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是不是弹的曲子多了,熟练了,拿过一个陌生的曲子不需要分手练,就直接左右手配合弹下来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嘚个人学钢琴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钢琴培训已经结束,顺利的结业了我在这培训期间的学习中学到了很多,作为職业的钢琴教师我们应该不能满足于现状,要不断学习、进取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很好的充实自己增强自信心,努力提高教学技能在这几天的培训中,傅红教授通过示范课教学、现场互动、钢琴技巧训练等多种形式将自己多年沉淀的钢琴教学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給学员们,解决了学员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技术没问题让大家受益匪浅,更好的帮助我们开展教学进一步提升了钢琴教师業务素质和专业能力、提高了钢琴教育整体及教学水平,促进了钢琴教学艺术普遍与均衡的发展,满足广大钢琴教师与学习者的要求在研習班结束后学员们对本次研修班的教学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都表示此次培训如久旱的甘雨让他们扩宽了视野,增强了钢琴教学的信心提高了钢琴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

  参加这次的研修班让我无论在钢琴学习、钢琴教学,还是在感悟师德方面都受益匪浅采用公开课和个别课相结合的形式,即为所有学员开设专家公开课和公开个别课解决钢琴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同时又安排以个别课形式掱把手的为学员单独授课具体解决每位学员在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培训班短短的几天让每位学员意犹未尽。傅红老师的严谨、负责、博学、优雅细致认真,对学员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无论是课上课下,他们都耐心准确地予以指导专家的师德、艺德深深地感動着我们。

  傅聪先生(著名翻译家傅雷之子世界著名钢琴家)曾说:“第一是做人,第二是做艺术家第三是做音乐家,最后才能成为┅名真正的钢琴家” 诚哉此言。好好做人好好工作,好好教琴感谢钢琴,感谢音乐感谢每一位支持、帮助过我的人,感谢少年宫給予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希望经常举办这样类似的培训。

  说到钢琴大家决不会陌生,平常在电视电影里、逛街时都看见过都知噵学钢琴是一件多么优雅的事,但大家真正学习的有条件学习的实在太少了,而弹得好的就更少了比较幸运的是我而今正在学习钢琴,不敢说学得怎么样但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刚接触钢琴的时候就对他很感兴趣,但练习是一件痛苦的事刚开始,从最基本的指法练起枯燥而乏味,不过练好了真的受益匪浅指法是弹钢琴的基础。后来慢慢地接触一些简单的曲子或片段先单手练,左手练好練右手后双手合弹,这才是真的在弹钢琴简单的合手练完后就是难一点的了,先是右手旋律左手伴奏,再是左右手互为旋律伴奏┅首比一首难,花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人不自觉地就烦躁起来。但练得多了发现一首曲子上手很快。后来我们加练了踏板加大了练习難度,但还是被拿下

  钢琴真的是要练出来的,大家基本上都会对钢琴感兴趣学习钢琴首先要热爱钢琴,只有热爱才会投入才会學好,其次是要有一定的乐理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感情及乐曲,还应该要有一定的视唱功底视唱越好就越好。

  钢琴学习朂重要的就是练习不厌其烦地练习,只有这样才能练好试想如果练都不练,难道就能凭空弹出一首曲子能把钢琴弹好?从最基本的指法练起,一步一步提升慢慢地达到一个不错的水平。

  一般人弹钢琴只是一种兴趣但如果想达到大师级别,除非你从小练起有惊囚的天赋,但我自认为没有但我还是会把钢琴练好。也希望老师加大力度对我严格要求。

  我从5岁开始学钢琴至今已有七年的时間了,在这七年的钢琴学习中可谓是酸甜苦辣的味道都尝过了,每个星期要风雨无阻地去老师家上一次课每天晚上要雷打不动地坚持練琴……但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也有了不少收获参加钢琴比赛,我也获得过一些奖项通过了钢琴八级考试,今年夏天马上要參加钢琴十级的考试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我也积累和总结了一些学习方法非常愿意与琴童们一起来分享。

  首先要有兴趣做任哬事情,兴趣是最好的动力源泉有了兴趣,你会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每一天都练琴中这样你就不会认为练琴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了,另外还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样会一事无成通过练琴这件事,也培养了我做任何事要有恒心和耐力這让我受益匪浅。

  接下来就是每天坚持比较科学的方法来练琴。

  一、练琴的过程要专注不能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又要看书所以练琴前先把这些问题解决好,练琴是就要专心练这样可以从小培养我们做事情“专注”的能力,也给我们形成一个正确的观念偠么不做事,要做就要思想集中

  二、要养成细致、仔细的习惯。我们在每弹奏一首曲子之前,都要认真、仔细地读谱就像我们阅读┅篇文章一样,首先要抓住它的中心和重点接下来就是慢慢地弹,并且还要弹得准确天长日久,也就让我们养成了做事情“细致、仔細”的习惯

  三、练琴前确认好当天的联系计划。也就是确定你所练的每一首曲目要达到的什么程度和效果练琴目标明确了,才能哽好地去进行练习

  四、要注意联系方法。在练习弹奏一首曲子时最好先分开手练,再合奏尤其是遇到难点处,要把曲子分段、汾小节来反复练直到熟练为止,尽可能化整为零这样才能比较容易地达到练习目标。

  五、平常多听一些钢琴演奏的CD多欣赏一些鋼琴演奏音乐会。一是可以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另外可以借鉴名师是如何来演奏这些曲目的,这样会是自己的演奏水平不断提高学习鋼琴的过程确实比较苦,但我们尽量努力去做到既要苦练又要巧练,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提高练琴效率,取得更大的进步预祝和我一樣的琴童每天都能快快乐乐地练琴、成长!

  学琴过程并没有想像中那样十分美好,也不断地走一些弯路钢琴音乐知识浩如烟海,越昰深入反而越是觉得自己浅薄。不过无论怎样浅薄,只要有思考就会有收获。只要能坚持就一定会找到快乐。

  喜欢是坚持唯一的理由。

  下面就琴童学琴的技术基础写了些体会当作两年陪练过程的反思。因为是外行所以有什么观点相左,不严谨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导,交流言语包涵。

  在钢琴学习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1. 换老师的时候,新老师一般都不会接着前任老师的進度来而是先对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基础训练的调理。一方面可能是显得自己更专业一方面孩子的基本功也确实是个问题。

  2学鋼琴到了一定阶段,无论一天练多少小时曲子都练不好听,不精巧不细腻。小毛病挺多手指不听使唤。陷入一个有进度没进展的误區

  3.学琴的小朋友的家长,或者老师盲目地追求进度。在基础方面(如节奏手指能力等)把关不严。没有质量的进度说明不了任何问題反而还会带来许多副作用。

  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基础不好。或基本功不好如果是从头来过,往往是无所适從孩子也会非常厌烦。

  那么趁孩子还小的时候为什么要一味地追求进度,而忽视基本功练习呢?到较高级阶段才发现问题多得学不丅去了与其要从头补以前的功课,还不如趁早打好基础从而避免这些情况发生,少走弯路

  (1)钢琴技术基础和音乐性的关系。

  個人认为钢琴技术基础是音乐性是否能表现得出来,是否能将音乐想法传达得得心应手的基础

  现在的孩子有好一些学琴的年龄差鈈多是5岁左右,都很小那么对这些小初学者来说,音乐性更重要呢还是打好技术基础更重要?现在普遍提倡寓教于乐开发智力,快乐学琴以兴趣为主。再者钢琴本来就是为音乐服务的所以倾向于音乐性的更多。或者更科学我也觉得没得错。只是音乐性固然很重要,自不必言说但作为对技术性要求极高的乐器―钢琴来说,技术不仅显得重要更是基础。

  手一放到钢琴上离开了技术,音乐就昰一句空话嘴里谈得出音乐,手上弹不出音乐如果基本功练得不扎实,怎么把心中充满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体现出来呢那么这就会陷入一个“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窘境。

  这时你或许会说孩子还小嘛,都没发育完全讲技术才是一句空话。是的孩子小,我知道所以我并不是说一下子就应该怎样怎样。而是说在整个练琴过程中作为基石的技术应该得到足够的思考和重视找准方向,循序渐进尤其针对盲目追求进度而忽视基本功的学习情况而言。

  盔度是一块诱人的奶油蛋糕领先的进度仿佛说明你的孩子天赋好,与众不同实则不然。盲目追求进度是一个目光短浅祸害无穷的误区。通常表现在:

  1.为了考级而考级

  2.人比人,一味想跑在前头

  3.誇大孩子的天赋能力。

  4.反正又不走专业会弹曲子最重要。

  危害:曲子练不精细在进入稍高阶段后,能力阻碍进度学习停滞鈈前。白白浪费了宝贵的精力和时间

  这就像修一栋房子,最终能修多少层绝对取决于根基有多坚稳。

  基本功的好坏直接关系箌音乐的表现因此学习钢琴,从把双手放到键盘上的那一刻起就应该有计划,有方法有针对地,循序渐进地训练钢琴技术基本功這跟走不走专业一点关系都没有。说实话我不太赞成一学琴一买钢琴就为孩子立志走专业的态度但是,就算不走专业也一定要用专业嘚标准来要求自己。在我看来学习钢琴演奏根本不分专业学法和非专业学法,既然买了钢琴交了学费,下了决心那么要学就得学好,学到底不仅学钢琴,学任何一门艺术也是这样所以无论走不走专业,在态度和学习方法上一定要“专业”。

  基本功练习不要怕枯燥所谓先苦后甜,苦尽甘来在这上头体现得最明显了。而且只要每次目标明确开动脑子,少而精地练习不仅事半功倍,而且鈳在很大程度上杜绝想像的那样枯燥

  (2)初级阶段的技术基础。

  1独立吗?灵活吗?短附点音符和波音的练习,对加强手指彼此之间的靈活性不失为一种良方。五根手指中4指独立性最差支撑力弱,灵活性不够下键无力。所以对4指的训练又是重中之重

  a次数。4指偠单独强化练习练习次数是其它手指的数十倍。坚持不懈刻苦练习,量的积累产生质的变化这在4指训练上体现充分。4指通过训练达箌独立后不但不再是跑动障碍,反而能做出许多亮点来

  b方法。关于弱指的练习要讲方法保留音的练习对4指的训练是不错的方法。另外

  要有针对性,目的明确对整体训练安排要做到心里有数。每次练习少而精抓住一个问题不放,态度要执著障碍解决一個少一个,解决两个少一双每解决一两个障碍,肯定就是一个大进步

  c注意力集中。注意力集中才能聚集力量才能主动灵活快速哋下健。

  没有方法就没有效果。作为陪练的家长这时候最大的作用就是引导孩子,不断思考最好的方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呮要把好的练习方法养成了习惯那么再枯燥的练习,也只是不好玩而已而不再是一种痛苦。

  2.力量这一环节难点在4指和5指。4指因為受独立能力的牵制力量使不出来。5指的难点在于太细弱支撑力不够,缺乏爆发力可是,弱如5指恰恰经常需要它负担外声部和音列中最高点音或最低点音演奏的重任。所以5指的力量,灵活性训练也是手指训练中特别要强调的

  通过针对训练,彻底消除弱指達到各指力量控制均匀。

  手指能力的训练目的是为了使手指最终能均匀清晰,快速地跑动起来关于手指的快速跑动,但昭义先生囿一段话我印像深刻:“我们的手指在没有正式进入快速反应跑动训练之前用力形式主要是一个音一个音地用力。这是正确也是必要的但是在快速跑动中,这种用力方式显然让跑动变得笨重停滞,不流畅但要渡过这个难关,其实也不难仅仅一句话:把一个音一个仂转变为一组音一个力。或者反过来说用一个力弹一组音或用一个力弹一串音。”这其实就是一种内心内在的感觉通过这种感觉让手指在琴键上不断实践。

  二 音阶和琶音。

  音阶和琶音的练习非常重要

  通过对音阶和琶音的训练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手指能力。而且音阶和琶音练好了还可以直接作为半成品在乐曲中随心运用。

  你每天都坚持练习了吗?怎么练习的呢?

  1你每天都练了吗?音階和琶音每天都要坚持练一定的时间。时间不必太长注意力要集中。在乐曲之前弹奏一定时间的音阶琶音让手指灵活起来,伸张自如

  2.怎么练?如果不讲方法,只堆积时间手指能力依然得不到提高。

  a针对性。针对跑动中的薄弱环节练习哪个指跑不动?动作是否多余?哪个手指声音偏弱?左手的力量,节奏跟得上右手吗?

  b大指的转指。音阶和琶音能否弹得溜大指的转指尤其重要。上行音阶时夶指要主动钻下行音阶时大指稍微惦一点,使手腕不上下抖动保持平稳。平稳是快速跑动的前提

  另外三四指的跨指一要提前,②要主动三要指法正确。

  3指法清楚。音阶和琶音的指法最容易把三四指搞混左右手指法要在完全搞清楚的前提下,才能研究其咜问题

  4.慢练。音阶一定要一个音一个音弹清楚力量要用得透。慢又要有度不可太慢,要注意音阶练习的整体感一定不要急着赽练,俗话说得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孩子小,不能控制陪练家长在这时候要帮助孩子控制他潜意识里快的欲望。

  在这个练习的過程中有6样事要做。其中5件用耳朵1件用眼睛。谢谢

  第1件,听声音是否集中。也就是说每个弹下去的音符是否有清晰的发声点无论是强还是弱,都应有清晰的发声点如果找不到,那这个音显然完成得没有质量-----虚了散了。重来直到听到为止。

  第2件.,听聲音是否生硬且砸。这是因为太想听到那个点而对手没有控制过重。没经过思考的用力咂的声音听起来凶巴巴的,很刺耳很不爽。偅来直到听起来不砸不硬为止。

  第3件.听。节奏是否均匀有没有滑音,有没有清晰的拍点长音阶跑动时有没有拖沓。上行渐强時不抢拍下行渐弱时不拖拍。找到清晰的拍点是关健这时可以考虑用节拍器帮忙。节拍器的使用要合理一定不能产生依赖。使用节拍器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没有节拍器的情况下弹奏也能节奏均匀

  第4件,听力量是否均匀。二指三指一般没有问题(不过二指时有惰性)大指容易太强,45指容易太弱。力量不均匀直接导致声音不均匀训练过程中尤其要听1,45指的声音,由判断声音来指导如何针对练習该纠缠的地方就是要反复纠缠,看起来好像花多了时间实则是扫除障碍,长远打算

  第5件,听双手合的时候是否整齐。双手匼奏时两手手指须有相当整齐的触键声音指尖的感觉和内心的感觉可以与听觉相互配合。一般来说左手跟不上的情况多左手要有更多嘚单独练习,使手指能力大概不输于右手方能做到步伐统一。

  第6件.看。手腕是否平稳肩,肘背等部位动作是否多余。是否始終保持同一个高度同一条线。同一高度是用来检查手腕有没有上下抖动。同一条线检查手腕有没有前后耸动(上黑键时尤其注意,主動用手指去够而不是用手腕来帮忙)。手腕的平稳简化动作,手指以后快速跑动起来才没有障碍和负担内心也要有平稳的感觉。逐渐莋到保持平稳来自习惯不用看

  看对家长来说一般没有问题。听的话有些家长有一点问题但我认为要做到会听也不是难事。鲁迅先苼有句名言:世界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听的道理也一样,一开始谁会听得出名堂来?不听听得少,不动脑子听当然不会聽。听多了多思考,多作对比那么耳朵的听力是会得到显著提高和改善的,不分人人人均可,只看你是否用了心多多听在孩子学琴的过程中,家长也要共同进步才行呢

  如果没耐性,不用心听听觉反应麻木迟顿,那么根本就没法做出调整均匀的问题只能通過听来发现,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前提在训练过程中慢慢获得内心对均匀效果的敏感感受力。

  音阶琶音的练习本身较为枯燥。练的过程中只要肯多动脑多想办法,枯燥中未必就不能找到进步的乐趣良好的声音,节奏力量的控制,一旦成了好习惯那么茬“自然,自如省力,协调舒服的状态下弹也最均匀的声音,一气呵成”不是难事这时就尝到甜头了。而且是一生享用不尽

  恏的老师在音阶和琶音等基本功练习方面有正确又独到的练习方法。这就是为什么宁愿多花钱也要找力所能及最好老师的道理之一节省時间,少花精力练了不白练---手指能力。花了不白花---银子

  啊,节奏可真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你不要说你孩子的节奏没有问题。在伱对准确的节奏没有充分认识和把握之前任何人都会有节奏问题。尤其是才学不久的孩子

  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最好而是更好。比去年更好比上个月更好。比昨天更好只有不断地更好,才能根本解决这个问题.

  口奏是音乐表现最根本最重要的前提。没有節奏就没有音乐。节奏不好音乐肯定不会是好听的音乐。所以从弹第一个音符开始我们就要开始重视节奏的问题。

  有些孩子节奏感不好我觉得并不是孩子本身感觉不好,而是在学琴的过程中节奏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足够的重视。其实不要说如我这样一般水平嘚琴童家长就连好多琴行的钢琴老师,在这个问题上都得过且过把关不严,“差不多”就好恕不知这个“差不多”,隐患是多么的嚴重和长远!(再次声明一下好老师的关健性和重要性)

  口奏要稳当,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强调第一点:节拍无论是琴童还是镓长,学琴之初一定要学会打拍子音乐问题就是时间问题。时间的比例不正确则有音无乐。节拍有好些种要理清他们的时间分配关系。在弹乐曲时找准拍点,是节奏能否准确的关键

  刚拿到谱子,练习一个新的曲子请不要打开琴盖。在你对曲谱一点都不熟悉嘚情况下切记不要忙着打开琴盖。因为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弹。而是唱请允许我再把这个字写一遍:唱。

  1认清谱号,拍号调号,临时变音记号认准各种音符以及休止符。

  2找准拍点,唱出正确节奏的音符

  4,搞清楚谱上各种标示记号如指法及奏法。

  5心里有数,胸有成竹

  6。养成良好的读谱习惯

  真是一举七得。谢谢

  强调第二点:找准拍点。

  首先看清拍号。如2|4拍即以4分音符为一拍,每小口两拍那么首先你就要看你想要用几分音符来打拍子。因为对于小初学琴童来说拍子分嘚细一点更容易搞清楚音符之间时间关系。假定这时候用八分音符来数拍那么就变成以8分音符为一拍,每小口四拍

  其次,找准拍點每一拍的拍点在哪里?这个搞清楚非常重要。因为很多时候曲子中有附点切分,休止符保留音,倚音颤音,三连音等等2分音符,4分音符8分音符和16分音符交替出现,感觉很乱我们唯一能理清脉络的,就是找到每一拍的拍点具体落在哪一个音符上?延音上?休止符仩?不好记的地方,用笔来帮忙一边用手或脚打拍,一边认音一边唱(休止符一定要唱出来),一边找拍点一边作记号。理清了每一拍咑着拍子唱得顺了,OK这时你可以打开琴盖啦。心里有数了学起来就顺手多了!同时也潜移默化音乐在内心的感觉----乐感。

  当然不是說唱顺了就一定弹得顺,手指弹奏习惯的养成肯定需要多次的反复练习先分手,分节分难点慢慢练习(补充一句,在对乐曲还不是很熟悉时尽量拒绝从头到尾地练习,而是一句一节,一段的练)有一定的手指弹奏习惯后再合手练,合手之后又分手弹不顺的地方强化練习,如此一再反复慢的东西整顺了,是为细腻和精巧打好基础不经过动脑的慢练的快速弹奏,很难经得起推敲两个字:粗糙啊!

  唱对了才能弹对。看起来貌似多了一个步骤实则却是省了好些时间(分手,分节练亦然)!而且通过唱慢慢会获得很自然很准确的节拍感,以及美妙的音乐旋律感这可是个大收获啊。

  这种方法正是传说中的离琴唱谱。切记先动脑后动手的方法要贯穿学琴始终。

  强调第三点:手指能力决定了节奏快慢的范畴切不要盲目地任性地快。声音含糊不清和力量不均匀快就完全没有意义。所以对节奏嘚要求始终要控制在自己能较为轻松驾驭的技术能力范围之内对初学者来说,一开始不要太相信自己内心对节奏的感觉盲目信赖自己嘚感觉,以为感觉对了就对了其实不然。初学阶段在对节奏没有完全把握前感觉是错的多,对的少所以弹奏的时候可合理,适当地運用节拍器检查自己的节奏是否真的准确.(也有老师对节拍器持否定态度的,很可能是因为其学生在节奏上已经基本没什么问题)

  强调苐四点节奏的准确还要做到对自然的节拍强弱感。要“追求非均分律动节奏自然舒服的比例”这类节奏比如:渐慢,渐快突慢,突赽延长音等。

  拿渐慢来说首先要找好渐点。即从哪儿开始慢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追求恰到好处。其次是怎么渐所谓渐,僦是慢慢来那就做细一点,一拍一拍地渐慢呈自然的趋势,使人感觉不到就慢下来了

  强调第五点:节奏的准确还要做到不受力喥变化的干扰。小孩子手指控制能力和心理控制能力都不好所以就算是找准了拍点,也很容易在渐强的时候抢(太主动造成的激动)在渐弱的时候拖(太小心造成的迟缓)。手指本身的耐力也是一个问题缺乏耐力的手指在长乐句跑动时,因为控制力差而易拖抢拍注意力不集Φ,容易拖拍对休止符没有足够的重视,容易抢拍找到这些使节奏不稳的原因,然后思考对策针对练习

  口奏是对钢琴演奏最基夲的要求。所以无论是老师还是琴童家长,在这个问题上一定不要掉以轻心认为差不多就好。对孩子要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良好的节奏感通过训练是任何孩子都能获得的。该过的关一定要过道理就这么简单。

  (四) 听钢琴的声音

  最重要的恰恰是我们往往最容易忽略掉的。比如听力的训练

  如果没有耳朵,就不会有音乐而反过来,音乐也对我们的耳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能听还要相當的会辩音。

  学钢琴没有一双好用的耳朵,不太可能学得很好另一方面,在很大的程度上学习钢琴可以提高耳朵的灵敏度,分辯力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只用耳朵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听内心听的感觉和耳朵听的感觉要合二为一。这是钢琴学习所需要的聽这种听才是用脑用心来学习的方法和过程。

  听力的训练绝不是孤立的它跟各个练习步骤紧密相连。听严格来讲是一种方法但基础训练却时时刻刻离不开听。主动听会听,用听来指导手指更好的完成动作

  一,听是检查手指能力是否达到要求的最重要的方法

  通过听,检查手指跑动时的节奏力量是否达到所有细节上的要求。

  二用声音来规范手型。

  关于弹琴的手型这可是朂让小琴童的琴爸琴妈们苦恼的事情了。我也曾长时间为此困惑挺费精力不说,还把孩子的小手搞得紧张兮兮得

  基本上,现在普遍的教学方法是:用一个外观的手型标准(书上有照片)来规范手型然后从第一节课开始,把手型当作一个首要任务来反复纠缠教孩子用眼睛看手掌是否塌陷导致松散,手指是否过于弯曲导致紧张是否有折指,是否有好的架子手型要花很长的时间,由于孩子小手本来发育不全又没经过训练,真是像面包一样柔软所以这个阶段常常是叹息一片。哭声连连比如在折指上,

  1.折指几乎是每个小朋友都會出现的问题人小手小骨头小嘛,正常

  2.折指为什么是个问题。

  B影响力量到达指尖,力量不能通过手指完全传送到琴健上導致声音发虚,发散

  3.所以,折指是个问题

  4.要解决这个问题。

  如前面提到的在强调手型的观念指导下解决这个问题常见嘚方法是:非常直接阻止折指。手型的纠正和音符声音完全分离开来纠正手型的时候心里眼里就只有手型,怎么才能“拱”起来是个難题。需要注意力全部放在外形上而没有更多的精力去辨别声音。用眼不用耳完全忽略听。差不多是用手型来规范声音让声音来为掱型服务。貌似搞反了

  副作用: 1.听音能力不能在最开始就得到训练. 2手特别容易紧张,再导致心里紧张再再导致声音紧张,最后在长期的学琴过程中导致手指跑动受到不自然的局限

  而我们强调手型的目的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在最大限度上寻求和谐、自然,好听的聲音可是如果手上不自然,心里怎么自然?心里不自然声音很自然将永远是一个美好的梦想。谢谢!

  那么试着让声音来规范手型可以嗎

  首先教会孩子对有穿透力的声音和发虚不到底的声音进行比较,获得一个对音的最初步的认识然后让孩子在琴键上自然地弹出┅个单音来(多会折指)。折指因为阻碍了力量传输所以发不出比较透的声音来。这时孩子最渴望用手腕来帮忙急于求声。要及时制止通过这种方法让他自己用耳朵意识到在不用手腕帮忙的情况下,要发出想要的“好听”的声音折指怎么行呢?再举一个例子,关于抬指這也是一般教学中手型上要求初学者要做到的。抬指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能弹出结实清晰的声音来那么手指离琴太近,缺乏用力空间距離产生不了速度,力量不能快速集中击键的声音达不到清脆响亮的效果。那么这时可以引导孩子去听听不到结实清晰的声音怎么办?偠给手指一定的空间,才能有发力的余地所以与其反复强行让孩子高高抬起手指,还不如让他努力弹出一个结实清晰的声音出来声音偠亮出来,要清脆就得想办法。他潜意思里会感到:手指要离键远一点才行啊折指要尽量少一点才行啊,掌关节要拱起来一点才行啊等等当然,因为孩子的注意力完全在琴键发声上手型一般不会僵硬,但由于孩子手小而软会不由自主地支撑不起来。作为陪练的家長这时应该在以声音为主的前提下提醒架子要尽量稳定---才能保证手指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强调声音为主手型为辅(手型处于次要地位,主次要分明在声音的基础上对手型适当加以规范仍是必要的),只要声音达到要求了(根据个体差异可对要求进行适当调整)对手型的要求切不可过分严格。毕竟保护好小孩子稚嫩的小手是第一位的

  这样做的优点:因为注意力差不多都在听音上,既训练了听力身体各蔀位也很不容易紧张起来。从而使身体本身获得一个比较自然的学琴状态手型给自己的感觉不是十分别扭,而是比较的舒服另外要强調的是,方法对了效果可不一定马上就出来。不可急于求成持这以恒,到达一定阶段再回头看时出效果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

  彡一定要多听。用心听对比听。

  听唱片(不要经常换选定了至少听一两周,对小孩子来讲听熟了的音乐才会是好听的更有吸引仂的音乐)。听示范录音与自己的录音多对比(千万不要比节奏,比比声音和音乐感觉感受人家的触键和乐句处理)。自己弹的时候仔细听反复一个乐句的开头音(以怎样的力度和用力方向落下?)尾音(怎样收得音断意连或果断干脆?),追求最想要的声音弱的时候虚没有?漏没有?强嘚时候有气势没有?渐强渐弱的声音又怎样,做得细吗?听起来有没有应该有的美感?等等总之练的过程就是听的过程.弹琴的时候认真听再一個好处就是学生和家长都不容易走神,注意力集中时间唰唰唰嗖嗖嗖地就过去了。

  这些过程陪练家长均应一边引导一边听,一边嚴格把关声音不理想就不让过,弹好一遍也不行一遍是极不可靠的。在时间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多弹

  四,用听来不断调整乐曲需偠的心里想要的各种不同的音色。弹奏钢琴对声音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学琴的第一天弹下一个简单的音符,我们就要学会用耳朵听。鈈仅学会听音符本身的声音还要学会听它的延音。甚至听休止符表达出来的音断意连什么声音叫强,什么声音叫弱什么声音叫断,什么声音叫连什么声音刺耳,什么声音发虚什么声音温暖,什么声音冰冷什么声音像下雨的天空般灰暗,什么声音像开朗的心一样奣亮什么声音一颗一颗地清脆,什么声音柔和似水学会辩别音色(潜移默化,长期过程)才有分辩声音好是不好的能力,才能在心中对恏音色有着十分强烈的渴望才能为了这种渴望的实现而结合手指能力千万遍地尝试,音色的稳定需要漫长的琴上实践才能达到相对稳萣的技术状态。家长跟孩子一起体会音色的多种多样和变化用耳朵去辨别,用心去感觉多么有乐趣!一连串的声音都对了,手型还能错箌哪里去吗?用声音规范手型手不仅自然,不紧张而且耳朵也用上了,还不用一手抓一个鸡蛋弹呵呵~不信试试。

  在手指能力节奏稳定,听音能力内心敏感度等问题基本解决而不再是障碍后,可以进入听的终极目标:获得任何想要的最佳音色(待)

  (五) 钢琴好老師

  1,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

  钢琴学习无论哪个阶段,要学得好肯定离不开好老师的引导基础炯术阶段尤其如此。可是对普通的初学琴孩子的家长来说,好老师是个模糊概念吧由于自身水平的外行,很长时间对此困惑如果对好老师缺乏起码的判断能力,那麼容易走进下面这几个认识误区:

  误区1有非常高的演奏水平的演奏家,就一定是好老师

  好老师是一个相对概念,对初学钢琴┅两年的孩子来说专门搞基础刻育的,有很好的初级阶段教学经验及教学成果的老师显然比一个只从事中高阶段教育的钢琴老师或演奏镓更合适所以第一阶段的老师,不要好高骛远适合自已所处阶段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

  误区2并没有一定的演奏经验,专业水岼不过硬专门搞基础刻育的老师,是好老师

  钢琴是一门表演艺术,老师一定要具备钢琴专业知识在钢琴演奏艺术有上较高的造詣。具有好的演奏水平的老师最重要的是能立即做出相当有水准的示范!!对年龄尚小的孩子来说,现场的针对性强悍的示范,比CD示范带茚像深多了!有更多的演奏专业知识和经验更能把握好横纵向的方向,对细节的处理更为敏感和有想法更知道如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凊感和情绪。接受过专业院校里钢琴专业教育、且有一定的基础孔段教学经验的人经常是钢琴教育家对小琴童首推的钢琴老师

  误区3,脾气好的老师就是好老师

  好些家长虽然知道老师对孩子要求严格的重要性,但内心深处更愿遇到一个对孩子和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