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D是什么急救设备?

“黄金四分钟”的核心武器——AED

当地时间6月12日,丹麦广播电视台(DR)报道,欧洲杯丹麦对阵芬兰的比赛,在比赛进行到42分钟时,丹麦球员埃里克森在无球员接触的情况下,突然倒地。

在完成了AED除颤和CPR救援之后,埃里克森逐渐恢复了意识,然后,他在球员和现场工作人员的保护下,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在这次急救中,AED扮演了关键的作用。

这个事件充分说明,心脏骤停这种突发疾病离我们真的并不遥远。而能不能抓住心源性猝死的“黄金4分钟”急救法则、实施快速的高质量心肺复苏和除颤法将是能否挽救生命的关键所在。

AED是自动体外除颤仪的简称,有“救命神器”之誉。在生活中,你见过AED设备吗?你会使用AED设备吗?

近年来,我国心脏性猝死发病率逐年攀升,每年约有55万心源性猝死病人,其中90%发生在院外,但是急救车往往无法在成功抢救心脏骤停的“黄金时间”赶到现场。由此,一种便携式的、可供非专业人员使用的、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医疗设备——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开始被推广。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

据统计,如果1分钟之内通过AED对患者进行电击除颤,救活概率为90%,每延迟一分钟救活的希望降低7%~10%。

近年来,AED也逐渐走入我国公众视野,北京、成都、上海、杭州、海口等城市已在重点公共场所推广AED 的配置和使用。但是,有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市民不会操作,也不敢尝试,在一些配备有AED的场所,AED也常常沦为摆设。

事实上,AED中有语音提示,操作简单,普通人经过一定的培训就能够掌握。严格意义上讲,成年人都应该学会使用AED。

带你了解“黄金4分钟”的急救法则

在关于心脏猝死的救援中,有“黄金4分钟”的急救法则。心脏骤停时,在没有AED的情况下,最初4—6分钟内有效实施心肺复苏,往往是救命的关键。下面就带你了解,黄金救援是怎样一个过程。

网纵会展网-中国会展专业门户站!

【词性类别】 医药卫生

【中文解释】 急救容许剂量

人民网长沙7月20日电 在中国,心脏骤停发病率为每年41.8/100,000,以13亿人口计算,每年有54万人发生心脏骤停,每分钟有一个中国人发生心脏骤停 。90%以上的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外,绝大多数发生在家中,而其救活率不到1% 。心脏骤停可能发生于任何性别、任何年龄,且仅有57%的人有心血管疾病史,很大一部分人并无明显危险因素。

心脏骤停发生时,心脏出现异常节律导致无法有效泵血,进而导致大脑、肺部及其他器官缺血缺氧,在几秒钟内,患者即失去反应、呼吸,如果没有立即得到有效的治疗,将于数分钟内死亡。所以在识别心跳骤停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至关重要。

7月13日,一位邮政工作人员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新校区内,下车后毫无征兆的突然头朝下倒地,幸好路过的医学院学生、老师用AED设备对病人进行急救,才成功挽救了他的生命。

Defibrillator,即自动体外除颤仪,它将医师对室速/室颤的判别智慧集成进了识别算法,能对室颤/室扑/室速进行自动识别,无需使用者具备判读心电图的能力,可由非专业人员使用。其内安装操作指南录音,只要接通电源,按照语音提示操作,即可完成心电图自动分析、除颤。系统有自检功能和历史事件的记录。AED一般只有2-3公斤,取用和操作方便,使用免充电的锂电池。

针对各种原因所致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的心脏骤停情况,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急诊科医生戴哲人表示:医院外抢救心脏骤停病人应该包含六个环节,其中第四至第六环节一般由专业医务人员完成,需注意生存链中的环节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衔接,每个环节均对应一项重要操作,对成功的复苏是极其重要的,如果一个环节被破坏或延误,将导致整个生存链的中断或推迟,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李姗 唐晓鸿)

(责编:彭应兵、唐李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ED急救培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