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崇敏共生党有多少人?

中国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无论是教育的普及率还是教育质量的水准都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但是中国教育仍然存在着严重危机,价值危机就是其中的一项。我觉得中国教育所出的问题就是教育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共生价值在不断地丢失。

日前,由中国教育智库网主办、校长派协办的“成为中国教育改变的力量”2016全国中小学校长领导力跨界研修班在北京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举办,本文根据罗崇敏在研修班上的主题报告口述整理成文。

罗崇敏,国家督学,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原云南红河州委书记,原云南省教育厅厅长,中国教育智库网校长派特聘专家。

中国教育存在严重的价值危机

中国教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是有目共睹的;中国教育存在严重危机,这是无法否认的。否定成果是没有良心的,否定危机是没有良知的。我们对教育要有良心,也要有良知。用光明的眼睛去发现阴暗,面向阳光方知背影,才能站立前行。

“独生教育”处于主导地位,使教育不断将人异化

当今人类世界出现了一个教育悖论:教育培养了社会精英,也培养了社会渣滓;培养了民主元首,也培养了战争罪犯;培养了清廉官员,也培养了腐败分子;培养了反恐英雄,也培养了恐怖大亨。

教育不断将人异化,异化为神,教人崇拜权力,颂圣为奴;异化为物,教人崇拜金钱,拜金为奴;教人崇拜伪装,人格分裂,做阴阳人。教育不以人为目的,而是以人为手段,教育工具化、功利化、世俗化、庸俗化越演越烈。教育抱着祖宗发明的指南针不断迷失方向,用着现代卫星定位器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为什么人类教育会有这样的悖论?我认为是因为人类处在独生教育与共生教育并存发展的阶段。独生教育与共生教育相反的教育价值观培养出了不同价值取向的人。因为人类的教育、尤其是中国教育价值出了问题,教育不断失去共生价值。人类社会走到今天,居于主导地位的并非共生教育,而是独生教育。

人类理想的教育应该是共生价值为主要取向的“共生教育”

共生教育是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地球、宇宙共同生存发展的教育。共生教育是调整、完善和和谐人与自己关系、人与工具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教育。使人认识自己,批判自己,完善自己,超越自己;使人提高科学技术修养、科学技术发明、科学技术创造的能力;使人加快社会化进程,融入社会,提高合作能力,共创共享;使人自觉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自然环境,爱护自然生命。共生教育具有民主性、科学性、公平性、竞争性、多元性、超越性、实践性和规则性等特点。

独生教育是只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教育。这里说的“自己”是指只为个人、团队、国家、民族、人类独自生存和发展,任何时候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甚至生命来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现代独生教育表现为人类中心主义、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党国主义、民粹主义、专制主义、个人主义的教育等。这样的教育认为人类在地球上有至高无上的征服权力,这样的教育向人类灌输的是崇拜权力,崇拜金钱,崇尚物质,崇尚消费,崇尚暴力。这样的教育使人类频繁出现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生态危机,危机的总根源是教育危机,是共生教育价值危机。

3、人类教育必然要走向共生教育

人类从独生教育走向共生教育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人类教育从原始共生教育走向独生教育,再走向独生和共生教育共同发展,最后走向共生教育。独生教育中有共生的价值因素,共生教育中也有独生教育的价值因素。但人类理想的教育应该是共生价值为主要取向的共生教育。

这些年来,我研究世界和中国的教育,我觉得人类教育必然要走向共生教育。人类社会的终极形态是共生社会,教育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极其重要的方面,共生社会的建设需要共生教育的发展。

公元前500多年,斯巴达的教育就是独生教育,它培养的是“国家人”、“战争工具”。雅典的教育就是共生教育的萌芽,它追求的是博爱与互助。中国传统教育里面也有以共生为主和独生为主的两种教育,比如道家“道法自然”的教育,墨家“兼爱、非攻”的教育,就有鲜明的共生教育的特性,而儒家“克己复礼”“服从统治,颂圣为奴”的教育就有鲜明的独生教育的特点。费孝通先生所倡导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就体现了共生教育思想。

我所思考的共生教育,她是作为人类理想的,甚至是人类终极的一种教育形态,在这种形态下,要把共生价值教育、共生能力教育和共生规则教育作为教育的基本内容的逻辑构成;要把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作为教育的基本方式;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团队教育等途径来实现共生教育的目标,培养具有自由意志、独立人格、创造能力、社会责任、幸福生活的中国公民和世界公民。

4、学校实施共生教育的核心是做好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

我所探索的共生教育包括广义共生教育,也包括狭义共生教育。广义共生教育是指家庭、学校、社会、团队(政党、各类行政机构、企业等组织)的教育,及其相互之间的教育关系。狭义的共生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今天主要是讲学校的共生教育。

共生教育重视五位一体的教育价值的构建:独立自由的主体价值、教真育爱的根本价值、传道授业的使用价值、和谐共振的共生价值、幸福人生的终极价值。共生教育注重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发展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责任能力、共生能力的培养。共生教育注重规则教育,使人创建规则,坚守规则,遵守契约,用规则看守人生,用契约守护社会,用规则守护世界。共生教育使人认知生命的价值,增长生存的能力,培养生活的信仰,实现人生的幸福和人类的幸福。

学校共生教育主要包括价值共生、师生共生、课程共生、管理共生、知识情感共生等的内容。共生教育的实施核心是做好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

生命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和终点

如果要想实现教育的共生价值,就必须实施“三生”教育,也就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生教育”是共生教育的实施方式和基本内容。在中国,“三生教育”太缺失了。

我们的传统教育理念漠视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使人认知生命的价值,知道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从而热爱生命,保护生命,安全生命,健康生命,敬畏生命。不但保护自己的生命,也要保护别人的生命,不但保护人类的生命,也要保护自然的生命,不但敬畏自然生命,也要敬畏精神生命、社会生命。

以自杀或杀别人来表达英雄主义,是误导后人的暴力教育

我们的传统教育理念是漠视生命教育的,比如传统文化里非常注重以屈原为代表的爱国情怀和爱国气节的教育,但我认为,屈原不能以自杀来表达他的爱国气节和爱国情怀,不能误导后人。屈原让敌人把你杀了不是更伟大吗?怎么你会跳江自杀呢?文化大革命180多位大师级人物和高级领导干部都是以自杀来抗争了的,这正好是漠视生命,软弱无能的表现。生命不止是属于个人,它属于家庭,属于父母,属于社会。

比如向刘胡兰学习革命英雄主义,这在革命党时期是可以理解的,但现在是执政党了,要有胸怀,要保护少年儿童的生命,要教育学生学会共生。刘胡兰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就敢去杀一个乡镇长,是人性的扭曲,还是暴力教育的结果?现在用这个作为榜样,对孩子进行教育,就不合时宜了,它会自觉不自觉的产生恐怖教育的后果,会带来孩子的恐怖行为。

我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还有一篇向刘文学学习的课文,刘文学为保护生产队的几斤辣椒,与年长的小偷搏斗,被杀害了。难道刘文学的生命价值只等于几斤辣椒吗?这样的“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应该休也。

学校暴力和社会暴恐事件频发,中国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现在学校暴力事件频发,与我们的暴力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有一个学校三个五年级的小男孩偷了女老师的钱包,被老师发现了对他们进行教育,他们顿生杀心,将这位女老师杀害。这不是饮鸩止渴的结果吗?我就不允许我的两个小孙子看战争片和谍战片,更不允许他们向所谓“革命小英雄”学习。

校长们一定要保持理性,对在学校里播放谍战片和战争片一定要慎之又慎,以免对孩子形成潜意识的暴力思想灌输。我们要进行生命教育,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从而认知、热爱、保护、敬畏生命,这才是教育的根本。生命不保,何为教育?

前年,云南昆明火车站暴恐事件,几个暴徒用砍刀砍死几十人,砍伤百余人,砍了半个小时,这个地方的安全双管单位(铁路公安和地方公安双管),没有一个公安警察出来制止,面对穷凶极恶的暴徒,在场的人各个爆头窜逃。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我们都在漠视生命,对生命没有敬畏,不负责任。

而在前年的韩国,一个二十岁的女孩在遭受强奸的时候报警,因为安全部门出警不力,女孩被歹徒夺取了生命,因为这件事,韩国公安部长引咎辞职,总统道歉。网上看到一个数据,中国每一年有320万人非正常死亡,学生有几万非正常死亡。中国生命教育势在必行,必须加强。

生和死都是神圣的,是人生的两头,我们不但要进行生命教育,还要进行死亡教育,知生方知死,知死方知生。所以生命教育是三生教育的起点,也是三生教育的终点。

生存教育是对生命的证明

1、教育的悲哀:不少学生成了大学生、博士、硕士,却没有生存能力

生存是对生命的证明。我们不但要进行生命教育还要进行生存教育。我们现在的教育不论是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在取代和控制孩子和学生的生存能力。不相信孩子生来就有生存的能力,有创造的能力,总是用所谓“学习”去替代和控制孩子的生存能力的培养,不少学生成了大学生、硕士、博士,都没有自己的生存能力,这是教育的悲哀。

我去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演讲时,经常碰到学生提问一个问题,我本科毕业后去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好,是去工作还是去考研,是去考研还是去考博士,是去进博士后流动站还是去工作等问题。他们有勇气问我,但我却没有勇气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无能力面对这样幼稚的提问。这说明生存教育非常之重要。通过生存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生存,什么是有意义的生存,怎么来学会生存,适应生存,挑战生存,提高生存的能力和智慧。

我们是伴随着学习雷锋成长,一路走过来的一代人,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我是学的比较好的,我不但助人为乐,我还救过四个人的命。但现在要反思一下雷锋的精神我们还是要发扬光大,但雷锋同志技术水平低,指挥倒车把自己给倒死了,这说明什么?说明他没有保护生命的能力,没有生存的职业技能,天天抱着《选集》和《语录》在读,就没有好好的学习技术本领。

2、生存教育不光是生存技能的教育,更要使学生在生存道路上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当代的生存教育不光是生存技能的教育,更要使学生知道在生存的道路上面对的是诱惑和挫折,诱惑有正向诱惑和负向诱惑,在诱惑面前要学会正确的选择,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在生存的道路上,一定会面对很多困难和艰辛,要增强抗挫能力,越挫越奋,坚持到别人不能坚持的时候,自己就成功了,做到别人不能做了,自己就胜利了。使学生认识到喜怒哀乐才是生命,酸甜苦辣才是人生。天天会笑的人是精神病,天天会哭的人是神经病。酸甜苦辣的人生才有故事,有故事的人生才有意义。

生活教育是对生存教育的升华

生活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生活信仰,这也是中小学教育阶段主要任务

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动物只有生存,人类才有生活,生活是对生存的升华。生活教育就是使人认知生活,懂得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

生活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生活信仰。人类信仰信仰可以分为三种:生活信仰、政治信仰、宗教信仰,中小学教育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生活信仰,解决生活信仰中的问题。一个人、一个民族没有生活信仰,谈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都是假的。

什么是生活信仰?就是生之信,活之仰,就是要有生存的信心,有生活的仰望,有人生的价值。生活信仰就是使人有独立之生活,自由之生活,创造之生活,责任之生活,幸福之生活的追求和目标。生活信仰是伟大的,也是渺小的,是理想的,又是现实的,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是社会的,又是个人的。它关乎到一生的目标,又体现在每天的行为。

举个例子,加加林成为地球上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宇航员,就得益于他的生活信仰。当时有50位宇航员的候选人排队体验太空舱,唯有加加林一个人将鞋子脱了。最终,评委会全票通过加加林当选,给他的评语是“这个人有生活信仰,从而有良好的习惯,把飞船交给他我们放心。”

三生教育解决“富不出素质,穷不出精神”的问题

当下国人普遍存在“富不出素质,穷不出精神”,腰缠万贯,不会买牙刷漱口,更不愿拿出半文善举;身无半文却整天喝个烂醉如泥,不劳而获。这就是没有生活信仰的体现。三生教育使人不但追求美好的物质生活,更要追求美好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三生教育可以解决人的物质匮乏的问题,也可以解决精神贫困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扎实的做好生活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活信仰,才能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有人问我,三生教育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我认为,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再到生命教育,是一个从生命出发又到生命终结的人生教育的循环过程。生命教育是基础,生存教育是对生命的证明,生活教育是对生存的升华。

总而言之,“三生教育”就是使人认知生命的价值、增强生存的能力、培养生活的信仰、实现人生的幸福的教育,是使人们懂得生命之真,体验生存之善,追求生活之美的教育,是共生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式。

| 来源:校长派微信公众号

摘要:云南省教育厅原厅长、省政府参事罗崇敏,2022年6月3日发文章称:国家「树立了刘胡兰、刘文学、王二小等英雄,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树立了一批忠君爱国的自杀者榜样。这就误导青少年以自杀来表达自己的抗争和勇气。」

此外,罗崇敏还发表过大量诋毁四项基本原则、诋毁中华民族、美化日本侵略者、宣扬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言论。严重违反《领导干部政治准则》和《英烈保护法》。

转自戴雨潇Dai的微博

本人举报原云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国家督学罗崇敏侮辱共和国英雄烈士,涉嫌违反《英烈保护法》。


罗崇敏在2022年6月3日发表了署名文章《端午:一个鼓励自杀的日子》。他在开篇写道:「统治者把屈原的忌日生拉活扯拉进了一个美好的民间忌日——端阳节……是利用屈原告诉人们:无论皇上再昏庸无道,臣奴们要忠君爱国。如果报国无门,你可以投江自尽——但绝对不反朝廷。」然后他开始宣扬所谓「现代人的生命观」,称「生命权是人权最基本的权利(病句)」,得出莫名其妙的结论——「自杀是属于违法行为……『自杀秀』具有双重违法性:其以自杀为手段是违法的;其将自杀与某种目的相关联并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属于扰乱社会秩序」


毛主席曾将屈原赋的楚骚比作「杀人刀」,指出屈原的著作是指向腐朽势力的檄文,高度赞扬屈原「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这样一位不屈服于恶势力、视死如归的义士竟被罗崇敏污蔑为「作秀」的「臣奴」,这段本身就是胡言乱语。


在怀疑和反对「屈原以自杀来表达自己的愚忠」之后,罗崇敏话锋一转称日本人践行了中国儒家「杀生成仁」的精神,而且「比中国人还践行得好」,还借所谓「当地老人」之口歌颂日本人「保护了曲阜,保护了孔府、孔庙、孔林」。日军侵华历史是中华民族一段屈辱的血泪史,侵华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罗崇敏公然洗白侵华日军、美化战争罪行,严重伤害中国人的民族情感,天理难容。


接下来他开始介绍我国青少年自杀人数「呈上升趋势」,将其归结于中国「生命观和生命教育的缺失」。借此攻击国家的「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走向「暴力化、极端化、泛政治化的误区」,指责国家「树立了刘胡兰、刘文学、王二小等英雄,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树立了一批忠君爱国的自杀者榜样。这就误导青少年以自杀来表达自己的抗争和勇气。」


这段更是完全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刘胡兰烈士年仅十几岁就开始组织参与当地妇女革命工作,最终不幸被阎系七十二师残忍杀害,「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文学烈士为制止地主王荣学偷盗集体财产,在搏斗中被后者杀害,可谓见义勇为的榜样;王二小烈士为了保护转移的乡亲,将日本侵略者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被敌人发现后用刺刀刺死,壮烈牺牲。


这三名英雄都是被侵略者或反动派敌人杀害的,罗崇敏却要将他们污蔑为「自杀者」。根据《英烈保护法》第二十二条「禁止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罗崇敏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国法。他身为党员和国家厅局级干部,知法犯法,更应予以严惩。


罗崇敏在后文中鼓吹「生命价值高于一切价值,以保护国家和他人的财产去献出生命是不应该的,也是不值得的」。如果人人都如此自私,在二十世纪初中华民族危在旦夕之际,没有革命先烈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没有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慷慨就义,就不会有富强繁荣的新中国,也不会有如今和平安定的环境让罗崇敏可以无忧无虑地大放厥词。


深挖罗崇敏的生平,不禁让人感到毛骨悚然。此人90年代专科毕业后任江川县县委副书记,分管意识形态和政法等工作;本世纪初任云南民族学院党委书记、红河州委书记,「在没有汇报的情况下推行了全国最大规模的乡镇长直选」(其间获民族大学博士学位);2007年升任云南省教育厅厅长,号称正厅级的「一方诸侯」, 任内推出诸多「新政」,「因减负不力免职十多位校长、大幅度倾斜民办教育、取消中考」等等;2012年8月再任国家督学、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


近年来,罗崇敏在社交网络平台上竟直接办了个「共生党」,转发大量歌颂民国、崇拜美国和贬低爱国主义的文章,宣扬所谓的「共生主义」。罗崇敏在2020年写的《共生宣言》中将「国家主义」称为「制造了独裁、专制、暴政、战争、血腥和灾难」的「独身主义」,将其和他所拥护的「自由、民主、正义、和平与幸福」的「共生主义」对立。


他在这则《宣言》中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三个等级,他心中最理想的是「进入人本社会」的「欧洲福利国家」,其次是处于「资本社会」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最原始和低级的是处在「封建专制或半封建专制、半党国资本的社会」的「极少数国家」(他这里指的是哪些国家不言自明)。


他还鼓吹「人类没有帝国,只有联合国;世界不需要国家独生机构,只需国际共生组织」,号称要「致力于创建国际共生组织,成立由各国和地区公选人员组成的世界共生委员会和区域共生委员会,以契约方式和法律规则履行全球治理和区域管理责任,促进五州一体的共生发展」。


在教育上,罗崇敏号召清除「暴力教育、仇恨教育和政治意识形态教育」(指的显然是他前面说的刘胡兰等革命先烈的事迹)。他倡导的所谓「共生教育」就是「培育爱心,爱人,爱上帝,爱自然,爱智慧」的「世界公民」。


他宣扬的这套「共生主义」反党反国家反人民,几与邪教无异。其「爱上帝」的主张已经属于传教行为,违反了国家《宗教事务条例》第四十四条「禁止在宗教院校以外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传教」的有关规定。


罗崇敏以个人意志凌驾于党纪国法之上,公然挑战党的四项基本原则、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国家主权。就是这样的人,竟能官至教育厅厅长,掌一省之学政,我们的教育能不出问题吗?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网友简评:这个老罗不简单!点个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对家庭教育的反思。家庭人类的文明和家庭的经历都证明:孩子是家庭的未来,是民族的未来,是人类的未来;任何成功都比不上教育孩子的成功,任何失败都比不上教育孩子的失败;天下最伟大的事情是做父母,父母繁衍了人类的生命,延续了社会的文明。家庭教育首先是对父母的教育,学会做父母。我们既要为成为父母而感到自豪,也要为成为合格的父母而不懈努力。做有大爱的父母,有能力的父母,有责任的父母。

非常遗憾,中国的家庭教育,很多家庭投入太大,父母付出太多,却没有得到金融学上所说的“对冲”效果,没有获得对冲平衡点,更没有创造新的 对冲价值。对孩子的希望越大,失望越多;对孩子的付出很多,收获却很少;给孩子的爱越多,得到孩子的爱越少。主要是因为家庭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既违背了人性和孩子的成长规律,又违背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一是控制性。政府、学校、家庭对孩子从小进行控制和钳制强迫孩子,按政府的指向,按学校的意图,按父母的意志学习和生活,使孩子没有自由思想和独立人格。二是取代性。父母和老师取代了孩子的生存和生活,取代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使孩子从小失去学习和生活的主体性。失去了生命的体验机会,失去了生活的基本能力。三是功利性。家庭教育不以孩子的幸福人生为目的,而是以孩子作为耀祖光宗的手段。把孩子的教育作为谋取权力和金钱的工具。四是无趣性。孩子不怕无知,就怕无趣。家庭教育泯灭了孩子的兴趣、情趣和志趣,使孩子没有好奇心,没有想象力,没有发问心,从小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

五是无禀性,每个孩子,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具有与生俱来的遗传资质。家庭教育用传统的模式化的思维和方法扼杀了孩子的禀赋和个性,使孩子没有成为自己的孩子。六是分离性。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教育价值冲突,使孩子从小人格分离。在家庭和学校学课本考试知识,在社会学功利关系知识;在家庭和学校学规则,在社会学潜规则;在家庭和学校学做人,在社会学做鬼,使孩子从小人格分离,无契约精神,成为阴阳人。学校教育普遍存在小学虚假道徳教育、中学空洞理想教育、大学人格分裂教育。七是暴力性。家庭、学校和社会所进行的用所谓革命教育,利用课本中的英雄形象,用战争片、谍战片、恐怖片虚构故事情节污染孩子纯真心灵,自觉不自觉的让孩子给暴力和仇恨的熏染,漠视生命,残害生命,引发了不少的家庭、校园、社会暴力伤害事件。我这一代当时所受的国际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的楷模,就是齐奥塞斯库、卡扎菲、萨达姆、波尔布特等,现在看来就是一种反人类的恐怖教育。解决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实现家教对冲平衡和对冲增值,应该坚持和践行正确的家教思想、家教本质和家教方式。

家庭教育的思想。教育是什么?我认为,教育是发展人的生命、生存、生活,实现人的价值,引领人类文明共生的社会活动过程。教育实现人的存在价值,教育带来家庭的快乐幸福,教育引领人类的文明进步。人类因教育而与动物相区别,只有人类才有教育,动物界没有教育。人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教育的产物。家庭是生命孕育的殿堂,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我没有任何理由不敬畏家庭教育,不接受家庭教育,不肩负家庭教育的责任。家庭教育应坚守和践行三生教育思想,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思想,构建孩子的生命价值,生长孩子的生存能力,培养孩子的生活信仰,天成孩子,幸福家庭。通过生命教育,使孩子知道生命价值,认知生命,热爱生命,安全生命,健康生命,保护生命。

通过生存教育,使孩子知道生存之道,适应生存,学会生存,挑战生存。通过生活教育,使孩子知道生活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总之,通过生命、生存、生活教育,使每一位家庭成员认知生命的意义,增长生存的智慧,培养生活的信仰,实现人生的和家庭的幸福。生命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基础,通过包括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教育,使孩子认识和实现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价值。生存教育是关键,生存是对生命存在的证明,生存教育是证明自己生命存在的教育。生存教育主要是体验能力、选择能力、意志力和共生能力的教育,使孩子具备社会化生存的能力,热爱体验,学会选择,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富有激情和意志力的生存。生活教育是对生存教育的升华,因为动物也有生存,人才有生活,生活教育是三生教育的目标。三生教育在家庭教育的实施中应注重认知教育、体验教育和感悟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学习教育和社会教育相配合,形成教育的合力。

家庭教育的本质。我把家庭教育的本质概括为“三性成己”。所谓三性成己,就是通过家庭教育,使孩子坚守人性,发展禀性,生长理性,成为他自己,成为你自己的孩子。这应该是教育的本质。家庭教育要坚守“教真育爱”的根本育人观,滋养孩子真、善、美的人性。做真人,学真知,行真事;养善心,存善念,行善事;树美德,美心灵,美生活。去假存真,改恶从善,扬美挞丑。要善于发现和发展孩子的禀性。任何一个孩子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父母 各二十三对染色体上的近二十万个基因所遗传的独特生命,孩子的禀性一般是由遗传基因带来的资质。家庭教育一定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禀性,保护孩子的禀性,发展孩子的禀性,使孩子个性化成长,个性化发展,决不能用一套模式、一套方法和一个偶像扼杀孩子的禀赋,使孩子成为他自己,使孩子成为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正常的人,普通人。家庭教育一定要注重孩子的理性培养,使孩子学会判断,学会选择,知道对错,明白是非,学会用规则守护自己,用规则守护家庭,用规则守护社会。

对孩子进行人性、禀性和理性的教育,应以价值教育为灵魂,以能力教育为核心,以规则教育为保障。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共生价值观,即培养自由、民主、平等、博爱、正义、诚信、和谐的价值观。孩子共生价值观的形成是由父母价值观带来的行为滋养的结果,所以父母首先要确立自己的共生价值观,才谈得上培养孩子的共生价值观。父母对孩子价值的培养不是说教,不是诠释,不是背诵经典和名言,而是行为示范和行为引导,行为影响,行为薰陶。家庭教育要注重孩子的能力培养,包括学习力,思维力、表达力、体验力、创造力、合作力、责任力的培养。给孩子注入生命的活力,生存的意志力和生活的魅力。家庭教育注重孩子对孩子的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能力的培养,包括家庭规则,学习规则,社会规则意识和执行能力的培养。培养契约精神和法治精神,遵守契约,遵纪守法,使孩子不但有自由意志,也能意志自律。

家庭教育的方式。我主张“六情一体”的家庭教育方式,就是情境教育、情缘教育、情趣教育 、情智教育、情节教育和情爱教育融为一体的教育方式。首先是情境教育。提供和创造健康、文明的环境,让孩子接受文明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校园环境、自然环境感染和熏陶。孟母三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第二是情趣教育。培养孩子的广泛兴趣,启发孩子的好奇心、发问心、质疑心,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生活兴趣,将兴趣转化为情趣,将情趣转化为志趣。第三是情缘教育。人是社会性生物,孩子的成长是社会化过程。父母要陪伴孩子的社会化,就要引导孩子与不同的人群接触和交往,因势利导,使孩子从小学会交往,学会选择,学会合作。第四情智教育。父母与其教孩子学知识,不如教孩子爱知识。父母以其教孩子多读书,不如教孩子爱学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孩子对知识和智慧充满感情,爱书,爱知识,爱智慧,不断注入孩子学习的自信和动力。

第五是情节教育。人类的大脑天生容易记住故事,人类最容易在自己发生的故事中丰富情感,因为故事总是能使人联想起画面。家长要培养自己和孩子的故事思维,为孩子提供在实践体验中发生故事的机会和条件,使孩子广泛体验生活,在体验中产生故事情节,在故事情节中成长成才。第六是情爱教育。人类最伟大的力量是爱的力量。要培养孩子的爱心,爱自己,爱他人,爱父母,爱老师,爱社会,爱自然。在被爱中成长,在施爱中成人;在被爱中感恩,在施爱中担当。孩子在学校普遍受到了“虚假情感”的训练,写作文、作演讲、上节目所表达的基本上不是孩子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情感作秀,情感伪装,严重污染了孩子的爱心。家庭教育要帮助孩子把学校装的这些垃圾倒掉。坚守家庭教育的本真,保养孩子的纯真,把孩子培养成完整的、普通的自然人、正常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单合一共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