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面试需不需要报个班呢?

有人说这种省厅的面试就是自我介绍,厅里自己组织的,,,


单位自己组织的可能会考你为什么报考,以及你对单位的了解一类的。可以提前做一下准备


单位自己组织的可能会问自我介绍 你在这个岗位的优势(对岗位的认识) 还有应急处理 相对来说还简单一些 自信就完事了


比我考的是市监局下属事业单位,面试官都是你所报岗位的领导和上级抽调的领导组成面试小组,和公务员不同,他们都知道你报的啥岗位,以后从事啥工作。眼缘还是挺重要的,精气神和外表一定格外注意,大概率可能会问到你对这个岗位的看法等和工作相关的问题


考过两次省直的,确实是自己单位组织,都是正常的结构化面试,人际,组织调研,综合分析,最多结合自己的岗位吧,但是也有面试班其他同学地矿局?专技岗说是考专业知识,结果真的挺专业知识的,说的好多人两三分钟就出来了,所以还是看单位喜好吧。


面过一次单位自己组织的,水很深的…说白了公平性根本没法保证。讲完了之后考官(领导)对我的工作经历感兴趣,竟然又让我等等,问了我更具体的工作问题。确实感觉和企业面试差不多。还是整个区统一组织的那种公平。


考试进了面试,看到面试培训班费用不低呀,就几天时间有大几千的有一两万的,家里人是觉得话多大代价都要去的,可是我心里犯嘀咕呀,事业单位工资大家知道是多少吗?我估计不会高,为了进去花掉的钱挣得回来吗?

目前在做的工作不太好,临时工,工作性质也不太好,考进了那个单位的话应该是有编制的,所以父母肯定是希望我考上的,看起来比现在的工作档次是要高上许多的,老一辈人最中意这种工作,但我担心只是看上去很美,实际不然呐,刚在网上搜一圈,有好多工资低得惨不忍睹,那就有可能还不如我现在的,不过也是说法不一,所以我就想来组里问问,事业单位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还有,听说辞职还有很高的违约金?

培训班的水啊,大概有——这——么——————————深吧!

任何打着包过旗号的报考机构,干的都是稳赚不赔的生意,相信我,不管你有没有考上。

有些就算了,是真的有老师在教。

而有些机构,我是真的想问问你们,何以为师?何以为师?啊?

就问你们不感到羞愧吗?

简直比西湖的水深多了!哼。

回想起大学还没毕业的时候,那时候就感觉这个培训机构好,那个培训机构好,考教资的时候就想报,但是当时没什么钱就算了。自学吧,考了两次考过了,想着如果报个班肯定一次就过了。结果大学一毕业,手里有点闲钱,家里催着考编,我就报了,结果,我太天真了。

《考编学生的钱真好赚啊》

几番多次被坑,我总结出来一个人生的致胜道理:学习这个事,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呢?你们说是不是?

上岸之后,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和朋友们吃串儿,网吧彻夜开黑不是问题!

下面把我的经验告诉大家,能不能成功就在此一举了。

一、综应高分你得这么来

综应高分靠的是什么啊,别告诉我是积累啊。

是思维,是思维,一定是思维!

如果你还用申论那一套去学综应,那就吃大亏了。

综应跟申论关系可以说是八百年没有见过面的亲戚,申论考察的重点是对材料的理解,如何把答案写的更有高度,概括的更宏观是我们要考虑的事情。

而综应更注重的是岗位实务,部分的相关实务,如何把答案写的更贴实际,更有执行力是我们要考虑的事情。

一个月的时间,我来教你怎么逆袭。

备考资料:粉笔综合应用能力基础教材

我把综应的复习时间留给上午,下午的时间更多用来做行测。一个月时间真的不长,必须精打细算。

首先我用了五天的时间把粉笔的教材过了一遍,对于综应的整体框架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粉笔的质量是真的很好,重难点还用了不同颜色来标记,除了考点很全,知识点和考情分析都很详细。

我看的时候会顺手把后面的例题给完成了,不难,但是起到很好的加深印象的作用。全程不对答案自己写,写完之后才看答案,不要求自己能做全对,关键是看自己能不能记住,有没有理解。

这五天的时间是最枯燥的时间,刚开始备考我的行动力也是比较慢的,一定要耐心,我当时甚至得边听歌边看书,(我知道这样不好,但是不这样做真的是一页书看不下去。)

坚持了五天,算是把书啃完了,不得不说,这五天的学习不可以说一点作用没有,相反,作用很大!

我对于综应这科不再是停留在表层的认知,而是真正的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过了一遍,知道有哪些知识,哪些是重点,可能我还没有全部掌握,但是最起码我不再是陌生的状态,然后就可以跟着吕凡综应课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备考了。

备考资料:吕凡综应课、粉笔app

基础是打的差不多了,但是一做题缺点就又暴露出来了,不仅是知识点掌握的不牢固,连看解析都费半天劲,读材料也是读的一头雾水,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写的很好,结果一对答案啥也不是,有时候吧我觉得自己写的一般,但是一对答案居然对上好几条。

其实之所以有这种情况出现,就是因为没有提前把答题方法给掌握住。因此在这一阶段我主要就是跟着吕凡综应课来学习实战做题方法的,凡哥对于各个题型的答题要点和做题方法可以说是讲的很到位了,绝对是综应高分离不开的课程。

他在讲解的过程中还会代入例题去进一步说明,我听的过程中就能轻松理解并掌握住。之后就可以直接去做题练习了,分析答题要点啥的也变得很轻松了。我自己习惯是把听课的时间放在上午,听两个小时的课,然后刷一个半小时粉笔app的题,搭配着练习。不会感到枯燥,也能很好的及时巩固学到的知识点。

这样练习了差不多十天的时间,我思考问题的角度更全面了,做题的正确率基本上可以稳定在75%以上。

备考资料:粉笔综应历年真题

到了这个时候就是模拟真实的考试情景,因为跟着吕凡老师把综应给掌握的很扎实,所以这一阶段基本没有什么困难,也不需要重新看书,做题速度刷刷的,就是清扫知识的盲区,培养做题的手感。

粉笔的答案解析很详细,出错的题看解析就能够回忆起知识点的全貌。这就是前面的功夫做到位了。

然后把出错的题再进行一个复盘,不懂的也可以直接扫卷子上旁边的二维码,有老师讲解会很方便。

刷题一定要规范时间,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但是真正按要求去做到的就很少了,因为都想让自己分数“看起来”高一点,但是这只能是骗骗自己。刚开始肯定会不适应,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时间不够用,放在一起可能思维不想前面刷模块题那样清楚,很正常,从第二张卷子情况就会好很多,再往后只会越来越熟练。

备考资料:半月谈公考热点、人民日报、半月谈app

到了考前的一两天,基本上我不会再刷题,而是把步子慢下来,去调整心态。对自己所有的学习进行一个回顾和整理。然后让自己放松下来。

在这期间我并没有放弃学习。我会从app上积累很多素材,看到好的句子就背下来,看一些时评,精彩的地方我会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然后看半月谈公考热点,一定要是最新的,很快的过一遍。有个大概的印象就行,考试的时候案例分析题是经常结合热点来出题的,这个时候刷到的热点很可能考试的时候就会出现。

二、行测不拉胯只能这么学

行测的学习把握好两个原则即可:

行测刚开始就直接刷题我相信不只是我一个人,肯定很多人跟我一样。

刷了两三套卷,看到自己有进步,想刷题果然有用,然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刷行测题。结果发现刷了十几套,分数卡在一个阶段上不去了。用啥办法都没有。

这就是,地基没打好,就想着高升,两个字,浪到飞起。

备考资料:粉笔行测系统班+华图模块宝典

粉笔系统班讲的还是蛮好的,讲解的内容也都很详细,尤其是对于做题方法这一块粉笔讲的很细,我才知道有这么多方法是可以直接用的,前期刷的题都是靠着以前的思维,很多都白刷了。

听课的时候我也会看华图的模块宝典这本书,这本书也是讲方法的,我是两个结合着来看,模块宝典上面还有一些题,我学完方法之后就会把这些题用技巧给彻底做一遍。

前期方法学完之后,就要投入到刷题的阶段了,这个时候就不要再想着学方法了,否则就会被拖节奏。方法再精不再多。

今天听说了这个老师讲的不错,明天又听说了哪个老师讲的不错,都想听,那么行测的学习就永远只停留在学方法这一层上,不做题,学再多的方法也还是不会用。

备考资料:粉笔行测5000题

粉笔里面的题有真题有模拟题,穿插着。我还是喜欢纸质题,像有些需要计算的,必须要动笔才可以,还有一些推理的题,我习惯在题目上勾勾画画,不画就答不出来。刚开始的时候按照不同模块来做题,各个模块都练的差不多了,后面就一整套一整套的刷。

备考资料:中公、粉笔行测事考、省考真题。

把自己的熟练度都刷的差不多了,然后开始限时的做真题卷,找节奏,分配时间。刚开始做题的时候是一定会超时的,这个不要怕。后面把每个模块的时间分配好就不会出现超时的情况了。像常识几分钟就搞定了,然后趁着手感上来赶快做资料,资料做完做判断,然后言语,最后数量。

到了考前一两天,我还是会把错题拿出来复盘一下,然后回顾这段时间的学习,最后放松一下。

肯定的,放松也不是啥都不学。最后考前再做一张卷子,这个时候我不会再对答案了,知识调整做题的感觉和节奏。

1. 常识:b站有李梦娇的常识课,大家可以去听听,还有其他老师的,常识我完全没有背,非要说复习的话,就是平时吃饭的时候看了看视频课。

2. 数量关系:这个真不难,数学好的人家分分钟给你做全对。所以有时候我看到那些说数量怎么怎么难的,我都替他们尴尬。不过,虽然不难,但是放在整张行测卷子来说的话,别的模块确实比他要好拿分。这才是为什么把重点放在其他部分的真正原因。

3. 言语理解:纠结完纠结去,最后还是选不对。所以这个在做题的时候压根就没必要纠结啊,提升正确率的最快方法是总结高频词语。重点考察的词语真的就那么多。而且很多时候陷阱都是一样的。这个做题多就能感觉,不多说。

4. 资料分析:我的最爱,没什么,因为它简单,直接,好拿分。

找好数据,圈好数字、列好公式,直接速算得出答案。

简单吧?直接吧?分值还高。

听课的时候先把公式背熟,每天给自己规定好必须完成两组的题,掐时间。错题找原因,这么总结几套,你就能找到其中的规律。

5. 判断推理:是我的老大难问题。太考验逻辑推理,空间想象力了,这方面我是真的差。

然而即使这样。最后我也能保证80%的正确率,因为,它也是有方法的。

我在听课的时候就格外认真的听这部分的题,还做了详细的笔记,后面根据笔记和做题不断的总结方法。图推一定要多练,只有练得多,看的广,在考试的时候才能快速的看出规律。

三、千万别崩溃,奋战到最后

备考时如果情绪即将崩溃,那就先停下来让自己放松,打破焦虑情绪的恶性循环,比持续学习更重要,越是临近考试,越容易产生焦虑情绪,这很正常。平视即可,你越担忧害怕,你的复习状态就越差,后面你就越焦虑,进而形成一种低效学习的恶性循环。

先转换心情去干一些别的事情,比如说看一场电影,听歌,锻炼等,让自己从紧张的备考状态中暂时脱离出来,等情绪平复了之后再继续准备。

准备前,我建议先复盘总结。

复盘总结指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把这一段时间遇到的不好的情绪,学习问题,都好好地找下原因。

为什么会让自己陷入这种情绪,是因为担忧结果,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对自己要求太高,还是学习目标计划制定不合理。

当你发现问题之后,就可以针对这些问题做出接下来的改变。

比如说,修改计划,让它符合自己的学习能力范围之内。

寻求帮助,问上岸的大神遇到这种问题该怎么办。

虽然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固步自封,适当的寻求帮助也是一种学习机智。

临近考试,千万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每天抽出时间和家人朋友聊聊天,舒缓自己的紧张情绪。花这些时间还是值得的,拥有一个更好的备考状态,比在崩溃状态下,盲目努力和学习,更容易取得满意的结果。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身体健康,何谈学习效率。

大家都是肉体凡胎,每天学十几个小时会吃不消,长期吃外卖,久坐,压力大,睡眠不足,压力太大而压垮身体的小伙伴们太多了,或者因为身体原因放弃考编,我们决不能“出师未捷身先死”。

学累了就去跑跑步,压抑了就和朋友们谈谈心,出去放松一下,疲惫不堪了就好好睡一觉,保证身体。

我始终相信,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而且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按部就班走好每一天,结果就不会差,抵达目标只是时间问题。

好了,完事,我得接着开黑。。哦不。是接着上班去了。

对了,听说点赞的运气更好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事业单位面试不报班容易过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