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可以解决员工什么问题?

Richard多年前有幸曾经作为一名外部顾问深入BOSCH,帮助BOSCH进行持续改进,只记得当时身处这家130多年的企业中时,深深感受到她持续改进的DNA。随着敏捷的兴起,SAFe框架的全球普及,BOSCH也没有保守,让我们来一起了感受一下BOSCH作为一个百年企业是怎样在漫长而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以靠DNA生存下来的。

本文通过对BOSCH实施SAFe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回顾,希望读者至少能学到到三件事情,其他的敏捷实践可以自己学习或体会:)

(1) 组织级规模化敏捷转型要综合设计,打造敏捷DNA;

(2) 组织级规模化敏捷转型要从痛点出发,融入DNA中,围绕长远目标;

(3) 组织级规模化敏捷转型要从投资组合开始,从DNA上层构建开始。

好,故事来了:ETAS作为BOSCH的全资子公司,从2011年就开始尝试敏捷,成立了第一支Scrum团队,接下来每年都逐步扩大规模,并深入组织,并在2015年时开始摸索规模化敏捷转型,然而遇到了很多问题。今天我们 就来跟着ETAS的敏捷转型负责人一起从2017年开始,回顾一下BOSCH是怎样实施SAFe框架,并在管理和财务两个方面都获得成功,更是在基因层面达到敏捷DNA。



作者:Test Ninja来源:软件质量报道

最近两年软件研发效能很热,这也促使我去年发起了 全球软件质量&效能大会(QECon)但凡某件事太热,就很容易走火入魔,更多人被带入误区,有点像当初Agile、DevOps一样,把所有好东西都往自己篮中 装 ,想包罗万象、想一网打尽 …… 其实,许多优秀的实践早已存在,不管 Agile / DevOps 在与不在。当初IBM RUP也想一统天下,如今安在?

整整20年过去了,多少Scrum敏捷教练前赴后继,但Scrum敏捷开发模式在国内实施的效果如何?其实,效果一般。根据去年今年的调查数据,至今天真正实施Scrum敏捷开发模式的组织只有28%左右,这其中估计还有一些是伪敏捷。

在软件研发效能没走火入魔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和大家谈一谈软件研发效能的逻辑,拨开云雾,看清软件研发效能的本质,澄清软件研发效能的是是非非,有利于提升软件研发效能,有利于软件研发团队做好明年或未来的研发计划。

之前写了软件测试的底层逻辑软件质量管理的底层逻辑, 今天所写的软件研发效能的底层逻辑,就作为底层逻辑三部曲的最后一篇,算是2021年的收官之作,可能会比较犀利些,不妥之言,望多多包涵。欢迎留言参与讨论。

1. 究竟什么是研发效能?

维基百科给效能(efficacy)的定义是:事物产生功效的能力,常用于通识教育、医学和药理学,可以忽略。然后 看百度百科的定义,基本靠谱:效能是指有效的、集体的效应,即人们在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效率和效果,它反映了所开展活动目标选择的正确性及其实现的程度

普华永道给出“组织效能关注组织效率、竞争力和员工贡献度”,谷歌(Google)的GSM(Goals-Signals-Metrics)框架,关注目标的达成,并转化为 研发效能五个核心元素:代码质量、工程师注意力、智力复杂性、速度与速率、满意度。

其实在我之前写的 一篇文章 已过,但还是要在这里澄清一下,这也是我们后面讨论的基础。概念不同,相互争辩就没有意义。 研发效能(R&D Effectiveness )是指研发团队 对业务有实际价值的 产出 ,如果需要加上限制,可以说效能单位时间内研发团队对业务有实际价值的人均产出,效率关注速度、生产力,而缺乏关注目标选择的正确性、输出价值 。

如果考虑到商业环境变化比较快,还需要考虑研发是否有能力适应环境的变化、是否能与时俱进,保持稳定的、有价值的交付,即我们经常所说的可持续性发展或进步。这和研发效能有关系,但其实是另一个问题,只是影响研发效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研发效能强调效率和效果、正确性、竞争力以及对企业效益的贡献,我们非常关注研发效能,也就毋庸置疑。

2. 研发效能如何落地?

这就需要讨论研发效能的底层逻辑,那么底层逻辑是什么呢?

回到前面的定义,就是要有更高的产出,且产出的价值越高越好,在保证目标正确的情况下产出的速度、效率越快越好;可以通过内建质量(如降低复杂度、提升代码质量)、让员工保持高度的注意力等不断提升效率......这样我们就可以归纳出 研发效能的底层逻辑 就是:做正确的事 ,然后正确地做事,再追求速度 。但这三层逻辑 都依赖于人,人是决定的因素。所以 研发效能的底层逻辑第一条 是选对人、好好培养人。

基于这样的逻辑,研发效能的落地可分为四个层次:

  1. 选对人、好好培养人,如审视公司的招聘流程、培训和绩效考核制度;
  2. 做正确的事,澄清业务战略,明确问题、业务需求和用户需求;
  3. 正确地做事 :如确定/选择正确的开发模式,制定有效的组织结构和流程;
  4. 追求速度/效率,如不断提高研发人员的技能,开发/购买 研发平台,搭建DevOps工具链,实现高度的自动化(包括构建、部署、测试、运维)。

这里虽然比 “大象装进冰箱” 多了一项,但还好,大家还是比较容易记得住,容易实施。比我 最近批评的一本书《软件开发的201个原则》要好得多,正如网友说,原则太多,就没有原则。打开书,其中有些原则真不像话,:

  • 原则4 高质量软件是可以实现的 (我们早就知道,但现在不想,代价太高)
  • 原则8 与客户/用户沟通 (哪个团队不去和客户/用户沟通?一个动作不适合原则,原则要有明确的态度,告诉我们要做什么、不做什么,如必须 和客户/用户沟通 面对面沟通、 每天和客户/用户保持沟通 )
  • 原则34 软件文档都要有索引 (不一定,今天有全文搜索功能,或者 画一个思维导图,只要有关键字,但不是索引)

3. 研发效能底层逻辑第1层:解决人的问题

仅仅写人是决定的因素,大家印象还不深刻,甚至还不同意这点 ,我还不得不说:需求是人挖掘出来的,设计也是人做的,代码也是人写的,测试也是人干的..... 流程也是人制定的、还需要人去执行,工具也需要人去开发和使用,总监 、经理也都是人 ......此时你该认可:研发效能底层逻辑第1层是解决人的问题,对吧?

昨天听一个线上讨论研发效能的直播节目,有两点很深刻

  • 听众急着要度量指标,想了解如何度量效能;
  • 一位嘉宾说,有的公司把员工不当人看、当成工具。

第1点留到后面去讨论,首先讨论第2点: 把员工不当人看、当成工具 ,要求员工听话,遵守流程、遵守工作纪律,员工只会干活,缺乏思考,没有创新、发展的空间。其次,招聘流程过于粗暴简单、 入职培训 缺失、绩效考核唯KPI指标 ..... 等等 ,没有把 “招对人” 、“培养人” 放在第一位。

要招对人,这点可以学学亚马逊,之前文章 亚马逊QA/测试工程师面试究竟考察应聘者哪些能力? 有详细介绍 , 招一个人要经过5~6个环节 (不算多) ,其中有一个环节比较特别,就是设置Bar raiser。Bar raisers是一群在各个岗位都是精英的评估人,对应聘者录用与否拥有表决权,保证亚马逊能招聘到优秀人才。国内公司流行谁用人,谁最后面试、谁最后决定,这很容易让一些不合格的人进入公司/团队,因为用人部门一般是缺人才招人,常常会因为任务急着有人去干,就放松标准、降低要求,让不合格的人进入自己的团队。甚至有些团队Lead怕比自己更厉害的人进来抢走自己的位置,招进的人的水平都会比他/她低。

良好的组织文化的培养、人员技能的培养 (包括人才规划、培训体系建立、课程设置,虽然70%是在工作中学) 等等 要紧抓不放,时刻不松懈,微软的愿景之一:帮助员工发挥最大潜能,微软有一套很好的胜任力建设和评估体系, 见下面 插图 ,之前在某人才培养峰会上,我曾详细介绍过。由于篇幅所限,以后有机会再谈。

4. 研发效能底层逻辑第2层: 做正确的事

做正确的事,即方向正确,做的事有价值,相当于在 000…000 前面加上1,加更多个0,是下面第3层、第4层去实现的,但没有这个1,做得再快、再持续改进,依旧是0。同时,做了正确的事,就减少了返工,也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基于对软件研发的正确理解,需求是源头,是研发的输入,“需求定义得是否正确” 显得非常重要。开发的需求对客户的价值越高,开发效能就越高,这也符合我们平时特别强调需求的优先级,按优先级来规划我们版本发布计划。只是这里的优先级不取决于单个业务人员是否强势或催得是否急、也不取决于哪个客户叫得凶不凶,而是取决于解决客户/用户的问题是否到位、是否值得优先解决。如果研发团队独立,需求来自业务部门或客户,而且没有回旋的余地,在这层逻辑, 研发效 能 就取决于架构设计的质量、代码的质量,那意味着做出正确的架构设计、写出正确的代码,即我们常常强调的内建质量(Built-in quality)。

做正确的事,传统领域有好的实践,也有好的方法,你可能觉得不适合软件研发,没问题,软件研发也有自己好的实践,至少我觉得3个实践比较可行有效

  • ATDD(验收测试驱动开发) ,通过明确需求的验收标准,来澄清需求,让业务、产品、研发、测试等达成共识;
  • 亚马逊 的逆向工作法 ,见下面插图,只有三步,也容易记住、容易实施。
  • 研发流程形成闭环,实时做日志分析、及时获取客户的反馈,送入下一个迭代的输入。

这比向你说一套需求工程来得简单、容易。如果你还做不好,就得好好学习需求工程。

( 亚马逊 的逆向工作法 )

5. 研发效能底层逻辑第3层: 正确地做事

这就回到刚才说的第1点 “听众急着要度量指标,想了解如何度量效能”。

许多公司就像这位听众一样,抓研发效能,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抓研发效能度量,急着确定度量指标,其次想到的就是建研发效能平台、搭DevOps工具链,忘记了“人是决定的因素”,也忘记了“先要有明确的业务目标”,度量、工具链都是手段,不是目标。只有搞清楚研发的效能业务目标是什么,然后看要达成这些目标的障碍是什么、问题在哪里,然后去想如何清除 障碍 、解决问题。

正确地做事,如前所说,包括选择正确的开发模式、制定有效的流程等。不是别人都用Scrum,我也用Scrum,而是分析自己研发(流程)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有没有现成的框架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是需要改进还是需要变革?

(方法是否正确,此图可引发你的思考)

正确地做事 ,就是要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解决问题,有良好的系统性思维、结构化思维,还要经过 “目标设定-问题分析-方案设计-评估指标建立-多个方案评估-选择最优方案” 等问题分析与解决的基本流程。如果要学习 Guide tot he Systems Engineering Body of Knowledge ,有1100+页,估计你没时间。

方法优于工具,工具是方法的固化。我们需先制定良好的方法,然后再开发出易用的、高效的工具。像Google研发效能在技术上也只有三大招:

  • 使用单体代码仓库(管理公司的大部分代码);
  • 使用高效的声明式定义bazel构建,支持精准测试;

虽然软件系统很复杂,但许多时候就是 我们自己 没有正确做事而造成的。如果是遗留系统,没有太多的好方法,可以慢慢重构,或老系统不动,重新写一套新系统。 今后,我们需要每时每刻都应该在想 :高内聚低耦合,为可靠性而设计/编程、为性能而设计/ 编 程 、为弹性而设计、让别人看懂代码比写代码更重要...... 那么正确做事的方法总是有的。更何况人类有53年的软件工程经验与教训 (虽然人类有健忘症) 、有成千上万人的软件研发工作经验的积累?许多优秀的实践可以尝试, 大部分工作都有优秀实践参考 ,而不需要每件事都靠自己发明创造,更不需要自己不断挖坑、不断填坑。

6. 研发效能底层逻辑第4层: 追求速度/效率

招对了人、培养好了人,差不多就能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

如果还不行,就有前面的一些思路、方法供参考。实现了 “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效能已经很高了,当然我们还不满足,需要不断地提升研发效能,这时需要做好下列三件事

  • 需要落实研发效能度量,可以参考 只要五步,研发效能度量就能成功落地!
  • 持续改进流程,闭环反馈周期越来越短、越来越准确;
  • 持续技术创新或引进新技术(如AI技术),完善研发平台和 DevOps 工具链,中间可能包含了“固化,破局,再固化,再破局”的过程。

如果用底层逻辑的语言,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持续反思、持续创新、持续改进,其目标就是更好地确保组织的一致性,持续地做对事情、正确地做事,产生飞轮效应。

这篇文章算是一气呵成。虽然文章不算长,但我讲清楚了研发效能的底层逻辑 (4层)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本专栏的第一篇文章获得诸多同行赞许,也被多位技术大佬转发、点赞,确属始料未及。兴奋之余,诚惶诚恐,思来想去,唯有继续码字,方能聊表谢意。也预祝大家在羊年里幸福快乐,心情愉悦。

春节刚过,广大运维朋友又面临着新的工作压力。让大家苦恼的是,我能力这么好,为什么不幸福?怎么能让工作不那么累心,怎么能多些成就感?甚至,还有机会幸福吗?

通常,幸福感很大程度来自于外部的认同(以及基于此的自我认同),例如外部门、领导或同事的赞赏。应该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在不被外部认同的情况下,还能自我陶醉(那该是何等强大的内心啊)。

导致技术人员不幸福的原因不胜枚举,本文主要针对个人自我管理上容易出现的四大问题,分析其根源,并试图给出些许改进建议。因篇幅有限,至于技术、流程规范等方面的问题,以后单开专题深入分析。

PS: 文末有彩蛋哦(但…不建议直接翻页到最后,谢谢!)

本文略长,主要目录结构如下:

1. 过于追求技术进步及改进建议

技术人员有时会过于追求个人技术进步,有意无意的混淆个人成长和公司要求之间的差别。这样的结果,往往会降低客户满意度,即需求方对我们工作的不认同。这种不认同,又会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并反作用到我们自己身上。

例如,新来一个业务需求,经分析,嗯,有两种方案:1)采用新技术,大概1周完成。可用上自己关注了很久的某新开源软件,看上去一举两得:个人技术有机会进步了,而且是服务于公司的项目;2)采用老套路,3天完成。但没啥技术含量,一堆shell脚本拼凑,对个人而言是重复劳动,而且实现起来很不优雅。

我们会选择哪个方案?实际中往往采用新技术的居多。技术人员(特别是技术能力强的同学),难免对个人能力有所自负,潜意识认为,自己很棒,任何问题基本上都能解决。于是自信满满地和需求部门拍胸脯,然后结果就是……(你懂的,又延期了呗。)

新技术可能导致时间不可控,开源产品可能bug不断,中途遇到问题就麻烦了:社区不完善(发帖半天没人回),网上搜索不到管用的解决方案。反之,老套路时间可控,甚至闭着眼睛都能交活。有差不多现成的脚本,东改改西改改,出了问题也好解决,如果业务实在催得紧,多买几灌某牛加加班,保证按期交付。

其实,需求部门根本不在乎我们用什么技术来实现(而且他们也没必要在乎)。对他们而言,运维是个黑盒子,他们知道的输出结果只有两种:搞定了,没搞定。需求部门最无奈的是,技术人员没搞定,然后拿一堆听不懂的技术分析反复解说,而且自己还得在旁边赔笑脸、假装略懂。

首先,主观上,需要遏制自己的那股技术冲动;其次,提前预估到各种风险,觉得难度有些大,就选用老办法。先按时交付业务需求,然后可以利用空闲时间,搞搞新技术的实现。

这样一来,皆大欢喜。虽然没业务压力的情况下,新技术的完成时间会延长很多。但不管怎样,这时,事情的性质转变了——由公司需求变成了个人问题。

2. 分不清轻重缓急及改进建议

运维人员其实有相当多的时间,都在用于处理日常业务需求。或者说,一天到晚都在处理故障的情况,并不多见。所以,同比例的,外界对我们的认可程度,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日常工作的交付能力。

分不清轻重缓急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1)新员工,刚参加工作几年,每个业务人员都说自己的需求重要紧急,可时间就那么多,又想好好表现,于是手忙脚乱;2)老员工,多个需求、问题一涌而来,这时也难免手忙脚乱。

仅仅手忙脚乱还好说,如果因此导致人为事故,业务中断,系统不稳定,大客户流失,重要内部客户不满意,影响公司决策支持,那么就更加麻烦了,而且会严重损害自己的自信心和信誉值。

那么,如何避免此类事情发生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2.1 给事情正确地分类

当手头要处理的工作超过5个,就需要分类了。按照时间紧迫性和重要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紧急、不紧急,重要、不重要。手头的各种工作,可以自己搞个白板,按四个象限,分颜色贴上便利贴。

这个图相信不少人都了解过。现在大家可以闭目几分钟,回忆下,想想过去的一周,自己完成的事情,都可以放入哪几个象限,相信结果定会让你大吃一惊。

往往不重要、紧急的事情,占用了我们大量的时间,每个业务人员,都看上去火急火燎,甚至愿意站在办公位旁等结果。另外,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有时也会占用我们大量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允许大量时间被自己低效地消耗掉,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好处是:逃避现实(有时也用于逃避重要不紧急事情),寻求一个心理安慰——你看,我也好忙的(备注:这些文字可能会刺痛某些同学,但这类情况还比较普遍,权当共勉!)。

2.2 要事第一的关键所在

要事第一的关键所在,是将更多时间和注意力,放在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上,而不是重要、紧急的事情(这意味着我们能实现卓越、还是止步于优秀)。我们建议至少留出20%的时间,来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情。这符合2/8原则,而且,往往也能产生80%的效能。

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减少重要紧急、不重要紧急的事情。例如,给某大型游戏导入用户的banner广告出现重大Bug,该广告虽由投放系统动态生成,但需运维同学紧急更新相应CSS文件才能在线上环境生效,这属于重要紧急范畴;正常情况下,这属于举手之劳的小操作,但运维人员在地铁上,不能稳定连入服务器。多悲催?!如果之前持续投入时间,利用Jenkins等实现了Web更新,那就可放权给需求部门自己更新,运维人员甚至不用参与。

纠结之处在于,因为事情重要但不紧急,所以容易被一拖再拖。如果各种痛心疾首后,还是仍然经常忘记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怎么办?收藏本文章,时不时的阅读一下,如此甚好。

2.3 做事原则、排序原则

各种原则很多,说多了大家也都容易忘掉,这里仅列举3个简洁实用的。

2.3.1 一次只做一件事

技术工作的特性,决定了得有整段时间(一般至少15~30分钟),才能沉下心来、分析解决问题,才有效率。一般来说,一次只做一件事。我们看下最高指导(新华网发布于2015年1月13日)。

有些时候,甚至可以戴上耳机,关掉QQ,忽略非重要邮件。不要把自己搞得有三头六臂似的,貌似很忙,实则瞎忙。

2.3.2 故障是第一位的

故障是最重要紧急的,也应该优先处理。这个貌似很简单的事实,有时都会被忽略。这发生在:

  1. 该类故障,并未明确规定第一责任人,大家相互扯皮;
  2. 故障第一责任人,沉浸在其他问题的解决中;
  3. 故障第一责任人,心急火燎地在想办法,其他人主观感觉和自己没关系,没主动跟进、群策群力去反向推动和解决。

例如公司官网无法访问,这个情况可能是DNS有问题、Nginix挂掉了,PHP出问题了,MySQL出故障了,网络堵塞了。各种情况都可能有,除非有智能监控,故障自愈系统,或者责任人有丰富的处理经验,否则运维部门所有工种,都应该主动去排查自己负责的部分是否有异常,并协助相关同学分析解决。

2.3.3 部门内部工作靠后

如果手头有多个重要紧急的业务需求,应及时向上级请示,将部门内部工作排序靠后,先做部门外的业务需求。

部门内部工作,一般由运维负责人提出,如迁移Zabbix数据库、PHP性能调优、新技术测试等。这类事情,实际上,交付日期是可协商的,往往并非重要紧急。

但也正因为是自己领导的需求,所以,往往被同学们分配更多的时间和更高的优先级,以博得领导赞赏——毕竟,给外部门做得再多,考核自己的,主要还是上级。

这是潜意识指导下的、一种合乎理性的行为,我们不能简单的否定。所以,这方面需要运维负责人的配合:需要主动、周期性的告知部门同学这个观点,并且鼓励这种插队行为(当然,前提是和上级沟通了)。

2.4 怎么更好地接单?

为了更好地接单,窃以为关键点是,对自己狠一点:接到业务需求时,需主动问询时间节点要求。从经验教训来看,事前商量好,总比事后被人催要好(虽然会有些痛苦)。有些业务需求的回答往往是:越快越好(晕)。这时就得帮助他们设定一个时间节点,而且得具体,不能模糊——如下周或元旦后。一旦达成一致,就是一个契约。

如果完不成,请提前预警。客客气气地说几句好话、打个电话,真诚道歉一把。最怕的情况是,设定的交付日期早过了,需求方来问进展,然后呆萌呆萌地说:我忘了,还没开始做……

2.5 勇于说不,合理拒绝

有办法礼貌地拒绝某些需求吗?还真有办法。拒绝别人得有理有据、不卑不亢。例如,在工作量非常饱和的情况下,业务方(甚至自己领导)来加塞,说又有一个非常重要、紧急的需求,需要立刻、马上开始,而且耗时还较长。这时怎么办?

这时可以拿出自己的工时分配表来。就说,您看,这是我最近两周的工作安排,都有这些事情,都是给这些部门做的。如果您的事情确实需要我来完成,您可以和这些事情的需求方谈一谈,看是否能做个调配,或者我们也可以一起去找我的上级,看是否能做个乾坤小挪移,等等。

另外,重要紧急往往是对别人而言,要关注那种每个需求都号称重要紧急、恨不得就给他一个人服务的同学。所以,对需求方,我们也可以甄别下,区别对待。

3. 不善表达及改进建议

不善表达更多是性格使然,关于这部分的原因分析及建议方法,在上一篇中已有重点表述,大家可以参阅一下。本文再次提及,只是因为这个问题,情况普遍、杀伤力大,而且容易改善,效果显著。

喜欢钻研技术,并能寻找到乐趣和认同感,这是运维人员的普遍情况。有些同学和别人讨论技术问题,也能头头是道,在QQ/微信上也话多、幽默。只是一遇到当面交流,就分分钟变成了“沉默的羔羊”。

如果需求方也是个不善表达的同学,相互多少有些“宿怨”,在日常沟通中再夹杂着情绪,那可能就更加不好。有例为证。

这种情况并非少见,是求虐、求投诉么?多说几个字,用些客气的字句、来些语气助词,真的那么难?必须得惜字如金么?又不是从身上割肉,不用舍不得……

改善客户界面,首先从意识层面反省,是否存在客户界面不友好的问题。解决方法包括,尽量当面沟通,真诚道歉。

4. 爱抱怨及改进建议

我们是公司的一份子,小公司问题很多,大公司更有各种通病。在一家公司呆个一年半载后,往往发现不如当初期望的那么美好,心情不畅,再加上还得面对生活的各种压力,难免各种坏情绪纷至沓来。

其中,抱怨是我们最常见的情绪之一,甚至是一种背景式的存在。观察下我们脑海里不时冒出的自言自语,十有八九是抱怨。牢骚太多防断肠,抱怨可能会集结成怨恨、甚至怨气,严重损害自己身体。

抱怨隐含的意思是:我是对的,并将自己放在一个幻想中的道德优越感上。抱怨是一种低调的攻击,常被用于自我保护,捍卫自我。抱怨的,都是过去的事情,会白白的消耗自己的能量。(话语可能有些刺耳,请大家尽量看完下面的文字。)

建议轻度抱怨,勿沉迷,别走心。如果把抱怨当做朋友间的一个话题,也无伤大雅,当然,希望在这些时候,你知道自己是在抱怨(观察到抱怨的过程,很有意义,但也很难,不信你试试)。

事情不会因为我们抱怨,就变少。反而因我们抱怨,可能变得更加繁杂。

抱怨越多的人,往往是被抱怨越多的。其结果往往是,消极被动。所以好消息是,积极主动,专治抱怨。

另外,我正在策划一个情绪管理的专题“我的战争”,里面有对抱怨、焦虑、恐惧等常见情绪的更多剖析,敬请期待。

4.2 积极主动的真正含义

美国管理学大师史蒂芬·柯维在资深畅销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给积极主动下的定义很有意思:当我们的行为,将影响圈扩大(借此蚕食关注圈——萧田国注),则被称为积极主动,否则就是消极被动。

所谓影响圈,就是那些我们能掌控(直接控制)的事情;而只能间接控制、或无法掌控的事情,都属于关注圈。

那么,我们能掌控的事情,都有哪些?思来想去,其实也就是自己的行为。如果我们管理着一个团队,可以指挥同学们做这个、做那个,这属于间接控制的事情。天气,则属于无法控制。

我们往往将注意力放在关注圈,这是导致抱怨、并且被抱怨的重要原因。

举个例子,业务推广因为网站不堪重负而失败,老板开骂。这时:

网站运营说,我早就告诉运维负责网站的哥们了,他就是不给我好好搞;

网站运维说,我早就告诉系统组的同事了,他就是不及时给机器;

系统运维说,我早就告诉采购部门了,他们一直没给我机器;

采购部门说,我早就告诉供应商了,他们说缺1TB的硬盘,没法发货。

大家都对,但也都不对。例如,对网站运维而言,没法把控系统运维的服务器交付日期,但自己能做的事情,真的到此为止了么?这个情况,你是否及时向自己的上级和业务部门汇报?是否真的没办法,从自己负责的业务中,临时调拨下?

对系统运维而言,是否真的不能从别的业务借用几台服务器先扛着?对采购部门而言,是否真的不能从服务器供应商借几台服务器先用着?

【问】我周遭的环境这么糟糕,我都苦不堪言了,你还让我积极主动,你不是在往我伤口上撒盐吗?

【答】真的抱歉啊,朋友们。大家都是苦水里泡大的,个中滋味,我感同身受。只是,除了改变自己,我们真的不能再做什么了啊。权当良药苦口了呗?一起共勉之。

如果出现重大故障,不要先假设自己负责的部分(如数据库)是没问题的,并带着主观倾向去分析问题,这样在言语表达上可能让人反感,而且也往往不正确。

另外,也不要觉得自己负责的这部分没问题,于是对发生的重大故障,就再也不管不问、隔岸观火。应该主动和大家一起分析讨论,群策群力,解决问题。如果下次你负责的这部分出现了严重故障,其他人都漠然坐上观,你是否也会寒心?

还是那句话,大家是一条线上的蚱蜢。重大故障出现了、长时间未解决,公司和外部门会说,你运维部不行、不专业。这时候,即使能独善其身,又有什么用?

实在搞不懂轻重缓急,怎么办?这个好办,问上级呗,千万别自己憋着。领导是干什么的?不就是帮属下分忧解难的么,呵呵。甚至,偷偷地说,如果有个需求,实在完成不了了,也不要老是自己去和外部门解释,可以请领导出面。自己领导和需求方领导聊一聊,可能大事变小事哦。

下一篇文章,我们谈技术,主题暂定“高效运维最佳实践(03):Redis集群技术及Codis实战”,敬请期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员工给公司建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