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来了怎么办?

随着第七号台风“查帕卡”的生成,双台风已经从7月19号开始陆续向我国袭来,并且带来了大量的降雨,而我国河南无疑成为了这次降雨的中心地区,根据中央气象台的监测数据显示,除了广州部分地区有大的降雨之外,其中前20多位降水量的站都是在河南。

视频 | 河南郑州暴雨致地铁站积水倒灌:水漫车厢淹没座椅,车站临时关闭

那么,暴雨的预警信号等级有哪些呢?暴雨来了我们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对暴雨的等级、危害以及防御来个全面的科普~~

一、暴雨的预警信号等级

暴雨预警信号等级划分?

蓝色预警: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黄色预警: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橙色预警: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红色预警: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由于暴雨急而大,排水不畅易引起积水成涝,土壤孔隙被水充满,造成陆生植物根系缺氧,使根系生理活动受到抑制,造成作物受害而减产。

在城镇,当雨水过多而超过排水能力时,水就会在路面流动,地势低的地方形成积水,造成城市内涝,对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商业活动、市民日常生活等影响极大。

由暴雨引起的洪水淹没作物,使作物新陈代谢难以正常进行而发生各种伤害,淹水越深,淹没时间越长,对农业、林业和渔业等危害越严重。

暴雨造成江河泛滥,还会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不仅危害农作物,而且还冲毁农舍和工农设施、道路等,甚至造成人畜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

我国历史上的洪涝灾害,几乎都是由暴雨引起的,像1954年7月长江流域大洪涝、1963年8月河北的洪水、1975年8月河南大水、1991年江淮大水、1998年长江全流域特大洪涝灾害等,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暴雨来了我们该怎么办

山区坡塬地质异常——泥石流滑坡应对知识

提前观测周边情,遇有隐患且莫前

泥石流来莫恐慌,安全撤离是关键

暴雨内涝应对知识——道路积水

水有旋涡进不得,以防掉入水坑中

看到积水不趟入,避免可能把电触

暴雨内涝应对知识——雷雨天气

家电设备先暂停,以免雷电屋内疯

雷电暴雨交加时,手机频拨危险至

河边钓鱼很危险,鱼竿过长引雷电

不在大树下避雨,大型广告要躲避

如遇暴雨加冰雹,手拿物品把头保

带电设备在室外,禁止靠近通过快

如果异常电频断,请勿立即再送电

应请专业人来检,确定恢复后保安

收听天气和预报,如有暴雨早知道

哨子手电救生衣,家中避险品种齐

暴雨内涝应对知识——危旧房屋

大雨来前要安检,抓紧抢修排隐患

如果发现新问题,告知政府快处理

低洼路段住宅区,汛期常备早留意

汛期预警一发布,备好沙袋抓紧铺

暴雨内涝应对知识——低洼路段积水

门口放置挡水板,小型水泵配齐全

出现险情不慌急,听从安排速转移

暴雨来了“我该咋办?”戳视频了解!

四、暴雨引发山洪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洪水暴发时如何防备与自救:

1、一定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自己周边环境,尽快向山上或较高地方逃转移,如一时躲避不了,应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避洪。

2、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

3、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结构牢固的楼房上层、高地等地转移。

4、泥坯房里人员在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要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5、如果被洪水包围时,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或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已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6、千万不能游泳逃生,不能攀爬带电的电杆、铁塔,远离倾斜电杆和电线断头。

7、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遇到洪水险情如何自救】【如何预防和躲避突发洪水】洪水是河湖在较短时间内发生的流量急剧增加,水位明显上升的水流现象。洪水具有很大的自然破坏力,淹没河中滩地、漫溢两岸堤防。按成因和地理位置的不同,洪水常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山洪以及溃坝洪水等,海啸风暴潮等也可以引起洪水灾害。

图文无关 图源:CCTV《[今日环球]今年海河流域汛期可能发生较大洪水》视频截图

一次洪水过程一般有起涨、洪峰出现和落平三个阶段,山区性河流道坡度陡、流速大、洪水涨落迅猛;平原河流坡度缓、流速小,涨落相对缓慢;大江大河由于流域面积大,接纳支流众多,洪水往往出现多峰,孤独降雨多出现单峰。

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救援,不要单身游泳转移,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根据以往经验,在洪水到来之前,有关部门能做到预报预警及时果断,预警的“最后一公里”及时果断,以及人员转移得及时果断,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防灾减灾积极效果,而所有的组织撤离工作则需要群众配合。暴雨洪涝灾害高风险区域,在洪水发生之前,我们要做好预报预警,群众要及时撤离,洪水过后,要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传染疫病发生。

图文无关 图源:CCTV《[今日环球]今年海河流域汛期可能发生较大洪水》视频截图

1、关注有关雨、水情预报信息。

2、熟悉本地区域防汛预案的各类隐患灾害点和紧急转移路线图、联络方式。

3、接到洪水预报时,应备足食品、衣物、饮用水、生活用品和必要的医疗用品,提前搜集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

挑选油桶、储水桶等体积大的容器,迅速倒出原有液体后,重新将盖盖紧、密封。

空的饮料瓶、木酒桶或塑料桶都有一定的漂浮力,可以捆扎在一起应急。

足球、篮球、排球等球类和桌椅板凳、箱柜等木质家具也都有漂浮力。

4、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妥善安置家庭贵重物品,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做好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品缝在衣服内随身携带。

5、注意保存好可使用的通信设备和手电、口哨、镜子、打火机、色彩艳丽的衣服等可作为信号的物品,做好被救援的准备。

6、严重的水灾通常发生在河流、沿海地带以及低洼地带。如果住在这些地方,当有连续暴雨或大暴雨时,必须提高警惕,持续关注洪水警报,时刻观察房屋周围的溪河水位变化和山体有无异常。特别是晚上,更应十分警觉,随时做好安全转移的准备。

图文无关 图源:CCTV《[今日环球]今年海河流域汛期可能发生较大洪水》视频截图

1、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3、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4、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5、洪水过后,要服用预防流行病的药物,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发生传染病。

图文无关 图源:CCTV《[今日环球]今年海河流域汛期可能发生较大洪水》视频截图

山洪灾害往往是始发于某一地点或部位,迅速形成洪水、泥石流,袭击下游沿线,该地的监测责任人或第一个发现灾害的村民能否在山洪灾害初发时快速、准确地报警,对于减免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至关重要。

首先平时应做好宣传训练,使群众了解熟悉报警信号和应对办法。一旦险情来临或山洪初发,监测责任人或第一个发现灾害的村民,马上采取急骤鸣锣、打电话、拉响报警器等预先设定的群众知道的信号,迅速向下游村(组)、农户报警,同时向当地政府及防汛部门报告,以便政府和防汛部门立即向下游更大范围施放警报、广播通知或通信警报,组织抢险救援。

图文无关 图源:CCTV《[今日环球]今年海河流域汛期可能发生较大洪水》视频截图

外出游玩时遭遇山洪怎么办?

一般来说,汛期不宜到山洪灾害频发区旅游。外出旅游前,旅行者首先应关注旅游地天气预报,合理安排旅游路线,并密切关注旅游地灾害性天气预警。此外,还需了解一些洪涝灾害防御基本常识、熟知预警信号和危险指示标识,掌握自救逃生本领。

自驾游出发前,应在车内备好防灾所需物品(水、食品、药品、应急锤、手电、救生衣等),避免在雷雨天气出行。在不熟悉的山区旅行,要有向导,避开山洪灾害频发地区和地质不稳定地区。在到达旅游地后,观察、熟悉周围环境,预先选定紧急情况下的逃生路线,多留心山洪、泥石流等发生的前兆,主要表现:上游降雨激烈,河沟出现异常洪水;山体出现异常的山鸣,山上树木发出沙沙的扰乱声;溪沟流水非常浑浊,有异常臭味出现;听见明显不同于机车、雷电、风雨、爆破的声音等。

另外,在行驶中应合理控制车速,通过高边坡及库区路段要提高警惕、快速通过。如遇极端恶劣天气,应选择空旷场地停车,待天气转好后再继续行驶。如通过漫水桥或涵洞时,应观察水深和流速,切不可贸然涉水。

一旦遭遇山洪袭击,一是迅速判断现场环境,一定要尽快离开低洼地带,寻找较高处,选择有利地形躲避。来不及躲避转移时,应选择较安全的位置固守等待救援,并伺机向外界发出救援信号,及早求得解救。在野外,任何重复3次的动作都表示在寻求救援。如三堆火、三堆烟。国际通用求救信号“SOS”,可以用鲜艳的布条挥舞出形状或者在地上醒目地摆出。

二是与其他被困旅客保持集体行动,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不单独行动,避免陷入绝境。

三是如能及早脱险,应迅速向当地管理部门报警,并主动服从当地有关部门指挥,积极参加救援行动。

来源: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网

图源:CCTV视频截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防灾减灾顺口溜六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