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可新维生素AD不适合多大的孩子服用?

未被普及到位的“抗感染维生素”

在影响免疫力的多重因素中,相比睡眠、运动,营养是提高免疫力的基础。其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D,对儿童来说,是帮助提高免疫功能、防治感染性疾病的重点。

维生素A被称为“抗感染维生素”,它不仅维持着呼吸道、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的形态完整和功能健全,为机体筑起抗感染的第一道屏障。同时,在提高免疫细胞活性、促进抗体合成和分泌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其他营养素无法替代的。在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妇幼人群居家膳食/喂养指导建议》就明确提出了维生素A对免疫力的重要性,建议“给婴儿补充维生素A,以确保其肠道和呼吸道的免疫能力。”研究显示,维生素A缺乏的儿童,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发生率是正常健康儿童的2-3倍,咳嗽和发热持续时间是维生素A充足儿童的2.4倍。

随着维生素AD对提高儿童免疫力的重要性被不断验证,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在2020年底制定并发布了《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肯定了充足的维生素AD营养对儿童早期发展和疾病防治具有积极的作用,指出维生素AD缺乏和不足均会影响儿童健康,并给出了婴儿出生后每日预防性补充维生素A IU和维生素D400-800IU的指导建议。

但在当下充满偏见、撕裂的信息茧房时代,不仅权威的声音被稀释,专业营养补充剂也需要发出更大的声量。

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和“偏见”的较量

早在1996年,儿童药企达因药业就根据我国儿童健康的实际需求,研发出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

尽管伊可新已上市26年,在维生素AD品类多年保持销量第一,也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产品,但2019年发表的《中国儿童维生素A、E缺乏与呼吸道感染》中全国大样本调查数据仍显示,我国6月龄-14岁儿童维生素A不足比例高达47.98%,这与大多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相似,以边缘型缺乏为主。同时,更值得的关注的是,维生素A摄入不足的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比正常儿童高25%。

在不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不难发现,营养补充产品的实际消费需求相当扭曲。造成这种现象的核心原因,是碎片认知下,家长们对营养素的重要性缺乏思辨力,对维生素AD尤其是维生素A的补充存在错误认知。

在不少家长看来,只要正常喂养,合理添加辅食,不挑食偏食,孩子就不容易发生维生素A缺乏问题,何况自己也没有发现孩子出现维生素A缺乏的表现。

实际上,维生素A的食物来源非常有限,动物肝脏虽然AD含量较丰富,但存在有害成份残留、口味不佳、胆固醇含量高等缺点,并不适合给宝宝过多食用,而胡萝卜等深色蔬果中的类胡萝卜素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的比例非常低,不足1/12,况且儿童胃容量有限,食用量少,很难从日常食物中获得充足的维生素A,这也是中国儿童维生素A普遍缺乏的原因之一。

而且,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的表现非常隐匿,传统观念中的夜盲症、干眼症是维生素A严重缺乏时才会出现的临床症状,而目前中国儿童普遍存在的维生素A边缘型缺乏,主要表现为免疫力下降易感染、生长发育减慢、易发贫血,对视力、脑发育也会产生不良影响,而这些表现家长普遍不会意识到与维生素A缺乏有关,进而忽视了维生素A的预防性补充。这是家长急需转变的错误观念。

提高免疫力是保障儿童身体健康的根本。尤其从3月以来,疫情已快速波及我国28个省市,更多儿童或受到新冠病毒威胁,这不仅需要专业、安全的防疫手段,也需要家长补齐营养认知短板,重视维生素AD的预防性补充,尤其是6岁以前处于“免疫功能不全期”的儿童,提高认知才能为孩子健康成长护航。

宝宝出生后就应补充维生素D,可是面对市场上各种品牌的补充剂,什么维生素D2、维生素D3、鱼肝油、维生素AD等等,彼此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到底该选哪一个?嘟妈研究了很久,终于整理出这篇攻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维生素D2 和D3 哪个好?

维生素D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麦角钙化醇,也就是维生素D2,主要来源于植物和真菌;另一种是胆钙化醇,也就是维生素D3,主要存在于深海鱼的脂肪中。维生素D3在膳食补充剂中使用比较广泛。至于二者的效果来说,目前还存在争议。一些研究认为维生素D3比D2的半衰期更长,可能效果更佳。妈妈属于纯素食主义者,可能更愿意给宝宝选择维生素D2的补充剂。通常来说,二者可以互换使用,选哪个都可以。

鱼肝油、维生素AD、维生素D?

很多人以为鱼肝油就是维生素AD,但实际上,鱼肝油本质上是以深海鱼的肝脏为原料,从中提取的脂肪,比如鳕鱼、鲨鱼等,除了含有维生素A、D之外,还含有w-3脂肪酸等营养成分。

维生素AD一般属于人工合成的产品,用鱼油或者植物油作为溶剂,主要成分只有维生素A和D。对于小宝宝来说,只需要补充维生素D就够了(后面还会具体说明)。

维生素D更容易理解了,只是单纯含有维生素D一种营养成分。另外,单纯的维生素D还分为天然提取和人工合成两种。二者本质上没有太大差别,分子式、理化性质、作用相同,选择的时候没必要过分纠结。有些厂家吹嘘自己的产品是天然提取的,更加安全。但是在提取的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试剂,如果未提取干净,同样具有一定的危害。另外,通常来说,天然合成的由于成本较高,往往价格也会更贵一些。买所谓的天然提取产品,只不过是求个心理安慰罢了。

常见维生素D补充剂特点

1.伊可新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胶囊型)

辅料:精制植物油、维生素E

服用方法:1粒/日,软胶囊剪开后滴入口中

嘟妈评价:伊可新是目前很多医院推荐的维生素D补充产品。关于产品中维生素A的用量,曾经有很多争议,认为维生素A会导致中毒、甚至损伤大脑。实际上,根据目前的研究,没有证据表明每日服用1500IU的维生素A会导致中毒。

另外,关于维生素A损伤大脑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只是在世界卫生组织的《6-59月龄婴儿和儿童补充维生素A指南》中提到,在囟门尚未闭合的婴儿中发生了囟门突出,但属于较轻而且短暂的,不会对宝宝健康造成影响。

对于维生素A是否需要作为常规来补充,关键还是要看母乳喂养妈妈的饮食情况。如果经济条件差,哺乳期妈妈的饮食结构不合理,宝宝可能存在缺乏维生素A的风险,可以给予补充。如果条件允许,应该达到均衡营养才是关键。6个月以上的宝宝,由于已经添加了辅食,更是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A。也就是说,补充维生素A不会导致中毒;对于哺乳妈妈可以保证均衡饮食的宝宝,也无需额外补充维生素A。

至于维生素D的含量比推荐的400IU稍多,由于未超过最高可耐受量1000IU,因此也是安全的。

伊可新除了这款绿葫芦之外,还有一款粉色葫芦,其中含有2000IU的维生素A,和700IU的维生素D,虽然都不会存在安全问题,但也是真心没必要了。

辅料:椰子油和棕榈油混合

服用方式:1滴/日,直接滴一滴入口中或其他食物上

嘟妈评价:Ddrops属于海淘产品,国内炒的比较火,分为美版和加拿大版,二者差别不大。每天一滴即可满足宝宝的生长需要。美中不足的是,每次滴的时候不太好把握,要很久滴一滴下来,或者有时候一次滴了两滴。

另外,有的人会认为使用花生油或者坚果油,作为溶剂的维生素D补充剂,比椰子油的过敏风险更高。实际上,过敏主要是对蛋白质的反应,油脂中90%以上为脂肪,发生过敏的风险较低。精炼植物油脂肪含量更高,几乎达到99%以上,几乎不含过敏原了,所以也不用过分担心。如果食物中标明的是压榨花生油或者核桃油,未经过精炼,过敏的风险就会增加了,不建议给过敏的宝宝食用。

辅料:有机初榨橄榄油、果味香料

服用方式:1滴/日,直接滴一滴入口中或其他食物上

嘟妈评价:这款和Ddrops类似,每天一滴即可满足需要,价格相对也更优惠。童年时光除了这一款产品外,还有一款这样的:

它的含量是每8滴含有500IU的维生素D,宝妈一定不要搞混哦。

4. Ostelin 婴幼儿维生素D滴剂(草莓味)

服用方式:1ml滴/日,吸管吸引后缓慢注入嘴巴中

嘟妈评价:这款维生素D服用时,需要用注射器抽取1ml,方便度比滴剂或者胶囊稍差。而且在给宝宝注入口中时,动作一定要缓慢,以免造成呛咳。

5. 星鲨 维生素D滴剂

辅料:植物油、明胶、甘油、纯化水

服用方式:1粒/日,软胶囊剪开后滴入口中

嘟妈评价:含量是符合中国居民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每日一粒即可满足。

辅料:有机特级初榨橄榄油

参考价格:158元左右

服用方式:1滴/日,直接滴一滴入口中或其他食物上

嘟妈评价:这款产品每滴含有400IU维生素D,可以满足宝宝的生长发育需要。但是,有一种挪威小鱼长这个样子:

其中维生素D的含量很少,每1ml只有60IU,千万不能单独用来补充维生素D哦,否则不利于宝宝健康。

辅料:甘油,水,聚山梨酸酯80,人造香料,焦糖色素,柠檬酸(维生素D的抗氧化剂)、柠檬酸钠

参考价格:100元左右

服用方式:1ml/日,吸管吸取1ml后直接喂给宝宝或放在食物中

嘟妈评价:嘟妈看到这款产品的第一反应就是:怎么加了这么多添加剂?为了遮盖聚山梨酸酯80的苦味,还添加了香料。补充个维生素D,有必要这样吗?

辅料:高分散二氧化硅、玉米淀粉、羟基淀粉钠(C型)、滑石粉、三硬脂酸甘油酯、纤维素、甘露醇、明胶、蔗糖、大豆油、维生素E

服用方式:1粒/日,用少量水或奶溶解后服用

嘟妈评价:这款添加剂也是蛮多的,主要是为了片剂的成型。另外,还添加了氟化钠,比较适合缺氟地区的宝宝。目前我国很多处于高氟地区,所以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这款产品是无氟的维生素D片剂,除了氟化钠之外的辅料相同。

世界卫生组织.6-59月龄婴儿和儿童补充维生素A指南.

嘟嘟妈妈课堂:一站式帮您解决0-3岁育儿成长和早期教育各种问题。宝宝的衣食住行,一点一滴,我们统统都放在心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伊可新维生素ad吃到几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