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主要是因为什么引起的自愈的最佳方法?

帕金森病可能源于肠道(肠道功能紊乱能自愈吗)

一说起帕金森病,大家都会想到手抖,然而手抖未必是帕金森;一说起帕金森病,大家都会想到是神经系统疾病,然而它可能也是一种肠胃病。我们请来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科的几位专家,让你对帕金森有一个新的认识。

多种新疗法,助力帕金森治疗

为什么粪菌移植能改善帕金森症状呢?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科、广东省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张玉虎提到:“最近几年发现,帕金森病的起始发病部位可能还要再往下,就是我们说的肠道菌群。肠道菌群产生的一些物质和脑内的“脑-肠轴”有双向的交流,这种双向交流对脑子会造成一定的损害,目前对这方面进行了很多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患者肠道菌群紊乱是非常突出的,我们用什么办法来调整菌群的平衡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因此,粪菌移植治疗帕金森是当前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据了解,近来有科学家提出帕金森病起始的发病部位可能与肠道菌群有关,研究亦显示帕金森病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因此,做粪菌移植治疗可能调整菌群平衡,缓解疾病症状。但目前还没有公认很好的方案来进行粪菌移植,未来可能有很好的移植方案。

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肉毒素的治疗、康复治疗以及照料护理这几个方面。“最近有一些新的治疗方式,比方说在药物治疗方面,我们以前用的药都是口服用药,现在有皮贴剂,直接贴在皮肤上,每天一贴就可以了,这个在我们国家已经上市。”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科、广东省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张玉虎告诉记者,“在手术治疗方面,除了以往的DBS治疗以外,目前还可以用聚焦超声的方法进行治疗。它是在一种强热量下,把核团烧毁,从而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帕金森病领域运用这种治疗方式也越来越多。”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神经科、广东省神经科学研究所 主任医师 科副主任 副所长 张玉虎

手抖不一定是帕金森,需及时排除是何故

在临床当中,有些病人会有手抖以及其他症状,但没有做过任何专科的评估,却一直按照帕金森病来治疗,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科、广东省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王丽娟强调,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症、帕金森叠加症,其实包含有几十种病。虽然它们都有手抖,动作慢等相似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并且名字也很相似,但实际上它们是不同的病。例如:脑血管病也会引起帕金森综合症。它的表现和帕金森病的表现很相似的,但是公众不具备鉴别它们的能力。因此,王丽娟建议,患者有症状以后最好去有帕金森专科的医院去看,如果没有条件,起码要去有神经科的医院去看。逐步排查出现这些症状的原因,了解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病症。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神经科、广东省神经科学研究所 主任医师 科主任 所长王丽娟

王丽娟强调,除了手抖之外,还有经常被人们忽略的“看不见”的症状,如嗅觉减退、情感淡漠、焦虑、抑郁、便秘、睡眠质量差、记忆减退、出现幻觉等非运动症状。如果身体有这些问题,我们也需要重视。

王丽娟认为目前我们的科学还没有办法能够完全阻止帕金森病的发展,因此,帕金森病有可能从早期进展到中晚期。根据患者刚开始发病时和他进展以后的情况,医生用药的方式会有所不同,所以病人应该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去复查。

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科、广东省神经科学研究所病区副主任王丽敏也提到了帕金森病人对帕金森病的几个认知误区。首先是得了病不承认。当前,青少年帕金森病的发病率还没有确切的数字,所以有的人认为帕金森病都是老年人才会得,因此不承认自己有病,也不用药。第二,承认患上帕金森病但不用药,认为一旦用药自己的病情会更严重。第三,乱用药。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有很多,帕金森患者自行看说明书滥用药。最后,患者认为有“灵丹妙药”。有的患者每次来看医生就会问有没有新药,有没有最好的药。

王丽敏提出,医生需要针对不同患者的情况进行正确的评价,正确的认识,正确的随访,正确的用药。患者需要正确地听医生根据自身病情进行调整。王丽敏强调,普通人要提高对帕金森病的认识,提高对它的客观识别,提高对帕金森病的合理预期。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神经科、广东省神经科学研究所 病区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王丽敏

帕金森患者,切忌突然停药

帕金森病早期进展很快,在发病最初的3-5年内是药物治疗的最佳时机,此时治疗花费小,效果好,甚至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张玉虎提到,现在对于治疗帕金森病的观点都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尽可能使用较小的药物剂量去维持比较好的疗效。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药物剂量比较小,但是患者仍然是不能停药的,除非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出现副作用以后,即使要停药,也需要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而不能一下子停药。如果突然停药,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张玉虎强调,经过长期的诊断治疗以后,当需要减药或者停药,是不能突然将药断掉的。如果突然停药的话,会出现恶性撤药综合征。它是指突然停药以后,患者的症状会明显加重,比如说会出现明显的肌张力增高、肌肉僵硬、高热、癫痫发作、心慌等一系列的症状。这些都是撤药综合征的表现,治疗起来也非常棘手。

帕金森病是一种发生在中老年人中的慢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大脑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坏死是主要的病理改变。这种改变是不可逆的,所以没有办法自愈,并且还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可以将帕金森病治愈。

帕金森虽然不能治愈,但是不代表不能治疗,对于帕金森的治疗,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早发现早治疗,尽早让病情得到一个控制,减缓病情的加重速度,谨守用药原则,从小剂量开始,缓慢递增,尽量用较小的剂量取得满意的疗效,不要盲目加减药物或擅自停药,更不要相信民间偏方。

帕金森存在特异性,因每个人病情症状不同,体质不同,所以单一的西药治疗并不能对所有的患者都见效,建议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根据每人不同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用药治疗,也可以缓解长期服用西药而带来的不良反应,从整体调理,治标和治本相结合,但由于帕金森属于疑难杂症且病程较长,因此无论是中医治疗还是西医治疗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人的耐心和患者的恒心。

患者男性,62岁,确诊帕金森病多年;

自述:手抖严重,双上肢控制不住颤抖,拿东西不稳,肌张力高,四肢僵硬无力,经常失眠,夜里睡觉翻身困难,生活自理能力差。

6年前做过脑起搏器手术,但近年来效果减退,服药后控制时间剪短,不能有效控制病情,近期在家人的陪同下前来就诊。

就诊症见:面色差,手足颤抖抽动,右侧甚于左侧,活动加重,身体沉重,倦怠乏力,手足不温。

舌苔: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沉弱。为痰风内扰夹阳虚证。

用药一个疗程后复诊:肢体抖动现象较之前略有减轻,气色有所好转,失眠现象减少,上方继服。

继服三个疗程,肢体抖动现象减轻,乏力现象有明显缓解,气色恢复正常。生活自理能力有些许提升。

继服两个疗程:肢体抖动现象逐渐消失,睡眠质量恢复,肢体僵硬现象有大幅度缓解,可自主行动自理。继服一个疗程后停药,日前随访,一切尚好。

卢老大夫建议:帕金森患者生活要有规律,在饮食方面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另外要加强肢体功能锻炼,注意居住的环境、温度、湿度及采光都要适度。要积极的预防感冒,适当的进行活动。晚期卧床要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尿便浸润以及发生褥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帕金森主要是因为什么引起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