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之父胡忠庆,他在枸杞科研领域最新成果应用有什么成果?

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别专利的任。 本文件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原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单位:宁夏农产品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宁夏枸杞产业发展中心、宁夏回族自治 区市场监督管理厅、宁夏标准化研究、宁夏农林科学枸杞科学研究所、宁夏品安全协会、宁夏医 科大学学、百瑞源枸杞股份有公司、中宁县枸杞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宁夏卿用枸杞有公司、宁 夏沃福百瑞生物品工程有公司 宁夏中宁枸杞产业发展股份有公司、宁夏早康枸杞股份有公司、 宁夏润德生物科技有任公司、玺庄园枸杞有公司、宁夏中杞枸杞易团有公司、宁夏全 枸杞供应股份有公司、中宁县杞枸杞木专业合作社、宁夏杞泰农业科技有公司、宁夏台 枸杞有公司、宁夏白尖枸杞实业有公司。 本文件主人:张、祁伟、张军、塔娜、安巍、春林、乔彩云、季瑞、唐建宁、王汉卿、 婕、张宏、王晓、单巧玲、张、思文、刘娟、胡忠庆、潘泰安 周佳奇、朱彦华、嘉、张 旭、占奎、文、朱忠、政、吕健、峰。 I DB 64/T 1764—2020 宁夏枸杞干果商品格等级 1 围 本文件定了宁夏枸杞干果商品格等级的术和定义、求、检、标志、包、和存。 本文件用于宁夏境内北纬36°45′~39°30′,东经105°16′~106°80′区域围内种植,并 经热干燥或自然干燥加工制成的宁夏枸杞干果商品格等级的划分。 2 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文中的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

枸杞子可以称得上是国民滋补品,但普通消费者甚至一些专业人士对于枸杞子的质量认识却存在误区或盲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梳理。

枸杞质量认识的10大误区

(1)颜色鲜亮的枸杞子是染色的吗?

枸杞子表面颜色鲜亮程度跟加工方法、储存条件有关,冻干或者烘干的枸杞子颜色相对红亮些,晒干的相对暗红一些,储存条件好,颜色也红亮一些,并不是染色导致的,其实枸杞子并不存在染色的情况。

(2)枸杞子熏硫的情况很多吗?

过去没有烘干设备的时候,枸杞子加工的时候有熏硫的。现在烘干技术比较成熟,熏硫的情况比较少了,但仍有个别熏硫的。熏硫的枸杞子颜色红亮鲜艳,闻起来有刺鼻的硫磺味,口感酸涩,比较容易鉴别。

(3)全国到处卖的宁夏枸杞都是真的吗?

宁夏产枸杞子只占全国总产量的不足15%,大量包装标示宁夏枸杞并不是宁夏产的。对于普通人来说,要区别不同产地的枸杞子难度是很大的,其实宁夏、甘肃、青海、内蒙产头茬、二茬枸杞子品质都不错。

(4)枸杞子结块是变质了吗?

枸杞子含糖量高,遇潮湿空气糖份渗出,就会粘连成块,抖一下就会散开,并不是变质了。但是如果结块严重,抖不散了,品质就不行了。

各个地方产的枸杞子都会粘连,甘肃靖远、宁夏中宁产的头茬枸杞子不易结块,青海、甘肃产颗粒较大的相对容易粘连、结块,密封严、放在阴凉的地方储存能一定程度避免粘连结块。

(5)上浮率高的枸杞子就是好枸杞吗?

根据我们对比,各地产头茬、二茬枸杞子上浮率都在95%以上,因此并不能以上浮率高低判断枸杞子品质。枸杞子泡茶上浮率主要跟种植的品种有关,宁杞7号和一部分老1号品种上浮率相对高一些,其他的都相差不大。

(6)枸杞子表面白霜是什么?

枸杞子的白霜是加工残留的食用碱或小苏打,枸杞子鲜果表面有一层蜡质层,食用碱或小苏打能够破坏这个蜡质层,让水分蒸发才能制干,这是枸杞子加工普遍采用的工艺。食用碱、小苏打都是可以食用的,不存在安全问题,可以放心吃。

(7)有白嘴的枸杞子就是好的?

所有的枸杞子从树上摘下来顶端都会留下白嘴,头茬、二茬及时采摘的枸杞子白嘴相对明显一些,宁夏中宁、甘肃靖远产枸杞子白嘴总体多一些。但枸杞子白嘴的多少与品质没有必然关联。

(8)枸杞子是越甜越好吗?

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枸杞子口感不同,道地中宁枸杞子口感是先甜后苦,青海、新疆产枸杞子口感相对较甜,枸杞子从药性讲上不应过度追求甜,适度甜最好。

(9)枸杞子是圆的好还长一些好?

枸杞子果形有长形和圆形,一般认为头茬、二茬采摘的枸杞子果形偏长,颗粒较大,品质较好。三茬四茬采摘的枸杞子偏圆,颗粒较小,品质相对差一些。

(10)枸杞子颗粒大越大越好吗?

同一个产地的枸杞子颗粒越大越好,一般头茬、二茬采摘的枸杞子颗粒相对较大,三茬、四茬颗粒较小。青海枸杞子普遍颗粒较大,中宁枸杞子反而颗粒没那么大,但不能说青海枸杞子就比中宁枸杞子好。

枸杞子产地分布较广,目前商品全部来源于栽培,有宁夏、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河北六大产区,各产区详细分布和产量如下:

宁夏是枸杞子的传统道地产区,主要集中在中卫市中宁县、沙坡头区、海原县;固原市;银川市贺兰县;石嘴山市惠农区、平罗县;吴忠市盐池县、同心县、红寺堡区、利通区等地,核心产区为中宁县,该区域产的枸杞称为“中宁枸杞”,为道地药材。

中宁县是全国最大的枸杞子加工、销售、育苗基地,全国各地产的枸杞子多在此进行二次加工、交易,再走向全国各地。

▲宁夏中宁枸杞子交易市场

青海枸杞种植始于20世纪60年代,近20年来种植面积迅速增加。

目前已经成为枸杞子产量最大的产区,种植区域以海西州的诺木洪农场、格尔木河东、河西农场、尕海镇、柯鲁柯镇、怀头他拉镇等地较为集中。

青海枸杞种植面积大,生态环境好,所产枸杞子粒大、味甜、含糖量高,但容易结块、变色、走油。

甘肃也是枸杞子的传统产区,主要分布在白银、酒泉、武威、金昌、张掖5市,其中白银市靖远县,武威市民勤县、古浪县,张掖市山丹县,酒泉市瓜州县、玉门市是主要产地,其中以靖远县产枸杞子品质最佳,接近中宁枸杞,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仅次于中宁枸杞。

新疆是枸杞子的小产区,主要种植于北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精河县、塔城地区乌苏市、沙湾县是当地种植较为集中的地区,除此以外还有阿克苏市、昌吉州奇台县及巴音郭楞州尉犁县周边也有种植。

新疆前几年种植面积大增,但不少地方种植枸杞子的目的是为了防风固沙,枸杞子采摘量较少,产量非常小。新疆枸杞子个小、粒圆、味甜腻,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弱。

内蒙古也是枸杞子的传统产区,产区基本为老树,扩种面积不大,产区逐步萎缩,仅乌拉特前旗先锋镇、杭锦后旗沙海镇有少量种植。

河北也有少量枸杞种植,产地集中在巨鹿县,巨鹿枸杞以低糖为特色,色红、味苦,商品称为“血杞”,主供出口韩国,市场流通量不大。

根据目前枸杞种植和产量看,宁夏、甘肃、青海是枸杞子的三大主产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

不同产区枸杞子质量参差不齐,宁夏中宁、甘肃靖远两地种植的枸杞以宁杞1号为主,所产的枸杞子粒长,饱满,不易结块,品质和价格均高于其他产区。青海德令哈市尕海镇、都兰县、格尔木河西农场的枸杞子品质最佳,甘肃玉门、瓜洲等地次之。

中宁地区种植的枸杞最早是由当地的野生品种驯化而来,在长期的种植过程中,经过不断选育和改良,栽培的品种也发生着变化。

20世纪50年代后期,秦国峰等人将中宁农家栽培的枸杞品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类与整理,选择大麻叶、小麻叶作为枸杞最佳品系,对农户的枸杞栽培技术进行总结和提升后向外地推广。

20世纪70年代以后,钟鉎元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大麻叶的群体中优选出 “宁杞1、2号”两个品系。

1992年“宁杞1号”作为优良品种,以无性繁殖技术为核心的一整套配套栽培技术为支撑,向全国推广,由于其具有综合的优异特性,宁杞1号逐步发展成为全国范围内的主要品种。

2001~2005年期间,钟鉎元又选育了宁杞3号、胡忠庆等人选育出了“宁杞4号”,直至首个雄性不育种质宁杞5号的出现,研究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个新的自交亲和突变优系宁杞7号。

2008年,宁杞7号开始应用,目前已经成为生产上应用前景最大的品系。

时至今日,枸杞子优良品种的选育仍在进行,优良的种质既继承了传统中宁枸杞优良的品质,又在经验基础上不断提升,从而保证了中宁枸杞子品质得以延续。

目前全国种植面积比较大的枸杞子主要是宁杞1号宁杞7号,二者在果粒大小和形状上有所差别。

宁杞1号是传统的中宁枸杞栽培品种,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宁杞1号枸杞鲜果呈纺锤形,两端钝尖,味先甜后微苦。相对宁杞7号,果粒偏小。

宁杞7号是近些年新发展种植的主要品种,产量较大。宁杞7号鲜果呈方圆形,先端钝圆,顶端稍尖,味甜。相对宁杞1号,果粒较大。

枸杞子商品以宁夏中宁所产品质最佳,为道地药材,称为中宁枸杞子。

枸杞生长喜光,喜凉爽气候,耐盐碱,怕水渍,耐肥,耐旱,耐寒,喜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

中宁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中部,地处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带,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黄河与发源六盘山的清水河在这里交汇,形成带状的冲积平原,中宁枸杞的核心种植区就在黄河两岸肥沃的带状冲积平原上。

这片地区土壤矿物质含量极为丰富,土壤肥沃,腐殖质多,土壤偏碱性,经过多年的耕作,熟化度高,形成了最适宜枸杞子生长的灌淤土和灰钙土,这是最适宜枸杞生长的土壤。

同时,黄河和清水河水质独特,水源充足,这是中宁地区枸杞种植得以发展的重要的原因。

中宁县地属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春暖迟,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9.9℃,年均日照时数2990小时,无霜期200~215天,年均降水量为202.1毫米,集中在6~8月,年蒸发量1947.1毫米,为年均降水量的9.6倍。

▲中宁枸杞在干旱的环境下生长

降雨量少,蒸发旺盛,空气干燥,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这些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枸杞的生长发育和果实营养成分的积累。

天下黄河富宁夏,优越的自然的自然环境是中宁枸杞子道地品质的保障。

中宁地区栽培枸杞的历史悠久,早期主要在黄河、清水河沿岸分散种植。

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宁安堡参将蔡英主持开发宁安堡新灌区,开挖柳青渠,修建了宁安堡城,这项工程促使屯区军民大力发展枸杞生产,此后宁安堡一直作为优质枸杞子的产地,列为贡品。

在长期的枸杞生产实践中,中宁人摸索出了一整套的品种选育、栽培管理、采收加工的方法。不但保证了当地枸杞子生产发展,还积极向全国推广。

目前枸杞种植重点是向有机、无公害方向发展,解决枸杞子农残、重金属超标问题,这也丰富了中宁枸杞作为道地药材的品质内涵。

枸杞子需要根据成熟度分批采摘,采摘期为每年6月中旬至10月中旬,通常将第一批采摘的枸杞子称为“头茬”,以后批次采摘的枸杞子依次称为“二茬”、“三茬”。

夏天采摘的枸杞称为夏果,秋天采收的果实称为秋果,对采收时机的把握是保持中宁枸杞品质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宁地区枸杞子每年6月15日左右开始采摘,枸杞子成熟后要及时采摘,采收过早或过迟,都会导致干燥后色泽不佳。

采摘时要轻摘、轻拿、轻放,用力过大容易损伤鲜果,产生油果,颜色发黑。

枸杞子鲜果采摘的时机很重要,对果实成熟度的把握尤其关键。

一般在果实色红整体偏硬时采摘最佳,既要保证成熟,又要避免成熟过度。

采摘过早,果实未成熟;采摘过晚,果实变软,容易产生油果。

中宁地区的人们充分认识到了枸杞子采收时机的重要性,他们会在最佳的采收期尽可能将每一粒成熟的枸杞子采摘下来,做到颗粒归仓。

这不仅需要丰富的经验,还需要付出极大的勤劳和汗水,这也是中宁枸杞道地品质的重要内涵之一。

加工环节对枸杞子品质有较大的影响,中宁地区丰富的枸杞子加工经验加上当地优良的气候条件,对中宁枸杞道地品质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采摘下来的枸杞子鲜果要及时干燥,传统的枸杞子干燥采用自然晒干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干燥周期较长,如遇阴雨天,还易引起霉烂。

现在加工多是把枸杞子鲜果“脱蜡”后再干燥,枸杞子表面有一层天然的蜡质层,脱蜡就是利用食用碱破除鲜果表面的蜡层,使果内水分易于散发,从而缩短干燥时间。

当前枸杞子干燥方式主要有晒干、烘干、冻干三种,中宁地区仍以晒干为主,烘干次之,冻干较少,晒干的枸杞子最能体现中宁枸杞的道地品质。

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加工,人们都需要紧密关注天气,中宁地区干燥少雨、空气湿度较低、日照时间长是枸杞子干燥的有利条件,只有天气的配合,人们才能做出品质最好的枸杞。

好的天气同样需要人的勤恳,枸杞子采摘下来之后,加工需片刻不停,一年的等待与付出,这几天收获的时间尤其珍贵,稍有懈怠,枸杞子品质就会下降,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

影响枸杞子品质的因素主要包括生长环境、栽培品种、采收时期、加工方式、储存条件等,不同时期枸杞子质量评价标准也有所不同。

根据传统的鉴别经验和市场流通的情况,枸杞子质量评价的维度主要包括大小、颜色、形状、肉质、口感等方面,认为道地药材中宁枸杞典型特征为长纺锤形、略方或扁,具四棱,表面暗红色,有纵皱纹且纹路顺直,基部有白色果柄痕(白嘴),肉质紧实,表面干爽不粘连,肉厚、籽少,味甜而后微苦。

但是枸杞子种植品种的变化、加工技术的改进、对农残重金属等安全性指标的需求使枸杞子的质量评价标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从农残、重金属指标上,枸杞子品质可以分为有机枸杞子、绿色枸杞子、无公害枸杞子、普通枸杞子,以有机、绿色、无公害枸杞子品质最佳。

从性状指标上,优质的枸杞子呈纺锤形或卵圆形,果形偏长,表面颜色鲜红色至暗红色,色泽均一,表面干爽、不粘连,肉厚、籽少,质地紧实、柔润,味甜或甜后微苦。品质较差的枸杞子则粒小、体圆、色黑、松泡、干枯、肉薄、籽多、味过甜、酸或苦。

影响枸杞子品质的因素主要包括生长环境、栽培品种、采收时期、加工方式、储存条件等,这些因素都会对枸杞子的大小、颜色、形状、肉质、口感产生影响。在市场流通中,枸杞子也常根据这些因素分成不同的商品规格。

枸杞是中国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有悠久的应用历史。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卜辞中就有关于”黍、稷、麦、稻、杞”等农作物丰欠的记载。

《诗经》中也有七篇关于枸杞的诗歌,如《小雅·北山》中有“陟彼北山,言采其杞”的诗句。

枸杞在中国种植历史悠久

早期的枸杞树是山川平原上的野生植物,人们何时开始将枸杞由野生驯化栽培,目前尚无准确的文献记载,但至少唐代以前枸杞就开始了人工种植,距今已有1400年以上。

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记载了4种枸杞的种植方法,郭橐驼《种树记》记录了枸杞扦插繁殖技术,陆龟蒙《杞菊赋》中称“春苗恣肥日,得以采撷之”。

宋代,吴怿《种艺必用》中介绍了枸杞种植法,元代官修农书《农桑辑要》指出3月可以进行苗木移栽。

明清时期,朱橚的《救荒本草》、俞宗本的《种树书》、方以智的《物理小识》、王象晋的《群芳谱》、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以及清朝政府官修的《授时通考》、蒲松龄的《农桑经》、张宗法的《三农纪》等著作中,都有种植枸杞的记载。

这些资料都表明我国枸杞子种植历史悠久,并且在不断总结和提高种植技术。

枸杞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但并非特指其果实,而是统指根、茎、叶、果实。此后逐步将不同部位分开使用,明代开始将枸杞子单列入药,此后果实就成为主要入药部位。

如《名医别录》记载枸杞“冬采根,春夏采叶,秋采茎实”,《本草经集注》记载“其叶可作羹”,《本草图经》记载“春生苗……俗呼为甜菜,根名地骨”,《本草蒙筌》记载“春生嫩苗,作茹爽口。秋结赤实,入药益人”。

《本草纲目》记载:今考《本经》止云枸杞,不指是根、茎、叶、子。《别录》乃增根大寒、子微寒字,似以枸杞为苗;甄氏《药性论》乃云枸杞甘、平,子、叶皆同,似以枸杞为根;寇氏《衍义》又以枸杞为梗皮,皆是臆说。按陶弘景言枸杞根实为服食家用。西河女子服枸杞法,根、茎、叶、花、实俱采用。则《本经》所列气味主治,盖通根、苗、花、实而言,初无分别也。后世以枸杞子为滋补药,地骨皮为退热药,始歧而二之。窃谓枸杞苗叶苦甘而气凉,根味甘淡气寒,子味甘气平。气味既殊,则功用当别。此后人发前人未到之处者也。清代本草典籍均单列“枸杞子”之名入药。

现在,枸杞主要以果实、根皮入药,叶用于制茶,果实名枸杞子,主要采摘的家种的宁夏枸杞;根名地骨皮,多采挖野生枸杞根入药;制茶则采专用于采叶的枸杞树。

本草典籍记载的枸杞子产地主要河北、江苏、甘肃、陕西、宁夏、四川等地。。早期记载以常山为道地,后则处处有之。如《名医别录》记载“生常山平泽及诸丘陵阪岸”,即今之河北。《本草经集注》记载“今出堂邑”,即今江苏。明代以后本草典籍关于产地记载集中于陕西、甘州、茂州等地,清代,本草记载以甘州甘州产者为上,即今宁夏、甘肃。

《神农本草经》:生平泽。

《名医别录》:生常山平泽及诸丘陵阪岸。

《本草经集注》:今出堂邑,而石头烽火楼下最多。

《本草图经》:今处处有之。

《本草品汇精要》:道地陕西甘州、茂州

《本草蒙筌》:近道田侧俱有,甘、肃州(并属陕西)者独佳。

《本草纲目》:古者枸杞、地骨取常山者为上,其他丘陵阪岸者皆可用。后世惟取陕西者良,而又以甘州者为绝品。今陕之兰州、灵州、九原以西枸杞,并是大树,其叶厚根粗。河西及甘州者,其子圆如樱桃,暴干紧小少核,干亦红润甘美,味如葡萄,可作果食,异于他处者。

《本草原始》:古以常山者为上,今以甘州者为佳。

《本草崇原》:今处处有之,以陕西甘州者为胜。

《本草备要》:以甘州所产、红润少核者良。

《本草从新》:以甘州所产。红润少核者佳。

《本草求真》:出甘州红润少核者良。

《药笼小品》:产甘州为上。

《本草述钩元》:河西及甘州者。其子圆如樱桃。入药以河西者为上。

《增订伪药条辨》:枸杞子,陕西潼关长城边出者,肉厚糯润,紫红色,颗粒粗长,味甘者为佳。宁夏产者,颗大色红有蒂,略次。东北关外行之。甘肃镇番长城边出者,粒细红圆活,味亦甘,此货过霉天即变黑,甚难久藏,略次。他如闽、浙及各地所产者,旧地皆曰土杞子,粒小,味甘淡兼苦, 肉薄性微凉,不入补益药,为最次。

▲上下滑动查看部分本草典籍记载

早期本草典籍对枸杞原植物的形态描述较少,仅从名字和生境难以确定原植物。宋代《本草图经》记载“其茎干高三、五尺,作丛;六月、七月生小红紫花;随便结红实,形微长如枣核”,这些描述与现在枸杞属植物相符,但不能确定是哪种枸杞。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今陕之兰州、灵州、九原以西枸杞,并是大树,其叶厚根粗。河西及甘州者,其子圆如樱桃,暴干紧小少核,干亦红润甘美,味如葡萄,可作果食,异于他处者。”产地及果实形态今之枸杞相符。

通过本草记载的枸杞原植物即药材的形态,难以准确判断枸杞品种,但通过对古今产地与品种分布推断,古代入药之枸杞并非一种,包括北方枸杞、宁夏枸杞等品种。

明代以后枸杞入药多用果实,产地以“甘州”者佳,味甘美,可以大致判断其原植物为宁夏枸杞。

目前,枸杞栽培品种主要是宁夏枸杞,河北种植有少量北方枸杞,新疆有少量种植新疆枸杞。

古代本草典籍中无宁夏或中宁枸杞的记载,较多见者为“甘州”枸杞。考元初以甘州置甘肃路,不久即改为甘州路,后改宁夏行省为甘肃行省,迁甘州路。宁夏在明代时属陕西省,清改宁夏府属甘肃省,民国初设甘边宁夏护军使,后置宁夏省。建国后并入甘肃省,后又分设宁夏回族自治区至今。据此考证,则明代以来本草典籍记载的“甘州”枸杞,可能就是指宁夏枸杞。

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宁安堡参将蔡英主持开发宁安堡新灌区,开挖柳青渠,修建了宁安堡城,这项工程促使屯区军民大力发展枸杞生产。明代《弘治宁夏新志》有枸杞子作为贡品的记载,说明当时宁夏已盛产枸杞,且品质优良。

清乾隆十二年(1755年)汪绎辰的《银川小志》记载:“枸杞,宁安堡产者佳,红大肉厚,家家种植”。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知县黄恩锡在《中卫县志》的枸杞项下写道:“宁安一带家种杞园,各省入药甘枸杞皆宁产也”。并写下诗句《竹枝词》一首,盛赞枸杞的名贵及其影响。

此后宁安堡一直作为优质枸杞子的产地,并逐步发展成为枸杞子核心道地产区。

目前,枸杞子大规模标准化的种植基地快速发展,持续探索枸杞子新的生产技术,尤其是有机、无公害栽培技术,对解决枸杞子农残、重金属残留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

也欢迎大家转发到朋友圈

自然状态下,枸杞基部萌蘖强、多干丛生、冠高3到4米呈灌木状;花芽分化有异于大多数果树,花芽主要为腋芽,无需上年孕育,可以在当年修剪后所发新枝的叶腋形成花芽,一个单花的花芽自开始分化到完成约需16天左右,再经45天左右可变为一个成熟果实;萌芽率可达70%左右、成枝力率6%,当年生枝可在一年里连续抽生2到3次,易造成枝条密生,交叉、重叠,内膛空虚,树势衰弱,不便于果实采收和病虫害防治;潜伏芽萌发率高,易在主干、主枝、大型侧枝等距离树干中心较近的部位及树冠上部的较大枝组上萌发徒长枝,破坏生长与结实之间的关系平衡,造成上强下弱。

为便于采摘、适应人工栽培条件下的矮化密植的集约化生产模式,枸杞树必须保持单主干、冠面高度不超过1.6米,冠幅不超过1.5米,结果枝组分布均匀的树体结构。整形修剪是枸杞栽培上的一项重要措施。它通过整形使树体具有牢固的树冠骨架和合理的冠型结构,为以后的生长结果和更做管理打好基础。

在其它农业技术措施(土肥水、病虫防治、花果管理等)基础上,因时、因地、因材(树种、品种),通过整形与修剪,利用其花芽分化等生长特性,控制发枝时间、数量与发枝部位,合理运用整形修剪技术,可以调节和控制诸如“生长与结果、生长结果与衰老更新、地上与地下、产量和质量、个体与群体,树体与环境(光、温、湿、通风、微域小气候等)”这些生长发育过程中矛盾和问题的发生。

第一节 枸杞整形修剪的历史和发展

枸杞的整形修剪技术,随着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而革新。一种好的整形技术和树形的评价,不能离开特定的历史条件。

600年人工驯化栽培历史中,通过整形修剪,枸杞树先由灌木转变为1925年冯玉祥描述的“树高一两丈,矮的也有五六尺”小乔木,1960年之后随着枸杞研究的有序开展,科技人员对已有经验进行了归纳,80年代以前,枸杞种苗以实生苗或根蘖苗为主,这两类种苗通常需要多级剪截、形成多级次的枝组之后,2~3龄时进入初果期,多级次枝组、主高2米以,冠幅3米的“三层楼”作为经典树形,在枸杞主产区中宁进行推广;80年代后,随着短枝型、耐肥水品种“宁杞1号”的出现和矮化密植技术的兴起,枸杞树高度逐步变为现今的1.4~1.6米,冠幅1.5~2米;银川地区为了顺应1×3米机耕园建园方式的需要,一改以往以株为单位的整形理念,强调“行”为单位的群体修剪效应;中宁地区为顺应1×2米的手工密植园,提出了纺缍形,园柱形;固原地区形成了重剪截、当年生枝为主要结果单位的自然半圆形;惠农在开心型的基础上通过成龄树的整形修剪,形成了适宜多风地区前期开心型后期变则主干型的树体结构。



图2摄于中宁万亩观光园

图3 摄于中宁铁渠严进忠,示树冠由3层向2层、由高向矮的转变

整形修剪的目的是培养丰产优质的树体结构和群体结构,结构也就是组成及组成部分之间的配置关系及所表现的生产能力。在长期的栽培实践中广大茨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为“没有不丰产的树形,只有不丰产的结构”,说明整什么样的树形,只要结构合理,就能丰产。茨农认为丰产茨园的基本条件必须是“树满园,枝满冠”,形象的描述了丰产群体结构和树体结构的特征,说明了丰产结构必须有充足的枝量,这是丰产的基础。

整形修剪不仅是对个体的整形,还包括对群体结构的调整和配置。群体由个体组成,有自己的特性和发展规律,随着矮化密植程度的提高,群体特性更加重要。笔者认为现有的枸杞整形修剪技术体系过多的强调单株而不重群体,如何将群体这一观念贯穿到整形修剪中,是今后整形修剪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

(一)群体结构的构成要素

主要包括:栽植密度、植株整齐度、覆盖率、亩冠积、叶面积系数、亩枝量、枝类组成、花枝率、确形角等。

果树群体构成要素相关简图(辛培刚 1993)



各个构成要素对群体结构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我们不对每一个因素进行分析,这里只分析群体结构的最终效果,已明确合理群体结构应具备的特征。

1.群体结构的形成动态

群体结构随着生命周期和年龄周期的变化而呈现动态变化,合理的动态有利于发挥最大的生产效能。

从生命周期来看,幼龄茨园植株间隙大,光能利用率低,以宁杞1、4号为代表的品系生殖生长势强,结果早,此期修剪的主要目的是重剪截、多留枝,迅速扩大树冠,增加枝量、覆盖率和叶面积系数,促进枝类转化,迅速建成丰产的群体结构。成龄阶段重点是精细修剪,稳定结构,控制树高、冠径,保证行间适当的间隔和合理的覆盖率,稳定枝类组成和花果留量,适时更新,维持较长的盛果期年限。

从年周期来看,枸杞在一年内随着叶片的增长和脱落,群体结构发生变化。随着枝梢和叶片的生长,叶幕形成,群体的截光量加大。枸杞优质生产的截光量60%左右为宜。叶幕形成越早越好,当叶幕达到最佳效果以后,要加强夏剪,调节光照,保持叶幕稳定。

叶幕形成与中短枝比例和停止生长的早晚密切相关,因此,通过合理修剪,增加中短枝比例,促进营养积累和中短枝提早停长,意义重大。在枸杞的整形修剪中,胡忠庆最早在枸杞的树体管理中引入了“叶幕”这一概念,并提出了叶幕层厚度会对果品品质,但在目前缺乏相关性研究。

2.营养面积利用率(树冠覆盖率)

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营养面积(栽培面积)之比为“营养面积利用率”。适宜的营养面积利用率是丰产、优质的基础。但是过高,相邻植株互相遮阴,通风透光不良,降低产量和品质。营养面积利用率的高低与树冠间隔、邻树交接率以及确形角有关,利用率低则树冠间隔大,邻树交接率低(幼树期);利用率过高,树冠间隔小,邻树交接多(盛果期应控制)。盛果期丰产优质园应保证行间树冠枝头80-150cm的间距,株间交接率小于10%。

中宁地区的可变株行距是一种可以有效提高幼树期营养面积,提高土地有效覆盖率的手段,幼树期加倍密植,成龄后逐步间挖,从改变群体结构的角度讲也可以认为是“整形”,从群体的角度出发,中宁地区的丰产茨园产量高达500㎏,远高于银川地区丰产茨园的350㎏,绝不是简单的亩株数增加,成龄时中宁地区的丰产茨园株行距大多为1.5m×2m,亩栽植222株,银川地区采用1.0m×3m亩栽植也是222株,两者的亩株数是一致的,产量之间的差距主要源于营养面积利用率,银川的机械耕作模式营养面积利用率约为60%左右,远低于中宁的80%,相对而言机械耕作是以牺牲土地利用效率为代价的。从群体的角度而言目前幼树期果粒显著大于成龄树,不可简单的将其归结为树龄小,而是应为幼树期有着较为合理的群体结构。

3.在任意冠间距条件下,一行树冠顶部与其相邻行树冠基部连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被称之为确形角。



确形角与冠高、冠径、冠间距、冠型有关,进而与覆盖率有关。可作为检定营养面积利用率和群体遮荫状况的指标。为保证直射光照射时间,必须考虑太阳高度角(纬度),纬度高,确形角可小,在西北地区确形角49°左右为宜。在一个地区,确形角是不变的,可通过冠高、冠径、冠间距、冠型调节。

构成群体的植株类型和整齐度决定着产量和质量水平,“树满园”就是对园貌整齐度的最直观描述。

在树冠完整的枸杞园中,可以用干周变异系系数(CV)作为整齐度的指标,优质丰产枸杞园CV在10%以内。在一个果园中,缺株、劣株多,CV大。

(四)单位面积总枝量与枝类比

单位面积总枝量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一年生枝的总量,常用亩枝量、公顷枝量表示。是反映群体生产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枝量不足,树体容易旺长,树势不稳定,产量低。枝量过多,树体养分分散,生长势弱,通透性差,果实品质差。合理的总枝量可维持树势健壮,稳定树势,丰产优质盛果期枸杞20㎝以上当年生果枝量4~6万个为宜。产量在350-500kg亩。

(五)单位面积的总叶量和叶面系数(LAI)

不连续树冠果园遮荫有树间遮荫和树冠遮荫两种。树冠自身遮荫随树冠体积(叶幕厚度增加)增加而增加;树间遮荫与树冠间隔和太阳高度角有关。

在一定覆盖率的前提下,LAI反应了叶幕自身遮荫状况。的研究结果,认为枸杞LAI以4.1~4.4为宜,大冠型茨园大些,矮化小冠形宜小,叶幕层厚度宜在8m以下。

(六)单位面积花果数量

产量=花量×坐果率×平均单果重。

对于同一个品种,其优质果的单果重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在适宜枝量的前提下,保证适宜的花枝率和适宜的坐果率,即可实现优质丰产。

单位面积上的花枝率和花果数量的适宜范围,因树种、品种、树龄以及栽培管理水平而不同。枸杞原则要求花枝率在90%以上,坐果率60%以上即具备丰产条件。

枸杞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整形修剪主要针对的上部,近年来也提出了根系修剪问题。

树冠:中心干、主枝、侧枝和枝组,中心干、主枝、侧枝构成树冠的骨架,称为骨干枝。果树树体以及各组成部分的大小,形状,结构,间隔等,都影响树体和群体的光能利用和生产效率,因此,分析树体结构,对指导整形修剪有重要意义。

地面至第一层主枝之间的树干部分。枸杞干高一般40~80cm。干高对树体影响很大。

高干:根、冠间距大,树冠成形晚,体积小干的无效消耗增多,易上强,便于地下管理,下部通透性好。

矮干:成形快,冠体积大,生长势强,早期丰产,易下强,便于树冠管理,不利于地下管理,结果易下垂托地,通风不良,下部难以生产优质果。

干高的确定应具体分析:

树种品种:干性强,树性直立,枝条硬,干可以矮些;树形开张,枝条软垂的,干宜高些。

栽植密度及整形方式:稀植大冠宜矮,矮化密植宜高,疏散分层形宜矮,开心形、纺锤形宜高,三挺身形宜矮。

主枝角度:角度大,干宜高;角度小,宜矮。

(1)树冠体积 由冠高、冠径决定。树高冠大(大冠),可充分利用空间,立体结果,经济寿命长,适应性、抗性较强,但成形慢,早期光能和土地利用率低,结果晚,早期产量低,树冠形成后分枝级次多,枝干增多,运输距离大,无效消耗多,管理不便,同时无效空间增大,采摘困难。

(2)冠高、冠径和间隔

主要影响光能利用和劳动效率。

机械化程度高,行间树冠间隔宜大,以方便管理为宜

从光能利用来看,主要考虑树冠基部光照条件,在生长季能得到满足。在夏季每天树冠下部应保证3~3.5小时的直射光,枸杞花芽分化,至少需要约40%的日光辐射,树冠投影面积内有15~25%左右的光斑(光投影面积),花脸状筛网状。

确形角是衡量树冠(群体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

在西北地区,确形角49°左右,一般间隔1.2~1.5m,冠高不超过行距的2/3。冠高与冠径密其相关,冠高,则冠径宜小,如纺锤形、圆柱形;冠矮,则冠径宜大,如半圆型,开心形。

目前枸杞的树形以“自然型”为主,不论何种耕作方式均在修剪的原则上提倡 “树冠圆满”,自然形多用于大冠,无效空间较大,产量高,但品质较差;“水平形”光照好,但产量低。可否在生产中使用群体有效体积、树冠有效面积大,操作方便,产量高,品质好,适宜于密植的“扁平形”树冠有待于探讨。

(4)树冠结构和叶幕配置

枸杞讲究树冠分层,单位枝群(呈园锥形)叶片立体分布,形成立体叶幕则光能利用率高。枸杞则以单层叶幕为宜,内部的枝条坐果率低品质差,采摘困难,树膛一定要空。

3.中心干:中心干又称中心(央)领干,有无与树形,树种品种特性有关,中心干有直线延伸和弯曲延伸两种类型。有中干的树形主枝与中心干结合牢固,主枝可上下分层或错落排布,保持明显主从关系,有利于体结果和提高光能利用。但有中心干的大冠树形易出现上强下弱,下部通风透光不良影响产量和品质,在南梁农场技术人员“朱华明”在生产上采取中心干的弯曲延伸,极好的平衡上下生长势有效地抑制了上强下弱的经验很值得借鉴。

4.骨干枝(数目和级次)

骨干枝构成树冠的骨架,担负着树冠扩大,水分,养分运输和负栽果实的任务。

骨干枝为非生产性枝条,因此在能占满空间的条件下,骨干枝越少越好,级次越低越好,一般中大型树冠,骨干枝可多些,分枝级次高些,如流散分层形主枝5-7个,侧枝13-15个,2级以上。小型树冠骨干枝可少些,自由纺缍形,小主枝8-12个,分枝级次1级。或枝力弱的品种骨干枝宜多些,以占满空间,否则易少些。幼树期宜多些,成树宜少些。骨干枝延伸,同样存在直线,弯曲两种。

直延伸:树冠扩大快,生长旺,树势不易衰,但开张角度小时易前强后弱,中下部易光秃。

弯曲延伸:先端易衰,延长慢,距离短,不易出现后部光秃易于更新,易出现大侧枝如把门侧,结合角度更好。

骨干枝角度直接影响到树冠内光线分布,影响到骨架的坚固性,结果早喷,产量高低,品质好坏,是整形的关键环节之一。

角度过小则树冠郁闭,光照不良,树体长势不稳,成花难,产量低,无效区大,易造成内膛光秃,结果表面化。角度过小,负重力小,易劈裂易成花早些产量高。角度过大,树冠开张,冠内光线好,但生长优势转为背上,先端易衰老。生产中常依靠角度调整树冠大小控冠,平衡生长势。

6.尖削度:指枝条基部的光端粗度变化,可用粗度差长度比值表示。

骨干枝尖削度适宜则骨架牢固,尖削度小,则骨干枝坚硬度差,果实负载能力小,结果后易下垂,尖削度过大,则易出现后强前弱,下强上弱现象。

骨干枝上分枝强弱、多少、影响尖销度,分枝大而多。则尖削度大,分枝大而集中,会形成掐脖。大中形树冠,为保持较大尖削度需年年对骨干枝延长枝短截,促生分枝,保持适当配置侧枝间隔。密植小冠型为防止尖削度过大,则缓放,且分散发枝并疏除过大分枝。

7.从层分明与树势均衡:

从层分明即各级分枝之间必须保持良好的主从关系,一般要求是中心干强于主枝,主强于侧,侧强于枝组。只有从层分明才能保持结构牢固,树势稳定均衡。

从层关系通常用着生枝粗度(直径)着生母枝直径比值表示,一般应小于0.6,结构才牢固,稳定,否则易从层不分明,二龙并行,哥俩好,多头并进,“单主干双主枝半圆形两层半”不分主从的这一提法的合理性有待与探讨。

疏散分层形成骨干枝0.5-0.6,自由纺缍形3/1-2/1。细纺缍可更小。

树势均衡是指各级骨干枝势力之间保持相对平衡,同级骨干枝之间生长势相近,疏散分层形,同层主枝一致,不同层有强弱之分。

8.辅养枝保留能构促进全树生长,起到平衡树势,增加树冠有效容积,早形成早丰产的作用。枸杞的辅养枝主要是指树冠未成形前时所留的一些背上枝摘心后形成的结果枝组,它们不在以后的树体骨架中予以保留,但在当年予以保留。由于枸杞的矮化密植要求幼树期辅与主很难区分。例如,通常一龄时的枝组进入二三龄后通常会被剔除,2层永久树冠间的枝组在二层树冠培养完成后也会被剔除;为确保成龄后的树势,秋季即便是不采果也要确保树势强健,所留枝条除为满足下一年留枝需要外,辅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目的。

9.枝组(单位枝枝群结果枝组)

枝组是着生在骨干枝上的基本结果单位。由两个以上的结果枝和营养枝组成。按大小(分枝数和枝轴长短)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

小型:2-5个分枝,枝轴15厘米左右,分枝少,便于管理,便于培养结果早,寿命短占据30厘米以内空间。

中型:6-15个分枝,枝轴15-30厘米,分枝多寿命长,占据30~60厘米以内空间。。

大型:15个以上,30厘米以上,成型慢结果晚。寿命长连续结果力强,60厘米以上空间。

各种类型结果枝组生长结果能力不同,在树体丰产中所起的作用也有差异。

(1)先放后缩,可培养小型枝组,密植栽培应用较多。

(2)先截后放,可培养大中型枝组,大冠稀植栽培应用较多。

(3)以截为主,连续短截可培养中小型枝组,适宜于中等密度的栽培。

小型枝组分枝数和有效结果枝数有较少,有不易更新的缺点,但在枸杞树上可以增加其数量多,占空间少,能填补树冠中小空间和保持通逶性良好。

中型枝组分枝较多,有效结果数量也多,生长健旺,产量高连续结果能力强。

大型枝组分枝数量多,有填补树冠大空间和连续结果的优点但大枝组枝条稀疏,有效结果枝数量少,产量较低。

由此可以看出各类枝组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合理配备是树体丰产产重要基础,据烟台调查,中冠型丰产苹果树大型枝组占10%左右,结果量占20-30%,中型枝组占20-30%,结果量40%左右,小型枝组占60-70,结果占30-40%大中小比例为1:3:6。

矮密树中小型比例更高,

按枝组在骨干枝上着生位置分为背上,两侧,背下,枝组背下枝组生长势缓和,易控制,结果早,但寿命短易早更新。背上枝组生长势强,难控制,结果晚,但寿命长,应以小为主两侧枝组介于中间,宜多培养,并以中型枝组为主。

结果枝组的分布应本着里多外少,下多上少,前小后大,上小,下大,上下少两侧多的原则,合理配置。盛果期树修剪重点是枝组的更新,复壮,枝组培养方法:先放后缩,连续短截。

10、枝量,枝类与花枝率。

充足的枝量是树体健壮,稳定的条件,又是成花丰产的基础,据对丰产枸杞树的调查,冠径1.4-1.6米单株枝量应在500左右。

在单株枝量适宜的条件下,枝类比也很重要,长中短枝比例,一般宁杞1号丰产树30~50㎝短枝应占50%,15~50㎝应占总枝量的70%以上。枝条的长短出取决于枝组的级次,还要取决于品种与肥水条件,原则上枸杞的枝条越长果粒越大。

从上述分析基本上结出了一个当前丰产枸杞的树体要低干,小冠,叶幕成层,骨干枝少,级次低,分类合理,枝组配备合理。

受品种、树龄、立地条件等的影响,树体大小、枝条着生部位以及长短各不相同,因此在培养树形的过程中,切勿一味地追求某种固定树形,要因枝修剪,随树造型,本着培养巩固充实树形,早产、丰产、稳产为目的,按照“打横不打顺,清膛抽串条,密处行疏剪,缺空留油条,短截着地枝,旧梢换新梢”的方法,完成冠层结果枝更新,控制冠顶优势,调整生长与结果的关系。

由于树种、品种、砧木、树龄、树势及立地条件的差异,即使在同一园片内,单株间生长状况也不相同,因此在整形修剪时,既要有树型的要求,又要根据单株的生长状况,灵活掌握,随枝就势,因势利导,诱导成形,以免造成修剪过重,延迟结果。枸杞的品系中有些一年生枝花果量很大,每眼花果树在2个以上,适度保留和长放一年生枝一是可以获得当年的早期产量,二是可以实现以果压树,舒缓树势的作用,但对于白花、宁杞3号、这样一些一年生枝花量很小的品系,就要以疏截为主要修剪方法,宁杞3号以当年生的二次枝为主要花果单位、0207以当年生的一次枝为主要结果单位因此,0207截的应该重一些、选留枝条要粗壮一些,宁杞3号要适度长放一些、选留枝条要细弱一些。

2.统筹兼顾,长远规划

在整形修剪时要兼顾树体的生长与结果,既要有长计划,又要有短安排。幼树期要整好形,又要有利于早结果,生长结果两不误。片面强调整形,不利于提高早期效益;只顾眼前利益,片面强调早丰产,会造成结构不良,不利于后期产量的提高。对于盛果期树,也要兼顾生长与结果,做到结果适量,防止早衰。

3.以轻为主,轻重结合

尽可能减少修剪量,减轻修剪对果树整体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幼树,适当轻剪,有利于扩大树冠,增加枝量,缓和树势,达到早结果、早丰产的目的。但是修剪量过轻,会减少分枝和长枝比例,不利于整形,骨干枝不牢固。

4.平衡树势,从属分明

保持各级骨干枝及同级间生长势的均衡,做到树势均衡,从属分明,才能建成稳定的结构,为丰产、优质打下基础。

修剪必须依据果树的生长结果特性、自然条件和经济要求,栽培管理水平而定,不能千篇一律,生搬硬套,否则达不到修剪的目的。

1. 成花特性与耐剪性

a.可当年完成花器官分化并结实、耐修剪 枸杞具有当年生枝结果的混合芽特性,在新梢可能发育的条件下,花器的分化可以持续不断的进行,在新梢上都可以形成花芽,如果条件容许,60天之后就可以成为成熟果实。这一成花特性决定了枸杞修剪有异于大多数果树,基本可以不考虑修剪对全年花量的影响,但由于二年生枝果熟期可以较一年生枝提前10~15天,出于全年均衡丰产的需要,必须对二年生枝的去留、及留多留少进行确定。

b.花芽为腋花芽,但二年生枝成花多少因品系而异 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枸杞的当年生新枝上的花芽是当年形成,属腋生花芽,并认为二年生枝上的花芽也是当年形成的,属腋花芽。但多年观察表明,枸杞的当年生枝成花习性相近,但枸杞二年生枝春季成花与否随品种而异有相当大的差别,部分品系二年生枝花量极小,每眼花果数不到0.1个,如宁杞3号,白花,圆果,0616、0207, 0901等品系,部分品系连续多年二年生枝花量极大,每眼花果数超过2个,如宁杞1号、宁杞2号、宁杞4号,按照二年生枝春季成花量的多少,宁夏枸杞完全可以分为两个类群。

如果二年生枝春季形成的花芽属同一性质,都是腋花芽,品系间春季成花特性为什么存在如此大的差异,二年生枝上的花芽到底是腋生花芽还顶腋生花芽,这一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予以探讨。出于成花习性的差异,对于二年生枝花芽极少的种类应该采取重剪截为主的修剪方式,促发一年生枝早发,壮发,以实现当年生只花果期的有效提前。但对于二年生枝花量大的品系,则可以采取适度留枝长放,以花压势、提早结果。

树冠上部枝条的先端和垂直位置较高的枝芽,其生长势最强,下部的枝芽生长势依次减弱,这种现象称为顶端优势。枝条着生的角度常影响顶端优势的程度,一般枝条直立、角度小时,顶端优势明显,前后生长势差异较大;角度开张的枝条,顶端优势一般不明显,萌发的枝多且先端生长势缓和。利用顶端优势,可以解释一些技芽生长势强弱的原因和修剪反应,并依据其一般规律,通过修剪技术来控制和调节枝.芽的生长势。例如,要维持中心干健壮和较强的生长势,应选择直立的枝条作为延长枝;为了加强弱枝的生长势,可抬高该枝的角度,在壮枝、壮芽处回缩,从而促进其生长;在控制枝条旺长以延缓其生长势时,可压低枝、芽空间位置,或加大枝条的开张角度。

对顶端优势控制不力,就会使树体旺长.上强下弱。若不很好控制,易抱头生长,上强下弱。下部小枝易早衰,即形成“光腿”枝。因此,在修剪中,要注意及时控制竞争开张骨干枝的角度,压平辅养枝,用短截一年生枝并结合去强留弱的方法培养枝组。

在角度大的枝条上,先端优势有时表现为背上优势。因此,在压平辅养枝时,易成弓背状,并在中部背上发生大量的直立旺枝。其背上优势就很明显,易发生大量旺枝,但外围枝生长不理想。

枝条上萌发的芽占总芽数的百分率,称萌芽率,它表示枝条上芽的萌发能力,影响枝量增加速度和结果的早晚。品种不同,其萌芽、成枝能力各有不同,因此在整形修剪过程中应有所区别。如宁杞3号枝条生长量较大,萌枝力强,宜轻剪少截多甩放。另外,不同枝条类型,萌芽率表现也不同,徒长枝的萌芽率低于长枝,而长枝又低于中枝。不同类型的枝条其生长势和结果性状也各不相同,应作不同的处理:如着生在植株主干、根颈、主枝上的直立向上的徒长枝本枝不结果,只作为选留主干、主枝或补形之用,一般在修剪中是剪除对象;着生在树冠中、下部的侧枝上弧垂或斜垂的结果枝是形成树冠和产果量的主要枝条,应多保留;着生在树冠中、上部的粗侧枝上,斜生、平展或直立的中间枝在整形修剪时于枝长的2/3或1/2处短截,可当年萌发结果枝,一般作为增加结果枝组或果枝更新时留用;针刺枝虽然能结果,因长有针刺,给修剪和采果带来不便,在修剪时多被剪除。

枝条抽生长枝的数量,表示其成枝的能力,抽生长枝多的,称为“成枝力强”,反之为弱。成枝力强弱对树冠的形成快慢和结果早晚有很大影响,一般成枝力强的树种、品种容易整形,但结果稍晚,如宁杞3号、5号;成枝力弱的树种、品种,年生长量较小,生长势比较缓和,成花、结果较早,但选择、培养骨干枝比较困难,如0106。成枝力的强弱,因树种品种的特性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是整形修剪技术的重要依据。成枝力强的,长枝比例大,树冠容易因枝量过多而引起通风透光不良,内部结果少、产量低;修剪时要注意多疏剪,少短截,少留骨干枝。成枝力弱的品种,长枝比例小,不易培养骨干枝,短截枝的数量应较多,剪截程度亦应稍重;成枝力还与树龄、树势有密切关系,因而肥水管理和土壤肥力水乎也影响成枝力的强弱。一般过旺树成枝力强,仅用修剪来调节比较困难,要通过控水、控氮肥来解决。

3.树冠与根系之间的生长发育关系

地上部分的枝叶与地下部分根系的生长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地上部的大枝与地下部的大根相互关联,互相供给营养,互相依存。在桃树上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各条侧根分别吸收不同颜色的溶液,结果这些溶液不会在树干中混合,而是分别通过树干到达根与枝的对应的树枝,强旺枝可以从几条根中吸收色素溶液,弱枝只从一个弱小的根系中吸收色素,可见枝的生长需要地下特定部位根系供给营养,当然根系也依赖和其联系的枝叶的同化产物生长。所以地上部分枝梢的修剪反应与根系有直接的关系。

从根系与树冠的联系这一点出发,夏季和冬季疏除徒长枝对地上部有不同的影响。冬季修剪时,徒长枝的同化产物已经绝大部分到达了根系中,到了春末,运往地上对应部位的徒长枝被剪除了,养分没了去处,就会促进隐芽与潜伏芽萌发形成新的徒长枝,进行疏除会浪费大量的树体养分,不进行疏除树冠中下部的弱枝就会被其抢夺走对应供应养分的根系,最终被抽干。而夏季疏除徒长枝,其不能产生光合产物向下运输,地上地下部分就容易实现平衡。

修剪过重枝叶量少,合成营养减少影响根系生长,导致树体过于矮小,过多的保留一年生果枝,任其在一年的前期里大量开花结实,阻止光合产物向根系的运输,根系生长受抑制,也会反过来影响地上部分的枝叶生长,幼树期适度控制结实量的目的就在于可以有更多的光合产物向根系的运输。

树体生长旺,不易形成花芽是由于根系强旺促使枝叶的狂长,因及时摘心,促发侧枝缓和其营养生长势,结合氮素营养和水分控制可更为有效。地上部分的修剪应适度控制和平衡不同时期的结果量,促发当年生新枝制造更多的光合面积使其周年结实。

4.依据果树的年龄时期和做到适时修剪。

不同树龄:如幼树期幼龄树营养生长、离心生长旺盛,就要顺应这一特点轻剪缓放,应以培养树形为主,适量结果,迅速扩大树冠;成龄树主要是均衡树体各部分养分,平衡树势为主,轻重结合、精细修剪调整营养和结果之间的矛盾;而更新期营养生长弱则要适时更新多壮,衰老、病弱树,枝条少,为恢复树势,可进行必要的重短截,促发新枝。

不同物候期:在这一年中,不同的物候期修剪的方法程度也有新区别。如花期,幼果期要进行疏除徒长枝以达到保花保果,花芽分化期要促进花芽分化等。枸杞全年可随时开展整形修剪工作。随季节不同和生长发育的需要,各阶段的整形修剪工作重点有所不同。2-3月植株冬季休眠期,主要以整形和调整冠层结果枝为主;4月春季萌芽后,要及时进行抹芽、剪干枝;夏季5-7月以剪除徒长枝、短截中间枝、摘心二次枝、调整生长于结果关系,达到通分透光,促发秋梢结秋果;秋季9-10月,剪除徒长枝,减少养份消耗,防止冬季枝条抽干。

5.依据自然条件及栽培技术措施

因地制宜。同一品种在不同自然条件和栽培措施下,应采取不同的修剪方法,如栽在土质较差的地上的,生长势往往较弱,很难长成大冠树,因此要整成小冠形。适度重剪少留枝,多短截回缩。角度开张,肥水条件好的要轻剪密留,少截多放。对于栽掊技术较好的采用密植栽培的树则要按照密植树进行修剪,即因密度修剪。

6.依据经济要求和机械化程度:对于经济条件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果园要简化修剪,主要利用疏枝,开角等措施,要控制树高和冠幅,以便于机械作业(喷药,采收,除草等)。

7.依据树势和修剪反应。

“读树”修剪,看树势和修剪反应确定修剪手法和程度。实质就是生长发育规律前面几条的都包括,这里提出来是要提起重视。

二、修剪的作用:果树整形修剪的作用就是根据果树的生长结果习性,培养适合一定栽植方法的早果丰产,稳产,长寿的树体结构,和群体,结构。成少病灾害,提高品质,抗灾,降低成本。

在自然生长的情况下,果树的各部分经常保持着一定的相对平衡关系。修剪以后,树体原来的平衡关系被打破,从而引起果树地上部与根系,整体与局部之间发生变化,重新建立新的相对平衡关系。

整形修剪的作用就是根据果树的生长结果习性,培养适合一定栽植方法的早果丰产,稳产,长寿的树体结构,和群体,结构。成少病灾害,提高品质,抗灾,降低成本。

在自然生长的情况下,枸杞的各部分经常保持着一定的相对平衡关系。修剪作用在于打破原有的平衡,,引起果树地上部与根系,整体与局部之间发生变化,重新建立新的相对平衡关系。

(一)修剪的双重作用:

修剪的对象是各种枝条,可是修剪作用的范围并不局限于被剪枝条本身,同时也对树的整体起作用。

在一定的修剪程度内,从局部来看,修剪可使被剪枝条的生长势增强,但从整体来看,则对整个树体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这种局部促,整体抑的辩证关系就是修剪的双重作用。一般局部促越强,整体受抑制越明显。(修剪越重)修剪时要充分考虑这种双重作用。修剪对局部的促进作用,主要是因为剪后减少了枝芽的数量,改变了原有营养和水分的分配关系,集中供给保留下来的枝芽修剪的局部促进作用常表现为,树龄越小,树势越强,促进作用越大,但局部促进作用主要与修剪方法,修剪轻重,剪口芽质量和状态有关,短截的促进生长作用最明显,尤其是剪口第一芽,第二芽依次递减,而疏剪只对剪口以下枝条有促进作用,而对其上部有削弱作用。在同等树势下,重剪较轻剪促进生长作用强,剪口芽质量好发枝旺。修剪对整体的抑止作用,主要是因为剪下大量的枝芽,缩小了树冠体积,减小了同化面积,修剪造成许多伤口,需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才能俞合。抑制作用的大小与生长势有关,并随树令增长,生长势缓和而减弱。因此修剪时要考虑到这种双重作用,既要从整体着眼,又要从局部着手,使局部服从整体。

(二)调节枸杞与环境的关系

整形修剪可以调整枸杞个体与群体结构,提高光能和土地利用率,改善单株或群体的通逶条件。

提高有效叶面积指数和改善光照条件是整形修剪的主要尊循原则,二者是相矛盾的统一体,叶面积指数过大,必然引起光照不良,影响产量和质量,而叶面积系数过小,光能利用率低,也影响到产量。因此要通过整形修剪培养出良好的树体结构和群体结构。有效地利用时间和空间。

(三)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

调节枝条生长势,促进花芽形成,协条生长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是修剪的主要目的之一。生长是结果的基础,只有足够的枝叶,才能制造足够的营养物质,因而才能分化花芽。但是若生长过旺,消耗大于积累,则又会因营养不足而影响花芽分化,相反着结果过多则生长受到抑制,造成树体的衰弱,枸杞剪得越轻,当年就会接的越多,当年结的多了就会造成下一年的亏缺,老的茨农有句行话“一年亏、年年亏”,因此在生产上幼树期为促进营养生长,必需适度重剪,以强化其营养生长,才能加速树体成型。成龄树没有扩大树冠的需求,就要适度轻剪,增加结实量,同时抑制抑制徒长枝的形成。更新期适度重剪加强营养生长,促进树体更新。

(四)调节果树各局部的关系:枸杞正常的生长结果必须保持树体各部分的相对平衡。

1.根系与地上部的均衡:我们通常提到的整形修剪是指地上部的整形修剪,根系很少进行修剪,但是根系自身也有年生长周期和生命周期。通过修剪可影响到根系。幼树期间根系和树冠都迅速扩大,因此地上部休眠期适度重剪,营养生长期及早摘心尽可能的采用损伤最小的修剪,一方面其营养生长时间,另一方面增减营养面积,减少树体损失,才能起到扩大根系的作用,若一味的重剪则根系与地上部比增大,地上部生长势就会长旺,更新期根系也进行自我更新,如果修剪过轻,枝条会迅速开花结实,相应供应根系的营养就会分散,更新就慢,此外调节地上和根系的关系,还受修剪时期,修剪程度,修剪方法有关。

2.调节器官间的均衡:修剪除能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以外,还能调节同类器官间的平衡关系。如同一树体中各大主枝,同一主枝上的侧枝以及枝组大小配备,枝条长中短枝比例。果实的分布和负栽量等,要求有一定的从属关系和树势均。

(五)调节树体的营养状况:枸杞修剪作用的实质是对树体内部营养物质分配,运转和利用有直接关系,修剪就是在综合管理的基础上,对树体内营养物质的分配和运转进行适度的控制和调节,使养分得到合理利用和分配。

1.对树体内营养成分的影响:修剪可以提高剪口附近枝条含量和水分含量,从而促进营养生长,降低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且随修剪程度加重而影响到增大,树龄越小影响越大。

2.对内源激素的影响:枸杞芽的萌发,枝条生长,花芽分化,果实发育等生理过程以及营养物质的分配和运转都受树体内的激素的控制。而激素的分布和运转与极性有关。短截剪去了枝条的先端部分,排除了激素对侧芽的抑制作用,提高了下部芽的萌芽力和成枝力,通过撸枝等方法改变枝条的开张角度,一样可以削弱枝条顶端优势,促进侧芽萌发。

(六)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许多枸杞的病虫害的卵(如蚜虫)或孢子(如黑果病)驻留在越冬的枝条上,冬剪剪、截、疏除大量的枝条可以有效的降低病虫害的发病基数,缓解病虫害的防治压力;使枝条分布合理,果枝多而不密,内膛通风透气良好,减少病虫的潜藏危害;修剪还可有效的控制叶幕层厚度,确保病虫害防治时药液的通透性,提高防治效率。

修剪时期分为休眠期和生长期修剪,也被称作是冬剪和夏剪。与其它果树多强调冬季修剪而忽视生长期修剪不同,枸杞的夏季修剪尤为重要。随着整形修剪技术的发展和栽培制度的变革(矮化密植),一年四季都进行修剪,特别是幼树期和初果期,生长季修剪芽甚至比冬剪还要重要。

1.冬剪:冬季修剪一般从冬季落叶到春季萌芽前进行。休眠期树体养分回流到根系,因此修剪损失养分很少,所以大量修剪(动剪子,锯)都是在冬季进行,树腋流动前修较萌芽后修剪节约和集中营养,也有人习惯于在落叶后至萌芽前只抽油条,萌芽前后根据枝条的抽干情况再整体进行二次修剪,既避免了徒长枝可能带来的养分浪费,又可以避免剪干尖的繁琐,生产上较为实用。冬剪的主要目的是疏除病虫枝,密生枝,培养骨干枝,平衡树势,调整从属关系,培养结果枝组,控制辅养枝,调整花枝比例改善光照。调整控制骨干枝、结果枝组的延长枝或更新枝;回缩过大,过长或下垂的结果枝组;调整骨干枝,结果枝组的角度和方向等(大树改造最好在冬季进行)

广义上枸杞的夏季修剪包括春、夏秋三个时期的修剪,春季修建包括包括延迟修剪,是萌芽后的修剪,适合幼旺树,目的是调整比例,缓和树势,主要是抹芽、疏除萌蘖、缩截。夏季修剪主要在5、6月进行,旨在改善光照条件,改变营养方向,促进成花和果实发育,主要是通过摘心、拿压、疏除抹芽时没有抹尽树冠及树干上萌发的徒长枝,

春剪:萌芽后到花期前后,又分花前枝剪和晚剪,花前剪的目的是疏除过多的萌蘖与枝条,减少基部萌蘖与徒长枝的数量,除萌、促进发枝,开张角度等。花前复剪是冬剪的复查和补充,调整生长势和花量,晚剪是萌芽后在修剪剪除已萌芽部分可提高萌芽率增加枝量。

夏剪:在生长季随时可进行,主要目的是开张角度,调整生长与结果的关系是控制旺长,改善光照,提高品质关键修剪,优先考虑摘心,剪梢,再次考虑拿枝,扭捎等伤变技术,最后考虑疏枝,但营养损失。

秋剪:是在落叶前生长后期,新梢基本停止时进行,重点是调整树体光照条件,疏除徒长枝,背上直立枝。夏季和秋季主要在幼树上应用。

四、枸杞的主要枝条类型

由定芽形成,与主干之间的角度大于40度,枝型弯垂或斜生,少数直立;枝基础度0.3㎝~0.5㎝,枝条长度20㎝以上,节间长度0.5㎝~1.2㎝之间,起始着果节位在5左右,着生于树冠中下部的侧枝上,是主要的生产性枝条。枸杞的结果枝按时间可分为一年生枝、二年生枝等,一年生春枝俗称“春七寸”,一年生秋枝俗称“秋七寸”,二年生以上俗称“老眼枝”。一年生的春枝枝条充盈,每眼花果量大且成枝力强,所发当年生春枝长且有力;一年生秋枝发育时间短,自身就很细弱,所发当年生春枝数量型对较少,且所发枝条通常较短。因此休眠期修剪留枝时,通常应留春不留秋、留一年生枝淘汰二、三年生枝。

2、短果枝 由定芽形成,节间长度较为短缩,结果数量集中,着生在树冠膛内或顶部,一二年生枝结果能力强。

俗称“油条”,多由不定芽形成,与主干夹角小,通常不超过20度,枝型直立,枝基粗0.7~1.2㎝,枝条长度50㎝以上,节间长度1.2㎝以上,主要着生在植株的根茎、主干、主枝和树冠顶部的侧枝上,生长速度极快,前期日生长量可达3㎝以上,不产生侧芽或侧枝,后期生长逐渐放缓后,逐渐形成侧芽或侧枝,结实晚、果量小,是非生产性枝条。但由于生长量大,且位于中心干或距离中心干较近,经摘心或剪截,可提前促发二次枝,可用于培养新的一层树冠或成龄树的补形。徒长枝在整个生长季节随时都有可能萌发,尤其是在春秋两次生长初期萌发最多,进入主要花果期后逐渐减少。

俗称“二混植”,由定芽形成,与主干的夹角在20度~40度之间,着生在较粗壮的侧枝上或树冠各类枝条次高处的生长部位。枝条比当年生的徒长枝细,比结果枝粗,是介于徒长枝与结果枝之间的枝条,不经剪截或摘心生长到一定程度会产生花芽分化或萌发侧枝,起始坐果结在20左右,花果主要集中在侧枝上,是较为主要的结果枝,又被称作强壮枝。

5、针刺枝 由定芽形成,全枝都长棘刺,枝长20㎝~40㎝,枝粗0.3~0.6㎜,有一定的结果数量,但由于具针刺,不便于采果与管理,结果枝够用时多被疏除。

为了达到改善树体通透性,使树姿丰满完整,提高结果面,实现早产、丰产和稳产,经过人们的不断实践,创造出一把伞、三层楼、自然半圆形等多种树形。

自然半圆形:根据枸杞自然生长的特点,经过第一年定干剪顶,第二三年培养基层,第四年放顶成型的修剪,将枸杞植株培养成低干、矮冠、结构紧凑的半圆形树型,株高1.5米,树体下层直径1.6米,上层冠幅1.3米,成上小下大,各结果层次互不折光;有6-7个主枝分两层着生在主干上,层间距20厘米;第一层2-3个主枝,第二层3个主枝,上下主枝着生方向依次错开不重迭,各主枝上着生3-4个侧枝,与主枝成30-45度夹角,主侧枝强壮,骨架稳定,单株接过枝200条左右。

三层楼:经过人工逐年分层修剪而成,树型高大,成型后树高1.8米,树冠直径1.7米,有10-12个主枝分三层着生在主干上,树型美观,层次分明,立体结构好,结果枝条多,单株产量高,群众有“要看景致三层楼,花开四门枝枝稠”的说法。这种树型适宜于稀植,树体郁闭度较高,整形修剪繁琐,技术要求较高,如果更新修剪技术不到位,容易造成上强下弱。

一把伞:具有独立的主干,干高1.5-1.6米米,冠幅1.3米。顶部保留较发达的主侧枝,主干中下部没有主侧枝,结果枝条全部集中在树冠上部,弧垂向下生长,形似雨伞,故名一把伞。这种树型容易培养,修剪便捷,但结果枝条数量偏少,单株产量较低,该树型主侧枝易在外力作用下折断,形成空缺,群众有顺口溜说:一把伞摘不多,掰掉一枝一个大豁豁。适于密植,通过密植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六、枸杞修剪的主要方法

修剪方法多种多样,概括起来可分为七类方法,即剪,截,缩,疏,留,变和摘心。

“剪”主要的修剪对象是树冠上的徒长枝、根茎基部的根蘖及冠层、树膛内的横穿、斜生的枝条,“除”的主要目的是节约树体不必要的养分消耗。对于该类枝条一定要从基部予以清除,切不可留有高庄,由于枸杞极易萌发根蘖与徒长枝,如不及时“除”会浪费树体大量养分,此项内容极为重要,枸杞分支部位具大量潜伏芽,疏除时最忌高桩,但也不可贴近树干,通常留3毫米即可,过于接近主干伤口不易愈合。

2.“截”主要只针对的是强壮结果枝、中间枝与徒长枝,截的主要目的是调旺树势与补空,又称短截依据剪去的程度分为:

(1)轻截:只剪掉枝条上部的少部分枝断(1/4左右)。在枝条上部弱芽外剪。剪后形成中短枝较多,单枝生长势较弱,可缓和树势,但枝条萌芽率高。

(2)中截:在春、秋梢中上部饱满芽外剪截,大约剪去枝长的1/3~1/2。中截后萌芽率提高,形成长枝、中枝较多,成枝力高,单枝生长势强,有利于扩大树冠和枝条生长,增加尖削度。一般多用于延长枝和培养骨干枝。

(3)重截:在春梢中下部截,一般剪口下只抽生1-2个旺枝或中枝,生长量较小,树势较缓和,一般多用于培养结果枝组。

通常短截要交错进行,对上层的中间枝从该枝条的二分之一处短截,强壮结果枝从该枝条的三分之一处短截,切不可整齐划一。

3.“缩”又叫回缩,主要针对的是多级次或多年生枝组,主要目的是树冠回缩与枝位的调整。枸杞的缩剪通常在一个枝组的中部进行,处于水平以下的结果枝均属于缩减时不予保留的部分,这样的缩剪有利于树姿的开张。正如农谚讲的“要想结果子蛇探头”。

即疏剪,主要的对象是结果枝组上的过细过密结果枝、针刺枝及冠层病、虫、残枝3年生(包括3年生)以上的老结果枝(特征是枝条上的芽眼明显突起,枝条皮色呈灰褐色)和树膛内3年生以上的老短果枝(特征同老结果枝)。主要是减少结果枝数量,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树体养分的无益消耗,方便采摘。抹芽和疏梢也属疏剪,除萌就是生长季节剪除或抹去主干部位萌发的新芽及强壮结果枝的背上芽,防止枝条徒长,消耗养分,疏梢就是疏除过多、过密弱枝上新梢。

主要针对的是中等强度的结果枝,留也就是不剪,目的是保留一定数量结果枝,利用单枝生长势逐级减弱的特性,放任不剪,避免修剪刺激旺长,起到以果压树、平衡树势的目的,俗语讲的“剪子压树树不怕、果子一压树就怕”主要就是正对留这一修剪方式而言的。“留”还具有缓合枝条长势,促生中短枝的产生,易于成花结果的作用。枸杞上通常按照“去旧留新,下层去弱留强、上层去强留弱”的原则选留冠层结果枝组上着生的分布均匀的一年生至二年生的健壮结果枝,达到调整生长结果平衡。需要注意的是“留”因保留下的枝叶多,因此增粗显著特别是背上旺枝极性显著,容易越放越旺,出现树上长树现象,所以留一定要留中庸的枝条,旺枝特别是背上旺枝坚决不能留,若留必须有配合改变方向的拿、变手段,促进花芽形成。

主要正对当年生旺长的新枝,通过纽稍、别枝等方法,“变”原本向上旺长枝条下垂,通过改变枝位枝向,削弱或缓和枝条生长促进成花。在枸杞上最为常用的是拧枝梢和拿枝软化。

(1)扭梢就是对生长旺盛的新梢在木质化时用手捏住新梢基部将共扭转180度,可抑制旺长,促生花芽,是背上旺长新梢有效控制的良好方法。

(2)别枝就是将背上的旺长枝条别在留下的二年生下垂枝下,可抑制旺长,促生花芽。在海原县三河镇有一个村子整体使用该修剪方式,收效极佳,只收夏果,亩产近500公斤。

需提出的是果树修剪只起到调节作用,只有在良好的土肥水管理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否则各种修剪方法都不会有明显反应,也就是说修剪并不能代替土肥水管理。

7.摘心和剪梢:摘心是生长季摘除新梢顶端幼嫩部分,剪梢是对当年新梢短截(多在半木质化部位进行,摘心和剪梢可抑制新梢生长,促进萌芽分枝,促发二次枝结果利于花芽形成和提高坐果率。

摘心和变都是枸杞的重要夏季修剪方式,摘心可以削除顶端优势,促进其他枝梢的生长;经控制,还能使摘心的梢发生副梢,以削弱枝梢的生长势,增加中、短枝数量、还可以提早形成花芽,可促生副梢,当年副梢生长亦可达到培养骨干枝的要求;为冬季修剪多留枝,减轻修剪量,有利于扩大树冠、增加枝条的级次。可以控制过旺的营养生长,有利于养分向花器供应,以提高坐果率。

以上我们介绍的剪、截、缩、疏、留、变、摘七六类修剪方法的主要对象与各自的特点各特点,但它们能起的作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在整形修剪中我们要根据树种品种,树龄和不同的枝类,依据修剪的目的,灵活运用各种修剪方法。

幼旺树常因修剪较重而徒长,致使树形散乱、不易成花,结果晚,所以常采用摘心,缓放为言主,尽量少短截,少疏枝,对长旺枝条采用曲枝,拉枝,圈枝等措施,促进树势缓和,以达到早果,早丰的目的。

而对老弱树则应以短截和回缩为主,抬高枝头,以复壮树势。

在中宁枸杞传统栽培区,流传着“根据树形顶框子,首先剪掉老、干枝,围着树冠转圈子,剪除油条横穿枝,去掉老枝换新枝,留下顺条结果子,上小下大有层次,树形稳固有样子”修剪顺口溜。为了便于修剪,科研人员总结提出了“剪顶、清膛、截底、修围”四个步骤。

剪顶:本着“去高补空,剪强留弱”的原则,对树冠上部着生的徒长枝、中间枝进行剪除,控制顶部旺长。同时为了防止树冠顶部光秃,形成“鳖晒盖”,应选留树冠中央的中间枝或徒长枝距基部10-15CM处短截,促发侧枝,补充冠顶。

清膛:清除膛内横穿枝,弱枝、病枝、枯枝和老枝。

截底:为方便园地土壤管理,不使下垂枝的果子霉烂,对树冠下层的着地枝距地面30厘米处进行交互短截。

修围:就是对树冠结果枝层的修剪,选留好的结果枝条。修剪过程中,一、围绕树冠按照一定的方向,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彻底清除老弱枝、病虫枝、直立枝、针刺枝;二、按照“去旧留新,去弱留壮”的原则,对结果枝交互短截;三、对于确空位置,选留徒长枝或中间枝进行短截,促发新枝。

第四节以宁杞1号为例的自然半圆形整形修剪

6.1幼龄期枸杞的整形修剪 栽植后幼龄期枸杞植株(1~4年)主要是培育树形,根据枸杞株体自然生长的特点,要培育具有明显支撑能力的主干、主枝,呈小乔木状的树冠,最方便管理,技术容易掌握且结果面积大的树形为自然半圆形。该树形基本结构为:单主干、双主枝、树冠两层半。培养年限和方法为:第一年定干剪顶,第二、三年培育冠层,第四年放顶成型。

苗木栽植成活后的第一年,于苗高60cm处剪顶(苗木基颈粗0.5cm~1.0cm),剪口下10cm~15cm范围内,选留3~4个生长于不同方向的健壮枝于15cm~20cm处短截促发侧枝。如果定植的苗木没有分生侧枝,待萌发侧枝后以同样方法选留。同时将苗木基颈向上30cm~40cm(主干至分枝带)所萌发的侧枝剪除。在当年的生育期内,分生侧枝经短截所抽生的二次枝即为结果枝。经过多次短截后,当年即可形成10-15条结果枝条。

第一年选留的侧枝经一年的生长到第二年发育为主枝(树冠的骨架),同时在主枝上萌发较多的侧枝。第二年整形修剪时:注意在主枝上选留生长于枝基中部的徒长枝或直立中间枝着生于不同方向的2~3条,每枝间距10cm左右,于枝长20cm~30cm处短截。促其分生侧枝扩大树冠,将其余徒长枝剪除。进入生长期后,对徒长枝的分生侧枝要及时于枝长的20cm处摘心,促发中间枝,中间枝所分生侧枝即为结果枝,依次在主枝分生的侧枝上培育结果枝组,及时剪除植株基颈、主干和主枝上萌发的无用徒长枝。第三年仿照上年的方法,只选留和短截中间枝促发结果枝,着重在侧枝上培育结果枝组,充实树冠。此期株高1.2m左右,两层冠幅1.3m左右,单株结果枝100~120条,单株产干果500g左右,较为稳固的基层树冠已初步形成。

在两层树冠的基础上,第四年在整形修剪时选留生长于树冠中部的直立中间枝2条,呈对称状,枝距10cm~15cm,于高出冠面30cm处短截,进入生长期,由短截的剪口下分生结果枝,形成上层树冠。对树冠下层的结果枝组要进行剪弱枝留壮枝,剪老枝留新枝;对冠顶部要剪壮枝,留弱枝,控制好顶端优势;对中上部冠层所萌发的中间枝实施交错短截,促发新枝,增加新的结果枝组,依此修剪来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有目的的控制徒长和促进结果枝的发育)。成型标准达到:株高1.50m左右,上层树冠1.3m左右,下层树冠1.6m左右,单株结果枝200条左右,年产干果量600g~1000g。株体骨架稳定,树冠充实分层,四年培育成型。

6.2成龄期枸杞的修剪与补形 枸杞植株被人为的意愿培育成形后,以充实树冠结果层的结果枝组来产果为主,修剪任务是整理树冠,对结果枝组的枝条不断地剪弱留壮、剪老留新;其次是去高补空,控制冠顶的徒长优势,就是定期剪除植株根颈、主干、主枝和冠顶所萌发的徒长枝,同时在树冠的空缺处(自然生长的偏冠或机械损伤后造成的空缺)利用生长势较弱的徒长枝或强壮中间枝短截补形,以充实树冠。休眠期(2~3月份)的整形修剪采用对冠层总枝量进行剪、截、留各三分之一的量化修剪方法,在夏季(5~6月份)采用剪除徒长枝、短截中间枝、留好结果枝的修剪方法,秋季修剪(10月份)主要是剪除徒长枝,以减少树体无益消耗,所留冠层枝条不被冬季的严寒与干旱抽干,保证安全越冬。

于植株萌芽后展叶至新梢开始生长的4月中、下旬修剪。内容有:一是剪干枝,就是剪去冠层枝条被冬季风干的枝梢,避免枝条遇风摇摆互相摩擦而碰伤嫩芽、枝。二是抹芽,沿树冠至下而上将植株根茎、主干、膛内、冠顶(需偏冠补正的萌芽、枝条除外)所萌发和抽生的新芽、嫩枝抹掉或剪除。

于5月~6月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共生期进行。此期为株体的所有器官(芽、叶、枝、蕾、花、果等)均在生长发育,在吮吸营养的同时相互竞争,但新梢的生长尤其是徒长枝的生长占绝对优势。所以夏季修剪的主要任务是及时剪除徒长枝和合理搭配利用其它枝条。通过对5年生枸杞植株剪除与不剪除徒长枝进行萌发结果枝和产果量的比较试验,结果为:顺序取树10株,于5月15日和6月5日修剪两次,平均每株剪去徒长枝条,每株发结果枝102条,株产鲜果5.4kg;而未修剪的10株树,平均每株抽生徒长枝14条,发结果枝56条,株产鲜果3.4kg。剪除徒长枝的单株结果枝增加46条,产果量增加58.82%。由此可见,夏季修剪剪除徒长枝对产果量影响很大。第二项任务是对树冠中上层由侧枝上萌发的中间枝实行交错短截。中间枝的生长势强于结果枝而弱于徒长枝,结果量少,5月中下旬对中间枝于枝长二分之一处短截后,剪口下枝上可抽生大量结果枝并能形成结果枝组,从而增加结果面积。经同一处理试验,5月20日短截的中间枝,6月15日调查:短截后所留下的15cm~20cm长的中间枝段,平均萌发结果枝5条,平均每株树比对照树多发结果枝27条,产果量增加46%,同时延长了采果期,部分地缓解了7月产果高峰由于果期集中而带来的劳动力紧张等诸多弊病。

内容:剪除徒长枝,短截中间枝,摘心二次枝。

方法:沿树冠自下而上,由里向外,剪除植株根茎、主干、膛内、冠顶处萌发的徒长枝,每15天修剪一次,对树冠上层萌发的中间枝,将直立强壮者隔枝剪除、留下者于20cm处打顶或短截,对树冠中层萌发的斜生或平展生长的中间枝于枝长25cm处短截,6月中旬以后,对所短截枝条所萌发的二次枝有斜生者于20cm摘心,促发分枝结秋果。

6.2.3秋季修剪 于10月上旬进行,主要是剪除秋季(8~9月)植株冠层着生的徒长枝,以减少营养消耗。

6.2.4休眠期修剪 于翌年2月至3月上旬进行,主要是整理树冠和结果枝的去旧留新。

在实施剪、截、留各三分之一的量化修剪技术时,按照“根颈剪除徒长枝,冠顶剪强留弱枝,中层短截中间枝,下层留顺结果枝,枝组去弱留壮枝,冠下短截着地枝”的顺序修剪。单株结果枝选留120~150条为宜。修剪后的树冠做到:树冠紧凑稳固,冠层通风透光,枝条多而不密,内外结果正常。

6.2.5补形修剪 成形的枸杞植株在田间管理中由于机械损伤,病虫危害或自然灾害(冰雹等)等原因,造成树冠部分受损后空缺或树冠歪斜,结果面积减少,产量降低,需采用补形修剪来弥补。补形修剪,主要是通过对徒长枝和中间枝的利用,促使萌发侧枝,以补充冠层所空缺部分。

6.2.6树冠放顶 枸杞树形除主干外,基本上是由基层树冠和顶层树冠组成。成龄植株由于年年的剪去顶部徒长枝而容易形成秃顶,要在夏季修剪时注意选留顶部中央所萌发的中间枝于20cm~30cm处打顶,促发二次枝补充冠顶。

6.2.7冠层补空 在田间管理时,由于耕作不小心将树冠的主枝或侧枝折损,形成冠层空缺,在修剪时,注意在空缺处的主干或主枝上萌发的弱徒长枝或强壮斜生的中间枝于空缺的二分之一处短截, 10天左右,剪口下即可萌发新侧枝补充冠层的空缺。

6.2.8偏冠补正 由于自然灾害(冰雹或强度沙尘暴)造成树冠歪斜又不易扶正的偏冠,需要在偏缺树冠的一侧,选择着生于主干或主枝上的徒长枝于30cm~40cm处打顶,促发二次枝补充偏缺部分的树冠。

有个别或少数枸杞植株的主枝被折损,不能在原枝干上补形而形成树冠,但主干基颈和根系仍然完好,且树龄在壮龄期内,生命力仍很旺盛,可在植株基部选留生长强壮的徒长枝,重新培养一株小树,并将选留徒长枝着生处以外的原植株残留部分剪除,进行全株更新。由于该植株的根系完好,所留小苗生长量大,比另外补植小苗成形快,进入产果期也早。经调查:利用原株根系培育小树,当年形成小树冠,秋季可结果,在生产上有实用价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研领域最新成果应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