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重庆重庆主城区新冠病毒疫情报告来源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实时疫情大数据昨日重庆新冠患者无增减,全国新增确诊病例19例,治愈出院27例,现有确诊数514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昨日,重庆依旧无新冠病毒患者新增,现有确诊患者为2例,累计治愈574例。国内新增新冠病毒患者19例,昨日治愈27例,到目前为止,全国现有确诊数为514例,目前对待防疫工作我们仍不能松懈。


  在疫情反扑之际,居民要做到杜绝瞒报,遇见疑似感染者做到及时上报,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不扎堆,不让新冠病毒有任何可乘之机。

更多数据详情点击【阅读原文】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以上是关于实时疫情大数据昨日重庆新冠患者无增减,全国新增确诊病例19例,治愈出院27例,现有确诊数514例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重庆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

重庆从8月起分批次启动

12—17岁青少年疫苗接种

免疫规划所主管医师王东表示

青少年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中

重庆市疾控中心也给出了回应

问:为什么要给12-17岁青少年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答:大家对新冠的认识,在早期时可能认为儿童、青少年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不高,症状较轻。但是随着疫情的持续传播,尤其是在一些疫情比较严重的国家,这个年龄段的人群的患病率在不断上升,也有一些出现了重症,个别出现死亡的情况。

不管是成人、青少年还是儿童,只要感染了病毒,就是一个传染源。从传染源管控的角度来说,对儿童、青少年也要加强管理。

我们期望通过接种疫苗建立免疫屏障,控制疾病传播,那么人群的接种率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因此青少年通过接种疫苗,在建立群体免疫过程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问:为什么要求儿童在接种疫苗时,要有父母陪同?儿童在接种疫苗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青少年和儿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和过去常规疫苗的接种,均按规范进行,没有太大差别。

根据《疫苗管理法》规定,在进行疫苗接种前,接种医生首先要向受种者或其监护人如实告知所接种疫苗的种类、作用、疫苗的禁忌、安全性和相关注意事项。其次接种医生还需要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因为12~17岁属于未成年人,这些信息怎么获得,怎么告知,监护人和家长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过程中,对于12-17岁青少年要有家长或监护人陪护,来完成这些过程。

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也有它特殊的方面,建议家长或监护人在陪护儿童接种疫苗时做好以下工作:

在接种前,家长或监护人要了解新冠病毒疫苗的疾病知识、疫苗知识及接种的流程,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并携带孩子的有关证件,包括身份证、接种证等。

到现场后,要把孩子的健康状况,以及他过去接种疫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或者疾病史,如实告知接种医生,由医生评估孩子是否可以接种疫苗。

接种完后,需要在现场留观30分钟,这时候家长或监护人也要全程陪护。接种后如果怀疑出现的身体不适,可能和疫苗有关系,也要向接种医生及时报告,如果情况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诊治。

问:青少年接种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和成人一样吗?

答:本次12-17岁青少年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是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可用于该年龄段人群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生产厂家为北京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和北京科兴中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与18岁以上成人所使用的这两个厂家的灭活疫苗在剂量、剂型、接种部位、接种途径等方面完全一样。

问:青少年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安全吗?

答:中国疾控中心最新监测分析数据显示:儿童、青少年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高于18岁以上的成人。青少年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出现的一般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局部的疼痛、红肿;异常反应主要是过敏反应,主要为过敏性皮疹,症状相对较轻。

问:青少年接种前后要注意什么?

答:接种前避免空腹,接种前、后不要进行剧烈运动,接种完成后多饮水,注意休息;

接种当天应携带有效证件(身份证或户口本等),接种当天穿着宽松的衣服;

接种前,监护人应当充分阅读《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并配合健康问询和知情告知工作,如实告知健康状况;接种过程中,父母或监护人应全程陪同在场。

接种后要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如出现不适,请及时告知现场工作人员;

接种疫苗后应继续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

接种疫苗是防控疫情的有效手段。

要时常检查家中的电器和线路,发现线路老化、脱落、破损要及时更换。

上海市卫健委今早(11月17日)通报:2022年11月16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1例,均在隔离管控中发现。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例和无症状感染者26例。

2022年11月16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例。治愈出院1例。

病例1、病例2,暂住于松江区,均系此前本市报告的外省返沪本土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在隔离管控期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2022年11月16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1例

无症状感染者1、无症状感染者2,暂住于松江区,均系此前本市报告的外省返沪本土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在隔离管控期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3,居住于闵行区,

无症状感染者4,居住于嘉定区,

无症状感染者5,居住于松江区,

无症状感染者6,居住于青浦区,

无症状感染者7,居住于崇明区,

均系外省来沪返沪人员,抵沪后被落实管控,其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8,居住于宝山区,

无症状感染者9,居住于松江区,

均系外省返沪人员,接外省市协查通报,抵沪后被落实隔离管控,其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10,居住于静安区,系11月15日本市报告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在隔离管控期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11,居住于金山区,在闭环管理重点人员例行核酸检测中发现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2022年11月16日0—24时,通过口岸联防联控机制,上海报告6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其中来自奥地利1例,来自澳大利亚1例。

病例1为中国籍,在日本工作,自日本出发,于2022年11月10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2为中国籍,在新加坡留学,自新加坡出发,于2022年11月11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3为中国籍,在日本工作,自日本出发,于2022年11月11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4为加拿大籍,在加拿大探亲,自加拿大出发,于2022年11月12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5为中国籍,在美国工作,自美国出发,于2022年11月13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6为中国籍,在香港探亲,自香港出发,于2022年11月15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6例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救治,已追踪同航班密切接触者73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观察。

境外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情况

2022年11月16日0—24时,上海新增境外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26例

无症状感染者1为日本籍,在日本探亲,自日本出发,于2022年11月8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2为中国籍,在阿根廷生活,自阿根廷出发,经德国转机,于2022年11月10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3为美国籍,在新加坡工作,自新加坡出发,于2022年11月11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4为中国籍,在泰国工作,自泰国出发,经英国转机,于2022年11月12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5为中国籍,在希腊工作,自希腊出发,经奥地利转机,无症状感染者6为奥地利籍,在奥地利工作,自奥地利出发,无症状感染者5、无症状感染者6乘坐同一航班,于2022年11月12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7为中国籍,在美国工作,自美国出发,于2022年11月12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8为中国籍,在马来西亚工作,自马来西亚出发,经新加坡、日本转机,于2022年11月13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9为中国籍,在英国工作,自英国出发,于2022年11月13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10为中国籍,在美国探亲,自美国出发,于2022年11月13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11为中国籍,在加拿大旅行,自加拿大出发,于2022年11月13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12为中国籍,在香港探亲,自香港出发,于2022年11月13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13为中国籍,在美国工作,自美国出发,于2022年11月13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14为韩国籍,在韩国生活,自韩国出发,于2022年11月14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15为中国籍,在加拿大生活,自加拿大出发,于2022年11月14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16、无症状感染者17均为中国籍,无症状感染者16在法国工作,自法国出发,无症状感染者17在意大利工作,自意大利出发,无症状感染者16、无症状感染者17经芬兰转机,乘坐同一航班,于2022年11月14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18—无症状感染者20均为美国籍,无症状感染者21、无症状感染者22均为中国籍,无症状感染者18在美国生活,无症状感染者19—无症状感染者22在美国工作,无症状感染者18—无症状感染者22自美国出发,乘坐同一航班,于2022年11月15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23为中国籍,在法国工作,自法国出发,于2022年11月15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24为中国籍,在香港生活,自香港出发,于2022年11月15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25为中国籍,在巴西探亲,自巴西出发,经德国转机,于2022年11月15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26为中国籍,在新西兰探亲,自新西兰出发,于2022年11月15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26例境外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医学观察,已追踪同航班密切接触者456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观察。

上海这6个区域划为疫情高风险区

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消息:根据《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等要求,经研究决定,调整本市以下区域风险等级(具体时间根据相关区域按照国家要求落实相应管控措施起计算):

一、疫情高风险区(6个)

静安区宝山路街道中华新路199弄6号102、302别墅

普陀区宜川路街道交通西路95号

宝山区顾村镇苏家浜路435弄51号

松江区九亭镇沪松公路1399弄87号、88号

青浦区华新镇马阳村马桥203号

崇明区城桥镇侯南村洪生5组

二、疫情低风险区(4个)

下列街道、镇除高风险区之外的其他地区:

北京、广东、重庆等地疫情

各地的新冠重症情况如何?

△11月16日上午,广州荔湾区康王路金花街核酸检测点,不少居民一大早到排队做检测。羊城晚报陈秋明摄

广州:超3万感染者中,无一重型、危重型患者

根据广州的每日疫情通报数据,10月22日-11月14日,广州市累计报告感染者已超3.3万例感染者。其中11月7日以来,已连续9日单日新增感染数破2000例。

据“广州发布”,11月15日,在广州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介绍,10月22日本轮疫情以来,所有感染者情况均稳定,无一重型、危重型病例。

北京:1187例感染者中,重型2例

11月13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412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卫健委党委委员王小娥介绍,10月27日至11月13日14时,在定点医院救治本土新冠肺炎病例1187例,其中无症状感染者412例、轻型752例、普通型21例、重型2例,目前所有在院患者病情平稳。

重庆:超8000例感染者中,重型3例

11月14日,在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畔介绍,11月以来,重庆市突发规模性疫情累计报告新增感染者已经超过8000例。重庆市现有在院进行隔离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7517人;现有在院集中隔离治疗的确诊病例有1159人,其中,轻型1130例,普通型26例,重型3例,病情稳定。

河南郑州:本轮疫情中没有重型和危重型病例

11月3日,在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新闻发布会上,郑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李慧芳介绍,疫情发生后,郑州组建省市呼吸、感染、儿科等多学科专家团队,所有患者“一人一策一方案”精准施治,中医药干预率达到100%。目前没有重型和危重型病例,所有患者病情平稳。

重症少跟病毒特征和早期科学防治有关

11月16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医师喻成波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随着病毒的变异,传播性更强,但重症化率相对比较低。重症少的原因是由病毒的特征所决定的,也与各地提倡科学防治,早期防治有关。”

喻成波提醒:“坚决做到不能躺平,也不能麻痹松懈,如果麻痹松懈会出现大量病例集中爆发,一旦出现医疗挤兑的情况,这样重症化率会变高。所以重点的工作是要加强或关注对老弱病残及基础病多的人群加以保护;在社会面上仍然提倡新冠疫苗的接种,提高全社会的免疫屏障,对预防重症的病例发生有益。”

多地优化调整核酸查验要求

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为虚假信息

落实优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条措施

多地优化调整核酸查验要求

山东:入鲁返鲁不再查验48小时核酸证明

11月14日,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账号“山东疾控”发布近期疫情防控公众健康提示,对省外入鲁返鲁人员(包括出省旅游探亲返回人员)实行“落地检”和“5天3检”,取消了“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要求。

河南洛阳:除一些公共服务场所外,乘坐公共交通取消查验48小时核酸

有市民在洛阳市官方问政平台上建议:“强烈建议取消48小时核酸检测”。对此,11月15日,洛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回应称:“为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我市已经对核酸检测进行了调整,明确规定:即日起,除进入各级机关、学校、事业单位及需摘卸口罩的公共服务场所需出示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外,进入其他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贵州贵阳:乘坐地铁不需要提供核酸检测报告

“贵州地铁”近日发布乘车防疫温馨提示:乘坐地铁不需要提供核酸检测报告。乘客乘车时需主动扫场所码,场所码正常可直接进站乘车;场所码出现异常,不得进站乘车。所有乘车人员均须全程规范佩戴口罩。

河北石家庄:除重点场所外不再查验72小时核酸证明

自11月15日起,石家庄地铁和公交已经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但仍需持健康码绿码。石家庄大部分商超、写字楼也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不过进入部分重点场所仍需持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海南三亚、青海西宁:在隔次密接解除隔离

11月11日,海南三亚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提到,为贯彻落实通知要求,三亚市从11日18时起调整密切接触者隔离期限;不再甄别次密接,对目前正在隔离的次密接人员解除隔离。下一步,三亚市将持续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各项防控工作。

11月12日,青海西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到,即日起,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目前正在隔离的次密接解除隔离,市内低风险或无风险地区人员凭48小时内2次(每天1检)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及“健康码”绿码可有序离青。

不过,多数地方的公共场所

网传不再查验核酸证明的信息

11月16日,东北新闻网发布辟谣消息称,近日,个别网民在微博、微信等平台编造、散布“自2022年12月1日起,辽宁省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等关于疫情防控政策的不实信息。经核实,辽宁省从未开会研究过相关不实消息的有关内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据了解,辽宁省将严格落实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同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官方也发布类似辟谣信息,称相关内容为虚假信息,请勿传,勿信。

核酸只做单采,每人16元?

近日,甘肃兰州网友反映,做核酸时只有16元每人的“单采”(单人单管采样),而不提供“混采”(多人混合采样)。

11月15日下午,甘肃省12320卫生热线工作人员对此表示,目前甘肃省只有兰州要求市民进行核酸检测“单采”,全市统一价16元。据其了解,不再提供混管采样,“是避免出现混管阳性,影响其他人的生活”。为了更精准筛查出阳性病例,若某个楼栋出现阳性患者,会针对具体楼栋的居民做核酸采样,无疫情小区不再安排核酸。该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兰州要求出入公共场所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需提供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郑州一核酸检测点推出VIP服务

据网友爆料,近日,河南郑州惠济区一临时自费采样点贴出公告,公告表示:加急核酸检测最迟90分钟可出报告,但仅限企业vip客户,年费为320元,并享有两年内20次加急核酸检测服务,不单独售卖。

随后,记者拨通该核酸检测点电话,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该检测点位于郑州市惠济区月湖南路附近,公告展示内容属实,且目前郑州只此一处可以提供公告展示内容的核酸检测点。

随后,记者询问该检测点是否为私人检测机构,接电工作人员表示“这个你不需要了解,你要做就做,不做的话也不需要了解那么多”。

11月16日上午,记者致电郑州市惠济区卫健委,就该核酸检测点可以办理vip等作出询问,接电工作人员称“应该是属于个人行为,不属于政府行为”。

各地在优化落实政策的同时

“二十条提出来之后,取消对次密接的判定,缩短隔离时间,从普通群众的角度看是有所放松了,但是从疫情防控的角度来看,这些措施并不影响当前的防疫目标。二十条中取消对次密接的判定,因为次密接阳性感染率本身就很低;缩短隔离时间也是基于科学的分析,因为超过五天再转阳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这些是科学的。”11月15日,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告诉记者。

李侗曾告诉记者:“目前奥密克戎BF.7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潜伏期短,稍微放松可能就会造成疫情的反弹。目前核酸检测仍然是早发现、早处置的必要手段,尤其对于需要进入医院、养老院、学校、公共交通工具或一些室内公共场所,对于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做核酸检测还是有必要的。否则的话,在冬季本来就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如果稍微一放松,疫情就容易出现局部的爆发或反弹。”

11月12日,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上也提到,二十条优化措施是对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完善,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而是为了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

“我们应该认识到疫情的复杂性和反复性,充分认识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11月1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只有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才能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间寻求最适合的平衡点。

来源:上海发布、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中国新闻周刊、甘肃卫健委官网、贵阳地铁、新黄河客户端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庆主城区新冠病毒疫情报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