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8.0.3四张数字任取三张可以组成几个不同的三位数?

原创 浙江省统计局 浙江统计

数说百年奋斗路 礼赞世纪辉煌史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总报告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神州大地换了人间,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100年前,嘉兴南湖的红船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风雨百年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浙江人民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率先推进改革开放,摆脱贫困迈入小康。21世纪以来特别是2003年以来,浙江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时刻牢记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的“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新期望,奋力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成功实现从一穷二白到经济大省、从绝对贫困到全面小康、从百废待兴到创新创业的历史性转变,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谱写了浙江人民100年浴血奋斗、发愤图强的华彩乐章,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

(一)1921—1949年:贫穷落后的旧浙江

浙江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气候条件优越,历史上曾经是我国经济开发较早、基础较好的富庶之地。到了近代,由于政治制度腐朽、帝国主义掠夺和连年战火燎扰,社会经济基础遭受严重破坏,停滞不前。农业十涝九旱,靠天吃饭,广大农村长期处于原始封闭状态;工业基础薄弱,重工业几乎空白,轻工业只有很少几家近代企业,绝大部分是手工作坊和工场;交通闭塞,邮电通讯十分落后;市场萧条,民不聊生。即使在浙江经济发展的高峰时期,全省粮食年产量仅701.5万吨,棉花4.99万吨,蚕茧6.82万吨,茶叶2.46万吨,工业产值7.3亿元。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日本侵华战争和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浙江脆弱凋零的经济又遭到严重破坏。根据1948年出版的《浙江经济年鉴》记载:“本省农业几呈支离破碎,徒具残余之躯壳”,“浙江森林已无战前积蓄之半矣”,浙江工业“备受摧残,战后频受社会不景气之影响,与外货之大量输入,以致生产萎缩,支持非易,若不急图挽救,前途堪忧。”

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省经济已濒临崩溃边缘。生产总值(GDP)仅为15亿元,人均GDP仅72元。GDP中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68.5∶8.0∶23.5。经济基础薄弱。国民经济各部门固定资产仅3亿元,其中工业1.03亿元。农业生产锐减。农业总产值13.92亿元,粮食总产量430万吨,棉花0.68万吨,络麻0.96万吨,蚕茧1.05万吨,分别只及新中国成立前历史最高年份的67.3%、61.3%、13.6%、29.0%和15.4%。工业生产萎缩。工业总产值降至4.05亿元,发电量0.59亿千瓦时,职工10.73万人;近代工业寥寥无几,且企业规模狭小、生产水平低下,以手工作坊为主,主要集中在沿海少数城市,分布不合理。交通通讯落后。铁路通车里程不到500公里,公路通车里程也仅2197公里,内河通航里程3575公里,历史名港宁波港几乎成为死港;邮政电讯十分落后,固定电话2400户,邮电业务总量600万元。科教文卫衰败。研究机构仅4个,专门研究人员不到100人。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人数90.6万人,只占总人口的4.3%,文盲人口约占80%,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20%左右。文化设施仅10座电影院,2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每人每年观看电影仅0.15次。医院201家,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2.8张、医生4.3人。人民生活贫困。1949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仅为116和47元,城乡居民人均消费只有62元。通货膨胀、物价飞涨,1937年6月至1948年8月,全省物价上涨600万倍。

(二)年:探索前行的新浙江

1949年人民政权建立后,浙江进入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50—1957年,新生的人民政权在政治上逐步巩固的同时,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在这个时期,浙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基本完成了对传统私营及个体经济的改造,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初步建立,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1957年,“一五”计划顺利完成,全省GDP达到37.3亿元,比1949年增长1.4倍,年均增长11.4%,人均GDP增加到151元。人民生活逐步改善。

在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一五”计划顺利完成的好形势下,由于“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共产风”、浮夸风、高指标和瞎指挥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和“反右倾”斗争,加上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撕毁合同,党和人民面临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困难。年,全省GDP年均下降0.5%,粮食年产量从765万吨降至713万吨,布、丝、食用植物油等工业产品产量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活物资供应全面紧张,人民生活一度十分困难。其中,“三年困难时期”GDP年均下降6.6%,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年均下降3.3%。1961年,全省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采取压缩基建规模,调整农、轻、重比例关系,努力发展农业生产和消费品工业等一系列措施,国民经济顺利恢复和发展,教育、科学、文艺等方面均取得比较突出的进步。1962—1966年,GDP增长45.2%,年均增长7.7%,人均GDP增至195元,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增长4.8%。浙江经济重新走上了稳定发展的道路。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发展,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时间最长、范围最广、损失最大的挫折,浙江经济调整出现的好形势被破坏殆尽。全省GDP年均仅增长3.8%,其中1967、1968、1974、1975年4年出现倒退;市政设施、文教卫生、劳动就业、社会福利和人民生活等方面大量历史欠账,国民经济比例再次严重失调。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社会秩序恢复,广大干部群众欢欣鼓舞,以极大的热情投身经济建设,以加倍的努力弥补十年损失,工农业生产较快恢复,教育科学文化工作逐步走向正常,党和国家的工作开始重新走上健康发展轨道。但是,由于“左”的错误的长期影响,加上受到“两个凡是”的限制,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浙江发展道路曲折,但在实现初步工业化和消除贫困方面取得的成就,是以往任何朝代都无法比拟的。1978年,全省GDP为123.7亿元,与1949年相比增长5.6倍,年均增长6.7%,人均GDP为332元,年均增长4.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8.1∶43.3∶18.7,工业比重大幅上升,农业比重快速下降。但与全国相比,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较慢,总体落后。

(三)年:改革先行的活力浙江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正式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的战略决策,揭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此,浙江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历程。

1979年—90年代初,浙江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突破并取得成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推广。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1982—1984年,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3%;粮食、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产品全面丰收,达到历史最高产量。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兴办的社队企业的乡镇企业,在改革的春风里脱颖而出,取得了骄人业绩。1991年,全省乡镇企业51.6万个,从业人员523.4万人,与1978年相比,分别增长6和1.8倍。乡村工业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6%迅速提升至48.3%。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和总收入均列全国各省市区第3位。民营经济快速成长。农村改革的成功和乡镇企业的崛起,使得浙江民营经济日益发展壮大,打破了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格局,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84年,民营工业比重超过国有工业;1987年,民营工业占全省的比重进一步上升至2/3。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各种商品和要素市场的发育和发展。80年代初期,浙江就兴办了闻名全国的温州“十大专业市场”、义乌“小商品市场”、绍兴“轻纺市场”等。1991年,全省集贸市场发展到3802个,年成交额204.6亿元,市场个数和成交额均居各省市区首位。这一时期,浙江经济快速增长。1991年,全省GDP为1089亿元,在各省市区的位次由第12位升至第6位;年GDP年均增长12.2%,增速快于全国3.2个百分点,仅次于广东,居各省市区第2位,成为当时全国经济最活跃和增长最快的省份之一。人均GDP增至2564元,在各省市区的位次由第16位升至第6位,年年均增长11.1%。GDP中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2.5∶45.4∶3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至2143和1211元,居各省市区第4和第3位,年年均分别实际增长7.2%和10.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一度缩小至1984年的1.5。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浙江很快成为全国“先富起来”的地区之一。

1992年至新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逐步确立,浙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现总体小康。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扬起新的风帆,浙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同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省委、省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积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全省掀起兴办私营个体企业高潮,大批乡镇企业改制为私营企业。2001年,经工商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分别为158.0和20.9万户,分别是1991年的1.6和19.0倍。国企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围绕转换经营机制和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推进,国有资本从众多竞争性领域逐步退出。2001年,国有工业企业由1991年的3209家减至726家,工业增加值却从1991年的126亿元增至217亿元。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丰富完善。以专业市场为主的一般商品市场,开始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集聚和辐射功能不断增强。生产资料市场逐渐扩大,初级金融市场开始兴起,劳务市场初步发展,技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开始起步。2001年,商品交易市场由1991年的3802个增至4278个,成交额由1991年的205亿元增至4652亿元,增长21.7倍。对外开放取得重大突破。1991年,对外开放规模很小,进出口、出口额分别仅为38.5和29.1亿美元。1993年,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开放型经济的目标与任务后,外资准入领域逐步扩大,政策透明度持续提升,投资环境稳步改善,引进外资力度不断加大,外贸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浙江开放型经济取得长足发展。2001年,进出口总额增至328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229.8亿美元,分别比1991年增长7.5和6.9倍,出口总额相当于GDP的比例由14.2%升至27.5%。累计实际利用外资增至230.3亿美元,其中已开业投产外资企业超过1万家,累计实际使用外资137.1亿美元。年实际到位外资比1992年前的13年总和增长46.3倍。这一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此外,率先全国进行农村、粮食购销市场化、财税、审批制度等改革,开始建立城镇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这一时期,浙江经济高速增长。年,GDP年均增长14.3%,比前一阶段高2.1个百分点。2001年GDP增至6928亿元,在全国各省市区的位次自1997年超过四川后稳居第4位。人均GDP增至14726元,居各省市区第4位,各省(区)第1位。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分别增至10465和4582元,均居各省市区第3位。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全国小康生活水平基本标准》,1999年浙江总体小康实现程度达100%,在改革开放后短短的20年时间内,已从一个欠发达的农业省份、经济实力居全国中游和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一跃发展成为全国经济大省,成为经济发展最快、活力最强和居民人均收入最高的省份之一。

年,浙江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省委省政府抓住机遇,实施“八八战略”,实施“两创”“两富”等发展战略,推动浙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所有制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进入新阶段。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得到大发展,民营企业获得更大的经营自主权,在更大范围内联合、并购、合作,国企改革、改造和改组步伐明显加快,大力发展产权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省委省政府“着力推进结构调整,构筑产业新高地”,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市场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商品市场、资本市场、要素市场逐步完善且不断创新。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业态加快发展。义乌小商品市场成为全世界小商品集散基地,市场成交总额连年居全国第一。全面对外开放取得成效。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实施出口主体、产品、市场、渠道多元化战略,外贸经营权全面放开,私营企业成为出口主力军,出口额从2001年的15.5亿美元快速增至2012年的1300亿美元,带动全省出口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首次超越上海居全国第3位。利用外资“短板”取得实质性改观。年,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实际使用外资980亿美元,11年总额相当于之前22年的7.1倍。“引进来”的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投资项目遍布121个国家和地区。此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民生领域改革得到拓展。这一时期,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浙江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运行。2012年,GDP增至34382亿元,稳居全国第4位,年均增长11.8%。人均GDP在2005年超过3000美元,是各省(区)中第一个达到3000美元的省份,2013年突破1万美元。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和1.4倍,年均增长9.2%和8.2%。根据国家统计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测算,2010年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度已超过90%,2012年超过95%。

(四)2012年至今:高质量发展的现代浙江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浙江认真贯彻十八大、十九大精神,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六个浙江”、“四个强省”建设,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有力推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

2013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浙江坚持改革强省工作导向,推动重点领域改革,自觉争当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排头兵。特别是近年来,以“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数字化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推动浙江改革再出发。一是以政府自身改革为突破口,提升治理能力。率先全国开展“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率先全国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数字化改革,深化“掌上办事”“掌上办公”“掌上治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二是全面激发市场活力,不断巩固和提升浙商优势。推动国企改革、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落实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制订小微企业成长计划,实施“雄鹰行动”“凤凰行动”“雏鹰行动”,“亩均论英雄”加快推进,民间投资活力激发,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三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加快形成质量高、效率优、创新强、体制活、协调性好的具有鲜明浙江特点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和八大万亿产业,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浙商回归”“四换三名”和“互联网+”“机器人+”“标准化+”等行动,全力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进富强浙江建设。四是突出创新强省工作导向。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统筹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培育、创新人才集聚。实施“鲲鹏行动”“尖峰、尖兵、领雁、领航”计划,打造“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创业创新生态圈。五是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加快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对外开放能级显著提升,开放大省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六是牢固树立和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千年大计,大力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城、治乡,全面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率先推进五级“河长制”,并在全国推广,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拓宽“两山”转换通道,成为首个通过国家生态省验收的省份,“千万工程”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地更净、民更富,美丽浙江建设成效彰显。七是全面践行协调发展理念,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以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为重点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深化“山海协作”,不断加快26县发展步伐,城乡区域进一步融合。与此同时,大力推进法治浙江、文化浙江、平安浙江、清廉浙江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民生福祉进一步提升。这一时期,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社会和谐安定,富民惠民安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年,GDP年均增长7.1%,人均GDP年均增长5.3%,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6.3%,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5.8%和6.8%,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党中央和历届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勤劳、勇敢、智慧的浙江儿女团结奋斗、砥砺前行,浙江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创造了一个个“无中生有”“有中生奇”“又好又快”的发展奇迹,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社会繁荣和富足前所未有,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丰硕成果,高水平现代化新征程全面开启。

(一)综合实力突飞猛进,高质量发展特征明显

经济总量连续翻番上台阶。浙江生产总值(GDP)从1949年的15亿元、1978年的124亿元跃升至1991年的千亿元、2004年的万亿元,2008年、2011年、2014年、2017年、2019年分别跃上2、3、4、5、6万亿元新台阶,2020年虽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也达到64613亿元(9368亿美元),超过居世界第17位的荷兰,占全国的6.4%。在全国各省市区的位次由1952年的第11位、1978年的第12位升至1997年的第4位,保持至今已连续24年。人均GDP由1949年的72元、1978年的332元增至2017年的8.6万元(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为1.27万美元),跨入世界银行国别收入分组标准高收入经济体门槛,2020年增至10.1[1]万元(1.46万美元),在各省市区的位次由1978年的第16位升至第6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GDP、人均GDP分别增长659和213倍,年均分别增长9.6%和7.8%,其中年年均分别增长11.6%和10.2%,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经济增长最快的省份之一。

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征明显。财政总收入由1949年的0.45亿元、1978年的27.45亿元增至2020年的12421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994年的94.6亿元增至2020年的7248亿元,在各省市区的位次由1994年的第10位升至第3位。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52397元,居全国各省市区第3位、省(区)第1位,相当于人均GDP的比例由2013年的45.7%升至2020年的5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20年居全国各省市区第3位、省(区)第1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国各省市区第2位,连续36年居省(区)第1位。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至77695和5545亿元,分别居全国第4和第3位。全员劳动生产率预计增至16.6万元/人,为全国的1.4倍。

(二)产业结构华丽蜕变,快步迈向工业社会、数字社会

1949年,浙江产业层次很低,属于典型的农业社会,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68.5∶8.0∶23.5,1978年调整为38.1∶43.3∶18.7,2020年进一步调整为3.3∶40.9∶55.8,形成工业和服务业共同推动产业发展的格局。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2.3亿元、1978年的47亿元增至2020年的22654亿元,服务业增加值由5.5、23.1亿元增至36031亿元,2020年均居全国第4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分别增长9.8%和12.6%。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新产业蓬勃发展。2020年,数字经济增加值30218亿元,占GDP的46.8%,居全国各省市区第4位(中国信通院发布)。2020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27.0%,增长贡献率达58.3%。八大万亿产业不断壮大,增加值[2]合计占GDP的50.7%。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旅游、文化及相关特色产业总产出和金融产业总收入超万亿。

(三)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浙商民企做大做强

创业创新氛围浓郁。浙江是全国最具发展活力的省份之一,2020年末,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登记市场主体803.2万户,平均每8人就有一个老板,其中企业282.0万户。创新投入持续加力。2020年,财政科技支出由1978年的0.43亿元增至472亿元,年均增长18.1%;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由1990年的0.23%升至2.8%;科技进步贡献率升至65%。143个特色小镇入驻企业近10万家,集聚创业团队近9000个,吸纳就业165万人。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增至22158和69119家。

民营经济金名片亮丽纷呈。2020年,浙江民营经济创造了66.3%的生产总值、73.9%的税收、82.1%的外贸出口、59.8%的投资、87.5%的就业岗位和拥有92.3%的企业。华三通信、海康威视、聚光科技等一批世界知名的独角兽龙头企业茁壮成长。在2020年公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企业上榜96家,企业数量连续22年居全国各省市区第1位。2020末,共有境内上市公司518家,数量居各省市区第2位,其中,2020年新增62家,居各省市区第1位。境内上市公司融资累计13885亿元。吉利等5家企业入围世界500强。单项冠军企业114家,隐形冠军企业206家。

商品市场繁荣兴旺。1978年,商品交易市场1051个,商品市场成交额仅8.6亿元。2020年,商品交易实体市场增至3342个,成交额达2.12万亿元,其中,十亿级市场253个,百亿级市场34个,千亿级市场2个,均列全国前茅,义乌小商品市场年度成交额连续30年居全国各省市区第1位。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630亿元,稳居各省市区第4位,比1952年增长2407倍,年均增长12.1%。拥有全球最大的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网络零售平台,网络零售额达22608亿元,稳居各省市区第2位,淘宝镇和淘宝村数均居各省市区第1位。

(四)投资建设成就斐然,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投资总额快速增长。1950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仅0.21亿元,1978年增至23.2亿元,2010年突破万亿元,近几年增至2万亿元级,至2020年累计投资32.3万亿元,年年均增长18.9%,投资建设硕果累累。

水陆空立体交通网日趋完备。全省公路通车里程由1949年的2197公里、1978年的18621公里增至2020年的12.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096公里,实现陆域县县通高速。铁路营业里程由1949年的390公里、1978年的779公里增至2020年的3160公里,其中高铁1533公里。省内陆域设区城市基本实现2小时交通圈。民用机场增至7个,2019年旅客吞吐量7015万人,其中3个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千万人,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旅客吞吐量回落至4996万人。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由1978年的0.1亿吨增至2020年的18.5亿吨,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11.7亿吨,连续12年居全球首位,集装箱吞吐量2872万标箱,连续3年居全球第3位。

先进通信基础网络覆盖城乡。2020年末,全部行政村(社区)通电话、通光纤网络、通邮政。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939万户,其中光纤宽带接入用户269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8585万户,使用3G、4G、5G移动电话用户8577万户。全省邮电业务总量从1949年的0.06亿元增至1978年的0.69亿元(1990年价)。2020年,邮政业务量增至4311亿元(2010年价),电信业务量增至8309亿元(2015年价)。快递服务从无到有,业务量从2005年的0.6亿件增至2020年的179.5亿件,占全国的21.5%,居全国各省市区第2位。

能源生产供给保障安全可靠。发电装机容量由1949年3.31万千瓦、1978年的207万千瓦增至1995年的1013万千瓦,为当时全国第7个装机容量超过千万千瓦的省份。2020年,发电装机容量10142万千瓦,比1949年增长3063倍;年发电量由1949年的0.59亿千瓦时、1978年的50.6亿千瓦时,增至3531亿千瓦时,增长5984倍,其中,核电占20.2%,水电占5.9%,太阳能电占3.7%,风电占1.0%,能源结构逐步向清洁化转变。全社会用电量4830亿千瓦时。

(五)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构建,快步融入世界经济

对外贸易跨越发展。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0.70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33808亿元(4879亿美元),其中,进口由0.18亿美元增至8628亿元(1247亿美元),出口由0.52亿美元增至25180亿元(3633亿美元),年均增速分别为23.4%、23.5%和23.4%,出口占全国的比重从0.5%升至14.0%,出口规模在全国各省市区的位次由第11位升至第3位,已连续保持10年。出口结构不断优化。2020年,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升至45.1%和8.1%。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96年的4.9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4285亿美元,居全国第一方阵。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1576亿元,是2014年的1.75倍,占全省进出口的34.2%。

利用外资量质提升。1979年开始,浙江逐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利用外资工作。1980年,与港商合资的西湖藤器有限公司成立,拉开了浙江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帷幕。2020年,全省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从1984年的252万美元增至158亿美元,列全国各省市区第5位,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占使用外资总额的30.1%。至2020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2489亿美元,累计批准187家世界500强来浙投资企业653个,投资总额450.7亿美元。

对外投资项目遍布全球。2020年,全年经备案核准的境外企业和机构631家,境外直接投资备案额从1982年的11万美元增至720亿元(110.3亿美元),国外经济合作营业额从1985年的77万美元增至429亿元(65.8亿美元)。至2020年末,全省经审批核准或备案的境外企业和机构共11066家,累计中方投资备案额6073亿元(930.7亿美元),投资项目遍布六大洲、149个国家和地区,走出去的境内主体数量和建立的境外企业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开放平台能级提升。2017年,在舟山建立浙江自贸试验区,聚焦油气全产业链建设。2020年,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全国率先实现赋权扩区,新增杭州、宁波、金义三个片区,并新增五大功能定位,旨在打造以油气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基地、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和物流枢纽、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2020年,自贸区固定资产投资458.5亿元,新增注册企业7357家,货物进出口1236亿元、跨境人民币结算量1048亿元。油气全产业链加快形成,自贸区(舟山)共有油品企业7362家,已建油品储罐库容2907万吨,船用燃料油直供量472万吨,油品进出口873亿元,分别是2017年成立时的5.9、1.4、3.2和5.6倍,油品贸易5580亿元,是2018年的2.5倍。中欧(义新欧)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开行1399列,发运11.6万标箱,分别是2015年的39和53倍。跨境电商交易额居全国各省市区第2位。

(六)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全域美丽初步呈现

脱贫攻坚率先完成。1997年,浙江成为全国第一个消除贫困县的省份;2007年,成为全国第一个消除贫困乡镇的省份。2015年,26个欠发达县一次性全部“摘帽”,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户,成为全国第一个较高水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省份。2020年,“两不愁三保障”、家庭人均年收入8000元以下情况、集体经济薄弱村等问题,实现“三个清零”。对低收入农户帮扶力度持续加大,2018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现城乡同标,2020年达到每人每年10632元。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近几年两位数增长,2020年14365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降至1.96,为1993年以来首次降至2以内,11市中最高与最低市倍差降至1.64,是区域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

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大都市区建设稳步推进,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省域中心城市、县(市)域中心城市、重点镇和一般镇构成的五级城镇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化率由1949年的11.8%、1978年为14.5%,提升至1990年的31.2%、2000年的48.7%和2020年的72.2%,列广东、江苏之后居全国各省区第3位,由1978年的比全国低3.4个百分点转为1990年、2000年、2020年分别比全国高4.8、12.5和8.3个百分点。城镇环境不断优化。2020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至13.9平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提升至97.7%,生活垃圾无害化和分类处理率均达100%,用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均为100%。全省11个地级市全部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千万工程”扮靓美丽乡村。自2003年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改善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2020年,污水处理设施行政村覆盖率达92.5%。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全覆盖,分类处理行政村覆盖率85%,回收利用率45%以上,资源化利用率90%以上,无害化处理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0%,建设(提标)农村规范化公厕64842座,平均每个行政村超过3座,创建省级星级公厕2000座,其中示范性公厕200座。统筹推进路、水、电、网、气、能等基础设施城乡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新改建和改造提升农村公路1.3万公里,实现村村通客车;累计1054万农村人口完成农饮水提标,达标人口覆盖率95%以上,水质达标率90%以上,城乡规模化供水率85%以上。城乡公共服务同标同质加快推进,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实现全覆盖,农村标准化学校达标率98.61%;组建完成县域医共体161家,村卫生室规范化率74.5%;农村文化礼堂1.78万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覆盖,实践所、站覆盖率70%。美丽乡村示范县45个,数量居全国第一,美丽乡村示范乡镇500个、特色精品村1500个;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1129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评测全国第一。健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机制,累计建成善治(示范)村6036个。“诗画江南、山水浙江”美好景象跃然呈现。

(七)生态建设硕果累,绿水青山展新颜

美丽浙江建设取得新成就。坚持不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省方略,扎实推进美丽浙江建设,有效拓展两山转化通道。至2020年末,累计建成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8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1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24个,数量居全国前列。2019年,通过国家生态省验收,绿色发展指数仅次于北京、福建居全国各省市区第3位。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9年提升。

高标准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累计下降25.2%、21.3%、28.8%和23.2%。2020年,单位耕地面积化肥使用量降至353千克/公顷(预计数)。2020年,森林覆盖率从1952年的39.7%上升至61.2%(含灌木林),居全国前列。省控断面Ⅲ类以上水质比例升至94.6%,比2013年上升30.8个百分点,连续4年无劣Ⅴ类水质断面。11个设区城市环境空气PM2.5浓度平均降至25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59%;空气质量(AQI)优良天数比例升至93.3%,比2013年提高24.9个百分点。

资源节约型社会加快建设。2020年,万元GDP能耗由2005年的0.90吨标准煤(2005年价)降至0.41吨标准煤(2015年价),能耗水平居全国前列,比1990年下降65.7%,顺利完成“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2015年的16%提升至2020年的20.3%(重大项目单列)。2020年,万元GDP用水量降至25.3立方米,比2000年下降87.5%。坚守耕地红线,基本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占补平衡。

(八)人民生活殷实富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

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49年的116和47元、1978年的332和165元增至2020年的62699和31930元,2020年比1949年分别增长540 和678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5和88倍,年均实际增长5.5%和6.5%,其中,年年均实际增长7.7%和8.2%。2020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397元,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占57.4%、15.9%、11.7%和15.1%。其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56.4%,比1985年下降13.0个百分点;经营性收入占13.8%,比1985年提升12.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61.1%,比1985年提高34.3个百分点,经营性收入占23.8%,比1985年下降51.8个百分点。

生活品质极大提升。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由1949年的106和51元,1978年的301和157元,增至2020年的36197和21555元。全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2013年的20610元增至2020年的31295元,恩格尔系数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60%以上降至2020年的28.5%。2020年,居住、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含旅游)、医疗保健等消费支出占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分别升至28.8%、13.7%、9.2%和6.2%,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不到10平方米分别增至46.7和66.9平方米。居民消费多样化,物质极为丰富,品质极大提升,出行有汽车、高铁、飞机,通信有智能手机视频电话,购物有电商、APP送货到家。2020年,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汽车48.2辆;计算机73.7台,其中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65.7台;移动电话247.9部,其中接入互联网的移动电话211.5部;彩色电视机176.1台、电冰箱106.5台、洗衣机93.7台、空调198.5台、热水器105.9台。

就业社保全面保障。2020年末,全社会就业人员由1949年的850万人增至3920万人(预计数),平均每年净增4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从1978年的7.2%降至2.79%。城镇调查失业率均控制在4.5%左右,低于全国。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至4355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增至5557万人;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增至1688、2547和2067万人。

(九)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文教体卫齐发展

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科教兴省、教育强省全面实施,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城乡,义务教育加快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职业教育体系日益完善。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88.8%,学前3年到高中段15年教育普及率在99%以上。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由1949年的20%左右提升至99.99%。初中1748所,在校生163.6万人,普通高中622所,在校生80.9万人,普通中学在校生是1949年的45倍;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49所(不含技工学校),在校生56.9万人,是1949年的69倍。高等学校由1949年的4所增至110所,在校学生由0.3万人增至125.9万人,其中,研究生增至11.0万人;毕业学生增至31.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升至62.4%。各级学校在校生由1949年的90.6万人增至806.4万人,占年末人口的比重由4.3%提升至12.5%;每万人在校大学生195人,是1949年的131倍。

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2017年、2019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连上三千亿元、四千亿元台阶,2020年增至约4300亿元,占GDP的6.8%左右。文化设施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2020年,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04家,文化馆102个,文化站1344个,博物馆406个,农村文化礼堂17804家。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覆盖所有县(市、区),乡镇文化站和行政村文化活动室覆盖所有乡(镇、街道),公共图书馆虚拟网络基本全覆盖。广播人口覆盖率99.77%,电视人口覆盖率99.84%。文化保护不断加强,拥有杭州西湖、京杭大运河、江郎山、良渚古城遗址等4处世界遗产,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2个,总量居全国首位。文艺创作活跃,2020年,共有图书出版社14家,出版期刊235种,公开发行报纸66种,出版规模和出版物品种居全国前列;制作影片69部,电影票房收入14.9亿元。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日益丰富。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20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增至2.4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升至42%,城乡居民国民体质合格率升至93.5%以上。共有省级全民健身中心33个、中心村全民健身广场(体育休闲公园)798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1087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运动休闲示范区)9个、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个。省级运动休闲基地25个、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34个。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8个,省级各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50个。浙江运动员全年共获取全国一类比赛冠军38个。

健康浙江循序推进。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据初步统计,2020年,全省卫生机构数由1949年的288家、1978年的6939家增至3.4万家(含村卫生室),医疗机构床位由0.6、6.2万张增至36.1万张,卫技人员由1.1、8.1万人增至54.8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由0.9、3.3万人增至21.8万人。每万人拥有床位55.8张,是1949年的19.9倍,每万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33.7人,是1949年的7.8倍。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2020年,平均预期寿命由新中国成立前的约35岁提高至79.47岁,居北京和上海之后,列各省区第1位,相当于中高收入国家水平。孕产妇死亡率降至3.85/10万,婴儿死亡率降至1.9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3.07‰。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提升。2020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由1997年的221.43/10万降至 146.47/10万。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浙江防范举措有力,遏制疫情蔓延有效,诊治病患得力,有力保护了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十)社会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平安、法治走在前列

政府数字化转型走深走实,“整体智治、唯实唯先”的现代政府建设稳步推进,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在前列。“浙里办”“浙政钉”“浙里督”迭代升级,推出了一批场景化的多业务协同应用,“互联网+监管”持续推进。2020年,“浙里办”用户超过5500万,“浙政钉”用户数141万,初步建成“掌上办事之省”“掌上办公之省”。法治政府加快建设,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率先突破,行政复议机构和行政争议调解中心率先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覆盖,行政复议改革模式在全国推广,法治和公共安全体系不断健全。2020年,每万人拥有律师数由1985年的0.36人增至4.2人。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包括工矿商贸企业、道路运输、水上交通、渔业船舶、铁路交通、海上交通事故)1141起、死亡1005人,已连续17年“双下降”,其中,道路运输共发生事故832起、死亡695人。亿元生产总值安全事故死亡率降至0.016人。群众安全感满意率提升至97.25%,连续17年居全国前列,被认为是最具安全感的省份之一。

进入新发展阶段,浙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当好“红色根脉”传承人、守护者,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在构建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年度评估机制,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大力实施数字化改革,打好构建新发展格局组合拳,全面构建党建统领的整体智治体系中,使出更多关键实招,拿出更多“硬核”成果,以“浙江之窗”展现“中国之治”。

[1] 2017年、2020年人均GDP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后初步修订的2011~2019年人口数据计算。

[2] 八大万亿产业中,部分产业存在交叉。

原标题:《数说百年奋斗路 礼赞世纪辉煌史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总报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张照片怎么分成四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