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延迟退休为什么不提了?年龄火爆,我们的退休年龄会如何延迟?四大原则已定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为什么要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如何理解这些原则?记者采访了人社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
  延迟退休有利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金维刚表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主要是基于4个方面的考虑,即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受教育年限增加、劳动力结构变化。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由新中国成立初的40岁左右提高到2019年的77.3岁,其中与退休年龄直接相关的城镇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超过80岁。与之相对照的是,我国职工法定退休年龄1951年确定后,70年没有调整。因此,有必要根据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对退休年龄制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两者能够科学匹配。
  201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达到18.1%,预计“十四五”时期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在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背景下,如果退休年龄不作调整,意味着工作的人越来越少,退休的人越来越多,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从受教育年限普遍增加看,新增劳动力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超过一半,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13.7年,开始工作的年龄不断推后。在退休年龄不变的情况下,平均工作年限缩短导致人力资源浪费、人力资本利用率降低,特别是在高校、科研机构等高学历人员集中的单位和行业,情况更为突出。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从2012年起开始出现下降,年均减少在300万人以上,并且减少幅度在加大。如果延迟退休政策适时适度推进,开发利用好规模日益庞大的老年人力资源,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劳动参与率,改善资本和劳动力配置状况。
  “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老龄化即将从轻度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这一历史性转变,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多方面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从更高层面进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做到及早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改革节奏总体平缓,个人有自主选择空间
  纲要提出要坚持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原则,如何理解?
  金维刚分析,小步调整,简单理解就是延迟退休改革不会“一步到位”,而是采取渐进式改革,用较小的幅度逐步实施到位,每年延迟几个月或每几个月延迟1个月,节奏总体平缓。
  改革前期,临近退休的人,只会延迟1个月或几个月,对个人工作、生活的影响不会太大。对于年轻一些的劳动者,延长的幅度虽然大一些,但距离退休的时间较长,是10年、20年后的事情,那时候的社会环境、生活水平和人们的健康状况、心理状态等都会发生很多变化,个人也有比较多的时间来调整和适应。
  弹性实施,也就是说延迟退休不会搞“一刀切”,不是规定每个人必须达到延迟后的法定退休年龄才能退休,而是要增加个人自主选择提前退休的空间。这也是延迟退休改革最大、最重要的一个特征。
  客观地讲,不论是从不同职业群体、不同岗位的就业稳定性和工作强度看,还是从个人身体状况、家庭需求和价值追求看,都存在较大的差异,由此产生的诉求各不相同。延迟退休改革,应该充分考虑这种多元化需求。在统一实施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文化传统以及历史沿革等情况,增加弹性因素,允许个人根据自身情况和条件,选择提前退休的具体时间,充分体现改革的灵活性和包容性。
  不同群体继续保持退休年龄差异,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需协同推进
  纲要提出要坚持分类推进、统筹兼顾原则,如何理解?
  金维刚认为,分类推进,意味着延迟退休不是“齐步走”,而是要与现行退休政策平稳衔接。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男职工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政策有所不同。实施延迟退休改革将区分不同群体,采取适当的节奏,稳步推进,逐步到位。对于现有不同职业、地区、岗位存在的一些政策差异,改革后也会保持政策延续性,确保政策调整前后有序衔接,平稳过渡。
  统筹兼顾,即延迟退休不能“单兵突进”。退休年龄问题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因此,延迟退休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与之相关的配套和保障政策措施非常多,需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一方面,过去一些与退休年龄相关的政策,要随着延迟退休进行相应调整;另一方面,延迟退休改革也会带来一些新的机遇、问题和挑战,需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及时跟进。
  例如,如何通过更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就业帮扶等措施促进大龄劳动者就业创业;如何更大力度地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灵活就业人员给予社保补贴,帮助其再就业等。
  《 人民日报 》( 2021年03月30日 02 版)
(责编:郝江震、白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首页 > 百度-每日时事热点本条热点详情标题: 专家称延迟退休已是大势所趋
版权说明:以下为热点快照,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sendtous#qq.com
渐进式延迟退休该如何实施
作者:中国经济时报
发布时间:2023-02-06 00:49
快照:
本报记者 李海楠 王小霞
近日,有机构研报称“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或于2023年公布”,延迟退休的话题再次引发热议,并一度登上了热搜榜。
“可以肯定的是,实施延迟退休方案大局已定,箭在弦上。”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适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虽然具体实施时间都未明确,存在未确定性,但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势在必行。
方案或将公布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目前最需要加以解决和缓解的棘手问题之一。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亿,人口比重达到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9亿,人口比重达到13.5%。
“更为关键的是,从2023年开始我国将迎来退休高峰。”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兰日旭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社会“抚养比”进一步压缩,参保缴费压力和养老金发放压力进一步增大。
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老龄化带来对劳动力减少等方面的挑战必须主动、积极应对。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延迟退休是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挑战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我国医疗条件不断改善,人均寿命延长下的适当选择。从国际上来看,延迟退休年龄是世界各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普遍做法,近几十年来,多数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退休年龄,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退休年龄普遍都在65岁以上。
“综合我国当前各种因素来看,延迟退休大势所向,不排除今年推出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周茂华指出。
兰日旭也表示,2023年方案公布的可能性较大,最迟在2025年开始实施。
“渐进式”推进
既然延迟退休是大趋势,那么延迟退休的方案该如何实施?业内分析普遍认为,从我国多年来的推进路径看,“渐进式”始终是最优方案。
所谓渐进式,就是给一个时段,比如2025年-2055年这个时段,按计划逐步推后退休年龄。渐进式跨度的时段越长,过渡变化就越平缓,对涉及到延迟退休人员的影响相对就小一些,民众接受度就高一些,这样有利于推进政策的落地实施。
“延迟退休不是说一下子就延长到位,而是每年递增式地延长。也就是说,我们的退休年龄不能一下子从60岁延长到65岁,而是逐年按月增加的温和式延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所长杨宜勇曾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我国老龄化是不可避免的,社会政策也不能是刚性的。对于延长退休年龄的幅度和方式大有文章可做。
早在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提出“要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2021年,人社部发布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逐步提高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
兰日旭表示,延迟退休的措施要根据我国实际,小步推进,每年延长2到4个月左右,在经过较长时间的过渡,最终达到法定的65周岁退休年龄。在方案推行上,我们要吸取欧美各国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做好宣传,转变观念,在稳定中实施。
“另外,弹性实施应该是延迟退休改革最大、最重要的特征。”周茂华表示,如男女退休年龄延长应该有差别,延迟退休年龄也要与具体工作性质有联系等。
“我们要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和迎接老龄社会。”在杨宜勇看来,老龄化不是人类的灾难,而是人类的福音。随着健康的生活方式、医疗保障以及现代化、智能化的加快,人们可以活得更长,我们也可以干得更长。
举报/反馈
申曙光:延迟退休改革的节奏将是平缓的
作者:环球网
发布时间:2023-02-10 06:35
快照:
近日,延迟退休又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什么时候实施、如何实施都备受关注。延迟退休年龄改革影响深远,直接牵涉到每一个劳动者及劳动者家庭切身利益,也在多方面影响着各类企业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改革的出发点来说,延迟退休年龄是应对人口快速老龄化、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劳动力结构变化的重大决策,希望在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赡养压力、增加劳动力供给、提高人口资本利用率等方面发挥作用,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与经济发展。不过,像任何其他社会政策一样,其本身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调整是一个力求正面效应最大同时尽量降低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的过程。在这个调整过程中,公平和效率是综合考量与平衡的两个准绳,也可以为网友综合看待延迟退休年龄改革提供一个恰当的坐标系。
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和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延迟退休应当说已是大势所趋。放眼全球,包括美国、德国、日本和新加坡在内的许多国家都相继采取了延迟退休政策,缓解了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经济与社会压力,获得了较好的综合效应。而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的规定始于1951年政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70多年来,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都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现行政策无法与目前社会经济形势很好地适应。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退休年龄的要求。
应该说,延迟退休年龄改革是一项超出养老压力考量的全局性政策调整。延迟退休年龄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已进入老龄化时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不同程度地受到老龄化影响,生产力、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和社会生活等都因此发生变化,有必要对退休年龄进行相应调整。笔者认为,本着综合考量和平衡公平与效率的大方向,在政策调整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延迟退休年龄改革需要充分平衡其对劳动就业的正负影响。延迟退休年龄不只是能够有效地利用年长者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也在一定范围内可能会挤占年轻人的就业空间。但是也要看到,劳动力市场并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需要延迟退休年龄的人所从事的工作不一定是年轻人能够顶替的,年轻人更愿意从事的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工作也不是大龄劳动者占据的岗位。延迟退休有助于增加劳动力供给,适应劳动力结构变化,缓解劳动力供给减少的问题,尤其是弥补某些技能型和专业型岗位缺口。尽管如此,为了将其对劳动就业市场可能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需要遵循小步调整原则,采用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改革,以使得每年增加的老年劳动力规模不会太大,尽量降低对年轻人就业产生冲击。
第二,政策调整需要同步考虑缓解大龄劳动者面临的就业难问题。这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一方面,推进用人单位在一定范围内放开就业年龄限制,消除不合理的年龄歧视,提高对雇主的约束,增加随意辞退大龄职工的违法成本,营造年龄友好的就业环境;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劳动就业支持政策,开发更多适合大龄人员就业的岗位,对于工作技能无法满足劳动市场需求的群体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帮扶,对灵活就业群体提供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并继续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及工伤保险制度。
第三,政策调整需要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具体来说,视实际情况,个人可以有自主选择提前退休的空间。根据社会发展状况,可针对不同的行业类型、工作性质设置不同的退休年龄。比如医生、教师、体力劳动者、有毒有害等特殊行业从业人员的退休年龄本来就不应该一样。而除了职业特点之外,不同劳动者存在身体状况、家庭需求和个人意愿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由此产生的诉求各不相同,有的人希望多工作,有的人希望早退休。因此延迟退休政策的弹性就体现在退休时间和退休待遇两个方面,允许劳动者在一定范围内根据自身情况做出灵活的退休选择,配套相应的养老保障,并实现“长缴多得”。从国际经验来看,各国延迟退休政策也都具有一定的灵活度,在一些国家,满足缴纳养老金年龄条件的劳动人口可以选择适当提前退休,这一经验也值得我国借鉴。
总之,延迟退休年龄改革是社会民生重大决策,因此宜采取渐进式改革,用较小的幅度逐步实施到位,节奏总体平缓,给予人们足够的适应和调整时间,从而实现改革的稳步推进和延迟退休目标的顺利达成。(作者是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
举报/反馈
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渐进”,今明两年出台或是大势所趋
作者: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3-02-06 12:00
快照: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悦 徐芸茜 北京报道
新年伊始,随着中信证券的一份研报引发的社会热议,让有关延迟退休的话题再次甚嚣尘上。
中信证券在研报中称,党的二十大与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提出明确要求,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方案或于2023年公布,并于2025年正式实施,到2055年前后实现65岁男女同龄退休。
事实上,我国将实行“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信号已释放多年。2022年,《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和《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均提及要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鉴于目前我国人口总体形势,以及经过此前无论是社会媒体,还是相关主管部门的相关论证分析,大众对于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已经具备了一定心理准备,因此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在今明两年内出台是大势所趋的。”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鹏认为,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的出台是必然趋势。
对此,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在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加快,劳动力减少的情况下,施行延迟退休政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养老保险基金所承担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渐进式延迟退休也是有利于未来进一步扩大内需的。
频繁释放信号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有2.64亿,占总人口的18.7%;65岁以上人口约有1.9亿,占总人口的13.5%。而“十四五”期间,新退休人数将超过4000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净减少3500万人。
这不仅意味着,老龄化社会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且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也将面临挑战。在此背景下,有关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的谈论愈发热烈。
事实上,早在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便提出了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此后,虽然在2016年,原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曾表示过,具体的方案会在当年内按照相关程序推出征求意见稿,并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后推出正式方案,但具体方案一直迟迟未有进展。
直至2020年,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再次提出了,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研究”到“实施”的要求变化,不难看出延迟退休政策方案的出台已成为必然趋势。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分别提出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和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2022年,《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和《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均再次提及了要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可以说,在最近几年释放出有关“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信号愈发频繁。
付建表示,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数量减少的问题,是需要对法定退休年龄进行调整的,并且通过目前国家相关文件中来看,施行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也是在规划范围内的。由此来看,国家正在对退休制度进行调整,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前提下,将会适时发布退休相关的政策。
如何延迟退休
随着延迟退休进入“计划实施”阶段,社会大众的目光便开始聚集在如何实施延迟退休政策上。
事实上,此前人社部已经明确指出要坚持“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不搞“一刀切”。
对此,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曾解释,延迟退休改革不会“一步到位”,而是采取渐进式改革,用较小的幅度逐步实施到位。延迟退休不会搞“一刀切”,不是规定每个人必须达到延迟后的法定退休年龄才能退休,而是要体现一定的弹性,增加个人自主选择提前退休的空间,这是延迟退休改革最大、最重要的特征。
对此,人口学专家何亚福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实行弹性退休制更为合理,让不同的人根据自身状况,在一定的退休年龄段区间内(例如58-68岁之间)自主选择退休年龄,在职人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这个年龄段区间内选择合适的时间点办理退休手续,领取养老金。养老保险缴纳的时间越长,缴纳的资金越多,退休的时候领取的退休金就越高。
“随着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的增长以及医疗水平的逐步提升,有很多老年人虽然到了退休年龄,但依然年富力强,有精力有意愿去从事相关的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而且实际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经验水平有可能在经济社会运行中发挥更大作用。”王鹏表示。
他认为,渐进式延迟退休一方面有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将减少社保基金支出,解决养老金未来有可能出现的缺口问题。
付建也指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在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加快,劳动力减少的情况下,施行延迟退休政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养老保险基金所承担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渐进式延迟退休也是有利于未来进一步扩大内需的。
“对于老年人来说,他的经济收入越多,未来在养老方面的花费可能越具备灵活性。”王鹏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举报/反馈
延迟退休要来了,90后将65岁退休?
作者:查悦社保
发布时间:2023-02-09 11:50
快照:
最近网上一则关于“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或于2023年公布”的话题引发关注和热议,该文章对外发布称: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或于2023年公布,并于2025年正式实施,到2055年前后实现65岁男女同龄退休。
先肯定一点,这篇文章并非国家官方部门发布,它只是一个机构的研究报告,所以并不具备权威性。
截止到目前,官方部门还没有公布延迟退休相关的实施方案。但咱们应该清楚,早在2012年,延迟退休就被提上了社保改革的日程,后来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及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对延迟退休作出了明确要求,所以延迟退休年龄这事是大势所趋。
为什么要延迟退休年龄?
实施延迟退休的原因很多且复杂,比如说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中国退休年龄普遍偏低、养老金资金缺口、社保制度的完善等等,简单地归纳为以下两点:
1.现行退休年龄“不适应”我国当前预期寿命
我国目前的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是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大多数国家的退休年龄都在65岁、67岁。
比如日本,以人均预期寿命83岁排名全球第一,相应的,日本的退休年龄也很迟,达到了70岁。
我们的邻国俄罗斯,根据最新通过的法案,在未来的几年里,俄罗斯女性退休年龄将逐步调整至60岁,男性退休年龄将调整至65岁。
因为咱们国家现在执行的退休政策是50年代初确定的,当时人口的预期寿命不到50岁,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老百姓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均寿命不断延长,现已达77岁,而平均退休年龄还不到55岁,已与当前经济社会环境不相适应,所以延迟退休这件事,是必然趋势。
2.社保基金缺口
我国养老保险目前实行的是“现收现付制”,也就是今天我们交的养老保险费,主要是用来给现在已经退休的人发养老金,可以简单理解为“打工人养退休人”。
97年以前我们国家根本没有养老保险,更没有个人社保账户,不存在个人扣缴养老保险情况,而92年前在国营企业上班的工人、14年前在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职工等有大量视同工龄,不需要缴纳社保,但是享受养老保险福利,再加上社保制度实施后,每年对低收入人群和农民的大量补贴,让社保基金的缺口越来越大。
延迟退休,意味着要推迟5年甚至10年之后才可以领取养老金,一方面参保人要继续增加5年甚至10年的缴费,社保基金的资金会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养老金的兑付被延后到数年之后,当期兑付压力大大减轻,自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保基金的缺口压力。
所以延迟退休是趋势,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政策已经在路上了。
如何理解渐进式延迟退休?
渐进式延迟退休,意思就是每年将退休时间推迟几个月,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最终达到新制定的法定退休年龄。
举个例子,比如现在是60岁退休,政策落地实施后,明年可能就变成了60岁零1个月退休、后年就是60岁零2个月退休。
再参考美国实施的延迟退休方案了解一下:
1937年及以前出生的人,退休年龄是65岁;1938年出生的则是65岁零2个月退休,随后每年增加2个月;1943年至1954年间出生则为66岁;1955年出生的为66岁零2个月,随后每年增加2个月;等到了1960年及以后出生的,就把退休年龄统一延迟到了67岁。美国实施的延迟退休方案比较灵活,民众也是可以选择提前退休的,最早62岁,但是养老金要打7折领取,每推迟一个月,打的折扣就少一些。
同理,民众也可以选择延迟退休多领养老金,延迟到70岁的话,养老金将提高到基础的132%。
所以咱们国家的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大概率会也是会有一个这样具体的时间表,对不同年份出生的人群给予一个渐进的延迟退休,最终达到国家新制定的法定退休年龄。
哪些人群会受到延迟退休的影响?
其实,延迟退休对于短期内退休的,比如60后和部分70后的叔叔阿姨,影响不大,没有什么担心的。
真正影响是部分70后和80后的人,对于90年以后出生的人来说,到退休时大概率已经完全赶上了新政。
当然,关于延迟退休具体的实施方案,还是要等国家官方部门公布的正式文件,查悦社保也将持续关注这方面的消息,会及时和大家分享。
对于延迟退休政策您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欢迎文章下方留言讨论。
举报/反馈
延迟退休改革,考验众多老龄化国家
作者:京报网
发布时间:2023-02-03 07:48
快照:
留给马克龙政府延迟退休改革的时间不多了。今年3月下旬,法国议会必须就养老金改革作出最终决定。但自法国总理博尔内1月初公开相关改革的主要内容后,反对“延退改革”的抗议活动此起彼伏。正如法国《费加罗报》所说,随着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从1995年开始法国政府和民众围绕“延退改革”的问题就矛盾重重。在欧美,有关延迟退休的分歧一直存在,但相关改革又始终在争议声中不断推进。发达国家如何堵住越来越大的养老金“窟窿”,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第二任期上的马克龙不会有太多让步
在马克龙政府的改革计划中,除将国民法定退休年龄从62岁延至64岁外,还包括自2027年起,国民要工作满43年才能拿到全额退休金,这将比现行制度增加一年。
法国总统马克龙(右)资料图 新华社发
有法国民众表示,相关改革危害到打工者阶层的利益,得利的却是资本集团。在反对“延退改革”的法国普通劳动者中,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有不同的诉求。22岁的斯特拉斯堡大学政治学专业学生艾兰奥诺抱怨:“退休是人们的基本权利问题。我完成所有学业开始工作要27岁,如果按照现在的改革方案,我在法定年龄退休后还能享受几年的退休生活?”几位读护士专业的学生则担心,医护工作越来越累、工作时间越来越长,让她们感到有压力。36岁的米蕾雅姆是巴黎一家幼儿园的老师,她表示:“用心照看好每个孩子不仅是体力活儿还是脑力活儿,我很难想象自己能坚持干到60多岁。现实是,现在不到60岁的同事都很想早点退休。”48岁的阿莉娜是医院的清洁工,她担心再干16年,肯定会落下长期疾病。63岁的吉拉尔是在政府部门工作的维修工,因关节疾病,他觉得自己再干下去已经很吃力。87岁的退休中学老师雅克担心,老师们延迟退休,不仅会积劳成疾而且可能影响到教学质量。
法国政府网站通过一组数据试图强调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即使法国达到充分就业(即失业率跌到3%以下),退休金缺口2030年仍将高达700亿欧元,2050年为1000亿欧元;如果就业形势不好,退休金缺口将分别为800亿和1140亿欧元。人口老龄化也增加了法国政府的退休金负担。目前法国人口约6700万,其中可就业人数为3000万左右。1950年法国人平均寿命66岁,而2019年时法国女性平均寿命为85.3岁,男性为79.4岁。2010年法国有1600万退休者,2020年为1800万,到2050年将高达2300万。由于法国实施的是“全民互助、现收现付型”退休制度,即工作人口缴纳退休分摊金来负担退休者的养老金,因此一进一出就越来越“入不敷出”。
面对巨大的退休金缺口,法国政府可以有两个选择:一是放弃现有退休制度,转而采用美国、英国式的资本型退休制度。二是改革现有退休制度,延长人们的工作年限、推迟退休年龄,同时增加退休分摊金缴纳比例。但第一种方式在法国甚至在欧洲大陆国家都很难行得通,因为互助型退休制度已成为基本运作原则。而马克龙总统从一开始就表示,为避免走上扩大贫富差异的资本型退休制度、维护法国社会福利原则才不得不进行第二种选择——“延退改革”。
法国《周日报》公布的最新民调结果显示,民众对“延退改革”的分歧明显。“强烈反对”(42%)和“基本反对”(26%)者相加达到68%,但值得一提的是,“支持改革”的人数为32%,比上次调查高出4%。《环球时报》驻法国记者认识的一位餐厅经理表示,年龄大的人显然很难继续胜任高强度的餐厅服务工作。因此,政府不应该一刀切地进行改革。巴黎的一位大学教师则认为:“延长工作年限是必要的,这也是目前发达国家及许多新兴市场国家的做法。”尽管认为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但他也强调,马克龙选择现在通货膨胀高企、社会压力大的时候来推动改革或许不是一个好时机,因此引起人们巨大的反感。他的感受是,法国与西方国家的民众在疫情后有了一些新变化:想增加更多的休闲时间,即使收入减少也在所不惜。因此,他很理解那些人为什么反对“延退改革”。
近期正在法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全球创新与治理研究院研究员赵永升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巴黎街头看到那些反对“延退改革”的法国民众,又让他想起亲历过的2010年萨科齐任期内及其之后奥朗德任期内有关退休制度改革引发的街头抗议。他认为,反对声音最严重的还是萨科齐总统时期,但他在做出部分让步后坚持将法国人的退休年龄从60岁延迟至62岁。萨科齐付出的代价是未能连任。现在是马克龙总统的第二个任期,他在“延退改革”问题上不会有太多让步。
“单向现象”让逆向而行十分困难
围绕退休制度改革,法国经济学家的观点并不统一。有的认为“可以暂缓”,有的认为“十分紧迫”。著有《21世纪资本论》的托马斯·皮凯蒂认为:法国退休金支出负担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4%,最近几年这一比例没有什么变化,因此改革并非迫在眉睫。他还表示,对富裕阶层来说,他们并不靠退休金生活。经济学家科恩同样认为,如果要人们工作更久才能拿到跟过去一样的退休金待遇,将会削减民众的购买力,从宏观经济学角度而言并不需要这样。但经济学家、《回声报》栏目主编西约坚持认为,如果现在不进行必要的改革,最终还是会导致退休金减少、赤字扩大,而如果用增加税收等方式来弥补,又会进一步损害企业竞争力、大大提高劳动成本,削减工作者的实际收入。西约还强调,大多数欧盟国家已普遍延长了工作年限,选择65岁左右退休,唯有法国“延退改革”阻力极大,这是不正常的。
谈到部分法国民众反对“延退改革”,赵永升认为,归根结底还在于二战后多数国家大力推行的传统型养老金制度的金融模式,即“现收现付制”。该机制流程简便、时间轴短,但过于倚重人口中在职人数与退休人数之比。同时,任何国家的社会福利都存在“单向现象”,即只能给出而不可收回。这也是为何左翼总统密特朗上世纪80年代初上台后,将当时65岁的退休年龄改为60岁很容易被民众接受,而从萨科齐到奥朗德再到马克龙三任总统要逆向而行就变得十分困难。
“一场‘残酷’的养老金改革?”德国电视一台的节目称,法国工会呼吁全国性罢工,他们认为改革“不公平和太残酷”,但对法国政府而言,当前的养老金体系带来的财政失衡威胁是必须坚持“延退改革”的最重要原因。德媒援引总部位于巴黎的经合组织社会政策部门负责人莫妮卡·盖塞女士的话说,总体而言,法国的养老金体系支出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4%,在欧盟国家中仅次于意大利和希腊。她认为:“这当然是一个政治问题——每个国家都可以自行决定要在养老金上支出多少。但如果这是一个‘现收现付制’的过程,那么很明显,养老金的‘窟窿’必须由工作的一代人提供资金。”盖塞还提到,在法国,上年纪的员工会担心得不到很好的待遇,如50岁以上的失业者经常会受到歧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法国非常担心退休年龄的增加会导致他们失业的时间更长,收入也随之变差,贫困风险加剧。
此外,盖塞在2013年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曾表示,在很多老龄化国家,渐进式退休改革大势不可逆,67岁退休是经合组织国家的选择。
德国民众同样很关注有关退休年龄的话题。65岁的奥勒尔是德国柏林的一位面包师,尽管到了退休年龄,但他仍打算再工作几年。奥勒尔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如果现在退休,按照工龄和之前的工资,他每月的退休金不到1500欧元,这和他父母当年退休时的退休金差不多。但他直言,父母退休时的物价比现在低,因此他们退休后的生活比较宽裕,而现在他靠这点钱过日子就比较困难。
德国总理朔尔茨去年曾呼吁员工不要提前退休,原因是熟练工人的短缺越来越明显,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养老金“现收现付制”可能会成为一个问题。一些德国经济学家甚至认为 70
岁退休是必要的。德国电视一台的报道分析说,高老龄化正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人们不得不考虑如何将养老金额外的负担分摊到自己的肩膀上,这样的话就不会给孩子们带来负担。报道称,荷兰、丹麦和瑞典等国,正建立国家、企业和私人融资的混合退休金系统。
弹性安排,许多国家的选择
谈到越来越多国家“延退改革”的原因,武汉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董登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首先是随着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延迟是一个趋势。目前一些国家改革的总体特征表现为:男女退休年龄逐渐统一,发达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基本提高到65岁以上,发展中国家则基本提高到60岁或60岁以上。其次,各国政府养老金支出的压力在不断增加,而负担支出的劳动人口比例不断减少,这从代际负担上来讲对年轻人不公平。另外,如果劳动力退休太早加上供应减少,会造成劳动力供求失衡,增大企业的劳工成本和产品成本,不利于社会的总体发展。
董登新说,以上三点是所有国家都面临的共同问题,而各国“延退改革”一般都是渐进式的,没有哪个国家会一步到位。美国1983年就提出“2025年将职工正常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但直到20年后的2003年才正式开始逐渐实施。相对来说,发达国家推行延迟退休的做法还是比较顺利的,法国算是特例。
据《环球时报》驻德国记者了解,德国是欧盟国家中,实际退休年龄比较靠近法定退休年龄的。德国采取的渐进式改革是:2012年至2023年,退休年龄每年延长一个月;2024年至2029年,每年延长两个月,最终将退休年龄调整为 67岁。
董登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西方国家普遍实行弹性退休制,美国在其中最具代表性。美国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7岁,可以拿到全额退休金,但美国允许最早62岁提前退休,不过只能拿到退休金的70%。另外,美国会对主动延迟退休的劳动者进行退休金奖励,如70周岁退休者可以得到提高退休金30%的奖励。美国这种弹性退休年龄的制度安排也鼓励了劳动者参与劳动的热情。这种制度本质上是鼓励终身雇用,所以在美国可以看到80多岁的空少空姐,甚至百岁的面包师。
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在法定退休年龄上的政策与西方国家正逐渐接轨。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受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日韩等国的退休制度改革推动得较为顺利。此外,一些国家推行延迟退休阻力比较大与起点年龄也有关,如有的国家是60岁,有的是63岁,有的是65岁开始,因此,年龄越往上走,遇到的阻力就会越大。原新认为,西方国家意识到延迟退休势在必行,且推行得比较早。一些国家通过弹性的退休制度安排,能缓和推行“延退改革”中遇到的阻力,一定程度上化解矛盾。他建议相关国家的改革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同时,还要考虑劳动者的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如可以弹性地选择在家办公等,不要把制度设计得特别生硬。
来源:环球时报
流程编辑:tf030
举报/反馈
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专家:落地要更加人性化,平稳过渡
作者:健康时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3-02-10 11:25
快照:
健康时报记者 孔天骄
近日,“渐进式延迟退休”话题,引发讨论与关注。
“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有现实基础,但在落地过程中,一定要充满着人文关怀,用较小的幅度逐步实施到位,平稳过渡,对社会的影响越小越好。”2月9日,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新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今年2月,北京开展适当的活动助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北京日报客户端图
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是符合现实的
原新告诉记者,“在我国平均预期寿命延长、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健康水平提高的多重因素下,适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是合适的。
当前我国的退休年龄还是依据《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的规定,即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
原新解释:“关于该办法,1978年之后相继出台了多项特殊规定,虽然有补充完善,但基本上变化不大。”
“然而,目前我国人均寿命在不断延长。已经由1978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的63.2岁,提高到2021年的我国人均寿命的78.2岁。”原新告诉记者,在平均寿命延长的过程中,出劳动力市场的年龄没有变化,但是退休预期寿命却大幅度的延长,这说明在寿命延长的过程中,退休年龄也可以适延长。
“此外,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的提升,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龄在推迟。1982年我国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15岁以上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是5.3年,2020年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平均受教育年限是9.9年。这就意味着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龄推迟了近5年。”原新解释,此外,随着我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多数60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也得到提高,尤其是60-69岁的低龄老人,健康和基本健康占92.9%,不健康但生活可以自理占6.1%,不健康生活不能自理仅占1%。
原新进一步补充到:“在寿命延长和退休余寿延长的背景下,教育大幅度改善推后了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龄,而劳动者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年龄长期维持不变,无形中缩短的全生命周期中生产性时长,增加了退休生活时长,也就是缩短了缴纳养老保障金的时长,增加了领取养老保障金的时长。所以,要想办法把寿命延长的部分尽量转移到创造财富的生产性年龄段,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
实施延迟退休要充满人文关怀,平稳过渡
在原新看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更加人性化,要有温度!
原新提出,首先要渐进式,年龄一点点往后推迟,减少对社会的冲击,减轻对劳动者的影响,比如1963年出生的人员,今年60岁该退休,可以适当延迟两三个月退休,逐年按月增加的平稳过度。如果一次性延长一年或两年,大家可能不太愿意接受。实施渐进式的退休方案,满足公众的接受度。
其次,在延迟退休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弹性”和“灵活性”。比如在法定退休年龄基础上,适当的增加灵活性,让就业者根据自身需要适当选择或早或晚退休,给予劳动者自主选择退休年龄的权力,例如,如果家里有事或者需要帮忙带孩子等原因,根据家庭的需要或者就业单位的情况,就可以选择退休;如果身体许可,单位也需要,可以晚于退休年龄退休,在在养老金上可以适当的“早扣晚奖”;再比如到达一定年龄后,让工作时间更有弹性,根据工作性质,不需要朝九晚五,工作时间可以晚一个小时上班、早一个小时下班,工资也可以实时调整,也可以实行非全时工作,还可以实行工作地点的灵活,不一定非要到场工作,充分利用数字时代的便利,让整个延迟退休灵活起来。
最后,对于一些特殊工种应该具有特殊的退休政策,比如高温、高冷、高寒、高风险井下、辐射相关工作,应该让早点退休。
举报/反馈
正观快评:做好顶层设计,让延迟退休利国家顺民心
作者:正观新闻
发布时间:2023-02-03 15:07
快照:
2月2日,中信证券关于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或于2023年公布的研究报告火了。报告指出,方案或于2023年公布,并于2025年正式实施,到2055年前后实现65岁男女同龄退休。
尽管相关报告内容并未得到官方证实,但大家都明白,无论期待与否,延迟退休离打工人越来越近了。不管是基于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还是考虑到人均预期寿命大幅提高的现实因素,延迟法定退休年龄都不可避免。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有2.64亿,占总人口的18.7%;65岁以上人口约有1.9亿,占总人口的13.5%。联合国曾预测照此趋势,2050年中国社会的人口年龄中位数将达到49.6岁,即一半人口都将在50岁以上,老龄化社会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其次,我国现行退休年龄相对偏低,且已70多年都没有改动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均寿命提高,退休年龄政策相应调整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而在政策层面,自2012年《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研究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政策”以来,相关的探讨和尝试也一直没有停过。近两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及《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均明确强调“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从“研究”走向“实施”,
说明延迟退休政策执行的时机已日趋成熟。
对于延迟退休,舆论场上看法不一,而官方的推进也是审慎的。事实上,按照人社部的最初构想,延迟退休方案将于2017年正式推出,2022年正式实施。方案的“难产”一方面是因为延迟退休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另一方面也说明国家层面希望能够通过更加统筹兼顾的顶层设计来尽可能平衡各方利益。
对于民众而言,对延迟退休产生质疑和困惑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延长退休年龄意味着个人的工作年限将被拉长,而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则要往后顺延。再者,基于职业、工作稳定性和强度、个人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等不同因素的差异,对于是否延迟退休,每个人的诉求并不相同,有的人想早退休,有的人则希望多工作几年。
这也就决定了,不管延迟退休政策何时推出、何时执行,只有充分将这些多元化需求考虑在内,充分体现改革的灵活性和包容性,才能最大程度减少政策执行的压力。对此,国家明确指出要坚持“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不搞“一刀切”。这也意味着延迟退休会有很长的过渡期和适应期,也允许个人拥有一定选择的权利。而参考江苏和山东等试点地区的做法,亦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经历过漫长的研究和酝酿,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已是大势所趋。但只有做好顶层设计,平衡各方利益,尊重民众的选择权,允许个人基于自身情况选择延迟的具体年限,并因时调整,才让其既造福国家,又顺应民众期待。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举报/反馈
男女都65岁退休?延迟退休真来了?全网刷屏的券商报告背后,养老金在告急
作者:金融界
发布时间:2023-02-03 19:00
快照:
1
今天上午,一则延迟退休的消息登上了微博热搜,引起网友热议。消息称,延迟退休具体方案或于今年公布、2025年实施,并预计到2055年实现男女65岁同龄退休。
这意味着,打工人距离退休的人生终极目标,又远了一步。
而消息的来源,为一张网传截图,内容摘取自中信证券的一篇报告。
但深蓝财经在网上多次检索后,并没有找到中信证券的报告原文。而最早在微博上发布该内容的新浪财经,也很快就删除了微博文章和话题。
仅存的报道,也寥寥无几。
虽然中信证券是否真的有这篇报告,真实性存疑。但延迟退休,早已经是一件板上钉钉的事了。
从政策层面来看,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出台了6个提到延迟退休的文件,最早的一个可以追溯到2013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指出要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这也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研究延迟退休政策。
剩下五个文件,则集中在2020年-2022年这三年间发布:
2020年,国家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2021年3月13日,国家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同年6月30日,人社部随之公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也提出: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逐步提高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
2022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再次指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同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又提到了: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三年五个文件,足以看到,延迟退休大概率是板上钉钉的事。但因为牵涉到众多老年人的利益,所以实施起来难度比较大,到现在都没有明确的方案和时间表。
实际上,在过去两年,已有部分省份开始试点延迟退休,如江苏、山东、陕西,此外,还有不少省份也已经就延迟退休对社会征求意见。只不过主要针对的人群,范围较窄,而且需企业职工本人主动申请。
不仅是我国,延迟退休已成为全球大趋势。
目前,不少国家相继开始了延迟退休改革。美国早在2003年,就正式开始实施延迟退休改革,逐年提高退休年龄,一直到2026年提升至67岁为止。德国也是2012年开始进行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全球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日本,“银发上班族”早已成为常态。而2023年刚开年,法国也宣布将开展延迟退休改革。
这些已经或正在制定延迟退休的国家,在调整之后,将退休年龄提高至65岁以上,日本、新加坡等甚至计划最高将退休年龄调整至70岁。
2
包括我国在内,各国延迟退休的直接原因,是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以及生育率的持续走低。
按照国际划定老龄化社会的标准:60岁以上人口占比10%且65岁以上老人占比7%。中国自2000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二十多年来,我国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2022年,全国65岁以上人口首次超过2.09亿人,占比达14.9%,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老龄人口增多,养老压力也变得更大。
老龄人口抚养比,是考察一个地方养老压力的重要指标,从该指标中,可以看出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大致要负担多少名非劳动年龄人口。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2》,2021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12亿人,老年人口抚养比近年来首次突破20%大关,具体为20.82%。这说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约20.8名老年人,也就意味着1名老年人需要约4.8个劳动年龄人口来负担。而在2019年,1名老年人需要约6个劳动年龄人口负担。
分地区来看,31个省区市中,近5成地区老年人口抚养比超过当年全国水平,其中,辽宁1名老年人仅有3.7个劳动年龄人口来分担,可谓压力最大。
但与此同时,我国少子化问题也开始凸显。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我国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进入负增长区间。
这是1961年以来,我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比此前有关机构预计的2028年前后,提早了5年。
在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背景下,如果退休年龄不作调整,意味着工作的人越来越少,退休的人越来越多,对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3
不过,延迟退休毕竟意味着工作时间的延长,所以,每当提到延迟退休年龄时,大部分网友相当愤怒。与这次延迟退休消息一同火的一张老图,更是刺激了网友的不满情绪。
不少网友对自己能否活着退休,表示担忧。
但也有网友一针见血指出:延迟退休不是目的,目的是延迟发退休金。
是的,人口老龄化下,养老压力不仅给到了年轻人身上,更大的压力,给到了养老金。
2005年至2022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已经连续上涨了18次,大多数年涨幅在 10%,最高的年涨幅 24%。
养老金连涨之下,除部分偏远、欠发达省份外,其他省份养老金也开始出现巨大缺口。
2022年3月,中国青年报就曾发文,“拯救”养老金,称2021年黑吉辽三省养老金缺口超1300亿元。
据2022年全国统筹调剂金上缴下拨数据,全国共上缴养老资金2175.03亿元,其中以广东,一省就上缴了885.11亿元,占全国的40.7%,其次是北京和江苏,分别为323.26亿元和178.86亿元。资金下拨方面,东三省的补贴共计达到了1879.08亿元,相当于国家全年收缴养老金的86%。
长此以往,养老金压力可见一斑。
早在2019年,社科院就曾发布报告,称养老金结余将于2035年耗尽。
2021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又表示,如果继续执行现行养老保险体系,到2023年,全国范围内职工养老保险即出现资金缺口,到2029年,累积结余将消耗殆尽。
另外,到2050年,中国全社会总养老金支出(包括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占GDP的比例将达到11.85%,这一水平与当前欧洲一些高福利国家的水平大致相当。
而提高退休年龄,提高领取居民基础养老金年龄,不仅能够大幅度降低养老金缺口程度,还能一定程度提高养老保险的投资收益率,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力措施。
延迟退休也会带来很多问题,如加剧就业压力、增加企业负担等等,首先要解决的疑问,就包括:
企业员工延迟退休,在60-65岁的年龄可以去做什么呢?很多公司把35岁都设为一个招聘门槛,那年龄更大的人群岂不是更难找到工作?
但总的来说,延迟退休是全球大势所趋,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争议。
本文源自:深蓝财经
作者: 深蓝财经
举报/反馈
梧桐树乐享年年终身护理险与渐进式延迟退休齐步走
作者:金融界
发布时间:2023-02-09 15:42
快照: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延迟退休是近几年来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
延迟退休信号频繁释放,“靴子”已落地
事实上,我国将实行“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信号已释放多年。2022年,《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和《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均提及要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至此,算是“靴子落地”。
据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对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根据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劳动力状况,把握调整的节点和节奏,秉持着“小步慢走,渐进到位”的方式:即每年只会延长几个月的退休年龄,同时提前向社会预告,给公众以心理预期。
近日,某公司发布的一份研报再次将“延迟退休”推上风口浪尖,这份研报唯一的信息增量在于 "2023 年 "。研报声称,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或于 2023 年公布,并于 2025 年正式实施,到 2055 年前后实现 65 岁男女同龄退休。
对此,有网友幽默地评论,延迟退休“精准打击”的是中年人和年轻人,尤其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注定是 "65 岁男女同龄退休 " 的第一批实践者。
积极推进“享老”演进,用户从实践者晋级为“受益者”
伴随着老年人群的不断扩大,新时代下的养老需求也孕育而成。养老不再意味着单一解决退休后经济来源,而是在人口发生结构性变化后,民众对老年生活的多层次、多维度、全方位的保障需求,必定将从养老的要求向“享老”的需求演进。而如何做好“享老”服务,现已成为保险行业的“必答题”。
在高品质养老领域,梧桐树保险经纪在售的昆仑健康乐享年年终身护理计划(以下简称“乐享年年”)循着“延迟退休”的国策,以“小步慢走,渐进到位”的方式,在有长期持有的情况下,现金价值会随着时间稳步“长大”,为用户提供兼顾养老保障和资产规划的综合性养老准备,让这批置身延迟退休热潮的“实践者”也能成为“受益者”。
未雨绸缪“品质养老”与失能护理“有钱养老”
“乐享年年终身护理险”从产品定位上来看,以“品质养老”为第一要义,亮点突出。可以说,该产品既能保障用户“有钱养老”,又能在自身失能时“有钱护理”。乐享年年在保单利益增长方面远远超越同类型产品,失能护理保障方面更是做到了行业领先。在这个经济动荡的时代,立即引起了大家积极强烈的反响。
在“有钱养老”方面,该产品可以锁定终身利率,实现资产稳健增值,保单持续时间越长,保单现金价值越高,据梧桐树保险经纪规划师介绍,最快在保单的第21年即可实现保单现金价值翻倍,在保单的第40年现金价值可达到翻4倍,可谓是“越老钱越多”。
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老年人口照护问题日益凸显,现实的情况是由于生育水平下降、生活观念变化、家庭小型化趋势、人口流动增加及妇女劳动力市场参与率的提高等因素,家庭长期照护的功能逐渐弱化。
在“有钱护理”方面,乐享年年终身护理险自带失能护理保障。拥有这份保障,被保人只要达到失能条件,过了观察期后,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获得不同保额的赔付。18-40周岁,赔付比例为基本保险金额的160%,41-60周岁,赔付比例为基本保险金额的140%,61周岁以上,赔付比例为基本保险金额的120%,做到了“病有所依”满足客户常用的高品质护理需求。
符合条件的可灵活支取,实现平滑的“人生收支曲线”
除了中长期快速增值,乐享年年的特色还在于生存期内的灵活规划。符合条件用户可申请减保领取现价或保单贷款,解决人生各个关键节点的资金需求,这笔资金的使用无限制,可以用于孩子的成长教育和婚嫁金,也可以作为自己未来的养老补充,从而实现平滑的“人生收支曲线”。
梧桐树保险经纪规划师以30岁男性年投入20万,投5年,共计100万保费为例,为我们演绎乐享年年强大的养老规划实力。
在60岁退休时,现价达到2598004元,可以开始申请减保领取现金价值,每年领取10万元现价用于养老补充;假如不幸在70岁时患病,可以一次性减保领取50万现价用于大病治疗和康复,不为儿女添负担;此后还可以每年领取10万作为养老金,持续领取到100周岁!相当于与生命周期等长。计算下来,百岁之时领取现金价值累计高达450万元,超过所交保费的4.5倍。
不疾不徐,行稳致远
随着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渐进”,覆盖城乡、惠及全民、均衡合理、优质高效的养老服务供给将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经济形势下,个体也更加注重资产的稳定与安全。乐享年年终身护理险旨在帮助客户穿越经济周期,以确定性的保单现金价值增长抵御不确定的环境变化,为被保人在年老患病或丧失日常生活能力需要长期照顾时提供护理费用,以便让用户收获有尊严、有品质的长寿人生。
本文源自:南早网
举报/反馈
延迟退休真的来了!今年或将公布细则?还有更好的调整方式吗
作者:照理说事V
发布时间:2023-02-09 16:30
快照:
列位欢迎来到照理说事。
2022年我国人口减少了80多万,这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第一次出现人口的大量萎缩,所以第一时间很多人都想到了延迟退休的问题。于是就在最近这几天,延迟退休这个话题不断的上热搜,很多人都说今年也就是2023年我们马上就要出台延迟退休的具体细则了,而且到2025年我们会正式步入到延迟退休的阶段。
其实关于延迟退休这个话题,在过去几年一直是个讨论的热点,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和日韩一样,正在步入老龄化和少子化的陷阱,而真的从去年开始我们人口已经萎缩了。更关键的是我们以前提出过这个观点,人口问题它不是数量的问题,而是结构的问题。我们真正应当担忧的是我们年轻人过少,老年人过多这个问题。
众所周知,我们的养老金体系是现收现付制,每一年大量的年轻人在缴纳养老保险,养老保险基金收到这个钱之后,给已经退休的老年人发退休金。在此前十几、二十年退休的老年人总数是远远要少于正在工作的年轻人数量的,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大概是3个人甚至4个人养1个老人。而现在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巨变,马上我们就要步入到两个年轻人,、甚至一个年轻人养一个老人的状态了。甚至如果人口结构得不到改善的话,未来可能是一个年轻人养几个老年人。所以养老基金的入不敷出在未来10年几乎是一定会出现的。
怎么办?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真的不是只有我国这样,就像以往我们举的那个例子,上世纪70年代,当日本在讨论建立本国养老金体系的时候,日本人的平均寿命是75岁,所以日本人规划60岁退休,领15年的退休金,但是你缴纳养老保险的时间可能长达35年到40年。这个比例是恰当的,养老金可以正常运转。
然而日本面临的问题比我们还要严重,一方面他年轻人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日本人平均寿命越来越长,达到了接近90岁。以往说退休之后领15年养老金,现在退休之后要领30年养老金,那日本怎么办?日本只能延迟退休,日本已经把退休年龄拨到67岁甚至70岁了。欧洲各国也是这样,为了应对养老金入不敷出的危机,最简单的操作方式那就是延迟退休。本来应当60岁退休的人,我给你搞到65岁退休,你要多缴5年养老保险,少领5年养老金,那么当然养老金的危机就能得到大大的缓解。
所以只要我们没法解决老龄化和少子化危机,延迟退休那简直就是一定的。然而为什么过去几年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推出细则?我们也得明白,延迟退休是把双刃剑,他对于养老金体系是个好事,可是对于很多人的生活来讲不一定是好事,为什么?显而易见的找工作不是个容易的事,在你的工作体系中不断晋升也不是个容易的事。
尤其是疫情这几年很多大学毕业生不能马上找到工作,去年我们有超过1000万的大学毕业生,今年我们有接近1200万的大学毕业生,我们本来就非常苦恼怎么帮这些年轻人找到合适的工作,我们也知道在职场中很多地方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你得有老年人不断退休,中年人晋升,然后让出基础的岗位,大学生才能找到工作。
可是如果在这样一个状态之下,我们在今年就推出延迟退休,那么必然有大量本来应当退休的中老年人,他不情愿的多待那么几个月甚至一两年,那么自然他们让不出位置,就会导致中年人无法竞争,就会导致无法空出更多的基层岗位来招收大学毕业生。所以延迟退休对整个社会经济的一大影响,导致整个社会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变少,无法吸纳更多的就业,所以我们要寻求一个平衡,到底是重就业还是重养老。
而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指出,有一些行业你说延迟退休吧,大家觉得还是个好事,比如说老教师,老医生,相对而言他的工作不是那么辛苦,他靠的是几十年来积攒的经验,你让人家多干几年人家还多赚点钱,而另外一些行业,比如说体力劳动者,说实话干到60岁已经有点吃不消了,尤其是有很多地方工作还不规范,这些劳动者得自己缴纳养老保险,他们是很辛苦的想熬到60岁退休。这个时候你告诉他再延几年,他真的身体有点吃不消。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现在全社会都鼓励年轻人多生孩子,二胎三胎开放了,有的省份甚至全面鼓励生育了,但我们也知道年轻人有了小孩之后谁能帮他们看,很多人是求助于父母的,有些女同胞50岁就退休了,身体素质不错,帮助子女照看下一代是可以的。可如果这个时候你让很多人再延迟退休了,那么大家就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孙辈,是不是未来出生的年轻人还会减少?
所以确实和房产税一样,延迟退休也是一个这几年来我们不断讨论的话题,但正是因为它是有利也有弊的,延迟退休的推出一定会造成很多人的困扰,甚至会有反作用,所以决策层才慎之又慎,没有马上推出细则。
虽然从长远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寿命不断提升,像日本那样平均寿命90岁,那50岁妥妥就是刚到生命的一半,所以延迟退休一定是大势所趋。但是细化到细则方面今年能不能推出也不好讲。尤其是还有很多人建议说,我们有没有可能学习一下别的国家的经验,比如说俄罗斯就规定我要鼓励生育,俄罗斯人太少,那么妇女同志每多生一个孩子就可以提早几年退休,你不但不用延迟还可以提早。
而日本那边他有弹性退休机制,正常退休时间是65岁,但是你可以选择最早到62岁退,你每早退一年,你养老金就要少拿几个百分点。你也可以延到67岁甚至70岁退,你每晚退一年,你养老金就可以多拿几个百分点,这样就给了大家很大的自由选择权。身体好的老年人我就多干几年,晚退休几年我领的钱更多。身体不太好或者负担重的老人我就早点退休,哪怕领的钱少,起码我再不用苦挨了。那么您觉得还有什么更好的延迟退休的方案?
举报/反馈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
来源:百度-每日时事热点(2023-02-10)
热度:4493996
快照时间:2023-02-10 13:00:0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延迟退休为什么不提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