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退伍兵待遇90岁老兵待遇在哪查

最近,网络上被几名可亲可爱的边防战士刷屏了,当我们含着泪看完他们的故事,不由地从心底发出感叹,“军人,永远都是最可爱的人!”

贵门警务站的社区民警徐春潮,因此暗暗做了一个决定——陪一位远在深山的老人过一个特别的元宵佳节!

老人名叫丁爱明,是贵门乡丁家店村村民,今年90岁高龄的他曾是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徐春潮与老人的结识,始于去年疫情期间。

去年3月初,丁大爷有事求助于警务站,徐春潮帮助老人解决后,注意到丁大爷夫妇俩独居深山,周围没什么邻居,老人的子女偶尔回家陪伴小住,其余时间二人相依为命。

“当时我就觉得老人家肯定非常孤单,所以心里一直记挂着,但因为工作忙,只去过那么一两次。”徐春潮说,“所以这次突发奇想,想去看望一下丁大爷,陪他们过个元宵节。”

带上米、油和其他礼物,我们结伴前往了老人家中。经过一路颠簸,体会“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的狼狈后,终于来到了老人家中。远远地看见老人早已站在门口的空地上等待我们,徐春潮赶紧上前表明了来意。

在徐春潮掏出二人合影展示给老人后,他想起了这名曾经帮助过他的民警。给丁大爷夫妇俩煮了碗热气腾腾的汤圆后,我们与老人聊起家常,丁大爷向我们讲述了他曾经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经历。

那一年,丁爱明19岁,作为家里最小的儿子,他说服了父母,响应了国家号召,成为了一名志愿兵。他与其他近500名嵊州老乡,经杭州萧山前往辽宁,经过短暂的集训后,他们便跨过了鸭绿江。

丁爱明说,进入北朝鲜境内后,他们连续行军了一个月,日夜不停。美军的飞机在头上盘旋,路途中还会突然遇到袭击,他能感觉到子弹打在脚边的土地上,发出噗噗噗的声音。

丁爱明回忆,有一次他与十几名战友正在挖掘防空洞,看见一架美军飞机直直地朝他们俯冲下来,原本以为会被燃烧弹之类的武器袭击,结果这架飞机什么都没做,突然升空离开了。丁爱明说,当时飞机已经离地面非常近,好像抬起手中的铁锹就能打到它!

被问及是否会感到害怕,丁爱明老人爽朗又自豪地说,“不害怕。我们去之前都写了‘决心书’,为了国家,个人牺牲是不怕的。美国兵才怕呢,他们看到中国人连老百姓都这么勇敢,都不敢跟我们打了!”

当我们准备告辞的时候,老人回房间换了一身衣服,他说,要向我们敬个礼。这个礼,对他来说可能是淳朴的感谢,对我们来说,却更像是沉甸甸的嘱托。

祖国和人民,放心交给我们守护吧!

  这位90岁抗美援朝老兵的心愿,我们帮他实现了……

  当90岁的齐振荣老人和赵国珍老人一起在视频的两边举起右手互敬军礼时,感动了在场所有人。

图为齐振荣与赵国珍通过视频隔空敬礼。乌娅娜 摄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齐振荣有一个心愿,想再见见当年一起奋战过的战友,这个心愿我们帮他实现了。

  “老排长,你好啊”

  前段时间,齐振荣和赵国珍两位老兵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故事相继被媒体报道。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安度晚年的齐振荣老人通过网络看到了远在山东省青岛市赵国珍老人的故事,齐振荣一下子认出来,“他是我的老排长。”

  随后,齐振荣老人拜托记者联系赵国珍老人,想和70年前一起在战场上战斗过的老战友、老排长通个话。经记者辗转联系,两位老人的儿子约定好11月5日让两位老人通过视频见面通话,于是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图为两位抗美援朝老兵通过视频通话。乌娅娜 摄

  1200公里,70年,90岁,当视频画面接通的瞬间,两位老人看着彼此难掩激动,一句“赵排长,你好啊,70年过去了,我们都老了。”仿佛将两位老人带回峥嵘岁月中。

  齐振荣说:“老排长,我们当年一起在朝鲜的战场上保家卫国,现在我们都还能健康地活着,这是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换来的,我们要永远怀念他们。”

图为视频对话中的齐振荣老人,说到高兴之处开怀大笑。 乌娅娜 摄

  1951年,齐振荣和赵国珍随原野战军67军201师603团奔赴朝鲜战场。二人同为通信兵,先后参加了1951年11月朝鲜金城阻击战、1953年6月朝鲜金城南反击战等战役,用生命保障通信畅通,确保军令及时准确地传达。

  两位老人在视频中一起回忆了曾经在战场上的经历。

  赵国珍回忆说,朝鲜战场地理环境恶劣,美军作战装备精良。“当时我们的通信器材相当简陋,每人仅有的只是背在肩上的一部有线电话机和数量不多的电话线,这给战斗中的通信联络带来了极大困难。经过全排同志的英勇奋战,我们有线排多次克服困难,保证通信畅通,被战友们誉为‘炸不断的阵地联络线’。”

图为年轻时的赵国珍。李彦宏 摄

  “金城阻击战中,我在前沿和总指挥部中间,驻守信息中转站,指挥部的电话要传达到前沿,电线被炸断时,几秒钟就要接通,保证及时传递指挥部的命令。”齐振荣回忆起自己的工作经历时说道,“虽然我们接线的工作很普通,但接的却是命脉线,这关系到前方的仗怎么打,怎么才能取得胜利。”

  谈及战场上的险境,齐振荣说道:“通讯部门是敌人火力封锁的目标之一,当时我们驻守在防空洞里,第二次战役中,我和三个战友坚守在岗位上,这一仗一直打到宣布停战,我们仍守在交换机旁。”齐振荣回忆道。

  通过视频,两位老人还一同怀念了曾经在战场上一同并肩作战的战友,他们有的还健在,有的却已经牺牲了。当齐振荣老人回忆起当年的曹生副团长牺牲时的场景,两位老人同时陷入了沉思。“老首长,不要惦记、不要惦念,要把自己的身体保养好,咱们就等着享清福吧,这是老弟的心里话。”齐振荣说道。

图为齐振荣。 乌娅娜 摄

  相约看草原 喝啤酒

  在近一个小时的通话中,两位90岁高龄的老人通过视频忆往昔、话今朝,从工作经历到离休生活,从炮火纷飞的记忆到家乡建设的变化,话题始终没有间断。

图为齐振荣老人和儿子齐正海与老战友视频通话。乌娅娜 摄

  尽管两位老人年事已高,但始终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通过捐资助学、演讲、参加公益活动等多种形式持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国家遭遇自然灾害时,齐振荣老人总是主动捐款捐物,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老人还捐出了1万元人民币。老人曾任军休所党委会主任期间,积极改善干休所的环境,是公休人员公认的好休干。

  而赵国珍老人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近期还受邀去海军部队作报告,进行演讲,对部队的发展和士兵的安心服役起到了积极作用。

图为赵国珍。李彦宏 摄

  齐振荣向赵国珍热情邀请道:“欢迎你来内蒙古做客,我陪你看看草原,吃牛羊肉。”赵国珍也回应道:“让孩子们带你来青岛吧,咱们一起喝啤酒。”

  如今,两位老人都已四世同堂,他们的儿子齐正海和赵全红也希望,两家人的后代要保持联系,把这份难得的情谊延续下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美援朝退伍兵待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