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求职如何通过简历增加应聘成功率?

相信应届生在求职的时候都会遇到投递了很多简历都没有回复的情况,然后大部分人就会认为是简历做的不够好,不吸引HR。这样理解是没错,投递简历没有反馈的一部分原因是你的不够吸引人。然而,如果你投简历不注意方法,即使你的简历做的再完美,HR可能看都还没看你就被刷掉了。

那么,求职应该如何投简历呢?

最简单的就是第一时间投递简历了,应届生一定要经常刷新招聘网站/APP,查看最新发布的岗位信息。一般来说,新的岗位投递的简历还不是很多,如果你投递了,只要你的简历没问题且和该岗位匹配度较高,HR基本上当天就会联系你。抓住这个时机,有时候可以获取意想不到的结果,如果一家公司的职位已经发布几个月或者半年了,还在招,那你就不要投了。这可能说明,他们根本就不是真的招人。但是有个缺点,就是HR刚开始可能会比较挑,所以应届生要好好准备。

什么时间段投递效果最佳

根据调查表明,工作日的周二到周四,是投递简历的合适时间,其中周三效果最佳。至于一天中最佳的简历投递时间,同样也最好选在HR上班期间,上午9点到11点效果最好,下午则可以在13点半到15点半期间发送。

原因1:周五上班很多人心都比较散,所以周五收到的简历当天基本不看,招聘通常积压到下周一才会看,但是通过周六周日两天邮件的累积,简历早就排到邮件列表的最后去了。

原因2:职场人士通常会在周一及周五进行工作总结和计划,很多会议也安排在这两天。紧邻周末的头尾两天,负责招聘的HR看简历的时间较少。

原因3:周末期间大多数HR一般不会处理邮件,因此周末的简历邮件累积非常多,很多都排在列表非常靠后的位置,甚至埋没在一堆垃圾邮件里,到了周一也难被发现。据《中国人才趋势报告》,周六的邮件回复率比工作日低16%。

很多应届生找工作的时候回很迷茫,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所以会选择“海投”(简单的扫一眼职位,直接选中一整行全部投递简历,这就是所谓的海投者)。投递简历前,一定要先定位自己,未来想要往哪方面发展,想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找准定位后,再去选择相对应的行业、选择公司,这样不仅可以较精准找到匹配度高的岗位,还能通过岗位需求来修改简历,也能大大提高投递简历的成功率。

应届生求职时,要多下载几个求职app,目前主流的求职app有:BOSS直聘、拉勾招聘、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猎聘。

因为只用一个求职app往往没有那么多你想要的招聘岗位,一些公司也许只用某一个招聘网,如果你用的刚好不是那个,而岗位刚好是适合你的,那么你就会错过。所以最好是多准备几个求职渠道。

面试时间的选择也比较重要。一般面试的黄金时间是在周二上午10点半。当接到面试通知电话时,千万不要当天上午接到面试通知电话就问下午可以吗?即使对方这样问,你也不要答应,因为只有半天不到的时间,你的准备肯定不会很充分,最好的就是选择第二天。一定要合理利用选择见面时间的机会,尽量保证双方都处于良好状态。

简历是敲门砖,而投简历这项敲门技术好不好,直接决定了你有没有面试机会。所以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关于如何投好简历这个问题。

投多少简历才能得到一个面试机会? 

    本次《简投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有半数人在投了1—10份简历后得到了面试机会;另外,值得注目的是,投递简历的份数与获得面试机会成反比,也就是说投得越多,面试机会反而越少。所以,今年你还会海投吗? 

天天投简历,三天内有回复是主流 

    调查报告显示,44%的人每天都会投简历,32%的人2—3天投一次简历,仅1成受访者表示:想投就投,没有定时。在人群分类中,应届生找工作“想投就投”比例最高。

    近5成的受访者表示:最近一次投简历,三天内能收到回复,其中当天能收到回复的求职者不到1成;此外接近20%的受访者表示会在4—7天内收到回复。由此可见,投简历七天内没回复,基本可以放弃等待。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前程无忧也曾做过同样的《简投调查报告》,同一问题,当时有近6成受访者表示在三天内收到了回复,两年过后,数据比率下降了10%,投简历得到回复的速度变得有点糟糕! 

通过手机投简历变成日常 

    调查显示,招聘网站仍然是最重要的投递简历渠道,同时通过手机移动端投简历的人也越来越多,列在第二位。对比2015年同期调查,2015年排在第二位的投递渠道是企业/HR邮箱,手机移动端这一渠道排在了第三位。 

海投与重复投递现象永远存在 

    海投一直是被企业垢病的行为,但是仍然有人在海投,且不是少数。本次调查发现,个人采用海投的原因主要有三个:①简历长时间没回音;②有多种意向或是工作意向不明确;③转行或转岗。其中“简历长时间没回音而海投”的得票最高。

    另外一个糟糕的现象是,投完简历后有21%的受访者表示不会记录自己所投的公司。而在2015年的相同调查中,仅有8%的人表示不会记录所投公司的信息,时隔两年,选择“不记录”的人数上升了13%,令人震惊。这不是一个好的求职习惯,想象这样一个画面,公司来电通知面试,你在电话这头却呈现出断片茫然状,公司对你的印象分一定会大打折扣。

    当心仪的岗位没有回音,66%的受访者表示会再次投递,在会重复投递的人群中,有62%的受访者表示会相隔一周再次投递。 


投简历高峰时间:白天和上半周

    根据前程无忧发布的《简投调查报告》结果显示,上半周(周一、周二、周三)投简历的票数最高,得票率达80%左右;而下半周(周四、周五)投简历的得票率为39%;周末投简历的得票率为24%。

    另外,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在上午投简历的受访者占总人数的41%,也是占比最大的人群;紧随其后的是28%的受访者选择在晚上投简历;选择在下午投简历的受访者占22%;其余会在中午、凌晨投简历的受访者分别占6%和3%。(见图1)

图1:一天中,个人投简历时间段分布图


大数据反映的是大部分人投简历的习惯,问题回到每个人投简历上,让我们剖析一下从投简历后到收到面试电话之前,这期间到底发生了哪些事。 


    如果你在招聘网站上存放过简历,那么一定会对浏览、下载和导出等等这些词很熟悉,这些词代表着HR操作简历的“动作”,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这些词背后的含义。也正因为很多人不了解这些词与简历的相关性,就会产生各种疑惑:比如,为什么我的简历没有浏览?为什么简历只被浏览却没有面试?亦或是,HR整天在折腾简历,浏览简历无数遍,却仍然没有面试电话,这是为什么?

    要解答以上这些问题,必须要先了解这三个“动作”的含义:
    浏览:HR查看了求职者的简历,包含个人主动投递和HR搜索、下载的简历。
    下载:HR搜索查看了个人简历后,付费下载,下载后可以看到联系方式。

    有位网友把投简历获得面试机会比喻成打游戏,要过关闯将,历经层层关卡才能最终拿到一次面试机会。 

第一关:为什么HR不看我的简历?

    简历被浏览代表HR/企业方查看了你的简历。简历石沉大海,连浏览也没有,说明你的投递方法发生了问题。可以这么做:

1.增加投递简历的渠道
比如企业网站上的招聘窗口,再比如多个招聘网站投递。

2.改变投递简历的时间
原来喜欢上半周投的,可以换成下半周;原来晚上投的,换成白天投。每位HR的工作
时间安排可能是不一样的,尝试不同时间去投递能增加投递成功率。

关于邮件,我们需要注意:
(1)邮件标题可以求新,但要适度;
如,应聘XX岗位+五年产品运营经验+姓名;
(2)邮箱名称不能太怪和不雅;
(3)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发送简历 。 

第二关:为什么简历只是被浏览,却没有面试电话?

    原因只有一条:简历没写到位。想象一下,一位HR的邮箱中有几百份简历,当他点开一份简历,查看想要看的内容,如果找不到与招聘岗位相合适的内容,HR就会迅速关闭此份简历。所以我们必须要检查简历中是否有HR想要查看的内容。

    什么是HR想要查看的内容?答案就在招聘广告上。当简历呈现的内容与招聘职位要求相匹配时,该份简历被HR挑中导出或是下载的可能性会很高。这里其实出现了一个名词——岗位匹配度。岗位匹配度,就是指个体与岗位的匹配程度,包括任职资格、岗位职责与员工个体特征相匹配的程度以及岗位报酬与员工需要、动机匹配程度,前者是前提和基础,后者则是关键。 

    对于个人而言,接下来的任务是如何让简历与目标岗位相匹配?

    1. 与求职岗位息息相关的技能、特长、经历必须突出,其他可以不写

    简历不是所有工作内容的呈现。简历之所以被称为简历,代表着它的任务是在有限的篇幅内把与应聘职位相关的优势突显出来,这样的简历才是简而有力的。

    ①列举一项或多项你参加或承担的重要项目或计划,你在其中的职责和贡献,在达到或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之外,你还做出了哪些其他贡献;

  ②你是否有什么建议曾被上司、部门或是公司采纳?若有,说明其内容、在实施这些建议时你的作用以及你因此取得的业绩和资历;

  ③你是否管理别人工作?若有,有多少人在你的领导之下?他们是哪种层次的员工(文秘类、技术类、业务类、行政管理类等)?

  ④你是否处理过紧急或危险情况?并对此加以说明;

  ⑤你培训过员工吗?若有,说明有关的方法、程序或内容,说明这种工作是你主动自愿还是上级的要求;

  ⑥你做过哪些给你带来满足感,或者得到上级、管理层或客户表扬和认可的工作;

  ⑦你有哪些突出的贡献为公司增加了利润和收益、节约了费用和时间、扩大了客户群、降低了员工流失率、提高了生产率、改进了产品质量、削减了库存、建立及改进了工作流程,并用具体数字加以说明。 

第三关:简历有被导出或是下载,但仍没有面试?

    如果说在第一关和第二关的时候,个人可以主导改变的因素占80%的话,那么在第三关的时候,情况变得复杂化,因为简历投到这里,再被拒绝的原因会有很多,有些原因HR是不会说的。比如:①直属主管认为同时被导出的简历中有更匹配的人选;②公司流程太长了,还在等待相关人员的确认中;③内部或是猎头推荐过来更合适的人选;④这个岗位被取消了,不招了;⑤简历本身有硬伤,不比较不明显;⑥也有可能不是你不够优秀,能力达不到,只是公司方面的原因,招聘有变动:比如发觉因岗位需要长期在异地驻扎,不如直接找当地的候选人来得方便…… 

如果对此公司很心仪,那么可以再次修改简历。但这次的修改可能是需要深层次的分析与整理:比如,你的简历是否体现出了你的职业发展脉络,再比如简历上是否有HR或是企业比较在意的空白期?你的简历是否给HR一种不稳定的暗示等等,总之这类修改不是排版的问题,不是小修小补的问题,而是要回到最开始的地方,自问一下为什么要跳槽,为什么要投递这家公司,你的简历上有没有吸引这家公司的特质。

    2. 修改简历后,可以再次投递,但要拉开时间。2次以后仍没戏,是时候放弃这家公司了。

    4. 到了这步,没通过的原因可能是个人的问题,也极有可能是公司层面发生了变化,而个人能改变逆转的机率不如前面两关来得高。总之这时心态要好,千万不要灰心丧气,再战“江湖”的信心还是要有的。 

关于投递简历的几招“野路子”

    找工作(简历+面试)这个过程是一场博弈,你想占主动,一定要站在对方(企业/HR)立场想问题,猜测对方喜欢什么,然后投其所好,才能吸引对方的关注。所以投好简历的思考角度就变得多元化。这里建议几点:

此次“简历投递习惯行为调查”共收到在线样本数1989份,其中男性占55%,女性占45%;10%有1年工作经验,21%有1-3年(含三年)工作经验,18%有工作3-5年(含5年),23%有5-10年(含10年)工作经验,18%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应届毕业生占10%。在所有参与调查的人群中,来自民营企业的人占51%,来自国企的人占14%,来自外资(含合资)企业的人占20%。】

要想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不仅专业功底要好,而且简历也要做得好,这样才能有面试的机会。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讲,怎么制作简历,学校里也没有人教,只能靠自己从网络上找相关的资料来学习。

知乎上关于问题“如何做一份优秀的简历?”有近300个答案,有一些优秀的答案是很值得大家来学习的。

另外应届毕业生求职网有一个论坛,虽然现在已经不怎么活跃了,但以前发布的一些优质内容还是非常值得大家现在继续学习,也有一些网友上传了一些优秀的简历模板。

大家可以从这两个渠道上来学习简历制作的相关技巧。

下面我总结一下应届毕业生制作一份优秀简历的方法,分享给大家。我们主要做3件事。

1、找到一份优秀简历模板。

2、对自己要应聘的岗位进行分析,弄清楚企业要求你要具备怎样的能力。

3、知道一份简历都由哪些内容构成及写作技巧。

好的简历模板是结构清晰、内容有条理、排版简洁美观,这样HR看着舒服,也能快速判读应聘者是否满足岗位要求。类似于下图的这种模板可以说是好的模板。该模板在赠送的模板中有提供。

简历模板切记不要重形式轻内容,花哨的样式反而让HR不方便找到他们想要的信息。在选模板的时候也不用追求数量,网上有人分享上千份的简历模板,其实一个都用不上,而我们可能需要一两种样式简洁的模板就够用了。

我们在做简历的时候,需要根据我们要应聘的具体岗位来进行撰写相对应的内容。所以我们在投递简历的时候,不要一份简历走天下,投递所有的企业。不同的企业在工作内容和能力要求上会有差别。我们很难用一份简历匹配所有的企业要求。

找企业岗位的时候,可以在正规的招聘网站查看,如BOSS直聘、拉勾网、智联招聘等,当然这些平台有时候由于监管疏忽,也会有虚假信息,所以对每一条招聘信息都要认真辨别。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岗位,看这家企业要让我们具备哪些能力。

能运营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做品牌宣传。

能撰写公司活动新闻文章,发布在各媒体平台。

能协助市场部门开展活动。

这样,我们就需要在简历里体现出来我们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运营方面的能力、文章写作能力、开发客户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简历的基本内容由以下几项构成,一般写满一页就可以。

我们要面试的岗位名称是什么,求职意向就写什么,不要写多个求职意向。

个人信息至少要包含姓名、电话、邮箱、地址。其它的信息如果有亮点就可以写上,如果没有,就不用再多写。

教育背景需要介绍清楚哪个学校、什么专业、起止时间,另外可以写上和岗位相关的主修课程。比如新媒体运营一般要求有微信公众号运营、图片处理、html代码等相关基础,如果有相关的课程就可以写上。像网络整合营销、SEM搜索引擎营销、PS、html等。另外,如果学习成绩比较好的话,也可以体现出来。

和企业岗位要求匹配度比较高的就是项目经验或者对应的实习经验。如果没有实习经验,那么做过的一些项目或参加过的实训可以重点写一下。

项目经验的写作,大家都在说的就是用“STAR法则”来写作。即Situation(情形)、Task(任务)、Action(行动)、Result(结果)。

T:负责运营个人微信公众号“XXX”

A:每天推送X篇原创文章,并在知乎相关问题下做高质量回答X个

R:涨粉X个,累计阅读量X

项目经验的结构使用了“STAR法则”,在写作用词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项目经验中需要出现和岗位职责相关的关键词。比如和新媒体运营相关的关键词有各平台的名称、运营相关的关键词比如涨粉、活动策划、用户运营等

上图项目经历中出现的“民营经济”、“ERP商业沙盘”、“市场营销策略”、“财务预算”、“企划案”等词就是和市场营销有关的关键词。

在描述项目经历的时候,需要用一些描述行动的词来进行表述。比如“撰写”、“制定”、“策划”等。

上图项目经历中的“奔赴”、“组织”、“带领”等词就属于行动词。常见的行动词如下。

节选自《应届生求职简历全攻略》,该电子书在赠送的电子书中有提供。

在项目经历中,用数字说明结果,更加具体,也更能引起HR的注意。

另外在项目经历写作的时候,如果结果不是特别理想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扬长避短。比如微信公众号粉丝只增长了50个,这样的结果写上去,很少有企业会给面试机会。粉丝增长不理想可以突出写作能力或者排版及活动策划等。

应届毕业生求职,校园经历或一些社会实践经历能起到加分作用。校园经历的写作最好也是要和岗位职责对应。比如岗位职责中有要求良好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这时候就可以把曾经做过的活动写上。经历的描述结构同样是使用“STAR法则”。

如果获奖比较多,就选含金量高的来写,一般不超过5项。如果有其它的亮点,可以写上。

通过分析岗位职责后,我们可以梳理出企业要求我们掌握的专业技能。比如新媒体运营会要求熟练使用PS、视频编辑软件等。我们就需要在这一项中写上对应的技能。证书方面有重要的证书可以写上,没有的话,就写最基本的计算机和英语证书。

自我评价不是必须的。如果要写的话就突出个性。HR最不喜欢“自恋心态”的自我评价,像“我有非常强的团队精神,良好的沟通技巧”,这样的内容太宽泛,突出不了个性,别人也会写。

自我评价在写作的时候也要和岗位需求的能力对应。另外可以写上具体的事例来进行佐证。

节选自《应届生求职简历全攻略》

以上是做一份优秀简历应该具备的最基础的内容。好的简历都是改出来的。先了解清楚简历的每一部分的写作要点,然后在格式及文字描述上下功夫。这样我们的简历才能让引起HR的注意。

关注我的公众号:Dream老师,回复【简历模板】获取优秀简历模板,回复【求职攻略】获取2本求职攻略电子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应届生初次工作简历模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