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三线、四线城市,2026年出生的女孩,她的妈妈肯定是00后和少数95后,对么?

《心动的信号4》男四号一出场便收获了女孩们的欢心。

幽默、风趣,情商还很高。

三位女孩们收到了一条私密短信,通知她们去到一处集合,并且短信内容绝对保密。

=女孩们到了现场发现是一个大男生在台上讲述着硬核喜剧,不时向台下抛出梗,跟观众们互动。

这名男生就是这一季节目的男四号,陈业雄

表演完节目,女生在广场上等待,这时男四出现,给了大家不小的惊喜。

在互相简单介绍之后,男四非常绅士的带大家一起去吃饭。

在车上,大家问男四作为最后去到小屋的会不会紧张?

男四回答道:“我现在就害怕被开罚单!”

这句话非常巧妙,一方面表明自己开车要专心,不能够跟大家太多互动分心;另一方面也缓和了车内气氛,逗得三名女孩子哈哈大笑。

在等待吃饭的过程中,大家先是互相自我介绍一下。

陌生人的自我介绍,无非是自己做什么的,多大了,是哪里人,去过哪里。

女生们就先让男四猜测自己的职业,男四一猜一个准,目测是个智商和情商都很高的人。

尤其是第一个猜方彬涵的职业,首先在车上男四就判定了女三号是位老板,这个时候猜职业直接一击即中,MCN新媒体机构。

第二个是猜到麦穗,男四猜了个总经理,也大差不差。

麦穗是董事长助理,也是公司的高管职位了。

第三个猜到女二号洪成成的时候,稍微有了一点波折,第一次猜得是教育行业,第二次猜的是千金小姐,第三次才猜到学生。

教育行业跟洪成成的在读博士已经很近似了。

从男四号凭气质和第一印象能够将三名女生的职业和身份判断得如此准确来看,他是非常擅长识人的。

那么猜测到洪成成的时候,说了一句“千金小姐”,这是表明洪成成看起来真的给人一种大家闺秀,富二代白富美的感觉吧。

从女二号在节目中的说话口吻,还有穿着打扮,职业追求就是搞科研来看,确实比较像是大家闺秀,家里面就是希望她开开心心,以后找到心仪的对象就别无所求的家庭。

当大家问起男四号的专业,他也是学着女生的样子,让大家猜一猜,还卖了个关子,表示自己的学习专业非常曲折,是学过两个专业的。

之后麦穗就问起男四号是在什么地方读的书,男四号又只是很抽象的回答了“一个很美丽的学校”。

女三号很敏锐的回答——“厦门大学!”男三号点头赞同。

惊艳全场!居然是在厦门大学读的书。

女二号洪成成直接尖叫出声,这下是遇上真学霸了啊,是学霸与学霸的对决。

不过男三号也很快表示自己只读了两年就辍学了,大一读的是机电工程,后来转去学习戏剧影视文学,目前是在做硬核戏剧脱口秀节目。

男三号非常坦然地说自己现在是没有大学毕业证书的,只有高中毕业证书,这下应该算是这一期节目中打破学历壁垒的吧?

不过依旧是年轻有为,能够从厦门大学那么美丽的学校辍学的也一定不是简单人,参考节目中的其他几位素人嘉宾,能够上节目的都是有一定的背景。

男四号公布自己学历背景之后,三位女生刚开始只是觉得有点吃惊,后来也没有表示任何的歧视,女二号还称赞他要比同龄人更加成熟。

男四说自己在大二的时候就想要出去闯一闯,就直接去了北京找工作学习了,能够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很有魄力的了。

在男四号说完自己经历之后,有评论说“是不是很厉害的人都喜欢辍学?”也从侧面表示男四号是一位行业内非常牛的人。

女四号一出场就给人一种怯生生的感觉,好像很怕生。

穿着白裙子,披着及腰的长发,看起来非常乖巧。

女四号空降小屋给男孩们都忙坏了,忙着怎么招待这位新来的小公主。

在吃饭时,大家了解到女四号名叫孔汝淳,居然是00后,还在深圳大学读书,学的是播音主持专业。

小屋里的嘉宾大多都是95后,跟00后相差个四五岁的,只是男三号邓凯慰差距稍大,91年的他跟女四号相差了9岁。

可能因为年龄差有点大,男三全程跟女四号互动并不是很多。

倒是女四号来到小屋之中,给马总的惊喜比较多,两个人对上了“玛卡巴卡”和“什么是快乐星球”的梗。

确认过了,女四号是个5G冲浪女孩~!

女四号学习的播音主持专业以后可能会经常出现在台前,现在参加节目,一方面是可以试着认识认识这群可爱的男生,另一方面也方面在台前跟大家混个脸熟。

只是作为一部恋爱推理综艺节目,却渐渐变成了素人出道的团综类综艺了呢?

00后的女四号孔汝淳的加入,也越来越让观众忍不住感慨:啊!都到了00后的恋爱时代啦!

这部综艺如若继续更新,下一季应该也会邀请00后的明星大咖加入了。

“首批00后毕业生即将踏入职场”的话题在4月12日登上了微博热搜。

一个颇为有趣的讨论点是,人们发现00后在求职时除了使用传统书面简历外,还多了“视频账号”这种特殊简历,他们用视频UP主的身份找工作并在视频网站上“现身说法”,大方地分享自己的求职经验。

在这个被誉为“史上最多毕业生”的2022年毕业季,这批00后将从青葱校园步入职场,他们是行事洒脱的一代,也是尚未经历社会“毒打”的一代。在求职时,这些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有人向往新兴的小众职业,有人在求职时反向调研公司,有人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加班和996……在00后面前,企业间流行多年的“画饼学”也彻底失效。

以及,他们对职场生活仍怀有一些过度乐观的想象,有些想法也不算成熟。比如,他们反感加班,不理解为何同事们会“拼命加班”,推崇“work-life balance”等等。

随着00后进入职场,将会产生哪些新问题及带来什么新变化?他们最焦虑的事情又是什么?当以往管理80后、90后的方法不再适用于00后,企业又该用哪些方式来管理并吸引这些个性化极强的“后浪们”?

01 00后初入职场,比起按部就班更向往有趣

仅用3天,陈婷婷就在北京找到了实习工作,如果在实习期间表现不错,她有很大概率能转正成为正式员工。

陈婷婷就读于广西一所二本院校的广告学专业,今年即将毕业,之所以这么迅速地搞定工作,与她同学经历的求职困境有关。

去年下半年,陈婷婷的同学陆续开始求职,很多人找工作花费了几个月时间,且联系他们的岗位不少都是销售、客服。最后,一些同学只能一再降低要求。“薪资降低了,工作内容也不要求一定对口了。”陈婷婷说。

同学的求职经历给陈婷婷带来一定的阴影,让她想尽快找到一份工作。“我觉得我不应该有太多要求。”

然而,即便她从一开始就放低要求,还是感受到了求职的残酷。

在面试一家公司时,陈婷婷觉得对方的要求既多又高。“要求会PS,会写稿,会做图,有的岗位还要求有工作经验。”她表示,“我并不符合要求,感觉他们对我表示出了嫌弃,问我是什么院校毕业,甚至问到了高考成绩,太难了。”

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首次超过千万,预计为1076万人。一方面是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一些企业没有开放甚至收缩招聘岗位,这都加剧了毕业生的求职难度。

前程无忧发布《中国重点大学毕业生2021需求和求职状况报告》显示,61%的毕业生认为找工作比较难。

“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是,长期以来很多毕业生喜欢扎堆去互联网、快消等行业,从事的工作要么与专业不相关,要么没有太大的专业壁垒,这导致了供需结构的不平衡。而像制造业、半导体、芯片等行业,依然是人才难求。”前程无忧相关负责人对「创业最前线」表示。

大学生求职双选会,来源:视觉中国

不过,互联网依然是Z世代最期待从事的行业。智联招聘《2021Z世代职场现状与趋势调研报告》显示,有20.1%的00后从事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这个比例远高于95后(14.7%)和85后(10.8%)。

成都一所985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吴思思,实习时就去了一家互联网大厂做运营工作,与自己本专业并不相关。

“我对运营类工作比较感兴趣,感觉这份工作还挺锻炼人的。”吴思思说道。她追求新鲜感、喜欢做有趣的工作,并不介意工作与本专业是否相关,而互联网行业能提供的选择空间就大很多。

除了扎堆互联网,个性的00后还向往新兴职业。智联招聘上述报告显示,有19%的人想做视频博主、13.8%的人想成为电商主播、12.6%的人想当菜品体验官。

在与多位00后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他们毕业后会选择去做剧本杀主持人、整理收纳师、球鞋鉴定师、游戏陪玩师等这些新兴且小众的职业。

刚从电竞专业毕业的李天,因毕业后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出于个人爱好就去当了一名剧本杀主持人。

这些新兴行业的薪酬待遇并不如互联网行业那般高,甚至不太稳定,发展前景也不像别的行业那么明朗。但李天认为,按部就班上班的白领虽然工作和收入较为稳定,但是比较枯燥,他更愿意做有趣的工作。“也可能是因为我没有太大的物质欲望,能吃饱、有地儿住、可以洗澡就行。”李天说道。

00后出生并成长于经济富足的时代,对金钱和物质的追求不那么强烈,且求职时往往有家庭“兜底”,这也使得部分人在找工作时能够尊重内心的选择,从兴趣爱好出发。

02 过于乐观的年轻人,面试前先“背调”公司

在2021年秋招季,中国青年报面向全国各地大学生发起一项调查,结果显示,00后对自己的薪资更为乐观,超20%的学生认为毕业后月薪过万,67.65%的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十年内会年入百万。

这组数据曾上过各大平台的热搜榜,引发不少网友的调侃,认为“00后对职场是不是有什么误解”、“过于乐观的年轻人”、“90后拿着月薪8000看笑了”等等。

大学生求职会,图源:视觉中国

其实,除了对职场生活有乐观的心态外,目前的高生活成本和压力,也让毕业生对薪资有着更高的期待。

北京一家新媒体公司内容部负责人郑意表示,他在招聘时发现,很多98年、99年出生的人投简历,没有工作经验,但薪资要求却不低。“他们一开口都要10K以上。”

目前,陈婷婷每天的实习薪资是120元,按照每月22个工作日计算,月薪是2640元。这个薪资水平让她一度感觉“活不下去了”。

“在北京要住宿、吃饭、通勤,乱七八糟加起来,工资应该要六七千元才行吧。”陈婷婷表示。

吴思思也觉得自己实际的工作内容与拿到的报酬水平不匹配。在北上广,她这个岗位的实习薪资是每天150元,在成都只有100元。

“如果是纯运营岗位,每天150元比较合理,但我们那个岗位还要做产品、市场等工作,我觉得起码得每天200元。”吴思思说道。

虽然00后对收入持有较高预期,但实际的薪资水平并不乐观。上述前程无忧相关负责人透露,从调研来看,本科生平均每月的预期薪酬为税前8000至10000元,但最终只有40%至45%的人能达到这个水平。

除了乐观的心理,00后还表现出一个明显的特点——个体意识崛起。

今年将从某985高校毕业的00后董晨也表示,他在去某头部互联网大厂面试前,就主动联系已入职的师兄得知了公司及岗位的一些基本情况。

“我们多数同学在求职前,都会尽量联系一些已在企业工作的师兄师姐,看能否内推或提前了解岗位信息,我师兄介绍得比较详细,包括岗位的大致要求、成长空间、公司福利、加班频率等等。”董晨说。

不同于前几代人,00后在求职时,会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信息反向调研企业,比如师哥师姐、同学、朋友的评价,企业官网等。”脉脉招聘业务市场负责人王侠君表示。

之前脉脉上有一个热帖,主要内容是年轻人去一家公司面试,坐电梯时会观察员工都在讨论什么话题;会看公司是否有睡眠舱,以及使用频率是不是高,以此判断这家公司的加班情况。

“我去面试时也会注意看一下公司环境,我个人比较喜欢开放式结构的办公环境,办公桌之间最好没有挡板便于和同事交流,我很不喜欢传统的格子间。我还面过一个互联网大厂,里头设有睡眠舱,师兄说每天中午都有人用,但晚上人就少了,毕竟最近互联网大厂的趋势是不让996了。”董晨说。

“00后在考察一家公司时,对外界信息的获取和判断能力是很强的,他们也更加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王侠君表示。她补充,过去一年里,脉脉学生用户的占比有所提升。这也说明,00后在择业前就会选择下载脉脉等App,提前做好信息搜集工作。

天眼查也曾宣传,年轻人在求职前要先查查公司和老板的情况,这一趋势愈发明显。而这也意味着,一部分00后在求职时会对相关企业做背调,这种反向调研公司的举措也进一步体现出00后的个体意识较强。

此外,00后在求职过程中,还十分注重与公司的平等对话。

陈婷婷对现有的职场环境感到满足。在进入职场之前,她对职场生活的想象大多来自小说,觉得大多数的职场环境充满了勾心斗角,但等她实习后才发现并非如此。“同事们会鼓励我,不会的东西也会手把手教我。”

她的直属领导每次在讲完工作之后,总会加一句“你有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建议都可以提出来”。

“我觉得自己被尊重了。”陈婷婷说道。

吴思思所在的公司也采用扁平化管理的方式。“除了业务上的事情,大家都很平等地在交流。而且公司企业文化也倡导坦诚,和上级或同事之间,有啥说啥,不用顾虑其他事情。”

03 反对加班拒绝996,失效的“画饼学”

一些流行于企业间多年的“潜规则”也被他们逐渐打破。

比如,长期以来被诟病的“996”“画饼学”“PUA”等,面对这些职场趋势,80后、90后或许只能忍气吞声地接受,但00后却截然不同。

陈婷婷所在的公司,加班情况比较常见,有时工作日晚上、周末都需要加班。有一次她早上起床,发现凌晨1点多还有同事在群里讨论PPT的事情,晚上11、12点还在开会更是司空见惯。

“为什么那么拼命呢?我不理解。”陈婷婷说道。实习期,她每天的工资是120元,薪资不高,她更倾向于“拿多少钱干多少事”。

“虽然我想学更多东西,但也不能接受凌晨还在工作。”她说道。

对于陈婷婷的加班观点,她的同学韩黎表示无法接受。韩黎并不讨厌加班,但也觉得一周加班不能太多,一两次即可,“如果老板只给我每天120元的工资,还让我一周7天都在加班,那我觉得有点过分了!”

相比陈婷婷,韩黎的工作时间就比较正常,大部分时候都会准时上下班。

智联招聘上述两份报告也显示,00后不如前辈“肯吃苦”,关注工作强度、加班时长的00后达到61.3%,占比低于95后(62.8%),高于85后(44.8%)、75后(41.5%)、65后(29.3%)。

除了态度鲜明地反对加班和拒绝996外,00后也拒绝公司“画大饼”。

陈婷婷称,自己一些同学出去面试时首先问的就是工资,非常直截了当。她的同学曾在面试时被公司“画大饼”,“那个公司的HR承诺他入职工作以后,等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了,就给他升到什么职位,涨多少工资等等,但我这个同学听完后直接就拒绝了。”

“他感觉这些都是虚的,如果公司一开始就不能给员工提供很好的待遇,怎么能相信以后就可以了呢?”陈婷婷说道,“可能我们比较务实吧,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如今,网络上已经出现不少调侃00后职场生活的段子。另类的简历、“炒掉”老板、主动掌控面试现场、直怼面试官等。

“我的大学舍友,之前在成都一家公司工作,没干多久感觉老板‘太油腻’,几乎没什么犹豫地就‘炒掉’了老板。”陈婷婷说。

不过,00后们也坦言,自己的这种个性也可能在进入职场两三年后消失,或者逐渐被生活“磨平了棱角”。

“比如说内卷,即便我们不会主动卷,但领导布置了那么多工作,要求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做完,那我们就不得不卷。”吴思思说道。

00后对未来的职场生涯也难免会有些焦虑情绪。

“我觉得每天工作内容都一样,似乎日子一眼就能望到头”。陈婷婷说,出于这个顾虑,她计划今年再次考研,在学历上有提升,或许也能换个新环境。

吴思思虽然是重点大学毕业,专业也不错,但她未来考虑去一线城市发展。“大城市的生活成本高,如果每月赚的钱不多,应该挺难生存的。”吴思思说。如果考虑在一线城市定居,买房、落户的问题也依然是他们逃不开的话题。

“其实很难躺平,也很难不卷。”吴思思坦言。

04 一个新课题,企业该如何吸引00后?

前程无忧上述报告提到,Z世代堪称是“最难被吸引的一代”,但能否吸引足够多的Z世代已经事关企业的生死存亡。

“因为对于很多企业来说,00后既是人才,也是它们未来的消费者。”前程无忧相关负责人说道。

因此,雇主们纷纷加大对员工福利的投入,最常见的举措包括:针对毕业生的培训计划、加速晋升计划、涨薪、增加住房补贴或者购房补贴、加餐或者增加餐补等。

图源:《中国重点大学毕业生2021需求和求职状况报告》

还有很多企业会举办大学生赛事、企业开放日等,还有企业将校招办成像下午茶会一样的形式,让年轻求职者体验各种有趣好玩的东西。”上述前程无忧人士透露。

董晨说他听同学说过有类似的校招会,但他自己没遇到过,“感觉这种校招的氛围会比较轻松,不仅让求职者体验了新鲜的方式,同时也体现出企业文化比较开放宽容吧,(00后对)这样的企业会有加分。”

“事实上,00后是伴随互联网成长的一代,因此他们对开放灵活的数字化工作模式更为熟悉和认可,也更加注重工作的灵活度和自由性。”智联招聘相关负责人表示,“提供办公的数字化水平,也是企业吸引00后的一种重要方式。”

此外,想要吸引00后,企业端还需要从精神层面下功夫,比如创造开放平等的职场环境、给予与工作付出相匹配的回报等。

“企业端对于人的管理需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求职者与公司价值观的匹配度,也就是对他们用价值感召产生认可度和吸引力;另一个是其职业素养,00后是比较务实的一群人,如何在职场中让他们获得不错的收入和价值,以及如何将工作与生活做平衡,都是值得关注的。”王侠君说道。

由于00后个性化、自主性强等特点,意味着企业不能再用管理80后、90后的方式来管理00后。“无论是之前的‘画饼学’,还是PUA,00后对这些都是免疫的。”王侠君说,甚至00后为了“反PUA”都学到了不少“招儿”。

她认为,随着00后进入职场,对求职者和企业来说,都是一项挑战。

“对于求职者来讲,他们要调整自己状态进入到社会中,还要思考如何发挥自己的学习、应用能力,同时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她表示。而企业面临的挑战则是,如何更大发挥求职者的自身价值,培养他们与组织的关系。

“这可能是双方需要花费几年时间去摸索的新课题。” 王侠君说道。

(文中求职者均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后浪研究所”(ID:youth36kr),作者:李小反、蛋总,36氪经授权发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96年找个00年的女朋友合适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