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变科技能解决职场人的哪些工作陷入困境怎么办?


本文作者从产品、用户画像、拉新模式、首单策略、变现方式等方面,对风变科技这个企业进行了拆解分析,一起来看一下吧。
01 拆解企业
行业:在线教育-成人职业教育赛道
企业:风变科技
02 背景信息
1. 愿景
2025年前,核心围绕用户的两种学习需求的场景来做——
场景1:“新生活”,即在用户的人生节点到来之时,通过学习新的知识来获得相应的成长,来适应每一种身份。比如「IDP个人成长计划」所对应的“进入职场新生活的场景”,「MTP管理课」所对应的“成为管理者的新生活场景”;
场景2:“新工具”,即用户需要新的生产工具来更高效地解决问题,比如数字化时代的Python,数据分析,量化交易等等。
2. 产品
旗下包括熊猫书院、熊猫小课、风变编程、IDP个人发展计划、Python智能交易、风变MTP管理课等在线学习产品,通过游戏化设计思路、人机交互技术、用户视角的课程设计思维等提升用户的学习体验,核心关注指标是完课率、出勤率、留存率、学习时长等。
官网主推的产品有:风变编程、量化交易、风变人生设计课程。
其中风变编程课程,分为体验课、正式课、定制课:面向成人编程垂类用户,充分发挥核心技术优势,可以针对每一个用户在学习到某一环节选择跳出的数据进行建模,并以此作为交互内容的优化依据,课程平均学习时长在45分钟-60分钟之间,用户次日留存高达98%,远超行业10%的平均水平。
风变的有赞店铺小程序上还有不少周边产品,包括编程课程定制学习套件等,比如:
除此之外,风变科技过往的产品还包括——
熊猫书院:面向学生群体,提供哲学、艺术、心理学等学科的高效读书课程,整个学制贯穿10个月时间,每月1个主题,每周一本书,如果学分低会被开除,考勤不合格会被扣学分。阅读时长设置为每天10分钟,大部分用户只花了5-10分钟就学完了。
熊猫小课:面向成人群体,将线下教学的场景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行为引入到线上课堂,提升学习体验,让成年人也可以连续学习20分钟/天。
3. TO B/G业务
风变科技正在将技术应用到企业、政府、学校,比如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已采买风变科技的定制工具,并与风变进行课程联合开发的合作。
4. 广告投放
据Adbug统计,截止2022.6.7——
深圳风变:在 50个媒体上,投放了 89个活动,共 355个创意
厦门风变:在 19个媒体上,投放了 367个活动,共 602个创意
投放的课程包括0基础编程课、文案课、理财课、智能交易课等。
主要切中的心理诉求是职场用户想要变得“更厉害”的内在需求,比如“因为学了编程课,别人花时间做excel,我只要几分钟动动手指就搞定”。
5. 自媒体账号(公众号)
30个同主体账号,其中多个账号内容重复,包括编程训练营、财会编程课程、小白文案课程、招聘、风变人生设计、IDP研究所、企业/政府/学校业务等等,按照独立的产品线单独去铺开,针对不同客群设计内容矩阵,但大部分的公众号都缺乏运营,且很少更新内容,主要在做的账号有Python训练营、风变编程。
关注python训练营,菜单栏右下角可以领取8.9元的编程课,每日限量100名,仅限4天体验,领取后弹出【新生礼】,分享亲友卡即可领取,做拉新裂变。
6. 招聘信息
根据风变社招官网,拉新+转化方面在招聘的人员职责包括KOL运营和社群运营两个部分,主要职责有——
1)拉新部分,主要以KOL投放为主
负责课程类推广营销文案,对投放转化率负责,要求熟悉职场/财经类话题;
KOL商务拓展,比如公众号、抖音、知乎KOL,并且跟进KOL对接和投放业务;
2)转化部分,主要以社群转化为主
负责课程社群转化
用户分层及管理,设计相应用户激励和权益措施
03 用户画像
因为风变科技所覆盖的课程类型较广,通过搜索词【风变编程】(该搜索词的相关搜索词均与风变相关,较为精准;其他搜索词诸如:风变、风变科技、风变课程、风变IDP等等都较难定位到合适的用户数据),来锁定目标用户画像:
1. 基础属性
年龄:19-26岁
性别:男女比例较为均衡
地区:广东、北京
职业:
风变编程课程,主要面向的人群包括:行政管理、财务、新媒体、学生、客服、其他互联网工作者。
智能交易课程,主要面向的客群有:金融分析师、职业投资玩家、没有投资经验和金融编程基础的普通投资人。
风变人生设计课程,主要面向的人群有: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必将成为管理者的职场人士。
2. 需求属性
1)0基础编程课程
刚刚/即将毕业,感觉看不到未来的方向,时常觉得迷茫
进入职场有一段时间,难以突破升职加薪的瓶颈
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想发掘新的职业可能性
2)智能交易课程
缺乏实战经验,想学靠谱的投资方法
没有时间盯盘,想提高投资效率
总是踩坑被套,想规避投资陷阱
有投资思路,想扩大投资汇报空间
3)人生设计课程
初入管理阶层,感觉无从下手
从校园初入社会,感觉迷茫没有方向
04 拉新部分
1. 拉新渠道
1)拉新四象限
付费+站外渠道:抖音KOL、知乎KOL、微信公众号KOL渠道的付费内容投放、各类App广告投放(例如新闻类app)、高校合作
免费+站内渠道:短信
付费+站内:京东、天猫旗舰店的付费推广
免费+站外渠道:社群、企微、视频号、公众号裂变活动(分享好友,领取体验课)、SCRM、有赞小程序店铺弹窗(注:有赞还要另算年费)、官网渠道
2)靶心模型
外环:抖音、知乎、公众号、京东、天猫等较大的流量平台。
中间环:抖音、知乎、公众号。
例如:
电影KOL的公众号软文:没有找不到的资源,都懂我意思吧? (qq.com)
大学生KOL的知乎软文:请问买过风变编程的朋友,这个课程值得购买吗,学生党? – 知乎 (zhihu.com)
教育KOL的抖音视频:一场风变实验,撕开残酷教育真相,你在其中吗?#风变实验 #风变科技 @ – 抖音 (douyin.com)
内环:微信公众号KOL(原因:跳转购买体验课路径最短)。
2. 拉新权益
整体来说拉新权益较少,以免费或低价体验课为主,具体包括——
3. 拉新模型
05 首单策略
1. 策略
新用户首单优惠(主要策略)。
2. 玩法链路
公域链路1:从公众号到社群
公域链路2:该路径不清晰
职场类抖音KOL、知乎KOL→视频/答案→内容#风变科技 +评论区互动+引导(未见明显购买引导,也没有专属权益)。
公域链路3:信息流广告→公众号→社群
信息流投放(朋友圈广告、App广告等)→了解更多/末尾链接→低价体验课的H5落地页→引导关注公众号二维码→引导进群。
公域链路4:淘宝直播→企微→社群
淘宝直播(限时活动)→风变旗舰店购买课程享受88折(仅限电商新学员使用)→客服窗口处添查看消息→添加企微二维码→引导进群。
公域链路5:京东店铺→公众号→企微→社群
京东旗舰店→付款购买→提取序列号→发送给公众号兑换课程→助教企微→社群。
3. 达成的目的
降低价格门槛,便于新用户体验产品。
4. 优化点
首购策略几乎可以说没啥亮点,属实通用打法,值得优化的地方有:
从抖音、知乎到公众号的链路是断开的,这块其实可以通过兑换码解决,跟京东是一个逻辑;
抖音旗舰店做得很弱,才上架了一个产品,而且销量是1,其实可以用于KOL推广时挂载链接;
投了这么多人力做短视频,还做了抖音推广,但是视频号、抖音短视频都没有挂载低价的促销商品,浪费了这么多的流量;
给新用户的首单权益仅限于单一课程,如果想要同时买多单课程优惠,抱歉没有这个选项,其实可以考虑下想要同时尝试多门课程的学员,可以按照限定的开课时间之前解锁。
06 变现部分
1. 复购&渗透策略
1)策略主要是社群营销转化策略
下面按照添加助教后的时间维度,分为内容策略、价格策略这2个部分:
①内容策略
②价格策略(特指低价训练营的社群促销价格):
2)玩法链路整体链路:群内/企微私聊引导→群内宣讲→群内互动→群内成交
3)达成的目的
在社群里面筛选出高价值用户进行转化。
2. 用户价值提升策略
1)策略(特指天猫店铺促销方式)
分为两种:
随机大额优惠券:采用盲盒的形式,需要私信客服才能领取优惠券。
买高价课程赠送跨品类低价课程
2)玩法链路
没有看到私域会员政策,基本都是在天猫这类电商平台使用通用价格策略。玩法链路:直播间宣讲活动→旗舰店购买→客服窗口领取优惠券。
3)达成的目的
提升GMV。
07 可优化点&可复用的思考
1. 可优化点
1)优化拉新权益:可考虑新人专享的学习大资料包、跨品类体验课程大礼包等。
2)公域到私域的跳转路径不清晰,私域内的自媒体矩阵比较混乱,不知道该看哪个号。
2. 可复用点
1)所有转化都集中在社群渠道进行,就能集中人力把社群变现这一件事情做透彻。
2)职场教育类产品属于长线产品,为了快速提升GMV,可以主推打包售卖的方式,提升精准用户的LTV(既然有学习意愿那就往终生学习走!)
3)助教的角色非常重要,每个助教都会有自己的SOP,相互之间还能借鉴彼此的SOP,假如A助教已经带过100个班了,在社群活跃、私聊督促、转化促单上都会看得出来很有火候。
本文由 @野马范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进入职场后,压力远比在校的时候被大多了,永远做不完的工作和无穷无尽的加班。因为总是要加班加点,完全没有自己的生活,我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也产生了严重怀疑:为什么相似的工作我就必须要加班才能完成,而别的同事都可以按时下班?我是不是不适合做这个工作?为了厘清和解决这个问题,在最迷茫的时候,我报名了风变人生设计课程。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通过WWRH法则定位了自己目前存在的问题,又通过阶梯提问法则认识到我只是因为工作效率太低而导致的对工作没有兴趣,并不是这个行业不适合我。既然问题已经找到,那下一步就要想办法解决它。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仔细观察了周边能够按时下班的几位同事的工作方法,发现每当他们处理那种令我头疼的数据问题时,都是先用Python写几行代码,随后进行数据可视化分析,工作效率比我高了很多倍。
虽然我对Python一窍不通,但我之前在学习风变人生设计的课程时了解到,风变科技旗下有一款风变编程的课程就是讲Python的知识的。风变人生设计的使用体验非常好,相信风变编程也会不错。
果然,风变编程的交互式学习模式深得我心,作为一名编程小白,风变编程从实例出发,培养了我对编程的兴趣,带着我一步步打开了Python的大门。在上了一段时间的风变编程课程后,我的工作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没想到我工作上遇到的难题,居然可以这么轻松的解决,真的是太赞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作陷入困境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