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衰落超90%,那将会意味着什么?

新冠肺炎让印度全国上下为之所动,不过看数据却发现疫情似乎并不严重。

据印度卫生部30日的通报,截至当天,印度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1071例,累计死亡29例。

以印度的人口密度、普通民众居住条件和公共卫生体系衡量,这个数字堪称奇迹。

印度是否真的躲过一劫?答案未卜。

3月24日印度总理莫迪宣布“封国”后出现的大规模返乡潮,以及印度警察对擅自外出者的“棍棒教育”等等,无不证明莫迪政府对于疫情的判断一点也不乐观。

莫迪讲话暗藏对疫情的真实判断

印度出现大规模返乡潮的起因是3月24日晚8点10分,莫迪突然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印度民众无论身处何地,未来三周都不得外出。”禁令从3月25日零时生效。

莫迪这个讲话有三点值得注意。

其一,莫迪宣布全印度“封国”后,留给印度民众准备的时间不足4小时,反映出莫迪政府的急迫心态。

其二,莫迪要求“每一个区、每条街道、每个村庄都要封锁”,不管印度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封国”力度已经超过此前宣布限制出行的所有国家和地区,从全球来看也堪称史无前例。

其三,莫迪的警告极其严厉,他说:“如果我们在未来21天无法控制疫情,我们的国家和家庭将倒退21年。”

硬核“封国”与印度官方当天公布的疫情数据形成了鲜明对比。

3月24日,印度卫生部公布的确诊病例为499例,死亡10人。老实说,这在印度完全称不上是公共危机。

《柳叶刀》杂志曾经公布,印度每年仅新生婴幼儿夭折率就高达90万人,为全球最高。相较而言,新冠肺炎疫情给印度民众造成的人道危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显然,莫迪政府突然大力“封国”,是因为对印度的新冠肺炎疫情评估另有一本账,而印度卫生部公布的疫情数据不足为信。

分散城市聚集人群或是有意为之

在印度宣布“封国”后,全球为防止疫情扩散而被限制出行的总人数,也马上翻了一番,达到了26亿人。

这26亿人中,印度的返乡者无疑是当下面临困难最多的一个群体。印度常年外出务工人员约有4500万人,除了有稳定工作或害怕丢失工作不敢返乡的人,保守估计,那些打零工、没挣到钱或因企业倒闭而返乡的人也数以百万计。

由于印度在3月22日就停止了地面公交服务,25日又停止了航运客运,这些返乡者只能靠徒步或躲在货车里的方式回家。许多返乡者的行程超过1500公里。有记者形容,这些人如同“国内难民”。

莫迪政府先停公交再迫使务工人员返乡,明显举止失措,给返乡者制造了巨大困难。但这或许是有意为之:分散城市聚集人群,可以维持城市治理运转。

此外,城市医疗体系也容纳不了大量外来人群检测就诊。事实上,印度已经确诊的患者,多数都是上层人士。外来务工人员没有检测就诊的经济基础。而且,低种姓人群也很难排上号。除了想方设法回到相对安全的家乡,他们无处可去。

上百万务工人员“人在窘途”,好一些的地方政府会设置临时容留站,给返乡者提供食物和饮水,但不是所有途经地政府有能力供应返乡者,导致目前已有死亡案例出现。这是为了避免疫情造成人道危机,而催生出了新的人道危机的典型案例。

“封国”也未必就能控制住疫情

虽然印度实施了空前力度的“封国”措施,有地方为了让警察的“棍棒教育法”合法,还找出了19世纪英国殖民时期的法律条款为依据。

莫迪政府也划拨了1500亿卢布专款用于购买抗疫设备,但在三周内控制住疫情难度依然很大。

首先,印度动手太晚了,现在才开始大规模购买设备,进行大规模检测的最佳时机已过。

其次,即使印度有足够的财力和物资准备,许多人仍然可能被排除在外,从而形成巨大的防疫黑洞。

比如《公民身份法》不承认有公民权利的其他宗教民众和低种姓民众。这些人规模大约有2亿人,在大选时就曾被刻意排除在外。允许他们享受政府补贴的检测就诊,几乎不可能。

第三,严厉“封国”必须建立在民生保障体系足够强大的基础上,而印度物流体系并不发达,各邦有各邦的局限,普通百姓在家中待不了多久。

有印度医学专家估计,印度疫情的峰值5月才会到来,确诊患者可能会达到100多万人;有美国传染病专家甚至估计,印度感染者最多可能达到2亿人。

可以肯定,印度疫情的冰山刚刚被揭开一角。这是印度面临的严峻挑战,同时也是下一阶段全球抗疫的变数。特别是与印度相邻的国家,不可不密切观察。

全国的疫情防控工作17日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

2月17日的数据显示,境内除湖北以外地区的新增确诊病例为79例。从2月3日的高峰值890例开始,已连续下降14天(2周),并首度跌回两位数。

修正(包括既往数据的核减与核增)后的增量,则从888例降低到81例。可以预见,实现“零增长”的日子不远了。

可以预见,湖北省外的全部输入性与本地感染性病例,规模可望停留在1.3万以内。

但是,武汉的数字依然高企。

实际上,这次新冠疫情,武汉-湖北省内-湖北省外是完全不同的情形。

湖北,特别是武汉,确实是水深火热,医疗资源严重不足,人民群众求治不得,医务人员疲于奔命,防治管理十分混乱。

而湖北省外,输入性病例不多,各地政府严格防治,所有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绝大多数获得严密管理与妥善治疗——准确说是当地最高水平的精心治疗。

这些区别背后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武汉作为疫源地及输出地,留城、返回到湖北、流动到省外的各约900万、325万、175万人口(之前估算数字)的规模、量级、比例差别。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在春节前、封城前流动到省外的武汉常住人口,输入性病例和接触者感染病例,一共是1.25万人。

按10万人规模做公卫核算,总病例数约715人。


湖北住院人数依然高企,还有约9000人未能住院,湖北省外存量病例12日后已经持续下降

当然,175万还是一个比较粗糙的估算数字,有一些省市披露了具体的人口迁移数据。

如山东排查出了共计69180人从武汉回到山东,至今共发生543个病例。

再加上之前我们介绍过的孝感39万回乡人口,我们不再依赖日韩新撤侨数据,就能做出更加准确的估算:

从表格中我们看出,省外175万、省内325万、留城900万,是之前较为粗糙的估算。

武汉曾宣布,2月9日已排查1059万,人数排查百分比达99.8%,如果这个数据属实,说明武汉实际留城人口为1060万人,比此前预计的少流出160万人。

分析原因,应当与武汉23日(年二九)上午10时便已封城有关。这天还是年前最后一个工作日,许多还在工作的人未来得及离开。

尤其湖北本省的人口,大多原本会计划在最后一两天,才会自驾离开武汉,返回家乡。

据此,我们将武汉流出到省内、省外的人口估算分别调整为160万、200万,这样更加符合事实,各方面的数据也更吻合。

而同样根据武汉留城1060万人口的数据,2月5日武汉每10万人发病病例的比例只有流出人口的1/5,到现在依然只有1/2。这是非常不符合事实的!

中央指导组也如是发出指示:

与输入地相比,武汉感染者底数还没有完全摸清,蔓延扩散的规模也没有较为精准的估计预测。据有关方面推算,武汉潜在被感染的基数可能还比较大。

由于所有病例的传播根源,都是封城前从武汉传出去的。

根据人口比例,理论上来说,武汉的真实感染人数占到全国的75%,湖北其他地市占15%(约2万),全国其他省份占10%(约1.3万,因为相当一部分人口较早离开,感染概率略低)。这才符合事实。

当然,武汉相当一部分的轻症感染者,没有确诊测试就自愈了。这最后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减少病例统计数。

但现在看来,最大的确诊瓶颈还是核酸检测。

它所用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PCR)荧光探针法一次流程需要6个小时,一台机器几百万,同时能做的数量也非常有限,能做的人员更是有限。

但现在快速廉价的抗体检测技术已经开发出来了,各地都已研制出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

仅需采取一滴血,就可在15分钟内肉眼观察获得检测结果,且患者的血浆稀释500至1000倍后,仍能检测出阳性。

用检测血液抗体的办法,灵敏度强、特异性高,能够有效突破现有检测技术对人员、场所的限制,缩短检测用时,实现疑似患者的快速诊断和密切接触人群的现场筛查,推动了诊断筛查的前移下移。

现在已经通过临床初步评价,等最终批准,剩下的就是大批量生产,如果生产速度够快,就对武汉地区民众进行一次普查,迅速甄别感染者。

这几天,换帅后的武汉再次推动“应查尽查”工作,武汉感染者底数有望在几天后完全摸清。

疫情A面——救援大武汉

到17日,已有3.2万余名医务人员驰援支持湖北。他们主要来自于呼吸、感染、重症等专业,还有一大批护理人员。

针对武汉重症多的特点,全国驰援了1.1万名重症专业的医务人员,接近全国重症医务人员的10%。

武汉定点医院的床位数,已经增长到近2万张,而投入还在继续,这两天,各省再一次抽调医务人员,驰援武汉。

从漠河到红河,从延边到喀什,纵横万里国土,极边天涯海角,各地的医护人员都在向人口经济地理的中心武汉集结。

千里驰援万里情深,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普通人。

没有英雄、不需要英雄的时代,才是最好的时代,天下平安无事、幸福安宁、岁月静好。

但遭遇苦难岁月,便需要英雄挺身而出,为万民救苦救难,在危难之中闪闪发光。

正因为有他们,才让我们相信,寒冬终会过去,春天也会如约而至。


新疆和田地区援鄂医疗队

疫情B面——重启全国经济

2020年是被载入史册的重要年份,一开年,如此大规模的“封城”“封路”“封楼”和企业停工停业,是从未有过的。

“封城”和企业停工停业导致投资、生产、收入和消费同时骤减,这也是没有过的。

现在,已经到了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

但是,复工究竟安不安全?

有人认为,存在长潜伏期的感染者,或者是完全无症状感染者。所以这个病毒不可防,不可控。

媒体报道的特例≠普遍情形

这些天,各地都报道了一些疑似的特殊案例,比如找不到确凿来源的感染者,超过14天潜伏期发作的案例。

每个案例都能让“能否复工”的舆论出现动摇。

但是,记住,全国省外的确诊病例是近1.25万,在这个基数面前,媒体报道的都是特例,而非普遍情形。

到现在,绝大部分的案例几乎都是亲密接触,或者是两个陌生人之间都彼此不戴口罩,近距离交流。

最为特殊的案例是某地通报的陌生人市场近距离靠近15秒,这个案例也引发一片轰动与哗然。

但这显然也是极端情况下的特例。真要那么恐怖,以现代社会的交通发达程度,早就全球一片红了。

为了这个数字,从2月5日判断全国疫情进入下半场之后,这几个参数我就一直反复寻觅、仔细求证。

经过十来天的反复验证、核算,终于找到了答案。

计算的根源分别来自有详细数据披露的山东、宜昌和北京卫健委。图表见:

参数1:经过严防死守,输入性R0在第一轮已降为1,大约在0.5~0.65。基本都为密切接触者。

换而言之,全国已有1.25万省外病例,大约8000人是武汉原发输出病例,4000人是本地密切接触被感染者。还有少数感染来源不明的病例。

参数2:以正常规模比例(10人)计算的密切接触者,感染概率在5%左右。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彭博公共卫生学院等学者在2月4日预发表的论文,根据湖北省外的101个案例测算,97.5%的人会在10.5天内出现症状。极个别的可以拖到20天以后。估算超过14天才爆发的比例是0.75%。

而钟南山领衔的全国各地医院研究者在2月9日预发表论文提供了进一步的数据,在1099个案例里,有13例超过14天,有1例自述达到24天。

如此算来,超过14天才爆发的比例为1.1%。换算到全国约4000名第二轮接触并被感染发作者里,大约是40来人。

可以要求密切接触者在解除医学观察后继续密切防护、谨慎行动,但是否要为这大约40人继续冻结中国经济?

重振百业的挑战比战胜疫情更艰难

统筹处理问题不能仅局限在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还需统筹考虑中国社会的客观环境。

如果社会秩序能维持,医疗体系撑得住,公共卫生监测体系反应及时,早期控制,完全可以扑灭。

现在,国务院意见已经指出,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要以实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为抓手,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

除疫情严重区域外,其他地区减少对经济伤害巨大的过度措施。要重新组织经济和社会生产,对疫情进入一种常态化管理。

现在真正要保什么?保社会生产,保物流,保物资供应,保经济重启。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到2月17日,全国复工率已经接近50%。

只要全国各省区坚持依法防控,做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在病例数保持稳定下降、疫情扩散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后,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再对湖北、武汉疫情合围包抄,这场艰苦的大仗,就看到胜利的曙光了。

但是,中国艰苦卓绝为世界争取到的时间,不知到底能起多大作用?

原文链接: 责任编辑:上方文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冠肺炎疫情不会终结全球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