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如果在生活和工作找到平衡如何取得平衡?

这是一次有趣的研讨。3月17日下午,“科学中的女性”恳谈会在清华大学郑裕彤讲堂举行。台上的嘉宾有一个共同点,她们都是杰出的女性科学家,而且她们从未放弃过科学事业。

“大家不要害羞。你们可能觉得我们很聪明。但我们不是,我们只是比你们年长,积累了更多知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讲席教授和系主任、美国两院院士Bonnie L. Bassler的一席话,顿时让全场的气氛轻松了不少,原本害羞的女生也纷纷举手提问。

“您觉得过去20年中女性在科学界的身份是否有所改变?”,“您觉得什么时候自己接近科学?”……一个个问题,道出了女性在从事科研工作中的困惑。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王志珍作为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率先拿起了话筒。

她发现,在科技界的多次调研中的确存在着“职位越高,女性比例越少”的现象。但她也感受到,现在的社会风气反而不同于她年轻时的男女平等,当今社会的物质化导致很多人认为“做得好不如嫁得好”。“科研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专心。”王志珍说。

专心科研,这也是中国传统家庭中家务负担更重的女性难以做到的一点。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李蓬就讲述了自己初到美国读研时参加的南加州中国女性科学家恳谈会。一位资深的PI被问及如何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这位PI回答:“你需要一个好老公、好帮手。”

答案很简单,却道出了众多女性科学工作者的由衷之言。

“特别是夫妻双方都很优秀的情况下,没有人想把自己的职业放在第二位,总是需要妥协,轮流履行家庭义务。”Bassler提出了这个也困惑着西方女性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的,一个家庭作为整体也有它的需求,因此你需要不断进行坦诚的沟通。”

李蓬所在的学院共有近70名实验室主任,但只有3名女性教师活跃在科研一线。“我一直在问自己问题出在哪里。”她说。

的确,研究生物学的要求很苛刻,不仅要求长时间的体力付出,“还需要24小时的思考科研问题”,特别是女性还肩负着很多家庭责任。

面对女性科学工作者面临的种种挑战,李蓬提出要重视三点,奉献科研的决心、在传统家庭中女性必须付出的刻苦、以及追求效率。“毕竟你只有这么点时间,所以一定要高效地工作,这会帮你塑造你的科学事业。”

在演讲嘉宾中,还有两位更加年轻的女性: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颜宁和美国华盛顿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冯莉惠。

颜宁是此次恳谈会的组织者,她本人就非常享受自己的职业和生活间所达到的良好平衡,“科研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觉得做科研是一件很酷的事,我也很享受科研所带来的自由”。她希望女性可以勇敢地做出自己的人生和职业选择。

冯莉惠则坦率地说道,自己刚开始是在仰视在座的优秀女科学家,觉得自己永远也成为不了“像她们一样优秀的人”。但是经过5年与导师Bassler的相处,她也逐渐体悟出,只要不断地努力、有足够的专注和决心,“有一天,你也会成为像她们这么优秀的人”。

职场女性如何平衡家庭工作

  “老板还没走……我大约半小时后能出门,帮我点个炒面吧!”这是今年以来,张薰第三次对同一拨朋友说类似的话。

  张薰2013年本科毕业后在北京某银行工作。她和学校里的一帮朋友每个月都固定聚一次。她几乎只有两种模式:周末聚会,永远是第一个到;而工作日聚会,永远是最后一个露面,多数时候大家等她来了吃个炒饭或者炒面然后就散了。渐渐地,大家也熟悉了她的下班时间——没有最晚,只有更晚。

  张薰说,毕业前,没想过这会是自己工作的“日常”。而做人力资源工作的她在招聘新人的时候,也从没有告诉过应聘者一个“潜规则”:如果柜台有一个人账算错了,哪怕是一毛钱,也要全体柜员集体等着他,直到把账算平为止。

  日前,一份《职场女性健康调查报告》发布。加班、睡眠障碍、健康状况下降、熬夜等关键词赫然在列。

  调查显示,职场女性加班情况非常普遍,8小时工作制只是空想,接近一半的职业女性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有11.74%的人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

  张薰就是其中之一。朋友聚会迟到是家常便饭,加班对她生活影响最大的是她无法保障正常的生活状态。

  “我总觉得,下了班,看一集电视剧,给家里打个电话,才是一天的结束。”张薰说,由于加班时间过长,回家时间受到影响,本来应该在下班时间做完的事被严重延后。

  “本来晚上5点下班,我大约晚上11点就可以上床睡觉了。但是晚上9点才下班,你说我要几点睡觉?”张薰抱怨。

  调查显示,接近90%的职场女性每天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11.42%的女性每天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

  张薰现在后悔自己当初“太实在”。她说,她工作的银行不算大,但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公司文化是把一个人当好几个人用。“应该一开始就表现出这个活儿不是由我一个人就能完成的,或者说我没法在一个工作日就完成。”张薰说自己现在陷入恶性循环,如果领导交办的工作做不完,就说明自己能力不行,失去领导信任,所以她只能继续咬牙做下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圳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