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优达推荐就业好的专业排名是什么样的?就业好的专业排名率如何

又是一年的毕业时节,765万的毕业生人数毫无意外的让这个毕业季再度成为“世上最难就业季”,能在毕业前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是每个毕业生的最大的心愿,因此,从政府到学校也都在为就业做努力,当然,在线教育产品也不例外,通过更贴合就业岗位的在线职业教育,甚至于通过发布认证证书、推荐就业等方式,为缺少工作经验的学生提供就业的可能。在国外,三大课程供应商之一的Udacity率先转型,以纳米学位(Nanodegree)的方式瞄准职业技能。在提供课程的同时,Udacity也与Google、Facebook等硅谷著名IT企业建立联系,在教学之外提供就业推荐等服务,因而受到用户推崇,也帮助它完成了D轮融资并进入了独角兽俱乐部。有Udacity珠玉在前,国内大型在线教育平台也开始在职业教育领域布局,而网易云课堂可能是最早专注切入职业教育领域的在线教育平台,在2015年2月,就已经上线推出专门面向热门工作岗位的职业培训课程——微专业。2015年6月,专注IT计算机培训的慕课网也上线了类似的“学习计划”项目,把某一职业所需掌握的基本技能课程串联起来形成,帮助初学者系统学习。2016年4月,随着Udacity中文网站“优达学城”正式上线,备受推崇的纳米学位也终于进入国内,为中国用户提供职业教育服务。同样提供在线职业教育,这三个平台有哪些差别呢?接下来,本文将从在线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课程形式、后续保障(就业)三方面进行横评,为对在线职业教育有兴趣的同学提供帮助。 一、教学内容学习,一直是一个受主观能动性影响很大的过程,因为学习者本身就是最大的可变因素,学习结果往往难以预测。而在现阶段的在线教育中,报名学习同一门课程的用户基本都学习着相同的课程内容,因此,想要确保学习效果最大化,保证课程内容的质量就成为了在线教育的关键因子。课程内容可细分为职业领域、教学阵容,以及学费、学习周期、语言条件等基础信息。网易云课堂微专业这是国内最早上线专业的在线职业教育项目,因此,网易云课堂微专业所涉及的职业领域也比较多,截止2016年5月6日,网易云课堂上已经有20门微专业,大致覆盖了IT互联网内容(包括产品、设计、前端、后端、测试、运营),同时还有经济管理、人力资源、摄影、音乐等职业课程,涉及范围比较广。(网易云课堂IT互联网微专业,虚线框的课程为未开课)在教师选择上,除了高校教师、行业专家之外,网易云课堂微专业与其他两个平台最大的区别是引入了不少网易公司内部的中坚技术力量,像网易高级总监阮良、网易前端技术部总监魏文庆都是授课教师,还在公司成立“教委会”,在讨论区与用户交流讨论,有种莫名的萌感。由于网易内部自己研发的课程比较多,语言也都以中文为主,只有学术出版社Wiley提供的《大数据工程师》和《移动开发工程师》两门课程为英文授课,但也配有相应的中文字幕。关于学费、学习周期,根据网页显示,网易云课堂每门微专业开课持续3—4个月(但学员可以选择在一年内学完),定价在400—2000之间,根据课程性质有所不同。但因促销活动长期存在,实际课程价格基本维持在原价的6-7折之间,大型促销时更会降至5折,所以实际用户买到的价格大约在300—1400元之间。对于普通种花、健身等兴趣爱好的网络课程来说,价格较高;但对比托福、雅思等在线语言培训,或是同类课程的线下机构培训动辄2-3万起步的价格而言,就便宜很多了。慕课网学习计划慕课网的的学习计划比网易云课堂微专业上线时间稍晚,但它的学习计划中只有部分是微专业类型的——即以某一职业为目标的系列课程,目前一共有五门,以Web前端、Java工程师等IT开发为主,其余的学习计划还包括像iWatch应用开发、Html5小游戏制作等更细致的小项目。总体而言,因为慕课网本身的定位就是“IT技能学习平台”,因此课程范围聚焦于此。(慕课网学习计划“求职路线”5门课)慕课网学习计划全中文授课,老师基本以行业专家为主,像精通前端领域的张鑫旭,擅长Java、Python的廖雪峰等,都是课程老师。得益于这些大咖老师,慕课网的课程也经常受到“生动有趣”的评价;但也因为全是专家的录播视频,互动性也就成其痛处,找不到人答疑、与老师缺少有效的沟通机制,MOOC课程的通病在此暴露无遗。慕课网的学习计划和其他课程一样,全部都是录播的免费课程,因此,无须学费,也没有学习时长限制,学习自由度很高,但也缺少约束力。优达学城纳米学位在线职业教育界中里程碑式的网站Udacity,在老家美利坚和海外前哨站印度站稳脚跟后,终于在2016年4月,推出中文网站优达学城,把目标锁定在拥有庞大用户群的国人身上,而旗下品牌项目“Nanodegrees”——也即微专业的鼻祖,以“纳米学位”作为中文译名在优达学城上线。由于种种原因,此前Udacity官网的浏览体验一直有些糟糕,需要挂上稳定的梯子才能自由学习,而光是网络环境这一关就已经拦住了一大半国人用户了;更何况Udacity的纳米课程都是英语授课配合英语字幕,偶尔还会有一些德语或是西班牙语之类欧洲的小语种,虽然课程名声在外,但外语欠佳的用户也就只能望洋兴叹了。(优达学城“纳米学位“在网站试运行期间可免费体验1个月)为表诚意,优达学城上线后立刻推出了两项措施,第一,所有纳米学位在网站试运行期间可免费体验1个月(纳米学位的学费按月收取),一年内学完纳米学位可以返还一半学费;第二,为《iOS 应用开发入门》、《Android开发者》、《机器学习工程师》三门热门纳米学位课程专门制作了中英双语字幕,也算是用心良苦。(优达学城三门中英双语的“纳米学位”)优达学城的纳米学位一脉相承Udacity的基因,一共15个学位全部围绕互联网行业展开,基本以前端、后台、数据分析课程为主,部分课程由Google、Facebook、亚马逊等硅谷名企参与制作(主要为课程实战项目提供支持),授课教师基本以大学教师和IT企业工程师为主。每门课程学习时间不等,基本在150—200小时之间,学习进度可由用户自主控制,收费980元/月。按照4小时/周的学习进度,基本需要一年才能学完一门纳米学位,根据优达学城的规定,在一年内学完可以返还50%学费,也就是说一门课的学费在5000多元,相对其他两个,价位较高,对经济尚未独立的学生来说,可能会有压力[1]。 [1] 根据腾讯企鹅智库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分期网贷研究报告》显示,超过六成学生生活费为500—1500元/月。而优达学城的纳米学位虽然在学期结束后有返还可能,但平时980元/月的学费支出,所占生活费比例过高。二、课程形式作为教学内容的辅助,课程形式的设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线教育基本依靠网络,因此课程形式不如线下课堂丰富,但从主干课程教学、课后互动和考核形式等方面,依然有可以衍生拓展的可能。从上表中可知,完全免费的慕课网学习计划,虽然报名无门槛、学习安排十分自由,但在课程形式上显得乏善可陈;而网易云课堂的微专业和优达学城的纳米学位的课程配套服务相对完善。可能因为刚刚入华,优达学城的网站有很多地方仍然都是英文显示,而课后的1对1辅导也都需要用英语交流,就连三门有中文字幕的课程也是同样,这就给IT学习加上了语言的难度。而网易云课堂的微专业,因为有比较合适的教学机制,又没有语言障碍,所以在课程形式上占有先天的优势。三、后续保障相对于传统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已经以“职业”两字冠以开头,其求职之心也是“昭然若揭”。正如MOOC解决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问题一样,在线职业教育也被寄语能解决就业问题的希望。当然,就业问题也没这么容易解决,不然“就业难”和“史上最难就业季”也不会年年出现。这里主要以社会认可、合作企业和成功案例三个维度,来对三个在线职业教育产品给予评价。与Facebook、Google、Amazon等公司合作培养,学习完成后可推荐就业,Udacity这种似乎带着“工作分配制度”痕迹的方法,却给在线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方向。2016年1月,Udacity更是衍生出“纳米学位+(Nanodegre Plus)”,每月收费约270美元(普通纳米学位收费120元/月),号称包就业,找不到工作就全额退款。从上表来看, Udacity在国外推荐就业的做法,也在国内平台得以继续沿用。优达学城作为Udacity的国内版,自然紧跟Udacity与硅谷企业合作的一贯风格,在国内上线第一天,就宣布与优酷、滴滴出行、京东、新浪、谷歌和亚马逊达成人才方面的合作,在招聘时,这些企业将会优先录用通过优达学城纳米学位的用户。同时,优达学城纳米学位的证书也和Udacity一样,给通过学员以电子认证,链接可直接展示到LinkedIn、GitHub等平台,方便投递简历、展示作品。目前,在优达学城的网站上,一共展示了17名通过纳米学位找到工作的用户(鉴于优达学城入华仅一个月,这些学员应该都是之前Udacity国外版的学习用户)。(优达学城学员成功案例)作为国内最早布局在线职业教育的网易云课堂,也按照这个套路前进。网易云课堂的微专业,一方面与LinkedIn、猎聘网、周伯通等合作,为用户提供招聘网站上的证书展示;另一方面微专业也和包括网易在内的IT企业达成人才合作,如果学员在微专业学习中表现优秀,就能获得网易、丁香园、蘑菇街、51信用卡、周伯通等的就业推荐(免笔试等方式),目前,已经有5名学员在学习网易云课堂微专业后拿到了网易的offer。而慕课网,因为没有收费,所以在后续保障上就无法与其他两家相媲美,但作为一个完全免费的在线职业教育平台,我们也无法苛求更多的额外服务。综上而言:网易云课堂微专业收费相对折中,在课程形式和后续保障上也比较接地气;优达学城头顶Udacity的圣光入华,诚意满满,但偏高的学费和语言成本对用户而言是不小的门槛,如果能“汉化”再彻底些,优达学城在华的前途会更加令人期待;而对于慕课网来说,如果要继续走在线职业教育这条路,也许需要认真思考商业模式的问题了,毕竟,现存的免费模式,即是优势,也是软肋。四年过后,那个曾经要颠覆高等教育的MOOC,现在却拥抱了职业教育,转向了实用主义,那么,它们会为职业教育带来什么新变化呢,我们无从而知,但却可以满怀期待。本文系原创,已发布于芥末堆:MOOC平台横评——网易云课堂、慕课网、优达学城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招生简介学院寄语以信息互联您我,以电子成就梦想。亲爱的同学们,在深圳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我们将向大家呈现完整的电子信息知识体系。生动的课堂、有趣的实践、创新的模式助您快乐成长。我们相信,当信息熵与智慧碰撞,必将绽放出理想的火焰。用集成芯片雕刻时光,让柔性触屏映射希望,加入我们,共同携手行博学之事,求创新之道,筑成才之梦!1、学院介绍01历史沿革深圳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前身是1983年由清华大学援建的电子系,包括无线电专业和计算机应用专业。首任系主任:清华大学童诗白先生,是我国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奠基人。1997年在电子系的基础上成立信息工程学院,内设电子工程系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19年信息工程学院和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合并为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华教授担任。学院现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拥有两个博士点: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电子信息专业博士点;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流动站1个。学院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3个专业型硕士点;设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4个本科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是深圳大学最早(2006年)的三个博士点之一,属于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省内最高级别),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学科(首批),广东省“冲补强”重点学科(建设期评估A+)。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在广东省排名第二,并列全国28位;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2020年位居全国13名,2021年位居全国14名,省内均排名第二。深圳大学工程学是深圳市第一个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本学院贡献排名第一,深圳大学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01‰的学科,本学院贡献排名第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已成功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信工程专业入选广东省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获批广东省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获批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02师资力量学院现有教职工167人,其中专任教师125人,94% 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全职教师中,中国科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IEEE Fellow 3人,国家级领军人才9人,国家级青年人才3人;兼职教师授中,国内外院士4人,IEEE Fellow 4 人。毛军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深圳大学校长,中国电子学会会士、微波分会主任委员,《微波学报》编辑委员会主任,中国通信学会会士,入选IEEE Fellow,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和基础科学研究中心项目负责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高速电路互连与射频电子封装等领域的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丁文华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荣获我国首位被亚广联(ABU)授予“卓越工程奖”的技术专家,“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创新奖”、“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王选科学技术杰出人才奖”等荣誉称号;担任广东省数字创意技术工程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计算机信息处理、图像处理、信息传输、云计算/边缘计算以及人工智能应用等相关领域的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谢维信教授深圳大学前校长,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电子学会信号处理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多值逻辑与模糊逻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信息科学)责任编委、电子学报(英文版)副主编、信号处理主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电子学科评议组组长、国家973计划信息领域专家评审组副组长、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委员等职。主要从事信号处理与目标识别、模糊信息处理、智能人机交互、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智能传感器网络系统等领域的研究工作。黄继武教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IEEE Fellow,担任广东省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主任,深圳市媒体信息内容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多媒体取证、多媒体安全、信息隐藏、多媒体信号处理、模式识别等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黄磊教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执行院长,创新技术研究院院长;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国家重大(原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担任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先进导航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毫米波雷达、雷达信号处理、单比特雷达成像、统计信号处理、雷达通信一体化等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汪国平教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主要从事人工微结构(超材料和超表面)光电子学,纳米集成光子器件与Plasmonics,光学超分辨成像和特征检测,微纳结构的光、热、电动力学特性与器件应用等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何文龙教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英国5G创新中心的特邀成员,毫米波太赫兹频段领域国际知名专家,担任太赫兹及纳米束电子学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电子束与电磁场的作用、真空电子太赫兹源及放大器、毫米波/太赫兹集成电路、毫米波/太赫兹通信、成像及传输等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刘俊杰教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IEEE Fellow、IET Fellow,曾担任IEEE EDSSC、IPFA、ISNE会议荣誉大会主席。主要从事为集成电路和电子器件可靠性设计、仿真与建模等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邱国平教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珠江领军人才、浙江省和四川省特聘专家,美国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人工智能和图像处理领域全球专家排名1691位 (前0.8%),担任深圳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包括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多媒体信号处理等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全智教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B类),2012年获得IEEE信号处理学会“最佳论文奖”,2011年获得美国高通公司杰出贡献奖,担任深圳大学-恩智浦-百度云联合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远距离宽带无线通信系统、高精度射频系统校准与测量、数据驱动的信号处理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时玉萌教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分别于2018,2019,2020,2021入选科睿唯安物理类及材料科学类全球高被引学者,2021年入选爱斯唯尔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进入了光学工程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及“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榜单,担任广东省二维材料信息功能器件及系统工程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低维纳米信息光电材料合成制备及应用等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韩素婷教授深圳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2019、2020年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科学家。主要从事微电子领域新型信息器件(忆阻器和闪速存储器)研制和存算一体芯片应用等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袁涛教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创业领军人才,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A类,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A类,担任广东省移动终端微波毫米波天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物联网(IOT)射频技术、5G毫米波大规模天线阵列研究、射频/微波/毫米波电路及系统集成、新型微波器件与制造技术等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杨亚涛教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创业领军人才, 2009年加入美国NeoPhotonics担任研发副总,担任。广东省智能激光加工工艺工程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机器人视觉算法研究、智慧医疗、光纤传感器、MEMS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和图像传感器等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黄双武教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创业领军人才,深圳孔雀A海外高层次人才,曾任美光科技(Micron)主任研究员、星科金朋(StatschipPAC)高级经理,新加坡微电子研究所(IME)任技术顾问、瑞士SFS集团旗下Unisteel公司技术总监。主要从事高频高速新材料开发和应用,半导体封装技术(IC Assembly),无线充电(WC),物联网(IoT)和车联网(IoV)解决方案等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03科研与教学平台深圳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康佳(国家级)实训基地广东省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首批)广东省电子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数字创意技术工程实验室广东省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ATR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基站天线与电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移动终端微波毫米波天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大规模移动计算与智能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深圳大学-达实智能)位置感知与探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多媒体信息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移动智能终端工程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广东省智能无人系统与自主环境感知工程技术(联合)研究中心粤港大数据图像和通信应用联合实验室(联合)04科研成果2021年新增获批科研项目11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项,获批广东省级项目15项,深圳市基础研究项目26项,国家级重大1项,国家级重点项目1项,深圳市孔雀团队1项。总经费超过1亿元;发表学术论文215篇,其中SCI论文14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0项,获得发明专利90项;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获深圳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获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三)。05校企合作与华为、中兴、腾讯、百度、康佳、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电子ADI、TI、XILINX、NXP等国内外著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人才培养和项目合作关系,共建多个实验室,并成立美国深圳大学硅谷学习中心,鼓励学生出国(境)深造获得第二校园的学习经历。06学术交流学院每年开展各类学术交流讲座40余场,邀请的专家学者包括国内外著名院士、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地区的知名学者,以及华为、中兴、腾讯、康佳等知名企业的企业专家。07学生竞赛近年来,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特等奖提名11项,全国机器人大赛一等奖6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一等奖1项,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广东赛区获奖省一等奖1项,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二等奖1项,广东省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广东省电子设计大赛二等奖4项。3、国际合作目前学院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英国赫瑞瓦特大学、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德国汉诺威莱布尼兹大学等多所境外知名高校开展本科生、研究生(诺丁汉大学)联合培养合作,实施 “3+2”“2+2”或者“3+1+1”等办学模式,已成功实现多名优秀学生的互派交流与培养。国际合作办学一览表(部分)本校专业合作高校合作专业合作模式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赫瑞-瓦特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3+1+1本硕连读交换生/寒暑假短期交流等4、就业深造就业率近3年就业率在90%以上,位于全校前列就业单位(知名对口就职单位)腾讯,华为,中兴等知名企业平均薪资待遇8000元以上深造高校(境内、外知名高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曼彻斯特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莫纳什大学等5、特色实验班01卓越AI人才培养特色班培养特色:配备一流的教学条件、聘请一流的教师、选用一流的教材,实行小班化教学模式,为学生配备科研导师,根据个人潜力和研究兴趣提供有针对性的个人发展规划指导;实验教学采用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主的模式;教学过程中跟百度、中兴、深视创新、优必选、泰迪智能(上市公司)等企业合作,设立联合实验室和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通过参与前沿深度学习工程设计应用与仿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等举措,培养学生服务工业检测、自动驾驶、目标跟踪、医疗健康等行业领域的跨领域分析能力。为培养一批适应国家人工智能新时代发展、面向深度学习应用的创新卓越人才。选拔范围及拟选拔人数:全校普通类新生15-20人选拔方式:进校后二次选拔特色实验班02电子信息拔尖创新实验班(简称文华班)培养特色: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华作为首席教授,并聘请多名海内外知名学者作为特聘教授,学生大一暑假进入实验班,经导师严格遴选后进入研究团队并选定研究方向,进行前一阶段“通才教育”的基础知识强化与后一阶段“专才教育”的跨学科融合,所有课程原则上采用双语教学模式,在这培养周期内导师全程负责;若进行境外交流,则实行深大导师与境外导师联合培养的双导师制。大部分毕业生将具有良好的学术研究能力并且能够在电子信息某一领域具备普通硕士研究生的中期水准;部分优秀学生能够在领域内认可的国际期刊会议中发表创新性工作并且能够申请到前往境外高水平大学研究团队深造的机选拔范围及拟选拔人数:全校普通类新生25-30人选拔方式:进校后二次选拔(全国排名不含港澳台高校;部分排名含并列情况)6、专业介绍01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选考科目要求
3+3模式
仅物理
3+1+2模式
首选科目要求:仅物理
再选科目要求:不提科目要求
学科/专业优势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特色专业广东省特色专业广东省首批IT名牌专业广东省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获批广东省攀峰学科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信息与通信工程,并列全国第28名(B),广东省第2名USNews2021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电气与电子工程,全国第26名,世界第59名软科2020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信息与通信工程,全国第13名(全国前10%)(全国排名不含港澳台高校,部分排名含并列情况)专业前景本专业是随着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发展起来的,就业前景广泛。尤其是在号称“世界创客之都”的深圳,不仅腾讯、华为等世界级IT企业众多,而且创业氛围浓厚,为电子信息方面的人才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和无限发展可能。就业方向:可以在电子技术、信息通信、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人工智能等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与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深造,攻读国内外相关专业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就业单位:科创企业、科研部门、教育单位、各种类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能力,能够综合应用专业技术和创新思维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开发所涉及的各领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个人素质好、专业其础好、业务能力强、适应能力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能够为国家,特别是深圳现代化建设起骨干作用的创新创业实践人才。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数学系列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与程序设计系列课程、信号处理系列课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系列课程、控制通信与网络系列课程、嵌入式系统与集成电路系列课程等。培养方向信号与信息处理、人工智能系统、嵌入式电子信息系统、传感器网络信息处理及应用。培养特色两个特色班:电子信息拔尖创新实验班(文华班)、卓越AI人才培养特色班(AI特色班)本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倡研教融合育才,鼓励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实行学分制,鼓励学生修读辅修学士学位、辅修专业;实施“精英人才培养工程”“优博计划”等培育拔尖创新人才;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工程”,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就业深造就业率:每年初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就业单位: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腾讯、华为、中兴、大疆等深圳及大湾区的行业领头羊及众多的创新创业企业平均薪资待遇:(2018届毕业半年后):8972元/月(麦可思统计)02通信工程专业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选考科目要求
3+3模式
仅物理
3+1+2模式
首选科目要求:仅物理
再选科目要求:不提科目要求
学科/专业优势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东省特色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获批广东省攀峰学科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信息与通信工程,并列全国第28名,广东省第2名USNews2021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电气与电子工程,全国第26名,世界第59名软科2020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信息与通信工程,全国第13名(全国前10%)软科2020世界一流学科排名:通信工程,全国第16名,世界第28名专业进入国家工程认证自评阶段(全国排名不含港澳台高校;部分排名含并列情况)专业前景本专业随着5G移动通信的广泛应用而迅速发展,就业前景广泛。近年来的毕业生除攻读研究生继续深造之外,大部分集中在通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开发商、移动终端开发和生产商、科研院所、移动互联网类企业进行相应的软硬件开发、系统测试、运营维护和网络建设等,包括IBM,华为,腾讯,百度、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知名企业就业。就业方向:各类企事业单位可从事无线通信、移动互联网、光通信及5G通信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和设计等。就业单位:各类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科研机构、教育单位等。就业情况:本专业学生基本处于就业或继续深造状态,近3年的初次就业率在95%左右,半年后的非失业率在98%以上,整体就业情况稳定良好,学生多就业于与专业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关度基本一致。培养目标为适应国家和深圳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力争为国家,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个人素质好、专业基础好、业务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的骨干精英,本专业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专注于培养兼具科学文化素养、创新精神以及较强社会责任感、进取心,同时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掌握通信理论、技术、系统和网络等方面的知识、专业技能及研究方法,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开发、设计、维护以及运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知识掌握: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通信原理、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相关应用知识。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工程实践能力,能够针对信息与通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和实现;了解通信系统和通信网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通信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信息通信产业的发展状况。主要课程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系统,工程实践,通信电子线路,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C程序设计,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语音信号处理,随机信号处理,数字电视技术,微型计算机技术,移动通信,光纤通信,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依托资源依托康佳国家实习基地、电子技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移动智能终端工程技术中心、广东省大规模移动计算与智能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工程中心,并且与多个企业联合实验室或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了从基础、专业到应用的多层次实践教学基地。培养特色本专业的特色优势是面向工程认证标准,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坚持创新创业教育,注重个性化培养、校企合作培养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提高教育国际化程度,培养视野宽广、意识领先、素质优良、能力突出的创新创业型人才。03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选考科目要求
3+3模式
仅物理
3+1+2模式
首选科目要求:仅物理
再选科目要求:不提科目要求
学科/专业优势广东省IT名牌专业2021软科中国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全国第40名,广东省第2名USNews2022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电气与电子工程,全国第30名,世界第60名师资力量雄厚:96%的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85%的老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全国排名不含港澳台高校;部分排名含并列情况)专业前景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具有创新意识以及跟踪掌握本专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本专业就业前景广泛。几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就业方向:电子、光电子专业相关的各类科技公司从事研发或管理工作等。就业单位:各类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科研机构、教育单位等。如中国联通、中兴通讯、富士康、中国电信、腾讯、IBM、爱立信、新飞通、大族激光、有方科技、深信服电子、爱普生等等。培养目标本专业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立足深圳,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内外,培养具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具有创新意识以及掌握本专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够在电磁场与微波、射频电子、光电子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制造及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特别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骨子作用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量子力学、信号与系统、半导体器件物理、微波技术、激光原理等。专业方向射频微波技术、光电子技术培养特色省级IT名牌专业。始终坚持理工结合,强调宽口径培养。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使学生在微波技术、射频识别、激光技术、光电检测等专业领域中的一个或两个方向具备专长。04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选考科目要求
3+3模式
仅物理
3+1+2模式
首选科目要求:仅物理
再选科目要求:不提科目要求
学科/专业优势广东省特色专业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USNews2021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电气与电子工程,全国第26名,世界第59名。(全国排名不含港澳台高校;部分排名含并列情况)专业前景当今世界经济已从工业化进入信息化的发展阶段,微电子技术是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核心,成为当前新经济时代的基础产业。它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以及现代信息化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国家已经把集成电路产业确定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而我国已成为全球集成电路的最大的市场。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人才需求旺盛。目前在深圳开办微电子专业的高等院校偏少,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应用型人才较为缺乏。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微电子科学技术领域从事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和管理等方面工作,优秀毕业生可继续攻读专业型或学术型硕士学位。就业单位:各类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科研机构、教育单位等。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微电子产业的发展动态,以“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个性、求创新”为人才培养原则,培养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级技术人才。知识掌握:本专业学生需要在微电子技术、物理学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掌握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和微机电系统的原理、设计、制造、封装与应用技术,接受相关实验技术的良好训练,掌握文献资料检索基本方法。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实验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初步具有研究和开发的能力。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与设计、电路分析、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原理、集成电路工艺原理、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单片机原理、硬件描述语言与逻辑综合、集成电路CAD、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实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电子工艺实习、金工实习、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半导体材料。培养特色主要集中表现在众多的专业课程开设上,为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自然科学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实验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奠定基础;本专业学生有机会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中兴通讯等名企实习,实习企业涵盖全国各地多家单位;与深圳大族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市久通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目前,我系课内实验(训)约占总学分的27%,设置含课内实验(训)课程13门。另一方面,通过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举办科技竞赛、创业比赛等方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使学生在大型高新企业(如华为、大疆、中兴、创维等)参观、实习中链接教学与企业需求。7、杰出校友梁光伟1989届电子系毕业生,原深圳华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马化腾1993届电子系毕业生,腾讯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志东1993届电子系毕业生,腾讯创始人,终身荣誉顾问及腾讯学院荣誉院长。许晨晔1993届电子系毕业生,腾讯创始人,首席信息官。汤宇清1999届电子系毕业生,小鹏汽车X-LAB负责人。柯宗贵1992年电子系毕业生,蓝盾股份董事长李真棠2007届通信工程系毕业生,广东马车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惠辉2004届电子科学与技术系毕业生,暨南大学光电工程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许文焕1993届电子系毕业生,民德电子董事长8、学子话深大梁灏泰2018级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生寄语:深圳大学自由、包容,因为她尊重了每个学子的个性发展、权利选择。如果你热爱科技,她会提供设备齐全的实验室,助你科研竞赛;如果你热爱学习,她配备有宽敞图书馆、自习室,冬暖夏凉,任你畅游书海;如果你愿大胆创业,创业园将孵化你的梦想。作为深大学子,由衷喜欢这里自由且严谨的学习天地。个人经历:保研北京邮电大学,绩点专业第五,一作发表两篇会议论文,授权两项国家发明专利(排名2、3),曾获国家级、省级、校级奖项十余项。曾获荔园卓越之星1次、国家奖学项1项、学习之星3次、双创之星2次、公益之星1次、深圳大学优秀志愿者等;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1项、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2项、广东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主持2020年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结项评价为优秀。1. 广东普通批(2021年)2. 广东地方专项(2021年)3. 省外普通批(2021年)学院主页:http://ceie.szu.edu.cn/咨询电话:0755-2653 4583咨询邮箱:zhangpeng@szu.edu.cn线上咨询QQ群:
先自报家门,文科生,研究生学的管理,已过而立之年,0基础。按要求回答你的问题:1、人工智能就业前景。说实话,我刚人工智能基础毕业,现在在学深度学习,所以还没转型,暂时还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很多行业都在走下坡路,而人工智能才刚刚开始,没人能保证你能就业,但多一个尝试总不会错。2、3、人工智能入门班靠谱吗?学完要多久?优达学城的课适合零基础吗???很靠谱。我是0基础,而且数学不好,高考150才考了70分,之后上大学就再也没碰过数学了;二来我年纪大了,据说程序员的黄金期就那么几年,30岁之后的人思维会变慢,三来我是文科生。所以有人就对我说,你不行的。但我分析了一下觉得还是有希望,那是因为我觉得我基础知识都掌握挺好的,我高考考砸不是因为我学的不好,而是卷子太难了(在最hard模式的省份考最hard模式的数学),所以有着继续学习的可能。我也深知打好基础的重要性,于是我就报了优达的小班,希望能多问问题,掌握的扎实些。具体的课程内容可以看下链接,现在貌似增加了个微信小程序:https://cn.udacity.com/course/ai-programming-foundation-nanodegree--nd089-cn-trial?utm_source=zhihu-oa&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aipnd我是6月6日入学的,刚开始感觉知识点挺简单的,但让我真正自己做项目就傻眼了,因为我从没自己编过,感觉这里有一个巨大的鸿沟。这个时候,优达助教的作用体现出来了,我的助教是在华为工作的,平时也很忙。但我在遇到问题时,她总会及时给我回复。但是,由于我基础真的太差了,而且可能我文科生她理科生、导致思维模式也不同,有时我实在是不理解。她在解释了很多遍我还是不理解她也很奔溃。但情绪过后她还是会耐心地继续给我指导,直到我完全弄懂为止。万事开头难,个人认为基础班的P1项目对我来说最难,我看到班里有很多有基础的,做程序员的、做互联网的,还有藤校毕业的同学,和他们比起来我肯定是有落差的,他们都比我早通过P1,我也会心急。但是P3通过时,我已经赶上了班里的平均进度,最后我是9月6日以班里第三名毕业的。我满打满算学了3个月,所以不必太在意0基础,关键是你自己。所以我总结了几条心得:1、看视频时要善于总结,善于做笔记。有的助教会有总结的讲义分发,没有的可以自己写笔记,努力把知识点串起来,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2、多向助教请教。优达小班的这个模式,个人认为是翻转课堂目前为止最好的应用,先从视频中获取知识点,然后及时向助教反馈,解决问题,这个翻转的课堂没有固定的上课时间,任何时间都在上课。我记得毕业时删手机里P4的截图,一共删了400多张,都是我向助教提问的。(心疼助教1秒钟)3、不要每天熬夜,但要每天学习。熬夜学习是不值得的,你用一晚的精力换来身体的透支和几天的疲劳,得不偿失。你如果按着小班的流程来学习是肯定能毕业的。所以我建议晚上学习到11点,就准备准备睡觉。周末的时候、或者平时空闲的时候也可以继续学习。最后我想以电影“象牙塔”的结尾来结束这次回答,也是在这部纪录片中,我第一次了解了优达学城——任何时候有人说“你不行”时,脑海中总会响起另一个声音,“你行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就业好的专业排名 的文章