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眼睛近视200度怎么矫正?

妈妈给女儿买了“视力训练仪”

近年来儿童近视发病率居高不下,

到底哪些办法才能防治近视,

昨天是第25个全国爱眼日,

网购“视力训练仪”矫正视力

5岁女孩一年近视加深200度

今年5岁的小敏(化名)一年前就已经是300度的“小近视”了,当时接诊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眼科主治医师何雪菲对这个瘦瘦小小的孩子印象很深:身体弱,每次来都病恹恹的,她不太喜欢户外活动,总是呆在家里看书、看电视。

“第一次接诊时,就给孩子验光配镜,反复叮嘱宝妈督促孩子坚持戴眼镜,多进行户外活动,定期复诊。”不过复诊两三次后,整整大半年,小敏都没有到何医生处“报到”。

直到最近,疫情逐渐好转,小敏妈妈才想起来带着孩子复查,但没想小敏的近视已加深到近500度。

医生仔细了解才知道,早在半年前,小敏就没有再佩戴眼镜,妈妈网购了所谓的“视力训练仪”在家给她矫正视力。

“很多家长把戴眼镜看作洪水猛兽,即使已经验光配镜,也很难坚持佩戴。”何医生提醒说,从现代医学来看,真性近视是不可逆的,不存在所谓的“视觉训练”可以恢复到之前正常的视力。

市面上五花八门的“视觉训练”,训练的是“大脑”,只是让大脑逐渐适应了模糊的图像。孩子接受这类训练后看似视力“变好”了,但放弃了规范的防治,甚至经过所谓训练带来的高强度用眼,视力会快速下降。 

抓住青少年发育的关键期

户外活动才是防治近视的王道

国科大华美医院眼科主任陈峰介绍:与不少家长的看法截然相反,事实上,合理佩戴眼镜才是延缓视力加深的有效手段。针对真性近视的患者,佩戴眼镜后可以让外界物体聚焦到视网膜上,提升视觉质量,从而改善用眼疲劳,很大程度上延缓近视进展。

除了病理性近视等,几乎所有的近视患者,近视都发生在青少年,乃至幼儿期。孩子处于生长发育期,不健康的用眼习惯会影响眼球的发育,出现眼轴形态改变、角膜形态改变等结果,而且处在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孩子度数也涨得特别快。

“所以,对于广大家长一定要重视生长发育期孩子的用眼健康,坚持户外活动、保持正确的阅读书写姿势,提供适宜的照明环境等。”视光门诊吕云凯主治医生特别提到,不要迷信所谓的“视觉训练”,户外活动才是防治近视的王道。

“常规三周岁,孩子就应该接受第一次眼科全面检查,及早发现问题,给予防控。”吕医生提醒,学龄儿童最好每学期都能常规检查一次,监测眼轴长度,预防为主,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处理,是防治近视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不管在户外打球还是走走坐坐,只要白天暴露在自然光下,就能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上下学路程30分钟,下课课间10分钟,体育课等,碎片化时间整合起来,每天累计2个小时并不难做到。

同时还要注意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如玩手机游戏等不必要的近距离用眼。

选择台灯时要注意五点:照度、频闪、色温、照度均匀度、显色指数。国家标准GB5对于阅读台灯有明确的要求:照度:A级距离30厘米要高于250lx;AA级高于500lx;频闪:需要专业仪器。用手机对着台灯拍照看有无线条闪动是个简单、粗略、易行的方法;色温:4000k左右,冷暖适中,比较合理;显色指数:国标要求阅读台灯不低于82。

除以上几点最重要指标外还有蓝光、照度均匀度等指标:不能只是“灯下亮”,不然我们在看书时候,一会看亮的东西,一会看暗的,加重眼睛疲劳。

书本离眼睛一尺远(33厘米);身体离桌子一拳;拿笔笔尖离手指一寸(>3cm);每连续看书30~40分钟,休息或远眺10分钟。养成一个好的写字姿势的习惯,不光是对眼睛,对儿童骨骼发育都是非常重要的。

 ○ 每个学期检查一次眼睛,监测屈光度及眼轴长度变化 

学校一般每个学期都会为孩子筛查视力,视力没有达到1.0的孩子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视力达到1.0也应该密切注意远视储备消耗速度。

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生8个小时。不吃垃圾食品,如含糖量高的饮料等,多吃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有益于健康的营养膳食。

8岁近视200度,18岁成年会达到多少度?可以参考上图,通过每半年、每1年的近视增长幅度进行预估,当然这个增长幅度受到后期用眼因素和控制因素影响。

近视的发展个体差异很大,和用眼习惯、生活习惯、学习等等都有关。在近视度数增幅比较大的阶段,一定要积极防控尽量避免高度近视和超高度的发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眼睛近视最高多少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