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加薪,是说一大堆废话细节然后在最后才谈加薪好,还是简明扼要地谈加薪好?

  你最近有看过书吗?发现了什么好吗?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最近的好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最近的好文章:守望

  守望,是守候和期望,也许它不轻易来到你的身边——小引

  生活之中往往有那么多的不如意,总有那么多的不不顺心,然而,我们却依旧过着每一天,不论是时光匆匆还是你此刻的止步停歇,没有公平或是不公平,因为一切只有你自己去改变征服,但又或者说生活其实是公平的,那是一种无形的秩序,大舍大得的慈悲,有的人很有钱,聪明,很有背景,事业,很有自信,可却没有道德,身高和相貌,有的人有才有貌,却很贫穷,无德无能;有的人很有道德和才华,慈悲,善良,却没有财富和人才,即使有的人生很完美,他也有种种不为人知的苦难和艰险,每个生命都有独立的意志,存在的意义,佛家相信轮回,唯识,因果,缘生缘灭,当你没有鞋穿的时候,你要懂得有的人还没有脚,你这辈子已经很幸运了,积极乐观,善良的去忍受这个世界,去原谅这个世界,去包容这个世界,你就得到了整个世界。

  在对于你说,生活有时不公平的,为什么自己那么努力,却因为什么天才而让自己暗淡无光,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却得不到想要的回报,公平还是不公?只有你用宽容的心来把心中的天平放到水平而已!

  一直守望着这个世界,,一直守候着消失后那个单纯的梦想!

  生活,我们在守候着,也在改变着,做好自己,用心继续守候着我们想要的生活,和幸福,就好了!!

  人天真是拥有的梦想是单纯的,只是你心中所期望的未来的雏形,成熟时拥有的梦想是伟大的,它不同于理想,只是一种心灵的呼唤,是一个期望去成为的模样,即使达不到,它也给了我们奔跑的动力,让我们热爱生活,悲观的人会沉溺在达不到他的失落中,而乐观的人则会看清现实,守望梦想且继续前行,梦想,是了望塔,是肩上蝶,是启明星,是生命的意义,是生命的指南针,我的梦想,是不管多久以后,身在何处,能时刻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跟着自己的内心走,从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去爱,去看潮起潮落,去倾听花开花谢。

  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可有的人尽管梦寐以求,却总是被成功拒之门外?为什么有的人可以抵达光辉的巅峰,可有的人尽管望眼欲穿,却总是在山脚下徘徊?究其根本,就在于你是否有坚定的信念,就像我一样,虽然我没有经历过人生很大的转折点,但是我过几天就要面临第一次——生地会考了,我与大家一起谈心得,更像是我自己给自己鼓励,我在期盼,在确立目标,我一定要成功!勇敢地迈向那扇成功的大门吧!

  最近的好文章:浮生长恨,飞花似梦

  少年时,总有一股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等到年长,渐尝生活的苦涩,万般心绪在心头,竟只剩下默然。年少的时光伴着夕阳西下的欢愉,渐渐消失在回家的里。

  时间在人生的年轮里悄然抹去了一道道深刻,过往是梦境,年华是无效信,消失在过去、现在、未来,纷扬而过,而后杳无音讯。

  生活的现实是洪流,裹挟着我们向前。都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那是什们支持我们生活下去,是否是剩下的欢愉慰藉我们的余生,让我们继续抱有继续欢愉的希望生活下去。有那么些个瞬间,我驻足在自己的生活面前,竟寻不到丝毫继续下去的激情,回忆里的美好似乎渲染到彼时的自己,让生活的意境美好,让我们觉得有风景下去。

  记得读完《小王子》的那个下午,面对夕阳美好的时段,想写下心中美好的感觉,却迫于拙笔,只能悻悻然。我记得当时自己花了一整个中午的时间,看完了薄薄的《小王子》,不能懂得其中的意味,也完全忽略了狐狸那一章,到现在都没有再去读《小王子》。直到几年前有人送了我一本《小王子》,还在空间里煞有其事的写上了脍炙人口的封面语言。前几天,无意再进去他的空间,那一段文字早就被删了。

  人生总有诸多的举棋不定,在人群里摇摇晃晃的,似乎像在大海上飘荡的船只,信念、情绪、心绪不定,似乎总在盼望一个完满的答案,却又充满彷徨。浮生之间,短暂的欢愉却像是乱红飞花,似真似假,如梦如幻,竟而消失不见。

  最近的好文章:下水

  下水,何意也?下水,有两意,其一为“下到水里去”,其二为“使水下漏”。不过在农村老家,对下水还有一种说法,下水就是指杀猪时猪的内脏,也就是猪的心肺肠子。说来有趣,猪的内脏在我们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吃货中演变繁多,成为了一道道餐桌上的绝顶美食,就连那些打着高逼格牌坊的餐厅都抵不住下水的诱惑做起了“名字高端,内容低下”的菜系。而我们的也就从这餐桌开始。

  王,是市政局的一个领导,官不算大,管的却多。一天到晚飞起来忙,至多就是给县长的业绩本上多添几个字,到是自己苦头吃尽到头来没捞到一点油水,这让这个自己爱财妻子爱财的“气管炎”患者很是头疼。不过嘛,毕竟还是个领导,每次和县长出去总是能沾点县长的光,而且,一些包工头也时不时的“无意”在某某群里发个红包,到是群里面的人更守规矩啊,红包发了都没人动,愣是等到第二天早上王看自己手机时才发现一个名叫“这才不是送给王主任的红包”的红包。

  自然,王在这个位置上,小油水捞的也是不亦乐乎,不过话说回来,人在官场飘,总要见领导。这不,检查市政工作的领导这天来到了县上,结果恰好县上下暴雨,领导后面的秘书紧跟着领导给领导打着伞。两人一前一后走在提前铺好的红地毯上看起来煞是可笑,这哪是领导,倒像个老妈子给少爷打伞(领导升高一米六,秘书一米八)。

  到了餐桌上,县长熟悉的在菜单上画着一样又一样的美食,多半都和下水有关,因为他知道领导喜欢吃猪大肠,自己也是。大雨后,领导的肚子空空,又见到了自己喜欢的猪大肠,自然是一顿风卷残云。酒足饭饱后,领导打着饱嗝一顿一顿的说道:“我看了,你们的市政工程还可以,就是这个下水问题大。”“下水问题?!”县长甚异之“您是说这猪大肠不和您胃口?!”“NO,NO,NO,我是说你们的下水工程,雨天街上的水都没到了人行道上来了。我这次来呢就是冲着上级领导的批示,给你们县拨款800w用于修筑下水工程。”一听到上级指示,县长就知道这次饭白请了,连忙数数自己亏了多少钱。

  到是一旁看热闹的王心中乐了起来,“好,让你平时有油水不给我们捞,今天也让你破费一回。”不过县长倒也宽心,毕竟有800w呢,吃顿饭的钱算个屁啊。不过,领导的下半句差点让县长晕了过去。“这次拨款呢,根据上级指示是直接拨给你们市政部门的,不允许其他部门接手,包括财政部门,哎,没办法啊,现在查的死严.......”听到这话县长立刻把秘书叫来,取消了下午所有景区的门票,并开始盘算着怎么把这个该死的领导打发走。

  一旁的王,听到这话是乐的差点晕了过去。“诶嘿,诶嘿,让你批干,哈哈,嘻嘻,800w,一个子都不给你,哈哈,嘿嘿.......”回到家里,王立刻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妻子。“啊,800w,哈哈,这次咋们家要换房。”“还有车,还可以多办几张卡........”“想都别想,卡不能办,就往我的卡里存。”说道办卡,妻子的态度立刻强硬了起来。“诶,是办电影院的,电影院的......”王见自己的“计谋”没有得逞连忙打起了哈哈。

  两周之后,上面的拨款下来了。拿到拨款的王瞬间成了居里的高官,所有除了比他官高的领导外一个个无不是巴结攀附,王对此颇感受用,就感觉自己仿佛拿了奥斯卡奖一样在人群之中熠熠生辉。

  不过很快,王就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么多钱怎么办呢?存到银行?到怕自己的卡被盗刷,王听说最近有不少有钱人的卡被盗刷,他可不敢冒这个险。留给下一代?这事王和他妻子还八字没一撇呢,不靠谱。变成现钱放在家里?万一来小偷了怎么办。拿去买东西?顶多换个车子和房子,也花不到800w啊,王所在的城市是国家级的贫困县,最贵的房子也不过百万而已......

  于是有钱成了王当前的最大问题,不过很快他发现一个排解此疑惑的——吃。吃,来了去,去了来,再实惠不过,人活一张嘴嘛。王常常这么安慰自己。于是,第二天一早,就和妻子去了城里最好的餐馆。有趣的是,王在邀请他岳父一同前去的时候岳父确是打死都不去,简直拿出了他们那一辈面对国民党利诱时的一副清高拒绝的态度,而且明显想和他女婿划清界限,这就搞得王很是尴尬。

  来到餐厅,面对琳琅满目的菜单,王终于实现了自己摆县长架子的理想,对着菜单和妻子指指点点,然后只看价钱的胡乱点了几个菜,在他看来那是潇洒,而他妻子也被他的“潇洒”所折服的五体投地。菜端上来了,什么醋溜肥肠,爆炒猪心,多半都和猪的下水有关。王到不管这些,只挑那贵的点,于是这餐馆最贵的菜全让他们两口子吃了个遍,而且每次餐桌上还剩了一大堆,在王看来,那也是“潇洒”。“爷买得起,不服咬我!”王心里时常这么想着,越想越是觉得自己潇洒。

  “哎,这些天怎么老是下雨,楼下的路都被水给淹了,这还怎么去吃饭啊?”王太太对这雨天煞是不满。

  “怕神马,咋们家的路虎是白买的?”王颇有炫耀的说道。

  下楼,开车,王载着妻子继续像那家餐馆开去,不料,老天爷好像偏偏和他们作对,雨是愈下愈大,不巧,恰恰淹住了路虎的排气筒。

  “喂,这水这么大,怎么老是下不去啊?真是的,吃饭也不让人安宁。”王太太抱怨道。

  王心里打了个冷战,没说什么,到是苦口婆心的劝自己老婆下车,步行去吃饭。

  漆黑的云在天空中不断翻滚,闪电好似老天恣意的嘲笑肆意的在乌云中划过,雨点打在车窗上噼啪作响,那噼里啪啦的雨声和车轮下哗哗流淌的水声似乎不断交替着拷问着谁的灵魂。王在车里茫然的坐着,不知为何,他想起了,前几天城里因为大雨发生的多起交通事故,血流了一地,染红了齐人行道般深的.......

  天空的黑和想象的血红在王那茫然的眼睛中交织,他下意识的拉着妻子,像个疯子一样在雨里跑着,似乎再逃避着谁的责罚。终于两个落水狗赶到了餐厅,餐厅里熟悉而悠扬的音乐总算是让王舒了口气,到是王太太在旁边像个暴母鸡一样骂骂咧咧,王不用听也知道多半是神经病之类的话。餐桌上,往日潇洒的王却潇洒不起来了,断断续续的点了半天才点了好几个菜,当然都和猪的下水有关。

  上菜了,王却觉得自己的筷子想灌了铅一般重,夹不起一块肉,好不容易夹起一块肉,放到嘴边,不知为何,王又想起了前几天他亲眼见人杀猪的场景,那猪血,流了一地,殷红到了黑的底部,就像前几天报纸上那交通事故的图片一样.......

  突然,王眼前一黑,倒在了地上不省人事。

  终于,在睡了三天的王醒了,不过,让众人奇怪的是,醒了的王一脸笑嘻嘻的模样,然后突然从窗户翻了出去。好在王所住的病房在二楼。王摔到了地下的绿化带上,缓了好一阵这才一脸土色的爬起来,到医院里四处乱窜,嘴里还大声嚷嚷着:“爷有800w,爷有800w,爷有800w能买辣条......."

  当王太太一行人找到王时,只见王在水池边抱着一棵树,一只袜子飘在水里,对着那棵树又亲又搂,嘴里还时不时地说着:“老婆啊,求你了咱就要一个吧,现在我都有800w了,800w,从香港买他个几十车奶粉都没问题......你不说......你不说就是答应了......哈哈.....呵呵.......嘿嘿嘿嘿......."说罢,王就当众脱下裤子,一下子顶了上去。然后.....一阵撕心裂肺的惨叫响彻整个医院。

  “医生,救救我丈夫吧,全家可都指望他呢。”王太太向医生哀求道,毕竟她可不想丢下她的摇钱树啊。

  “别急,你什么症状?”医生问道。

  “就是对着柱子或者树,一言不合就脱裤子,然后......."

  “哎,没救了,神经病晚期......”

  之后的这些天,王太太是带着王四处求医却均是无果,无奈之下想到老家有个江湖郎中会些偏方,于是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郎中看了看王,之后掐指一算,对王太太说道:“你丈夫这是油气过剩。”

  “油气过剩?”王太太一脸懵逼。

  “就是吃的大鱼大肉太多,油脂过盛,抵到脑门了,简单点说就是脑袋里进油了。”郎中一本正经的说道。

  王太太转眼一想,诶,好像有些道理,于是赶忙向郎中求取药方。

  “这药方很是独特,不过你也恰好赶上了。这些天要下大雨,天一生水,把你丈夫的头蒙在水里蒙他个半柱香,把脑袋里的油放出来就可以了。”

  “多谢大仙指点,多谢,多谢......”王太太赶忙从兜里拿出两沓软妹币交予郎中。

  这天下午,大雨倾盆。

  不巧,王太太一直在家逛淘宝,忘了去接盆雨水。带到雨停之时方才想起来郎中的话。“这下完了,这是这些天最后一场雨了,下个雨季还得等半个月,不成,这王八蛋在家里吃喝拉撒又不挣钱,得让他赶快清醒才是。”

  正当王太太焦急之时,突然从阳台上看到房子底下如滔滔长江一般在公路上流的雨水顿时大喜过望,于是揪着王的耳朵就往楼下跑,然后扯着王的头发,一把把王摁在了公路边的水里,一个飘逸的转身一屁股坐在了王的脖子上,然后心平气和的点了柱香,嘴里小声唠叨着:“王啊,这是为了你好,忍着啊。”到是任凭王如何翻腾,扭动或是杀猪般的惨叫都对她太太那两百多斤的体重无奈。

  杀猪般的惨叫声持续了半柱香,当王太太把王从水里提出来时,王早已是奄奄一息。

  “你是谁?”王太太对王问道。

  “废话,我是你老公啊。”王一边吐着路边的污水一边说道。

  “你再说一遍?!”说罢,王太太一耳光过去,打王瞬间鼻血四溅。

  “你老公啊。”王说道。

  “你再说一遍?!”啪,又一声清脆的耳光声在屋里回响。

  “别别别,我不是你老公,行了吧老婆.......”王哀求道。

  “谁说你不是我老公。”王太太见王恢复了理智,激动地一把把王抱在怀里,搂的王差点儿窒息。

  翌日,当王再一次走上工作岗位时,一帮奇怪的人找到王,拿着他老婆的照片对他说:“为了验证你是不是恢复理智,请你告诉我,你是不是他老公?”

  “今天是吗?当然是啊。”王苦笑道。

  “很好,看来你已经恢复理智了,恩,请您跟我们走一趟。”拿照片的那人说话了。

  “走一趟!去哪?”王摆出了一副标准的领导架子。

  “去市上的水表公司请你喝咖啡。”那人笑着说道,说罢,一副银色的手铐就老老实实的拷在了王的手上。

  不久,法院宣判,王,因贪污原用于城市下水建设的资金800w元整,造成多起因城市下水问题不畅通所造成的交通事故,判有期徒刑38年,缓刑250天。

  此时,站在被告席上的王内心煞是悲凉——他恨那800w,恨那些猪下水,恨那个江湖郎中,恨老婆,当然更恨他自己。

  退庭后,水表局的局长在新闻发布会上有感而发,说出了康熙王朝里的一句——“你们这些贪官,把你们的心肺肠子都翻出来,洗一洗,晒一晒,拾掇拾掇......"

看过“最近的好文章”的人还看了:

文章系列:读书系列·第4篇

前面的3篇文章,我们分别讲了读书的好处、坏处和高效读书法。

本文我们讲来解决另外一个问题:如何写读书笔

一提到做笔记的方法,我脑海里自动弹出不少方法,有康奈尔笔记法、RIA阅读笔记法、子弹笔记、卡片法、思考笔记术等等。

每当书友们问我:'如何写笔记'时,我第一反应是读书笔记多如牛毛,适合自己的方法就好。但我知道,这样回答你的问题,显然有点忽悠,也很不负责任。所以,我决定从

  1. 避坑:读书笔记是什么及常见笔记问题
  2. 作用:为什么你要写笔记?写笔记处+坏处
  3. 工具使用:在什么地方写笔记?
  4. 读书方法:用什么方式写笔记?

这四大方面,详尽来跟你聊聊读书笔记这些事。

几千年前,老子说:“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庄子又说:'以道驭术,术必成。离道之术,术必衰。”什么意思呢?

两位老先生都说同一个意思。“道”是本源。而“术”只是通往“道”的路径。也就是说,不学道只学术,得不偿失。

  • “道”:记读书笔记的规律原理

所以,在本文中,我尽量和你讲读书笔记的底层规律。

也就是说,这篇文章的特点是深度剖析读书笔记底层规律和具体的方法指导。目的是用一篇文的篇幅,一网打尽,让你看完后,一目了然知道读书笔记这些事。废话少说。我们开讲了~

笔记是一个古老文体。读书笔记出现,可以追溯到最原始读书情景。古人说: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里的“手到”,指的就是写读书笔记。什么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顾名思义,它指的是读书+笔+记。也就是,你在读书时,拿着笔(工具),摘抄原文或是写了自己的想法。

讲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写读书笔记?

在物资匮乏时代,古人写读书笔记有两大作用:

  • 一是,储存资料。有句话这样说:“不动笔墨不读书”。
  • 二是,加深记忆,提高读书效率。也就是说,记性不如烂笔头。

从这个两大目的来看,我们不妨来想一想,好的笔记有啥标准?

记录需要做到真实+全面。

谢伯阳曾说:“他和他的岳父凌景埏花了数十年时间编成《全清散曲》,起初未注明出处,出版社的同志要求他们一一注明出处,他不得不花很多时间重查资料来源。为了避免发生类似的错误,在写笔记时候,你应该做到全面地把该记录的内容,写出来。最好还需要标注来源,方便日后寻找。但这并不是要求你要一字不漏摘录。

  • 在高中时,我身边很多同学在听课时,使劲地把老师说的话,一字不漏写出来。
  • 上了大学,身边的同学是上课睡觉,考试前要课件。

显然,这两种方法都是不对的。

前者,你是语音文字的“转换器”;后者,你是信息的“搬运工”。

如今,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大改变。每当我们看到好文章、好视频,会一键收藏,然后就没然后了。你只是当信息的“搬运工”。后面,我会教你避开这个坑。

其实,我们写笔记的目的也很简单,无非是为了在需要资料时,能快速找到对吧?

用一句话来说,花一秒钟找准资料的人,和一年都找不到真正有用资料,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李敖有一个著名的读书法,是“五马分尸”法。他会买两本书,一本用来读,一本用来剪,看到有用的内容,里面剪下来,贴在对应某个标签领域,待他要时,便一目了然。这也是写笔记的用处。

3.能加深记忆和触发思考

好记性确实不如烂笔头。烂笔头不如动脑子,光动脑子不如立即行动。写笔记确实能加速记忆,但它不是写笔记唯一目标。

畅销书作家黄钟毅说:“笔记,不是复制他人,是重组一切信息,为我所用,让脑洞变成行动。”也就是说,复制粘贴式的笔记法是错误的。有用的笔记是能指导行动,是思路再现。换句话说,你的脑袋不是用来记忆的,而是用来思考的。而笔记是大脑的扩容器。如果你只是为了写而写,那就得反思写笔记目的了。

读书笔记是复习的好工具,是节省时间好武器。你想,如果你没写笔记,那只能从头把书再看一遍对吧?但有了笔记,就不一样了。你知道哪些内容,是知识漏洞;哪些地方,你已经掌握了。

从以上读书笔记4大标准,我们可总结出读书笔记4大常见误区。

  • 误区一:错把笔记当成储藏知识的“工具箱”。密密麻麻写满文字和收藏一大堆文章,全没用。
  • 误区二:读书笔记不整理,也不做标签,方到用时,找不到资料。这是在白费力气。
  • 误区三:花大量时间,做精美的笔记,也是不太对的。读书笔记是写来用的,而不是写来欣赏的。
  • 误区四:错把读书笔记当成记忆的“好利器”。读书笔记的本质是思考的“触发器”,是大脑的“扩容器”。

到这里,你对读书笔记应该有一定认识了。接下来,我们来讲另外一个问题。

不少人问我,为什么读书需要写笔记。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想反问你,你不写笔记的原因是什么?

你可能会说:“没时间”。

我们平时很忙。好不容易抽了点时间,出来读书。你还要让我做笔记,太麻烦了。

你也可能说:“写笔记没用啊!”之前,我写了一本又一本笔记,也没啥用处。

如果你有以上问题,那只能说明你不知道写笔记好处,也没有正确做读书笔记方法。

首先,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写笔记的好处是什么?在我看来,写读书笔记有三:

前几天,朋友打电话给我说:“别写书评了,没啥用的。你见过谁靠写书评赚钱的吗?”

我说:“书评确实不能挣大钱,但它至少是一个自我积累的过程。”

他说:“你不如去写小说,写课程,更容易挣到钱。”

我说:“你知道吗?我最近在备课,准备出一套《下班后,读书变现》。

他说:“哦!那近两年来的积累还是有用的。”是的。如今,我之所以能出一套课程,不是凭空制作的啊!这完全是我靠读书、写笔记、写书评积累而来的。可是,很多人不愿意做这样的积累和笨功夫。有学者曾说:“凡卓有成就的学者都在写读书笔记方面下过苦功。”

顾颉刚之子谈及其父时说:“父亲一生治学,留下了一部分极富特色的文字,这就是他从1914年至1980年记了六十多年的、积累了约二百册四百万言的读书笔记,它们已成为父亲全部著述的重要部分。父亲生性遇事注意,并勤于动笔,或写下直接的闻见,或记录偶然之会悟,总之不放过每一个思想的火花,使其留于札牍,把笔记簿当成随手可稽的工具,为作文著书打基础。”

你看,无论学者还是作家,想写出优秀作品,都是从积累笔记开始。这就是读书笔记魅力之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同一时间,同一场景,车上的人看见司机稍微打开窗户伸手去擦玻璃,却无动于衷。然而,玛丽·安德森立马动手画草图。她边画边带动大脑思考着一副“摆动的手臂”,直到“雨刷”的发明。

人们习惯性地把重大发明归功于灵感。我不以为然。灵感固然重要,但比灵感还重要的是捕捉到灵感后的一次次再创造,而创造即是笔记思考过程。

魏格纳看世界地图注意到南北美洲和欧亚大陆海岸线相似,在边琢磨边记录中,才有了“板块漂移学说”。你看!凡是重大发明,都离不开灵感+记录。为什么呢?

因为人的记忆有限。记录不仅有利于加强记忆,减轻大脑的思维运行,释放更多创造力。

严家炎说:“读书要有效果,一定要做笔记。笔记的作用,不仅是为了记下读书的当时产生的那些闪光的思想和精彩的语言,使之不要被遗忘;它还有更积极的意义,即可以促使我们在整理自己原始想法的过程中把思想系统化和深刻化,促使我们摆脱那种“学而不思”的状态,不做思想懒汉。我自己有这样的体会:一些本来尚处于朦胧状态的思想,经过做笔记过程中的加工整理,不仅明确了,而且丰富了、升华了,于是变得一发而不可收,记下一大篇东西来,犹如从蚕茧上理出一个丝头,能得到一大堆蚕丝一般。这就是记笔记的好处。”

也就是说,读书笔记既能触发你思考,也能让你把网状思考结果,用线性思维表达出来。

如果我说,读书笔记可以变现。你可能会说:“扯蛋!你看过谁,靠笔记写出名堂、写出发财。”

你说得没错。读书笔记确实很写出名与利。但赚点买书费用还是可以的。

说一个我亲手经历的例子。这几天,我看了《人生处处是修行》这本书。看完,我内心很有触动,也很想推荐给身边跟我同样焦虑的人。于是,我写了一个1000字的心得,发在朋友圈和微头条。结果,有好几个朋友说自己很焦虑,非常需要这样的书,让我帮忙下单。我借机便跟他们聊个天,促进友谊,也赚了点佣金。佣金虽然不多,但出单量大,攒起也可以去买书了。

你看,这就是写读书笔记确确实实的好处。你花点心思写写笔记,它既能引起别人的共鸣,也能赚点买书费,甚至还能让读书更有仪式感。难道,这不香吗?

好了!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读书笔记本身确确实实存在一种无可取代的价值,是吧?

在我看来,笔记看似无用,乃是大用。自古以来,笔记这种文体,之所以一直存在没有消失,那是因为存在即有合理之处。因此,你千万别再小看读书笔记,把它看做可有可无的事情。

前面,我们认识了读书笔记的定义、标准、常见误区,以及笔记作用。接下来,我们来讲讲你最为关心的问题,如何写好一篇读书笔记。

胡适在《读书》中谈过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 参考诸书,融会贯通,作有系统的著作

我认为这就是读书笔记的底层逻辑。市面上,其他写读书笔记方法,也是这从这四大部分分化出来的。常用的方法有:

2.洋葱阅读九宫笔记法·

4.印南敦史做读书笔记的方法『三行记录法』

“三行”分别是一行采集、一行精华和一行评论

  • 建立一个新文档or打开笔记本空白页,把重要的内容搬运出来(注意标注来源)建议用电子版,可以直接复制粘贴,省时间

这套方法,也可以称为“读书卡片法”。

以上是4种最为常规的读书笔记法。如果你仔细看的的话,会发现这4种方法,我用不同方式呈现。

这里就涉及读书笔记第二个问题,在什么地方写读书笔记,用什么工具呈现笔记。我把它们总结为以下4大类:

  • 在纸质书空白处做标注,或是贴上标签。如果你用微信读书等阅读APP,也可以在书榜添加笔记,写想法。
  • 采用思维导图APP。我推荐Xmind。(之后,我会写一个使用攻略)
  • 使用印象笔记等APP。但我写笔记的用具是用石墨文档
  • 使用自媒体平台功能,比如微信朋友圈,豆瓣笔记区,今日头条微头条,等等。

我用石墨文章写出来的笔记

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笔记法。

一般来说,内容含金量高的书,我都会买纸质书,特别是哪些大部头的书。

步骤二:边阅读边在标注

我的阅读路线是这样的看书籍封面——看目录——在目录or序言棒空白处,我写下读这本书的目标或是心中困惑的问题——翻到自己感兴趣的章节——正式阅读——想法出现,立马拿笔写下关键词——贴便签

步骤三:停下了休息,利用碎片时间抽空整理刚才阅读心得

我习惯用问题+答案的形式,整理。然后,我还会顺手发到自己的自媒体平台。常用的有豆瓣广播&笔记区、微头条和朋友圈or读书营的小打卡。

步骤四:写读后感,写书评

只要是我认真阅读过的书,我都会把笔记整理成一篇写书评。

一来,可以作为自媒体变现的文章;

二来,加深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很多时间,我写笔记和写书评,所用的时间,是阅读时间的3倍以上。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原因很简单。无论是读书还是写笔记,读写的最终目的是为我所用。所以,写读书笔记有一个重要的法则,那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造自己的想法。用普希金的话来说“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

因此可知,好的笔记不在于记录什么,而是要遵循三原则:

这三个原则,属于构思层次,但光想还不行,还需动手写。

例如,你读完我这篇文章之后,最关键一步是能行动。拿出一张纸,或新建文档,你可以试着这样实践:

  • 「我的行动」掌握新的笔记法
  • 「我的构思」运用笔记三原则构思。首先,为什么说笔记的意义不在记录,而在于自我创造。其次,你认为这种笔记法如何?利与弊是什么?把自己所有想法写出来。最后,学习完这篇文章后,你的具体行动是什么?
  • 「封存」把文章有用的方法收集或者金句收藏起来。

以上的做法是践行笔记三原则的具体方法。但这样还不够。记笔记后还需要整理和运用。写笔记还需吻合笔记底层逻辑,也即是

①思考:用笔记三原则思考,创造自己笔记

②整理:分类归档,建立知识体系

③选择:挑与目标吻合的笔记,亲自践行

我们知道,笔记是一个传统概念。做笔记方法也不尽统一。但爱默生说:“世界上最难的任务是什么?是思考。”记笔记也如此。无论我们用何种工具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写笔记,最重要的环节在于你的思考+记录想法。也就是说,笔记,最难最为关键是的部分在于思考。

所以在我看来,记笔记重在自己思路、想法,而非搬运他人的东西。用公式表现为:笔记=记录思考+整理+践行。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

1.正确认识读书笔记。笔记不是储藏知识的“工具箱”,也不是记忆的“好利器”,而是思考的“触发器”。

2.读书笔记的作用。读书笔记是自我积累一种手段,也是变现一种形式。

3.读书方法和工具有多种多样,但底层逻辑离不开这个公式笔记=记录思考+整理+践行。

我是带你流浪于书籍世界的@流浪世界

每日读书,告别颓废,终身成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提加薪绝不能用的9大理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