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和双香豆素主要不良反应及纠正?

维生素K为肝脏合成凝血酶原(因子Ⅱ)的必需物质,还参与因子Ⅶ、Ⅸ、X的合成。缺乏维生素K可致上述凝血因子合成障碍,影响凝血过程而引起出血此时给予维生素K可达到止血作用。本品尚具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机制可能与阿片受体和内源性阿片样物质介导有关。天然的维生素K1、K2是脂溶性的,其吸收有赖于胆汁的正常分泌。维生素K3是水溶性的,其吸收不依赖于胆汁,口服可直接吸收,也可肌内注射。吸收后随脂蛋白转运,在肝内被利用。肌内注射后8~24h起效但需数日才能使凝血酶原恢复至正常水平。

本品为水溶性维生素,口服可直接吸收,且不依赖于胆汁,活性也较强。肌内注射吸收后,随脂蛋白转运,8-24h起效。

在肝内迅速代谢,经肾脏及胆道排泄,不在体内蓄积。

1.止血用于阻塞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广泛肠切除所致肠吸收功能不良患者,早产儿、新生儿低凝血酶原血症,香豆素类或水杨酸类过量以及其他原因所致凝血酶原过低等引起的出血。亦可用于预防长期口服广谱抗生素类药物引起的维生素K缺乏症。

2.镇痛用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引起的胆绞痛。

3.解救杀鼠药“敌鼠钠”( Diphacin)中毒此时宜用大剂量。

1.止血肌内注射:每次2~4mg,每日4~8mg防止新生儿

出血,可在产前1周给孕妇肌内注射,每日2~4mg口服:每次2~4mg,每日6~20mg

口服抗凝药(如双香豆素类)可干扰维生素K代谢,合用时作用相互抵消。

肌内注射给药时,如遇碱性药物或还原剂可使本品失效。

使用较大剂量水杨酸类药、磺胺类药、奎宁、奎尼丁等也可影响维生素K的疗效。

1.可致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2.较大剂量可致新生儿、早产儿溶血性贫血、高胆红素血症及黄疸。在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者可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

3.可致肝损害,肝功能不良患者可改用维生素K1肝硬化或晚期肝病患者出血,使用本品无效。

1.肠道吸收不良者以采用注射途径给药为宜。

2.当患者因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而发生严重出血时,短期应用常不能立即生效,可先静脉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血浆或新鲜血。

3.用于纠正口服抗凝药引起的低凝血酶原血症时,应先试用最小有效剂量,通过PT测定再加以调整;过量的维生素K可影响以后的抗凝治疗。

4.肝功能损害时,维生素K的疗效不明显,PT极少恢复正常,如盲目大量使用维生素K,反而可加重肝脏损害。肝硬化或其晚期患者出血,使用本品无效。肝功能不全者可改用维生素K1c5.肝素引起的出血倾向及PT延长,用维生素K治疗无效。

6.严格掌握用法、用量,不宜长期大量应用。

  • 华法林过量引起的自发性出血,用何药对抗()

  • 肝素过量引起自发性出血时应用何药处理()

  • 肝素用量过大引起的自发性出血应用下列哪种药物对抗?()

  • α受体阻断药引起的血压下降为什么不能用肾上腺素来纠正?应选用何药?

  • 王先生,52岁,既往有房颤病史3年,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INR值维持在2.0-2.3之间,患者1月前出现反复活动后胸闷胸痛,入院行择期PCI术,术前停用华法林5天,术后低分子肝素桥接3天后继续开始服用华法林,服用1周后查INR3.5,患者同服药物中,最可能引起华法林血药浓度改变的药物为()。

  • 下列抗凝血药过量引起出血解救药正确的是()

  • 阿司匹林过量引起出血,用下列何药防治()

  • 肝素过量引起出血的对抗药有()、()、()。

  • 治疗肝素过量引起的自发性出血宜选用()。

  • 双香豆素过量引起出血可选用的解救药是()

  • 乐果中毒时,应用何药解救()

  • 肝素及华法林均可用于()

  • 在有机磷酸酯中毒及解救实验中,用来引起动物出现中毒的有机磷药物是:()

  • 简述肝素、华法林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 抗凝血药物(肝素、华法林)临床用药的主要检测指标是什么?

  • 下列何药可引起可逆性前庭反应()

  • 香豆素类用量过大引起出血应选用下列哪种药物对抗?()

  • 下列何药可引起拟胆碱作用和组胺样作用()

  • 双香豆素引起的自发性出血,用下列哪种药物纠正效果较好()

2016执业药师考试《药学知识一》备考试题及答案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16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知识一》备考试题及答案,希望可以给诸位考生提供帮助。

  1、肝素的强大抗凝作用与下列何种理化特性有关?

  D 分子中带有大量的正电荷

  E 分子中带有大量的负电荷

  2、肝素体内抗凝最常用的给药途径为:

  3、肝素的抗凝作用机制是:

  B 抑制血小板聚集

  C 加速凝血因子Ⅸa、Ⅹa、Ⅺa和Ⅻa的灭活

  E 影响凝血因子Ⅱ、Ⅶ、Ⅸ和Ⅹ的活化

  4、抗凝作用最强、最快的药物是:

  5、体内、体外均有抗凝作用药物是:

  6、肝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7、肝素应用过量可注射:

  8、肝素及双香豆素均可用于:

  A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B 血栓栓塞性疾病

  9、双香豆素的抗凝机制是:

  A 抑制血小板聚集

  C 促进抗凝血酶Ⅲ的作用

  D 阻止凝血因子Ⅱ、Ⅶ、Ⅸ和Ⅹ谷氨酸残基的羧化

  E 阻止凝血因子Ⅱ、Ⅸ、Ⅹ、Ⅺ和Ⅻ谷氨酸残基的羧化

  10、抗凝作用慢而持久的药物是:

  11、确定香豆素类抗凝效果的最好方法是测定:

  12、香豆素类与下列哪种药物合用作用增强?

  13、双嘧达莫的抗凝作用机制是:

  B 抑制磷酸二酯酶,使cAMP降解减少

  C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生成增多

  14、噻氯匹啶的作用机制是:

  A 阻止维生素K的作用

  B 增强抗凝血酶Ⅲ的作用

  E 抑制血小板聚集

  15、前列环素的作用机制是:

  A 抑制YXA2合成酶

  B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增加

  C 抑制磷酸二酯酶

  16、对纤维蛋白有一定程度特异性的纤维蛋白溶解药是:

  A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因子

  C 茴酰化纤溶酶原链激酶激活剂复合物

  17、维生素K参与合成:

  B 凝血因子Ⅱ、Ⅸ、Ⅹ、Ⅺ和Ⅻ

  C 凝血因子Ⅱ、Ⅶ、Ⅸ和Ⅹ

  18、氨甲苯酸的最隹适应证是:

  A 手术后伤口渗血

  D 香豆素过量所致的出血

  E 纤溶亢进所致的出血

  19、下列组合中最有利于铁剂吸收的是:

  A 果糖+枸椽酸铁铵

  B 维生素C+硫酸亚铁

  C 碳酸钙+硫酸亚铁

  D 同型半胱氨酸+富马酸亚铁

  E 四环素+硫酸亚铁

  20、铁剂宜用于治疗:

  C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21、铁剂急性中毒的特殊解毒剂是:

  22、参与脱氧尿苷酸转变为脱氧胸苷酸的叶酸是下列哪种形式?

  A 5-甲基四氢叶酸

  B 5-甲酰四氢叶酸

  C 10-甲酰四氢叶酸

  D 5,10-甲炔四氢叶酸

  E 5,10-甲四氢叶酸(5,10-甲撑四氢叶酸)

  23、同型半胱氨酸转化为甲硫氨酸需要下列哪种维生素B12同类物参与?

  B 5`-脱氧腺苷酸

  E 维生素B12-内因子复合物

  24、下列哪种物质参与甲基丙二酰辅酶A转变为琥珀酰辅酶A?

  D 5`-脱氧腺苷钴胺

  25、甲酰四氢叶酸主要用于:

  B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肝素的不良反应包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