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参与监督的4种方式

要: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代表着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共十九大报告也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1]。”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建立健全各种保障公民参与决策和监督政府的机制,从中体现出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从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促使国家长治久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谐。本文主要从我国公民参与决策并监督政府的制度和加强公民的参与和监督机制的方法这两个角度入手浅谈政府决策的公民参与。

关键词:社会主义民主;决策与监督;维护与加强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关于“政治参与”有这样的表述:社会公民按照法律许可的方式,就自己关心的领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各种行為[2]。这是一般情况下对于公民“政治参与”的定义或解释,或者说这样的定义具有普适性。结合我国实际,我国的民主还应该进一步强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展开,同时要坚持“民主集中制”这一我国政治生活的原则和制度。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高公民参与政府决策、监督政府行为的积极性,有效性和覆盖面等,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我党我国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民,党和国家的发展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到取得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无不是党团结和带领无产阶级、带领全国人民浴血拼斗,夺取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的生动写照,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我党的建立和发展植根于人民,依靠着人民,党和人民有着深厚情谊。这份深厚的历史情感使得共产党始终心系人民。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立政权,到发展、改革这一长期奋斗的历程中,人民无疑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如今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踏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人民也必将不断地创造历史。党始终牢记自身的本质特征,始终牢记自身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依靠着人民,党的一切决策代表着人民,因此国家的一切权力应该属于人民,党和国家的发展成果必然要惠及人民。党的发展成果不仅仅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还包括政治文明。公民享有政治文明,也就是享有人类改造社会的政治成果的总和。而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就包括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民主现代化,这就要求党和国家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党坚强的领导下,健全民主制度,拓宽民主渠道,使民主形式更加丰富,让全体人民富有参政议政的意识,拥有参政议政的能力,能有参政议政的渠道结合合适的参政议政的形式,去表达自己的渴望和诉求,去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举全国之力,努力实现现代化民主,让人民拥有作为国家主人翁的意识和荣誉感,让人民感受到政府决策过程的公平、正义、公开、透明、有序、高效,从而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公民政治参与的功能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主要的就是形成健全的公民参政议政制度,并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得政府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关于公民政治参与的功能,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提升政府运作过程的科学性、高效性和透明度

公民参与决策,最主要的就是涉及公共政策的目标、制定和实施方面,这是和民生领域密切相关的。公共政策集中反映了社会利益,主要包括分配与再分配政策、管理政策和立法政策。公共政策的制定方向是否正确,制定目标是否明确,制定过程是否科学,实施方面是否到位,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更关系到社会公众切身利益能否得到有效保障和提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走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国决策机制的优点,体现出决策的科学、高效。而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就是人民群众的参与,因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假如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就不能取得如此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智慧的力量是无穷的,人民行动的力量是磅礴的。在政府决策中融入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将使得政府决策更加科学、更加高效,决策成果更能惠及百姓。政策的制定不再是单靠社会少数“精英”能够完成的,也不能只靠少数“精英”去完成,否则很容易造成政府决策失误,或者所制定的政策效果不佳,甚至造成权力滥用。公民的政治参与,必须有赖于相关制度的建立健全,畅通民主渠道,使得公民能够尽量参与到决策的全过程中,从而提升政府运行全过程的透明度,让公民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

政府权力要在阳光下运行,要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必须扎好制度的笼子。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升公众的政治参与的范围和质量,就是实现完善监督政府权力制度的关键环节,是扎好笼子的关键一招。如果权力只为少数人所有,只为少数机构所掌控,那么政府运作过程中极容易出现腐败。党的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到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监督权”、“健全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意味着人民参与政治的有序性、人民治理国家的有效性,关系到各级领导干部能否真正当好人民公仆,政府是否能够合法、高效地行使权力。公民的政治参与,不仅有利于决策,还能够使舆论压力渗透到政府各级各部门,使政府行为受到约束,使“公正廉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个国家的公民如果有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的积极性,说明公民对于国家政治统治是认同的,说明公民从心里层面上给予了政府在统治上的合法性。这是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畅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的渠道,丰富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形式,能够让公民充分表达出自己的诉求,各级政府的领导干部成员能够对此给予充分的关注,广泛收集民意,并及时作出正确的反馈,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制度等,在此过程中逐步完善政治体制,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此外,要将民主的范围逐步扩大、深入,特别是要加强基层民主的建设,将公民的政治参与深入民主实践的各个领域。人民是权力的主体,人民将权力委托给政府,因此政府要行使好手中的权力,这样,公民对于党和国家、政府的信任和感情会逐渐积累,认同感会不断增强,政治合法性将会不断提升。

二、公民参与决策的制度和参与监督政府的方式

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不断的艰辛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从我国国情出发,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的公民参与决策的制度并逐步完善、发展,使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向前迈进。现阶段我国建立起来的公民参与决策制度涉及不同层次和领域,建立起了保障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体系。接下来就我国公民参与决策的部分制度做简要介绍。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体现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成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一项政权组织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人民当家作主和以人民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包含了各级人大以及由它产生的其他国家机关的组成、职权、活动原则和相互关系的制度[3]。它給我国的有序政治,给公民参政议政、履行民主权利提供了一个最大平台。它既是公民参与决策的根本制度保障和载体,也是其它一切民主制度的源泉。

(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一项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能够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中国共产党虽然是执政党,其它民主党派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但这并不妨碍这些民主党派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建设、发展和改革的进程密切相关,各民主党派人士积极投身实践,为国家的发展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作为参政党,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始终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合作方针。人民政协除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等八个参政党外,还包括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各界爱国人士、港澳特别行政区同胞等。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1]。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的工作主题主要围绕两大主题展开,即团结和民主。人民政协可以起到重点监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的作用,同时进行民主监督。个人认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式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民主党派人员可以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在各级人大中行使参政议政的权利并发挥监督作用。该制度也给社会各阶层提供了政治参与的渠道,起到收集民意、管控分歧、达成共识、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基层民主制度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基层群众性自治是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一种形式,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保证人民广泛持续深入参与政治生活上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作为一种社会自治的形式,它能够实现基层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基层民主制度都是为了保障村民和居民在村级或是社区事务管理中享有一定的自主管理、参政议事的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4]。作为公民参与决策的最大舞台,基层民主自治推动了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不断朝着政治现代化的方向前进,为基层行政部门倾听民意,从而为实行科学决策,民主执政,提高辖区内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提供一种切实有效的途径。除此之外,基层民主制度能够切实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意识、积极性和能力,培养公民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公民的政治素质,同时能够推动区域和谐,区域自治,依靠人民的力量营造出良好的居住环境。

(4)公民参与决策的其它制度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展至今,政治体制改革全面铺开和持续深入,政治制度特别是公民参与决策的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此外,伴随着公民的文化素质普遍提升,参与决策的愿望日益强烈,同时网络科技日新月异为公民参与政治决策提供便捷的途径,如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具有较高的普及率,网络通讯日益发达。我国在扩大公民参与决策途径,丰富公民参与决策形式,提升公民参与决策质量的实践上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模式。如听证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以及信访制度,政府还提供多种渠道包括微信公众号的推送、各大权威网站的新闻发布、电视或电台的播报等让公民能够及时了解国家和地方各级部门制定政策、法规、制度等情况,特别是事关民生领域的建设情况和最新动向。通过手机APP或者微信渠道就可以向上级部门反映人民群众重点关注的问题,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群策群力治理国家,使得上级政府充分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如微信平台的“我为大督查提建议”,公民可以通过该渠道就包括打好三大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扩大内需、推进高水平开放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六个方面,对政策措施不落实、政府管理服务不到位以及有关部门和单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个人认为,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中,公民参与决策的制度就是公民参与监督政府的方式。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和各项事业,不断地使得政治更加民主、政治更加文明,政治更加高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断完善公民的监督权,让公民能依法依规且有序地参与到日常的政治生活中,运用宪法赋予的权利,监督政府的行为,保证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证政府权力运行的廉洁性、指向性和高效性。权力监督体制不能只有单向的构成,即只有自上而下的监督,因为这样极易导致监督不力,在决策体系中滋生腐败,同时因为缺乏外界的监督压力,政府行为就不能得到有效制约,容易产生决策上的失误。因此必须建立与政府自我管理相适应的公民自下而上监管体系。上述公民参与决策的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等,都是和我国政治体制相适应的监督政府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公民的智慧力量,让公民在宪法和法律的允许下,尽可能多的以多种身份参与决策,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同时,在已有的参与形式的基础上,不断倾听人民呼声,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民主监督的形式,降低民主监督门槛,规范民主监督的程序,让民主监督更加“便民”、“高效”、“有序”。

三、加强公民的政治参与和监督机制

我国在政治发展的道路上一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据特定的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程序化,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1]。这说明了我国的政治文明尚未处于高级阶段,虽然已取得令人可喜的成就,但在很多方面,如体制机制上仍存在需要革除的弊端,必须不断地进行艰辛的理论探索,对于政治体制的完善、创新、发展更需要常抓不懈。尤其是在基层民主领域,保证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发挥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法规,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让民主意识得以进一步加强,民主监督进一步发展,让基层民主管理成为国家政治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逐步实现基层民主现代化。人民群众是国家机关及全体干部权力的赋予者,是国家权力的基础,是国家机关权力有效规范运行的保证。要实现基层民主现代化,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加强公民的政治参与和监督。

(1)不断培育民主的土壤

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两千多年的时间都是实行封建帝制,历代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不断加强中央集权,一方面皇权不断得到加强,但另一方面被统治的人民只能一味地服从,缺乏民主的“基因”,缺乏民主的环境去孕育民主型政治。即使是中途有出现过民主的萌芽,也很容易遭到扼杀。整个中国社会缺乏滋养民主的土壤。虽然当今我国治理国家的方式是依法治国,民主政治也得以充分发展,但在基层民主领域始终很难迈出比较大的步伐,除了制度上的不足限制了其发展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人民的民主意识依旧缺乏,或者说民主参与的意愿不够强烈,依然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要培育民主的土壤,必须形成民主文化,要形成民主文化,必须加强在民主方面的教育,让公民形成正确的权力观,加强公民参政议政的意识,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不断地在教育上持续下功夫,同时还应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形式媒体的力量,使得民主观念深入人心,让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更可持续,更有動力。

(2)以法律和制度保障公民的政治参与和政治监督

要想让公民的政治参与和政治监督得以有效地开展,就必须让其法制化,并不断推进相关法制化建设,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简单来说必须使得相关法律完善化,程序规范化,运行科学化。明确监督目的、监督方式、监督标准以及监督反馈机制,让政治参与和政治监督更具有可操作性。运用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力量,保证监督者无后顾之忧,使群众的监督权得到切实保障[5]。

(3)丰富公民政治参与和监督的形式

正如前文所述,围绕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形成了一整套国家政治运行的主要制度,但是这套制度和公民的日常政治参与仍有一定距离。要充分发挥公民政治参与的力量,提升公民政治监督的广度、深度和及时性,就必须使参政议政、监督政府的权力的形式更加“亲民”,更加喜闻乐见,能够使人们随时随地关注政治、参与政治,影响政治,让公民的政治参与和监督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在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在个人政治素质的影响下,更加高效、有序、科学地发挥作用。

总之,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建立健全各种保障公民参与决策和监督政府的机制,从中体现出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从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促使国家长治久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谐。

[1]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报告[R].2017.

[2]《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K].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第485页.

[4]方来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参与研究[D].北京: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

[5]田书芹.论公民监督体制的完善[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07.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2020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有哪些,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政治有哪些必背的知识点

1、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

(1)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2)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①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升,需求会减少;②对生活必需品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影响较大;③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加,互补品需求量会减少,反之,其替代品需求量减少,互补品需求量增加。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①调节产量。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2、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措施?

①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决定消费。

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未来收入预期、收入差距)

③人们的消费行为还受到消费观念的制约。——应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3、恩格尔系数的内涵、影响?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4、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5、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和措施?

(1)原因:解决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2)措施:大力发展生产力:①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③加快科技发展;④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企业经营成功的重要因素?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手段,形成竞争优势。

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④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

⑤积极“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⑥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转变企业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管理者、经营者的素质;实行“强强联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8、为什么重视就业?解决措施?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党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就业问题。

(2)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

党和政府:①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加就业总量。②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③加强引导,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提供就业的指导和技能培训的机会。

劳动者:①转变观念,树立正确就业观——自主择业观、职业平等观、竞争就业观、多种方式就业观。②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技能。③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企业:①追求自身经济利益同时,承担相应社会责任②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劳动者培训机制和发展机制。

9、劳动者如何依法维护权益?

①维权基础:自觉履行劳动者义务;②维权依据:依法签订劳动合同;③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可通过投诉、协调、申请调解、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10、重视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1)原因:①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要求;②现阶段我国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差距较大也要求收入分配公平。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④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有利于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2)促进分配公平的措施

①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大的问题。

⑤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⑥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1、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1)是什么: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效率与公平也存在矛盾: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

(2)怎么做: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出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12、财政的作用?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①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②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①经济发展水平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的关系、源与流的关系。促进经济的发展是提高国家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

②国家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13、什么叫市场经济?市场配置资源的局限性有那些?

(1)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是市场经济。

(2)局限性: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14、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政府:①建立以道德为此支撑以法律为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要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②加强改善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秩序。

企业:①自觉遵循市场交易规则;②诚信经营,守法、守德承担社会责任。③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依靠科技、管理提高竞争力。

个人: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法维权。树立诚信意识和正确的消费观。

15、为什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其主要目标和手段是什么?

(1)原因: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②加强宏观调控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2)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宏观调控手段:经济手段(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行政指示、规定、命令)。

16、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①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②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③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④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7、如何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

①加强宏观调控,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③)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差距。

④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⑤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①利: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②弊: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18、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①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②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③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依靠科技,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⑤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1、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和政体分别是什么?——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什么?——人民当家作主

3、人民民主的特点及其表现是什么?——广泛性和真实性

广泛性表现在:权利的广泛性和主体的广泛性。

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人民利益的不断实现;国家尊重、保障人权。

4、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什么?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政治自由(公民有言论、出版、游行、集会、示威等自由)③监督权(其中,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5、宪法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政治性义务是什么?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哪些基本原则?

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③坚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7、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哪些?意义?

方式: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②专家咨询制度;③社会公示制度;④社会听证制度。

意义:(1)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2)有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科学性,(3)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4)也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

8、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方式?意义?如何行使监督权?

(1)方式:①信访举报制度;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③舆论监督制度④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是新形式。

(2)意义: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现代化建设筹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3)负责地行使监督权。

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另一方面要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9、民主管理的途径,意义?

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是民主管理的途径,村委会、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不是基层政权组织(不是政府)

发展基层民主,以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途径。

10、政府的宗旨?原则?职能?

(1)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2)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方法。)

(3)职能——管理和服务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11、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

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是:合法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

12、如何对政府的权力进行监督?

(1)关键是: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个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2)体系包括内部监督体系和外部监督体系

(3)实行政务公开,政府自觉接受监督

▲主观题涉及政府的知识点整合:

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政府的性质和宗旨;②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四个),建设服务型政府;③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⑤审慎用权、科学民主依法决策;⑥实行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监督;⑦坚持权为民多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树立政府威信。

13、我国的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具有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2)全国人大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最高地位,其它中央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14、人民代表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义务:①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②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要求;③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1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③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16、人大制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即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

①从人大与人民的关系②从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看。

③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看。

17、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18、为什么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1)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

(2)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这是由党的性质(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决定的。

(3)意义: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9、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基本方式是什么?

(1)方式: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科学执政。(2)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是什么?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21、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2、人民政协的性质?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也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不是国家机关,不是政府)

人民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23、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2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核心内容:自治权

26、主权国家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27、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的宗旨:

促进国际合作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28、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和冲突。

29、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是什么?——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决定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和前提,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30、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和平与发展(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31、(1)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新特点: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2)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32、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决定因素是什么?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

33、我国的外交政策基本内容是什么?

(1)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2)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3)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①(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是对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先进的/落后的)

③(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文化对人的影响?(对个人发展的作用)

(1)来源: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4)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②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4、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

(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原则: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5、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

(1)途径:①商业贸易②人口迁徙③教育

(2)主要手段——大众传媒:作用和特点——能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显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①从“走出去”的角度: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进各国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提升我国的文化影响力、增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和综合国力,有利于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繁荣。

②从“引进来”的角度:有利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游戏文化成果,促进我国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特点:(1)继承性(2)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其基本特征,同时具体内涵又因时而变。(3)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在我们的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8、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1)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9、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要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2)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10、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①社会制度的更替;②科学技术的进步;③思想运动;④教育。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产生重要影响。

11、文化创新的途径?

①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②(基本途径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必须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同时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③(基本途径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

⑤文化创新要依靠人民群众,满足群众的需求

12、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1)源远流长:汉字(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2)博大精深:⑴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表现在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上。⑵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⑶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13、发展民族文化的意义?

意义: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1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包容性

包容性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意义:①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②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15、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1)“喜”的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2)“忧”的原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高一学生刚进入高中,不知道该怎么学习政治,而且高中不分科时课程特别多,大家不知道该怎么学习也很正常,那么最基本的就是做好课前预习。可能有人说,预习没有什么用,上课直接听老师讲不就得了么,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预习呢?

预习其实是在学习一种政治思路,提前学习政治陌生的知识点,预习时最好把自己认为的重点知识都画下来,同时标注一下哪里没看懂,没理解到位,课堂上在认真听老师讲,这样有重点的听课学习的效果更好。

高一政治虽然属于文科,但也要做很多习题去巩固,因为可能很多知识点你感觉自己会了,可是一到做题时才会发现有很多知识盲区,很多概念其实是模糊不清的,根本没有理解透,也没有区分好,所以通过做题能够让大家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

光做题好不够,当题目做错时,一定要对照课本去差错误的原因,不要模棱两可就放过去了,那样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题目或者考点还是不会。正确的做法是认真分析每一个选项,为什么对或者为什么错,有哪些相似点以及如何区分微殊。

政治的学习大多数都是对概念的理解,作为学生的我们,在掌握这些概念的时候,一定要进行适当的联系,比如:“完善”总是和“制度”搭配、“提高”总是和“能力”搭配、“制度”总是和“体系”搭配。

比如我们在做选择题的时候,可以采用排除法;在做简答题、辨析题的时候,一定要审题立意,不要偏离主题,同时解答一定要说到重点,把握材料的关键意思,抓住关键词,根据我们的理论知识来回答问题。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大行政管理本科公共管理学五、案例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大行政管理本科公共管理学五、案例分析》。

答:首先我们应该弄明白我们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根本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由此可见交费就可生育二胎这一政策是与我们国家的的基本国策相悖的,是违反政策规划原则的错误措施。

政策规划的原则是指政策规划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政策规划的原则很多,主要有:公正原则、受益原则、系统原则、权变原则、优化原则。

(1)公正原则是指政策规划时要兼顾政策相对主体的利益,不能以偏私去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成全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坚持公正的原则才能得到被普遍认同的有效政策规划。

受益原则是指政策规划要切合公民实际,有具体的政策目标,使公民能够从中得到益处。受益有普遍性的,也有局部的。有的政策规划反映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使他们能够在社会分配中普遍受益。交费就可生二胎,实现了少数人想多要子女的想法,维护了少数人的利益,却极大地损害了整个国家、社会的利益。这种受益是少数人的受益,局部的受益,不具备正确政策规划受益的普遍性。

(2) 政策规划如果采取短期行为,急功近利,则忽视了事物之间的纵向系统性,如果仅仅注意局部而不顾全局,则忽视了事物之间的横向系统性。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会影响政策规划的科学性。由此可见交费就可生二胎的政策是违反政策规划的系统原则的,政策目标与执行措施相矛盾、相冲突,执行越有效,结果离目标越远。

(3)执行政策的措施不合理,反映出政策问题构建的错误。如允许乡镇从罚款中提成,无疑会对基层干部起到一定的诱导作用,计划外生育给他们带来了实惠,他们怎么会积极制止这种行为。政策执行者素质不高,受经济利益驱使,其所作所为与原政策目标背道而驰。

(1)加大有关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少生优生的观念深入人心。

(2)计划生育的推进工作应该是依法进行的,不应该是人治的、不应该是可以用钱妥协的,计划生育国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不能在钱的面前低下腰。

(3)沟通不畅,政策对象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对政策目标缺乏认识和理解,是问题产生的根源,所以政策执行者应大力度宣传,做好群众的解释工作。

(4)完善和落实对独生子女家庭的政策倾斜和照顾,要解决独生子女家庭的后顾之忧。

答:1.公开招考公务员打破了传统的行政命令式的用人机制,引入了竞争机制;体现了公平、公开、公正、自主、择优的原则;体现了个人和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体现了民主的精神。

2.在招聘工作中引入公民旁听制度,(1)这样做是对人民群众的尊重。公务员就是说为人民服务的公仆,让公务员的招聘工作从一开始就让人民监督,这是对人民负责的做法,同时也是针对报考公务员考试人员的一场最公平、最透明的较量,有利于提高以后政府的工作效率和能力。(2)这样做较好地体现了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再次这样做是打造阳光政府的必要程序。眼下打造阳光政府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阳光政府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将政府的各种信息进行公开,让公务员的招聘阳光化,也就等于为将来政府的工作阳光化准备好了“人”这一基本要素。

3、在招聘工作中引入让公民旁听制度,这就彰显了对人民群众的尊重意识,是政府改进工作,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愿这样的制度设计成为一种良好的民意期许。

自己对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议:

(1)把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作为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基本原则。这关系到公务员考录制度能否长远平稳规范运行。

(2)要做好调查分析工作。在公务员考录过程中,注意对公务员队伍素质和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等调查,根据调查分析到的情况来设置和安排我们的考录对象,层次和数量,要重视对公务员考录制度的调研,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注意培养公务员创新精神。考试内容应随时代发展不断更新变化,紧跟时代,才能招收到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4)、公务员考录制度要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考试面前人人平等。坚持“凡进必考”原则,目的是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建设一支优秀的公务员队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

(5)、公务员的管理必须有法可依,公务员行为必须用法律加以规范,公务员的权益必须有法律保障等。

答:公共管理责任是指公共管理主体依据法律、政策、道德等社会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公共管理客体所承担的义务。

1.对公共管理客体要求的回应性。公共管理是服务于民众的事业,对民众的要求必须及时了解并有所反映。

2.对政策制定的弹性。政策的制定要首先考虑备方面需要的满足程度,充分估计各种因素对政策实施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保证目标的达成度。

3.对行为结果的负责性。公共管理的责任强调的是公共管理能够承担责任的能力以及负责任的精神与态度。目前我国的矿难很多,暴露了政府在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问题是多方面的,但政府公共部门的责任意识差,缺乏对服务对象的责任和义务无疑是重要原因。

“人民授予公共部门多少权,公共管理部门就要负起多少责”,这说明公共部门的权力和责任是统一的。好政府应当是负责任的政府,公共管理责任可分为: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主观责任指管理者对责任的感受和信赖。客观责任指按照法律对管理对象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公共管理责任的实现需要有相应的责任机制作保证。这种机制包括行政控制机制、立法控制机制和司法控制机制。

1、依法建立健全相应的行政控制机制、立法控制机制和司法控制机制。

2、加强政府监管队伍的建设,提高广大干部的业务素质和法制观念,培养干部为民做事的热情和能力。

3、落实党的政策,让矿工的生命与矿主的利益,与地方党政干部的利益绑在一起。

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政府对社会和经济实行全面干预,是一个“全能的政府”。在现实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却造成了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1)政府职能的越位。政府职能的越位,主要是指政府干了不该干的事情和管了不该管的事情,过多的参与了本来可以通过市场进行的私人产品的生产与供应。这样,既破坏了市场机制的有效性,也消弱了政府的正常职能。

政府职能越位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政府职能与市场功能不分。我国政府的一些部门和管理者仍然习惯于代替市场配置与私人产品相关的资源,行政审批不合理过多过滥。二是政府与企业不分。虽然政府的思路早已确定,但在实践中并没有实现,政府以巨大的行政权力代替或压制了企业的经济权力如参与营利性投资项目、按行业设置主管部门、变相经营企业和公司。三是政府与中介组织不分。表现为政府通过主管、指导等方式直接介入各种协会、社团、居民自治组织,使它们直接或间接处于政府的附属地位,难以真正依照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原则发展,阻碍了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

(2)政府职能的缺位。政府职能的缺位是指本来应该由政府生产和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政府却没有充分尽职尽责,甚至在某些公共领域出现了“真空”。这表现在:应由政府提供的水利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和其他必要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不够;医疗、养老、失业、救济以及社会保障方面的公共供给不足,其公共服务更是不到位;市场经济秩序不健全,竞争规则不完备,信用体系不健全;应由各级政府提供的公共教育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城市公用事业服务等仍不能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

要解决上述问题,政府部门及其主责人千万不能再搞“政绩工程”、“一把手”工程了。一定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彻底的职能理念的转变,重新进行角色定位。一定要在政府工作态度、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等方面彻底转变和突破。这就是:一是要强化公共服务,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二是强化社会管理,保证社会公平、公正;三是实行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发展;四是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质量。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政府真正成为服务型政府。

五、试分析案例中体现的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动向及其效果。

案例中主要体现了我国公务员的招募、任用等方面的动向。( 5分)

具体如下:其一,公务员招募时面向基层,由逐步扩大有基层工作经验人员的参考比例到全部从基层工作人员中考录。其二,录用时注重向扎根基层、熟悉基层、了解民生的基层干部,尤其是“三支一扶”的高校毕业生倾斜。其三,做好选调与招录相结合的公务员选拔机制,推动公务员跨部门、跨地区交流。其四,在公务员任用方面,推进公务员的基层锻炼计划,要求增加公务员的基层工作经历和体验。其五,对部分专业性较强的特殊职位,引人聘任制,实行合同制管理。(10分)

这些新动向有利于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有利于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解决公务员队伍来源比较单

一、结构不尽合理等迫切问题;有利于加强在职公务员的基层工作体验;有利于引导和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一流人才到基层去,熟悉基层、了解民生、锻炼成长;有利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增进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5分〉

一、据报道,某市一家工厂745个

1、此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体制角度分析源于D.配置失衡

2、此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行政思想和观念角度分析源于B.缺乏服务意识和效率观念

3、解决案例中问题的切入点应为C.转变政府职能

4、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关于政府职能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A.经济社会职能

5、政府可资利用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有D.供应、补贴、生产、管制

二、据报道,10年前, “小政府、

1、该市机构改革失败的原因为D.行政权力的自我扩张性

2、我国机构改革的主流理念为C.小政府、大社会

3、我国现阶段政府行政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为D.发展生产力

4、与传统行政相比较当代公共管理更注重C.结果和产出

5、行政职能与行政活动的载体为D.行政组织

三、英国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

1、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矛头直接指向B.公共行政范式下的公共管理实践

2、新公共管理运动理论基础主要为D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

3、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最明显的动因是D.财政和经济的需要

4、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初期的改革对象主要是A.政府内部管理模式和方法

5、《下一步》报告的核心思想为C.政府职能代理化

四、作为政府调控社会经济重要杠杆的行政审批权,

1、在政府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中,行政审批属于D.管制工具

2、政府运用审批权,所针对的主要是D.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问题

3、国务院对行政审批改革特别提出的原则为D.合法、合理、效能、责任、监督

4、行政审批所面对的相对人主要是D.市场主体

5、行政审批要解决的是C.市场准入问题

1、此案例具体体现了B.彼德原理

2、案例中局长在局行政组织建设中违背了 A.精简、统

3、刻画和描述组织结构的维度主要有D.复杂性、正规化和集权化

4、当前公共组织的总体趋势是D.缩减规模、精简层次、扩大幅度

5、决定组织结构类型的基本变量为 A.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

六、“区里的干部一般不敢随便得罪

1、据威尔逊的观点,一种独立于政府之外,但又与政府具有紧密联系,并企图影响公共政策的较为稳定的组织或组织联合体,称A.利益集团

2、影响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组织的结构行为及其结果的最为关键的环境变量为C.利益集团和政策团体

3、利益集团最为重要的优势在于D提供技术咨询和给政策的有效执行提供帮助

4、在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公共管理活动以及整体社会的良性发展过程中利益集团的作用主要体现为A为其成员建立与政府有效沟通的渠道、政府的潜在竞争者

5、利益集团属于政府组织的A外部环境要素

七、政府雇员制在中国的推行始于

1、政府雇员制的用人模式为C.聘任制

2、近几十年来,许多国家实行政府雇员制的深层原因为A行政科学化潮流和“建立服务政府”的结果

3、在我国实行政府雇员制目前应定位于引入C政府管理和服务工作急需的高端人才

4、政府雇员的工资采用D协议工资制

5、我国各地纷纷推行政府雇员的核心原因在于C.引入一种新的竞争机制

1、员工绩效管理的技术基础为C.薪酬激励

2、案例中,金山区公务员的考核方式为A.平时与定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3、上海金山区公务员的诚信考核属于A.德

4、我国规定公务员考核的核心内容为D.绩

5、我国对领导成员以外的公务员的定期考核采取C.考核

九、如今在香港,市民安坐家中便

1、在现代社会中,最大的信息收集者----信息源为A政府

2、建立电子化政府的前提为A信息收集

3、电子化政府可以大大提升信息收信和处理的B全面性、时效性和可靠性

4、政府信息的最终归属权应属于D公民

5、电子化政府最基本的功能是D利用网络的信息传媒与资源共享的功能

1、我国政务公开的责任主体为A.政府或受行政机关委托的有关组织

2、我国政务公开的目标为D.实现公平和效率

3、我国政务公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C.保障民主权利,维护群众利益

4、实行政务公开是为了使人民享有D.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5、我国公众参与电子政务的方法不包括A.电子购物

政策质量方面: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长期以来,带来很强的计划经济的烙印和色彩,工作方式主要依靠政策和地方条例而调整,基本上形成以行政制约,“人治”管理为主的运作模式,法制建设滞后。计划生育工作往往依靠行政强制手段多,提供服务少;要求群众尽义务多,考虑群众的权益少;考虑政府行使的权利多,而考虑政府应承担的责任少。从某种意义上讲计划经济是一种命令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文件与法规政策是计划生育工作中各博弈方的游戏规则,主要是指乡镇以其以上政府机关所发送和传达的文件和讲话精神等。文件相对于下级土政策是普遍主义的。在基层社会运作中这个因素一直起着宏观支配作用,在具体操作中有各种变通,特殊主义几乎无处不在。不同的博弈方都在利用操作中有各种变通,特殊主义几乎无处不在。不同的博弈方都在利用规则。比如: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作为政策的力量,就是强大的合法性后盾。村民也在利用文件政策。对生二胎游戏规则的规定和解释中的利用,是村民和干部同时利用同一规则进行互利式合作的一个例子。办二胎准生证的理由之一是,符合“经县级计划生育技术鉴定组织鉴定,报市(地)计划生育技术鉴定组织确诊第一个子女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条款。上级的人口生育计划中有这方面的指标,各地都有。于是,村民可以此作为突破口来寻求生第二胎;而乡村等有关干部也可以利用这一点从中牟利。例如某村民,花了3000元办个二胎准生证。在这种合作中村民获得了生育第二胎的权利,干部们获得了被请客和得到现金等礼物的好处。

二.政策执行主体方面:基层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主体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如何认识和定位最基层的行政执法主体是立法上的重要问题。就全国范围而言,在《人口计划生育法》和《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方法》等法律法规尚未出台前,各地法规规定的基层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主体有三种: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的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主管部门。其中以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为基层行政执法主体为多,涉及到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行政执法权往往也机种于此。因为具体的管理措施,方法和手段等具体行政行为通常是通过最基层的行政执法主体而加诸于管理相当人并影响管理相对人的权利义务的,这种基础执法权属的差异,导纸以上各级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主体相应职权和职责参差各异。在讲求法制协调统一的法治国家,是极其不和谐的。

政策对象方面:生育观是人们对生男生女的基本看法和观点。长期受同一文化传统影响,当地群众有着大体一致的生育观,诸如多子多福,重男轻女,“不孝有三,无后(指男孩)为大”习俗所安排的是男系继承制,儿子天生具有有继承父母财产的合法权利。另一方面,生理因素和社会文化造成了男女有别,从而重男轻女本身也是一个现实的生活策略,比如养儿防老和人多不受气等都很现实。因此,政策对象宁愿交纳罚款,也要生育第二胎,第三胎,即使需要借债来交罚款也在所不惜。

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方面:一是关系,关系可以概括为看似合法实际上非法,或看似非法实际上又合情合理的交往,是特殊主义的交往。干部和村民都在利用关系来参与这场博弈。“离开关系办事难!”这是人们常发的感慨。这里的“办事”包括上级要求下级的要求如果只以正式渠道下文件讲精神,一般效果不好。他们需要以“哥俩好”的交情让主要依靠的下属卖力工作,利用关系在村民的计划生育博弈策略中同样占据要津。关系是保护伞,能遮风挡雨。送礼请客等行为是非法的,但从村民自身利益和时下社会环境来看,几乎成了被锁定的事实。在日常生活中,村民需要请求上级时大多尽量动用社会关系网络资源解决问题,不会轻易动用法律。更何况村民本身也多是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因此更不愿去触动法律。“民告官”的上访是需要勇气的,上访成功与否都要付出很大代价。总之,动用社会关系网络资本往往是最有效和经济的。用村民的话说“当官的得有老百姓撑腰,老百姓也要有当官的保护”,“撑腰”和“保护”的对象是同一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成员。这是一种社会资源交换。二是金钱,经济因素在计划生育工作中非常重要。超生罚款就是用经济手段对村民加以制约。近乎残酷的罚款对村民形成巨大的压力,但村民们都认为只要有钱就可以多生孩子,以钱铺路仍然是村民们常用的策略。三是互利的合作,先说村民的合作。村民们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世世代代一起生活的熟人,他们是一个群体。在计划生育中村民之间自然达成联盟,可以让别人的东西暂时放在自己家里,打一下掩护,当外人打探某某的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事时,不向外人提供信息等。相互提供方便,至少不坏别人的事。村民们明白,合作比背叛好。再看基层干部一方。他们之间的差别也造成内部的不同博弈。我们可以把他们粗略地分成乡级在编干部,乡级不在编干部和村干部三个博弈方。在编干部要对上级负责,所以要计划生育工作的具体结果,比如:低超生,但又要保持工作尽量不太出路,出了问题就是麻烦,影响可获得提拔资格的政绩。而具体工作通常是由哪些村干部做的。所以在编干部必须保持与不在编干部的合作,以求他们的工作细致谨慎,干出成绩又少惹是非。现在看来干部和村民的合作。生二胎就是干部和村民默契的互利合作的一个很好例子。此外,基层干部不完成一定的任务就要受罚,又要照顾到村民实际,所以他们集执行小鬼与庇护神于一身,平时是以村民为对手打游击,上级来检查时又与村民结成同盟,通风报信,出谋划策。村民面对上级调查者,衡量利弊的结果,就是对他们说假话。这样相互隐瞒对双方都有利。

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的另一方面就是权力缺乏监督。有效的监督,可以预防和制约违法行政。应把建立高效运转的监督机制作为实施执法责任制的重要环节,逐步形成以计划生育法制机构为主体,人大监督,司法监督,政纪监督,计划生育行政机关内部层级监督,群众监督综合发挥作用的监督体系。对重大的行政处理和行政处罚案件,计划生育法制机制机构为主体缺乏事前指导和事后监督也是计生政策难以执行的重要原因。

综上分析,该案例中的政策未得到有效的执行。

1. 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

的是(亚里士多德)2. 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

3. 中国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4. 称之为“人事管理之父”和

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欧文)

5. 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

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6. 德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

学家、经济学家和宗教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官僚制理论),因而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7. 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

管理只能概括为(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8. 192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

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 9. 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

的是(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10. 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

(《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作者是张金鉴 11. 提出立法、司法、行政、考

试和监察五权分立思想的是(孙中山)

12. 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

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13.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高斯)

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

14. 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

《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里格斯)。

15. 融合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

在于(农业社会)。 16. 里格斯认为处于农业社会

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一种公共行政模式是(棱柱型)

17. 衍射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

在于(工业社会) 18. 按照里格斯的划分,棱柱型

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公共行政模式) 19. 高斯发表于1936年,提出

了公共行政和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予以研究的行政学论著是(《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 20. 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

题是(政府职能) 21. 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服务性

特点首先表现在其(非赢利性上)

22. 我国于1998年又进行了机

构改革,改革后的国务院原40个部门减为(29) 23. 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

角色,也就是“夜警察”的角色的时期是(自有资本主义时期)

24. 政府有“守夜人”变成“社

会主宰者”的时期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25. 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行

政权力的划分;行政组织设置;政府系统的各级各类政府部门职权的配置) 26. 行政体制的滞后性是由其

(稳定性)演变而来的。 27. 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

(英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

28. 总统制,起源于18世纪末

期的(美国),是以总统即为国家元首,又为政府首脑的中央政府组织形式。 29. 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

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是(半总统制)

30. 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起源

于19世纪中期的(瑞士) 31. 英国地方政府形式是最典

型的(自治体地方政府) 32. 典型的行政体地方政府是

(德国)的地方政府 33. 对于一般的省、市、县、乡

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就是(特殊型)的行政区 34. 构成公共组织结构的基本

要素是(行政职位),它是公共组织结构的支撑点和联络点。

35. 我国由人民代表投票选举

产生政府领导者的制度属于(选任制)

36. 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

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是(委任制)

37. 国务院常务会议任命各部

委领导的副职,直属机关和办事机关的正、副职领导者的制度均属于(委任制) 38. 中央一些部委和一些省市

公开招考司(局、厅)级和处级领导者的制度属于(考任制)

39. 下列不属于行政领导权力

的来源的是(决策权力) 40. 忠于政府,维护政府的声

誉,忠于职守是(行政道德)的核心内容。

41. 现代意义上第一个独立的、

职能化的人事行政机关是(英国)于1855年成立的文官委员会。

42. 美国的文官委员会、日本的

人事院等机构属于(部外制)类型

43. 部外制是(美国)用法律制

度把政党制度排除在政府之外而产生的一种人事行政机构。

44. 人事行政机关实行折中制

45. 人事行政机关实行党统一

领导制的国家有(中国) 46.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是资

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它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而始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文官制度。

47. 世界上第一个建立文官制

度的国家是(英国) 48. 职位分类最早产生于19世

纪的(美国),后被许多国家所效仿。

4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

法》正式施行于(2006年1月1日)

50. 为了解决在实施决策的过

程中出现的而一时又难以查清原因的问题的决策方案,称为(临时方案) 51. 为了弥补或完善决策而制

定的决策方案,称为(追踪方案)

52. 为了实现目标而制定的方

案,称为(积极方案),这是构思和设计的主要方案。 53. 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是(领

54. 行政执行过程的第一阶段

55. 整个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具

实质意义的、最为关键的阶段是(实施阶段) 56. 行政控制过程的最后环节,

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是(纠正偏差)

57. 平行沟通是一种同级部门

或同事之间的信息沟通,亦称(横向沟通)

58. (平行)沟通不宜采用命令

或指示的沟通形式,而只能通过协商、合作的办法。 59. 行政评估准备阶段,评估工

作的第一步是(确定评估对象)

60. 非执政党和非国家机关对

行政行为的监督称为(社会监督)

61. 事中监督是指对监督对象

在执行法律或实施决策、计划过程中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也叫(跟踪监督)

62. 批准是一种约束力较强的

(事先)监督方式。其内容包括:要求监督对象报送审批材料、审查和批准(含不批准)三个基本步骤。 63. 对监督对象未构成犯罪,仅

构成违反政绩的案件,由(行政监察机关)调查处理。

64. 对监督对象构成犯罪的案

件,由(检察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65. 对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中国

共产党党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由(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给予处分。

66. 对涉及非中国共产党党员

的国家公务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则只由(行政监察机关)给予政纪处分。 67. 对涉及国家行政机关以外

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则只由(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给予党纪处分。

68. 国家预算中占主导地位的

69. 税收制度的核心内容是(税

70. 《中华人民共和国采购法》

正式生效的日期是(2003年1月1日)

71. 据考,“法治”一词是古希

腊人(毕达哥拉斯)最早提出的。

72. 根据《立法法》,行政法规

和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30)天内报有关部门备案。

73. 目标管理方法是(德鲁克)

于20世纪50年代,应用系

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人际关系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

74.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西方发达国家爱相继开始进行行政改革,然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因为实行市场化也进行不同程度的行政改革。

1. 有些学者是从“三权分立”

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认为国家可以分为(司法、行政、立法)三种权力。 2. 从广义的管理的角度来界

定公共行政范围的行政学家有(怀特、汤姆森、西蒙、斯密斯堡)。

3. 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时期,也

有人称为(科学管理时期、静态公共行政学时期、X理论时期)。

4. 奠定公共行政学理论基础

的代表人物是(威尔逊、古德诺)。

5. 作为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的

建立是由(魏劳毕、怀特、费富纳)完成的。 6. 公共行政学的特点是(公共

行政学的发展性、公共行政学是应用性的学科、公共行政学是政治性较强的学科、公共行政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 7. 行政环境的特点是(特殊

性;发杂性;不稳定性;约束性)。

8. 里格斯将公共行政模式划

分为(融合型、棱柱型和衍射型公共行政模式) 9. 构成一个国家公共行政政

治环境的因素主要有(政治制度;政党制度;政治文化) 10. 下列属于文化环境要素的

是(意识形态;道德伦理;价值观念;教育) 11. 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

法律意识;价值观;到的感情)

12. 马克思认为政府的基本职

能有两种,即(政治统治职能;社会管理职能) 13. 从现代社会和各国政府行

政实践来看,政府的基本职能可以分为(政治职能;文化职能;社会职能;经济职能)

14. 市场失效主要表现在(市场

垄断和专制价格;外部性问题;公共物品的提供;无知和非理性;不平等问题) 15. 政府的职能主要包括(民主

职能;政治统治职能;保卫国家主权的职能) 16. 著名经济学家萨穆尔森在

《经济学》(第十六版)中,认为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执行国际经济政策;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经济提高经济效率;改善收入分配)

17. 按社会制度划分,行政体制

可以分为(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的行政体制 18. 以行政权力的划分作为标

准来进行分类,可以把行政体制分为(中央政府体制;地方政府体制;行政区划体制)

19. 下列实行内阁制的国家有

(比利时;加拿大;斯里兰卡)

20. 下列实行总统制的国家有

(墨西哥;埃及) 21. 下列实行半总统制的国家

有(葡萄牙、坦桑尼亚、奥地利、芬兰、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联邦)

22. 地方政府体制的类型主要

分为(自治体地方政府;民主集中制地方政府;行政体地方政府)

23. 行政区划的类型可以分为

(传统型;特殊型;发展型) 24. 传统公共行政学时期的主

要组织理论学派有(泰勒的科学管理组织理论;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学派的组织理论) 25. 行为科学时期组织理论的

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梅奥;巴纳德;西蒙)

26. 梅奥在总结霍桑试验的基

础上,提出的组织理论有(非正式组织理论;新型领导能力理论;社会人理论) 27. 巴纳德在行为科学时期提

出的组织理论主要有(非正式组织理论;权威接受理论;组织平衡理论) 28. 非营利组织的特点主要有

(非政府性;组织性;非营利性;志愿性;自治性) 29. 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服

务中的作用表现在(在制度建设方面有倡导作用;监督市场;监督政府;中介作用;维护良好的社会价值) 30. 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减免税收;委托公共事务;辅导监督;补助;法律管制)

31. 下列不属于委任制的优点

的是(权力集中、责任明确;指挥统

一、不受牵制;行动迅速、简便易行) 32. 从权利的性质上,一般把行

政领导权力分为(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 33. 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主要

有(奖惩权力;归属权;专业知识权;合法权力) 34. 美国学者西拉季和华莱士

提出领导者除应具有身体特点特质外,还应具备(社会技能;智力;个性;社会背景;任务定向)等特质。 35. 较有代表性的领导行为理

论有(领导作风理论;领导系统模式;PM型领导模式;

四分图理论:领导方格理论)

36. 在四分图理论的基础上,

(莫顿;布莱尔)于1964年提出了领导方格图理论。 37. 领导作风理论以权利定位

为基本变量,把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极端行为划分(民主式领导作风;放任自由的领导作风专制式的领导作风) 38. 行政领导者素质的构成主

要有(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

39. 下列属于人事行政机关类

型的有(部内制;部外制;折中制;党统一领导制) 40. 人事行政机关实行部内制

的国家主要有(法国;瑞士;德国)

41. 西方各国国家公务员制度

的共同之处主要是(公开考试、择优录用;严格考核、功绩晋升;人事分类、依法管理;政治中立、职务常任) 42. 世界上通行的人事分类制

度是(职位分类;品位分类) 43. 下列实行品位分类制度的

国家有(法国;英国) 44. 下列实行职位分类制度的

国家有(美国;中国;日本) 45. 从国家公务员晋升的形式

上来看,大体上有(越级晋升制;考试晋升制;年资晋升制;功绩晋升制;综合晋升制)

46. 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规定

应回避的亲属关系包括(近姻亲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夫妻关系)

47. 我国国家公务员的考核内

容包括(廉;绩;勤;德;能)

48. 机关行政的职责可以概括

为(参与政务;处理事务;

49. 科学合理的机关日常工作

程序应注意的环节有(奖惩教育工作;组织实施工作;协调控制工作;检查总结工作;计划安排工作) 50. 一般说来,办公自动化系统

的开发大致分为如下阶段(系统实施;系统设计;系统维护;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评价)

51. 从决策的风险程度来讲,行

政决策可以分为(确定性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

52. 从决策主题的行为方式来

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个人决策;集体决策) 53. 从决策对象的结构性程度

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非程序性决策;程序性决策)

54. 从决策主体采取决策的方

法上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经验决策;个人决策) 55. 现代行政决策体制应该包

括(领导决策系统;专家咨询系统;信息支持系统;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 56. 决策方案一般有(临时方

案;追踪方案;应变方案;积极方案)

57. 行政执行的一般过程可以

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

58. 行政实施阶段的环节主要

包括(行政协调;行政控制;行政沟通;行政指挥) 59. 根据控制的范围划分,行政

控制分为(微观控制;宏观控制)

60. 通常有四种信息被领导者

用来衡量和评估实际工作效果,它们是(口头汇报;个人观察;书面汇报;统计报告)

61. 行政控制的控制对象有(行

政工作人员;组织绩效;信息;工作;财务) 62. 工作控制是对具体执行工

作的各方面的控制,它包括(质量控制;标准控制;成本控制;程序控制;计划控制)

63. 按沟通的线路划分,行政沟

通科分为(单向沟通;双向沟通)

64. 按沟通的信息流向划分,行

政沟通可分为(上行沟通;平行沟通;下行沟通) 65. 行政组织中的沟通存在的

障碍主要有(组织结构障碍;心理与语言障碍;职位与专业障碍)

66. 行政组织内部的协调可以

分为(层级结构的协调;横向部门之间的协调;人际关系的协调;各种资源协调) 67. 按沟通的确定性划分,行政

沟通可以分为(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

68. 社会监督的主体是(公民个

人;各民主党派;各社会团体;新闻机构;政协) 69. 依照公共行政管理的过程,

行政监督可以分为(事中监督;事后监督;事前监督) 70. 事中监督的主要形式是(跟

踪监督;现场监督) 71. 下列属于一般行政监督工

作报告的有(临时报告;综合报告;专题报告;报告;工作简报)

72. 一般行政监督中,审查的形

式主要有(事中审查;事先审查;事后审查) 73. 我国行政监察机关的基本

职权包括(检查权;建议权;调查权;行政处分权) 74. 我国行政监察机关的辅助

职权包括(对检查事项涉及的单位和个人的查询权;对违反行政纪律取得的财物的处置权;查处违法违纪案

件时的请求协助权) 75. 权力机关监督的内容主要

包括(工作监督;法律监督;政治监督)

76. 行政监督的特点是(行政监

督主体的层次性;法律地位的独立性;行政监督内容的双向性;监督主体的多样性;监督对象的双重性) 77. 依监督的主体划分,行政监

督的类型有(权力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社会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执政党的监督)

78. 舆论监督具有监督机关所

不具有的特点,它们是(监督方式的公开化;监督效果具有社会效应;监督表达形式的直接性;监督效应的及时性)

79. 按照不同的政府级别,公共

预算可分为(地方公共预算;中央公共预算) 80. 预算草案审核的主要内容

是(政策审核;体制审核;指标审核;技术审核) 81. 税收的基本特征有(无偿

性;固定性;强制性) 82. 按照税制结构的单一性与

复杂性来划分,可分为(单一税制;复合税制) 83. 按照税收的征收办法或税

额的确定方法,可分为(定率税;配赋税)

84. 按照税收管理权限,可将税

收分为(中央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地方税) 85. 在我国,根据国家职能的区

别,将财政支出区分为(国防费;行政管理费;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其他支出)

86. 政府采购的基本程序一般

分为(签订采购合同;选择采购方式;确定采购需要;履行采购合同;效益评估) 87. 法治行政的特点包括(法律

保留;法律优先;职权法定;依据法律;职权与职责统一)

88. 行政复议的合法性审查包

括(法定程序的审查;滥用职权的审查;法定权限的审查;法定依据的审查) 89. 行政方法的内容包括(技术

方法;行政程序;基本手段) 90. 行政方法的特点有(科学

性;民主性;创新性;系统性;技术性)

91. 行政基本方法包括(行政指

令方法;法律政策方法;经济方法)

92. 行政程序的特点主要有(稳

定性;合法性;强制性;简便性)

93. 行政程序从纵向可分为(行

政计划准备;决定计划;考核奖惩;检查监督;执行计划)

94. 按照时间划分,行政计划的

类型可以分为(短期计划;长期计划;中期计划) 95. 行政方法的基本手段主要

有(行政指令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思想工作手段)

96. 按照行政计划的主体划分,

行政计划的类型可以分为(地方计划;中央计划;基层计划)

97. 从行政计划的内容上划分,

行政计划的类型可以分为(社会计划;经济计划;资源计划;国防计划) 98. 标杆瞄准的类型主要有(内

部标杆瞄准;外部竞争对手标杆瞄准;行业内标杆瞄准;跨行业标杆瞄准;内外部综合标杆瞄准) 99. 从公共组织层次上来考察,

行政效率可以分为(组织效率;管理效率;工作效率) 100. 传统的测定行政效率的方

法主要有(标准比较法;公

共组织要素评分测量法;行政职能测量法;行政费用测量法)

101. 下列属于行政费用测量法

的方法有(单位费用测量法;计件费用测量法;人均费用测量法)

102. 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一般

性指标包括(经济指标;效率指标;公平指标;效能指标;)

103. 政府再造的战略主要有(核

心战略:明确组织目标;后果战略:创设绩效后果;顾客战略:将顾客至于驾驶员的位置上;控制战略:将控制从高层和中央移走;文化战略:创造企业家文化;) 104. 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彼得

斯提出的政府模式主要有(市场政府模式;参与政府模式;解制式政府模式;弹性化政府模式)

105. 参与政府模式的理论基础

有(参与管理;对话民主;公民社会;承认公共组织中基层官员是组织有效运作的核心)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

1、食品安全监管:“六个部门管不好一头猪”

人民网2009年2月27日消息:[案例]多部门的食品监管——为何几个部门管不好一头猪?由于食品安全的特点,涉及食品生产、流通、销售等多个环节,对食品的监管由多个部门执行,交叉管理的现象层出不穷。

试运用有关行政学理论来分析,为什么“六个部门管不好一头猪”? “六个部门管不好一头猪”说明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的严重问题:政府行政部门齐抓不管,多头管理,却责任不清、权限不明。这就造成“比较好管的,或者有一定好处的,有一定权力的,大家抢着管”。而责任大、问题多、难管理的,彼此相互推诿,没有主要部门管理。在多个部门管理,却又互相推诿责任的食品安全监管中,本质上是部门利益在阻碍高效的监管体制。按照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机构也具有追求经济利益的动机。监管机构会选择性地执行对机构利益最大化的措施,按照部门利益来衡量监管环节。

解决“多个部门管不好一头猪”的难题必须加强食品安全的立法,明确责任。通过立法明确食品监管机构的责任分工、权限划分,并统一监管标准。通过立法强化企业食品安全责任,明确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在食品安全监管执行上,必须克服政出多门,都管却管不好的现象,监管主体和主要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必须清晰和明确。

同时,还必须建立部门的责任制度,即问责制,严格执法。

食品安全监管的低效反映出了行政机构的多头管理、职责重叠、权利交叉的弊端。必须订立明确的法律规定、划分职权、严格执法。

2、“大部门体制”改革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

2007年出现的中国出口商品在欧美遭遇查封和质量起诉的一系事件表明,我国现有政府体制在新的对外开放条件下遇到了新的挑战,分头行使同类性质职能的政府部门(海关、边检、出入境检疫检验、商务部、农业部、质检总局)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未能迅速作出一致反应。

这些现象为通过改革政府体制提高职能行政效率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改革的背景是政府部门的设置依然具有行业管理和过于专业化的特征,因而妨碍了管理效率的提高和职能的有效行使。

⑴集权与分权。权力集中在中央政府,容易引起地方政府的“寻租”活动,以争取政策和利益。

⑵政府的职能。如果政府集中了过多的社会资源,必须造成地方政府重视通过与中央政府的公关活动。

4、关于燃放烟花爆竹的政府管理

1992年6月1日,《广州市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管理规定》实施,引发了全国的“禁放”潮。此后,全国280多个城市政府相继出台了类似的法规。

自2000年以来,在执行过程中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近些年春节期间的实际表明,违反禁放法规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北京、广州等相当一部分城市重新修订了关于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允许居民在规定的区域和时间内燃放烟花爆竹。

⑴政府职能:市政府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属于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市政府可以制定、修订和执行关于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保障人民生活的安全和城市环境的良好,但不应对燃放烟花爆竹管理过死,而应适当方便群众的节日正当需求,即坚持服务性原则。

⑵政府职能应实现职能方式和职能关系的转变,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为主,强化监督和宏观调控部门,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管理好社会的公共事业。市政府对燃放烟花爆竹应加强监控,既对违反禁放法规的人依法惩治,保障群众生活秩序良好,又应允许居民在规定的区域和时间内燃放烟花爆竹。

确立行政职能要从提高社会福利、为人民服务的角度考虑。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正是从保护公民财产、生命安全的角度,建立一个和谐、平安的社会所作出的行政规定。行政职能具有执行性的特点,行政职能在执行过程中要遵循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做到对违反规定的行为依法惩治,但又允许在规定的时间

内做出规定的行为。行政职能的执行不仅可以采用行政手段,也可以采取经济手段、思想教育手段。对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行政规定,可以采取多种手段相结合,以行政手段为主,思想教育手段为辅。

5、 “齐抓共管”的缺陷

⑴各主管部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

⑵多头管理、出现缺位。

⑶缺少协调机制或机构。

⑷主管部门以及工作人员互相推诿,缺少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

⑴理顺关系、明确职责。

⑵进行必要的协调,共同解决问题。

⑶对工作人员进行服务意识教育。

责任政府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意味着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对于其承担的任务必须履行一定的职能和义务,并对其行为负责,没有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其应当履行的职能和义务就是失职,必须为由此而引起的不利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特别是随着我国行政改革的深入和服务型政府、责任型政府建设的推进,公民导向的观念逐步深入,行政官员必须对公民负责,对所制定和执行的政府负责已成为政府治理的基本观念。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了各种各样的《行政问责暂行办法》、《行政过错追究暂行办法》。2004年4月,中央又批准实施了《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对“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作出严格规范。

行政领导是职权与职责的统一,没有责任监督的权力就失去了约束。我国行政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建立责任型政府,责任型政府是对政府权力归属的回归,政府权力来自人民,必须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建立以行政领导为主的问责制度,将行政官员对人民负责这一思想落到实处。

7、行政领导决策盲目性导致的后果

盲目决策与投资造成损失不会像贪污、受贿一样被视为是犯罪,甚至还不会被视为错误,而至多只是一种“失误”,因而决策者不会因此而受到什么追究。这就为一些领导干部在决策上“有恃无恐”打开了“放心之门”。而如果“碰巧”决策正确呢,决策者的个人政绩簿上就又多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样一种追究与奖赏不对等情形下,一些领导干部在决策上的“冒险”意识就被激发起来了。冒的是政府与百姓而非自己个人的险,正是一些领导干部敢于在决策上“挺而走险”,拥有极强“心理承受力”的缘由所在。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做到权责一致。有权必有责,决策失误就应当由相关责任人承担起相应责任。当然,任何决策都有风险,不能要求所有决策万无一失。我们反对的是盲目决策、轻率决策、武断决策、不负责任决策。事实上,只要善于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种种监督,严格履行决策程序,很多失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⑴网络、信息公开,是一把双刃剑,在实现政府目标、解决一定社会问题的同时,也会形成一些新的问题;同时,也并不是所有的社会问题通过信息公开就可以解决。因此,在倡导政府信息公开的时候,必须加以正确的引导,避免产生不利的影响,要提高政府“执网能力”。

⑵政府要制定和明确政府信息处理、信息公开的具体策略,处理好4个“度”:态度;速度;尺度;梯度。

⑶政府要积极引导,消除网络的不利影响。

网友的某些自发行为,从公民责任心、运用网络表达意志、进行社会监督等方面来说是值得称赞的。但这不能归结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常态,其对社会的潜在破坏性值得警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民行使监督权有哪五种方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