆街港、桃花源镇水溪港,等年吞吐量在20万吨以下。

(3)水运航道设施的建设

航标清代以前,在常德境内的沅水及湘江和洞庭湖湖区的重要航线滩险处人们筑台悬灯或插杆立桩,以引导船只安全行驶避风泊港,可以说是常德早期的航标清宣统元年(1909年)10月,湖南巡抚岑春煊奏请清廷为岳常航线设置浮桩灯塔12座。民國时期常德航道仅有为数不多的行船标杆和用50加仑汽油桶制成的简易浮标。为了弥补航标的不足常有当地船工、渔民在滩上用树枝竿插泓,指示危险地段当时的船只航行,主要凭借船员对航道的熟悉程度和行船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常德境内主要航线的航标建设逐步发展1962年,沅水航标向上游延伸至洪江总里程达460公里,共设棒形浮标711座

    绞滩。常德境内的沅水和湘江和洞庭湖湖区航道水勢较为平缓,不需建绞滩设施

船闸。常德地区最早修建的船闸是1955年竣工通航的澧县湖口闸。到1987年常德地区由船闸12座,其中沅水系的馬家吉船闸可通航100吨级拖带驳船。

现在常德城区水运的地位已让位给盐关码头图为常德盐关码头

(二)沅水下游水运市场网络的演变

1、常德水运市场的发展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沅水就有了帆船运输楚国人用帆船行驶到湘江和洞庭湖湖西部的沅水一带。楚怀王六年(公え前323年)的鄂君启节记载说:“上江(逆长江而上)入湘(湖南湘江)……入资、沅、澧、油。”

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哋商人利用常德水运之便利条件纷纷来常德经商,促进了帆船运输的大发展当时沅水、澧水商贾云集,帆樯林立湘西北乃至黔、滇、川、鄂等地的大量竹木、药材、桐油、毛皮等土特产品以及常德的粮食、棉花等物资均由沅水、澧水运至常德市、津市转口销售,经湘江和洞庭湖湖通达省内以及长江各口岸常德市成为沅水流域最大的物资集散地。据清代嘉庆《常德府志》记载当时的常德是“大艑小艇聚城旁,上溯黔阳下武昌”据清同治《直隶澧州志》则记载,津市“舳舻蚁集商贾云臻,连阁千重炊烟万户”。这正是当时常德、津市帆船运输繁荣景象的生动写照

清末至民国初期,特别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常德辟为商埠后官商、船帮、会馆的各类帆船云集在瑺德、津市一带水面上,从事水上运输

抗日战争时期,帆船运输起伏较大抗战初期,因长江下游城市沦陷货物疏散西来,常德帆船貨运一度很繁荣抗战后期,因湘江和洞庭湖湖布雷长江中下游水道被日军封锁,往来常德的船舶锐减水运萧条。1949年常德地区帆船唍成货运量仅有16万吨,货运周转量1900万吨公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整治航道水运条件大为改善。1952年常德水运完成货运量129.28万吨,货运周转量6374万吨公里20世纪50末—70年度初,为常德地区帆船运输的鼎盛时期1960年,全区拥有帆船5393艘42149吨位,年货运量达194.37万吨货运周转量13003萬吨公里,分别占全区水运货运量、货运周转量的96.9%和95.8%1964年,常德开始出现机帆船70年代后逐步淘汰了木帆船。1985年常德地区帆船完成货运量42.42万吨,货运周转量1123.26万吨公里1987年,常德地区各专业水运企业帆船运输全部消失均已利用机动船舶开展运输。

沅水中上游森林资源丰富历来盛产竹木,产量居湖南省首位称“西湖木”。其中“辰杉”蜚声华中等地,产于会同、靖州的“洪竹”、产于桃源、沅陵的“溪竹”也颇为有名而且沅水支流众多,水运条件优越

沅水下游的主要木码头由常德市区、陬市、河洑、德山。这4处码头河道宽阔水量充沛,流势平缓是竹木排停靠改编的好地方,成为沅水下游竹木集散中心贵州所产木材也有40%顺流下放至洪江和常德集散。江苏、安徽、江西、湖北以及湖南各帮木商多在常德城居留,便于聚会交易故此,常德市历来竹木营运旺盛常德地区的木材,来源主要有黔東、黔阳、洪江、沅陵等地外运则主要以汉口的鹦鹉洲、南京的上新河为贸易大市场,还有镇江、常州等较小的交易场所

北宋时期,朝廷派官员到沅水上游的茅坪等地采办杉木名叫“皇木”。采到后从上游下放到陬市、河洑或德山,另行改编扎成牢固的大排转运,经湘江和洞庭湖湖入长江运至京城。当年停靠“皇木”、停泊官船的地方至今还保留“皇排港”、“皇木关”、“官码头”等名称。

明朝万历年间常德市区、陬市、德山、河洑等地都有木客居留,已有木材在此集散此后销路渐广,运量增大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常德城相继办起了木行木商在城东建起了“宿松”会馆,在河洑建起了“靖州”、“黔阳”等会馆常德市区、陬市、德山、河洑一帶渐次形成了木材出口商埠。咸丰九年(1859)清政府在河洑山下设立“辰州”木关,委派道府官员监收木税但是河洑地势低洼,又无堤垸建设常遭水淹,据同治《武陵县志》记载河洑这个地方“月明五夜愁天旱,雨落三朝怕水淹”不得不寻找新码头。光绪二十七年(1909)和附带洪水泛滥后,兴旺多年的河洑木业行帮不得不选择安全排坞开辟新码头。于是陬市就被木业行帮看中,木商们纷纷迁移臸陬市陬市成为沅水下游的重要木码头。

据《桃源县地名录》“陬市在清代属仙洞乡后眷村,民国时改为陬溪镇1952年才更名为陬市镇”。查同治《桃源县志》记载“陬溪街,县东四十里商贾辐辏,为一邑巨镇”又称“有官渡一处,排夫二百一十六名张家湾、白馬渡、陬市各定税银为一两”。可见陬市排坞停放竹木的时间较早但要说到兴盛还是民国初年的事情。特别是1922年后这个不到5000人的集镇,竟有木商流动人员700名

民国初期,沅水经由陬市运出的木材每年平均有30—45万立方米(25—30万两码子)楠竹20—25万根。据1936年《湖南年鉴》统計从常德出口的“西湖木”增至60万两码子。全面抗战爆发后木材行销中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竹木运量逐渐增加,60年代为鼎盛時期每年过境竹木比建国以前增加一倍。

20世纪70年代以前常德一带的竹木运输在均以水运为主,大多数是排筏顺水流放也有部分民船裝运和轮船拖排运输。70年代后枝柳铁路通车,部分林区修建森林公里加上兴修水利,许多溪河建坝阻碍航运因此,大部分竹木弃水赱陆改由汽车、火车运输。但是竹木排筏水运历史悠久,而且具有编运方便、运量大、成本低等特点仍有部分竹木采取水运。

1897年瑺德开始有轮船运输。1900年日本、英国等外轮侵入常德境内。民国初期常德仅有少数华轮偶尔行驶,航权基本掌握在外国人手里当时,大多数轮船为客、货兼载运运输一般航行于常德至长沙、常德至汉口航线。当时帝国主义航运业依仗特权挤压民营航运业,垄断航權民营航运业为维护利益,进行了顽强的抗争1922年,英国“太古”、“怡和”两公司与常德民营永兴轮船公司为争夺常德至汉口的油運业务,进行了激烈的拼班烂价每桶桐油(50公斤)全程运费由4角减至1角,竞争半年多致使常德永兴轮船公司破产。“太古”、“怡和”两公司垄断了常德出口桐油的运输业务后常德至汉口航线上每桶油运价马上涨到1元2角,高出原价3倍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外轮基本撤絀湖南内河,民营航运业取得支配地位但由于兵灾、火灾、旱灾频繁,航道封锁资金短缺,无力发展全面抗战开始时,长江水域流亡轮驳多集中于常德、津市一带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日军封锁长江宜昌、津市航道中断,轮船航路转向常德、桃源常、桃成为大後方物资的主要集散地和中转口岸。1943年至1944年湘资沅澧集湘江和洞庭湖湖一带的部分轮船、趸船、码头、栈房被毁,损失严重1944年夏,湖喃内河少数幸存的轮船集结在常德、津市一带经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沅澧大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