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益文化的古法针灸效果怎么样?

针灸配方与中药配方相同,有其配伍方法。一般来讲,有近部取穴法、远道取穴法、随证取穴法。

腧穴的名称,在《内经》中大约有160个,针灸处方约有240余方,其中大部分为1~3个腧穴,其中用特定穴的占1/2以上,强调辨证取穴,用穴少而精。个人在多年的临床治疗中,在经络辨证的基础上,总结了一些有效的针灸配方。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大椎,曲池,合谷

大椎是手足三阳与督脉的会穴,纯阳主表,可以疏解在表之邪,配曲池合谷是以阳从阳,可以助大椎调营卫,清里以达表。

如感冒无汗恶寒可补大椎以发汗解表,或艾灸大椎20分钟亦可达到解表退热的作用。如身热自汗则泻大椎以解肌。曲池穴走而不守,合谷穴升而能散,是清热散风、清理上焦之要穴,三穴相配亦是治疗肩臂疼痛、中风上肢不利以及面瘫和面肌痉挛的主要配方

大肠为肺之府,此两穴相配,有调理肺气的特效。肩髃卧针有舒通之象,曲池走而不守,擅能宣气行血,搜风逐邪。凡一切经络客邪,气血阻滞之病,皆能舒畅调和之。曲池又是预防皮肤病化脓和治疗眼病的要穴。灸曲池也可使人眼明目亮,对老年性早期白内障、视力模糊等症有效。

此两穴皆为原穴,位于两歧骨之间,谓之“四关”穴。合谷属阳主气,太冲属阴主血,可以开关节以搜风理痹,行气血以通经化瘀。配丰隆、阳陵泉以坠痰泻火而治癫狂;配百会、神门以镇静安神而疗五痫;配大椎清里达表治疗痹证、全身关节痛或游走性疼痛。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一身尽痛,尤以手足小关节为甚者,可泻大椎,用《内经》“合谷刺”法,使针感向两臂和脊柱方向传导。泻合谷、太冲,则能达到行气活血、舒筋止痛的作用。此两穴是经脉的“本”部(肘膝关节以下)所在,通过经气的运行与脏腑和“标”部(头面躯干)发生密切联系。

足三里升阳益胃,三阴交滋阴健脾,阴阳相配,为脾胃虚寒气血亏损之主法,虚损门所不可少。如胃强脾弱,阳亢阴亏者,则补阴之中势必兼行清导,则应补三阴交,泻足三里。如因阳虚气乏,风湿客邪成痹,腿胻麻木者,针此两穴,一以振阳,一以和阴,血和而舒筋理痹,麻木自除。

是通大便的主穴,丰隆是足阳明的络穴,别走足太阴,其性通降从阳明下行,又得太阴湿土以润下。阳陵泉为合穴,其性沉降,斜刺向下透足三里,是从木以疏土,则大便自下(此为治疗实热性的便秘,如老年人气虚性便秘应慎用)。

气海为肓之原,元气之海,补之可以回阳益气,灸之可以蒸发膀胱之液,化气上升而布于周身。天枢乃大肠募穴,有分利水谷、清导浊滞之功。两穴相配,能振下焦之阳,分利清浊和调理肠胃。用于消化系统疾病,以及肠炎下痢等症有著效。

内关是心包经的络穴,别走手少阴三焦经,又是八脉交会穴,能清心胸之闷热,使从水道下行。三阴交是足三阴之会穴,有滋阴养血之功。两穴上下相配,内关清上和阳,三阴交清下固阴,是阴虚劳损证之主方。可以治疗妇女脏躁和神经官能症之失眠、胸闷等症

(八)气海,关元,中极,子宫

男子之阳不和者,取气海以振阳气,取关元以滋阴精,气海为升气之海,关元为三阴任脉之会,藏精之所,阴阳和故能有子。其与女子之阴不和者,则取中极以调经,取子宫以开胞。中极亦为任脉三阴之会穴,胞宫之门户也,子宫补之正所以暖胞开宫,俾其直接受孕。

肾脉夹舌本,脾脉络舌本而散舌下,心之别络亦系舌本,凡风邪中于此三经则令人舌强难言,口吐涎沫、神志昏迷不醒。诸阳为风寒所客,筋急而口噤不开。补水沟以开关解噤、通阳安神,泻风府搜舌本之风,舒三阳之经,以上两穴相配是治疗中风昏迷口噤不开的有效配方

鱼际是手太阴荥火穴,太溪为足少阴原穴亦为输土穴。此方君太溪补水中之土,润燥而生金,臣鱼际泻金中之火,祛邪而扶正,是治疗肾虚咳嗽,慢性气管炎的有效配方。

(十一)风池,合谷,上巨虚

风池是手足少阳和阳维之会。泻之能清头颈眼目的风热,对凡因风邪而引起的头痛、头眩有效。配合谷是手阳明原穴,其穴性能升能降、能宣能通。“面口合谷收”,四总穴之一,有清热解毒、祛风明目的作用。再配以手阳明下合穴上巨虚,与合谷左右交叉取穴,是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主要处方。

复溜为肾经经穴。补之能温肾阳升膀胱之气使达于周身而能卫外。合谷为大肠原穴,泻之可以清气分之热,热解则汗自止。若欲发汗则补合谷。该穴清轻走表,能发表托邪,使邪随汗出而解,泻复溜,以疏卫外之阳,而达到开皮毛的作用。此两穴相配对更年期自汗和阴虚盗汗皆有效,但应同用补法,因复溜亦能滋肾中之阴。

中脘为胃经募穴,亦为腑会。足三里为胃经下合穴,“肚腹三里留”,四总穴之一,是专理胃府,兼治腹中一切疾病的配方。君中脘臣足三里,安胃和中。补中脘壮胃气散寒邪,泻足三里降浊导滞引胃气下行。如上焦有热加泻梁门;下焦有寒加补气海;脾气虚补脾募章门;肠中滞则加泻大肠募天枢。

隐白为足太阴之“根”,补之大益脾气,脾主运化需阳气之推动。如脾阳不振失其统摄,血不归经,可致妇女崩漏之疾。补隐白(或灸),则能升举下陷之阳,配灸十七椎(经外奇穴)温阳益肾则崩漏自止

(十五)肾俞,俞府,膻中

君肾俞、俞府降冲气之上逆,兼理肾气之源,佐膻中宽胸理气,化滞导痰,对慢性气管炎、老年性肾虚咳喘有特效。

(十六)中脘,天枢,气海,上巨虚,神阙

此方有清泻里热、调气止痢的作用,与芍药汤相似。君中脘、天枢,是胃与大肠的募穴,臣气海,理气行滞缓解腹痛,气调则后重自除。佐上巨虚乃大肠经的下合穴,“合治内腑”有调理肠胃之功,协同中脘、天枢能清泄肠胃中湿热,上穴皆用泻法。神阙穴加灸,取其温热之性,功同芍药汤中之肉桂,是“反佐”之法。此方是治本之方,病本得到治疗,则“便脓”、“后重”等症状相应而解。

【针灸·新闻】世界针灸学术大会在京召开  

近日,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第九届会员大会暨世界针灸学术大会在京举行。这是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30周年之际,由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主办,中国针灸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承办的大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世界针灸学术大会上讲话。

30年来,国际上针灸事业的发展突飞猛进,针灸已经从单纯的治疗技术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医学门类,正在逐步进入国际主流医学。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有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个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世界针灸事业发展推向新的高潮。

王国强希望,中医药针灸界要响应习近平主席的关于将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的号召,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政策,以“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为目标,努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让针灸在重大疾病康复和养生保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针灸·背景】中医针灸: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2010年11月16日,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正式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当选理由:针灸发源于中国,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代表,这个项目的成功申报是对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认可。中医针灸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的体现,其历代延续的完整知识体系和稳定的实践效果获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可,为保障相关群体的生命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成为其持有人的重要的文化认同符号。

【针灸·解读】针灸流行已2000多年  

镇江市名中医、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主任中医师盛益国介绍,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刺入患者身体某一穴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

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

针灸医学最早见于二千年多前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

【针灸·故事】针灸治疗,面瘫患者又能笑了

中风后遗症、各种疼痛,针灸治疗效果都不错

元旦前夕,阴雨绵绵。家住开发区的张先生,突然眼睛怕光、舌头发麻,当天没在意;第二天,左眼开始疼痛、流泪、无法闭合,口腔咀嚼无力,漱口漏水,口眼歪斜。意识到自己可能患面瘫了。听说中医院针灸科主任、主任中医师盛益国擅长用针灸治疗面瘫,他便前往求诊。通过针灸、药罐、贴敷,再加上传统的中药验方,第二天,症状就明显减轻;治疗5次后,口眼歪斜的症状基本消失。目前,张先生仍在进行巩固治疗。

盛益国主任表示,针灸具有疏通经络的作用,再配合传统的药罐、贴敷,可直达病灶,从而有效改善面神经血液循环,重建受损面神经网络,且无副作用。

盛主任提醒,面瘫起病后应及早进行治疗,时间越早,疗效越好。最佳治疗时间是刚发生的10天之内,若在这个时间段接受合理的针灸治疗,绝大多数患者能治愈;超过一个月没有得到合理的治疗,神经进一步损害变性,恢复则比较差,甚至会出现面肌痉挛、倒错现象。

【针灸·平衡】针灸平衡阴阳 可防中风  

《黄帝内经》记载:偏枯(即半身不遂)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这里说的是针灸治疗中风。

盛益国主任介绍,很多中风患者经过抢救保住了生命,但中风后遗症往往让他们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从中医角度来说,中风是阴阳失衡所致,因此可以通过针灸平衡阴阳、疏经通络、镇静安神、醒脑开窍,预防和治疗中风。

针灸还能减缓顽固性疼痛。针灸可减缓和有效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肩周炎、坐骨神经痛、足跟痛、腱鞘炎、网球肘等慢性、顽固性疼痛疾患。疼痛的发生主要是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用针灸治疗疼痛,就是要根据脏腑、经络理论去诊察病情,分清疼痛的性质。在辨证清晰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针灸治疗,以达到通其经脉,调其气血,平衡阴阳。通常,对一半疼痛性疾病针灸5~10天就能有效。

【针灸·重点】小银针 大乾坤  

针灸是我们中医方面精华之精华。早在1980年,丹阳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成立。通过几代人数十年努力奋斗,该科已跻身“全国农村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单位”、“江苏省中医重点专科”。该科现有主任中医师1名,主治中医师7名,住院中医师2名。其中丹阳市名中医、镇江市名中医2名。

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经过三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针灸的特色优势,综合采用中医药、针灸、推拿、刮痧、理疗、康复训练等方法,治疗周围神经病变、中风偏瘫、风湿病、单纯性肥胖等。同时不断融入现代诊疗技术,科室规模日益壮大,技术力量不断增强,学术梯队日趋合理。以中西医结合方法,规范治疗近百种病症,是医疗、科研、教学三位一体医院重点专科。

2010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康复理疗专科建设单位;

2010年被评为镇江市中医重点专科。

2012年被评为江苏省中管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016年顺利通过评审,成为省级中医重点专科。

中医院针灸康复科积极引进和培养优秀中西医结合的复合型康复人才,建立康复病区,病区有床位40张,拥有全套系统康复设施,采用传统的针灸推拿手法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开展治疗神经损伤的相关疾病,如:脑中风恢复期、脑外伤后、脊髓损伤(截瘫);以及四肢骨折、手外伤的术后功能恢复。康复病区突出中医康复特色优势,结合应用现代先进康复诊疗技术,开展康复评定、物理疗法(运动疗法和理疗)、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

【门诊开设的专科】脑病、康复、风湿病、减肥美容专科。

【常规开展项目】针法、灸法、耳针、头皮针、腕踝针、拔火罐法及电针、腧穴药物贴敷、腧穴药物注射、平衡针、腹针、穴位埋线等针灸服务技术。

【治疗的常见病种】头痛,眩晕、失眠,面瘫、面肌痉挛,落枕、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腱鞘囊肿,四肢软组织损伤、周围神经损伤;急性腰扭伤,急慢性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股外侧皮神经炎,慢性支气管炎,呃逆、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肠功能紊乱、便秘;慢性前列腺炎,小儿遗尿、抽动-秽语综合症,痛经、胎位不正、产后尿潴留、产后乳少;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白塞病,疣、带状疱疹、痤疮。

康复病区收治的病种还有头痛、面瘫、眩晕、项痹病(颈椎病)、各种痿证(锥体外系疾病、运动神经元病)、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各种风湿类疾病如尪痹(类风湿)、大偻(强直性脊柱炎)、痛风、骨痹(骨性性关节炎)等。

该科齐全的康复设施和手段、完整的康复流程,日益突显出独特的康复特色和优势,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康复治疗水平在丹阳地区处于领先地位,是丹阳市医学会康复专业学组组长单位。数千名康复患者,经过该科正规、系统、科学的康复治疗和训练,走出人生的低谷,走向新生。

健康连线:7360(病区) (门诊)

【针灸·推拿:健康1+1】对颈肩腰腿痛等疗法独树一帜  

中医院推拿科始成于1980年,是中医康复治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为我市及周边地区的广大患者服务,同时,还承担了南中医学院、江西中医学院、海安针推学校的临床教学任务。

脊柱生物力学是目前医疗事业研究的一个新学科。该疗法是以骨盆为中心矫正全省骨骼,松弛肌肉和结缔组织,从而根除致病原因。推拿科1998年引进脊柱生物力学这项新技术,成为中国首批脊柱健康技术研究中心的成员。经过消化吸收,对颈肩腰腿痛和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法独树一帜,疗效显著,让病人告别吃药、打针就能得到康复。

对于椎间盘突出、颈椎病、颈腰综合征、功能性胃肠炎、浅表性胃炎、神经官能症、头痛、眩晕、月子病、体质虚弱、寒症小儿肌性斜颈等疑难杂症均可有意想不到的疗效。若是出现这些身体疾苦,而治疗效果却不明显时,不妨到中医院推拿科来,也许会带来转机。

末代秀才苏局仙的养生之道

苏局仙,字裕国,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第28世孙,生于1882年,逝于1991年,享年110岁,为晚清末科秀才,其大半生精力,多半都用于教书育人的事业和个人兴趣爱好之上,因此既桃李遍地,又多才多艺。同时,更为难得的是,平静如常的生活方式,也让其创造了“上海第一老人”的长寿奇迹。回顾梳理他在养生之道方面的观点和做法,对我们而言,也极具启迪和借鉴价值。

苏局仙从小酷爱书法,从八岁开始习帖,一直到百岁高龄,写字成了他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从未间断。练习书法让人情绪稳定、思想集中,是一种“动静合一”的运动。

苏局仙一贯主张心静养神,通过练习书法正好实现了这种想法。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他更是自创了一套独特的“吐纳术”。天气晴好时,置笔墨纸砚于庭院,深吸慢呼,调整气息,并伴以各种书法动作,从而达到舒筋活络、修身养性的目的。抗战时期,日伪军软硬兼施诱迫苏局仙当汉奸乡长。他却从未就范,钻进书斋,每日书写“水、石”二字,借此明志。

读书写作让人的内心世界变得富足充实。作为秀才,苏局仙自然从小就具备了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非常扎实的文字功底。年近花甲之际,他更是开始迷上了作诗。从当年第一首《六十抒怀》起,他坚持每天写作,少则一首,多则五六首。即使偶遇身体不适,卧病在床,也不忘在病痛当中搜肠刮肚、苦苦寻觅。灵感来时,若是自己不能动笔,就当场口述,让家人代为记录。经过数十年的日积月累,最终集腋成裘,前后共计完成诗作万余首。

苏局仙在日常生活中还十分重视通过运动锻炼来保持体格的强健硬朗。他经常对周围的人说:“人是动物,要天天活动,天天学习和做事。动物就要动,不动便成废物。”可见,多运动、多锻炼,是其毕生信奉行的养生信条之一。年轻时,他就喜欢每天早起舞拳弄棒,一直坚持到60多岁。古稀之年,他又及时调整思路,开始借走步来锻炼。刚开始,走路的距离曾一度多达到5000步左右,这对一个老人来说,已经算是幅度不小了。到了80岁,才开始逐渐减少,但依然每天要沿着河堤走2000步左右,直到感觉身体开始冒汗才慢慢止步。到了百岁之后,虽说很少做户外运动,但他也要因地制宜地为自己创造运动机会。不管围餐桌还是绕沙发,他都要在缓步徐行中锻炼一阵。

综观其一生,苏局仙之所以能在养生方面,取得如此辉煌成就。这与他一生在好多方面都有良好的习惯密不可分。起居方面,苏局仙每天早晨6点起床,早餐后练字、会客、散步。中午小睡之后,下午开始读书写作。晚饭后看一会电视,然后八九点准时睡觉。如果没有特殊事由,这种规律雷打不动。饮食方面,苏局仙以素为主,喜吃粗菜淡饭。喜好方面,苏局仙年轻时曾有抽烟的不良习惯,但发觉对身体不利后,又果断戒掉。无论何时何地,都显得胸怀宽广、坦荡从容,也能时刻保持乐观豁达、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真正接触过中医,感受过中医魅力的人,会深深的爱上中医!不仅仅是中医可以预防治病,更多的是千年传统文化儒、释、道演绎了“天人合一”的理念。正如内经所云“智者之养生也,必须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欢迎您正式加入经益学院—古法针灸基础班,和我们一起步入中医殿堂的大门,领略古人天人合一思想的智慧。在这里,经络、穴位、针灸、解剖、阴阳五行……从中医基础到病例实操,教您如何安全取穴扎针,真正学好中医技术,守护家人健康。即使没有任何基础,也丝毫不用担心。简单、易学、好用、安全、有效……这是无数初学学子对这堂课的一致评价,听得懂、学得会、用的上,更是我们基本的保证。当然,在掌握大量临床安全有效的技术、经益求精的中医理论同时,我们更加希望您能学会独立思考将所学所悟多运用于临床,造福更多的人,为中医技术的传承与发扬而努力不懈!

经益学院位于“山水秀丽,园林典雅”的苏州,经益文化将传统中医与大众健康概念相结合,始终坚持以“传承、创新、发展、弘扬”为宗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每一位学员寻找合适的老师,提供专业可靠的技术,设计安全有效的课程,帮助每一位学员去伪存真,学习中医技术,传承中医文化,从而提升生命的质量。这里汇聚了一批矢志不渝传承技术、造福百姓的中医名家,包括古法针灸创始人马新宇老师、道医针法创始人崔高义老师、明和海派小儿推拿创始人刘易红老师、阴阳调和灸王瑞老师等等。凭借雄厚师资力量,经益文化相继推出《古法针灸》疼痛班、古法全科班、临床带教班,还有《阴阳调和灸》》《道医一针法》等系列课程,每门课都深受学员高度赞誉,助人无数。从10年耕耘的线下教学,到线上传承的中医之路,经益文化以匠人精神严传中医技术,成就无数人的中医梦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针灸持续多久为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