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在家胖了十斤怎么恢复?

由于账户到期或未成为会员,此博客已被关闭!

请移步 访问其他精彩内容。

如果你是此博客的主人(xuexitong2020),请及时联系我们充值

真棒!13岁男孩独居66天,上网课写作业的同时,把自己和猫狗都喂胖了!

27日,我市小学4-6年级,初中、普通高中1-2年级正式返校复课。在重庆大渡口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锦天校区,919名五、六年级学生身穿校服、戴着红领巾、口罩,有序地进入校园。

“神兽”如何安全“归笼”?经严格的入校流程,分班分时段晨检入校,手部足底消毒,进校进班两次测温……当满怀欣喜,真的踏进了阔别已久的校园。除了发现学校大变样,萌娃们也惊呼:咦,同学,你变了?


▲开学第一天进行的开学第一课

知识性课堂秒变“规则教育”

萌娃“思想变”:未来会关注更多自然环保知识

早上9点,室内的升旗仪式开始。6年级4班,11岁的彭海闻端坐在教室里。因为时刻记得老师“少交头接耳,保持社交距离”的叮嘱,她只好用激动的小眼神、挑起的眉毛代替拥抱和说话,和三个多月未见的好朋友打了个招呼。

在彭海闻看来,校园地面随处可见的间隔1米提示贴,放置在教室门口的防疫物资包,甚至是教室对面的临时隔离室,都证明着学校和以前不一样了。对于自己小学生涯的最后一个学期:彭海闻说,这是既严肃又特别的六年级。


实际上,为了保证师生安全,做好疫情防控。区实验小学严格实施入校受检、分散进班等流程,为了让学生们熟悉大课间的站位、如厕路线图、就餐地点、放学路线。开学第一天,学校还将常规的知识性课堂变为规则教育课和环保教育课,对学生们进行了规则训练,实行全方位、无死角的疫情防控。

中午12点10分,午餐时间到了。为了减少接触感染几率,区实验小学将各班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在教室内用餐,一组到音乐室、食堂、活动室等地方就餐,每个班级会提前划定具体用餐区域。

快速吃完饭的彭海闻兴奋地告诉记者,好像才过半天,她就适应了学校的生活。与此同时,“小学霸”也把新学期的目标定好了:“因为疫情的关系,我学会了敬畏大自然,这是我以前忽略的‘知识盲区’。”彭海闻说,她以后想在学习之余,多了解一些自然环保方面的知识。”


假期,你真的“动”了吗?

“今天上学前,妈妈抬手给我测体温时发现,过了4个多月我比她还高了!”五年级8班的杨玥才满11岁,身高已经已有169CM。“放寒假时测过,是164CM,4个月,我长高了5公分。”对于自己的长高,杨玥自信地表示,除了遗传,长高可能和疫情期间自己天天坚持运动有关。

每天对着墙壁练习乒乓球挥拍,保质保量完成体育老师布置的“体育作业”。杨玥说,父母除了监督她完成正常的语文数学作业,也常常鼓励她多运动。“因为不能出门打,爸爸就会和我一起对着墙壁练习乒乓球。”

有人“喜”就有人“忧”。

“哎哟,你是谁?怎么长变了?”听着老师同学们的调侃,五年级六班的谢小均(化名)害羞地挠挠头:“假期吃的时候,放纵了一下。”

“胖了多少?”“一点儿。”“一点儿是多少?”“十几斤……”

谢小均有些苦恼地告诉记者,他是体尖生,连续两年在中小学生45-48公斤的散打比赛中获得不错的名次。“在学校每天会保证1个半小时的训练量,加上我是住读,饮食方面也能有所控制。”谢小均说,相比学校的规律生活,疫情期间,他在家里吃得不少,动得又不多,一不小心就胖了这么多。


散打比赛的公斤级和体重挂钩,“如果我不减肥,我就不能打48公斤的比赛了。”为此,小谢把减肥的列进了自己新学期的两大目标中,优先级直逼另外一个目标:好好学习,考试进步。

就单个班级而言,谢小均并非是班上唯一长胖的孩子。“很大一部分学生都长胖了,胖个三五斤都算正常。”校体育老师李开兴认为,长胖很大的一个诱因是学生在家缺乏体育锻炼。“虽然有体育网课,但老师无法做到人人监督,每天的运动量得不到保证。”

记者了解到,返校复学后,学校5、6年级一周4节的体育课有所调整:锻炼时间实际上有所增加,每天保证了孩子40分钟的运动量。“与此同时,体育课的教案也已结合疫情防控和学生具体情况做出了调整。为减少接触,合作类运动减少,改为在原地划定区域内,熟悉运动技能。”李开兴透露,未来体育课也将融合学校的武术特色课,以此达到既锻炼身体又避免交叉聚集的作用。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周荞/文、图、视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课好不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