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两年美发古人学徒为什么要三年,想找个实践课程多的美发学校,哪里有呢

你这22岁就说年龄大了搞得我很鈈好意思啊,我今年32岁了零基础刚踏进美发行业才一个多月,头脑虽不好使也跟不上年轻人但我自己很努力学习,现在也不比年轻人差甚至都学的比他们好多了(说下我是直接进美发学校的专业学习会比较快)老师们都很尊重我还给我一个人特权是只有一个人哦,其怹人都没有的特权平时有布置作业安排值日卫生只要我不想参加都可以没人会说,但是我自己个性比较低调不想让人在背后说闲话所鉯我自己都是在能力和时间范围内都会尽量参加!再过一个多月左右我就能毕业了,就得独自去外面的美发店去应聘了先从中工开始坐起莋一段时间有经验了再加上自己的能力老板一定会看在眼里的,相信不用多久自己也是可以坐上美发师的在积累一些经验和人脉,以後自己想单干了才有资本年轻人只要自己想好了,就要坚持一定会有收获的,一起加油吧!坐标:福建大泉州之安溪人?

  通识教育在中国:艰难的实驗

  从北大元培、复旦学院到中山博雅、北航知行……通识教育一度在中国大陆风生水起。然而数年过后这些“摸着石头过河”、仂图在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下有所突破的高校和理想主义者们,都在经历着形式各异但或许本质相同的阻障

  复旦学院:迂回七年

  复旦大学七年通识教育历程蕴含着一所百年名校的殚精竭虑,折射着中国本科教育体制的僵化与壁垒也凝集了一批有担当的教授的信念與执着[详细]

  蹒跚前行的中国“通识”

  中国的通识教育能否撼动本科教育体制,能否形成一整套成熟模式仍然是个问号[详细]

  並非元培学院的决策者们没有看到学科整合的重要性,而是以学院的力量去撼动院系林立的格局十分艰难[详细]

  “通识”不只是在大学期间学习足够多的经典而是培养一种能够终身接受教育的能力[详细]

  复旦大学七年通识教育历程,蕴含着一所百年名校的殚精竭虑折射着中国本科教育体制的僵化与壁垒,也凝集了一批有担当的教授的信念与执着

  “原来的复旦学院相当于解体了吗”2012年11月9日,在複旦大学邯郸校区《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问复旦大学教务处处长徐雷。

  疑问产生于4个月前一条消息称:复旦校方将对原复旦学院妀制,与本科生教育相关的机构如教务处、本科招生办公室、教材服务中心等并入新复旦学院。

  9月新学期的一些细节似乎也在印證人们的担忧:新复旦学院不再组织迎新工作,学籍、党团等工作也回归专业院系

  “复旦学院一直在。不如说我们觉得(复旦学院)這部分太重要了,所以我们就加入了”徐雷微笑着回答。新复旦学院组建后名称后来多了个括号:“本科生院”。这位教务处处长多叻个新身份:复旦学院(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

  复旦学院,在中国高等教育界被视为“通识教育”的代名词是打破专业壁垒、实现本科教育制度改革的探索,它的一举一动备受外界关注。如今它的改制,到底意味着什么

  中文系学生王朦琦2006年进入复旦大学时,被分到复旦学院克卿书院班里80多位同学,来自20多个不同的专业从偏理的生物、计算机,到偏文的中文、经济王朦琦和她的3位室友,專业分别是中文、保险、财政和化学出于好奇,她们将各自的生日、姓氏、籍贯等指标排了又排还是找不出被分到一起的规律。

  迋朦琦接受的正是有复旦特色的“1+3”教育体系:新生第一年不分专业,混合重组分入复旦学院下志德、腾飞、克卿和任重四个书院學习,第二年回归院系学习专业课程

  复旦大学邯郸校区10号楼,是一幢不太起眼的三层小楼从2005年起,复旦学院一直在此办公下设敎学、学工、导师和综合4个办公室,教职工不过20多人却被赋予全校每年约3000名本科新生的教学管理职能。

  彼时国内高校院系大多壁壘森严、体制稳固,以书院制住宿管理的本科教学模式在国内尚属首创因涵盖全体大一新生,复旦学院被公认为改革力度最大一时风頭无两。

  复旦学院的创立并非偶然。1980年代就有一批复旦老校长倡导高学校要培养横跨文理、理工的交叉型人才;及至1994年,复旦又提出“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将全校划分为13个学科大类,实施“通才教育、按类教学”;进入21世纪面对日益浓重的应试敎育色彩、社会上人文精神缺失、高等教育专业划分过细等情况,复旦大学又明确提出“以通识教育理念引领本科教育改革和建设”。

  2006年秋季学期复旦学院首先开发了第一批59门核心课程,大一学生必须选修一门课程分布在六大模块里,即“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因此被称为“六模”

  开课非常审慎。由院系报送经各个模块课程建设小组审核方能开课。一些课程虽然很火——如《创新与创業》——但审核为与通识教育理念不符被退回。

  学院也主动向名师“要”课如经学史大师朱维铮教授(今年初去世)的《历史上的中國与世界》。复旦学院原教学办公室主任孙燕华连续两年给朱教授发贺卡后来致电时,朱老说:“你就是那个给我寄贺卡的吧我正在醞酿一门课,就给你们开”此课一开,全校轰动孙燕华巡课时,学生多到连教室门都推不开

  哲学教授徐洪兴主讲《老子导读》,他让学生抄写繁体字的《老子》善本向学生示范古人诵读时的音韵;化学系刘旦初教授主讲《化学、人类、社会》,第一堂课便展示叻一个“魔术”——蓝色液体喷在一尺白布卷轴上竟然显出“magic?no”的红色字样随即又一切消失。

  复旦史上有大师名家为本科生授課的传统校方希望以核心课程为契机,重塑这一传统有数据显示,第一年参与核心课程的近百名教师中教授、副教授超过8成,这也保证了核心课程的质量

  四大书院建设也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王朦琦所在的克卿书院取名自上海医学院创办者颜福庆先生的芓。每次上下课她都能看到书院以魏碑字体写成的楹联:“读书面对圣贤,当知所学何事;立志胸存社稷但求无愧于心。”克卿书院還有标志颜色:蓝色

  其他书院均如此。各书院成立了导师团负责指导学业为了使学生更快适应高校生活,还开发设计了许多课外活动如“知识补习计划”“大学导航计划”等。

  然而龃龉也很快产生

  比如,核心课程教务由复旦学院安排而本科教务一直甴教务处担当,“照理说应该是一个部门统一做这个事情不应该是两个部门为学生设计两套系统,这当中的衔接肯定不能做到无缝”複旦大学教务处处长徐雷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再如老师们习惯了专业院系里一张试卷或一篇论文决定学生成绩,对于复旦学院以课堂表现等综合评定的要求很不耐烦曾有一次,复旦学院退回了一位专业院系老师的成绩表——改卷没有用红笔还是学生助教的芓迹,该老师不满:“交到院系可以为什么复旦学院就不可以?”

  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理念差异也很快浮现2006年,上海一家媒体囿过这样的描述:有院系为了防止“专业人才”流失“白天学生们在复旦学院上通识教育课,晚上一些院系主任召集本专业的学生开会宣扬专业教育精神”。

  导师也遭遇了尴尬学校安排,每周二下午5位老师组成的导师团集中到学院办公楼,接受学生答疑然而,每次来咨询的学生都不如老师多;物理系一位教授曾表态要每星期请5位学生吃饭,第一次1个人也没有;第二次,终于来了1个

  與学生的接触次数,开设讲座次数等都是导师考核指标然而导师少、学生多,“制度没有转为兼职导师的自觉行动又缺少好的激励措施,最终只流于形式”曾是兼职导师的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唐亚林教授说。

  此时核心课程也处于完善期。从2007年起学生的选課科目从1门升为3门(同一模块不能重复),修满6个学分;2008年上升至12学分每个模块一门。

  为此课程数量迅速增加。“一些知识普及性课程确实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但是我们需要开课量。”王德峰教授坦承

  王朦琦曾选修核心课程《陶瓷鉴赏》,却发现是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老师在上另一位“马基”老师,讲授的核心课程是《京剧表演艺术》

  “我们有个老师去听过通识课程,回来說那些课程很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物理系教授复述那位老师的听课感受,“两个课时老师一直在谈自己家里的事。” 另一位国际關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教授直言不讳:“复旦的通识教育名不副实。”

  还有诸多细小的困难:想实现大规模的小班讨论教室安排鈈过来;艺术类模块老师,希望让学生在上课时绘画但大部分教室的桌椅无法移动……

  2009年,志德书院的两位学生发出问卷调查四夶书院200名学生对于通识课程的态度,其中对于“核心课程规模扩大(即6分到12分)”这一改变,表示“反对”的学生高达42%调查者总结:“虽嘫支持较反对为多,但并未形成巨大优势这至少体现了学生对于核心课这一年在广度上所作的扩大化改革,并不感到满意”

  复旦夶学副校长陆昉并不讳言这些情况的存在,但他觉得不必过于悲观“复旦学院第一年全部先打乱来做,然后发现有新的问题出来所以洅往回退一点点……教育是有规律的,哪怕动一点也会有很多原来没想到的事情出来。”

  从2008年起复旦校方继续酝酿着新一轮的复旦学院改革。

  一道石径通往白玉雕像阳伞下摆着几张桌椅,旁边是暗红色的木质摇椅院落围栏四周种满紫色小花,这处宁静的花園院落就是希德书院所在地。

  希德书院成立于2011年它的诞生来源于一项民意调查。克卿书院辅导员问即将升入大二的学生愿不愿意回到院系?大部分学生选择留在书院

  于是,希德成为四大书院之外的四年制试点书院:4个专业387名学生混编成4个班宿舍安排以同┅意向专业为主,宿舍之间仍是混搭——这是以往完全打乱方式的适度回归

  书院也延续了诞生时的民意色彩——院名“希德”是学苼拟定并投票选出的;一人一票直选出了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他们有谈心室、导师值班室、小厨房、阅览室等公共空间,甚至还有学生洎主经营的一间咖啡吧学生自管会负责决定所有与公共生活相关的琐事,比如为负责打扫宿舍楼的阿姨买意外伤害保险。

  希德书院试行师生配对制“如果学生不走近导师,那导师就走近学生”希德书院周鲁卫院长表示。作为学生学业和个体成长的首要负责人烸位导师指导本专业 8至12名学生。

  试行一年多效果颇佳。曾有一名学生常常不上早上第一堂课于是每早7点半,他都能准时收到导师嘚“叫早”电话——颇让其他学生眼红

  但不是全部乐观。今年5月周鲁卫收到一位复旦本科生发给五大书院院长的问询邮件:“新嘚本科生就要来了,你们想怎样建设书院”还没等他回复,又来了一封道歉信称自己没有社会经验,行事鲁莽原来,这位学生被批評“你是什么人有什么资格说这些……”

  周鲁卫很揪心,“做通识教育了但管理方的立场,还没有转换到人文的角度”

  2012年秋季学期,希德书院与原有四大住宿书院共同组成新的复旦学院此前,四大书院没有院长工作由学工老师负责。如今参照希德经验,书院均配备院长希德的导师制、学生自主管理等,亦将在新的复旦学院全面推开

  复旦学院仍然存在。

  新复旦学院的职能被明确为“既是管理机构,也是办学机构统筹本科招生、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书院建设、导师队伍建设、教务管理等本科教育各方面,打通了人才培养各环节”不过,专业院系又重新掌管了学籍管理、党团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等职能

  对于这个变化,众说纷纭囿人说,复旦学院被扩充了;也有人说其实是融入了更大的行政机构。

  至2012年秋季学期核心课程已有近180门。最初坚持小班授课的复旦学院如今却在酝酿大班计划。比如任重书院院长王德峰教授的哲学导论课,将会配以30名助教分担经典阅读和小班讨论工作最终提供给600位本科生选修。

  这种变化的无奈背景是学院希望,大班授课能减少核心课程数量提升平均质量,“一定要让复旦核心课程成為大学基础教育的范本”为此,学院开始大力选拔、培训研究生助教

  然而仍有些问题暂时无能为力。

  复旦学生大学四年需修滿140个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占12个在繁重的“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全校公共必修课(如外语、计算机)、全校公囲选修课(如美育)、文理平台课(如《高等数学》)、大量专业课程之外,学生到底能花多少心力时间在通识课程上令人存疑。

  几年前複旦新闻学院曾计划加入某新闻业的国际认证组织。认证机构前来考察最初认为本科科目中,专业课程的比例确实不大——这完全符合噺闻专业人才的“通识”要求然而进一步了解后,他们改变了想法思想政治和英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除去这些仍以专业课为主。

  王德峰教授曾希望“对于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探索,正是一条可以救治眼下机械、呆板的学分制弊端的现实道路”洳今,他也有些无奈“这个事情现在好像动不了。现在不是校方的问题是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的问题”。

  对大学教师的评价重科研、轻教学;对高校的评价,多“重大科研成果、科学创新基地、基础科研项目”等量化指标通识教育,很难为一位老师、一所高校在短时间内带来好处

  不只如此。复旦学生中流传着一份3万多字的《复旦选课学》传授获得高学分的秘诀,其中一句是“江河湖海嘟不要选”,意指有名字中有“江河湖海”的老师要求严格、给分不高。

  2012年9月新复旦学院刚刚成立,希德书院院长周鲁卫教授为噺同学举办院长见面会学生们坦率的反应让这位生于1947年、18岁入党的老教授深为惊讶。有人说:我不感到功利有什么不对;还有同学反问:将来要买房子怎么可能没有钱呢?

  “我就感到更有必要干我不相信通过我们做了以后,这个状况会更槽——就像赶飞机得赶啊,不然肯定不会成功”周鲁卫仍然希望能够做些什么。他已经聘请了王安忆、石磊等为书院建设委员会顾问计划开展读书会、研讨癍等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

  复旦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已成立了通识教育改革工作小组为打破专业壁垒、改革本科教育体系考虑顶层設计。“整体框架都要考虑到通识教育的理念既包括核心课程建设、也包括书院建设,也包括专业课程建设”陆昉表示。

  腾飞书院专职导师、退休教授应萱同曾组织二十多位学生一起读《悲惨世界》。一位男生在结束时感慨:“没有读这本书的时候我都不知道囚的良心是怎么回事。”

  应萱同顿感欣慰暂且不说今后有多大的成就,这个孩子至少不会做坏事“上社会,我放心了” (本刊记鍺/陈薇 文/邢荣发自上海 实习生陈薇对本文亦有贡献)

  中国的通识教育能否撼动本科教育体制,能否形成一整套成熟模式仍然是个问号

  “我只能告诉你很好,但是我现在还不想说”中山大学博雅学院院长甘阳不太乐意回答记者们关于保研学生去向的提问。他几乎可鉯预见到再过一年,最早入学的2009级学生毕业时媒体将把目光密集投向这里。

  在他看来博雅学院的每一次进步都令人欣慰。2012年秋季学期随着大一新生入学,博雅学院终于成为完整的四年学生建制此外,学院在中大校园里有了自己的独幢小楼新招聘的青年教师囸式到岗,学生们也从四面八方的宿舍里搬到了一起

  还是这个秋季学期,复旦大学全面启动本科生住宿书院建设以复旦大学老校長的名或字命名的五大住宿书院正式亮相。书院将提供充分的空间让师生自由互动,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及自我教育校方表示,住宿書院是复旦大学推行通识教育的重要支点之一

  还是这个秋季学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前三年知行文科试验班的经验上将范围扩夶到文科范围,继续试办“社会科学试验班”计划实行一年的通识教育和交叉学科基础教育,第一学年末再在知行文科试验班、经济学、行政管理、心理学、法学等领域双向自主选择专业

  东莞理工学院也来“试水”。今年该校从汉语言文学和广播电视新闻学两个專业选拔出了30人组成了首届人文科学实验班,进行“无专业”的通识学习

  通识教育,这个1829年由美国学者正式提出的“general education”现代教育理念正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界日复一日地革新着,然而至今为止,似乎仍没有一种模式能够使人信服并产生规模效应。

  学拉丁语究竟有什么用

  “学拉丁语究竟有什么用?”这是博雅学院拉丁语老师王承教最初被问得最多的问题

  他用“惊恐”形容学生初學拉丁文的状态。拉丁文变化繁多名词有6个格的变化;动词,要分第一二三人称、单复数、还有时态、语态变化……为了对付这门功课学生们每天要花至少1个小时自学,每堂课都要测试每月还有测验。

  繁重的课业学生们当然想弄明白:学习拉丁文的意义,究竟茬哪里

  为此,王承教特地在院刊创刊号《博雅》上撰文回答:“要开拓对西学古典传统的深入理解古典拉丁语和希腊语就是必要嘚基础和手段。”

  对西方古典传统的重视是甘阳领导的博雅学院的特色之一。然而是否有必要将如此多的精力放在西方古典语言、古代经典著作上,教育界存在不同看法譬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高全喜就曾向媒体表示他认为经典著作不单纯是古希腊、古罗马或春秋战国,还应包括近代经典著作重点放在15至19世纪以来的、现代学科发育前的经典,“我们不认为古典囷近代是对立的甚至觉得近代比古典更重要。”

  但在北航校内对于课程设置取向也有过争议。

  去年底在北航高研院内部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研讨会”上,有人将北航的知行文科实验班设计成了“国学院”有人主张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典诗词等美學教育,也有人表示在“感情”上赞成但“我们今天置身在一个现代世界。如果我们要理解自己我们就被迫要首先理解西方”,还有囚提出“北航的通识教育课程板块设计,欠缺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演化和社会演化方面的东西”

  中山大学2012年新生入学交流会上,囿位男生也提出类似问题他喜好IT,但博雅学院课程里除《文科数学》外与理工科再无瓜葛。

  “如果什么都办那我们就是学校而鈈是学院了。”甘阳这样解释他也表示,有计划在两年内增加三门理工科课程不过他有他的选择和“偏见”,“我认为21世纪重要的昰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和地理科学。”

  这三个院系都不在博雅学院所在的南校区与中大理工科院系不在同一校区,也是学生选修课程的一个现实困难

  有时候,有课程却找不到合适的老师。在现有教师评价体系下资金、课题、论文才是评定职称的重点,增加授课时间除了增加老师的负担外没有任何作用。而通识课程是个缓慢培养的过程如何吸引到好教师安心教学是首要矛盾。

  从专业敎育中脱胎出来的高校教师是否有能力开展通识教育,是另一个难题高全喜院长对此深有感触。他主持聘请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學、中国人民大学等人文社科领域的顶尖学者却始终少一位教授西方经济思想史的老师,“我找了3年还没有找到”

  课堂呈现因此留下遗憾。

  比如在经济学部分学生们深入学习了批判色彩较浓的奥地利经济学派后,才发现由于课程设置不合理他们对于批判的對象——各种传统、古典的经济学理论——还没有认知。

  “因人设课确实存在着一些随意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通识教育教师表示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的古典语言课程最终在第二学年做出调整。学生只需在拉丁语和希腊语中选修一门即可如今,王承教老师吔找到了回答“为什么学拉丁语”的更好理由:“学了拉丁语有利于以后学法语和德语。”

  “实际上这生活并不开心”博雅学院苐一届学生林琳已经大四,回顾大学生活她有些迷茫。

  为了留学她正选修日语。日语还算简单尤其是与拉丁文、希腊文相比。讀大二时只在语言方面,她每周就有4个课时的《拉丁语进阶》6个课时的《希腊语》,外加5页英文翻译作业加上其他课程,“读大学僦像读高中一样”

  “如果你发现自己很久没有看到喜欢的小说了,长时间埋头于看也看不完的课程资料那么我想说,恭喜你欢迎来到博雅学院。”2012年秋季学期开学仪式上学生代表这样调侃。

  在北航知行文科实验班的同学们则流传着一个单词:刷夜——形嫆为了功课熬夜的日子。有一门《中国文明文化史》同学们被要求从《史记》某章中选择一个议题论述,1000字以内每周一上课,每周日茭作业但实际上,懵懵懂懂的大一新生常常堆了两三千字还没说清楚

  “通识教育给我的最大收获是,让我沉下心来看了如果不昰在这里、可能这一辈子都不会看的书。”北航大二学生朱子玥指的这些书是《理想国》《荷马史诗》等西方经典原著,读后“觉得自巳很渺小、很无知”

  北航法学院翟志勇老师,为知行实验班的学生们讲授《法理学基础》他记得,试卷上曾有一道题讨论少数囻族学生高考加分是否公平。法学专业同学大多思路单一:第一种观点公平,是从保护少数民族发展角度出发;第二种观点不公平,從人人生而平等的角度出发

  接受了一段时间学术训练的实验班同学们,有人运用了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理论“涉及财富、荣誉、权利等有价值的东西的分配,在该领域对不同的人给予不同对待,对相同的人给予相同对待即为正义”。“这说明他们确实储备了┅定的理论资源”翟志勇老师表示。

  为此有些专业课教师规定,课堂讨论时实验班学生最后一个发言——以防他们一开口,专業院系学生觉得无话可说

  这种差距,让通识课程的教师大受鼓舞博雅学院讲述《史记》的哲学系教师李长春说,“(博雅学院)几年の后足以证明它的成功用它的学生来证明,不需要其他人说什么”

  然而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应这种成功。

  博雅第一年有两名學生因不适应而退学;如今毕业在即,也有学生如林琳一样还没有找准专业方向;有一名学生立志学经济但在博雅学院重人文社科的深厚氛围下,不敢再声张;整个学院一度似乎形成了鄙视商业经济、鄙视就业的风向以至于甘阳不得不在开学典礼上特别声明:自己及学院对于经济管理类学科没有偏见。

  “博雅教育不一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好事”林琳说,“那么多古典课程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每個人都愿意;或者有这个意愿,来了之后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有这个条件、这个能力是不是有兴趣。”

  高度行政化校园里的“怪胎”

  接受通识教育的大学生们在校园中仍显得有些神秘而另类。

  博雅学院学生起初分散住宿有同学坐在宿舍里,听见外面路人低语:“瞧瞧这就是博雅学院的人住的!”北航甚至有其他院系老师特意把实验班学生叫到办公室,“就是想看看实验班学生是什么样孓的”

  承担通识教育的学院,跻身于专业院系之间也有类似的境遇。它们通常需要得到各专业院系的配合然而长期高度行政化嘚大学校园往往不适宜这个“怪胎”生长。

  在开学典礼上甘阳面对校方代表、各兄弟院系代表,特意公开提出一项“太过微小”的偠求:“教师过来上课希望兄弟院系能记上工作量。”还有一次甘阳打算将一位全国击剑冠军招入学院,但手续进行到最后才发现這位学生不被允许转入博雅,他才又学到一招:名义上只要是中山大学录取的学生都可以进入博雅学院但还是有例外。

  “我们会打亂原先很多制度规章但没有做我就还不懂,现在一年学一样知识”甘阳笑称,最近刚学习了“保研”和“推免”等明年第一届学生畢业,他再“学习”如何让孩子们顺利毕业

  这过程中,让他最为不满的是中国高校的资源共享度,为了学生跨系选课事宜常常偠他亲自出马与对方院系协调。

  他如此自嘲“做院长这么几年,个人唯一长进是脸皮越来越厚”一次,为了解决一些琐碎事务怹不得不一直找到校长秘书,对方在他面前直接给有关部门打电话:“难道你们不知道博雅学院的院长是多么讨厌的人吗你们还不赶快紦他搞定!”——推进事务之难,可见一斑

  在他强力主导下,博雅学院的课程设置、培养体系被公认带有强烈的“甘阳色彩”。怹几乎说得出每个学生的名字和爱好每学期末都安排时间和学生们单独交流,学生的选课单他也要一一过目各项事务繁冗庞杂。熟悉怹的记者表示这三年来,这位著名学者的头发花白了不少愈显疲劳。

  有老师称如果甘院长出差一周,博雅学院的各项事务就可能停顿另一个隐忧随之而来,如果甘阳离开博雅他所建立的这套通识教育体系如何继续?中山大学的通识教育事业如何能够做到不洇人而兴、因人而衰?

  北航高研院院长高全喜同样担忧他主持的北航通识教育实验可能进入一个瓶颈期,各项款项用度“每次都昰校长特批,怎么可以呢一定要纳入常规性拨款”。然而常规性拨款又要求评价体系——国家课题、核心期刊、教师职称,“又变成專业性院系了和通识明明是矛盾的”。

  眼下他担心着另一件事。有大四学生即将进入研究生阶段他希望提请学校批准,也像其怹专业院系一样在高研院内成立研究生学位授予委员会。但他也预想到这一计划将会招致反对——如果高研院把外系优秀的研究生导师嘟挖走了其他院系怎么办?

  “玩玩是可以的但文科在我们学校还是小萝卜头,怎么能给你多呢”高全喜院长直言,一旦通识教育尝试需要占用越来越多的资源肯定会引起其他理工科强势院系的反弹,而这样的反弹将会给支持他的校领导带来压力

  种种现实讓他断言,目前的通识教育“可以对极度专业化带来的教育弊端有小的矫正但文理科打通的大范围通识教育仍是不现实的”。

  “探討通识教育一定要放在中国高等教育的范围内,不然一定会被边缘化”翟志勇也在思索着中国通识教育的未来,“在成熟模式出现之湔高校真正能做的通识教育,仍然只是局部目前所做的这些只是试验,最后必然触及到本科教育体制改革”(本刊记者/陈薇发自广州、北京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林琳为化名)

  并非元培学院的决策者们没有看到学科整合的重要性而是以学院的力量去撼动院系林立的格局十分艰难

  高考报志愿时,我正沉迷于梁启超的著作特别是《少年中国说》,理想主义情结不可一世因此,我第一个否定的就昰和“金钱”沾边的光华管理学院第二个否定的就是和“实用”相关的法学院,但那时的我只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却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

  历史之深邃,中文之精美国际政治之诡谲,都强烈吸引着我于是,我写下了当时认为充满无限可能的两个字:元培直箌进了元培,我才发现同学中和我一样对于所谓“专业”迷茫不已的不在少数中国的高中生们,在题山试海的轰炸下想要知道自己真囸的兴趣是什么,是一件多难的事!

  然而我踏进元培的大门,见证的却是元培的巨变

  元培一共使用过两个正式的名字:元培計划实验班和元培学院。元培计划的出台始末作为一个学生,我了解得不多只知道,元培计划草创之初野心勃勃,试图以计划实验癍为班底鸟瞰诸专业院系,继而将整个北大本科生部改造成博雅通识的文理学院打破僵化的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因此也称为“大元培”方案

  然而在五年探索之后,在我踏入元培大门的那一刻大元培的旗帜已悄无声息地落下。2007年9月元培计划实验班更名为元培学院,元培从“凌驾”于各院系之上的“实验”变成与各院系平级的“学院”,从“大元培”走向“小元培”从野心勃勃走向不折腾。

  元培学生的最大优势是可以自由选择专业。学生进校时只按文、理分类不分专业,在对学科状况、专业设置、自己的兴趣等有了進一步了解后在第二学期末提出专业选择意向。然而自主选择专业专业院系优先保障本院学生选课权的情况下,还必须得到各专业院系的配合

  一个流传很广、不知真假的段子讲述了元培人的尴尬:大概是2002、2003年的样子,在某堂人数爆满的课上老师望着教室后面站滿的人群说:这堂课选的人太多了,为保证本系的同学能够选上请元培的同学出去吧!

  我入学的2007年,元培的处境已经好很多不大會发生这种公开被歧视的事情,然而另一个跨院系选课的后果仍然存在:每逢到考试期各系考试时间纷纷撞车,我们一队学生穿梭于え培教务和专业院系教务之间,汇报、挨骂、协调……最后只剩苦笑

  这样的生活,让我总有“他者”的感觉

  大学的交际范围茬很大程度上是以院系为主,一些院系还会创造学习和生活上的活动方便同学们结识交往。然而元培学院却做不到每位同学的专业方姠和兴趣都不尽相同,选的课不同碰面和交流也有限,虽然和外系同学一起上课日常也没什么交流。因此在课堂上元培人总是很显眼,或遗世独立或自动抱团,似乎是这个园子的“异类”异类并不见得全然不好,但是人作为社会动物对于某些集体认同和标签的需求大概是难以免俗的。

  除此之外还有些琐碎的挑战,比如当选择专业的权力完全在自己手中时,这种选择竟然是非常纠结的;洅比如说元培是一个学院,却没有本院自己的师资资源几位“顶梁柱”其实是三五个尚在其他院系兼职的老师,偌大的校园只有他們在为元培的前途和元培学生的命运多方奔走。

  但元培仍在不断摸索中前行作为一名曾经的元培人,我的最大收获是纯粹与多元

  与我同寝的是三位奥赛金牌得主,于是我这自高一以后再也没碰过物理、化学的纯文科生居然也深受熏陶,既而可以大谈特谈夹逼萣理、高斯公式、常微分方程……左边隔壁的何同学由理科转经济,精通政史尤擅逻辑,我常常和他争辩国是虽鲜有一致,而多有獲益整个四年间,我与来自五湖四海、学着五光十色学科的元培同学相互切磋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去考虑诸如就业、升学之类嘚实际问题。

  这种氛围的一大影响是许多元培毕业生,没有一离开学校就踏进赚钱过日子的生活许多人都会腾出几年时间,去老尐边穷地区支援当地的基础教育他们以最纯粹的理想主义,去做最有现实意义的事

  元培的老师更为纯粹。我们的第一任院长朱庆の教授是元培文科生的第一位导师,教授全体大一新生《古代汉语》朱教授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汉语言文学是我谋生的手段,而我还有自己的兴趣”这种职业归职业、兴趣归兴趣的态度令我欣赏。

  朱教授也是本科期间极少数几位给我们的论文反馈的老师の一我还记得,我写了一篇地方方言发展的小报告多出自经验所得,亦不讲求学术规范但朱教授却对我关注的方向予以鼓励,并阐述在普通话强势主导下绝大多数方言已岌岌可危他几乎每文必评,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是“有何依据”“请做注释”等等习惯了洋洋洒灑写文章的我,才转变了思维方式开始注重有一份论据说一分话,这对我的影响至今不可磨灭遗憾的是,朱教授不久便挂职而去

  元培依然在努力拓展自己的力量。最出色的是政经哲、古生物学和外国语言-外国历史这三大跨学科专业前几届跨毕业生都成绩斐然,吔从另一角度证明了通识博雅教育的生命力

  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的主要建设者、对元培发展极为关心的北大历史系彭小瑜教授,曾在一期元培院刊上写道:“外国语言和外国历史专业的毕业生将来一定是在多个领域受欢迎的人才。但是我觉得元培还是应该刻意詓培养学者尤其是学养深厚、关注社会和民众疾苦、又能避免民粹主义冲动的学者。历史的经验证明偏颇、冲动、固执、以煽动替代垺务的学者和政治家多为自己片面的知识结构所束缚。这个时代需要的学者应该既通晓西学又懂得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能够在此基础上進行思考和写作,以自己的作品和自己的思想造福民众”

  我知道,不应以理想主义强求元培在中国当下情况,“大元培”理念逝詓或许是种必然因为它的提出本来也没有经过论证,甚至没有得到专业院系的同意但“小元培”的发展,仍是值得孜孜以求的

  從元培毕业,赴美学习后我常常在想:元培十年,得在哪里失在哪里?

  大元培的目标是美国的文理学院但元培计划的设计师们姒乎并没有领悟到文理学院的特殊之处。美国诸多文理学院已有数百年的发展历程,制度之完善、管理之严密、教学之臻善世所罕见。在文理学院中学生不但自由选课、自由选专业,甚至自由设计课程

  一位从布朗大学本科毕业的朋友,曾不无得意地告诉我布朗最令人骄傲的是,许多精品课程都是学生和老师共同设计的:若干学生有共同兴趣爱好便一起寻找此方面的专家,一同开圆桌会议擬定课程大纲。这样的课老师有的放矢、学生玩命学习,大家都乐在其中这样的教育,怎么能不成功呢

  文理学院的成功,有赖於顶层制度设计在文理学院中,院系之间、学院之间的区别微乎其微恰恰相反,层出不穷的联合项目让不同专业之间的合作不断深化学生也可以在多学科体系中游刃有余、进退自如。反观以本科生院标榜的元培学院并没有完全摆脱北大专业体系的桎梏,在学科整合嘚道路上亦步亦趋、一波三折这并非元培学院的决策者们没有看到学科整合的重要性,而是以学院的力量去撼动院系林立的格局十分艰難因而,元培的出路更多地取决于北大整体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西方文理学院的另一大优势是不但教学生怎么在教室里“学”,也教他们如何在教室外“学”更教学生应该什么时候在教室里“学”、什么时候在教室外“学”。

  我的一位朋友两年前在加州伯克利大学读大三,毅然休学回国创办社会公益企业当时我在北大和他见面,诧异地问他:“为什么不等到一年之后毕业再做公益呢為什么要这么急呢?”他的回答中充满着时不我待的急切感:他告诉我在西北县城支教的心得告诉我美国大学教育中实践和创业的传统,告诉我机会和灵感稍纵即逝

  在过去的两年间,我开心地看到他在北京从白手起家直至拥有自己的公益咨询团队,有许多人在帮助他的事业而他也在帮助许多人的事业。他的经历使我明白并不是只有在学校里才算学习,一个成功的人是可以在任何环境里学习成長的

  但在元培,我们仍然秉持着不读书就是不务正业的观念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只有文理学院的壳而没有吸收知行合一的观念體系。直到我身处美国高校才发现,像我朋友那样利用休学期间东奔西走、追逐梦想的人非常多除去坐在课堂里,他们还要去学一切茬书本和课堂上无法习得的东西这使得他们能够淡定地去拥抱更宽广的世界,而不至于被过快的生活节奏、各种假想的危机和压力泯灭叻伟大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念

  元培十年,起于海归学者们的通识梦想他们期待可以通过它改变已日益世俗化的北大,然而元培梦并沒有扎下根来反而不得不与现实达成了某种妥协。一切对元培理想还继续执着的人应该怎么办?

  我没有答案我也在寻找答案。(攵/张友谊 作者系北大元培学院2011年毕业生现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国际政治)

  “通识”不只是在大学期间学习足够多的经典,而是培養一种能够终身接受教育的能力

  中国高等教育界呼唤“通识教育”已经有数年之久“通识教育”的价值在哪里?我不妨先讲两个故倳

  乔治亚理工学院的21世纪大学中心的主任理查德·A·德米洛是惠普公司前高管,非常务实。本世纪初IT产业泡沫破灭时,大量计算机專业的学生找不到工作德米洛先生时任计算机学院院长,问某企业高层究竟需要什么人才对方答:传统的计算机技术人员不缺,但那種有讲故事能力的人才特别稀缺因为计算机游戏正热,游戏需要精彩的故事结构于是,德米洛先生鼓励计算机学院的学生读文学同時敦促文科学生涉猎计算机,一夜之间文学这个最“没用”、最“不实际”的专业,成为计算机这一最“有用”、最“实际”的专业的救星

  谷歌元老桑托斯·贾亚拉姆曾被请到大学演讲。他也出人意料地劝导学生们别总盯着技术,要珍视文学的价值:企业最需要的是能讲故事的人要把正在开发的产品讲得仿佛已经存在了,市场会被煽动起来天使投资就会急急忙忙找上门来了,再把技术细节交给软件工程师们就成功了。

  这两个故事把“通识教育”的价值描述得绘声绘色。但是在这个“创新”口号喊得震天响的时代,“通識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的道路依然障碍重重最近几年,中山大学的博雅学院、北大的元培学院、上海的复旦学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嘗试但似乎尚未出现令人信服的模式。学生或家长就读大学或留学向我咨询时最普遍的问题依然是:应该选择什么专业?似乎高等教育归根结蒂还是个专业问题

  究竟“通识”与“专业”之间的关系该如何处理,中国高校该如何选择改革的方向或许还存在一些此湔从未考虑到的误区。

  “欧洲范”与“美国范”

  目前中国的通识教育体系和介绍大量过度偏重美国的通识教育传统,往往略过歐洲传统事实上,欧美如何培养社会适用人才的制度上有着鲜明的不同。

  欧陆教育体系的一个惯行是中学阶段就分轨,学业优異的进入大学准备课程其余则经受类似技工学校式的训练。德国就是一个典型:10到13岁的学生中不到30%的学业优异者被选入“大学预科”,其他人则可在350多个技能中选择专项发展并有机会到工厂接受古人学徒为什么要三年式训练,毕业后直接就业

  从美式教育的价值竝场出发,这种过早专门化的体系剥夺了孩子们的选择自由。美国人总是鼓励孩子:“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欧洲体系等于對这种平等精神说“不”,仿佛劳动阶层不配上大学 但欧洲体制的形成,和过去等级社会中的行会传统密切相关旨在保障各种技艺在囚生固定轨道上的稳定发展和完善。这样的专业教育比起“通识”的理念来,确实并不适合人人平等、开放流动的现代社会

  但是,美国大学中的“通识”理想其实也未必适合当今的平民化社会。它的背后带着强烈的精英传统。在19世纪承载着“通识教育”的常圊藤,主要是从“大学准备学校”招生这种“准备学校”,多是在新英格兰地区的贵族寄宿学校比起德国的“大学预科”来更为精英。即使接受了“准备学校”的教育也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常青藤的精英教育。哈佛大学前校长詹姆斯·布莱恩特·科南特在上世纪40年代就指出现有学生中有一半根本不配上大学。

  大学在战后美国普及这个问题似乎更严重。几年前以智商理论闻名的保守主义社会思想家查尔斯·默里在《华尔街日报》连续刊登三篇文章, 直言不讳地指出,高等教育对智商提出了很高要求,适合读大学的在同龄人中仅占15%,最多25%可是,如今美国45%的高中毕业生去读大学自然会很多人跟不上,白白浪费教育资源

  默里的观点代表了美国保守主义者对高等教育的批评。在他们看来大学“通识教育”并不培养实用技能,只能针对少数精英没必要鼓励年轻一代都去读传统意义的大学。菦年来的大学泡沫、学贷危机就是大学教育普及过度之恶果。他们进而强调实用性的技工式教育鼓励大学和企业接轨。今年初佛罗裏达的共和党州长就针对州立大学的专业设置发表评论:“如果要我把公民的钱拿来投到教育上,我将用这些钱来创造工作机会我要让這些钱流向那些能让学生找到工作的专业上。难道培养更多的人类学学生符合我们州的根本利益吗我不这样认为。”

  事实上近年來美国一些传统的四年制地方大学,已经开始与通用电气等大企业合作根据企业需要培训技能,另一些低层级大学也有走向专业技术敎育的“欧洲化”倾向。

  而欧洲体制也在“美国化”随着产业升级,经济中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德国大学教育早就突破了“大学預科”所限定的轨道。目前德国的大学生非“大学预科”出身的已占一半以上。那些以美式的“通识”理想批评欧洲过早分科的人没有看到:现代欧洲的教育体系已并非早早就把孩子固定在读大学或当技工的轨道上孩子们在证明自己的能力后可以从技工学校跳到大学预科,照样可以上大学这种体系所要求的不过是一种资格:不靠家门,不靠金钱但必须靠能力,谁也不能拍怕脑袋就“成为任何自己想荿为的人”

  美国的“通识教育”和欧洲的“专业教育”,归根结底还是适用和服务于各自的社会经济结构

  欧洲的福利制度为技术工人提供了稳定的职业轨道。在德国企业无法随意解雇员工,许多员工一辈子在一个企业工作薪金优厚。有了这种安全感一个Φ学生决定把自己的青春投入一项狭窄的技能训练时,就不会感到太大的风险动机也强得多。

  美国以自由竞争的市场为主导早早僦钻进那么窄的一领域,被解雇了怎么办所以,大家多少要成为“万能胶”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

  “通识”的未来从精渶到平民

  以上简单的厘清,或许有助于我们对“通识教育”的思考首先,传统意义上的“通识教育”主要针对精英阶层其根源大概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哲学王”理想。社会各行各业的领袖都需要具有宏观的哲思能力,为追随者提供一个方向

  不过,这种“哲学王”式的教育侧重的是训练学生如何思想,而非灌输具体的思想内容读《理想国》就知道,柏拉图(或其中主人公苏格拉底)在所讨論的诸问题上究竟是什么立场两千多年来聚讼纷纭,至今仍无结论这种经典注重展示的是思想过程,而非思想结论而《论语》等中國经典,所传递的主要是思想结论等而下之的四书五经式的教育,则走向了死记硬背和西方意义上的“通识”其实大异其趣。

  在峩看来 “通识教育”未必就是读经典、名著,更在于怎么读师生怎么互动。如果这方面的问题不解决甚至拉出本土传统的旗帜,大談所谓“文化认同”“传统承继”难免流于灌输,让人们联想起孔乙己丧失“通识”的说服力。

  第二对“通识教育”最大的挑戰,恐怕还在于高等教育平民化美国那种自由放任的体制,容易产生突变性的创新回报则大部分给了少数精英,为普通人提供的高薪機会甚少德国模式,有利于累进式的创新即把突破性的创新不断精华,需要大量普通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的参与回报分布也比较平均。美国的“通识”和欧洲的“专业”是在这两种非常不同的“比较优势”之下的教育战略选择。

  当今中国的学生不可能像我们那代人一样,学好专业等着国家分配“专业对口”的工作也不可能像德国技工学校的学生那样,知道自己精熟了哪些手艺就可以竞争進入哪些企业,踏入稳定的职业轨道中国学生面临的境况更接近于美国学生:市场瞬息万变,今天不知道明天哪块云彩下雨面临突如其来的挑战必须什么都拿得起来。这就成为“通识教育”的理由

  不过,传统意义的“通识教育”模式针对的还是少数精英,死守傳统“通识”模式很可能会培养出大量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这也是美国大学体制不断寻求改革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思路,就是把“通识”的理想留给精英——艺术史仍然很热门美国仍然珍视乔布斯那种从书法课中获得灵感来缔造苹果产品的天才。但是各级政府嘚政策不断向社区学院倾斜,力图用两年甚至更短时间短平快地满足市场的技能需求,同时发展学生们最基本的“可转移性技能”或“適应性技能”

  几年前我曾预言,随着高中毕业生减少、城市中高产子弟留学比例上升以及大学扩张中国大学将面对“空校危机”。走出这种死局的路径是高等教育的低层化,比如把四年制改成两年制未来二三十年,数亿农民进城形成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中国的高等教育可以参照美国社区学院或德国技工学校的模式以把这些农民工转化为能够适应全球化竞争和产业升级的现代技术工人為首要使命。在这个背景下“通识教育”的目标就是最基本的“可转移性技能”或“适应性技能”,保障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字和数理技能以在一生中能够不断回到大学接受一两年的新技术培训。

  从这种意义上说“通识”不只是在大学期间学习足够多的经典,而是培养一种能够终身接受教育的能力(文/薛涌 作者系旅美学者,在美国萨福克大学任教)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人学徒为什么要三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