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重庆本科毕业,想找一个发展空间大的工作,可以去哪个平台找?

6月23日,重庆日报邀请重庆邮电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韦柳琴,解读学校相关招生政策、专业优势、就业情况等问题。今年重邮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招生计划人数为5200人,新增了1个本科专业工业智能招生。

学校被誉为“中国数字通信发祥地” , 创下多个第一

重庆日报:请介绍一下重庆邮电大学的基本情况?

韦柳琴:重庆邮电大学是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邮电高校之一,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重庆市共建的一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信息通信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办学70年来,为信息通信行业和地方培养输送了10万余名各类人才,被誉为“中国信息通信人才的摇篮”之一。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5万余人,其中研究生4200余人。在职教职工19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830余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900余位。学校现有学院16个,本科专业60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实施专业5个、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16个、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类特色专业5个、重庆市本科一流专业20个、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群4个,涵盖工、理、经、管、文、艺、法等学科门类。拥有重庆市“双一流”学科3个、重庆市重点学科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经教育部批准具有推荐本科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学校的工程学科和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坚持自主创新,是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基地,被誉为“中国数字通信发祥地”。学校曾先后成功研制第一套符合国际电联标准的24路、30/32路脉冲编码机和120路复接设备及其配套仪表,参与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并设计出世界上第一颗TD—SCDMA基带芯片,制定了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PA国际标准,研制出我国安全领域信息隔离与交换关键设备,研发出全球首款支持三大工业无线国际标准的工业物联网核心芯片。

学校曾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等殊荣。

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500余项,承担省部级项目近2000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00余项,其中包括了国家级奖励3项,省部级一等奖26项,授权专利近1500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300余项。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重庆市首批“绿色校园”、“数字校园”示范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和“平安校园”示范单位。

考生一定要符合相关专业(类)选考科目的要求

重庆日报:今年学校的招生计划人数是多少?在重庆分布情况和招生政策是怎样的?

韦柳琴:今年我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招生计划人数为5200人,今年新增1个本科专业工业智能,纳入自动化与电气工程类大类招生。

在重庆有本科提前批(国家专项)、普通本科批(含地方专项)、艺术类A段、体育类批次。重庆今年是高考综合改革第一年,重庆考生在报考我校时一定要注意,选考科目一定要符合对应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

重庆日报:为了让考生对学校的录取规则有详细的了解,请介绍下学校的录取规则。

1.除内蒙古自治区外,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采取“分数优先”原则,按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

2.对内蒙古自治区考生的专业录取实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原则择优录取。

3.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录取中,考生的投档成绩相同时,依次比较数学、语文、外语成绩,相关科目成绩仍相同时,则调整专业计划录取。

4.软件工程专业,仅录取填报了该专业志愿的考生。

5.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填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考生只能在同批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之间进行调剂,未填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考生不能调剂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录取的学生不得转入其它专业学习。

学校采用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组织的艺术类统考专业成绩作为艺术类专业考生的专业成绩。

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须体检合格、专业成绩及文化成绩达到该省(自治区、直辖市)控制分数线。

在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按考生的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投档成绩相同时依次比较专业成绩、文化成绩,相关科目成绩仍相同,则调整专业计划录取;在顺序志愿投档的省份按考生的综合分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综合分计算方式为文化成绩+专业成绩,美术类专业综合分的计算方式为(文化成绩÷文化考试满分×100)×40%+(专业成绩÷专业考试满分×100)×60%,综合分相同时依次比较专业成绩、文化成绩,相关科目成绩仍相同,则调整专业计划录取。

报考体育类专业的考生须体检合格,专业成绩及文化成绩分别达到该省(自治区、直辖市)控制分数线,在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按考生的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投档成绩相同时依次比较专业成绩、文化成绩,相关科目成绩仍相同,则调整专业计划录取;在顺序志愿投档的省份按考生的综合分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体育类专业综合分的计算方式为(文化成绩×30%)+(专业成绩×70%),综合分相同时依次比较专业成绩、文化成绩,相关科目成绩仍相同,则调整专业计划录取。

同时,根据专业培养要求,英语类专业及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其余专业不限制外语语种,但学生入校后均以英语为第一外语安排教学,建议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填报。学生体检标准执行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

同时,报考美术类专业的考生要求无色盲,报考体育专业的考生要求男生身高不低于168cm,女生身高不低于158cm。

重庆日报:如果在进入学校之后,专业并不是自己喜欢的,学生是否可以提出转专业,条件上需要满足哪些?

韦柳琴:学生可以申请转专业。按照《重庆邮电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修订)》,时间安排在一年级或二年级末,学生符合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的可以提出转专业申请,填报两个专业志愿,原则上学院不得设置转出限额;

艺术类、体育类专业不得转入普通类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不得转入其他专业,下一批次不能转入上一批次专业。

重庆日报:现在很多学校都在搭建国际合作交流的平台,出于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的需要,学校都有哪些举措?

韦柳琴: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推进国际化合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俄罗斯、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和港澳台地区40余所高校开展人才联合培养、短期学生交换/学分交流、带薪实习及短期科技与文化交流等项目,着力推进中美、中加、中俄、中英等合作办学项目,推进 “1+2+1”“2+2”“3+1”“4+1”等模式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与法国巴黎高等电子学院建立了我市首个境外联合办学基地,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在校生公派出国学习交流项目。

学校来华留学教育取得新突破,是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来华留学生项目高校,在校长短期留学生规模每年达400余人,是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留学生项目高校,并作为西南地区唯一高校通过首批27所试点高校接受国家来华留学质量认证。

毕业生岗位供需比高达5:1 就业质量高

重庆日报:就业,不管对于学子还是家长来说,是他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请介绍一下学校各专业学子的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

韦柳琴: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以信息技术为特色和优势的重庆邮电大学毕业生实现充分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时代机遇。

学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充足。

每年超过1000家以信息通信技术为特色的优质企业来校招聘,学校举办秋季双选会、春季双选会、专场招聘会、行业专类招聘会等各类招聘活动近500场,毕业生就业选择空间大,毕业生岗位供需比高达5:1,90%以上毕业生可以通过校园招聘平台直接签约。

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高。

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近60%毕业生就业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近30%毕业生进入500强企业就业,25%的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和出国深造,毕业生工作满意度95%以上。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深受用人单位肯定,用人单位总体满意度高达98%。

信息与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发展,必将对信息高端人才提出更旺盛的需求,学校毕业生依托行业充分高质量就业的特征将进一步得以体现,毕业生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

每到五四,B站都要出一部关于年轻人的宣传片,而今年的宣传片和往年相比,有些变味了。

这部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合作推出的短片,主题叫《不被大风吹倒》,讲述了两个莫言亲历的故事,本质上就是告诉年轻人:在人生的至暗时刻,无论前途多迷茫,都要挺过去,不要躺平,更不要摆烂。

回想从前,2020年B站的宣传片《后浪》,让一代年轻人充满信心,因为视频告诉他们,你们这一代拥有比前浪更多的资源和更多的可能;2021年《我不想做这样的人》,则奉劝年轻人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在网上跟人打嘴仗,现实环境很好,干啥都能挣钱。

而今年,B站宣传片竟然教年轻人如何面对艰难时刻。一位网友对这一画风的转变做了比较精当的评论:这三年,宣传片从锋芒毕露到一点点收敛,再到正视年轻人的困境,就像眼睁睁地看着一位年轻人逐渐被磨去棱角。

事实真是如此吗?深蓝财经选择在即将到来的毕业季和几位2022届毕业生聊一聊,他们的现状以及工作问题。对他们来说,与自己同台较量的年轻人将从去年的909万人增加至1076万人,PK难度再次上升。

通过人才引进,上岸事业编

周源远 | 东南沿海某211高校,本科

我叫周源远,某211高校本科生,重庆人。

去年此时,我还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因为学长学姐貌似在毕业前都落实了一份在外人眼中的好工作。那时我想,“明年的今天,我也应该不错。”

但从去年9月份开始,当考研的压力逐渐显现,我一度陷入了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甚至想过放弃。每次我一抬头,书桌前的科比海报,周边泛起的褶皱,似乎都在不断提醒我,属于我的辉煌时代已经结束了,我可能考不上研,也找不到心仪的工作。到考前几天,心中的担忧与沮丧堆积成山,但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前上。

最后考研成绩出来,还不错,但是和对手比起来显得不够。既然如此,那就立即准备考公。

就这样,书桌上的考研资料渐渐被一本本考公教材所取代,几乎每一天,我都在和一些“莫名其妙”的题目纠缠不清。但就在我每天沉迷于刷题的时候,突然有一天,辅导员在群里发了一个通知,西南某地级市有一场“招才引智”活动,带编制而且无笔试。

辅导员鼓励我们都去试试,于是我参加了一个当地区上的线下面试,以及一个市属电视台的线上面试,成绩分别是84.6分、岗位第一,86.6分、岗位第二,在所有上岸的人中应该能进前十。

突然降临的好运,让我有些措手不及,虽然没能回到自己的家乡为人民服务,但我已经心满意足,“1、2千的工资也好,3、5千的收入也罢,稳定更重要不是吗?”

面试浦发,以为是管培生结果是柜员

陈橙 | 本科双非二本,末流985硕士

我的起点不高,本科就读于老家周边城市的一所双非二本,原本能上个二本就很心满意足,但是后来实在不知道毕业之后可以干什么,所以决定考研,最终成功上岸煤矿省某985高校,法学专业,已过法考。

2021年,我跟室友们一起加入了考公大军,每天沉浸在刷题的枯燥生活中,秋招完美错过。我后来报了国考一个180:1的税务岗位,成绩126.5分,未能进面。紧接着,我又准备了山东省省考,仍然失败,参加的家乡定向选调上个月刚出成绩,竟然都没进面试。可是我每天都很努力了啊,始终每次差那么几分,是我学的不到位,还是上天在故意捉弄我啊!

考公期间,我也投过十多份简历,基本上都是国企,大多数石沉大海。截至3月底,我就只收到一个省属国企offer ,不过,听说该国企近几年效益不好,所以放弃了。现在回过头看,那阵的我,真不知道有什么资格心高气傲。

4月中旬,我收到了某地市级浦发银行的一面和工行笔试,最后工行笔试未过,浦发面试以为是管培生,结果看到邮件才知道是柜员,管培被刷了。虽然我不想当柜员,但还是去参加了面试。直到现在,毫无进展。

要是我毕业都找不到工作,大概率就是去律所吧。

姜皓 | 某示范性微电子高校,硕士

我所在的学校,是全国9所示范性微电子高校之一,专业是IC设计方向。

去年秋招时,我和同学们差不多人均手握二十几个offer,像大疆、哲库、阿里以及国外一线芯片企业、国家级研究院等等,都抛来了橄榄枝,开出的年薪普遍在40万以上。阿里平头哥最让人瞠目结舌,成都IC岗,50万以上,大家的第一反应是太离谱了,在上海开到50就已经是top级别了,更何况成都。而在往年,硕士应届毕业生的薪资也就30万元左右,互联网大厂会多20%-30%。

我们这么抢手,还不是跟芯片人才缺口大、相关企业数量增长快这两个重要因素有关。从数据上看,2021年(截至12月1日),国内芯片设计企业由2020年的2218家增长至2810家,全年芯片行业投资总额预计达到1500亿元,是近两年行业里数量增长最快、拿钱最多的一类公司,相应地,设计工程师成了市场中最吃香的职业。

虽然拿到的offer数量不少,但我们也会非常理性,除薪水外,还会衡量地域、团队实力以及能不能学到技术等因素。如果接到北京、上海这两个城市的offer,还要考虑户口问题。

思来想去,我最后选择了某一线城市的一家芯片设计公司,公司规模在五六百人左右,其中80%是研发,以前都只是社招,今年由于缺口太大才开始的校招,给我的薪资是40w+。

抛开钱的问题,人情是我选择这家公司更为重要的原因,一位跟我关系不错的学长,就在这家公司任职,他平时会把一些小的技术问题交给我处理,也会帮我答疑解惑,对我的帮助很大。后来我才知道,这实际是学长帮公司抢人的一种策略,毕业了直接拉过来。

我进入公司以后,第一年主要就是接受培训和做一些不大的项目。等从业3年到5年技术成熟之后,再跳槽到其他公司,到时候就成了创业公司特别想拉入伙的“香饽饽”,薪资翻2-3倍不成问题。

海投30份简历无果,心态被搞崩

王智 | 理工类双非,本科

我在一所理工类双非一本读会计学,能考上这所大学是我参加了两次高考的结果。大学四年,我的成绩在全专业里算不上拔尖,但也不拉胯,去年3月,我决定考研,目标是上岸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金融专硕。

但很惭愧,经过近一年的准备,我最终连国家线都没过。其实当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完了”,因为专业课很多不会,只好胡编乱凑。上学年期末,待我把论文开题报告和实验课上完,就紧接着买了公务员的书备考,但另一边我又想找一份工作保底,所以在备考期间海投了简历。

一时间,学校里的评测,应聘时的笔试、面试,以及写、改论文,犹如滔滔洪水占满了我的日程,使我身心俱疲。

今年春招,加上我在各种招聘软件上投的简历,大约有30几份吧。春招收到的面试,有传音控股采购岗、格力财务、OPPO财务岗、重庆铁塔财务岗、四川电信客户经理,机会看似很多,但最后几乎通通“阵亡”,要么内卷极其严重,一面二面挂,要么二面之后杳无音信。

我自己在软件上投的简历,也有HR表示可以聊聊,但转念一想,自己真的愿意跑到离家2000多公里的地方一个人打拼吗?答案是否定的。

可能在我们县城,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就像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卖猪肉一样,都是一个笑话,当听到的闲话越来越多,我的性格也开始变得敏感多疑——

家人一唉声叹气,我就会想是不是因为我没有工作拖累了他们?学校催三方,辅导员在群里喊同学们填就业信息,我就会怀疑全天下是不是只有自己没有着落?考上研的室友在群里分享她的喜悦,这本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我会认为她是在我面前故意炫耀。

当以前的各种畅想被现实一一击败,我的心态可以说彻底崩了,这种每天自我分裂,又在自我治愈的心理起伏,好像把我拉回到了第一年高考失利的日子里。

回老家上班,月薪4k很满足

何力 | 双非二本,本科

我读的是生物技术专业,2021年底通过校招收到了学校周边公司一份应届生岗offer,公司跟疫苗相关,但因为想回家拒绝了。

放寒假期间,我又拿到了家乡省会城市一个制药国企化验岗offer,当时非常激动,想立马答应了。然而父母却表示别着急,建议先过去看看环境怎么样。

一天下午,我抽空循着导航找到单位所在地,一个县城的工业园区里,交通非常不便。在大门口转悠了近一个小时,除了一辆通勤车,没有任何私家车出没。我宽慰自己,地方偏远了一点没啥,只要待遇、福利可观,依然可以试试。

然而,HR却告诉我,本科生每个月的工资只有2300元,扣完五险一金,大概还剩1900多元。左思右想,实在是觉得工资太低了,再加上全家反对,因此又拒绝了。

这时候,时间已经到一月份了,我开始有些焦虑,一躺床上,额头上就像一块秤砣压着一般,久久难以入睡,好不容易睡着了,有时候深夜都会惊醒,心脏始终堵得慌。因为我没有考研,跟风准备的所有编制考试又在疫情的影响下全部延期。

好在我还是幸运的,没过多久收到了家附近一家生物工程公司的化验岗offer,在放下所有顾虑之后,干到了现在。

工作还算清闲,每天就做做实验,早八晚五点半,骑行十五分钟到家,一个月到手四千多。跟身边的同龄人比,我没有啥远大的志向,这种平平淡淡的幸福足以让我快乐。

(*应受访者要求,周源远、陈橙、姜皓、王智、何力皆为化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专生毕业后工作怎么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