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解过华丽玩具背后的团队吗?

大家好,我是云丁科技的创始人和CEO张东胜。

我是一个80后的技术男,本科和硕士都毕业于天津大学,学的是通信工程。毕业之后我进入了爱立信,做通讯设备,2010年进了百度,做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

2014年的5月,我和我的合伙人陈彬一起创立了云丁科技,到今天已有6年多的时间。我们公司聚焦于居住安全领域,使命是让居住更安全、更美好。

我们公司有四个主要业务。

1.租住智能化业务,就是云丁这个品牌,做得最久。主要给品牌公寓主们提供一系列的智能硬件,如智能门锁、电表、水表、门禁等,还有上层的SaaS软件,帮他们解决智能化管理的需求,现在在租住市场上处于第一的位置,市场占有率大概60%。

2.我们自有品牌鹿客下的家用业务,聚焦于消费者端的居住安全产品,如智能门锁、智能猫眼和其他的安全传感器等。

3.以米家为代表的ODM业务。小米2017年投资了我们,于是我们成了小米的生态链企业,小米上面的一系列居住安全或者入户安全的产品很多都是我们做的,如小米的全自动智能门锁、智能保管箱、智能猫眼。

4.国际化业务,把国内的居住安全产品,通过海外渠道和品牌销售出去。目前主要面向北美和东南亚,做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在北美已经取得了智能门锁的第二名。

我们在成立后的6年时间里获得了一系列的知名投资机构认可,如小米、百度、复星、龙湖、顺为、联想之星、险峰,都是我们的投资人,8轮融资总融资额大概10多个亿。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下,在AIoT(智能物联网)时代,如何打造一款有竞争力的产品。除此之外,我还想对自己6年的创业做一个复盘,讲讲我们创业路上踩过的坑,积累的经验教训。

成功的经验可能很难复制,但是失败的教训一定能让你少踩些坑。

云鼎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授课老师张东升

编辑混沌大学商业研究团队

本文为混沌大学商业研究团队原创文章

如何选择创业赛道和切入点

我们于2014年开始创业。那一年,谷歌推出了谷歌眼镜;然后谷歌收购了NEST,美国一家智能家居创业公司,32亿美元;那一年,苹果发布了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

看到这些,我觉得一股新的技术浪潮,智能物联网(AIoT)技术的浪潮正在到来。

这波物联网技术变革会有五大特点。

第一个特点,它具有海量的设备连接。所有的物体比如门锁、汽车,都可以变成物联网的设备。在PC互联网的时代、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可能每个人只有一台电脑、一个手机,但是在物联网时代,每个人将会有几百、上千的设备。

第二个特点,它的影响范围将会非常广,会改造衣、食、住、行,也包括工业、教育、医疗等每一个产业。

第三个特点,物联网将会彻底地变革一个产业。一方面是因为这种变革是底层的改造。传统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只是连接了人与信息,但是物联网除了连接信息,还能够连接人与实体、实体与实体。

另一方面,通过物联网技术,将会创造很多新的物种、新的事物,如扫地机器人和物流机器人。

第四个特点,产业周期长,因为从底层重构每一个产业都非常复杂,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第五个特点,产业价值将会非常巨大。在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诞生了百度、美团等诸多互联网巨头。那么在物联网的时代,中国将会冒出可能更大的巨头,市值上万亿美金。

对于未来物联网产业如此巨大的体量,我们分析了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相关的应用场景,那为什么我们要选择智能家居这个场景?

第一,我们自己就是用户,了解需求。到了其他的场景里,我们既不是从业者,也不是用户,需要很多调研才能了解需求,但智能家居离我们更近一些。

第二,这个行业门槛不太高。其他的行业比如说医疗器械,虽然有非常大的商业价值,但是跟医疗相关的行业,对公司的资质、对团队的要求,门槛都很高。

第三,我们团队之前有一些经验。

我跟我的合伙人出来创业之前,已经在百度成立了一个部门,叫做云设备部,他负责智能家居,我负责可穿戴设备,对这个行业和产品积累了一年多的经验。

第四,6年前我们出来创业的时候,智能家居的竞争还不是很激烈。

大部分投资人、创业者都聚焦在当时的一些风口,比如共享经济里面。而智能家居对团队还是有一些要求的,比如同时具备硬件跟互联网的能力,这样的团队当时也不是很多。

第五,智能家居的空间比较大。有很多品类可以选择,包括智能门锁、空气净化器、扫地机器人、电饭煲、开关、插座,都可以去做。

那么选定了智能家居这个场景之后,就要选择一个切入点,作为公司的主打产品或者服务。

我们选择的是智能锁,为什么呢?也有五个原因。

第一,当时的智能锁已经到了从机械锁到智能锁的技术升级窗口期。

2014年,已经有很多传统的锁厂,在做智能锁相关产品了。大家都有共同的判断,就是随着中国的消费升级、技术的成熟,智能锁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第二,智能锁这个品类的市场空间比较大。

中国差不多有4.2亿户家庭,光城市家庭就有2.4亿户,我们按照一个品类到成熟期有50%的渗透率来算,如果说替换周期是5年,智能锁的年出货量将会到达4000万到5000万台。按照每把锁1000元来估计,这个市场的容量是500亿元。

第三,它的教育成本相对来说比较低,因为锁这个品类已经存在有上千年了,根本不需要跟用户解释锁的用途。

第四,智能锁在当时是没有巨头的,没有头部品牌。

大家想一想,对于门和锁,你们知道什么熟知的品牌吗?绝大部分人,其实是叫不出门锁品牌的。

第五,因为传统机械锁的大部分从业者都是制造起家,五金起家,制造能力比较强。但是到物联网,到智能锁时代,拼的核心不是制造能力了,而是物联网的研发能力,包括云计算APP、对于好产品的设计和定义能力、营销能力。对于这些能力,传统从业者们都未必有优势,而我们认为自己有优势。

所以说基于以上几个原因,我们认为智能锁是一个好的品类。


如何打造一款有竞争力的产品

既然选定了赛道、方向和品类,接下来就要打造出一款有竞争力的好产品。

如何打造有竞争力的产品?我主要总结了三个点:站在市场和消费者的角度思考、精准定位和把核心功能做到最好。

第一点,要站在市场跟消费者的角度思考和判断,就是要做到求真和共情,避免以下三种情况:

以前,路由器很火,很多人认为路由器是家里流量的出入口,因此能做成平台公司。

但是这种想法都只站在了自己的角度,想做成了能怎么样,但是没思考你的产品能给消费者带来什么价值。比如路由器,消费者就希望它能非常稳定,最好在角落里待一辈子,永远不需要看到。

2017年,我们推出了家用第一二代旗舰产品Touch,品质、功能都非常好。唯一的缺点是成本非常高,售价高。

但是消费者不会因为产品好,就买超出他消费能力的产品。

在创业群,经常看到有些公司发布要改造世界的产品,变革某某产业。

但是并不是人人都是乔布斯、埃隆·马斯克,他们的很多条件比如个人影响力、资源整合能力、配合的团队能力,绝大部分创业者其实不具备。

所以很多时候我觉得创业者应该务实一些,要结合你当前能力、公司现状,去定义产品。

第二点,要精准地定位产品的品类和核心功能。

为什么要精准地定位品类呢?因为只有品类定位精准了,你的产品设计、品牌定位、渠道建设,才不会犯错。

就拿我们自己来说,特别早期的时候,我们认为智能锁是一个新家电,也是一个消费电子品类。所以我们就按照纯家电和消费电子的逻辑,来定义我们的品牌、建渠道,但是做到后期,我们才发现,这样的定义不全面,其实是放弃了五金和建材这些非常大的存量市场。

找到了产品的这个精准定位之后,那就要找到产品的核心功能。

一款智能锁的核心功能又应包括什么?


第三点,找到了产品的核心功能之后,要把核心功能打磨到最好。

一是你要保持专注,因为一个创业公司资源非常有限。二是你需要持续地投入,很多公司创业起来的时候,可能是抓住了一个窗口,做出一款爆品。但要保持持续成长,光靠一两款爆品是不行的,你要让你的公司能够持续地做出有市场竞争力的爆品,这就需要公司在核心方向上持续地保持投入,做出差异化的产品。


打造配套体系,支撑从制造到交付流程

作为一家企业,光能做出产品是不够的,还要打造和管理好配套的研发、服务、供应链和运营体系。

以研发体系为例。虽然很多硬件创业者可能跟我们一样,是从互联网公司出来的,但是硬件公司的研发逻辑跟互联网公司有很多不同。

一是互联网公司的研发,都讲求快速迭代。但是硬件公司的研发受流程限制,周期很长。

二是,互联网公司的研发试错成本相对来说比较低。产品不对,顶多损失了研发的人工成本。但是硬件公司如果一款产品研发错了,付出的不仅仅是人力的成本,还有模具、物料都是巨大的成本,远远高于人力成本。如果你的产品已经到了市场上,可能一次召回事件就会让一个公司瞬间垮掉,失败的代价巨大。

这就需要你在产品定义或者设计的时候,都经过非常详细的论证跟测试,不给后面的环节留下坑。

三是传统的互联网公司研发更像特种兵作战,比如有的互联网项目,一个小组就五个人。

但是在物联网公司,需要的职能人员更多,最起码将近20个人才能组建一个项目组。所以做硬件的研发或物联网公司研发更像集团军。

四是互联网公司研发更多是靠人治,不需要太多的流程,更多的是小团队之间靠主观能动性去配合。但是硬件公司的研发流程太长,体系太复杂,要保证交付,不光是内部,还牵扯到上游的十几家、上百家供应商,所以必须要有一套机制跟流程,就更像一个法治的研发模式。

再比如,对于供应链体系的搭建,你要选择合作伙伴。

那如何选择呢?我有三个逻辑。

第一个逻辑就是,找合作伙伴和找女朋友一样,你需要找理念相投的,共同看好这个产业,价值观相匹配。只有这样,才有长期合作的基础,才能够在遇到一些挑战的时候,不会因为阶段性的问题,大家闹翻。

第二个逻辑是,要找跟你能力相匹配的合作伙伴。如果说你公司特别小,那就不太适合找富士康这样的巨头,因为你的出货量规模,没法匹配它的要求,它很多专业能力你可能也用不上。随着你规模的扩大,你的供应商能力要提升,它的能力要跟着你的成长而成长。如果它实在跟不上了,那对不起,你只能去更新供应商,找一个能力更强的。

第三个逻辑是,我觉得靠谱的供应商是靠时间、靠选择沉淀出来的。拿我们自己来说,现在的核心供应商基本上都跟我们合作三年以上,很多都是通过时间,迭代、筛选出来的。


云丁科技的八条创业经验

回顾自己6年的创业历程,我有八条给创业者的建议,其中很多是我们自己踩过的一些坑。我觉得价值非常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

虽然有很多创业者来自互联网行业,但是在招人、用人、花钱这三方面不能太互联网。

招人上,一般创业圈的共识就是招最优秀的人。我们原先也这么想,但是后来发现,完全这么做的话会有问题。

比如说高管,我们现在更喜欢用总监级别的人,未来2到3年可能不太会招副总裁级别的人,而是更多地把总监级别的老人当成副总裁用。这样做既可以节省成本,又可以激发总监们的积极性,还能发挥老人们之间足够的信任,团队的配合、协同会比较好。

用人方面(不能太随意)。因为识别一个人合不合适、靠不靠谱,是要花时间的,所以我们现在用人上会更加谨慎保守一点,可以给空间、给授权,但是不等于不管。

我们注重三点:定目标、要结果、控过程跟风险。这样,才能够让一个人的主观意愿跟公司的需要结合得比较好。

第三,花钱也不能太互联网。头些年,一级市场的投融资比较活跃,创业者也比较容易拿钱,很多人可能在花钱这个事情上,也就不是特别节省。

但是,一个公司到一定规模之后,你很难持续地靠融资、烧钱的方式去发展,你还是得有造血、有盈利的能力,才能够支撑你的发展。

我觉得做生意,得先学会赚钱。

但是好像创业圈包括我们自己,早期都羞于谈赚钱,羞于谈利润。但后来发现这么想不行,因为一个公司最终的价值体现是商业价值,所以还得会赚钱。

如果不会赚钱的话,我们哪有资源持续地投入到产品研发上?还怎么持续地给用户创造价值、帮用户解决问题呢?

所以说公司赚钱天经地义。

但是如何赚钱,就有方法论了。原先我们觉得只要做出好产品,就能取得市场成功,现实中未必。原先我们觉得公司只要取得营收,就会有利润,其实也未必。

所以我觉得在做硬件创业的时候,在早期就得想好怎么赚钱。要算清楚:


  • 基于这样定位的竞争格局如何?
  • 各项费用,包括人力成本、研发成本、渠道成本、管理成本、物流成本、服务成本、售后成本,每一项是多少?
  • 加起来成本最多是多少?
  • 公司的净利率多少是合理的?

这些如果没算清楚,就可能会有风险。

还得学会省钱,作为一家硬件公司,毛利率基本上是确定的。那净利率从哪儿来?

就得靠省钱,压缩各种各样的成本,省一点成本,就提高一点净利率。

3.正确地把握行业的增长节奏

我们公司在早期的时候,业务增长得非常迅猛。2014年创立的时候,我们的营收80万,2015年300万,2016年3000万,2017年1.6亿,2018年8个多亿,基本上是百分之几百、甚至是1000%地往上涨。让我们形成了一个错觉,就是这个行业自然而然就应该每年几百上千地涨,未来的业务收入也应该百分之几百、上千地涨。

但我们并没有找到业务增长的本质。

2019年我们就遇到了增长的挑战。后来我们也对之前高速发展的原因做了复盘,归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点,我们的行业当时还特别早期。

第二点,我们之前的增长,可能是借势增长。

第三点,公司的增长要跟产业的发展节奏相匹配。因为你公司的收入规模、人员情况、包括投入,其实都需要跟这个产业的结构相匹配。不匹配的话,那可能产业一年只能增长20到30个百分点,但是你却投入了加倍的资源进去,这时就不能带来加倍的结果,因为你的上限已经被外部环境给限制住了。

4.对品牌要保持这个敬畏之心

智能锁这个产业,在2018年之前增速非常快,这让我们形成了一个错误的判断:智能锁这场仗可能未来2-3年就会打完,那我们就要尽快做成智能锁的第一品牌。

但是结果不理想。后来我们复盘发现,其实我们的判断是有悖于品牌形成的理论的。

大家想想,具有广泛大众认可的知名品牌,有多少是在10年以内形成的?

大部分品牌,都是花了10年以上的。

做营销,不能全渠道发力。

鹿客的第一波爆发点,其实是在线上。爆发以后我们想在线下也取得快速的爆发,所以说头两年我们在线下发力特别猛。然后就没有主、次了,多渠道同时在发力。

但是这样的话,每一个方面的压强都不够。

所以我觉得在营销上,是要有主次之分的。

第一个原因,是智能锁这个产业,其实还在早期,还在大家一起做大蛋糕的时候。我觉得现在友商之间的合作应该远远大于竞争。

第二点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定位和路径,未必只有一条路能够成功。

第三个是创业是一场长跑,一时的得失我觉得不是最关键的,不决定生死。只要我们保持第一梯队,做好自己,到最后冲刺的时候能够产生爆发力就好了。我们要做的是最后冲刺阶段的第一名。

第四点是,公司的好坏基本都是自己引起的,其实跟竞争无关。自己做好了,公司的业务就好;做差了,公司的业务就差。

我们公司价值观里有个词叫追求极致,更多是我们做事的理念,但是在做公司的方面,更多其实是不能追求片面的极致,要保持平衡。

第一个是,用户价值跟市场价值的平衡。比如我们有两款产品品质都很好,但是因为成本没有做好,渠道就推不动。

所以我们现在对产品的要求,就是既要用户叫好,又要市场叫座,才是一个好产品。

第二个是,创新跟风险的平衡。我们自己因为是技术出身,所以非常喜欢创新,但是有时我们并没有管理好创新的风险,造成了比较大的成本损失。

后来我们做了修正,去科学地管理创新。

公司建立了预研机制,创新项目的失败并不会影响产品研发的节奏;另外要控制创新的投入比例,这样即使是创新的成本全损失掉了,也不会影响我们公司本身的业务。

第三是创始人的情怀跟商业价值的平衡。其实很多创业者包括我自己,都是带着情怀出来创业的。但是很多时候,商业价值跟个人的情怀,是不太一致的。

所以我给自己的定义叫做,有情怀的商人。

首先我是一个商人,通过创造用户价值来获取商业利益,所以我肯定是要赚钱的。但是我又是一个有情怀的人,不会完全基于生意的逻辑来做事情,不会靠伤害用户来获取商业价值。

另外一点是,我能够为了长期的情怀,放弃一些短期的、没那么重要的商业价值。比如2016、2017年,共享单车非常火,也有一些公司包括ofo来找我们,问我们能不能帮它做共享单车的锁。

其实老实说当时做共享单车的锁肯定能赚到钱。但是我们给它做锁的话,我们就纯是一家做ODM的公司,我觉得这不是我们创业的目的。我们还是想做出一家有品牌的公司,我们要做智能锁界的iPhone,所以我们说还是要聚焦主赛道。

所以说我觉得创始人的情怀跟商业价值之间要取得平衡,有时候你要考虑到商业价值,但有时候又要考虑到情怀。

相信很多创业者跟我一样,可能都是草根创业。

用我自己的话来说,我从这个大公司出来创业,即使我花了2-3年的时间以后创业失败了,对我来说其实损失也可控。我的损失无非,第一是损失了2-3年的时间,第二是我可能损失掉了2-3年每年几十万的在大公司的收入。但即使是创业失败了,可能几年之后,我还是可以回到BAT里面打工。

但是当公司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成长了几年,变成一家成长型的公司时,那逻辑就不一样了。这时候你做出的每一个判断或者决策,都需要考虑到责任跟风险。因为几年下来有很多投资机构给了你几轮的融资,你需要为他们负责。第二是你的团队、你的兄弟,跟你一块创业几年,对他们来说沉没成本也是非常高的。所以你的每一个决策跟判断,都需要考虑到给他们的责任,以及可能带来的风险。

所以说你再做判断的时候,都需要去思考,如果你的判断失误了是不是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修正它?会不会这一个判断失误,直接就让你的公司掉到坑里了?

另外,我觉得创业者也需要考虑人生跟家庭。也是今年上半年,我们投资的一家公司的CEO来找我,他说他们公司的现金流遇到了问题,咨询我要不要卖房,给公司补充现金流?

当时我跟他说的逻辑是,作为你的股东,我鼓励你卖房,因为你是挽救我们的共同资产;但是如果作为朋友,我不推荐你卖房,为什么?第一是你有没有思考过,你卖了房是不是真正能救公司?还是顶多让公司多活了两个月而已;第二是如果卖了房,公司救不回来,你有没有考虑过你的老婆、孩子,你自己的下半生?

当然比较庆幸的是,他最后没卖房,现在公司也还活着。

智能物联网技术已是大势所趋,我希望面对趋势,我们这六年的这些经验能帮助更多的朋友乘风破浪。


今年的4月新番可谓是强势来袭,既有《银河英雄传说 邂逅》、《足球小将》这样的经典重制,也有《我的英雄学院 第3季》、《命运石之门0》这样的人气续作。在这样强大阵容的包围下,一部动画却从观众的视野中脱颖而出。

起初,只是有这部动画的一些截图在网上流传,画面中唯美的色调和丰盛的美食引起了众人的好奇。追番者纷纷询问自己的好友:这是哪部日漫啊?画风感觉不错啊。

然而得到的回答,也许会让他们惊讶:

这是一部完全由国人制作,中日同步播放的正统国产动画。

看着画面中地道的中华美食,观众们才真的相信了这个事实。而当他们怀着好奇点进去后,会发现值得惊喜的地方也许更多——国漫中难得一见的日常治愈题材、中日两国的人气声优形象鲜明的人设温馨恬淡的剧情

这部给人以无数惊喜的动画,名为《实验品家庭》

本作由日更计划中的同名漫画改编,原作为漫画家Yanai,日更计划 X 大火鸟文化联合出品,北斗企鹅工作室献声。

单看本作的标题“实验品家庭”,以及海报中5名形态各异的少男少女,相信很多人便已经产生了兴趣。而这部作品的剧情更是值得随后细说,我们先来看一看这部作品的“战绩”。

《实验品家庭》在腾讯视频上线后,首日播放量突破1000W,在中日两国都引起了广泛讨论。

这部中日同步播放,由国人原创制作的新番,不仅因为其画面水准被部分国内观众误以为是日漫,在日本电视台放送后,也引起日本网友热议,赢来一阵好评。

“现在看到的中国动画里作画最好的,这种水平要是越来越多的话,迟早有一天日本动画药丸”

“目前的中国动画里,我个人最喜欢的一部”

这样激烈的讨论度,不仅与日版动画的人气声优早见纱织 、浪川大辅有关,更与其精良的制作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那么这部在日本观众眼中也颇具亮点的动画,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其实,《实验品家庭》的故事极其简单,它讲述了五个被父母改造成实验品的孩子,失去父母后在这世间孤独相依,却又温暖相伴的故事。

真正让这部动画有所不同的,是其中的每一个形象鲜明,却又拥有纤细内心的角色。

先来说说其中年龄最长,也是人气最高的斯诺哥。17岁的他,是一个与白毛犬融合改造的人种,能够保持人型、犬型、半兽型的姿态,性格也如忠犬一般温顺可爱,而他的日语CV正是人气极高的浪川大辅。

除了有“动物系”的哥哥,还有“植物系”的姐姐。16岁的长女艾抒丝,一个持有植物因子的改造人,全身都能够随时随地“长草”,是一个可爱的天然呆。日语CV为早见纱织。

艾思莉,16岁的次女。和蜘蛛融合的她背部有着无法隐藏的4条蜘蛛腿,讨厌一切被束缚的感觉,是一个藏不住自己真实想法的姐姐。

翠西,拥有读心能力的14岁少女,也因此失去了表情。她头上的与其说是呆毛,我看不如说是信号接发器吧~

而本剧的主角,也正是五个兄弟姐妹中最小的弟弟,丹尼斯

实际上,他才是那个看上去最为正常的人类,也是兄弟姐妹中唯一一个曾与现实社会接触过的人。与其他四名作为实验品被囚禁的哥哥姐姐不同,他拥有现代人的常识,以及超高的智商。

所以年龄最小,仅仅11岁的他,在疯狂的科学家父母被逮捕后,坚定地对着四个从未出过实验室的哥哥姐姐们说道:

为了保护这些在常人看来,完全是异类的“实验品”,他将哥哥姐姐们留在家中,自己一个人负责生活物品的采买等日常工作,只为了避免他们遭受来自正常人的敌视与风险。

可是这样的行为,却被一向有话直说的艾思莉姐姐质疑。

是要远离人群、隐藏一切、装作最普通的样子?

还是要展现最真实的自我,哪怕后果可能是被别人送去实验室、送去监狱?

丹尼斯困惑了,继而迷茫、不解,疑惑自己是不是做错了。终于有一天,再次感受到无力感的丹尼斯问道自己的姐姐:

“我真的是个天才吗?”

拥有读心术的姐姐翠西,这样回答道:

“你真的是个天才,但同时,也只是个11岁的孩子。”

我们无法看到此时丹尼斯的眼睛

11岁的丹尼斯身上,承担了太多同龄人不该有的负担。但幸运的是,他有4个关照、理解、在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哥哥姐姐。

丹尼斯以后的选择将会如何,我们还要从后续的动画剧情中慢慢探知。目前《实验品家庭》动画刚播放到第三集,但无论是其难得一见的日常向温馨题材,还是其中暗藏的许多值得细细思考的矛盾冲突,都让人十分期待。

在这里,学术趴也有幸对大火鸟文化联合创始人,《实验品家庭》的导演危天行 进行了一次独家专访,从他那里了解到了这部漫改动画的种种幕后,以及中日同步播出背后,那不为人知的艰难。

PS:前方回答有笑有泪,高能预警

学术趴:能不能先简单的介绍一下大火鸟文化呢?据我了解,这个团队最初名为烤鸡鸡动漫,2014年你们制作了《超有病》的漫改动画,在网络播放后点击很快达到60万,有着极高的人气,话题性和讨论度不逊《十万个冷笑话》,后来才更名为大火鸟文化。所以当初为什么会起 “烤鸡鸡动漫 ” 这个名字呢?

危天行导演:(笑)好的好的。其实当时注册烤鸡鸡这个名字时,我们三个合伙人就把自己真名的最后一个大写字母拼起来,组成KJJ这三个英文单词。当时我把KJJ直接打到输入法里面,然后我一按,诶,竟然第一个就是烤鸡鸡.......然后我就把这个名字写在首位,去工商局申报(其他第二、第三的备选名都很正经)我们开始想着:这个名字应该不会过吧。结果工商局给我们通知说:过了。我们就很懵逼。

当时去工商局领证的时候,大屏那不是有个广播吗,里面广播就大声播放着——“广州烤鸡鸡动漫设计有限公司的,过来这边拿证。”然后整个大厅的人都扭过头来看着我。

还有一次,当时我们公司刚开的时候,第一次去好传动画(大护法制作公司)的一个首映会。首映会最后有一个抽奖环节,那时候我们也做了一个卡片扔到里面,结果最后大奖的时候真的抽到了我们。当时刚好主持的是天津文化局的一名局长,反正就是政府的一个大佬,他拿着我的卡片读“广州烤.....”,瞬间我知道了什么,然后冲上去拿起话筒就说:我在我在!

然后那一次后,那一圈人其实都认识我了。其实当初我们当时取这个名字,也是为了让别人记住,甚至就连当时去***,人家都会记我们。这种做法在最初《超有病》上线时也确实很有效果。但当我们注册随后烤鸡鸡这个商标的时候,还是很难注册下来的,于是就注册为大火鸟了。

所以这是很简单的一个原因,其实没有太复杂,烤鸡鸡我们很敢用,但从另一个方面考虑,也是时候改一个新的了。因为我们已经过了那个要靠名字去搞噱头的阶段了,所以我们想先实打实的做一些真正好的东西出来,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搞噱头让人注意到我们,所以就改成大火鸟了。

改名之后,大火鸟公司的吉祥物不用担心自己被烤了

学术趴:原来如此,那么第二个问题是,当时日更计划的几十部作品中,《实验品家庭》并不是其中名气最大的一部,为什么选择了这部作品动画化?您觉得是在题材上有什么优势吗?还是有其他理由呢?

危天行导演:确实如你所说,当时日更计划最有名的作品是《龙朝大都》、《退休的勇者》这样的奇幻魔幻类作品,而《实验品家庭》才刚刚连载6话,名气不大。但当时乃至现在,中国动画市场其实都蛮多奇幻类型的作品,唯独实验品家庭这种日常温馨向的题材很少,我觉得它很有亮点。

你看哦,我还没有点进去,先只看它的漫画封面。当时简介上写着——“我是一个天才,我有一个植物基因的姐姐、蜘蛛基因的姐姐、还有一个会读心术的姐姐、以及一个会变成狗的哥哥”。你不觉得这个很有趣吗?这部作品拥有一种,光看封面就可以让人想继续读下去的力量。

而当我读进去后,发现这里面的每个角色,都不会让人觉得讨厌。包括我们动画制作团队有很多人,但大家都不会觉得这里面哪一个角色是讨厌的,这5个角色大家都很喜欢。所以我觉得这种作品还是很少见,毕竟作品走到最后还是要靠角色,读者观众要喜欢你的角色。

学术趴:确实如此,这种人设鲜明的日常题材动画,在目前国内的动画市场上并非主流。当初决定改编这部作品时,会不会担心国内观众对于日常题材的接受度不够?

危天行导演:我觉得不会,其实我有研究过。虽然这类题材在日本那边的关注度要比国内高很多,但我并不觉得国内观众会不喜欢,毕竟国内的市场现在还在发展中,潜在受众其实是很广的。我觉得不是所有人都喜欢那种节奏很快、打打杀杀的动画,毕竟大家已经很累了, 喜欢看一些比较放松的、比较治愈的作品也很正常。而且正是由于这种题材在国内属于少数,我们才想开拓一下,我们经常喜欢做一些挑战。

学术趴:那么在这次将漫画改编成动画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有没有觉得比较困难的地方,可以分享一下。

危天行导演:都难啊,就没有觉得不难的,可以说是前期、中期、后期都难。光是这部作品的前期,就做的超久,包括取景啊改编啊等等。

比如动画中主角他们的房子,其实是真的有这样一个的实景房。包括里面的家具、外面的街道我们都是做了取材。因为这部动画是我们有投入的一部动画,所以做了很多功课,融入了很多现实中的场景、风俗。除了取材花了我们很长时间之外,改编也费了我们相当大的功夫,毕竟我们当时做的时候,其实只有六话。

而前期的改编是最难的,因为说实话,我们在《实验品家庭》中的很多尝试都是第一次。这次不像以前做代工动画时,会有代工方的人跟你说,这样子不好、那样子不行——这次做决定的,是我们自己。

学术趴:那么中后期方面,有什么感觉比较困难的地方?根据新闻资料,本片在2017年7月份宣布动画化,2018年4月份上线,在制作周期方面,有没有感受到压力?

危天行导演:其实现在制作周期上的压力确实很大,按道理来说,我们现在制作的周期时间是够的,但是这次偏偏好死不死,我们选择了在日本同步播出,这也是我们的第一次尝试。

举例来说吧,如果我只在腾讯视频上面播,我这边提前3天或一周给腾讯交片就好。但是日本电视台那边播放的话,他们一开始要求我提前2个月交片,要么就提前1个月,你知道这个多恐怖吗?

比如《实验品家庭》的第一集,我们其实都已经重做了半集,但还有很多地方是我们想改的,也有观众觉得第一集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其实我们是知道的,但是问题是我们已经没有时间了。因为日本那边就是这样定的,毕竟你要上电视台播放,跟国内网络播放肯定会不一样。

很多日本观众觉得危天行监督(即导演)的名字非常霸气,像一种必杀技

学术趴:目前国内的一些知名动画,都采取了中日同步播放的模式。您对这种播放模式怎么看待?觉得这种现象会更多吗,或者这种模式能给国内带来什么?

危天行导演:之前说到日本那边要求提前一个月以上交片嘛,相当于第一集你交过去,画面已经定了。我再返回来国内,将日文版翻译成中文版。其实这是倒过来的,中文配音这边反而要配合日文版的画面配音,以至于有很多嘴型会对不上,要重新调整一遍,然后配音演员也会非常辛苦,多谢他们对我们的体量,就尽量贴近口型,来调整一些台词之类的。

北斗企鹅一直是我在国内的优先选择,现在有一些观众说配音什么的,我个人是觉得中配的演员们演的非常好的。一些口语化方面的问题,可能因为我自己是南方人吧,平时说粤语比较多,所以就对口语化这个概念和其他人的理解有点不一样了。演员们是没问题的,中文版的五个角色我觉得配的很不错了。至于日文版声优,是和日文版的声音监督挑了40多家声优公司最后选出来的演员,努力下来的结果挺不错的,音乐也是交给了之前就很喜欢的一个团体负责,所以整体风格来非常搭。

不过如果是先做完中文版,再做日文版的话,沟通配音等时间就会对我们轻松很多,对里面其他一些制作环节也会轻松很多。简单来说,中日同步播放的好处就是,对作品的宣传之类的有加成吧;不好的地方就是对制作组的专业水平要求很高,步骤很多。所以......哈....

危天行导演:很无奈,但这也是必须要面对的。其实说白了我觉得还是,我们自己作为一个制作团队经验还不够吧。因为我们这次也是第一次中日同步播出,如果是第二次同步播出,我们就知道会面临什么问题。但是第一次尝试的时候,确实很难提前知道这些问题,所以就会面临很多情况,很多压力。

学术趴:那么除了这些压力本身,在日本那边有没有一些其他收获?有没有一些值得分享的见闻?

危天行导演:有,有蛮多。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当有一部动画在日本要上的时候,什么环节都安排好了,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整个模式十分完整。国内有时候大家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而在日本那边整个配套下来,你就会感觉那个产业链非常完整

这也是我们想试着跟日本合作的原因,现在很多人不是说做动画不赚钱嘛,因为真的是不赚钱的。我们只能靠着学习别人,学习别人先进的动画产业链,去摸索一些健康的模式出来。

学术趴:看来日本那边是真的十分尊重内容本身,说回内容的话,本片在内容上带给观众的第一感受就是——画面水平极高。无论是绝美的风景画面,还是无比拟真的美食图片,都收获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大火鸟团队在画面制作这方面,有没有一些经验可以分享的?

危天行导演:《实验品》在做的时候,光是前期的色彩设计就选了很多种元素。之前我们做《天劫女友》时,有跟一些韩国团队合作,我们跟那边有讨论过很多东西。《实验品》中的人物设计,最初来自韩国的一个女画师, 我很喜欢她画的东西。后来她画了“实验品”的第一版人设之后,我觉得这个颜色挺好的,我们这边就根据那些颜色,把场景什么的全部重新理了一遍,追求更高的画面质量。

其实最初的一版,和现在的日本动画感觉差不多,颜色饱和度会低一点,不会特别强调光影。我们这次做的画面效果,会给人感觉饱和度很高,但其实并不高,只是颜色非常丰富。因为我们想做的,也是有区别于以前动画的颜色。毕竟以前没有电脑的时候,多是画面都是水彩,观众也习惯了那种色彩感。但现在很多东西已经数码化了,我们觉得可以做一些创新,就大胆的在美术上面做了一些调整。

包括我们的美术也好、摄影也好,内部都做了非常非常多的调整。光是摄影那边,就会对每一个关键镜头进行调整,比如你看第一集最后,夕阳下那场戏我们就调了很久。那一幕既有水光,又有夕阳,整体调整完之后,画面就会比较出彩。

学术趴:对,而且我记得那一段的BGM也很受好评,弹幕里有很多人评价说很煽情,有被感动到。说到弹幕,您会仔细观看动画的弹幕吗?有没有经常关注大家的评论?

危天行导演:当然会啊!因为是我们做的作品,我们也是人。很多时候,当我们看到好评的弹幕时,我们会很高兴;看到一些说我们做的不好的弹幕时,我们也会失落,毕竟我们也都有感情。看到不好的评价,会觉得自己这次没有做够,但有些时候,还真的蛮想和观众们解释一下的。

比如第一集有个细节,丹尼斯教哥哥姐姐:别人倒茶时,敲两下表示感谢。就有一些观众说我们团队是不是没有出去喝过茶,根本没有这样的规矩。这点主要是因为我们都是广东人,广东这边饮茶的风俗就是这样,我希望能把自己的经历传达给大家,可能这样会更加生活化。

还有第二集最后,丹尼斯对姐姐流泪了。那点很多观众吐槽说是在强行煽情,没感觉到有泪点。其实我们那点没有想要煽情,没有想让大家哭,只是因为丹尼斯这个角色那时候就是要哭。他虽然只是一个角色,但当时他的情绪已经到了那个点上,所以才会流泪。

真正的泪点,在故事比较后面的几处吧,故事前期大家看起来可能节奏比较平,就是它也不会太悲伤,也不会太高兴,我想要传达的就是那种刚刚好的感觉,给读者比较舒服的体验。

故事的主角也并非绝对就是男主角本身,我想让大家感受到这个家庭的温暖,这个“实验品家庭”中每个人点点滴滴的成长过程。(这点在后续将会逐渐展开)

学术趴:明白了,说到个人成长方面,能否请您以导演的身份,来跟我们聊一聊自己是怎样成长为一个导演的?您最早是什么时候开始就喜欢上动画的,后来又是以什么样的契机,开始坚持创作动画?

危天行导演:我是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那些动画,你应该也一样吧,因为喜欢看那些动画,然后想买这些玩具。我很小的时候是我奶奶带我,我又特别喜欢那些变形金刚之类的,小时候就会闹着想看这部动画,想买那个玩具。

接着长大后,我进入了以前的那家动画公司,单纯就是因为离家也很近(笑)。当时我们做一部叫《元气星魂》的动画,在最后一集还特意重绘了动画,因为感觉之前画的不是太好。

动画正式播出之后有一天,我和朋友一起去超市,就看到电视里播放着《元气星魂》的那个动画,专柜上有元气星魂的玩具摆在那里。这部动画也是我们做的,那个玩具也是我们做的。当时店里有个小男孩,揪着妈妈的衣服不放,闹着想要买那个玩具。

我.....反正那时候我就泪崩了,我就泪崩了,我就觉得跟自己小时候一样,仿佛看到了过去的自己...

入行这么多年,最大的感触其实还是这一幕。 后面就自然而然地,继续地做到现在了,中间当然发生了很多事了,但那算是坚持下去的一个契机。

学术趴:感觉就像看到了一种动画的传承。

学术趴:从那个时刻开始,一路坚持至今,大火鸟文化一路也经历了很多吧?因为我在网上搜“烤鸡鸡动漫”时,出来的第二条结果,就是一个名为【那些年烤鸡鸡做过的动画(都坑了)】的视频,里面有很多你们曾经的作品,包括当时十分有名的《超有病》,以及很多动画PV。但是《超有病》最终只有4话,非常可惜,很多PV也一直没有正片。在这种巨大的“腰斩”压力下,你们是怎样顶住压力,一路前行至今,并取得这样的成果的?

危天行导演:说来话长,应该说是一路坚持吧。

在做《超有病》之前,那家公司已经是8个月没发工资,已经是这样一个强度了。当时就偶然看到了《超有病》这个作品,我们当时就很喜欢。正好《超有病》漫画也在找动画团队合作,但是当我们见到这个公告的时候,其实已经很晚了,然后就报着试一试的心态就加了群。

加群后官方人员就告诉说,其实现在比稿已经进入最终阶段了,可能不太乐观。但是我们就不想放弃,当时很热血的,我们那个时候就连夜画了一版他们的测试分镜给他。官方的人一看,就觉得这个要再来一次比稿,把我们加入进去,因为我们做的确实不错吧。

后面的测试,我们就顺理成章地赢了。当时提交稿件的时候还有一个小插曲,就是我们好象后面第三天交稿的时候,他们那边领导还下班了,然后我们这边网络还出了问题,一直传不上去。他那边的对接人就把他领导拉过来,也是在外面跑,然后我们就跑到外面的网吧,也是赶紧跑,就是两边都在很艰难地奔跑,就这样边跑边争取。

学术趴:好像动画里的那种热血场景啊。

危天行导演:对,就是那种感觉,最后的结果就是我们拿到了制作权。包括后来我们制作《天劫女友》的时候,也是我们听腾讯编辑说有一个PV大赛,获胜者有可能会作品动画化,于是就参加了。开始本来还挺没有自信的,但是后来就凭作品质量以及观众的投票,挺过一轮又一轮,最后居然被我们混到那一届的第一名,这件事也是当时没有猜到的。

做《天劫女友》这个项目,给我们带来的东西还是很多的。包括起码可以做一季完整的番剧,像国内那些稳定做出一季番剧的团队,其实还是非常非常少的。在这里要非常感谢观众们对我们的投票,当时有你们的支持,我们才走到了今天。

如今大火鸟文化的办公室

然:那正好,趁着这部《实验品家庭》的上映,有没有什么想对观众们说的?

危天行导演:我觉得现在的观众,对于中国作品的态度还是很包容的。然后这部实验品家庭的话,想对观众说的是,我希望大家可以给点耐心给这家人,其实后面他们会有更多精彩的故事带给大家,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比较慢热的故事,所以展开的比较慢,也请大家给他们一点时间,谢谢。

危天行导演:我不太会说这种东西不好意思。

学术趴:我觉得已经说的很好了,很真诚。

危天行导演:你帮我润色一下哈

学术趴:好(cai)啊(bu)

学术趴:那么最后,我想为学术趴的读者们问个问题。在学术趴的读者中,有很多都是正在学习动画的动画人,或者将来想要从事动画行业的爱好者。您有没有一些建议给他们?想对他们说什么?

危天行导演(思索了一会):我在动画这行很久了,曾经有一些我的朋友会来问我:你现在在做动画啊,我小孩长大也想做动画,你觉得好不好啊?

过去的时候,我会跟他们说——不要进这个坑,一定会完蛋。

然而从去年开始吧,如果有一样的问题来问我,我会跟他说,学啊!

因为现在动画行业是这样子的,如果你真的足够热爱足够努力,在这个业界你就会得到很多你应得的东西。而不像前几年那样,你很努力地做很多东西,大家也对你评价很高,但是你不会得到真正的重视。在今年以后,在这个时代,其实很适合我们动画人,因为它真的给予了动画人很多的肯定。像我们不只单个动画人也好,动画公司也好,其实像现在动画公司能活下来的,就是基本大家已经到了用实力说话的一个阶段了,不是以前那个时代,你随便会点东西就可以出来。

因为其实这是一个,我觉得这是一个行业的进化吧,因为在这个年代,很多东西都非常正面的。所以正在学在动画的大家,我觉得不需要想太多复杂的东西。就把自己专业性做的足够高的话,我觉得就OK了。在这个时代,你想展示自己的话,像微博什么的平台都可以发,质量高立刻就会有人关注了,就不会像我们以前那么苦逼,这个时代真的真的比我们以前,好太多了。

关注微信公众号『动画学术趴』超豪华福利等着你~

复制链接直达动画学术趴官网,发现每日动画资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人游戏新玩具魔力学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