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帮助上海松江新桥镇无痛人流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昨日,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郑重宣布这一消息时,电视这端、千里之外的新桥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会议室里也响起了一片掌声。

  千年梦想,圆在今朝。这掌声,不仅献给这一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也献给他们自己——该中心在本次大会中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荣誉的背后,凝结的是新桥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同心协力的汗水。2017年,新桥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成为新桥镇统筹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与对口支援工作的牵头单位。从此,“上海之根”与西南边陲、雪域高原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该中心有工作人员71人,其中党员17人。平日里,他们主要承担着社保、医保、民政等300多项事务的受理工作,事务繁杂。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如何统筹各方、破解难题,如何尽快让帮扶地区群众脱贫摘帽成了摆在该中心眼前的难题。

  脱贫攻坚,党建引领。为此,新桥镇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动新桥镇8个居民区党组织与帮扶地区贫困村党组织实现共建,通过党建引领、组织引航、互惠引路,帮扶地区的挂职干部来了,优秀的资源和理念分享多了起来。

  决战脱贫,产业先行。自2018年开始,新桥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协同有关部门,先后组织6个批次12家企业奔赴帮扶地区开展实地调研考察。在当地干部的引领下,他们不顾舟车劳顿,跋山涉水,深入当地了解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力图开辟当地产业发展新路径。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诺心食品(上海)有限公司的相关人员在中心的带领下,前往勐混镇拉巴厅片区开展调研。在综合考虑当地农业和气候的基础上,企业最终联合当地,于当年种下了100亩砂糖橘。“算下来,今年就将挂果了,按亩产5000元算下来,对当地而言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啊!”新桥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主任李丽笑着说。

  几年下来,随着新桥镇与对口帮扶地区陆续签订镇乡对口支援帮扶协议书、“双一百”企村结对协议,勐混镇牲畜定点屠宰场、曼冈村茶叶初制所等一一建成,“种草一养牛一种菇一种草”的绿色循环经济模式得到创新应用,勐腊镇补蚌村蜜蜂产业风生水起。这些不仅提升了当地群众的就业技能,还令所在地的村级集体经济规模水涨船高,真正实现了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换。

  产业兴起,让帮扶地区群众的收入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但当地还有部分富余的劳动力。在新桥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牵头努力下,2018年开始,新桥镇辖区的一些爱心企业拿出岗位,招聘西双版纳等地区的劳动力。虽然首批只招来十几名工人,但工作人员内心既兴奋又谨慎:“担心他们适应不了这边的工作环境。”为此,中心建起了微信群。“但凡工人们有大小事情或是遇到困难,我们都能第一时间获知并帮助解决。”李丽说。

  去年夏天,在新桥镇一家花木企业务工的邓小老突发腹痛,第一时间从微信中得知消息的工作人员协同企业将他送到了医院紧急救治。最后,他被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并马上进行了手术。当中心工作人员安置好邓小老,办理完所有手续走出医院时,已是凌晨一时多。但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又出现在了邓小老的病房里。对此,往日并不善表达的邓小老在出院时频频道谢。

  “这些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不在家人身边,我们就是他们的家人。”李丽说,正是松江人的这份暖心,慢慢软化了“异乡人”的内心,也渐渐吸引了更多帮扶地区待业人员到上海就业。去年11月,当中心再次带着岗位去西双版纳招工时,仅嘉艺包装一家公司就录用了34名员工。“这要是搁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李丽说。

  此外,新桥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还协调其他部门、企业,向对口帮扶地区精准开展了消费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等工作,先后由新桥职业技术学校招收了72名云南学生,组织14名医护人员开展对口支援……帮助当地群众实现真脱贫、稳脱贫。最终,新桥镇对口帮扶的云南勐腊镇、勐混镇和西藏盆吉乡如期脱贫摘帽。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面对此次获得的荣誉,新桥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上下倍感荣幸,同时也深感使命在肩。

  “我们要以这个荣誉为新的起点,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当中,做好各项对口帮扶及各项民生工作。”李丽表示,她曾经带着企业员工到帮扶地区走访调研,当得知他们是“搞脱贫”的上海人时,当地群众都特别热心,“那一张张笑脸和一个个竖起的大拇指,就是对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我们最好的肯定与见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松江区有哪些医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