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分配指的是什么

  近段时间,“三次分配”成为舆论热词。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再度提及这一概念,让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什么是第三次分配?如何推进第三次分配?此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决定》指出: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中央提出的有关表述,不仅明确了第三次分配是我国收入分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确立了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在我国发展进程中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化进程中,效率是第一次分配的核心要义。市场主导、效率为先的分配逻辑,一方面激励了人们的生产热情,创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辉煌成就,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了阶层分化与贫富差距。2020年发布的一项央行报告显示:中国城镇居民净资产最低的20%家庭净资产仅占全部家庭净资产的2.3%,1%的尖端家庭占据了17.1%的净资产。面对这一局面,仅靠政府调节维护分配公平,难免力有未逮,这也正是当下强调第三次分配的重要原因。

  简单来说,第三次分配与慈善捐赠的内涵近似,但又不能简单等同于慈善。第三次分配有别于第一次、第二次分配的关键差异,就在于其“非强制性”。

  具体而言,结合时代背景,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无疑是重中之重。如果说过去我们对效率强调得更多,那么今后,公平必须被摆到更重要的位置上。当然,公平也有“结果公平”和“机会公平”之分。一方面,现阶段更需要的公平仍然是“机会公平”;另一方面,在经济上处于优势地位的群体,也应采取切实行动,改善分配结果上的不平衡与不公平。

  在端正思想的基础上,理顺三次分配之间的关系,对做好第三次分配同样十分重要。直观地看,在第一次分配中,市场起主要作用,在第二次分配中,政府起主要作用,而在第三次分配中,起主要作用的经济主体既受到市场的影响,也受到政府的影响。在分配顺序上,第三次分配并不像其名字一样处于第一次分配与第二次分配之后,而是与前两次分配平行进行。经济主体思想观念的转变,不仅可以体现为慈善捐赠,也可以通过市场逻辑让第一次分配变得更加公平;与此同时,政府在第二次分配中所采取的调节措施,也会对第三次分配形成激励。

  要让非强制性的第三次分配有所发展,培育重视公平的理念、改变人们的自利思想,是重要的社会基础。要有效引导第三次分配,使其社会效果得以最大化,转变主流社会的观念与国家发展的思路是关键一步。

  三次分配理论是指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包括三次分配:第一次是由市场按照效率原则进行的;第二次是由政府按照兼顾公平和的原则、侧重公平原则,通过税收、等这一收一支所进行的;第三次是在道德力量的推动下,通过个人自愿捐赠而进行的分配。第三次分配方式最早是由我国著名教授在其1994年的《股份制与》一书中提出来的。

  厉以宁表示,多年以来,在中所占的比重是下降的,这就改变劳动收入在中的格局。可以从、再分配、第三次分配三个环节着手解决。

  针对中国目前收入分配现状,厉以宁提出了不应只有市场、进行首次分配,而是要政府加强调节、引导慈善事业的三次分配理论。厉以宁表示,通过实现的收入分配,被称为“第一次分配”;通过政府调节而进行的收入分配,被称为“第二次分配”;个人出于自愿,在习惯与道德的影响下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捐赠出去,可称为“第三次分配”。

  厉以宁说,第一次分配中,可以通过三个途径来解决收入分配:第一,提高。因为,最低工资标准不提高,当然无法提高劳动收入水平问题,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的就下降了。而且一旦最低工资标准有所提高,其他相应工种和等级的待遇就会提高。第二,农产品售后价格要逐步提高。在农村,种粮食是最不挣钱的,种粮食的人是很穷的,所以农产品售后价格需要逐步提高。第三,要大力创办,推行,让农民从延伸产业链条中得到更多实惠。

  厉以宁认为,第二次分配中,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第一,对贫困户和灾民的救济。政府要加大对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出台有利于缩小的政策措施,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情况,实施不同的扶贫。第二,利用。个人所得税问题,不仅仅在于提高征税的,更重要的是根据家庭的负担,根据家庭的收入来调收。单身的人与有家庭有孩子的人,他们的负担是不一样的。第三,现在是需要考虑到、这样一些问题的时候了,这是第二次分配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关于第三次分配,厉以宁表示,凡对于用于的捐献,,让更多的人把自己的财产用于公益事业,这也是国外的一些经验。“从第三次分配着手,相信可以缩小现在的贫富差距”,厉以宁说。

  三次分配体现的是一种社会文化、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而不是的强制约束。三次分配是公民参与帮助弱者的渴望,和完善自身道德的内在要求。三次分配的实现情况,与社会和成正比。在社会总体收入水平和社会进步比较低的阶段,三次分配往往不易彰显出来,只能更多的是一种分散的、零散的、的、自发的,而且慈善捐助数量很小。而当人们收入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比较高的阶段之后,三次分配才能够发挥出更加明显的作用。“副委员长曾明确表示,……三次分配要讲社会,富人们应当在自愿的基础上拿出自己的部分,帮助穷人改善生活、和医疗的条件。”完全指望第三次分配大幅度缩小贫富差距并不现实,但应该看到三次分配将来会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起很重要的作用。提倡三次分配,也是希望富裕阶层人士增强回馈社会的意识。

  政府要积极促进三次分配,即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慈善公益事业在许多国家不仅弥补了各种正式安排的缺漏,扮演着积极促进互助友爱、提升文明道德的角色。因此,从完善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角度都需要大力发展慈善公益事业,并通过慈善公益事业来促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有机结合,进而塑造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积极向上的道德。

  1. 陈叶军.厉以宁:通过三次分配解决收入分配难题.人民网-理论频道,2010.6.
  2. 白志刚著.利益公平与社会和谐.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次分配的内容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