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树几年开花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这段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推荐3】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①我们的现代生活离不开纸。据统计,作为城市固体垃圾和造纸工业废弃物的主要成分之一,全球每年废纸的产量高达4亿吨!真是触目惊心!理论上我们可以将废纸循环利用6-7次,但随着利用次数的增加,废纸纤维的质量降低,以及受到填料添加等因素影响,只有S0-56%的废纸能被回收利用。剩余的废纸通常通过地下填埋、堆肥和焚化的方式处理。这种粗犷的处理方式不仅对地下水资源带来了威胁,而且由于焚烧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也是一种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废纸资源并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是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的问题。科学家们也在不断探索废纸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新途径。

②废纸的纤维素含量高,价格低廉,原料来源广泛易获取,生产量很大。既然废纸中含有高含量的纤维素,那么它能否用以纤维素酶的发酵生产呢?

③纤维素酶最早发现于蜗牛的消化液中,是一组能够将纤维素类底物特异性水解成葡萄糖等单糖的复合酶系总称。这个概念听起来很学术,但其实离我们的生活特别近。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纤维素酶已经成为继淀粉酶和蛋白酶之后的全球第三大工业用酶制剂!它被广泛应用于生物能源、食品、造纸、纺织洗涤、医药、动物饲料以及农业废弃物处理等领域。

④比如,生物质纤维素通过纤维素酶水解和微生物发酵可生产生物燃料乙醇,它可以单独或与汽油按一定比例混合成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燃料,有效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在果汁饮料的加工生产中,纤维素酶可以显著提高果汁的提取效率,同时还能让果汁更加清澈透明;纤维素酶产品还能有效去除衣物上由于长时间磨损而产生的微纤维,使衣物光滑洁净,色彩更加鲜艳。

⑤在纤维素酶发酵培养中,需要加入纤维素类碳源,才能诱导纤维素酶蛋白的大量合成分泌。目前,发酵生产纤维素酶所用的碳源一般为微晶纤维来减农作物秸秆。

⑥然而,产酶菌株生产性能不佳、发酵成本高昂等问题,成为制约纤维素酶行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如果能用废纸进行纤维素酶的发酵生产,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高效利用废纸资源,可谓一举多得!而一项新的研究证实:利用废纸资源进行发酵生产纤维素酶,是有效且可行的!

⑦研究者们利用重离子束诱变选育的长枝木霉突变菌株LC-M4进行废纸碳源发酵产酶,并选用了办公废纸、餐巾废纸、杂志纸和硬纸板纸进行试验,结果发现,硬纸板纸发酵的产酶效果最好。

⑧为了进一步提高产酶效果,研究者们选用硬纸板纸和麸皮进行混合碳源发酵,麸皮作为一种农业加工副产物,含有一定量的可溶性纤维寡糖成分,能够有效诱导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分泌。研究者们惊喜地发现,这种混合碳源比硬纸板纸作为单一碳源的产酶能力还提高了不少!其中,β-葡萄糖苷酶活提高了56.86%,木聚糖酶活较目前广泛应用的微晶纤维素碳源发酵酶活提高了16.51%。这些结果都高于此前同类研究报道的发酵酶活。

⑨除了优异的发酵效率,使用随手可得的废纸作为碳源进行纤维素酶生产,成本只有微晶纤维素碳源的十分之一左右,大幅降低了产酶成本。不仅如此,整个过程操作简单,绿色环保。

⑩变废为宝,未来可期!这项研究为废纸资源高值化利用新途径的开发奠定了实验基础。如果能将其推向市场,将对解决城市废纸资源管理问题、加快实现减污降碳和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利用废纸资源获取纤维素酶有哪些优势?
2.第⑧段中的画线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这种混合碳源比硬纸板纸作为单一碳源的产酶能力还提高了不少!其中,β-葡萄糖苷酶活提高了56.86%,木聚糖酶活较目前广泛应用的微晶纤维素碳源发酵酶活提高了16.51%。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使用随手可得的废纸作为碳源进行纤维素酶生产,成本只有微晶纤维素碳源的十分之一

,大幅降低了产酶成本。
4.文章的第①段有什么好处?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   

    11.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三个因素(或经度、纬度和高下差异)。(2分)
    12.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答案示例:作比较,将早春晚春南京桃花刺槐开花日期同北京相比较,强调突出丁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让人清楚明白。(任举两种说明方法即可得2分,分析作用2分)
    13.“凡是”是总括某个范围的一切情况,表示无一例外。(1分)用在此句中强调了所有或者一切近海的地方,都有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的特点,(1分)从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意思相近即可)
    15.不能。(1分)因为这是按三个因素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1分)使这一部分层次清楚,说理逻辑性强。(1分)
    16.说明了高下差异是影响物候的因素。(1分)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1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刺槐树几年开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