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物质越来科学越发达人类越无知,人类越来越不幸福?


人总是需要点精神的。
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除了物质,还有精神文化方面的需要。法国作家雨果曾说:“人类的心灵需要甚于需要物质。”
物质是最基本的需要,对物质的关心和追求是天经地义的。物质文明是基础,但需要精神文明来主导。物质离开了精神,不仅不能提高人的幸福感,甚至还会把人引向迷茫与焦虑的邪路。
精神的存在,是人类脱离动物的标志。
人和动物一样,都有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但动物没有精神需要。
人在得到基本的物质满足后,就开始谋求从基本物质生活资料中解放出来,超越自己的生理需要,使作为精神存在的人得到发展。
马克思曾把人类社会划分为“史前时期”和“真正的人类史”两个阶段。“史前时期”即人类的物质时代,根本特征是物质活动占主导地位;“真正的人类史”即精神时代,根本特征则是精神活动占主导地位。
物质时代,谋求基本物质生活资料是压倒一切的活动。物质财富对人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获得物质财富是人一切行动的最大动力,占有物质的多少成为衡量价值的唯一尺度,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拥有更显要的社会地位。而一些同样重要的需求被忽视,致使人畸形发展。
物质的奴隶是物质时代最成功、最典型、最尊贵的人物。物质财富是人们竞争的焦点,因而必定存在分配不均的贫富两极分化现象。处于物质时代,人们受着物质的压迫,“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人格再高尚,也不得不屈从。
人被物质所奴役时,劳动就发生了异化,不再是一件自由、幸福、愉快的事情,而变成令人厌恶的外在强制活动。劳动从“人的需要”变成了单纯的谋生手段,逐渐丧失了本性和吸引人的魅力。
这个时候,劳动者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感到肉体受折磨,精神被摧残。
物质性需要的纠缠越厉害,精神性需要的发展越艰难。人的物质欲望可以无限扩张,却没有完全满足的时候。物质时代,人的需要往往不是物质资料本身,而是满足欲望的欲望。
叔本华认为,“人是千百种需要的凝聚体”,当个人的某个欲求得到实现时,他会产生一种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就是幸福。
问题在于,“欲求和挣扎是人的全部本质”,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能够满足人的欲求的资源永远是有限的。
如果说“幸福就是欲望得到满足的状态”,按照这种思路去追求,得到的将始终是无法摆脱的烦恼,因为人的欲求的满足是永远无法达到的。“随着满足的出现,愿望就完了,因而享受也就完了。”
人活着总是要追求幸福,但要问一句:何谓幸福?
人们关于幸福的见解从来就莫衷一是,根本的原因在于,这个概念本身就是含混的。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提出疑问:“究竟什么是幸福,人们对此的看法却不一致,而且一般民众和有智慧的人的意见迥然不同。一般大众所理解的幸福是某种抓得着、看得见的东西,例如快乐、财富或荣誉。但究竟是哪一个,这个人说是这个,那个人说是那个,甚至同一个人有时说它是这个,有时说它是那个。生病时,说健康就是幸福;贫穷时,说财富就是幸福。而在感觉到了自己的无知之后,又羡慕那些高谈阔论、说出一些超出他们理解力的东西的人。”
幸福的本质只能到人的自身因素或主观方面去探求。
如果在大街上随便把一个人拦下来,劈头就问:“你觉得自己幸福吗?”这人肯定一头雾水。
其实,幸福问题不是实证科学所能解答的。
幸福感永远是因人而异的,是相对的。不同的人对幸福的感受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景下对幸福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幸福与不幸(痛苦)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既不存在绝对的幸福感,也不存在绝对的不幸(痛苦)感。
传统的“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等价值观念,使得幸福的外在因素被强化、被崇拜。在欲望与现实的尖锐冲突中,抽空了幸福的内涵,将人置于极度危险的境地。
当代人在理解幸福概念的含义时,仍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外在因素,尤其是财富、权力和荣誉认作幸福的最重要因素,从而造成了幸福概念的片面性和含糊性。
“普通人却习惯于从外在的因素出发去看待并理解幸福的本质。假如他们发现,某人出身高贵,家庭富裕,他们就认定,这个人永远是幸福的,仿佛幸福成了他身上的某种不变的品质或属性。”
叔本华说:“凡夫俗子们以他们的身外之物当作生活幸福的根据,如财产,地位,妻室儿女,朋友,社交,以及诸如此类的一切;所以,一旦他失去了这些,或者一旦这些使他失望,那么,他的幸福的基础便全面崩溃了。”
结果是什么呢?
对于功利主义的人生来说,痛苦和无聊是常态的、持久的,而幸福则永远是难得的、短暂的。
叔本华说:“一切幸福都是虚妄不实的,唯有痛苦才是真实的”。从满足获得短暂的幸福,而即刻转变为无聊,进而是新的痛苦。总之,将物质作为唯一追求,人生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摆动。
怎样追求幸福?
在构成幸福的因素中,外在因素其实是最不重要的。叔本华认为,只有凡夫俗子才会把外在的因素视为幸福的最重要因素。
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康德表示:“事实上,一个理性越是处心积虑地想得到生活上的舒适和幸福,那么这个人就越是得不到真正的满足。……事实上所得到的终是无法摆脱的烦恼,而不是幸福。”
为什么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却似乎并没有感觉到比以前更快乐?
近代著名学者梁漱溟认为,“中国人的一切起居享用都不如西洋人,而中国人在物质上所享受的幸福,实在倒比西洋人多。盖我们的幸福乐趣,在我们能享受的一面,而不在所享受的东西上——穿锦绣的未必便愉快,穿破布的或许很乐;中国人以其与自然融洽游乐的态度,有一点就享受一点,而西洋人风驰电掣的向前追求,以致精神沦丧苦闷,所得虽多,实在未曾享受。”
研究发现,在影响人们幸福感受的所有变量中,收入水平决定其幸福感受的比例不会超过2%。
在人们的固有观念里,财富的增加是提升人的幸福程度的最有力手段。心理学对于财富数量与幸福程度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当一个国家的收入水平处在较低阶段时,人们的收入数量与幸福感受之间的相关度非常紧密,而一旦超过了这种水平线,这种相关性就会减弱,甚至消失。
高速驰骋的物质主义,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却也付出了代价。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指出,“GDP衡量一切,但并不包括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这种东西”。
从物质中获得幸福的时代已经结束。
有学者研究了二战以来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其国民的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发现,到20世纪末,整个社会的财富几乎比1957年时翻了一番,中产阶级扩大了近2倍,绝大部分家庭的收入都有了明显增加,但“非常幸福”的人数却不断下降,离婚率翻番,青少年自杀增长了3倍,暴力犯罪增长了4倍,抑郁症患者尤其是青少年患者的人数急剧上升。
调查显示,中国人的幸福感在过去十年中先升后降,与经济发展的曲线并不同步。
对幸福内涵的理解直接决定着人生追求的内容和人生价值的取向。物质空前丰富,占有物质越来越难以刺激我们的感官。比起金钱和物质,精神层面的充实感反倒更匮乏。
孔子讲“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称赞颜回能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不改其乐”。
儒家的幸福观,强调德性的完满、人格的成就、境界的升华。“君子无爵而贵,无禄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穷处而荣,独居而乐,岂不至尊、至富、至重、至严之情举积此哉!”(《儒效》)
君子的人生幸福无须外求,远离世俗所谓的功名利禄、权势富贵的欲望羁绊,即便穷苦困顿、“箪食瓢饮”,也能够完满德性、成就理想人格,获得真正的幸福。
所谓幸福,就是摆脱外物的束缚,让我们重新拥有心灵的自由。理性和德性超越欲望,人心就会感到愉悦。
如果一个人清楚对自己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就可以干净利落地砍掉那些不需要的东西。将精力投入到积累人生体验和感受上,而不是消耗在对物质的追求里,就会收获精神层面的富足,就会享受其中。
在日常生活中,当被问到“没钱你能幸福吗?”几乎所有人都会摇头或不置可否。
毫无疑问,金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尤其对于普通民众,好像只有掌控了足够多的金钱,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一定范围之内,金钱对幸福感的影响确实较大,而一旦超出这个范围,金钱对幸福感就不产生什么大的影响或者根本不产生影响。
物质并不是唯一的幸福源泉。事实上,金钱对幸福感的影响是相对的,金钱在人们心理上的作用被夸大了。
因为,人的需求是多样的,而精力是有限的。过分追求经济目标会消耗大量的能量,这样就减少了实现其他目标的机会,而最终阻碍幸福感的提升。
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基本需要(因缺乏而产生的需要)和发展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两类。在经济欠发达时期,人们向往着摆脱匮乏,走向富足,财富的增加也就意味着幸福的增加。随着社会的发展,追求幸福成为人的主要目的。经济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幸福,我们不是肯定贫困,而是要清楚,手段不应该成为目的。
亚当·斯密指出:“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自利的打算。”
在中国传统社会,领导阶级是思想精英,传统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总的来说都是拒斥物质主义的。抑制人们的物质贪欲,鼓励精神或道德的追求。而现在,物质主义大化流行,商人变得高贵,以赚钱为志业的人们成为社会的中坚。“资本的逻辑”成为支配现代社会的“基本逻辑”,物质主义价值观成为主流价值观。传统观念所认为的“唯利是图”的商人成了示范何谓善行的导师。不断膨胀的物欲,强化着“过度生产——过度消费——过度废弃”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以商人为楷模,很多社会成员则是以金钱和物质财富为最高追求目标。
人要时刻认识自己。庄子说,如果一个人不对自己生命的意义进行反省,即使积聚了大量财富,也不见得有多大幸福,只会加深烦恼。
幸福不仅是一种生活状态,而且也是人的心灵状态,是精神获得卓越发展、实现人之为人的德性能力的状态。只有过有价值的生活才能促进人的幸福。
康德说,启蒙就是摆脱自己加诸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现代社会的要害就是物质主义的泛滥。人需要有效、合理、适宜地去获得满足生活需要的事物,正确理解幸福与物质的关系,建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使内心达到完满。
“功利机巧,必忘夫人之心”(《天地》)。古人认为,人生遭际总是难以预知的,长寿、财富、功名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如愿以偿的。人生在世,避免不了有各种偶然的际遇,非个人所能扭转。
但人在道德修养和奋斗精神方面,不可消极颓废。即使在非常艰苦的时候,也应该“素其位而行”。树立一种审慎生活的价值取向,远离平庸、无望、媚俗、低级的思维与情绪。化苦为乐,在心灵上构建出极乐境界的精神体验。
许多人之所以整天生活在烦恼、嫉妒、迷茫、怨恨和焦虑之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将自己置于无休止的比较之中,结果是越比越紧张,越比越觉得自己不幸。
要想获得常驻的幸福感,就应该确立积极的幸福观。
幸福隐藏在合理的思维方式中,它并不在远处,无须处心积虑地追求,只要回归自我,幸福就会长随常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学越发达人类越无知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