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标准年龄及退休待遇是什么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国家延迟退休最新政策?退休年龄延长五年?",现在分享给大家,也给大家做个参考

延迟确实是越来越近了。2021年下半年,吉林、山东、安徽等多个地方陆陆续续组织了延迟的座谈会,收集了社会的意见。但是至今为止我们的延迟方案并没有出台,年龄政策短时间内不会改变。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地方性政策的调整。山东青岛今年10月份将灵活就业人员女性的退休年龄由50岁调整为55周岁,这主要是因为2001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发布以后,已经明确女性灵活就业人员领取的年龄是55周岁。但是在山东省落实以后,青岛市没有及时落实。随着山东省省级统筹的推进,最终有关政策在省内实施统一。

不过,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我们将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逐步提高领取基本最低缴费年限。很多人可能只注意到了延迟退休,并没有注意到提高最低缴费年限。

关于最低缴费年限的问题,国际一般是设计领取全额金的年限。美国要求选择所有缴费年限中缴费基数最高的35年,来计算领取的标准金。日本则是需要从20岁到60岁,全额缴费40年才能领到全额。我国是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累计缴费满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就可以退休领取了

不过我们的制度设计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缴费15年,金待遇非常低,目前普遍在900到1000元左右,金高的地区能领到1500元。不过,养老金待遇中也有一些向缴费年限短、养老金待遇低的人倾斜的政策。比如说一些地方性的补贴补助、每年定额调整养老金、丧葬费和抚恤金等等。这一系列待遇,确实让一些参保人觉得,虽然养老金有些差距,但是缴费15年带来的养老保障非常值。但是,这种想法也让我们的养老保险基金产生了很大的压力。为此,提升领取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也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但是,也是有好消息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落实病残津贴制度和遗属待遇政策。2021年9月1日开始,全国实施统一的企业养老保险遗属待遇政策,丧葬补助金待遇是两个月的上年度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一次性抚恤金是根据缴费年限和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发放9~24个月的上年度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关于病残津贴制度,宁夏、广东的很多地区也已经进行了落实。但主要是针对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没有达到退休年龄的情况,但是又因病非因工失去了劳动能力,这样的职工可以有一份生活的保障,宁夏是从每月600元到700元不等。

其实,在美国和日本都有这样的残障保险,相应的缴费年限要求要短得多,领取保险金的年龄条件都比正常年龄早得多。

所以说,退休年龄延长5年和缴费年限增长至20年,这一切都是传闻,并没有具体的消息。不过,病残津贴制度实际上是一种兜底式的保障,针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职工,也能为他们提供保障,以适应我们的延迟退休政策。相信养老保险制度会更好

以上是人人社保网为你手机整理的"国家延迟退休最新政策?退休年龄延长五年?"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帮助你解决问题。如果觉得人人社保网站内容还不错,感谢将人人社保推荐给周围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仅作为参考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

【导语】:人社部提出延迟退休年龄,那么延迟退休年龄到几岁?延迟退休年龄方案是什么?小编为您带来延迟退休具体方案:

  延迟退休具体方案(持续更新)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 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明确了顶层设计中,延迟退休政策渐进渐行。

  社科院所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则建议,从2018年开始实施延迟退休,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同时达到65岁。

  延迟退休方案最新消息

  按照此前人社部给出的时间表,该方案将在今年向公众征求意见,2017年正式出台。

  目前方案仍在抓紧制定中。需要综合考虑包括人口结构、人力资源供求、劳动者受教育年限、人口,预期寿命以及社会保障制度进展情况等多种因素,目前正在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会适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延迟退休方案实施时间表

  2015年 指定延迟退休方案

  2016年 上报中央同意并公开征求意见

  2017年 公布方案

  2022年 最早实施时间

  延迟退休政策最根本的原则,是“小步慢走,渐进到位”,为了给公众做好心理准备的时间,政策出台后至少五年,才会渐进式实施。

  1、建国6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预期寿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建国初期制定的退休年龄政策,很显然和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所以有必要作出调整。

  2、渐进式的退休年龄政策是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政策,有一些发达国家目前的退休年龄已经是65岁甚至67岁,而我国现在已经领取退休待遇的8000万企业退休职工退休时的平均年龄只有54岁。

  3、这项政策不仅仅对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措施,它同时也是为了更充分地开发我国的人力资源。

  1、小于等于50岁女性工人(197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女性);

  2、小于等于55岁女性干部和男性工人,主要是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工人(1967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

  3、小于等于60岁男性干部(196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男性)。

  1、不利于年轻人找工作

  延迟退休后,许多原本应该空出来的职位将被老年人继续占据,而且很多还是高级职位,职位向上移动的原有惯性将被阻断,人力资源更新的步伐变慢了。这股往回倒推的力量有可能波及到大中小学的上学时长,学制可能被延长,以减少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工作的压力。

  2、社会的创新及创造的能量减弱

  二三十岁是一个人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但延迟退休以后,关键的科研岗位、科研资金的审批权会掌握在更年长的人手中,他们会是更保守、仇视新鲜事物的人群,冒险精神已经蜕化为一切以求稳为目标。年轻人本来可以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进行锻炼,在延迟退休后这些都将成为奢望。

  3、不利于人口再生产

  生育年龄推迟,老龄社会少子化现象会更突出。由于延迟退休的预期,年轻人结婚时间可能会更迟,而考虑到65岁以后才能退休,老年人帮助照看孙辈的时间会减少,由此造成结婚后生育的时间也推迟,或者更多的人选择不要孩子。

  4、老年人社会地位两极化

  掌握权力的少部分老年人居于社会的金字塔,享有各种福利;大部分在公司或政府机关担任一般角色的老年人会成为边缘人,他们时刻担心被开掉,尽量掩饰自己身体的病痛,免遭上司或同事的白眼。因为一旦失去工作,再找到工作的可能性显然不大,而退休时间延迟,领取的时间也推迟了,又不得不在劳动市场奔走。这样一来,社会资源只会越来越不平衡。

    本报北京3月10日讯 记者陈丽平今天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举行记者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副部长胡晓义对就业和社会保障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尹蔚民说,经过中央批准,今年在全国县以下机关都要实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

    尹蔚民说,在县以下机关实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公务员管理制度的创新和完善。这项制度的核心内容就是在公务员法的框架下,在保持原有领导职务晋升通道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职级晋升通道,解决基层公务员“晋升难、待遇低”的矛盾。我们国家720多万公务员,60%分布在县以下机关工作,条件更为艰苦,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但是由于县以下机关机构规格比较低,所以基层公务员晋升难、待遇低的矛盾比较突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经过中央批准,去年在4个省选择4个县进行试点工作,经过一年试点达到了预期目的,验证了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可操作性。建立这个制度,第一,有利于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在县以下机关工作的公务员,直接面对老百姓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他们工作成效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体现党在基层工作的政策落实情况。所以,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第二,有利于缓解“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矛盾。因为在公务员管理职务序列里面,领导职务数量是非常有限的,不能晋升领导职务,可以晋升职级。职级和待遇挂钩,这样就为基层公务员又开辟了一条职业发展道路,拓展了职业发展空间。第三,有利于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公务员目前工资制度是职务职级相结合,这次的制度设计,凸显了职级的激励功能,使公务员工资制度进一步完善。

    本报北京3月10日讯 记者陈丽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今天在记者会上说,力争2015年出台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方案。

    尹蔚民说,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问题,是关系到养老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也是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一直在研究的重点问题。养老保险目前总体运行是平稳的。2014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总收入2.33万亿元,总支出1.98万亿元,当期结余3458亿元,累计结余3.06万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收支情况去年总收入是2315亿元,总支出1572亿元,当年结余743亿元,累计结余3843亿元。所以,无论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还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都是收大于支,不仅确保了待遇的发放,而且还略有结余。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目前是省级统筹,地区之间是不平衡的。

    尹蔚民说,养老保险基金未来收支平衡面临巨大压力。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不仅涉及到制度内一些因素,比如参保人数、待遇水平、抚养比。同时也涉及制度外的一些因素,比如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经济增长。其中,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影响巨大。在人口老龄化情况下,养老金基金收支平衡有很大压力。

    尹蔚民说,养老金收支平衡需要采取一些应对措施。至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扩面征缴力度。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去年年底已经达到8.4亿,符合参保条件人数大约是在10亿多一点。就是说,13亿人中扣除在校学生和学龄前儿童外,其他的人都应纳入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现在还有近两亿人没有纳入养老保险制度范围内。我们已经制定“全民参保计划”,正在扎实推进。二是要实施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按照社会保险的大数法则,实行全国统筹以后,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调剂余缺、分散风险。三是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核心点,就是要延长缴费的年限,相应缩短领取养老金的年限。四是要多方面筹措养老保险基金,除了企业、个人缴费以外,还要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保障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同时,还要做大、做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五是做好结余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能够使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这些措施如果都能够有效实施的话,我们国家养老保险制度就是可持续的,也是安全的。

    本报北京3月10日讯 记者陈丽平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今天在记者会上说,希望今年能够把延迟退休年龄制定出来,明年在报经中央同意以后向社会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情况修改完善,应该是在后年正式推出。但是实施还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尹蔚民说,采取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是保障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政策。这项政策的提出,主要是针对目前我国法定退休年龄偏低实际提出来的。我国法定退休年龄是1953年劳动保险条例规定的。1978年,国务院104号文件再次明确,女工人退休年龄是50岁,女干部55岁,男职工60岁。当然一些特殊群体还有其他的政策规定。建国初期,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只有40岁左右,我们现在人均预期寿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是74.8岁。也就是说,建国6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预期寿命,都发生巨大变化。在建国初期制定的退休年龄政策,很显然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有必要作出调整。

    尹蔚民说,我们也注意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目前社会上对这个问题没有形成共识,有各种各样的意见、建议。有一部分人赞成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是反对的。这项政策不仅仅对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措施,同时也是为了更充分地开发我国人力资源。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是从2013年开始,16岁到59岁劳动年龄人口已经开始下降。再往未来看,虽然还有较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但是和过去已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这项政策是“一举数得”的政策,但还需要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在制定延迟退休年龄方案的时候,会充分考虑社会各界的意见和看法,综合平衡、瞻前顾后,使方案更周到,各个方面都能够接受。第一,根据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劳动力状况,把握调整的节点和节奏。第二,肯定是“小步徐趋、渐进到位”。就是说每年只会延长几个月的退休年龄,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达到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第三,会有一个社会预告。就是先把这项方案公布,但方案的实施时间至少要在5年以后,给大家一个心理预期。比如我是55岁退休,5年以后实施就是55岁零两个月退休,下一年的人可能就是55岁零6个月退休。所以这个政策是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渐进式退休年龄政策是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政策,有一些发达国家目前的退休年龄已经是65岁甚至67岁,而我国现在已经领取退休待遇的8000万企业退休职工退休时的平均年龄只有54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延迟退休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