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出现头晕、心慌气短、失眠多梦的情况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心慌气短又称心悸,往往伴随着胸闷等症状。心悸的出现,除了劳累、生活不规律等原因以外,心律失常是另一大重要原因,大家要引起重视。心律失常不但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状态,导致失眠多梦出现,还有可能引发猝死、心力衰竭等严重的心脏疾病。中医应对此症状有很好的心得,来看看,中医讲心慌胸闷气短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心慌气短胸闷怎么食疗?

中医讲心慌胸闷气短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中医对心悸的治疗原则是按照病变的主要部位在心。证候表现为虚实挟杂,以虚为主的特点,制定以补虚为主,祛邪为辅的基本治疗原则。然而中医的整体观念认为,心悸虽然病位在心,然而,五脏六腑的功能失调均能彼此影响,彼此波及。因而,还要视脏腑亏虚的程度不同,或是补益气血之不足,或是调理阴阳之盛衰,以求阴平阳秘,使脏腑功能恢复正常,气血运行调畅。这是补虚的主要方面。

本病邪实方面,主要是以虚致实。如脾虚运化失调生痰,气虚血循不畅致瘀,以痰饮内停及瘀血阻络为常见病因。因此,健脾化痰涤饮,益气活血祛瘀也是心悸的常用治疗原则。其次,心悸又可引起不寐和眩晕等心神不安症状,皆因心主神明,心主血,心气通于脑之故。故治疗心悸时常在补虚及祛邪的基础上加用养心安神,或镇心安神,补益心血的方药。

心慌气短是心律失常的常见表现,有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两种。而高血脂、冠心病患者是心律失常的高发人群,对于这些心脏疾病引起的心律失常,可采用药物治疗。治疗心律失常的西药有减慢心率、恶化心功能等副作用,因而可采取中药参松养心胶囊和西药美托洛尔的联合应用,能快速缓解心慌、气短、胸闷、乏力、失眠、多梦等症状。参松养心胶囊是在汲取传统名方《生脉散》和《定心汤》精华的基础上,研发的纯中药制剂,方中清火药与温热药巧妙配伍,清火药(黄连、丹参、赤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温热药(人参、山茱萸、桑寄生)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参松养心胶囊双向调节,快慢兼治心律失常,安全性好。对于一般劳累、生气、紧张、焦虑,生活不规律引起的心律失常,可单独服用参松养心胶囊。

心慌气短胸闷怎么食疗?

黄连3两,炙甘草3两,干姜3两,桂枝3两,人参2两,半夏半升,大枣12枚。水煎服。有清上温下,调和寒热,升降阴阳之功。

炙甘草、黄芪、龙眼肉各10克,茯苓粉、大米各50克,白糖少许。将炙甘草、黄芪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加茯苓粉、大米、龙眼肉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活动后加剧、面色淡白或有自汗、舌淡苔白、脉结代等。

猪心1个,桂圆肉、党参各35克,远志肉1 2克,大麦米30克,去核红枣5枚,精盐适量。猪心割开切去油脂,洗净血水,桂圆肉、党参、远志肉。红枣、大麦米洗净。将所有原料放入清水锅内,用中火煮2小时。加精盐调味即可。可益气补血,养心安神。

以上就是关于中医讲心慌胸闷气短的治疗原则是什么以及心慌气短胸闷怎么食疗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对此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心慌气短胸闷的患者,出现异常后要及早做相关检查,进行对症治疗。平时要保持好的作息习惯,少熬夜。

一、心慌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运动:特别是激烈的运动,可产生心动过速,但运动后经休息可迅速恢复,不属病态,无需治疗。
  发烧:可引起心跳加快。大约体温每升高l℃,心率将增加10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常伴有易出汗、失眠、情绪不稳定、血压增高等。
  贫血:长期贫血者往往由于红细胞及血色素含量降低、机体携氧不足,引起心悸。
  惊吓、恐惧、情绪激动:机体受到突如其来的外界刺激,可出现心慌。
  缺氧:体内缺氧,如身处高原,空气稀薄,氧含量低,或患慢性肺部疾病,心脏会出现代偿性反应,引起心跳加速。
  心肌炎:常在感冒或者腹泻后两周左右出现心慌(为心肌炎的重要表现之一),这是病毒或机体免疫反应引起的心肌病变。推荐阅读:为什么会心慌 心慌是什么原因
  甲亢:此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从而引起机体代谢旺盛所致。而心动过速是甲亢的常见症状之一,因此病人要引起注意。
  血容量不足:由于各种原因,如失水、失血、休克,必须要针对原发病采取有效的治疗。另外,补充体液、输血、提高血压等也是必不可少的急救措施。
  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常见的有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贫血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等,特别是当出现心力衰竭时,更易引起心率加快。

二、心慌易于哪些症状混淆

心慌伴消瘦、腹泻:老年人甲亢起病隐匿,与年轻人甲亢的典型症状不太一样,多数以心律失常、高血压、食欲减退、腹泻、消瘦等心血管和胃肠道症状为主。

心慌伴乏力、面色苍白:心脏神经官能症是全身神经官能症的一种(即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在心血官系统的表现),其症状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最普通的自觉症状是心悸、呼吸不畅、心前区疼痛、面色苍白和全身乏力等,还有容易激动、失眠、多汗、发抖、眩晕、多梦等表现。
  心悸伴高血压:若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心悸、头晕、头痛、血压高,应考虑高血压性心脏病引起的心悸。若既往无高血压病史,阵发性血压升高,心悸则与嗜铬细胞瘤有关。
  心悸于饭后3小时以后出现:心悸于饭后3小时或空腹时出现,伴头晕、饥饿感、出冷汗,应考虑低血糖,对于那些已经药物治疗或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更应注意是否药物过量引起的低血糖反应。
  发热、咽痛后胸闷、心悸:先有发热、咽痛等症,3周后出现胸闷、胸痛、心悸,应考虑心肌炎。

一是要保持乐观心态。心慌患者要正确对待自身的疾患,要心胸开阔,心态平和,保持稳定的情绪,不能因为患了心率失常而整天坐卧不安,要放松心情,避免情绪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不要过度紧张,一旦精神过于紧张,往往会诱发心慌。
  二是要注意规律生活。对于心率失常的患者而言,要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尽量避免熬夜,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要适当的进行锻炼,避免过度劳累,要戒烟戒酒,少喝浓咖啡、浓茶,饮食要注意清淡,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能暴饮暴食。
  三是要坚持科学用药。对于心慌的病人来说,服用药物进行疾病的治疗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需要指出的是,心慌患者服用药物一定要在大夫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不能自行更改剂量,不能自行更换药物,要知道,自行服用药物,往往会引发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会导致心率失常患者出现生命危险,因此,必须要按照大夫的医嘱服药,并要注意观察用药之后的不良反应。
  四是要尽量避免诱因。要更好的预防心率失常的反复发作,避免诱因是根本,对于情绪易激动的患者,家人要注意避免惹其生气、上火;对于因各种疾病引发的心慌,要注意及时的进行疾病的治疗;对于因服用药物不当引发心慌的,要注意科学合理服用药物;对于因生活不规律、过度劳累引发的心慌,要注意保持规律的生活。

四、心慌气短要怎么治疗

  证候:常表现为心慌不宁,面色少华或萎黄,夜寐不安,或多梦,胆小善惊。治则: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主方:归脾汤加减。
  证候:常感心慌气短,动则出汗或自汗,面色晄白、倦怠乏力、胃纳减少,或四肢不温,舌淡苔白。治则:补益心气。主方:五味子汤加枣仁、茯神等。
  证候:经常心慌而烦,咽痛口干,手足心热,夜寐不安而烦躁,或有盗汗,舌红少苔。治则:滋阴降火安神。主方:黄连阿胶汤加枣仁、生地等。
  证候:常感心慌、胸闷不安、烦躁不眠、头晕口苦,或痰多恶心、舌苔黄腻。治则:清化热痰、安神定志。主方:黄连温胆汤加减。
  证候:心慌,胸闷如窒,心胸刺痛,或见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治则:活血化瘀宽心。主方:桃仁红花煎加减。
  (1)体针疗法取穴内关、间使、心俞、膻中、神门,巨阙、三阴交、太溪等,可采用针刺、温针、艾灸等。
  (2)耳针疗法取心、皮质下、交感、神门,2~3穴/次,捻转轻刺激,留针15分钟。
  可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选用。
  (1)中成药天王补心丹、灵心宝胶囊等。
  (2)平悸中药琥珀、朱砂、枣仁、远志、龙眼肉等。
  可用抗心律失常类药物,如心得安、异搏定等。

  • 患者,不寐,多梦,易于惊醒,胆怯心悸,倦怠气短,脉弦细。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失眠恶心心慌怎么回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