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痉挛是什么病?好治吗?

  心理障碍几乎是人人都可能遇到,如失恋、落榜、人际关系冲突造成的情绪波动、失调,一段时间内不良心境造成的兴趣减退、生活规律紊乱甚至行为异常、性格偏离等等,这些由于现实问题所引起的情绪障碍,成为心理障碍。像这些问题大多数人往往自我调节或求助父母、亲朋、老师等帮助来调节,假如通过这些调节方法仍无效果时,就需要找心理咨询医生寻求帮助。

  此外,心理咨询也适用于神经症,包括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疑病症、神经衰弱以及人格问题等,还适用于心理生理障碍(即心身疾病)、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心理障碍、儿童情绪障碍、学习障碍、各种智力发育异常等。

  精神病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率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的总称。致病因素有多方面:先天遗传、个性特征及体质因素、器质因素、社会性环境因素等。许多精神病人有妄想、幻觉、错觉、情感障碍、哭笑无常、自言自语、行为怪异、意志减退,绝大多数病人缺乏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不主动寻求医生的帮助。(普通人也存在不承认自己有病现象,所以不能把缺乏自知力和不承认自己有病作为确定精神病的依据)。

二、精神病与神经症为何混为一谈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些人常将精神病与神经症混为一谈,其实二者也是不同的。人们常说的精神病多指重性精神病,神经症是一组轻度精神障碍,主要区别如下:

  人们普遍认为精神病是“受刺激”后得的,其实直到今天精神病学的研究仍认为大多数精神病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的疾病。当然,某些精神病人发病前曾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但更多的与患者的内因有密切的关系。人生在世都可能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但患精神病者究竟是少数,有些病人在发病前并无任何精神刺激。所以,精神刺激只是发病诱因,而非发病原因。恰恰相反,神经症一般由现实或幼时创伤性心理致病因素引起发病的。

  提起精神病,人们总认为有文武的两种,其实不然,精神病为数最多的是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说到神经症,人们就会把它与神经衰弱等同起来。实际上,神经症不是一个疾病单位而是一组精神障碍,它包括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抑郁性神经症、癔症、疑病症、神经衰弱和人格解体神经症、躯体化障碍、职业性神经症(即知识分子的职业病—书写痉挛综合征。其特点是:凡是从事书写工作时手指发生功能障碍,而做其他工作时则完全正常。此症好发于作家、画家、教师、编辑、绘图员、秘书等长期用手做精细动作的人)。

  精神分裂症、狂躁抑郁性精神病、更年期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及各种器质性病变伴发的精神病等。患者及家属应和精神科医生配合治疗。还有不少人爱把神经病与心理疾病特别是精神病等同起来,总爱用嘲笑的口吻说:你有神经病。其实是个误区,神经病和精神病是区分开来的,精神病属于心理疾病范围,神经病属于器质性病理范围。了解精神病的各大症状,可以有效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精神病的治愈率。

  患者思考问题时没有中心,第1个念头和第2个念头之间缺乏任何联系,讲话时前言不搭后语,颠三倒四,有头无尾,缺乏条理。医生完全无法与思维破裂的患者进行语言交流和进行医疗检查。

  对亲人疏远、冷淡,甚至敌对。对一切事物表现冷淡,漠不关心,整天闷坐,胡思乱想。情感障碍明显的患者完全失去自我管理的能力,严重影响进食、睡眠和休息,对患者自身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幻觉中以幻听为多,患者听到空中或房上有人对她讲话,或听到一些人议论她。患者的行为常常受到幻觉的影响,甚至服从幻觉的“指令”做出一些危险动作。幻觉妄想可导致突发行为改变,会突然出现自杀、自伤、冲动、出走、无自知力等精神症状。

  精神病是一种很复杂的病,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采用西药进行治疗,使用中药治疗的医疗机构所占比例较小。由于中西医基本理论和着眼点不同,中西药物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对同样一种病,西医称为神经病,中医称为精神病。

  正是由于分类的不同,西医学着眼于中枢神经的控制,所用的西药如安定、氯丙嗪、氯氮平、三氟拉嗪、五氟利多等都可以对患者进行不同程度的神经抑制,优点是见效快,服药后很快就能使患者平静下来。缺点是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停服时间过长就可能犯病。原因是西药对精神病的治疗着眼于神经的暂时控制,而患者在对神经、大脑进行CT等检查时并不能发现任何问题。这说明这种治疗尽管见效快,但只是一种保守维持型的治疗方法。

  中医理论认为,人总是有七情六欲,当人们在生活和事业上遇到挫折时,就会产生各种思想压力和精神负担,可以归纳为中医理论中的"喜、怒、哀、乐、惊、恐、愁"等几种情绪。当某一种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由量变到质变,影响到人体内部脏腑的平衡。比如一个人过度生气或焦虑,初期会出现口干舌燥、眼睛发红等症状,如果进一步发展就会肝火大动,火灼伤阴,炼液为痰,严重时痰迷心窍,进而出现心烦失眠、坐卧不安、胡言乱语、打人毁物等症状。

  对这一点,不仅是理论上的探讨,在实践中以下两点可以证明患者为痰症:

  一、是痰涎雍盛,口吐稠痰,色黄或白,大便干燥,有时数日不解;

  二、是眼睛发直,眼神发呆,白眼球多等。

  这主要还是因为肝司双目,一旦出现肝痰,眼睛必然首先受到控制。使用中药进行辨证论治,离不开气、血、痰、火四大方面。当病人患病时间较长时,就会出现精神疲倦、少言懒语、不欲饮食等症状,用中药脑安清治疗这种病时所用时间为2-3个月,优点是治疗彻底,很少复发。由于中药和西药各有千秋,因此在治疗中应该中西结合,以中之长,补西之短,短期内尽早进行控制,长期目标是要根除病魔。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指以心理学的理论系统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运用心理学的技术与方法治疗病人心理疾病的过程。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师对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矫治的过程。
心理治疗的技术和方法有精神分析、认知治疗、行为矫正、暗示、催眠术、生物反馈、气功、瑜珈、体育运动、音乐、绘画、造型等等。
有人说心理治疗不就是聊天吗?有什么大不了?这么说,大错特错!
心理治疗是在坚实的理论基础支持下,通过各种方法,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方式,影响对方的心理状态,影响或改变患者的感受、认识、情感、态度和行为,减轻或消除使患者痛苦的各种情绪、行为以及躯体症状,通过解释、说明、支持、同情、相互之间的理解,来改变对方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行为等。达到排忧解难、降低心理痛苦的目的。
心理治疗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
1、焦虑症,通过心理治疗消除患者对急性焦虑发作所产生的种种精神负担和恐惧心理是首先需要做的,然后结合病情的性质和原因采用支持疗法。配合交互抑制法和放松疗法等。
2、抑郁症,可以采用认知疗法对社会心理应激和认知歪曲等方面进行干预,以达到缓解抑郁症的作用。

3 、社会心理应激引起的各种适应性心理障碍:一个人未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等原因,而表现为心境不悦、自责自卑、悲观失望等,常需要进行心理治疗,如支持性心理治疗和环境安置等。遭受突然的生活事件刺激表现急性心理障碍时,也可使用心理治疗。
4、各种躯体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需要心理干预:比如,病人患有躯体疾病而无求治欲望或治愈信心,甚至将自己疾病看得过分严重,或者躯体疾病病人的心理反应等,都需要用个别心理治疗,通过安慰、支持、劝慰、保证、疏导和调整环境等方法来帮助病人认识疾病的性质等有关因素,调动病人的主动性来战胜疾病。
5、心身疾病:比如小莉的白癜风以及常见的心身疾病如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心律紊乱、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心因性肥胖症和偏头痛、雷诺氏病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均可使用松弛疗法、默想训练、气功训练和生物反馈等方法。
6、神经衰弱:需要支持疗法、体育活动、体力劳动和气功训练等综合治理。
7、癔症:包括歇斯底里,出神,癔症性抽搐等主要以暗示疗法为主,对转换型癔症也可进行精神分析法治疗。催眠疗法治疗癔症就是暗示疗法治疗的。
8、 强迫症和恐怖症:主要以行为治疗为主,因为强迫症和恐怖症被认为是在生活中习得的不良行为,必须通过特殊的正确的学习方法,减轻和消除病态的症状和行为,以新的、合乎要求的行为矫正取代病态行为。常采用松弛训练、系统脱敏、生物反馈和气功训练等办法。
9、抑郁性神经症和疑病症,主要以支持疗法为主,给予鼓励、劝告、保证或暗示等方法。
10、精神分裂症的恢复期的心理治疗也很重要,目的是帮助病人提高对疾病的认识,促进自知力的恢复,巩固疗效以防止复发。
11、病态人格也可使用心理治疗,帮助他们认识个性的缺陷所在,并指导矫正行为的方法。
12、性心理障碍,阳痿和早泄等性功能障碍可以用性治疗包括性教育、性感集中训练等。
13、酒中毒和药物依赖等可用家庭治疗、厌恶疗法和环境改变等治疗。
14、其他精神科问题,如儿童行为问题,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精神发育不全的技能训练。
15、口吃可用行为疗法,但病程长者不宜使用。
16、书写痉挛症可采用放松训练和生物反馈。
17、青少年儿童厌学,家庭关系不和谐,也都是心理治疗,心理咨询所能解决的问题。
心理治疗的能耐真的很大。不只是这些,专家呼吁大家重视心理健康,重视心理治疗。低压,健康快乐地生活。
专家介绍:关泽滨 沈阳市安宁医院心理三科主任、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国家心理治疗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国老年医学会舒缓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辽宁省精协精神健康促进与交流工作委员会委员、
辽宁省心理康复协会委员会委员委员、
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委员会委员、
北方论坛辽宁省青年委员会委员、
沈阳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
从事精神、心理临床工作近20年。
擅长:失眠、焦虑、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及成年、儿童心理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精神分析和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大多数患者对帕金森病知之甚少,盲目治疗。多巴胺药物可以用于早期治疗帕金森病,但不能依赖它。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治疗。虽然帕金森病无法治愈,但通过科学治疗可以稳定下来,不会影响患者的生活或成为其家庭的负担。在帕金森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保持乐观的态度,学会自我调节。

至于帕金森病的预防和治疗,除了正确应对方法外,提高生活质量也很重要。许多帕金森病患者得不到良好治疗是有原因的。

1、 帕金森病的最初症状相对隐蔽。通常情况下,系统检查无法发现具体情况和病因,大多数只能根据以往经验判断病情。因此,给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 帕金森氏症的症状很容易与其他类型的震颤疾病相混淆,如特发性震颤、书写痉挛等。这些患者的最初表现也表现出手抖的症状。无法明确病情,导致误诊,从而进一步导致难以治疗的帕金森病。

3、 帕金森病的发病率很高。现代医学并没有停止对帕金森的研究,但进展并不令人满意。即使是小地方的医生也可能不知道这种疾病,并且经常被误诊或漏诊。此外,这种疾病很难治愈。

帕金森病在西医方面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包括美多芭,以及一些受体激动剂,包括森福罗、泰舒达、MAO-B抑制剂、咪多吡、安坦、金刚烷胺等药物。然而,酯类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虽然药物治疗可以暂时缓解病情,早期使用美多芭森福罗可以有效缓解病情,但一旦药物蜜月期结束,西药的药物刺激性和副作用将对身体产生一定影响。长期使用美多芭森福罗等药物会导致体内产生耐药性,从而导致停药现象和加重反应。长期用药的副作用会加深身体的僵硬感,还会导致血压升高、血小板减少等不良现象。身体的不适会加深。长期用药弊大于利。手术治疗差异大,风险高,预后不佳。

中医学对帕金森病机制的认识帕金森病典型症状的中医学讨论,如震颤、僵硬和运动迟缓,分散在不同的中医文献中。毋庸置疑,在中医经典中,将上述症状归结为一种疾病的理解仍然很少见。当代中医学者通常采用传统的“辨证论治”方法来推断帕金森病的中医机制。简而言之,中医认为帕金森病的病理本质在于肝肾阴虚,这也涉及到心和脾。震颤、僵硬、动作迟缓等症状是内风痰、火、瘀等病理变化在虚证基础上的结果。内风、痰、火、瘀是相互影响的病理原因。相互影响的通道是经络,最终的病理结果是肌肉和静脉营养的丧失。从这一思想基础上延伸的中医药龙元息颤汤,对帕金森病的治疗带来了更多选择性。常见的途径是经络,最终的病理结果是肌肉和静脉营养的丧失。基于这一理念的一系列中医药为帕金森病的治疗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性。

本文由[作者//编辑]的原创文章,未获作者本人允许不得转载,如有挂号预约等任何问题,可直接联系作者!!!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做得更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克服书写痉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