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恪集团怎么样?这个企业发展前途好吗?

中国在这场新冠风暴里,战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人们翘首以盼,期待迎来疫情拐点。

这是场关于生命的战争,也是场关于生存的战争。

一面是白衣天使们与新冠病毒的大战,还有一场是关于为中国经济提供血液的企业们的生存之战,主角是那些有担当、有经验、有智慧的商业领袖。

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希望向超过20家中国“标杆企业”的掌门人叩问,回溯他们克服困境的道路,试图去总结打破困境的密码,为广大中小企业家们找经验、谈应对、观未来,拨开迷雾,重塑信心。

态度:对外讲坚持、对内讲信心

谈及破局经验,受访企业家无一例外都提及一个词:坚持。而 “坚持”一词在各家企业的际遇中,意义大不相同。

各家企业都曾经历过自己的艰难时刻,而引导他们走出逆境的关键,就是他们长期坚持的原则。

苏宁董事长张近东眼中,“坚持”,是对责任的坚守哦,是企业对社会的责任。

他心中的苏宁,要始终坚持做社会的企业,艰难时期,“所有体系都要把保障和救援放在首位;坚守岗位,保障百姓的生活所需,就是我们最大的责任。”

抗疫期间,他要求12万苏宁员工保备战状态,严格保障终端服务工作运转。

春节期间,苏宁线上线下所有服务终端,全面投入保供增援,张近东还特别强调:“决不允许涨价,严格控制配送时效”。

在张近东看来,面对疫情,发挥自己一线零售终端与互联网融合覆盖的优势,全力保障百姓的生活所需,就是苏宁作为零售企业对社会最强有力的支持。

而对于江苏的一家龙头企业、全国销量领先的羽绒服品牌波司登集团董事局主席高德康而言,他最大的坚持,在于发展——始终用发展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1994年波司登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销量下跌,货品积压,上下游催账,高德康经考察市场后发现,最大的问题在“产品”,品牌和行业发展过于缓慢滞后,无法赢得消费者青睐。

经过多次调整,高德康1995年重新设计产品形象,甚至亲自设计了红白蓝三色带五角星的外拎袋。他深刻意识到,“羽绒服不仅要御寒保暖,还要追求时尚美。”只有企业有超脱时代的发展,才能成为时代的品牌,引领消费者。

正是被这种意识推动,高德康开始着力其时装品牌的产品升级,推动羽绒服向时装化变革。

2003年非典时期,羽绒产业同样遭受巨大冲击,波司登通过科技创新,坚持升级产品,推出了生态抑菌绒,以引导市场的方式,最终挺过行业危机。

同样坚持发展的,还有创立于2014年的鲜炖燕窝品牌小仙炖创始人林小仙。在他看来,首要的准则是升级产品,坚持高品质。

2015年,国家加强了合规进口的溯源燕窝的推广,导致正处于发展期的小仙炖原料成本大涨,被动涨价从而客户大量流失,公司亏损严重。

林小仙面临一个艰难抉择:是坚持高品质,还是用低价非溯源燕窝留住客户?林小仙选择了前者。于是开始升级产品,小仙炖推出了与原本100g规格品质相同的70g包装新品,在降低单价的同时保证高品质,创造出了行业销售第一的单品。

与“坚持”相伴的,往往还有另一个词,那就是“信心”。

回顾往昔,2008年,UR创始人兼董事长李明光还在寻求融资,“当时只有5000万营业额,北上广大的投资机构都基本见了一遍,但觉得我们行业没有前途,也不太了解我们的商业模式。”那时候很沮丧、也很难。

但他一直相信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为此他坚持了整整三年。直到2010年,终于有个投资者相信和支持了李明光,那一年UR还处于亏损。

他说“很感谢这个投资者”,UR现在的成就,更离不开那些不被鼓舞的日子,自己的信心。同样,对于这次疫情的发生,他同样以坚定的信心面对,“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他说。

除了自己相信,企业如何释放信心呢?

老乡鸡董事长束从轩如此回答:在行动中,将顾客和员工的健康安全置于第一位,以此传递对社会的关爱。今年疫情发生后,老乡鸡在第一时间就成立了疫情防控小组。

并及时统一为员工调集防疫口罩、防护服等设备,不断进行心理安抚,汇聚信心,传递温暖。1月27日,老乡鸡启动抗疫支援公益行动:为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免费配送一日三餐,持续至今。

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的解读则更为具体:乳制品是重要的民生商品,更是抗击疫情的重要保障物资,蒙牛集团已陆续投入七个多亿款物支援战“疫”一线。同时,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保证员工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坚持生产与销售工作,做出“保价格、保质量、保供应”的郑重承诺。誓用高质量的产品与高水平的服务,将良心、信心、爱心、决心像传递火炬一样传递给消费者、传递给全社会。

如此看来,“信心”不仅意味着对实力的自信,更意味着“上下一心”的团结。企业家并非一人过关,他必须理解站在身后的所有人。

布局:聚焦主业,「危中见机」

“所谓‘危机’,‘危险’之中有时也蕴含着‘机遇’”,这也是雅迪电动车董事长董经贵的态度。

江苏电动车品牌雅迪科技董事长董经贵回忆,2002年-2003年,正值电动车的市场启蒙期。

非典的爆发,导致公共交通使用量极具减少,而电动车成为首选的交通工具,需求量猛增下,直接推动了雅迪的崛起。

当然,“危机”中的“机”不会凭空到来。它需要去“识”、去“寻”,去主动探索、去综合考量。

在危机下人们对于产品的要求变得更高,这也是为什么,2003年许多企业并没有像雅迪那样异军突起的原因——粗制滥造,产业链质量低,低下的品牌意识、产品意识,让许多企业痛失好局。

“机会越多,问题越多,董经贵深知品质的重要性。雅迪赢在了他是发自内心的为消费者好这点上。

回溯企业家们“危中见机”的应对之道,我们看见了数条路,它们都没有离开一个词,“布局”。

深耕奶粉行业58年的奶粉品牌飞鹤,如今是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销量第一的品牌。在过去20年中,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冲出过2003年的非典和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两次“挑战”。

沉淀过往,他的总结是:“优秀的企业家要有预见性,凭市场的经验和敏锐性,调整战略和资源的布局,快速调整。”

2003年非典疫情下,飞鹤抓住时机,及时“渠道升级”,建立了自己的电商团队,从传统经销以渠道销售拉动,转变为以品牌和产品拉动增长。

而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时,飞鹤又及时布局产业链,由传统养殖模式转变为大牧场集群自给模式,提升奶源品质,增加消费者信任,顺利度过难关并快速崛起。

除了变革,另一些企业选择的布局方式是“聚焦”。与其说这是“壮士断腕”,其实更值得被看作是一种"重新定位”。

劲仔食品董事长周劲松做休闲食品30年里,也曾遇到不少创业危机。2000年,正值周劲松大规模扩张时,出现了品质不稳定、效益下降从而导正亏损的情况。

为摆脱困境,周劲松在逐渐探索中,转让低效资产收缩,开始聚焦“小鱼仔”市场,这次聚焦与改变,让如今的劲仔食品,成为了全国的休闲鱼制品行业的领先企业

与此相似的,还有溜溜梅董事长杨帆和九牧王董事长林聪颖

2005年,杨帆经历了人生两次转折的第一次,聚焦做青梅食品,“少则得,多则惑。资源一定是有限的,我们必须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大的机会上。一旦认准,就全力以赴!” 正是这份聚焦,成就了溜溜梅青梅零食第一品牌的地位。

第二次是2008年亚洲金融危机,零食行业萎靡,在众多企业收缩战线时,杨帆选择了聚焦广告。“我跟我们副总裁讲,借钱也要打广告。越是没人做,你去做就会越有效果。” 这一次投入让溜溜梅成功腾飞,“我们实现了连续三年翻番增长。”

可见,警惕与敏捷,拓宽思路迅速调整,方能载企业过关。

风暴之中,抓住「消费形态」的变化

企业家们还有一个关心至极的问题:疫情过后,消费是否会迎来大幅反弹?

这点从SARS疫情历史数据即可窥探。九牧王林聪颖“九牧王曾经历过非典,非典后,市场迎来了大的消费爆发。”“我判断,这次也是一样——只要有信心,产品过硬、销售网络健全,消费潮会到来。”

消费形态多种多样,在不同的行业或多或少都会迎来一些变化,但其变化方向又各不相同。

万全网络是植根于福建的一家产业互联网企业。2019年,旗下万全商城交易额突破23亿,同比增长300%。

万全网络总裁唐为崇认为,疫情导致人员流动减少,对于一些线下消费品会造成一些短期影响,但快消品的典型特征是刚需、高频,任何时候民生用品都是必不可缺的,而人员滞留也会带动本地市场的需求量,特别是返乡人流大的二三线城市以及县乡镇市场。

面对疫情之下的经济形势,鲜丰水果董事长韩树人把企业应对之举归结为几个词:稳人心、练内功、找机遇。

他认为,企业的“内功”,包含企业的组织力、人才建设、流程化等方面。企业要从未来3年的战略格局看当下的企业“内功”如何提升,找短板,搭建人才梯队,这是当下要做的有格局的事情,而非以机会主义的心理去经营。

“企业经营是一个动态平衡,要在确定性事件中高质发展,在不确定性中稳住发展。”

金恪集团董事长王建峰则以今昔对比的方式洞悉前景:目前,中国GDP总量水平已达到100万亿元,是“非典”时期的近10倍。可见,无论疫情是否到来,中国经济和消费水平都将出现爆发式增长。疫情虽然导致暂时性消费延迟,但从趋势上看,它最终都会成为消费增长的加速器。“未来,老百姓将更加关注消费体验,传统实体店作为购买渠道的功用将被逐渐淡化,体验式场景取而代之。”

四川竹叶青茶业董事长唐先洪眼中,疫情造成的冲击一定会给中国经济增长造成干扰,甚至阻断某些行业(比如旅游业、餐饮业、娱乐业),但这只不过是一时之困。长期一定会纾解,疫情不会阻断中国经济的增长态势,不会使中国经济严重失衡。他认为,每一次疫情过后,都会出现压抑过后的“消费井喷”。

这些市场需求,等待着前期做好准备的企业来承接。战略清晰、信心坚定的企业,将赢得更多客户的选择。

他的信条是:相信常识,面对现实。

疫情之下,内外环境越是急剧变化,我们越是能看到企业家真实的心灵与智慧:或着眼抓商机、或着眼避风险,或选择顺势而为。但不管他们谈什么,萦绕在企业家言谈间的,都是一种决心、和魄力。

有人说:浩然的社会责任感,是企业家冷静的前提。特殊时刻,企业家展现出特殊的“颜色”,它无论行业,也无论西东。

于是,我们看到,全中国的各个企业家,即使自身勉力艰难,仍旧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向武汉乃至全国人民输送一串串希望。

我们看到,在南京,张近东感于国之需要,说出只属于企业家的诺言:

——“疫情当前,再大的利益,也无足轻重。”

1959年,金庸在《神雕侠侣》中表达了中国人的生命追求:“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2020年,对于数万中国企业,一场天灾,将社会责任推到了决定命运的维度。

在数万言的采访信中,我们能体味的一点共性是:国之大商,商之大道,在于为中国而战斗奋斗,而不仅仅是为了自己。

这个春天,我们别无选择,必须经历一场殊死战役。

疫情期间,逸马针对实体连锁关注几大问题,特别推出线上一周连锁特训营,7天7个板块(17号-23号)每天线上视频直播,可回放;由逸马集团董事长马瑞光老师领衔主讲,授课-解疑-方案-连锁包,需要的私信或留言:WX:mojiesheng023108

连续7天,线上视频直播

致连锁人,欢迎加入一起学习,一起加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恪集团待遇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