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25后是不是也是如此?

70后是集体读书的一代人,是获得了教育红利和改革开放红利的一代人。这一代人做了父母,对教育的重视力度自然无与伦比;而 00后物质空前充裕,看似无忧无虑,实则内心日益荒凉。

本文作者郭山,作为一名70后高中老师,也作为一名00后孩子的爸爸,他在前不久一次家长会上解答了当代家长的13个烦恼,关于孩子学习成绩的迷思,关于两代人相处的艰难......也许,意识到彼此的鸿沟,才能实现更好的和解。

作者:郭山;本文来源:公众号“隐蔽的历史”(ID:ayguoshan)。“蓝橡树”获授权转载。 如果您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考试落下帷幕,几家欢喜几家愁。 家长会接踵而至。

当70后家长遭遇00后孩子,我,一个70后的老师,同时也是00后孩子的家长,一个浸淫应试体制数十年的考试综合征资深患者,感同身受,同病相怜,同仇敌忾。

为啥孩子上了高中,考试成绩越来越差?

1、初中学法在高中失灵

高中功课难度、深度、广度远远超过初中,高考难度远大于中考;高中试题考查高级思维(分析、运用、建模、比较),初中试题考查初级思维(记忆,计算、表达)。

学生进入高中后,一方面考试分数会显著下降,另一方面会出现“勤奋失灵”、“刷题失灵”、“记忆失灵”、“方法失灵”现象,高中生需要重建学习模型和学习策略。

对策:落实老师要求,调整学习模型。

2、应试竞争在初中加剧的负面效应

由于初三备考竞争愈演愈烈(当下中考的竞争烈度已高于高考,初三学生的备考压力大于高三),学生进入高中后,会形成阶段性、报复性的学习动力丧失,学习目标模糊现象。

这种对过度学习的反弹因人而异,或长或短,有的学生会放松几个月,有的学生放松甚至长达一年。

对策:规划学习目标,重建学习动力。

3、重点高中的学霸密度高于初中

一条小池塘的大鱼游进大海,会发现自己只是条微不足道的虾米。参照系变了,不能再套用过去的分数和排名对照新的参照系。

对策:转换心态,不看名次看分数,不看分数看进步,不比别人比自己,不比过去比未来。

也就是说,大约90个人中有1个能升入985高校;24个人中有1个能升入211大学;10人里有1个能考入一本高校。

对于文科来说,这个比例更低。2018年河南全省30多万人参加高考,文科一本共录取16365人,理科一本录取74956人,理科一本录取人数和比率显著高于文科。

那985需要考多少分呢?往年理科600分左右,文科580分左右,就可以走个不错的985高校,2018年试题偏易,分数线暴涨。600分才能走个郑大。从统计样本看,更有参加价值的是学校划的月考一本线、985线。

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的成绩,小步慢走,循序渐进,能力有限,努力无限,坦然面对,欣然拼搏。

为啥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

1、00后是空前过度学习、过度管控、过度应试的一代人

哪一代人也没有如00后这般,如此多的作业、如此多的补习班。作业剥夺了睡眠,考试剥夺了娱乐,补习侵占了闲暇。背着沉重的书包,戴着厚重的眼镜,上学的心情比上坟还沉重,放假的时间比放风还短,你还指望他们热爱学习?

对策:短期无解,只能让学生理解,不能强迫学生热爱。

2、学习不是纯粹的痛苦,也不是单纯的快乐

学习是人的本能,学习是人类区别与动物最重要的标志。学习的过程交织着痛苦和快乐。

痛苦是指学习可能招致失败,痛苦缘于失败引发的无力感;快乐是指学习能提升能力,快乐缘于能力提升的掌控感。

如果学生在学习中遭遇的是连续的失败,就会引发持续性的无能感,持续的无能感带来“我不行”的负面心理暗示。如此,就不难解释为何大部分学生都不爱学习,因为大部分学生在排名体系中得到的都是负面反馈,而且是持续强化的负面反馈。

对策:放低期望值,给予正向反馈。

3、随着年龄增长,人类好奇心下降是个普遍现象

与其强调学习兴趣,不如强调学习意志。不必过分夸大兴趣的力量,永远不要低估意志、勤奋、习惯的力量。实际上,不少兴趣难以持久,很多坚持常有奇效。

对策:活到老,学到老;学到老,活到好;千帆阅尽,初心不改。

为啥父母很优秀,孩子表现却不如人意?

很常见,很普遍。不奇怪,不意外。事业成功,智商超群的父母,常常为不思进取的孩子焦虑痛苦;事业平平,能力一般的父母,却能养育出笑傲江湖的英才。

1、做事业和做父母是两件事

事业得心应手,工作游刃有余,不见得能做、会做父母。

做父母需要的与其说是知识和智力,不如说是爱心与情绪。孩子的成长和家长的优秀程度未必正相关,但常常与家庭的情绪氛围正相关。

主持人刘仪伟参加某个综艺节目,其中一个环节是照料婴儿,他照料的极为专业,远远超过几位女性嘉宾,其他嘉宾问:你做的如此好,是不是有专门的技巧?刘仪伟回答:照料孩子不需要技巧,需要爱。

2、事业成功的家长常常更忙、更强势

事业成功的家长往往更忙、更强势。这导致父母在孩子需要陪伴的幼儿阶段长期缺位,没有与孩子建立情感联系;其次,这样的父母常常把自己在事业中的经验、价值观带入到家庭环境中,把孩子当成下属或者领导,导致家庭关系的错位。其实,孩子和父母不是上下级,而应该是同学加同事的关系模式。

3、做父母是一件需要学习和反思的事情

不错,世界上有一种职业不要考试就能上岗,这种职业叫“家长”。这个职业要求24小时上岗,全方位保持好心情,而且没有任何报酬可言,得到的又常常是挫败和焦虑。

我们见过太多父母转发各种教育鸡汤,却少有家长真的去读几本专业的心理著作。除了学习,更多的该是反思。在事业上顺风顺水的强势父母,很难真正在教育上反思自己的亲子失误。

4、事业成功的家长常有更高的教育期望值

由于社会地位较高,这些家长对孩子培养标准的参照系也较高,要么是以年轻时候的自己来打量孩子,要么是以同阶层的优秀孩子来比照自己的孩子。

无论是和过去的自己比,还是和“别人家的孩子”比,都带来更高的期望值、更大的情绪压力,更大的情绪压力常常导致紧张的亲子关系。只要关系破坏了,教育就成了对抗,进步无从谈起。

5、子不如父母,是进化的常态

谁知道大诗人李白的孩子是谁?从理论上看,总是有部分孩子比父母优秀,有部分孩子和父母的智商差不多,有的孩子甚至不如父母优秀,这完全符合遗传学的一般规律。

70后大多兄妹众多,家长的成才焦虑并不显著。而70后自己,处于计划生育的夹心层,在少子化的时代,独生子女的父母们很难接受独生子女不如自己的现实。

为啥题明明会做,就是没能得分?

懂、会、熟、巧。是学习的四个境界。

懂,是老师上课,你听懂了,只是最浅层次的理解,属于最低级的学会,知识还没有真正成为你自己的知识,实际上还是不会。这个层次,往往拿到题目不能独立解答,是无法对付考试的,需要通过实际的刷题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会,是独立解题,能够将题目解答正确。此阶段,理解的公式概念开始转化为个人技能。但技能还不够熟练不够巩固,往往解题速度较慢,或者答案错误。需要限定时间的专项练习,提高速度和准确度。

熟,在规定时间内又快又准的完成解题任务,还留有余量。这个阶段,学生的解题技能已比较娴熟,基本上达到了考试的要求,能够对付一般难度的考试。但碰到难度较大的综合性题目,可能会卡壳,考试能拿中高分,但不能达到一流水平。这类同学需要的是对各类题型和各类技能进行分类归纳,使自己的技能向更高层次迈进。即,熟能生巧。

巧,也就是前文所述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推陈出新,往往提出巧妙的解题思路,甚至能让老师也叹为观止的技巧。达到此类水平的同学,是少之又少的学霸学神级别了。

为啥孩子成绩起伏不定?

1、考试是个样本抽查,备考也是个样本复习

两个样本正好吻合,学生成绩就提升;两个样本交集较少,学生成绩就下降。

学霸的复习样本大于考试样本,成绩肯定始终名列前茅;差生的复习样本远远小于考试样本,成绩也始终稳居垫底;中等生的学习样本和考试样本变化最大,所以中等生的成绩起伏也最大。

对策:扩大学习范围,加大学习深度。

2、学生学习状态会有变化

很少有人能持续保持高昂的学习状态,很少有人能物我两忘心无旁骛的学习。状态有起伏,效率有高低,分数自然也有变化。

对策:顺其自然,调整身心。

孩子为啥不愿意和我说话?

愿意与家长交流的孩子越来越少,孩子越来越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不少孩子一回家,家里的气压马上降低,孩子进屋学习,全家鸦雀无声。孩子把自己关进书房,家长举手投足都得小心翼翼蹑手蹑脚。

青春期的孩子正处在人生的第二个断乳期。

根据心理学家统计,17岁的男孩是所有年龄阶段说话最少的群体,42岁的中年妇女是所有样本中说话最多的群体。悲剧的,他们一般恰恰是亲子关系。

既然如此,不必过度焦虑,过了这一段,也许就风淡云轻了。

不愿当面谈话就写信交流;不愿谈学习就聊明星八卦;孩子不想谈自己的事儿,家长就聊自己单位的事儿;在家无法交流,就换个环境沟通,比如在旅途中交流。

无论如何,交流的主动权都应该在家长一方。重要的不是交流什么,而是交流本身。

为啥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

物质宽裕和心理饥饿同存。零零后这一代人,随着物质宽裕的同时,心理需求就成为了新的病灶所在。某种意义上看,“抑郁症”是一种现代病,一种工业社会消费社会的“富贵病”“流行病”。

对策:让孩子参加社会实践。

70后的童年时光还没有被电视和手机绑架,做迷藏、掏鸟窝、捉泥鳅、打陀螺、跳皮筋、掷沙包……五光十色五花八门。

现在呢?写作业成为00后孩子们唯一的课余活动。当生活的多样化、多元化、丰富化被摧毁,千姿百态的学生被固定输入一种信息,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出现心理问题也就顺理成章了。

对策:如果不偶尔疯一下,人真的会疯。

3、越来越强的生存竞争和越来越弱的抗压能力

毫无疑问,与拥有稳定收入的70后父母相比,00后面临的并不是生存危机,而是发展困境。

进入大城市、大公司的学历门槛越来越高,自主创业的资本和技术门槛也越来越高。普通劳动者和工薪阶层的上升通道正日益狭窄,而中产阶层的下降通道则日益放大。

00后可能是面临的不仅仅是失业,而是工作本身的消失,在人工智能快速迭代的今天,他们而且可能率先沦为”无用阶级”。他们可以不用担心未来,他们的父母却不能不替他们操心。

当父母垂垂老矣,既不能战胜同龄人,又不能对抗机器人的孩子们,该怎么度过漫长的一生?没有吃过苦的一代人,正在面临着空前严峻的考验。

对策:提升抗压能力,差异化发展。

4、心理的问题其根源不是心理,而是现实

重要的不是改变心理,而是改变现实环境。

当孩子不愿和父母说话,这是心情不好;当孩子不愿意和老师说话,这是选择性交流;当孩子和同学也无话可说,这很危险;当孩子不传达自己的任何信息,信息只输入,不输出,或既不输入也不输出,那就意味着问题严重;当孩子胡言乱语或不说话,意味着人际交流系统已经崩溃。

对策:察言观色,调整应激。

因为家长从来没有给孩子自我管理的机会。自我管理是人的本能,当这种本能被家庭、学校剥夺后,学生会利用一切机会实现自我反向管理。

当自主权被剥夺干净后,孩子会本能选择消极对抗:啥也不做。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惩罚家长的暴政。

对策:给孩子自我生活的空间和自我管理的机会,给孩子选择权。

为啥孩子就是不听我的?

谎言重复千遍,就成了真理。同理,真理重复千遍,也就成了谎言。

距离产生美,距离也产生真理。“父不教子”,古人易子而教,说的就是人性的弱点。

关系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第一教育力。一旦亲子关系出现问题,任何家庭教育将都是负反馈。情绪恶化了,任何正确的说教也会沦为孩子充耳不闻的废话。

家庭教育的基本形式应该是家长的行动,而不是父母的语言。家长自己躺在床上玩手机,却让孩子好好写作业;父母自己从不学习,却要求孩子博览群书,无异于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为啥孩子上课犯困、跑神?

一天在学校呆十几个小时,睡眠严重不足,能不累?现象:上午睡觉的同学显著多于下午。说明大多学生晚上睡眠严重不足。

锻炼严重不足,健康严重透支。

对策:早睡早起、增加运动。

自习课睡觉的人少,上正课睡觉的人多。因为自习课是学生自己思维在活动,是在完成任务,所以反而不容易犯困;上正课时,大班教学缺乏互动交流,信息单向传输,学生只接受不反馈,大脑很容易进入抑制状态。

对策:保持信息互动,学生要紧跟老师思维,老师要改变课堂教学方式。

孩子该不该补课?如何补课?

1、对部分差生来说,补课先补钙

如果是学习态度不端正而引起的学习困难,建议首先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再考虑补课。

道理很简单——周一到周六在学校不好好学习,也别指望周日在补习班的几个小时能力挽狂澜。

2、对中等生来说,课内学习和课外补课不能脱节

补课应该是针对校内教学的补充,而不该是另外开辟新的教学内容。如果校内课程就很消化乏力,再增添新的教学内容无异于雪上加霜。

3、对优等生来说,长期补课的意义不大

即使要补,也是针对薄弱环节的针对性提高,一般就是找个有经验的老师分析试卷,查摆弱点,查漏补缺。

当然,如果所有学生都参与补课,最终效果是和所有人的排名不变,这就是个过度竞争的“零和游戏”。

孩子为何摆脱不了手机?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既然现实生活越来越无趣化,孩子们自然沉浸入电脑、手机、网络游戏中。不要说孩子,就是大人也被手机日益奴役。问题的根源不是杜绝手机,而是改变现实。

当然,人类的虚拟化生存趋势不可逆转,今天,无法使用智能手机的人,不但无法生活,甚至根本无法生存。因此,对于手机、网络,既然根本无法杜绝,不如与其妥协。

问题的关键是:保证孩子在学校期间不带智能手机。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痛苦、焦虑。而且,人类之间并不能相互理解彼此的焦虑和痛苦。哪怕是亲人之间,依然会存在深刻的隔膜和误解。

家长是70后,孩子是00后。这无疑是天地大冲撞,火星对地球。70后和00后相隔的不是两个十年,而是两个时代、两种文明、两类物种。

70后是集体读书的一代人,是获得了教育红利和改革开放红利的一代人。对“知识改变命运”的认同,没有哪一代人的感受比70后更深刻了。这一代人做了父母,对教育的重视力度自然无与伦比。

00后物质空前充裕,精神空间却日益逼仄。他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是教育过度的一代人。他们看似无忧无虑,实则前景堪忧。

养老杀死80后,房价干掉90后,考试逼死00后。

套用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一段话:00后是最好的一代,也是最糟的一代…… 这是希望之春,也是失望之冬;他们面前应有尽有,他们面前一无所有;他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他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这是个被考试深度折磨彻底绑架的神奇国度。

这里有上亿饱受分数虐待,已濒临崩溃的莘莘学子,

还有更多被孩子排名摧残,已完全失控的虎爸狼妈。

考试笼罩大地,无远弗届,

排名绑架人生,无论西东。

学生辛苦,家长痛苦,老师命苦。

是时候与孩子、与人生、与大学和解了。

成功不该凌驾成人,分数不能摧残亲情。

学习不该透支健康,考试不能蹂躏生命。

过一种诚实、充实、真实的教育生活。

留一段高效、高兴、高调的青春回忆。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知不可而为之,千万人吾往矣。或于事无补,愿缓解焦虑。

面对未知和变化,我们需时时反省自己的育儿观,不盲目追求别人家的孩子,不被风吹草动乱心。这也是我们推出 《蓝橡树·教育日历2021》的初衷——

去年,蓝橡树首次推出了 《教育日历2020》,后台、朋友圈满满的好评。

今年,更新12个月份的全新主题,以及365天的内容,新增了每周一个问答互动,让这本「教育日历」的知识量和趣味性更足。

在《教育日历2021》中,我们每天分享一句教育常识,它们将会成为你内心安定的力量,陪伴你走过充满挑战的每一天。

在《教育日历》中,我们还将分享一些通俗,但又非常重要的小方法,它们将会成为你的武器,让养儿育女更轻松。

「限时拼团」《蓝橡树·教育日历2021》

(包邮,新疆、西藏地区加收3元运费)

针对去年购买过蓝橡树教育日历的粉丝,我们还有额外的优惠——

将2020蓝橡树日历的使用感受晒图发朋友圈,截图发给新爸(微信号: guanjia22),将领取5元优惠券(可叠加使用)。

总有人正年轻。出生于90、00年代的泛Z世代,多生活在比“前浪”更加优渥、开放的环境,成长在中国经济腾飞的年代。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的价值观念同“前浪”相比,更加特征鲜明,尤其是婚恋观、就业观、消费观。

从前,车马慢、书信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如今,交通便利、网速快捷,却孕育了更多“母胎solo”(意为一直保持单身),全国结婚人数屡创新低……这届年轻人的婚恋观为何悄然生变?

从前,通勤、上班、下班、回家,这是父辈忙碌奋斗的一天。如今,“后浪”们发现,除了朝九晚五,原来人还可以过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些试图将兴趣爱好与谋生手段融合的“后浪”,会如何乘风破浪?

从前,人们坚信勤俭能持家,更愿为性价比埋单。如今,“兴价比”(兴趣与价格之比)成为新的消费信仰,为兴趣一掷千金,却为8元的运费苦苦纠结。泛Z世代在“买买买”的同时,将给消费升级带来怎样的惊喜?

新周末夫妻、理性合伙人,假甜蜜真孤独……
上篇:婚恋观:多元婚恋观冲击新青年

“渴望爱情,但更贪恋自由”“若即若离,偶尔同居”“生育选择下的理性合伙人”……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当代青年男女对于恋爱、婚姻的理解有了不同的思路。过去长期存在的传统婚恋取向逐渐被新新人类们质疑、挑战、颠覆。

新青年的婚恋观,折射的是当下国民的价值观、爱情观、幸福观及社会现实。

“一个人逛商场,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品美味。喜欢什么,还可以尝试学习,就像我最近迷上了画画,就报班去学。”35岁的郑泓是南京一家软件公司的客户经理,有房有车,收入可观。她之所以不想结婚,是因为觉得婚姻太复杂。“每件小事都要花费时间,每段关系要用心经营。我渴望爱情,但更贪恋自由。”

2020年,我国结婚登记813.1万对,仅为高峰2013年的60%,创下了自2003年以来的新低。越来越多的不婚族享受着单身生活,他们中的一些人更在婚姻之外,为亲密关系找到了一条捷径——通过付出少量金钱,就能获得来自网络不特定人的陪伴和慰藉。

26岁的理工男陈锐通过某社交平台为自己找了一位虚拟恋人。“相处1个多月,准备再续。不说虚拟恋人有多好,至少有一个树洞可以倾诉,陪你走过那些阴霾时间,在你孤单、落寞、崩溃的时候,有一个人默默守着你。”

一些新生代甚至放弃沟通互动,倾向于向类似手伴的人偶形象寄托感情。一位大学男生说:“为萝莉、正太赋予拟人化的情感投射,‘纸性恋’没什么不好。”未入围城者谈婚色变、望婚止步,已入围城者百般风景、百感交集。

33岁的小珍是一名互联网从业者,她和丈夫的相处之道是“各玩各的,互不干涉”。“平时分开住,下班早会一起去吃好吃的,周末通常会到某一个人家里一起过,也会约好时间去旅行。”小珍告诉半月谈记者,若即若离,偶尔同居,是希望彼此之间的感情不要被现实消磨和破坏。“不在一起时的想念会令感情升温,还会为每一次的约会精心准备,也会发现对方身上新的魅力点。”

与小珍夫妇的“新周末夫妻”不同,崔蓉和丈夫更像是“生育选择下的理性合伙人”。“彼此都想要宝宝,又认为一个人抚养孩子负担重,功利主义同盟应运而生。”崔蓉说,程式化恋爱,流水线般结婚,然后就是契约式生子,这种“假甜蜜真孤独”其实是一种伤害。

传统婚恋逐渐向新时代婚恋演变,从早期的单一性向多元性转变。追根溯源,当下青年婚恋观是如何形成的?社会变迁对婚恋观产生了哪些影响?

物质标尺的抬升。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婚恋成本水涨船高,让一些年轻人望而却步。一位男性受访者说,从谈恋爱开始,吃饭、看电影、旅行,各种节日、纪念日,再到谈婚论嫁,大到房子车子,小到衣食住行,金钱成本太高。一位来自农村的青年网友说,有一个暗恋很多年的女孩儿,女孩儿也曾经向他示好,他却从来都没表白过。“我爱你如生命,却拿不出8万块钱的彩礼。”人际心理的疏离。在这个压力与日俱增,解压方法却没有随之正比增长的社会转型期,人际距离存在一种奇怪的悖论,即社交距离很近、心理距离很远。苏州大学一位教师说,这个世界很矛盾,我们先想尽一切办法发明让人与人更接近的器物,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到处都是,人与人的时空距离从未如此接近,但心与心的距离又从未如此遥远。从事过虚拟恋人陪聊工作的网友“梨花落雪”说:“被人依赖着,然后帮人走出阴霾,接这种单我还挺有成就感的,因为感觉拯救了一个孤寂的灵魂。”

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要想获得幸福与成功,就离不开认识并提高自我意识。随着社会包容性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自我意识苏醒,能够遵从自己的本心,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郑泓说,即使是在生病无人问津时,即使是在周围朋友都投入到感情生活而没空搭理自己时,即使有无数人嘲讽自己没人要、试图洗脑、认为将来老无所依时,依然不会质疑单身的美好,依然坚定地取悦自己。

多元婚恋观汹涌来袭,“不婚主义”“有偿陪伴”“新结婚时代”……社会舆论祭出的一个个标签难免让人产生焦虑和迷茫。中国式新婚恋何去何从?“不婚”“伪婚”的潮流人老了怎么办?甚至有人认为婚姻制度即将消亡。

社会学家李银河说:“婚姻制度即将消亡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准确地说是婚姻制度开始式微,开始走下坡路了。”

事实上,在自我意识的觉醒下,“不婚”并非不想结婚,而是不愿将就和屈从。同样,走出婚姻也是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在电视剧《三十而已》中,顾佳、钟晓芹、王曼妮3个不同婚姻阶段的女性,在结局里都遵从了自己的意愿,尊重了自己的初心。顾佳没有去和小三大战,而是选择离婚;钟晓芹在30岁时提出离婚,并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成为畅销书作家;王曼妮和男友分手,为了自己的梦想出国留学。

她们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婚恋观念的囹圄,既让观众大跌眼镜,也不禁让人肃然起敬。其实,影视剧选择这样的结局,未尝不是当下多元婚恋价值观的真实写照。

任何人在任何年龄阶段,都有敬畏婚恋或漠视婚恋的自由,而不该被民众或舆论视为异类。南京大学一位学者表示,面对新婚恋观,社会和媒体要做的不是哗众取宠或者杞人忧天,而是尊重和理解,致力于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并校正婚恋中的物质天平。

婚恋并不是社会生活中唯一的必需品。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经济社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多元婚恋观念的冲击可能是暂时的,亦是剧烈转型期必须要直面的混沌与纠结。只要坚守不变的自我,努力丰富自身生活,那么每一位个体都有能力在人生道路上邂逅别样的风景。

兴趣对接谋生,因多彩而精彩
中篇:就业观:“后浪”择业锚定新航向

白天游历山水、拍照录影,夜里伏案修图剪片、与粉丝互动。忙时脚下生风行万里路,闲时埋头大睡不问世事……今年27岁的一米(化名),从事旅游博主这一“职业”已一年有余,她越发喜欢这份工作,“越来越多关注和支持的人,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动力”。她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走遍全世界。

如今在自媒体上,贩卖焦虑的毒鸡汤日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充分彰显个性与追求新生活的自信面孔。在这些乐观的青年眼中,“铁饭碗”并非唯一追求,网络主播、自媒体创作者、自由摄影师等新兴职业,往往更能将兴趣爱好与谋生手段完美融合。

“我是一米,坐标深圳,桂林妹子,爱穿漂亮衣服到处旅行,旅游时尚界新人一枚。”一米这样大大方方地介绍自己。

“大学实习时,我接触了一些旅游博主和自由摄影师,当时就感叹,原来真的有人在工作的同时,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她说,尽管自己毕业后并未马上付诸实践,却始终心向往之。直到一年前,结识了一位有同样想法的姑娘,两人一拍即合,互相拍照、介绍穿搭,一有时间就四处转转,将经历与体会分享到社交媒体上,渐渐成为一名专职旅游时尚博主。

每天都是假期,每天似乎又没有假期,一米掐指一算,过去一年里到过十几座城市,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发布了300多条动态,积累粉丝超过50万人。常年奔波在路上,工作与生活也更加分不开。

时间长了,一米发现,自媒体行业有广阔的天地。她收获了更多的朋友、流量和收入,旅游赚钱梦想成真。

大学生在体验某品牌电竞装备。如今,电竞职业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和一米一样,在各大社交平台,越来越多旅游类博主通过分享自己的旅游见闻吸引大批粉丝围观,也吸引了更多新的年轻群体加入。从微博的“旅游影响力”榜单上可见,旅游热门达人以青年男女为主,有的融合了美食、时尚等多种元素,粉丝上百万的大有人在。

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一大批依托于此的新就业形态,在为更多青年择业提供新选择的同时,也为缓解疫情下大学生就业难题打开了一扇窗。

除了彰显个性、与兴趣吻合,青年人偏爱自由职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着相对不错的收入。美团2020年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生活服务业灵活就业从业者以20~35岁的青年人为主,他们的平均年收入为60732元,比2019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高。其中,月收入高于1万元的从业者占比达9.6%。更有人年纪轻轻便实现了财务自由,这是按部就班工作难以实现的。

新就业形态如火如荼背后,折射出当代青年与以往不同的择业观。与老一辈钟情于“铁饭碗”、接受朝九晚五的生活不同,青年群体不执迷于编制,看重生活的品质与自身感受,不惧怕对未知的冒险。在他们眼中,选择、喜欢并以此为生,何乐而不为?

去年毕业季,共享经济服务平台云账户(天津)共享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与政府部门合作,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一批灵活就业岗位。2个多月时间里,有2000多名天津高校毕业生通过该平台实现就业。其中一项统计显示,视频制作者、市场拓展员和内容创作者成为最受欢迎的几类新职业。

电商主播在进行直播“带货”

“95后高校毕业生通常喜欢在相对自由的舞台上发挥才智,勇于突破传统工作模式。”云账户公司董事长杨晖说,他们往往有视频创作、摄影设计、知识分享等兴趣专长,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希望以此获得更多价值,而不是被束缚在某一固定职业上。

除了年轻人自身就业观念发生变化,周围人的看法其实也在改变。“深圳是一座开放的城市,在这里,年轻人的思维和视野很开放,身边的朋友对于旅游博主这一职业表示认可。”一米说。越来越多家长对子女自由择业表示理解和支持,认为孩子健康和快乐最重要。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鞠娴妹透露,过去,学校曾将一些新就业形态拒之门外,但如今,学生、家长及社会对直播、在线教育、网络设计等的认同度逐渐升高,部分岗位的收入也很有吸引力,未来将持开放态度向学生推介。

当然,在不少青年人自由择业的同时,2021年度“国考”依旧火热。157.6万人通过用人单位资格审查,创下历史第二高。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61:1,有的热门岗位更是达到了千里挑一的地步,竞争激烈程度不言而喻。

新就业形态尚需完善保障

外卖员送餐途中猝然离世只能得到平台2000元“人道主义”援助的争议犹在耳畔,伴随着新兴行业及新就业形态的持续涌现,青年人的权益究竟该如何保障值得深思。

半月谈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不少新就业形态从业者,由于没有明确的工作单位,参加的社保并不全。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可以通过社保窗口自己缴纳,工伤保险无法参加,工作中出现事故后往往难以得到很好保障。

新就业形态从业者不符合在单位就业相关补贴的政策条件,很容易成为各项帮扶政策“被遗忘的角落”。例如,一些城市为吸引人才设置了落户月度补贴,在职的自然可以通过单位张罗,但如果自己不知情、未留意,这项只有落户头几年才可享受的政策就可能与其失之交臂。

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副院长薄文广认为,新就业形态的劳动者会与共享平台通过服务签约形成一定约束关系,但由于弹性化用工的特点,落实到监管上难度较大。再加上许多新就业形态在不同企业、地域的标准不一,陷入无序化管理,这加剧了从业者劳动风险。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这些行业,拥有较强流量变现能力的通常只是少数,多数青年人初期是在通过基础劳动参与竞争,收入或多或少、起伏不定。突然遭遇类似疫情这样的风险事件,就会面临难以预料的挑战。即便是小有成就的从业者也会担心,自己势单力薄,容易在大浪淘沙中迷失方向或被市场淘汰。

与此同时,与新就业形态相关的企业很难吸引到高端人才的问题也很突出。创业者王俊浩经营一家文化设计公司,不久前与一家视频创意公司合并,增加了短视频制作、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就业形态虽然符合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但是吸引到本科以上毕业生相对较难。”他坦言。

“后浪”的生活因多彩而精彩,呵护这样的精彩离不开各方共同努力。新就业形态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不容忽视的作用,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完善规章制度,鼓励年轻人树立正确择业观,在更多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精彩。

下篇:消费观:“液态青年”的新消费时代

分析年轻人的消费数据可以发现,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已经发生变迁,他们更关注自我、探索世界,消费习惯呈兴趣化、个性化。兴价比是这一代年轻人的新消费观。

随着年轻人成为消费新主力,新消费也驱动了数字化变革,发掘出商业新人口,创造了商业新供给,也带来商业新行为。

“液态青年”为兴价比埋单

为什么年轻人一边不惜花大价钱买绝版球鞋、奢侈美妆,一边又热衷拼单、拼购,几块钱的配送费能省就省?

在经济、消费、生活、信息四重环境变化的助推下,泛Z世代走过年少气盛,呈现出极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他们的状态接近于液态,看待世界、生活和消费也拥有与液态相似的特质——流动灵活又变化万千,互相独立又紧密连接,因此将他们称为“液态青年”。

兴趣和价格是促成年轻人购买行为的关键因素,但对于哪里要省、哪里要花的自我认知在疫情之下更加清晰。在各类消费活动背后,这样的数据更为明显。以某银行信用卡手机支付笔笔返现活动为例,泛Z世代参与热情空前,00后的增幅达到178%。

省钱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年轻人来说,同时省时间才更有吸引力,年轻人想要的是一种喂到嘴边的优惠。形象地说,就是套餐打败单品、包年打败包月。来自某时尚消费平台的数据显示,95后、00后更具有务实消费理念,乐于分享比价攻略,不将价廉与个性看作对立的存在。

“该省省,该花花”是“液态青年”消费价值观的最好体现。他们的决策更为理性,但也不吝啬消费,随时准备为自己的所爱投入金钱。虽然一直在为兴趣花钱,但“液态青年”消费的方向正在从外在的爱好向投资自我、投资圈子转变。

新刚需被催生,文化体验受关注

在理性消费观下,年轻人的消费需求风向发生转变,部分弹性消费被挤出,同时新刚需品类被催生。2020年受疫情影响,健康消费的需求被空前放大,医药健康、滋补保健在消费者购物篮中的比重持续提升。某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90后、95后健康消费增速最为亮眼,在滋补养生上更偏好燕窝、阿胶和茶饮类。

兼具轻便和营养特质的健康零食,正成为“随手养生”场景的明星产品。调查显示,83%的消费者主动调整饮食预防疾病,消费者更偏好“营养添加”和“少糖无糖”的健康化零食。

泛Z世代成为健康消费的主力军,说明年轻人对健康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实际上,随着国民健康意识提升,健康的定义也发生了新变化,从原来的“不生病”升级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另一大消费特征是,国潮的热度迅速攀升。如果说国际大牌曾在上一代人当中掀起风潮,那么泛Z世代则为国潮痴迷。年轻人对待国风文化的态度,是国潮崛起的主因。汉服爱好者成规模增长、国风游戏用户迎来井喷,国风音乐更是深受25岁以下年轻人的喜爱。

汉服爱好者在湖北荆州方特东方神画主题乐园游玩。

国货消费品牌崛起的迹象近年来越发明晰。一方面,疫情进一步培养了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认知与需求;另一方面,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政策导向、生产资源的倾斜,也为国货崛起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从关注功能导向到关注文化体验,从崇尚国际品牌到对本土品牌更加信任,可以说,以年轻人为主力的中国新消费市场,走在了一个消费多元化和个性化释放的交汇口。

更有趣、更细腻、更澎湃、更美好

面对年轻人消费诉求的转变,纷繁多样的消费货品也呈现了共同的发展趋势。从最初满足功能性的耐用必需,到满足虚荣心的LOGO崇拜,再到满足内心的愉悦感,商品变得更有趣、更细腻、更澎湃、更美好。

年轻人的消费观念为何悄然生变?

盒小马负责人李贤认为,一是因为他们刚出生就有手机,这些智能设备对他们而言,就像空气一样自然存在,他们更愿意用智能设备实现消费需求。二是很多95后都是独生子女,经济背景、家庭条件都不错,所以对饮食、健康营养、安全的追求比较高。三是95后有比较自由的空间,导致他们不太愿意被过多打扰,无论是用餐还是社交。“泛Z世代更希望你稍微离得远一点,他们要有自己的空间,网点自取早餐就很符合这种需求。”

某网红茶饮店开业火爆,年轻消费者排长龙品尝

面对如潮的消费新势力,品牌如何与他们构建情感连接、撬动持续消费?

新生代接触多元信息,有着不同以往的品牌心智——容易被种草、乐意尝鲜,对新品牌有着更强的偏好。他们对品牌的忠诚度降低,更愿意尝试不同品牌,而不是对单个品牌多次复购,大品牌的老顾客维护难度增加。主动拥抱新生代消费者,增添年轻基因,将成为品牌面临的长期课题。

谦寻控股联合创始人兼CEO奥利认为,年轻人对产品价格没那么敏感,但他们有特别的追求。他们不热衷品牌、不热衷于贵,他们热衷于非常有个性的输出和表现,热衷于分享、在社交媒体传播。做有特色的产品、有温度的产品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原题为《“后浪”调查:泛Z世代婚恋观、就业观、消费观悄然生变》)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刘晓林 冬至的清晨,在紧邻武汉的某中部城市,氤氲薄雾从穿城而过的河面散开,弥漫整个老城区。生活着800万人口的这座中级城市正坐落于中国气候带的分界线上,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气候的交锋使其冬天兼具了北方的早晚温差大和南方的些许湿冷。

清晨六点半,打着哈欠的刘冬语几乎是半闭着眼睛坐进了家里那辆白色现代车里。“要睡把毯子盖上,牛奶赶紧喝了,一会儿凉了。”妈妈孙韵在前面边发动车辆边例行叮嘱。从家里到学校只有10分钟车程,要补个觉都来不及。

“对了,你姑姑还有几个问题问你,回答一下。”孙韵把手机递给刘冬语。窗外微曦,刘冬语看了眼微信里姑姑前一夜留下的问题,打开语音模式回复,第一句话就是“困死我了……”这也许是回答“如果有一天假期,你最想干什么”的最好答案。

2020年就要来了,作为千禧年的第一代,00后将在接下来的10年里,以最年轻的生力军形象,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登场。做记者的姑姑想要更多了解00后的心态,而她这个2004年出生的新晋高中生就成了最好的对象。

刘冬语觉得姑姑的调查很难得出什么结论——因为从理解上就存在偏差。从衡水中学,到刚上高一的刘冬语一周无休的时间表,姑姑不理解:20年多过去了,怎么在现在的教育环境下,高中生比自己当年还要苦。同样,作为00后的父母,孙韵和所有70后的家长一样,一边吐槽“我们上学那会儿高考更是唯一出路吧,但哪有这么多补习班?学习强度也没这么大吧”,一边为闺女成绩的波动恼火,认为明显还不够用功,“整天心都飘着呢!我一不盯着成绩就下来了。”

可刘冬语却觉得,自己的压力值没有外界说的那么高,而且虽然是00后,但除了高考,她和同学们都不认为有更好的人生发展路径。另一方面,00后也没那么经不起压力。“压力?还好吧,我觉得还没我想象的那么大。”

刚公布的最新月考成绩,刘冬语触底反弹。终于缓过来的成绩让她和妈妈这几天的心情都稍微放松了些。妈妈孙韵也开始静下心来复盘高一开学这三个月的“惊心动魄”……

2019年夏天,刘冬语轻松地考进了市里的重点高中,大伯和姑姑当年就是从这里考出去,一路读到了博士和硕士的。2018年算是这所高中的“小年”,但在整个河南省也是数得着的。

不过,刘冬语的中考没发挥好,全校前30没进,这让孙韵有点郁闷。在外人看来,刘冬语是妥妥的学霸一枚。小学、初中都是全市最好学校里老师最喜欢的尖子生,初中全年级最好排名为第二名。各种班干部、课代表不断,加上颜值高,主持、写作样样行,成了很多小男生的“暗恋”对象。

但正如中国多所高中“神校”都诞生在不知名的四五线城市一样,“牛蛙”的竞争在这个三线城市也早已展开。初中开始,刘冬语各种课外辅导班、假期补习班从不曾缺过,中考前,学校还专门为排名前三十的尖子生单设辅导班。从初二开始,假期探亲回家的姑姑就很少见到刘冬语。

初三高强度的各种补课和考试终结后,刘冬语期待的轻松暑假并没来临。刚主持完学校的毕业典礼,高中预科班的通知就来了,插空去南京旅游了四天,又花10天学了心心念念的吉他,军训就开始了。“紧张的初三结束后,她一下放松了,想做的事情很多,但时间不够。”孙韵说

半个月的军训结束后,刘冬语一头扎进了朝六晚十的学习中。高中生活开启,高考倒计时也正式启动。入学前,孙韵就打听清楚了这一届新生的情况——一届一千多人,市里各区按分数线录取,乡镇掐尖录取。

在无数影视剧的刻画中,高中总是被描述成充满青春美好回忆的三年,青春萌动的美好与学业重压的残酷并存,终点是自由与解放——这听起来似乎充满了吸引力。

不过,“理智”的刘冬语脑中并未出现过这些美好的画面。耳濡目染,她知道高中意味着什么,以至于她甚至感觉“现在的高中生活比我之前想象的要轻松一点儿,我之前以为是特别累的、每天都没有时间睡觉的那种,现在看来还好”。

但她最大的奢望还是睡觉。每天早上6:15起床,6:40出门,晚上10:15放学,回到家吃点东西,最早也要11:30才能睡觉。没有周末,只有周六下午提前至5点至放学,以及一个月休一天的福利。“既然上了高中就要做好心理准备,有点假期的话肯定很高兴,哪怕只有几个小时”,刘冬语打着哈欠说。

新的学校、同学,以及全天都“自由”待在学校的节奏,还是让刘冬语有一点小兴奋,和同学一起在宽敞的食堂里排队打饭,趁吃饭时间嘻嘻闹闹,她享受着久违的轻松。

让妈妈孙韵没料到的是,开学刚一个月,打击就迎面而至——第一次月考刘冬语只考了全班中等水平,全校排名更是远离预期,这让孙韵瞬间崩溃。

拿着史上最差成绩单,刘冬语也懵了,“我就觉得完了,没告诉家长之前,我特别紧张,手脚都是冷的。”体会着从兴奋到失落的情绪“过山车”,刘冬语难以接受这种落差。

然而,班主任很淡定,不仅刘冬语,进班前十名的学生都跌到了后面。她早就预知了这一切——初高中衔接发生“洗牌”是常有的事,从“他律”到“自律”,是这场考试敲响的警钟。

同样经历过这一切的姑姑也说这很正常。毕竟全市2个区8个县的学霸都集中到了这个学校,尤其是县里来的住校生,只有一个目标:考重点大学。 这些学生每天12点睡觉,早上不到6点就起床上自习,自律的根本不需要学校的监督体系,刘冬语刚开始很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这么拼,现在逐渐明白。

“入学那天我看到这么多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同龄人聚在这里,心里知道只有拔尖的人才能到这里,但没想到他们那么拼”。刘冬语对县里来的同学也从最初的不理解到如今心服口服。

家长们则开始更焦虑,“每天朝六晚十都在学校,家长们有劲儿都使不上”。孙韵说。在这种无力感无法消除的同时,家长们也开始意识到初中成绩有多少是靠自己督促出来的。而在老师看来,这也是高中第一次考试的另一重效果。

这听上去颇具讽刺意味。在网上到处流传着家长陪孩子做作业气到进医院、吐槽学校把教育任务都转移到家长身上的时候。高中生的家长们却在为自己什么也做不了而苦恼。

这并不难理解,00后高中生的家长们大多为70后,他们是中国接受大学教育和高知比例跃升的一代,半辈人生的经历让他们十分清楚:虽然20多年过去了,高考依然是大部分中国孩子“跃升飞仙”的唯一路径。因此,在高考倒计时的三年中,这些家长100分的希望自己能贴身监督、鞭策孩子的学习。

成绩出来后,学校的大数据报告紧跟而上,分发到每个家长微信中。班级排名、学校排名、单科排名、文综和理综排名、进步和退步了多少分多少名、强弱势学科分析、下一阶段学习建议,曲线表、长图……精准的分析让每位学生的竞争指数一目了然。

很快,班主任的一封信发了出来。“请不要过度紧张,陷入焦虑!不要苛责!克制再克制!……要守得住繁华,要耐得住低谷……”,客观理智的分析就像“灭火器”一样,家长们一边读一边赞叹,“老师的水平就是不一样”。连吐槽“同一个高中,同一个老师”的姑姑也承认自己对这一届高中老师有误解,看来新的教育理念和情绪关照早已贯彻在学生管理中。

刘冬语也开始接受自己考砸了的现实,“告诉家长之后,我反而觉得解脱了,无论怎么样,我跟你说了,随你骂我也好,难为我也好。”

但孙韵依然警钟长鸣,成绩出来后,她没压住心里的火,狠狠敲打了刘冬语一番,并彻底没收了手机。同时,孙韵决定取消刘冬语在学校食堂吃午餐和晚餐的安排,每天两次送饭到学校门口,“我必须盯紧点……”

冬至的傍晚,气温不到十度。下午5点左右,学校门口形成一道特殊的风景线,有站在车旁伸长了脖子等待的,有站在树下提着小马扎和保温桶的——这些都是来给孩子送饭的家长。在学校保安的注视下,那些比妈妈们个子还高的男生、女生匆忙走出校门,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或坐在树下,或钻进车里,端起热乎乎的饭默默吃起来。孙韵车里后排座椅上枕头毯子齐全,通常刘冬语吃完午饭,还会在车里短暂地睡半个小时的午觉。除了上课时间,女儿其他时间都在自己了解范围内,孙韵觉得安心一些了。

第三次月考,刘冬语一扫阴霾。“老师找她谈了一次话,应该是很有效果。”孙韵觉得,老师的谈话让刘冬语对自己的自信心有很大恢复,谈完之后刘冬语的学习明显更主动,“每天学到12点,一遍遍刷题,我基本上没管。”

同时,她认为连着两次月考失利和高强度的学习让刘冬语变了不少,“我能感觉她有点情绪低落,有点疲惫。”孙韵说,“也更谦卑,没那么狂了。”

而对于为什么考好,刘冬语有自己的看法,“高中和初中感觉不一样,初中可以靠智商、可以蒙,但是高中蒙不了了,只能学,因为只要你不学,肯定就会考得很差。”她用自己跌宕起伏的三个月悟到了这个道理。“老师也不会时时盯着,你自己想怎么学就怎么学”。这可能也是初中尖子生在高中跌落的原因。

要让一名高中生悟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正如外界很难明白虽然衡水高中被那么多社会舆论诟病,但真正采访时却发现是老师在劝学生不要那么拼,而学生反而恨不得一天24小时都在学习一样。尤其对于强调个性发展的00后而言,虽然刘冬语对于《少年派》中林妙妙高中做直播挣钱的做法不赞同,但高考对00后的威慑力是否还与20年前一样,人们仍然持有怀疑态度。

让孙韵欣慰的是,刘冬语的抗压能力超出了预期。在家人担心她压力值过高而崩盘时,她却觉得自己的压力表刚开启,“我刚开始没觉得有压力,可能我进入状态比较慢,现在刚感觉到了一点。”她说,最让她羡慕的应该那些学得特别努力,但又学得很快乐的同学,“他们觉得尽力就好,反而没有压力”。

从这一点来说,如果18岁是成人的界限,那么16岁的高一可能是刘冬语自我意识觉醒的一个节点。不过,超出孙韵预期的是,刘冬语觉醒的不仅仅是学习上的自律意识,还有更多情绪上的释放。

“昨天跟我吵了一架,”,孙韵皱着眉头说,“大概就是要求平等对话、互相尊重,嫌我总说她哪里哪里不对,恼了。”孙韵说,她隐隐感觉到有更深的烦恼在困扰着刘冬语。

“我觉得大家对我定位太高了,我觉得难度太大了,”提起这些,刘冬语有些欲言又止,又有些烦躁。在学校,对她逆袭能力十分看好的老师已把她划入种子选手,回到家里,长辈们甚至已经开始分析以她现在的水平,高考时能考多少分了。  

对于老师和亲友们的关爱,刘冬语表示知道大家都为她好,但她不想被贴上标签,她甚至否认自己是学霸。与学习的压力相比,这种提前预设的高目标和精英人生似乎更让她畏惧。这意味着,只有次次都考好才行,一次折戟就会让低气压在家庭微信群里迅速弥散开。

2019年暑期的两部大剧《少年派》和《小欢喜》在全国引发对这一代高中生压力环境和家校教育思维的反思,也成了刘冬语和妈妈一起追的热剧。但与《小欢喜》的略显沉重相比,刘冬语说自己更喜欢《少年派》,“可能我跟林妙妙更像吧”,刘冬语说,自己跟她一样“直肠子”,没那么大的远大目标,贪图一些生活中的“小欢喜”。她希望亲人们接受自己只是个普通孩子的定位,她爱玩爱吃,她觉得自己和小时候那个小胖妞没有变化,她不想当榜样。

对于这种压力,孙韵则认为刘冬语应该学着接受,每个人都是社会人,要有这种接纳和化解。即使是00后,也不能太自我。

刘冬语在学着自我化解,事实上,与其他一些同龄人相比,她感觉自己还是幸运的,比她大一岁的表姐因为中考成绩差了点,被父母送去了一所著名的军事化管理的高中,过年聚会时听家长们谈到那个学校的情况,刘冬语不寒而栗,“我感觉那种管理有点太过了,在宿舍里竟然都不让吃零食?”

一样的高中,一样的父母。上海伯伯家的三个表妹虽然就读的是民办外国语学校,但“学习越好的学生参加的补习班越多”——这一现实也早早击碎了她们妈妈的佛性教育理念,每周末她都开着车在三个闺女的补习班中穿梭。

“我算不上虎妈”,刘冬语妈妈孙韵说,虽然从刘冬语出生起就全身心扑在了女儿的培养上,但孙韵并不认为自己太过严苛。不过孙韵已是目前全家公认的知识高点,从小学课程直到初三的作业,她都能同步学习并担负起对女儿的监督指导工作。这显然不是任何一个毕业二十年的大学生都能做到的,毕竟如今众多高知父母都在小学数学卷子前“倒下”。

为了给刘冬语的学业助力,孙韵主动在家长群里承担起校外后勤员的角色,班级联欢会、中考誓师大会的后勤,甚至是班级毕业典礼所需的服装,只要看到班主任开口而无人应答时,她都主动包揽了下来。她希望尽可能的接近和融入女儿的生活。

“其实这届家长还行,只要不做的太过分,都可以沟通的。”刘冬语说,《少年派》中,她最喜欢的情节就是林妙妙(女主高中生)跟她妈妈吵完架后,发现一些问题,然后和解的过程。孙韵则一脸黑线的说,“刘冬语经常指着闫妮(《少年派》中的女主角妈妈)说,你看你看,跟你一摸一样。”

如今,既然自己使不上劲儿,孙韵开始学着坦然接受刘冬语高中学习节奏的好处——所有的学习任务和作业都在学校完成,不用家长插手。“我现在学着放手”,孙韵说,她知道现在很多初高中生顶不住压力患上了抑郁症。“好在冬语性子还算开朗,有时候‘没心没肺’也挺好。”她也开始试着做女儿的“闺蜜”。“你什么拿不定主意的事都可以给我说,相信我给你的有些建议,会比你那些同样没经验的同学给的建议更有效。”

孙韵唯一担心的是随着青春期的来临,女儿在早恋问题上的风险。初三毕业前,她亲眼在学校一面墙上看到醒目的粉笔字“刘冬语我喜欢你”。“防火防盗防早恋”的警钟立时拉响。

除了千禧年的第一代,00后还有一个敏感的标签——中国计划生育二十多年后的第一代哥哥姐姐。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自己初中,或者是高中时突然做了哥哥姐姐,前十几年的独生子女经历和突然而来的家庭重心变化,让00后的人生心态有了难以言说的变化。正如《少年派》和《小欢喜》中,孩子高考而父母突然怀上二胎带来的儿女反应一样。虽然是充满套路的梗,却是现实的真实映射。

孙韵虽然没有给刘冬语带来这种人生意外。但与大部分独生子女一样,刘冬语小时候她曾对妈妈生二胎的各种试探进行了激烈的排斥,这让孙韵一直有所忌惮。初中放学时,看着同学中开始有家长抱着二娃来接孩子,刘冬语的心态也随之有些变化。但此时,激烈的“牛蛙竞争”和即将升入高中的压力已经让妈妈彻底放弃了生二胎的想法。

“有点小遗憾,但现在想想,如果还要把对刘冬语的养育过程重来一遍,也是挺吓人的。”孙韵觉得自己已经没有那么多精力,也不敢冒着未来可能的风险和变数来赌一把。

“每天一直在学”的刘冬语并没想到,她的每次成绩在家庭圈里不断引起波澜。教育,已经成为全家三代的主题。

第一次月考成绩出来后,81岁的爷爷一夜未眠。他进行了激烈的内心斗争,第二天一早,翻出小时候给孙女记的日记,重温了三岁时哄孙女“喝三碗粥就能上北大”、以及孙女要求“爷爷你把你肚子里的学问都给我吧”的童趣画面。然后开始重新估算孙女的高考分数,甚至说服自己放弃985,给孙女在普通一本里找个好的专业。

在刘冬语16年的成长历程中,爷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小一手带大的这个小孙女,是老爷子十几年来生活的重心,刘冬语的成绩更是直接决定着爷爷的情绪。

因为家庭成分问题,高中就被冠以“文豪”的爷爷当年两次考取大学而不得入,这成了他心中永远的伤痛,时至今日,仍常常做梦参加高考,醒来怅然所失。这种遗憾毫不打折地折射在了对后辈的教育上,三个子女从小一切以学习为重,最终培养出一个博士、一个硕士。这份成功让老爷子在考大学这件事,已经成了单位里的权威,谁家孩子要考大学,甚或是刚上高中,都会来向老爷子取经、讨一些建议。

老爷子人生第二大遗憾是最聪明的小儿子、也即刘冬语的老爸刘一帆的中道弃学。小儿子曾是老爷子的骄傲——小学跳级、参加全国数学竞赛、三篇作文入选全国小学生语文教材……但最终在远离父母住校的初高中阶段“近墨者黑”,学习生涯以大专结束。多年后,老爷子提及此,长叹一声:“伤仲永啊”。

刘冬语爸爸很少谈及自己充满遗憾和苦涩的青少年时代。但在冬至第二天的夜里,他在家庭群里转发了一个视频,视频里,一位网红导师对台下学生说,“等你到我这个年龄的时候,会发现,你的老师、家长跟你说的话全都是真的。比如说‘一定要好好学习,不好好学习会后悔的’,你有一天会发现,是真的。”43岁的刘冬语爸爸@爷爷,留言到“爸爸妈妈对不起,年少轻狂不听话”。

正如流行的一句话,命运关上一扇门,就会打开一扇窗。刘冬语似乎继承了爸爸的这份聪明,至少在爷爷看来是这样的。从小学到初中,刘冬语作文几乎篇篇当范文。她成了表妹表弟们的榜样。

但上了初中的刘冬语性格开始大变,在亲友面前不爱说话,窝在沙发里自己看手机。孙韵把这解释为学习压力太大。而爷爷开始自责,担心孙女在学校和家长的夹层中找不到自己,奶奶更是禁止爷爷再提考大学的话题。面对爷爷的苦心,刘冬语开始释然,她用一篇名为“桂花树下”的作文送给爷爷,回忆小时候爷爷给自己桂花树下做秋千的往事。爷爷看了老泪纵横。

有时候,望着中年事业有成,匆匆相见说不了几句话的大儿子,和整天出差,困在工作、志向和生活重负中的小女儿,老爷子不知道自己的教育是否算得上成功。

而在刘冬语的未来上,其老爸刘一帆一贯佛性,年轻时北上广都奋斗过、壮志未酬的他,对于女儿离开的担忧胜过了对其远大前程的期望,他在刘冬语小时候就开玩笑说女儿能考上小区对面的农专,他就很满意了。在他看来,供养自己长大的这个鱼米丰产的城市很安逸,也足以保证女儿快乐无忧的生活。

“你看她大伯和姑姑,一个在上海当建筑师,一个在北京当记者,都忙的累的成那样,回来一趟吃什么都香。” 打开汽车后备箱,刘一帆清理起自己的专业渔具,他假装看不见孙韵微怒的眼神,故意高声说“我看咱们这儿的师范学院就挺好,天天能回家!”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00后独生子女危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