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怼领导上了一年班,最近感觉被领导坑了,怎么办?

先上结论:辞掉事业编或者公务员的,90%以上都后悔了。

后悔的比不后悔的多,80前的人比80后的人后悔的少在单位工作时间长的人比工作时间短的人更容易后悔学文史及商科专业的比学理工农医专业的人后悔的多

有一点可以肯定,“在体制内混的好的人,辞职后可能混的很好;但在体制内混不好的人,辞职后大部分也混不好。”

眼见也不一定为实耳听也不一定为虚那些离开体制的人说自己过得怎么样的也不一定确实可信有人确实混得不错但混得惨的谁又会说自己混得惨呢我先分享下身边的真人真事亲身经历

我一个同学二本毕业后分配到家里小学教书回家后专心备考半年顺利地考上了镇政府的综合管理岗位负责写材料她的公务材料写得很好不到一年就被调到市里区政府办公室写材料日子长了她就烦了。3年后她瞒着父母偷偷辞了职放弃了公务员身份和老公回到她的老家承包了一座山林他们夫妻俩出资金她公公家里出技术

她老公家里是专业养殖户生意做得很大这次她们算是正式接了家里的班在政策帮扶下在镇上开设了电商创业公司在市里注册了销售公司虽然她的事业获得巨大成功但是这种成功并不具有可复制性对于那些看到别人创业风生水起也想自己辞职创业的人我建议千万不要盲目辞职

我单位一个前辈,2006年响应县政府的号召辞职创业那几年铁矿石价格很高我所在的市是铁矿石大市带动产业经济发展好他与别人合伙开了一个小矿山每年有100多万的纯收入。2012他决定扩大规模更新设备前后大概花了600多万没想到铁矿石价格直线下滑连续赔了62018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无奈之下把设备卖掉公司倒闭。10多年只赚了20多万想原来草率辞职后悔莫及

一个朋友的姐夫原来在金融系统工作由于工作优异组织下派他到到所辖一县任挂职县长分管经贸工资6000左右收入少了一大截他是技术控”,对行政工作不太了解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不适合从政勉强工作了一年省里新成立一家商业银行他面试成功年薪80果断辞掉县长职务

我亲眼目睹的惨事有个朋友业务水平超强但是因为没有背景在体制内多年得不到提拔心灰意冷就打算经商遇到一个大老板他辞职到公司任副总经理年薪30入职后工作十分努力顺利公司业务庞大但是不到两年老板突然被纪委带走协助调查公司陷入停顿只给他只发了20000多的工资等了很久不见老板回来公司业务停顿他的积蓄也见了底有一天突然脑出血经过救治捡了条命但是生活不能自理最后被家人送到敬老院成了废人家庭负债累累

我有一个亲戚曾经在检察部门年纪轻轻就是局级手掌着当地官员的"生杀大权和大公司总经理们的上下升迁面对下海经商大潮许多经济领域和企业的老总每逢和我亲戚吃饭喝酒都劝他辞职赚大钱

可是他不知道唯一的优势都是职业优势和职务优势一旦离开了目前的岗位一切优势都会随之化为乌有这些年过去了当年那些向他表忠心打保票的人见了面早忘了他是谁了他穷困潦倒的状况让人唏嘘有一年过年手里连2000块钱都拿不出来现在他也年近六十了还整天为填饱肚子而奔忙应该是连肠子都会悔青了

01 离开之前要“三思”

许多人不认真思考和考察盲目跟风体制内一直被公认为是最安稳的饭碗被称为铁饭碗甚至是金饭碗”。在中国公务员事业编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各种补贴补助等是一份体面的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社会地位高是很多大学生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

那些辞职的干部人生经历各不相同有的成了亿万富翁有的沦为街头众人有的一生辉煌成老总有的兜兜转转回到原点如果你离开体制内是因为在体制内混得不好那么奉劝你还是要慎重考虑

当下考编一族越来越多同时想跳出体制束缚的人也不少每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但多数走出体制的都觉得实现了人生价值过上了自己喜欢的生活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如果你确实觉得工作毫无乐趣可言那你完全可以遵从内心的选择大胆走出围城但一定要考虑方方面面不要后悔一个人成功与否与自身能力有很大的关系能力强的处处都是商机没能力的话就算给一家公司运营也是无用衡量自己的实力三思而后行古人诚不欺你

02 不适合在体制内工作的人

当你放弃稳定时意味着你选择了不确定性敢于跳出体制内的人要接受体制外的快速变幻内心强大不断调整认知迭代技能才可能活得更好这种极为艰辛的付出并不适合所有人

体制内很难容下个性太鲜明的人。如果你有以下3点以上特点,可以考虑选择一份新的事业重新开始。①不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经常面对表面很和气、背地里拆台,互相扯皮、推卸责任;②不会与领导相处,不会“拍马屁”,不会见风使舵,不会看领导脸色行事,讨厌论资排辈;③感觉工作简单、重复、琐碎;④不甘平庸“混日子”,过一眼望到老的生活。

03 想辞职的几种情况

想辞职未必是否在体制内的问题也不是仅靠从体制内辞职就能解决的需要在正式下决心辞职之前做好一个规划你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你的能力能否达到你要如何一步步达到你的目标

一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力度越来越大一些事业单位转为企业相应的事业编制也变成合同制二是体制内工作量越来越大加班加点是常态尤其近年来加强纪律又是巡视又是学习凭空又多出来许多工作以前一杯茶一张报纸一天的情况不复存在三是相对外企民企的工作待遇相差很大工资固定但偏低工资按薪级工资职称定级走评定职称难度大四是工作单一重复创新较少向上晋升的通路窄

想从体制内辞职离开现在岗位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第二次考公务员如果你对本岗位不满意可以申请调动如果这条路行不通再考一次编制不过在做这个选择之前要了解是否有相关规定限制比如一定要在本岗位服务年限等

二是考研考博回学校再深造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这次的回校不是毫无目的可以选择好以后职涯的方向再选择专业。35岁以前考编制基本都是没有问题的就算不考编制也可以去一家有竞争力的企业三是辞职再创业就业

05 离职需要避免地“坑”

给想从体制内辞职的同事建议一句话不要裸辞”。

首先要有一项过硬的技能自主创业和进入企业不一样

自主创业和在体制外工作一样,面临的不确定的因素太多辞职后,首要问题是生存,不论创业或是打工,只要有一项过硬的技能,你便是不可被随便替代的,这是你的立身之本。确保离开体制后,有稳定的收入。辞职之后找不到下家的话,不用两个月心态就崩了。

二是是否有个可持续发展的创业项目如果辞掉公务员去打工除非年薪几十万否则都不建议辞职创业就需要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健康项目

三是你是否有稳定的资金来源。你如果选择创业必须保证有稳定资金来源否则一旦启动资金花完项目还没有做好资金链断裂那么再好的项目也就夭折了

四要明确你的能力,确定你的目标离开体制以后到底要做什么工作让自己持续精进锻炼自己稳定而专业的能力积累经验创造价值证明你的能力为再就业积累资本和信用背书

你看到的别人的成功和风光只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别人创业的艰辛和风险那都是别人成功路上宝贵的经验和财富是不会轻易展示给别人看的无论是谁展示在众人面前的一定是风光的一面如果卖惨那么一定是别有目的

整体来看离开体制内的大部分人还是过得不错的毕竟没有两把刷子也不会辞职不鼓励大家一股脑地都去考公务员也不劝早已有了自己打算的公务员们不要辞职

用发展眼光看问题因为有时候你想要逃离的不是体制而是有点平庸的自己如果你想逃离体制内的生活你可以问问自己有什么优势可以让你对冲不确定”。这种优势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生存能力

欢迎交流:【文章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出于交流信息之目的。

欢迎关注第一职场网,“教练式”职业规划首创者,唯一入选《哈佛商业评论》职业规划生涯机构。职业规划、向上管理、转行跳槽、升职加薪、面试宝典等更多干货就在这里。

刚好,在体制内工作的一个同学在跟我沟通一些事,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他。

他说:“问这个问题的人,一定还年轻吧,属于心思比较重的那种人,常常把领导随口说的一句话当成人生的评价。边缘化,先反思一下自己,自己是否未胜任,这个直接跟领导好好谈一谈。自己琢磨边缘化没意义,你的价值不能体现在领导每天的肯定上。”

随后,他又说,他自己在体制内做了14年了,有喜欢你的领导,也有不喜欢你的领导,最重要的是工作是一份谋生工具,是否能在工作岗位上体现自己的价值。

体制内很残酷也很无奈,不是你在学校里,努努力、背背书,到时候一考试就100分,排在第一位。太多时候,你越努力,反而领导越忌惮,甚至你做得多,出错几率也多,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躺平”,不就是这样吗?

他还给我讲述了一个他家姑姑家孩子小萌——一个很励志的女孩,努力去提升的故事。

小萌是重点大学研究生毕业,形象气质也比较普通,学习成绩好,高分通过司法考试,一心想着得到领导器重,以后去市、省等更高的平台。

而事实上,小萌家里是没有背景的,在体制内,不是你成绩好,你就是第一,你就是领导眼中不得不选择的人才,对于领导们而言,分到哪里其实都可以的。

于是,核心岗位肯定轮不到小萌,小萌最终被分到一个二线科室的闲职,也就是公务员报考的岗位。

明眼人都知道这就是边缘科室,听小萌说:科室一共7人,快退休的有4人,其中1人有精神问题,另一个中年女子总请假,剩下一个正常的年龄较小,业务钻精,做人也精钻。

你想啊,一个鲜活的刚毕业的踌躇满志的女大学生,一下子跌到一口深井里,想扑通出浪花来都难,到哪里去谈职业素养,哪里去谈个人规划发展,当初的梦想呢?眼看着一个个在自己后来的人,从外地直接调回来的人,被安放到人事等核心科室,被借调到市局、省局,而小萌一直无人问津。小萌常常是困惑且无奈,难道要在这淹没一生吗?

我同学说起小萌时,说这孩子还曾绘声绘色地描述过:“说,那个局长特别和蔼温和,每次问她有什么困难就说,表面都答应好好,可人家压根就让她调离到其他科室……”

就是那种,没有人教你,没有人带你,一切都要靠自己。

小萌学习能力强,文笔也不错,反正闲在的时间多,就看看看系统内期刊,看系统内网站,写调研报告,写简报信息,按领导要求写总结汇报。发挥研究生论文的优势,文章都悉数发表,当然,要署上科长、主管局长的名字。

有时还负责做精美的PPT,因为要在局内大讲堂的活动领导要展示。同时,小萌还帮助辅导局领导同事们的孩子考公务员,通过率高,效果也不错,取得了同事们的认可和支持。

这个时候,终于等到了机会,赶上办公室文秘调整,小萌因为优势突出,被调到办公室。

于是,小萌又接着往上奋争。在办公室,她一个人承担了几乎所有的工作,文书、文秘、绩效考核,各种繁杂事宜。经常加班,写稿子时,很多时候加班到凌晨。

领导讲话也是一遍一遍改,那个时候她焦虑啊,想着还不如在以前的边缘部门,人少心闲,看看书喝喝茶,有啥不好。

后来,也算摸清了领导讲话稿的套路,逐渐地也让大家高度认可,大家都知道小萌是起草者,办公室也搬到局长同层,方便沟通。

后来,又遇到机会,日报信息刊载省府办组织遴选考试,她想报名试试,于是很笔试、面试、体检、考察,小萌就这样考上了省里的某部门……

我同学跟我说起来,我真的是太佩服这个小萌了。你会发现,机会是自己给自己争取的,前提是,你得先做出来。

是的,无论是在体制内还是在体制外,机会永远都是给有准备的人。

后来领导找我聊天,觉得我不够成熟,处理工作不到位,工作能力需要提高。我也没往心里去,倒不完全是心大的原因,而是理解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站在领导的角度他那么说有道理,但就一定是正确而全面的吗?必然不是。

只不过在工作系统中,他是领导,我是下属,所以话语权在他那里,和领导对吵对骂的人有,但至少我这种入职时间短的女生是做不到的,也没有必要。我不会因为领导的评价妄自菲薄,否则就太傻了。

或许,你可以安慰自己说说一个“熬”字,在机会来临之前不放弃自己,寻求突破口,人各有专长,领导不会一直在位,要相信“柳暗花明又一村”。

然后,不断去学习,不断去展示,组织的触角无处不在,那就是群众的口碑,领导班子的眼睛,所以,不要等待皇冠加冕,也不要在边缘岗位自暴自弃,机会总是不期而遇,在下一个转角就会来临。

不过,我想说的是,工作就是一个谋生工具,在不犯原则问题的情况下,一定要对得起自己,也不要为了讨好领导给自己日后挖坑。

不妨把工作做好看一点,平时时刻记得尊重领导,多请示多汇报。

如果自己不是那么会说话会来事,那就不说少说,反正多说多错。然后把重点放在提升自己,大学的专业知识绝对不能丢,在此基础上多学业务知识。

毕竟你还年轻,人生的路还很长,一步一个脚印,活着不累,别太在意别人的目光。

而且,我要特别告诉你一句话,这也是我身边很多体制内的前辈们,曾说的:

体制内,一个人的位置,和一个人的能力、品德,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你需要考虑的是在对方是混淆的既定前提下,怎么把命令执行好,怎么把该合作的事情合作好。而不是考虑要怎样改变什么,或者要怎样改变自己去迎合谁。这都是多余的。

而且,人生总被这样的问题困扰,真的很累。等你真想通的那天,你再回头看,就是庸人自扰。

如果你实在觉得煎熬,忍受不了,那就只能离开了。也有不少朋友跳出来,如果真的论稳定,那肯定体制内是有保障的,但外面无非是自由一点罢了的,也都能活得好好的。

欢迎关注第一职场网官方发布平台,职业规划、向上管理、升职加薪等更多职场干货。

雕琢自我,普惠他人。我是文馨,10年知名地产企划总监,第一职场网联合创始人,向上管理金牌讲师,多平台签约作者,职场路上,与你一起蜕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体制内怼领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