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阴虚体质吃什么女?

  阴虚患者,适合多吃些清补类的食物,少吃辛辣类的食物。有很多,主要有怕热,易怒,面颊升火,口干咽痛,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或黄,舌少津液等这些。是很有讲究的,而患者以中医药物调养为佳。

  可以补阴的中药材有很多例如海参、百合、麦冬、天冬、石斛、玉竹、黄精、明党参、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五味子、龟板、鳖甲、燕窝、鸡子黄等,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中药,加以服用,可以起到补阴的效果。

  年老阴亏、皮肤干燥、手足心热、面部供热、大便干燥者,可用生鸡蛋1枚,打碎调匀,用沸水冲开,待温后用蜂蜜调服。

  如烦躁易怒、两目干涩、视物模糊,可用菊花6克,枸杞子、决明子各3克,每日沸水冲泡代茶饮用。若有口燥咽干、咳痰带血、皮肤干燥,可用百合、麦冬各6克,枸杞子、黄精各3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如感到心悸心慌、气短烦渴,可用党参9克,五味子3克,麦冬6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补阴的成方最有名的要数六味地黄丸,它是由山萸肉、熟地黄、山药、丹皮、泽泻、茯苓6味药组成,一起调补肝滋阴降火,适用于阴虚火旺的体质。

  根据不同症状,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变生出多种中药成方,如治疗肺阴不足症可用麦味地黄丸;治疗肝阴不足、两目干涩可用枸菊地黄丸;治疗五心烦热、虚大上炎、颧红盗汗可用知柏地黄丸等。

  年老体弱真阴不足,可用左妇丸;治疗阴虚火旺者可用大补阴丸等。补阴类的中药多滋腻,如果服药过程中有食少便溏的症状,应遵医嘱服用。

  选用冬虫夏草、石斛、白芍、山萸肉各15克,桑葚子、女贞子、旱莲草、熟地各25克。煎汤服用,有养肝肾之阴、清虚热、安心神之功效,最适合阴虚人士补肝肾之用。

  还可选择适合阴虚体质的药膳,如四味养阴粥:山药、粳米、枸杞子、百合各适量,加水煮烂熟,加上调味品即可。既能补气又能养阴。

  另外,阴虚甚者或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可以西洋参蜂王浆泡蜂蜜来治疗。

  小儿阴虚发热主要采用滋阴清热的方法,即补充人体阴的不足,以调整阴阳的动态平衡。常用的滋阴类中药有沙参、麦冬、生地、地骨皮、天花粉、玉竹、青蒿、白薇等。对体质虚弱的小儿可以用西洋参煎水服,西洋参既能滋阴,又能补益气血、增强体质。

  以下是阴虚体质者对应脏腑的辨证调理方剂:

  【症状表现】失眠,多梦,心悸,健忘,虚烦,盗汗,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尖红,少苔,脉细数等。或有两颊发红、心烦怔忡、头晕目眩等虚火上炎之证。

  【病因】劳神过度,久病伤心,热病粍伤等。

  【调理方剂】天王补心丹加减等。

  【组成】生地30克,五味子20克,天冬、麦冬各12克,玄参、黄精、女贞子各15克,生黄芪25克,太子参15克,炒枣、柏仁各30克,赤芍12克,生、煅牡蛎各30克(先煎),猫爪草30克,陈皮6克,炒谷、麦芽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加减】心悸多汗,加浮小麦30克(先煎):失眠不寐,加远志10克,茯神15克,夜交藤30克;低热,加青蒿、银柴胡各9克,炎鳖甲12克(先煎);形寒肢冷,加菟丝子、仙灵脾各15克。

  【功效】有补肾养心、扶正抗瘤之功效。主治甲状腺癌中晚期正气虚衰、心肾亏损、邪毒内蕴,症见心悸头晕、失眠、耳呜、乏力肢软等。

  【症状表现】头晕耳鸣、腰膝酸痛、失眠多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舌红少津、脉细数,男子兼见遗精,女子经少或经闭等。

  【病因】精神压力过大。

  【调理方剂】知柏地黄丸等。

  【组成】知母、黄柏各40克,熟地黄160克,山茱萸(制)80克,牡丹皮60克,山药80克,茯苓、泽泻各60克。

  【用法】以上8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克粉末用炼蜜35?50克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110克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效】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证。适用于头目昏眩、耳鸣耳聋,虚火牙病、五心烦热、腰膝酸痛、血淋尿痛、遗精梦泄、骨蒸潮热、盗汗颧红、咽干口燥、舌质红、脉细数。

  【症状表现】咳嗽无痰或痰少而黏,口咽干燥,形体消瘦,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盗汗,颧红,甚则痰中带血,声音嘶哑,舌红少津,脉细数。

  【病因】久咳伤阴。

  【调理方剂】养阴清肺汤、清燥救肺汤加减等。

  【组成】大生地6克,麦冬、生甘草、玄参各5克,贝母、丹皮、薄荷、炒白芍各3克。

  【加减】质虚,加大熟地,或生熟地并用;热甚,加连翘,去白芍;燥甚,加天冬、茯苓。【用法】水煎服。

  【功效】有养阴清肺、解毒之功效。主治白喉,症见喉部起白斑点如腐,不易抹去,咽喉肿痛发热,鼻干唇燥,或咳或不咳,呼吸有声,似喘非喘。

  【组成】霜桑叶9克,石膏12克,人参2克,甘草3克,胡麻仁(炒研)、真阿胶各9克,麦门冬(去心)10克,杏仁(去皮尖炒)、枇杷叶(刷去毛,涂蜜炙黄)各9克。

  【用法】水1碗,煎六分(水的3/5),频频滚热服,痰多加贝母、瓜蒌;血枯加生地黄;热加犀角、羚羊,或加牛黄。

  轻宣达表,清肺润燥。适用于温燥伤肺、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喘胸胀(或痛)、心烦口渴、含苔薄白少津、尖边俱红者及肺痿、咳吐涎沫、喘逆上气、咽喉干燥、口渴、舌光红、苔干薄、脉虚而数者。

  【症状表现】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或脘痞不舒,或干呕见逆,舌红少津,脉细数。

  【病因】吐泻太过,伤津耗液,过食辛辣等。

  【调理方剂】参苓白术散、平胃散加减等。

  【组成】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各500克,白扁豆750克,白茯苓、人参、炙甘草、白术、山药各1000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克,枣汤调下。小儿量岁数加减服之。

  【功效】益气健脾,渗湿止泻。适用于脾虚湿盛证,症见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症状表现】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胁助隐隐灼,面部烘热或两颊潮红,或手足蠕动,口咽干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乏津,脉弦细数。

  【病因】情志不畅等。

  【调理方剂】天麻钩藤饮等。

  【组成】天麻、栀子、黄芩、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9克,川牛膝、钩藤(后下)各12克,石决明(先煎)18克。

  【功效】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适用于肝经有热、肝阳偏亢、头痛头胀、耳鸣目眩、少寐多梦;或半身不遂、口眼喝斜、舌红、脉弦数。

  【症状表现】纳少,口淡乏味,食后作胀,消瘦倦乏,涎少唇干,五心烦热,大便干结,尿短赤,舌红千苔少或光剥,脉细数或细涩。

  【病因】劳倦过度,营养不足等。

  【调理方剂】四君子汤加减等。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各9克,炙甘草6克。

  【加减】若呕吐者,加半夏以降逆止呕;胸膈痞满者,加枳壳、陈皮以行气宽胸: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以宁心安神;兼畏寒肢冷、脘腹疼痛者,加干姜、附子以温中祛寒。

  【功效】益气健脾。适用于牌胃气虚证,症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阴虚体质者的特色食谱

  【原料】淡菜60克,干墨鱼100克,薏苡仁30克,拘杞15克,猪瘦肉100克。

  【做法】将墨鱼浸软,洗净,连其内壳切成4~5段:淡菜浸软后,洗净;猪瘦肉亦洗净切块。把三者一齐入沙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文火煮3小时,最后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补肾。

  【原料】老鸭1只,沙参50克,油、料酒、调料各适量。

  【做法】老鸭剁块,焯水,油锅爆炒入料酒,炒出香味,将浸泡好的沙参,入净布包起,放入沙锅内同老鸭一同小火微煲,直至酥软,加入调料上桌即可食之。

  【功效】益气养阴,补中安脏,清火解热。

  【原料】沙参、山药、莲子、葡萄干各20克,粳米50克,糖适量。

  【做法】先将山药切成小片,与莲子、沙参一起泡透后,再加入所有材料,放入砂锅内加水用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熬成粥。

  【功效】益气养阴,健脾养冒,清心安神。

  【原料】白扁豆、赤小豆、生熟薏苡仁、沙参、生白术、莲子各30克,盐适量。

  【做法】将上述材料加入沙锅内,加开水10碗慢火煲约2小时,加瘦肉类赁亦宜,用盐调味食用。

  【功效】养阴清热,祛暑利湿。

  【原料】香糯米150克,赤豆、黄豆、绿豆、红豆、黑豆各50克。

  【做法】将上述5豆洗净后,浸泡过夜,次日清洗,5豆不易烂可先煮透,再放香糯米文火煮20分钟成粥即可。

  【功效】健脾和胃、补肾益肺、去脂保肝、宽肠利气、健身强体。

  结语:阴虚体质的人平常得多加注意,中医推荐的药方加上特色的食谱,每天加以食用,再记住少吃辛辣刺激类的食物,相信不久体质就能得到改善了。另外,中药治疗的同时别忘记也要多多锻炼,强身健体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

阴虚体质如何调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是阴虚体质,那应该如何调理好?

应以滋补阴液、佐以清热为治则,还应针对相关脏腑阴虚辨证,分别选用滋养五脏之阴液、佐以清五脏之虚热的方药,根据阴阳互根理论,加少量补阳之品。

1、药物调养:可用滋阴清热、滋养肝肾之品,如女贞子、山茱萸、五味子、旱莲草、麦门冬、天门冬、黄精、玉竹、枸杞子等药。常用方有、大补阴丸等。如肺阴虚,宜服百合固金汤;心阴虚,宜服天王补心丸;脾阴虚,宜服慎柔养真汤;肾阴虚,宜服六味丸;肝阴虚,宜服一贯煎。

2、精神调养:阴虚体质的人性情较急躁,常常心烦易怒,这是阴虚火旺,火扰神明之故,故应遵循《黄帝内经》中“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之养神大法。平素在工作中,对非原则性问题,少与人争,以减少激怒,要少参加争胜负的文娱活动。适当到乡村静养,远离城市喧嚣

3、环境调摄:阴虚体质的人形多瘦小,而瘦人多火,常手足心热,口咽干燥,畏热喜凉,冬寒易过,夏热难受,故在炎热的夏季应注意避暑。

体质怎么吃?随着天气逐渐冷却,必须开始重视和烹饪。今天推荐的是调整阴虚体质的和食谱,快点一起知道有什么吧。

肺阴虚:肺阴虚是指肺阴不足引起的虚热内生现象。主要症状有:苔少质红少津、脉细数;口咽干燥、形体、午后潮热、盗汗、面部干燥、声音嘶哑。肺阴不足,失去其清润的本性,气机上逆人易。肺阴虚生内热,有痰但不易咳嗽,痰中带血。

心阴虚:心阴虚是指心阴血不足,不能滋养心脏,心主血脉、神明等功能减退,发生虚热内扰的现象。主要症状是舌红少津、脉细数或促进。由于心阴不足,内动,扰乱心灵,有心悸、烦躁、焦虑、恐慌、健忘、五心烦躁、失眠多梦等现象。心阴亏虚不能制阳,故面见颧红。

脾阴虚:脾阴虚是指脾阴液不足、湿润、运输功能失调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主要表现为舌淡红紫苔、无苔、脉弱数阴阳根、脾阴不足脾阳、脾气弱,饮食量减少,食后腹胀运化、湿润功能失调,水谷精微不能输送,口干不想喝,呕吐,肌肉瘦弱,疲劳脾乃气血生化之源,脾失健运,则阴不制阳,虚热内生,所以会出现心中躁扰、烦乱不安、恶热喜凉、手足心热的症状。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阴虚体质应该怎样吃吧。

牛奶:性平,味甘,不仅营养丰富,还有滋阴养液、生津润燥的效果。历代医生赞扬牛奶的滋阴作用,牛奶润肌止渴、润肌、润肠、润五脏、润液。体质阴虚的人,应该经常吃,有很多好处。

鸡蛋:性平,味甘,不仅能益气养血,而且无论鸡蛋白或鸡蛋黄,均有滋阴润燥的作用。鸡蛋被医学界认为是很好的蛋白质食品。其中蛋白质、蛋白质和蛋黄磷蛋白质是完整的蛋白质。凡阴虚之人食之颇宜,尤其是鸡蛋同大豆一起食用,如民间习惯用鸡蛋与豆浆同食,更有益处。

猪肉:性平,味甘,有滋阴润燥的作用,适合阴虚体质者食用。

鸭肉:性平、味甘、滋阴养胃,是最理想的补充物,阴虚体质者应该吃。

甲鱼:性平,味甘,有滋阴凉血的作用,为了补充好产品,最适合阴虚的人吃。另外,甲鱼适合阴虚血热、阴虚火旺、虚劳骨蒸的人。甲鱼的背壳又称鳗鱼甲,有滋阴补血的作用,阴虚的人也适合吃。

海参:滋阴、补血、益精、润燥作用。海参是高蛋白低脂肪的海味珍品,既能补益,又能滋阴,阴虚体质的人应该经常吃。

干贝:又称江珧柱、马甲柱,为一种海鲜食品。性平,味甘咸,能滋阴补肾。干贝肉质柔软,味道鲜美,是高蛋白食品,阴虚的人应该经常用干贝炖,最有利。

蛤蜊:性寒,味咸,滋阴,化痰,软。阴虚体质和阴虚患者,包括糖尿病、干燥综合征、结核病、肿瘤病等患者,最好吃。蚌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具有滋阴、清热、明目的效果。阴虚之人常用蚌肉煨汤食用,最为适宜。

乌贼鱼:性平,味咸,既能补血,又善滋阴。肝肾阴虚者,食之最宜。

梨:具有生津、润燥、清热的作用,最适合肺阴虚或热病后阴伤者。

桑葚:性寒,味甘,有滋阴补血之功,最能补肝肾之阴。特别是肝肾阴虚体质的人渴、眼暗、耳鸣耳聋,最好吃。

枸杞子:性平,味甘,有滋阴益寿的功效,特别是肝肾阴虚腰膝酸软,头晕,视力模糊,耳鸣耳聋,肺阴虚结核病盗汗,虚劳咳嗽,糖尿病阴虚渴等,食物更好。

芹菜拌豆腐:准备鲜芹菜、豆腐各100克,香油、盐、味精适量。芹菜洗净后,放入沸水锅煮3~5分钟,沥干水分切段。切豆腐,和芹菜、香油、盐、味精混合即可。芹菜能清热除烦,养血润燥,还有治疗头痛、头晕、高血压的作用。芹菜拌豆腐可以清热生津,降低血压,适合头晕、脸红、不安的高血压患者。

香菇豆腐汤:准备50克香菇,豆腐100克,葱段、油、麻油、盐、水淀粉适量。将香菇洗净,切成豆腐放入锅中,加入葱段、油、盐,用小火煮沸。然后用水淀粉粘稠,加入麻油即可。中医认为蘑菇性寒、味甘、滋阴祛热、补脾健胃养肝,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是食药可用的优良营养保健食品。而且在现代,草菇又用于高血压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蘑菇豆腐汤滋阴清热,降低血压。阴虚体质者常吃也能滋阴养阳,增强体质。以上调整阴虚体质的食物和食谱供参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肾阴虚吃什么效果最好女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