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地尖椒过了十月份辣椒炭疽病发病原因还发生吗

在西瓜种植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西瓜病虫害问题,其中保护地西瓜病虫害主要有细菌性病害、炭疽病、根结线虫病、蔓枯病、白粉病、温室白粉虱、潜叶蝇等。下面小编将其发生特点与防治方法整理如下,一起学习下吧。

立枯病主要发生在育苗中期,通过雨水、流水、沾有带菌土壤的农具以及带菌的堆肥传播。病菌生长适温为17~28℃,高温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发育。土壤湿度偏高,光照不足,易发病。

防治方法:苗床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每星期喷1次铜铵合剂(硫酸铜2份,硫酸铵15份,熟石灰4份,混匀后密闭24小时,使用时药粉1份加400倍水)。大田定植后发病植株用70%敌克松原粉稀释成1000~1500倍液灌根。

幼苗猝倒病苗期发病,幼苗基部呈水渍状病斑,逐渐变为黄褐色,干枯收缩,突然倒伏。低温(10~15℃)高湿、光照不足易引起侵染发病。

防治方法:苗期发现少数猝倒病苗应及时将病苗连同周围的病土移到苗床外烧毁,并用70%百菌清、70%敌克松500倍液灌根。

炭疽病整个生长期都能发病,主要危害幼苗、叶片和果实。靠雨水或灌溉水冲溅传染,近地处蔓叶常先发病。温度在10~30℃时均可发病,湿度越大发病越快,以温度24℃和95%高湿条件下发病最盛。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对叶面喷50%多菌灵500~8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700倍液,或70%百菌清500~700倍液,或25%瑞毒霉800倍液。

近几年来西瓜根结线虫病发病十分普遍。主要以病土、病苗及灌溉水传播。病菌发育适温为25~30℃,10℃以下停止活动。在地势高燥、土壤质地疏松、盐分低的情况下发病重,多年连作的地块发病也重。

防治方法:深翻土地,清除病残体等能压低病原基数。高温高湿杀灭法操作简便,效果好,成本低。另外用阿维菌素、辛硫磷乳油或晶体敌百虫稀释液灌根,有一定防治效果。

经风吹、雨溅传播危害。20~30℃为发育适宜温度。高温多湿,通风透光不良,施肥不足或植株生长弱时,叶片受害重。

防治方法: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还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防治。

田间湿度大、温度在16~24℃时发病最重。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要摘除病叶,及时喷药,可选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农抗120水剂200倍液喷雾。一般间隔5~7天喷洒1次,连喷3~4次。

繁殖的适温为18~21℃,成虫有趋黄习性。

防治方法:消灭温室虫源,通风口设置防虫网,在种植前用22%的敌敌畏烟剂棚内消毒。可用黄板诱杀成虫。也可用10%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或25%灭螨猛乳油1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喷雾。

防治方法:当幼苗受害时,应立即用80%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或用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喷雾。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保护地西瓜主要病虫害的特点及防治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西瓜病虫害防治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辣椒生长过程中,如果因病虫害的影响,且不能及时控制,就会导致辣椒品质和产量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意赛格厂家的植保技术人员指出,辣椒病虫害不复杂,只要把他们分类清楚,就可以有效的对病害进行防治。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辣椒病害的分类

1、真菌引起的病害:猝倒病、疫病、炭疽病;

2、细菌引起的病害:青枯病、疮痂病、软腐病、叶斑病

3、病毒引起的病害:病毒和蚜虫、飞虱

下面意赛格生物肥料的小编将依次对以上的辣椒病虫害做出分析

猝倒病,是辣椒苗期常见的病害。近年随着育苗技术的提高——种子包衣、苗床消毒、浇水后及时通风等措施,幼苗健壮,苗床已大幅降低发病率。

幼苗发病初期基部呈水渍状、淡绿色;茎基部腐烂,倒地幼苗叶片仍青绿,根茎部干枯;发病后期,病部溢缩成线状。

苗床在3-5天内可由局部发展为全面发病,导致大片幼苗倒地死亡。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部及土表长出白色毛状霉。

猝倒病,由真菌侵染引起,病菌在土壤中生长,从伤口直接穿过表皮侵染幼苗,主要由流水或溅水传播,低温阴雨天气,或播种过密,土壤潮湿,幼苗生长弱,易发此病。

① 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没有重茬的田块作为苗床。

② 苗床消毒:每平米苗床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12克拌干细土撒施苗床后播种;也可以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泼浇病苗周围床土或用喷雾器喷到土面见水为止,然后全苗床喷一遍该药液,如果将苗床周围的床土喷药后再上一层干细土。

③ 药剂防治:出苗后立即喷药预防及治疗,每隔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药剂可选用50%代森锰锌锰锌可湿性粉剂,按要求稀释倍数喷雾。也可以选用其他的杀菌剂。

辣椒疫病在多雨季节发生较严重,一旦发生,迅速蔓延,造成死苗和烂果。

辣椒整个生长期均可在茎、叶、果上都可以受到为害,有时根茎基部亦受侵染。

根部:根茎基部发病呈褐色腐烂。幼苗感病,茎基部出现水渍状,不久猝倒死亡。成株感病多为害茎杆分枝处,病斑水渍状褪绿色,逐渐变成褐色,稍凹陷。

病斑绕茎一圈其上部组织萎蔫枯死,植株茎叉处尤其容易感染,软腐生白霉。叶片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

果蒂开始,枝杈地方,不规则病斑,热水烫状。湿度大时,白色粉状霉。

果实:发病初呈暗褐色水渍状,软腐。湿度大时,受害处常见白色粉状霉。

疫病是由真菌侵染引起。病菌侵染的最适温度为22℃,大雨后天气突然转睛,空气湿度80%以上时,病害易流行蔓延,土壤粘重,排水不良地块发病较重。

(1)整个生育期都会发病,挂果后更容易发病;可以侵染茎基部、茎,叶、果。

(2)茎基部最容易发病,黑褐色、缢缩病斑。

(3)茎部分叉处最易发病,白霉、腐烂,之后成为黑茎。

(4)果实发病从蒂出开始,软腐状。

(5)最易发病条件:“大雨后高温”。

①采取高畦种植,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

预防药剂可选用8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800倍液或78%波尔多液+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预防。

还可进行药液灌根封锁发病中心,可用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对病穴和周围植株灌根,每株药液量250克,灌1-2次,间隔期5天~7天。

主要为害果实和叶片,有时也侵染茎部。

叶片:叶片受害,初期呈水浸状褪绿色圆形病斑,边缘褐色,中央灰白色,具有同心轮纹,常变薄如纸,易破裂呈穿孔,轮生黑色小点,叶片发病严重时易脱落。

果实受害,果皮表面初生水浸状黄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部中央呈灰褐色隆起的同心轮纹,密生许多小黑点。潮湿时病斑表面长出橙红色粘稠物,病果干缩,易破裂。

对于朝天椒,一般发生在7月中下旬发生,配合高温高湿天气,在第一茬果上发病严重。

由真菌侵染引起。病菌可残留在土壤中或种子上,通过风雨、流水和农事操作传播,连绵细雨及大雾、多露天气,易造成病害流行。甜椒比辣椒易感病。

①做好种子消毒:用55℃温水浸种10分钟,冷水冷却后浸种摧芽。

②药剂防治:预防药剂可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也可以用78%波尔多液+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发病初期,可以用50%戊唑醇+25%肟菌酯喷雾治疗,也可以用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倍液喷雾治疗,每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

① 常在辣椒花期、座果期发生。

②发病初期,先顶部叶片萎蔫,继后下部叶片萎蔫下垂,起初白天萎蔫,早晚恢复正常。3~4天后不再恢复,最后死亡呈青枯状。

③病菌多从根部或茎部伤口侵入,茎基部维管束变褐色,横切茎部用手挤压有菌脓溢出。

由细菌侵染引致,土产性病害。高温高湿有利病害发生,连绵阴雨天或大雨后骤晴,病害普遍发生且严重。土壤酸性,偏施氮肥、串灌漫灌利于该病发生流行。

①与非茄科作物或水稻轮作2年以上,水旱轮作是青枯病防治的主要措施。

②酸性土壤增施石灰,改良土壤。

③农事操作勿伤根茎,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排水,保持土壤适度干爽。

④及时拨除病株,并用石灰撒施病株穴消毒。

⑤药剂预防,喷雾和灌根结合。23%络氨铜水剂4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57.6%冠菌清干粒剂1000~1200倍液淋根,每隔5-7天一次,连喷2-3次。

辣椒疮痂病,主要危害叶片、茎蔓、果实。

叶片:初期水浸状银白色小斑点,后变不规则、黑绿色或黄褐色或暗褐凹陷病斑。

病初银白色小斑点、后边黄褐色、凹陷病斑。

病斑凹凸不平,呈油浸状。叶边缘、叶尖变黄。

病斑沿叶脉发生,叶片变畸形。

茎蔓:染病后病斑呈不规则条斑或斑块。

染病后出现圆形或长圆形墨绿色病斑,边缘略隆起,表面粗糙,引起烂果。潮湿时,有菌脓流出。

病原细菌主要在种子表面越冬,也可随病残体在田间越冬。旺长期易发生,病菌从叶片上的气孔侵入,潜育期3~5天;在潮湿情况下,病斑上产生的灰白色菌脓借雨水飞溅及昆虫作近距离传播。

发病适温27~30℃,高温高湿条件时病害发生严重,多发生于7~8月份,尤其在暴风雨过后,容易形成发病高峰。高湿持续时间长,叶面结露对该病发生和流行至关重要。

①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出,集中烧毁。

②喷施农用链霉素200-250ppm,新植霉素200ppm;20%噻菌铜悬浮剂500—700倍液进行防治,并喷施新高脂膜增强药效;喷隔7天一次,连续2—3次。

病状:危害果实,植株的茎叶都没有病。

软腐病发生初期呈水溃状暗绿色斑,后全果软腐,具恶臭味,内部果肉腐烂,果皮变白,干缩后果实一般挂在枝条上,遇外力后即脱落。

软腐病一般是由细菌引起的,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没有霉层全部是脓水。

防治细菌性软腐病可用72%农用链霉素,或50%DT杀菌剂,或40%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或可杀得、加瑞农等药剂交替喷雾,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

该病主要为害坐果后的成株期的叶片,7—9月高温多雨发病率高。在田间多点片发生,有时局部发生很重。

1、最常见的一种病斑,先从叶缘附近出现黄绿色、水渍状、近圆形的小病斑,扩散后,发展为褐色至锈红色、不规则病斑,干燥时,病斑多成褐色。即“铁锈色”病斑。

2、从叶缘开始,出现水浸状黄化,最后扩展至整个叶面,有的叶脉间出现白纸状病斑。

这两种类型,均是细菌造成,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菌的喷菌现象”。细菌性叶斑病的病斑交界处明显,病斑微凹,没有隆起,区别于辣椒疮痂病。

此病发展很快,会引起辣椒大量的落叶、落花、落果,对产量影响很大,但植株一般不会死亡。

造成这种病斑的病原体,属细菌。发育最适宜温度为23—30℃,湿温度适合时,病株大批出现并蔓延。

病斑一般在种子或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病害常始于苗床。通过辣椒叶片伤口侵入,在田间通过雨水、灌溉水或农具进行传播及再侵染。

在地势低洼,管理不善,肥料缺乏,植株衰弱或偏施氮肥等地块发病重。

在刚降雨后,空气湿度90%以上的7—9月高温、多雨季节发病重。病菌侵入后,在空气湿度80%时,病害就能逐渐显症。若遇到低温,病害发展会受抑制。若后期温度升高,病害可持续发展。

日光温室内的发病条件:温室里没有进行熏蒸消毒或消毒不彻底;室内病残株清理不干净;种子带菌,在播种前没有进行种子消毒处理;温室内灌水后没有及时通风排湿,导致室内高温高湿;在前茬熟菜收货后,土壤不进行深翻暴晒直接进行下一茬的栽培。

1、实行合理轮作,与非茄科熟菜轮作2—3年。前茬熟菜收货后及时彻底地清除病菌残留体,结合深耕晒垡。

2、播前种子消毒。用0.3%种子重量的50%敌磺钠可湿性粉剂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拌种可防治细菌性叶斑病的发生。

3、大田生长期间,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积水;温室内浇水后,室温升高时,及时通风排湿。及时将病叶带出田间销毁。

4、发病初期,可以喷施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1:200波尔多液或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5000倍;77%氢氧化铜可湿性微粒粉剂400—500倍液,7天一次,连续喷施2—3次。

病毒病又称花叶病,是辣椒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该病发生呈上升趋势。呈叶片皱缩畸形、丛簇状。

常见有三种典型症状,即花叶型、叶片畸形或丛簇型、条斑型。

①花叶型:病叶出现浓绿和淡绿相间的斑驳、皱缩,有时会出现褐色坏死斑。

②叶片畸形或丛簇型:病株初期心叶叶脉深绿,逐渐变成斑驳、花叶、皱缩,严重时,叶片变硬厚,叶缘向上卷曲,幼叶呈现线型叶,后期植株上部明显矮化呈丛簇状。

③条斑型:病叶呈褐色或黑色坏死斑,沿叶脉逐渐扩展到侧枝。主茎及生长点“枯顶”性坏死,造成落叶、落花、落果,严重时整株死亡。

由病毒侵染引致。烟草花叶病毒或黄瓜花叶病毒引致。烟草花叶病毒由种子、病株传播引起,通过田间农事操作接触病毒传播。

黄瓜花叶病毒主要由蚜虫传播。高温干旱天气有利于蚜虫繁殖及病毒病发生发展。连作地,缺肥地,植株生长不良,也易引起病毒病发生流行。

①种子用清水浸泡3—4小时,放入10%磷酸钠中浸20—3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用0.1%高锰酸钾浸泡30分钟,再用水冲洗。

②及时防治蚜虫、飞虱、蓟马。

③加强田间管理,多施磷、钾肥,常喷面肥,提高植株抵抗病毒的能力,可减少发生。

④药剂防治:以幼苗生长期或病毒发生初期喷药防治,结合蚜虫防治。

以上是意赛格生物肥料厂家对于辣椒常见病害的总结和介绍,仅供参考,如在辣椒的生产过程中,遇到病虫害的影响,可以及时联系意赛格的植保人员,为您提供专业的植保技术指导,以免因病虫害的扩散而影响产品品质、产量和效益。

炭疽病的药剂预防,要从苗期做起。可以喷施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咪鲜胺锰盐750倍液,交替使用,每隔5—7天喷施1次,连喷3次即可。

喷施时要注意整棵植株都得喷到,必要时将药随浇水灌入根颈部位,这样能起到更好的预防效果。草莓定植大田后再用药1次,就能防治高温天气导致炭疽病引起的定植苗全株萎蔫性死亡。

60% 甲硫·异菌脲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40-60克/亩 喷雾

70% 咪鲜·丙森锌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90-120克/亩 喷雾

25% 咪鲜·多菌灵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75-100克/亩 喷雾

40% 腈菌唑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倍液 喷雾

46% 氢氧化铜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稀释倍 喷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辣椒炭疽病发病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