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出现头晕、心慌气短、失眠多梦的情况中医是怎么调理的?


仙桃市中医医院和仙桃人民广播电台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失眠成了困扰着许多现代人的问题。造成失眠的原因很多,工作压力、感情压力、长期不正常的生活习惯、疾病等等。不同的原因会有不同的状况,也必须用不同的对治方法。

本期节目,我们就和大家聊一聊失眠的有关表现和治疗方法。


彭玲媚,仙桃市中医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擅长脑血管疾病、睡眠障碍、神经衰弱症、面瘫、颅内占位性疾病及各种周围神经病变、肌病等疾病的诊治。

失眠中医又称不寐(insomnia),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睡;重则彻夜难眠。发生多与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逸失调及病后体虚等因素有关。本病的预后,一般较好,但病程较长,病情复杂的患者,容易产生其他神志疾病,增加治疗难度。西医学中的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慢性消化不良、贫血、动脉粥样硬化症等以不寐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均属本病范畴。

二、 失眠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

西医角度看,失眠主要与以下五种因素关系密切:

民间有句古话说:三十年前睡不醒,三十年后睡不着。失眠与年龄有密切联系,年龄越大,失眠的发生率越高。

许多躯体疾病都可伴随失眠症状: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焦虑症、抑郁症、神经衰弱、各种手术后疼痛、中风后躯体不适等。

心理因素也是引起失眠的主要原因之一。情绪紧张、心情抑郁、思虑过多、争强好胜、过于兴奋、生气愤怒等均能引起失眠。

睡眠环境不佳,如居室矮小,温度不合适(过冷或过热),环境噪声太大,及光线过强均会干扰睡眠。

酒精、咖啡、茶叶、甲状腺素、可卡因、皮质激素和抗帕金森病药物。某些药物对睡眠有干扰作用,如拟肾上腺素类药物常引起头痛、焦虑、震颤等。撤药反应引起的反跳性失眠。

中医角度看,失眠以七情内伤为主要病因,其涉及的脏腑不外心、脾、肝、胆、肾,其病机总属营卫失和,阴阳失调为病之本,或阴虚不能纳阳,或阳盛不得入阴。基本病因主要为以下四个方面:

(1)暴饮暴食,(2)平时嗜食肥腻,或过度偏食生冷食物,或经常过饥过饱,(3)此外,浓茶、咖啡、酒之类的饮料也是造成不寐的因素。

2、情志失常,也就是七情内伤

什么是七情?喜怒悲思忧恐惊,是人类与生具有的情绪表现,但过犹不及,情志太过会导致五脏的功能失调,喜伤心,怒伤肝,悲伤肺,忧思伤脾,惊恐伤肾;

(1)过度劳累或过度安逸,

(1)久病之后,心血耗伤,心血不足,(2)年老体弱,营血亏少,心血不足,

而这些病因均引起阴阳失交,阳不入阴从而导致失眠。

三、在中医看来,失眠如何分类

在中医看来,失眠的主要症状是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醒后不能再睡,重则彻夜难眠。

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甚至彻夜不眠,急躁易怒,多梦;伴头晕头胀,耳鸣,口干口苦,口渴喜喝冷饮,食欲不佳,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主要表现为心烦失眠,胸闷,胃脘胀满,恶心呕吐,暖气;伴头部重胀,目弦;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主要表现为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中惊悸不安,健忘,神情疲惫,饮食减少;伴头晕目眩,面部少华,四肢倦怠无力,腹胀,便溏;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主要表现为心烦不眠,入睡困难,心悸多梦;伴潮热,晚上睡觉时汗出,手足心热,咽干,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无力,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主要表现为烦躁失眠,心中悸动,遇事易受惊吓,终日惶惶不安;伴气短自汗,神情倦怠,四肢无力;舌淡,脉弦细。

什么程度才要到门诊就诊?

1、长期入睡困难,睡眠时间和质量差,患者痛苦不堪。

2、伴头痛,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判断力下降,严重影响工作、学习等社会活动。

3、伴明显耳鸣耳聋,眼花,心悸,抑郁,性功能障碍等严重躯体症状。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长期失眠会对身体产生哪些危害?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失眠的病人也越来越多,由于夜间的睡眠少以及睡眠质量下降,就会导致日间的困倦体力的下降,往往会伴有一些紧张不安,情绪低落等等,严重的病人就会出现心率的加快,体温增高,这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长期的失眠就会导致一些身心的疾病,比如多数的患者会出现焦虑的症状,有患者甚至出现了抑郁的问题,而这些焦虑和抑郁又会加重失眠的问题导致恶性的循环,另外长期的失眠是和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是有很强的相关性的;同时长期的失眠会导致广泛的认知功能的下降,特别是像记忆力的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等。经常失眠对身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它容易引起头痛,头晕,血压增高,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同时也会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以及学习的,长时间失眠容易对循环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都会造成影响,会引起心慌,胸闷,气短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严重时还会导致出现抑郁,焦虑,便秘或者是溃疡性结肠炎。所以长期失眠的患者要及时就医,改善睡眠。

医生首先会积极查找引起患者失眠的原因,以便于采取相应的治疗。 失眠症的治疗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等。

改变失眠患者的不良认知和行为因素,增强患者自我控制失眠症的信心。

2、药物治疗,其中常用的药物主要分为五类:

①镇静安眠药,常用的如舒乐安定、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右佐匹克隆等;②褪黑素受体激动剂③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④食欲素受体拮抗剂⑤其他处方药:如加巴喷丁、喹硫平、奥氮平等。

(1)光照疗法,(2)重复经颅磁刺激,(3)生物反馈疗法

下面简单为大家介绍几种中医治疗方法:

(1)针灸疗法:针刺神门、三阴交、心俞、肝俞、内关等穴,留针20分钟,以下午针刺为宜。

(2)气功:气功在治疗失眠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治疗失眠的气功疗法分为很多种类型,常见的有小周天安眠法、三层安眠法、按摩穴位安眠法、简易功法及辅助治疗。

(3)食疗法:麦冬百合汤:麦冬15克、百合15克、莲子15克、大枣7枚,加水适量,煎汤服用。功能安神除烦。

(4)药枕法:取黑豆、灵磁石、决明子、菊花各等份,作枕心。功能镇静清心安神。

(5)耳穴贴压法:贴耳穴治疗是中医疗法中很常见的一种,该疗法对中老年失眠症有一定的疗效,主要是采用探针来探寻选穴区的敏感点,再将王不留行籽贴压在主穴上,可以根据临床辨证选择具体的配穴,通过刺激对应的穴位,能够起到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进而达到缓解失眠症的目的。

(6)中药治疗,对于不同证型的失眠,用药也不同:1肝郁化火治则:疏肝泄热,镇心安神。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味。2痰热上扰症治则:清热排毒 祛湿化痰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味。3 阴虚火旺治则:滋阴降火,养心安神。方药:朱砂安神丸加减。4心脾两虚治则:健脾养心,益气补血。方药:归脾汤加减。5心胆气虚治则:“益气镇惊,安神定志。方药:安神定志丸加减。

七、生活及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

1、了解自己的睡眠周期,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特定的睡眠周期,有睡意来临之前的一些特征,选择最合适的一个睡眠时间和方式,养成有规律的生物钟。

2、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进食浓茶、咖啡、烟酒及辛辣刺激肥甘油腻及膨化油炸腌制等食物。多吃一些清淡的,比如蔬菜水果,减少一些刺激性的食物,睡眠前可以喝杯蜂蜜牛奶,也有助于安眠,可以吃一些大枣,小米粥,莲子桂圆等等,有安眠的作用。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每天要做一些适量的运动,适度的运动,不宜过度劳累。

4、音乐历来对睡眠的改善,包括抑郁焦虑的治疗都有音乐疗法,音乐可以消除焦虑,保持心情平静。

彭医生您好,我的表妹有精神病,因为总觉得有人要害她,所以每天睡眠时间特别短,我想问一下您,失眠症会引起精神病吗?

精神病可能是我们比较口语化的说法,确切诊断是精神分裂症。长期失眠不容易造成精神分裂症。但是有可能会产生精神障碍。精神障碍包含的范围比较广,包括焦虑症,抑郁症,恐怖症等,长时间失眠会让很多人群对于自己的睡眠产生焦虑情绪,过于担忧失眠对自己身体造成的各种各样的危害,夸大了失眠的危害程度。部分人群可能起先只是将焦虑投注在睡眠问题上,久而久之会把这种焦虑出现泛化,投射到除睡眠以外的别的方面,当失眠症状无法改善时,内心会产生深深的无力感,多数情况下会产生抑郁,无论是焦虑还是抑郁,都是属于精神障碍类的疾病。而精神疾病的发生与遗传、生物、社会等多方因素相关,并不是失眠导致的,因此在治疗时也需要注意不只治疗失眠,而应同时治疗精神疾病。若长时间持续不睡觉可能会有幻觉、妄想表现。但在充足的睡眠后,这些表现会缓解消失。对于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等精神疾病来说,失眠是常见表现之一,且常在早期就会出现,其他症状不明显时只能发现失眠症状,随时间的延续,其他症状相继出现,会误认为是失眠导致了精神疾病的发生。所以失眠很难导致精神性疾病。

彭医生您好,我现在需要吃药物来帮助睡眠,我想了解药物该怎么用,并且什么时候能够停药呢?

治疗失眠的药物种类颇多,我们一般会根据患者具体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并且每种失眠药物的具体治疗疗程不同,也会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调整剂量和维持时间。长期应用镇静催眠药物的慢性失眠患者,不建议药物连续治疗,一般采用间歇治疗或者按需治疗的给药方式,对于小于4周的药物治疗可选择连续治疗,超过4周的药物治疗需重新评估,以便于及时掌握用药情况。

患者在感觉能够自我控制睡眠时,是可考虑逐渐停药。如果当患者失眠与其他疾病有关时,当去除病因后也是可以考虑停药的。当然在停药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避免突然停止药物治疗,减少失眠反弹;停药的时候应逐渐停药,有时候需要数周或数月,如果在停药过程中出现严重或持续的精神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我们会对患者进行重新评估,判断是否需要重新用药;通常使用的减量方法为逐步减少夜间用药剂量或变更连续治疗为间歇治疗。

有部分患者对于失眠药物的治疗效果不佳,或是仅能获得一过性睡眠改善。也有一些患者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多种药物同时应用存在药物交互反应,从而干扰治疗效果。如果患者在口服治疗失眠的药物后,失眠症状得不到有效改善时,应积极寻找原因,根据原因寻找改善方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心悸是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症状,但这种症状的出现并不代表患上了心脏疾病。其实,心悸有生理原因诱发的,也有病理性原因导致的。如果是生理性原因造成的心悸,大家可不必过于担忧。如果是病理性原因造成的心悸,当事人可就不能置之不理了,需要赶紧查找具体病因,然后对症治疗。那么,心悸中医辨证治疗方法是什么?心悸日常需要怎样护理呢?

心悸中医辨证治疗方法是什么?

中医认为,心悸的形成与平素体质虚弱、情志所伤、劳倦、感受外邪等有关。造成心悸的原因各不相同,所形成的的证型也不应相同,因此,医生通过四诊了解患者的病情后,明确病因,辩证准确,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那么,对于心悸,中医该如何进行分型辩证治疗呢?

心悸可分为七个证型,分别为心虚胆怯证、心血不足证、阴虚火旺证、心阳不振证、水饮凌心证、瘀阻心脉证和痰火扰心证。证型不一样,治疗的方法也不有所不同,其选用的方子更是不同。

心虚胆怯证主要表现为心跳心慌,坐卧不安,善恐,甚则不能自主。常失眠多梦容易惊醒,舌淡苔薄,脉细数或细弦。治法以镇惊定志,养心安神为主。

心血不足证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头晕,动则尤甚,面色无华,少气懒言,唇、甲色淡,舌质淡红,脉细弱。治法以补血养心,益气安神为主。

阴虚火旺证主要表现心烦失眠,头晕眼花,梦遗或者健忘,口舌生疮,舌红少苔或者无苔,脉细数。治法以滋阴清火,养心安神为主。

心阳不振证主要表现为心悸,多梦失眠,神志迟呆,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细而弱或沉细无力。治法以温补心阳,安神定悸为主。

瘀阻心脉证主要表现为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舌紫暗,脉涩或结代。治法以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为主。

水饮凌心证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形寒肢冷,下肢浮肿,形寒肢冷,舌淡胖,脉弦滑或沉细而滑。治法以振奋心阳,化气行水为主。

痰火扰心证主要表现为心悸时发时止,胸闷,烦躁,失眠多梦,易口干口苦,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治法以清热化痰,宁心安神为主。

另外,一般情况下,多数人服用参松养心胶囊来缓解心悸。由于心律失常会引起心悸,而参松养心胶囊可以缓解心律失常,所以在治疗心律失常导致的心悸方面还是不错的。而且 长期用药,安全性好,无耐药性。

不过,如果患者在服用西药美托洛尔、他汀、阿司匹林等药物的同时,还服用了参松养心胶囊,可以快速缓解心慌、气短、胸闷、乏力、失眠、多梦等症状。若按疗程用药,巩固疗效,防止复发。不过,在联合西药用药时,参松养心胶囊可服用常规剂量,西药停药后,继续服用参松养心胶囊巩固治疗2-3个疗程才会更好。

如果是由于劳累、生气、紧张、焦虑,生活不规律等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可单独服用参松养心胶囊。

心悸日常需要怎样护理呢?

1、注意休息,轻者可做适当活动,严重者需绝对卧床静养,室内光线一般不宜过强。

2、保持环境清静,禁止喧哗、嘈杂,尤其对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更应注意。嘈杂声音的刺激可以加重病情。

3、护理人员不能慌张、忙乱,应保持沉着,给患者以安慰。

4、避免喜怒忧思等精神刺激,要善于做患者的思想工作,使之配合治疗,以利于康复。

5、护理人员操作宜轻稳,避免触动患者的卧床而引起患者情绪波动,加重病情。

6、有水肿者,饮食宜低盐或无盐,控制摄入水量,记录出入量,测腹围,隔日测体重。

7、喘息不能平卧者,应用被褥垫高背部或采用半卧位。

8、患者的衣服不要太紧,尤其呼吸困难时,应将钮扣松开。

9、经常注意观察患者,密切留意患者的症状、血压、心率。

10、如发现患者呼吸困难,唇色紫绀,出汗,肢冷等情况,应先予吸氧,同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心悸中医辨证治疗方法是什么?心悸日常需要怎样护理?相信通过文章的介绍,你已经明白其中的答案了。出现心悸时千万别掉以轻心,先去医院检查一下属于生理性的原因,还是病理性原因。若查出是病理性原因,及时用药治疗很有必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失眠出虚汗完全睡不着发慌心烦意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